社会学讲义2

合集下载

社会政策学讲义(ppt)

社会政策学讲义(ppt)

项目与标准:医生服务、医院门诊服务、 家庭健康照顾、其他医疗与保障;补偿正 常开支的80% 工伤保险: 对象:所有工商业的劳动者与大多数政府 雇员 条件:必须从事被保险的职业;必须与工 作有关 标准:医疗照顾、伤残给付、死亡给付、 康复服务 失业保险: 对象:在美工作的绝大多数劳动者
如何解决我国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设置重叠的问题 (引自《关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法律思考》 罗志先) 我国现在分管社会保障的各部门,都各自成立了专 门的管理机构,都有一支专业队伍。各级劳动部门已设 立专职经办机构数千个,配备管理人员数万人;这些年 民政部在全国各地推行农民养老保险试点时,层层设立 机构,增加编制,意在建立一套自成一体韵农民养老保 险经办体系。人事部门也拟构建起自已的经办机构;如 此众多的机构和人员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而且加重了 企业负担。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资料,1993年全国社会保 险机构管理费支出9.95亿元,比1992年增长了24.38%, 人均提取2.99万元,人均使用3万元;支出水平大大高 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 由于社保管理机构重叠,企业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 不仅要跑多个部门,办理不同的手续,而且企业每月都 要向不同的管理部门缴纳保险资金,企业事务性负担加 重。以企业养老保险为例,目前全国企业养老保险费率 平均为23%,个别地区高达30%以上,加上医疗;住房、 工伤、失业等保险费率,平均达到38%以上,企业负担 太重。长期以来,由于统筹只在国有企业中实行,非国 有企业多半采取观望态度,不愿参加保险统筹,因而造
3、什么是政策
韦伯:对某一事情进行有计划的处理和领 导。 拉斯韦尔: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 大型计划. 费雷德里奇:是指行动过程,或有目的的 行动过程。 罗斯:由或多或少的有联系的活动组成的 较长过程。

社会学讲义

社会学讲义

第一章绪论一、“社会学”定义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社会学”一词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要建立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即以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独立的学科。

中国社会学最早以“群言”命名,取意于荀况《王制》篇。

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译为《群学肄言》。

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始于章太炎1902年译日学者岸本能武太《社会学》。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关系。

列宁在《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指出“唯物主义的社会学者把人与人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活动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的总和。

它和人、人类社会一同产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规定性;是人的本质的具体体现;是变化发展的。

一个社会的社会关系状况决定着这个社会的社会性质、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的科学[法]奥古斯特•孔德、费孝通社会学是研究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的科学[德]马克斯•韦伯、孙本文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群体或群体生活的科学[日]福武直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组织或社会制度的科学[美]托马斯和帕森斯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德]齐美尔、[俄]索罗金、[美]罗斯剩余说——“剩余社会科学”问题说——研究社会问题的科学科学群说——研究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科学群组合说亚历克斯•英克尔斯《社会学是什么》把社会学的内容分为社会学分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基本社会制度和基本社会过程4个部分,24个主题。

社会学的研究角度——社会学把社会关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的、开放性的研究。

社会学的任务: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科学地研究各种社会关系,揭示各种社会关系及其相互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调整各种关系,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2)社会学的研究领域(P17)——人与人结成的社会关系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表现和社会过程的各个方面。

社会学讲义

社会学讲义

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由个人与生俱来的
生理差异决定的,即基于自然差别。 社会成员归属于哪个社会层次取决于他们天 生的能力和才干。精英分子总能改变自己的 地位,实现上向流动,而非精英分子则不得 不向下流动。 社会系统稳定与否,不在于是否存在不平等 的分层结构,而在于是否拥有完善的精英循 环流动机制。
(二)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 现代西方社会中的阶级状况与马克思所处时代的阶 级状况相比,确实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特 别是在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划分的基础上产生了一 大批“新中间阶级”。但是,从整体上看,阶级不 平等的状况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因此,马克思主 义的阶级理论还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在坚持阶级理论的基本观点的同时,面对当代世界 和中国的实际,也应该积极发展它,丰富它。
社会不平等概念本身通常不包含价值取向,
但其内涵涉及特定社会价值,确切地说,它 是对有价值的社会资源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 有差别的分配状态的客观概括。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 的就是人们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对 社会不平等的考察,就是关注各种社会资源、 生活机会在不同人群中分配方式的差异。
4、权力分层模式 冲突学派认为用社会报酬来解释分层是不对 的,权力才是社会分层的决定因素,社会分 层是拥有权力的统治者群体强加给没有权力 的被统治者群体的一种社会秩序。 米尔斯在《权力精英》、《白领——美国的 中产阶级》两部书中,对权力分层模式进行 了论述,并将工人分成白领阶级和蓝领阶级, 并对新中产阶级进行研究。
许多社会学家都认为不能用阶级这个 概念来代替阶层: 概念性质不同:类别与群体;社会类别。 划分标准不同:生产资料;财富、地位、权 力与声望。 关系的性质不同:对抗性的矛盾;非对抗性 的矛盾。

社会分层讲义

社会分层讲义

社会分层讲义主要内容:一、概念鉴定(社会分层、阶级、阶层)二、社会分层的原因三、社会分层的标准(理论:马克思阶级理论、韦伯三位一体分层理论、帕累托精英循环论、帕森斯职业分层理论)四、我国社会分层一、概念鉴定1.社会分层“社会分层”在20世纪20年代末到30由索罗金、金斯伯格、盖格等开始使用。

1946年德国社会学学会提出并采纳了“社会分层”一词。

此外,1952年国际社会学协会把“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定为共同的研究课题。

以前社会结构都是用阶级、身分、地位等概念来表示。

社会分年代层概念并不否定上述概念,它是一个包括这些概念在内的更加深一层的概念。

索罗金曾给分层研究做出开拓性的指导,他在《社会流动论》一书中提出分层研究这个问题,把社会分层解影成是一定的人口间垂直的、层次重叠的阶级的分化。

TalcottParsons)将社会分层下定义为:‘从社会角郑杭生在《社会学概论新修》中,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刘祖云(武汉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说,关于社会分层的定义概括起来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视其为客观过程的界定,即认为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因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等级和层次的现象或过程;另一类是视其为主观方法的界定,即认为社会分层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方法。

总体来说,社会学家们对社会分层概念基本达成了共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分成若干等级层次。

从论文的分析也可以看到,学者们基本上很少探讨概念鉴定,而具体的具有争议的是社会分层的标准,这个我们之后会具体讲到。

2.阶级和阶层社会分层的结果是层。

学术界和理论上对层的的表述和界定主要是阶层和阶级,总的来说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1.二者可以相互代替使用,使用何者完全取决于个人研究兴趣和研究目的2.阶级包括阶层,阶级是个大概念,阶层是个下属概念,每个阶级下面按照不同的标准再分为若干阶层,《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认,为每一阶级内部又分为若干阶层。

社会心理学全套讲义完整版最新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全套讲义完整版最新PPT课件
? 改善人际关系
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善缘好运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内省不疚,何忧何惧? 我们庸俗而深情地活着。
人有三重生命
? 自然生命 ? 心理生命 ? 社会生命
四项任务 /四大使命
1
描述
2
解释
3
预测
4
控制
Hale Waihona Puke 心理学的最终使命:从心所欲,不逾矩
心灵和谐 外化内不化
2.主要学习内容
一、概述 二、社会化与自我 三、社会知觉与归因 四、社会动机与社会情绪 五、态度 六、沟通与人际关系 七、社会影响 八、爱情、婚姻与家庭背景
社会心理学
到21世纪中叶,人类没有任何一 种痛苦比心理危机所带来的苦难 更加深刻和持久。
——WHO(世界卫生组织)上世纪80年代预言
前言
? 1 社会心理学是什么 ? 2 主要学习哪些内容 ? 3 希望达到教学目标
1 社会心理学是什么
? 一门学科 ? 两大收获 ? 三重生命 ? 四项任务
一门学科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 社会心理学概念
? 侧重心理学 ? 侧重社会学 ? 介于之间
(一)侧重于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是 “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 --弗劳德?奥尔波特
? 研究个体心理与行为如何受他人和社会情景的影响。为学界认 可.----高尔顿?奥尔波特:
(二)侧重于社会学
(一)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 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 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 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 等等。
(二)社会心理: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 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
行为含义
? B=f(P·E) ? 社会心理学与社会行为关系

(2020年整理)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二版.doc

(2020年整理)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二版.doc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1社会学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2 社会学本身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一般社会哲学到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的演变过程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社会运行论”一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1 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2 政治革命与产业革命(1)社会转型的产物(2)社会秩序的要求3社会学的思想源泉(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3)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成就(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十九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二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1 社会运行发展三种类型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中性运行与模糊发展恶性运行与畸形发展2 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总体上是能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宏观微观上都可以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它与生产社会化是一致的三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表现1 跟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2 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3 能够有效的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服务四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1分类(1)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2)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3)不属于以上两类五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关系是指两者互生互动的过程第二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1与历史唯物论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2 与单科性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3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与特殊的关系4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第三节社会学的功能1 认识和改造社会2 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3构建和谐社会第二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西方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1 社会学在社会转型中产生2 西方社会学的创立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叶特点第一与哲学密切联系第二受实证主义思潮影响第三创立社会学的目的在于维护,协调现存的社会关系代表孔德(法)斯宾塞(英)3 西方社会学的形成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特点第一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独立学科体系基本成型第二研究问题越来越具体化专门化代表涂尔干实证主义法国自杀论韦伯反实证主义德国芝加哥学派重视实际的社会调查4当代西方社会学20世纪40年代至今特点第一中心转向美国第二理论多元化,学派林立,观点分歧第三分科化第四方法科学化第五马克思主义学说影响增大分类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冲突论社会交换论符号互动论当代欧洲社会学新理论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1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立2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观点3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特点(1)立足实践原则(2) 思维方式的辩证性(3研究方式的批判性(4)价值理想性(5)理论视野的总体性第三节社会学的中国化1社会学的传入和发展严复2 社会学的中断与重建3社会学中国化探索(1)立足中国国情(2)把学习借鉴与自主创新有机结合起来(3)把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有机第三章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章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一节社会学方法论1社会学方法体系2社会学方法特征(1)动态性(2)整体性(3)经验性3社会学研究的范式(1)实证范式(2)解释范式(3)批判范式第二节社会学研究的过程1 研究的逻辑过程2社会学的解释(1)概念和变量(2)假设(3)变量测试和分析(4)假设检验3研究的基本程序(1)提出和界定问题(2)回顾别人的相关研究(3)进行研究设计(4)收集资料(5)整理和分析资料(6)解释从资料中获得的发现(7)得出结论(8)发表或出版研究成果第三节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两大类: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具体方法(1)问卷调查发(2)田野调查法(3)实验法(4)历史比较法第四节社会指标第五节抽样技术与数据分析基础第四章社会的构成第一节社会及其构成1社会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2社会的特征(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2)社会是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5)社会系统具有心里的丶精神的联系(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丶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机体3社会的要素(1)人口要素人口要素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之一(2)资源要素资源要素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社会系统运行的动力来源(3)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是社会存在和运行所依托的空间的丶物质的基础(4)文化要素4社会的功能(1)整合功能(2)交流的功能(3)导向的功能(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第二节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要素之间持久的丶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即社会系统的静态构成状况1 宏观社会结构(1)宏观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的整体结构,即整个社会关系的构成状况,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丶政治结构和文化教育结构。

教育社会学,讲义第三章 学校中的角色行为

教育社会学,讲义第三章 学校中的角色行为

第三章学校中的角色行为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角色行为第二节学生的角色和角色行为学习目标了解教师的多重角色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客观分析教师角色社会过过程及其存在的问题把握学生社会背景和学业成绩的关系领会学生的重要他人对学生成长的作用第一节教师的角色和角色行为教育者的角色和学习者的角色主要借用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社会中的个体有一个特定的社会角色教师角色十分的复杂,对个体而言;对社会而言;对学校而言等等一、教师的职业角色与定位(一)历史上的教师职业先秦六艺教育——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时期的官学衰落和私学兴起——私学意味着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拥有了社会基础的发展空间。

(二)教师的社会形象1.传统的教师社会形象摈弃对物质生活的享受2、现代的教师社会形象人格品质与职业现实的矛盾。

教师是真善美的化身;教师作为普通人的物质需求。

学生心目中教师形象的跨文化的比较(三)教师的社会地位1.教师的经济收入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层次比较高于体力劳动职业;收入稳定;注意地区差别;研究教师的实际收入问题2、教师的权力教师职业群体特征;教师职业角色特殊社会阶层的权力;在学校中的权力;在课堂中的权力影响因素:直接受制于社会变迁、学校科层结构影响、课堂权力相对稳定、受学校变量的影响3、教师的职业声望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综合评价趋势声誉较高呈上升趋势、高评价与低选择(涉及社会、制度和个体因素)4、教师专业地位关于教师是不是一种专业的争论5、教师社会地位的判断和衡量主观判断法和客观评价法判断某种职业不同层面社会地位的高低(直接选取和所占比重)6、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因素第一、国家与政府的教师、教育政策第二、教师队伍的规模第三、教学工作中女性的比例较高第四、教师从业资格的要求相对较低第五、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二、教师的教育者角色与地位(一)教师所扮演的教育者角色学习指导者、文化传播者教师行为的特点教师行为的道德性、规范性和自律性(二)教师权威1.权威的来源韦伯的权威类型论:传统权威、法定权威、官方权威库利的自我优势论:以自我概念为基础说明权威与领导的关系戈弗曼印象观理论:如何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霍曼斯的行为交换论:个人之见进行报酬和惩罚的交换2.教师权威的源泉涂尔干强调教师的道德权威:教师个人的人格力量、坚强的意志品质。

社会学讲义2

社会学讲义2

社会学讲义2第四章社会与社会运行●第一节社会●第二节社会运行第一节社会●一、什么是社会●1、“社会”的词源考察:本意为集会、聚会。

●中国古书中的“社会”●“社”就是一块地方的主人。

“会”就是集会。

两个字合起来就表示在一定的地方,于民间节日举行的演艺集会或祭神的庆祝活动。

后来发展为第二个意思,是指志趣相同者结合的团体。

●社会学中的“社会”●英文society的译语,来自于拉丁语socius一词。

●明治年间日本学者翻译society时借鉴中国文献中的“社会”一词,近代中国学者又沿用了这种译法。

●社会指的是由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它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体系。

●2、唯实论与唯名论●唯实论:社会是真实存在的实体,独立于个体之外且对个体构成实实在在的限制。

●代表人物:乔治·齐美尔,涂尔干。

●唯名论:只有个体才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只是一个概念,是人们的主观想像或抽象.●代表人物:吉丁斯,塔尔德。

●3.马克思主义论“社会”●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是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统一。

●人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实践是社会的存在方式,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社会的特点●(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4)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三、社会的功能●(1)整合的功能。

●(2)交流的功能。

●(3)导向的功能。

●(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四、社会的类型●1.按生计方式来分(伦斯基)◆狩猎和采集社会◆游牧社会◆园耕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2、按社会关联的方式来分●滕尼斯(Tönnies):●礼俗社会(Gemeischaft)●法理社会(Gessellschaf)●涂尔干(Durkheim):●机械团结(mechanical solidarity)●有机团结(organic solidarity)●费孝通: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差序格局: 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环境社会学讲义

环境社会学讲义

环境社会学讲义1.环境社会学与传统社会学相⽐有何特点?环境社会学区别于传统社会学:把以往社会学排除于研究对象之外的⾃然的、物理的、化学的环境纳⼊了研究范围,并把研究这种环境与⼈类社会、⼈类群体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要⽬的。

与以往社会学相⽐,环境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扩⼤到了⾃然界。

2.为什么说对环境问题认识的逐步深⼊是环境社会学产⽣的主要原因?对环境问题的逐步深⼊认识是环境社会学产⽣的深层原因。

(具体阐述)3.迄今为⽌的环境社会学研究可分为哪两种类型,各有何特点,代表⼈物?(⼀)环境学的环境社会学1.在研究主题上,主要研究的是环境与社会的关系,⽽且相对来说⽐较强调环境因素对于社会系统的影响。

2.在研究⽅法或分析框架上,主要采⽤⾃然科学的⽅法或分析框架。

3.在研究取向上,主要是⼀种宏观取向,试图发展具有普世性的,关于理解环境与社会关系的⼀般理论。

4.在与传统社会学的关系上,主要是⼀种对⽴和批判的关系。

代表⼈物:卡顿、邓拉普。

(⼆)社会学的环境社会学。

1.在研究主题上,主要围绕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开展研究。

2.在研究⽅法和分析框架上,主要采⽤社会科学的⼀些⽅法或分析框架。

3.在研究取向上,主要是中观和微观取向,试图发展具有⼀定解释⼒的,关于理解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的特殊理论。

4.在与传统社会学的关系上,主要是⼀种结合与利⽤的关系。

代表⼈物:施奈尔伯格、汉尼根。

1.当代禅师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有哪些?各主要观点是什么?⼀、⽣态学解释。

(结构功能主义)卡顿和邓拉普在邓肯的“⽣态复合体”和帕克的“社会复合体”概念的基础上,建⽴了分析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新框架,提出了“环境的三维竞争功能”模型,通过分析环境对⼈类的三种功能,三种功能之间的冲突关系以及这些功能与关系的渲变情况,解释了当代环境问题的⽣态根源。

⽣态复合体:⼈⼝、组织、技术、环境(P/O/E/T)四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的交叉依赖关系,分析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态学框架(强调环境的中⼼位置)⼆、政治经济学。

社会组织培训讲义(PPT 35张)

社会组织培训讲义(PPT 35张)
第六章 13
3、组织目标的结构
( 1 )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
( 2 )整体目标与部门目标。
( 3 )组织目标的系统结构:
对外目标和对内目标。
社会学 第六章 14
二、组织的运行

1 、组织过程:是将组织要素组合成一个 整体并使其去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组织化:将独立的个体组合成一个共同 活动的整体的过程。 组织化的机制:组织结构优先、个人主 义的合同制度、管理和技术的角度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生产制造
生产制造
社会学 第六章
生产制造
9
5、组织结构类型的发展

横向公司。扁平结构,减少中间管理层。

网络化组织。以自由市场为基础的灵活 的组织形式。生产外包。
社会学 第六章
10
第二节 组织目标与组织运行
组织的目标的涵义与功能
组织的运行
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3、中国单位制度的改革:政企分开 。
社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学 第六章 32
两个问题


1、中国国营企业 单位依附:工人依附单位获得资源;国 家依附单位组织进行再分配;政党依附 单位组织进行政治控制。 2 、行政单位的级别:中央、省、市(地 区)、区(县)、街(乡)
社会学 第六章
33
麦当劳化

世界银行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与关键利益相 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 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 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
社会学 第六章 28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

环境社会学讲义2

环境社会学讲义2

第二章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式依据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解释,所谓研究式即某些重大科学成就形成发展中的某种模式,因而形成一定观点和方法的框架,与此同时,在环境社会学部,环境社会学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探析环境与社会的关系、环境问题的根源与影响、环境行为等,于是形成了-些有-定解释力的研究式,如新生态式、系统论式、政治经济学式、建构主义式、整合性式、生活环境主义式、社会转型式等。

这些研究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研究式重点集中在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探讨上,如新生态式、系统论式等。

另一类研究式重点集中在对环境问题的解释上,如政治经济学式、建构主义拖式、整合性式、生活环境主义式、社会转型式等。

学习目标:掌握环境社会学各研究式的思想来源及其容。

思考与讨论:你认为现在世界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中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一、新生态式新生态式 (New Ecological Paradigm , NEP) 是由美国环境社会学家邓拉普和卡顿提出来的。

新生态式的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对传统社会学的批判。

邓拉普和卡顿认为,从孔德以来的传统社会学,过于强调人的独特性和文化的重要性,而对环境因素或生态因素可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普遍不重视,于是传统社会学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假设和前提,即"人类豁免主义" (Human Exceptionalism Paradigm , HEP) 。

邓拉普和卡顿对"人类豁免主义"进行了归纳,认为它有四个方面容:一是人类在球生物中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们有文化。

二是文化可以几乎无限地变动,并且比生物学特征的变化快得多。

三是许多人类差异是社会引人而非天生的,它们可以被社会改动,并且不利的差异可以消除。

四是文化积累意味着可以无限延续,使得所有社会问题最终都可以解决。

在传统社会学看来,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主要在于人有文化,正是因为人类具有文化的特性,才可以逃自然的法则,免除生物性的限制。

社会学复习讲义(完整).doc2

社会学复习讲义(完整).doc2

社会学复习讲义(完整).doc2社会学复习讲义【第一章绪论】社会学的想象力一种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社会学从结构入手)。

构成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关键要素在于,能以局外者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社会,而不是只用个人的经验与文化的偏狭观念来看待。

社会学的想象力使我们能超越个人经验与观察,进一步了解更宽广的公众议题。

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个能赋权于个人的工具,让我们可以超越对人类行为的有限认识,通过一个全新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以及人类。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自然人口经济政治思想文化1、研究对象:整体的社会现实的结构与运行的过程,研究社会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这种社会结构关系和运动变化过程。

2、定义: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2、社会学的学科特点1、整体性和综合性:把社会看做一个有机整体加以研究(整体性),研究视角的综合性和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综合性)。

2、广泛性和开放性:研究范围的广泛性和研究领域的开放性。

3、现实性和实证性:面向现实社会进行具体的实证研究。

3、社会学的功能1、认识功能:①提供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方法;②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

2、实践功能:①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②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讨论的社会知识。

【第二章人的社会化】1、人的社会化的涵义社会化就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通过社会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参与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1、个人在社会中通过学习活动,掌握社会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

2、个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环境再现社会经验。

3、人的社会化是个人学习社会与参与社会的统一。

2、社会化的发展1、基本社会化:个人学习语言和其他知识技能,将社会的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内化,学习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2、继续社会化:不断学习新产生的社会知识以适应社会需要。

(文化反哺)3、逆向社会化:老年人从年青人那里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4、再社会化:当社会环境或社会角色发生很大变化时,为适应新环境,而在行为准则、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需要做出重大调整和重新学习的过程。

组织社会学全套讲义

组织社会学全套讲义

《组织社会学》讲义绪论(第1周)第一章:组织管理理论(第2-4周)(讨论一周)第二章:组织环境与组织目标(第6周)第三章:组织结构与设计(第7周)第四章:组织行为与工作动机(第8周)第五章:群体结构与群体动力学(第9周)第六章:组织中的权力与领导(第11周)第七章:组织管理与决策(第12周)第八章:组织计划与控制(第13周)第九章:组织变迁与发展(自学)第十章:当代中国的社会组织与管理问题(第15-16周)一、什么是组织社会学组织社会学(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是研究社会组织、组织行为及组织管理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百科全书的定义:研究社会组织的建立、运行、变迁、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又可简称为组织理论或社会组织研究。

其研究对象是组织(Organization)。

周雪光:“简而言之,组织学是研究、解释组织现象的一门学科,组织社会学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解释组织现象的一门学科。

(6页)相关学科:组织行为学——关于组织中人的行为、人际关系的研究。

故可以看作是组织研究的一个方面。

当然,组织行为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也有其自己的研究问题。

管理学——是对管理过程及管理者行为的研究。

但它可分为经济管理学、工商管理学、社会管理学等。

跟组织社会学直接相关的是社会组织的管理。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组织理论或组织社会学是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二、社会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1、什么是社会组织?它跟社会群体等概念的异同之处社会组织是指为达到某种特定目标而有目的形成的一类社会群体。

或者说,它是结构严密的社会次级群体。

因为在社会组织的内部,有明确的劳动分工和权力结构关系,其成员都担负着不同的角色和任务。

不同认识W.斯格特关于组织的三种不同界定:作为理性系统的组织(布劳和W.斯科特:由于……组织的突出特征是因其欲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被正式建立起来的,即所谓的…正式组织‟,23页)、作为自然系统的组织(组织是一种集合体)、作为开放系统的组织(组织是与参与者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活动体系;该体系根植于其运行的环境之中,即依赖于与环境之间的交换,同时又由环境建构。

清华社会学讲义

清华社会学讲义

清华社会学讲义1. 引言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学科,对于我们理解和解释社会的运作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本讲义将介绍清华社会学课程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帮助读者建立对社会学的基本认知。

2. 社会学的定义和范畴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学科。

它关注人类在群体中的行为、观念、制度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包括社会组织、社会交往、社会变迁、社会控制等。

3. 社会学的理论基础3.1 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是社会学的一种重要理论流派,强调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

它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相互关联的组织和机构构成的系统,这些组织和机构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3.2 符号互动主义符号互动主义认为社会是由人们的符号交流和互动构建起来的。

它关注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意义构建和解释过程,强调人们对符号的理解和共享。

3.3 社会构建主义社会构建主义强调社会现实是由社会成员共同构建和定义的。

它认为社会现实是通过社会交往中的语言、符号和文化建构起来的,不同社会群体对现实的理解和解释会有差异。

4.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探索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和实验等。

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5. 社会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5.1 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指的是社会中各种组织、机构和角色的排列和关系。

社会结构对个体的行为和观念有着重要影响,它包括社会层级、社会组织和社会角色等方面。

5.2 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接受和内化社会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社会化通过家庭、学校、媒体等途径进行,对个体的发展和适应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5.3 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对个体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它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机制来影响和限制个体的行为,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5.4 社会不平等社会不平等是指社会中存在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差异。

不平等可以体现在经济、教育、权力等方面,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社会学教程

社会学教程

社会学教程第一章:社会学的起源与发展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社会变革和工业化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本章将介绍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包括早期社会学家的贡献和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第二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了解社会现象的重要工具。

本章将介绍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和实验。

同时,还将探讨这些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第三章: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的核心概念。

本章将介绍社会结构的定义和组成要素,如家庭、社区、组织等。

同时,还将探讨社会关系的类型和特点,如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等。

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中学习和适应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过程。

本章将介绍社会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如家庭、学校、媒体等。

同时,还将探讨社会控制的机制和作用,如法律、道德等。

第五章: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变迁社会不平等是社会学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章将介绍社会不平等的类型和原因,如阶级、种族、性别等。

同时,还将探讨社会变迁的影响和后果,如社会动员、社会革命等。

第六章: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社会问题是社会学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章将介绍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犯罪等,并探讨社会政策对这些问题的应对和解决。

第七章:社会变迁与文化变迁社会变迁和文化变迁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本章将介绍社会变迁和文化变迁的定义和特点,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八章:社会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社会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还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本章将介绍社会学在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并探讨社会学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

结语:社会学的意义与挑战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挑战。

本结语将总结社会学的意义,如提供对社会现象的深入理解和提出社会改革的建议,并讨论社会学面临的挑战,如全球化、技术发展等。

通过以上章节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对社会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应用社会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中国社会学史课件

中国社会学史课件
► 1914-1915年间,北京社会实进会对302个洋车夫的生活情 况进行了调查。
► 1917年,清华学生在北京西郊对195家居民的生活费用进 行了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家庭预算、生活情形等
► 1918年,清华大学学生调查了该校校役93人 ► 1918-1919年间,北平私立燕京大学教授调查了北京社会
状况,这是我国都市社会调查的开端。该书不仅表明了如何 用统计的方法搜集整理材料,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各机关缺乏 统计资料,即使有也不可靠
三、早期的社会学著作
► 1889年,美国神学博士司密斯写了《中国乡村生活》一书, 这是用社会学观点研究中国社会的第一本书。书中研究了中 国乡村的本身、乡村家庭生活。
► 1915年,陶履恭等著英文本《中国乡村与城市生活》,这 是我国人用社会学观点研究中国社会生活最早的一部著作
►“群”,即人群、社会,群的目的在于保国 保种,方法是提倡联合黄钟,君民同治,以 孔教为国教,反对专制独裁,反对外国侵略 者及买办洋务派
►变的目的是变政体,方法是废科举、开学校、 改官制,实行地方自治。
3.谭嗣同。《仁学》
►“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 宗之书,于西书当通新约及算学、格致、社 会学之书,于中国当通易、春秋公羊传、论 语、礼记、孟子、庄子、墨子、史记及陶渊 明、周貌叔、张横渠、陆子静、王阳明、王 船山、黄黎洲之书”
► 强调了治群学之难
(1)客观困难
(2)主观困难——思想障碍。
(3)主观困难——感情障碍。
指出群学与中国固有的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
► (1)斯宾塞认为,社会生活必须用科学方法加以 客观研究,这与孔子的“士”必须通过分析问题 取得学识,进行修身是一致的
► (2)斯宾塞提出变迁是在很长时间里发生的,是 日积月累的结果,进化论对突变持怀疑态度,这 与中庸观点相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讲义2第四章社会与社会运行●第一节社会●第二节社会运行第一节社会●一、什么是社会●1、“社会”的词源考察:本意为集会、聚会。

●中国古书中的“社会”●“社”就是一块地方的主人。

“会”就是集会。

两个字合起来就表示在一定的地方,于民间节日举行的演艺集会或祭神的庆祝活动。

后来发展为第二个意思,是指志趣相同者结合的团体。

●社会学中的“社会”●英文society的译语,来自于拉丁语socius一词。

●明治年间日本学者翻译society时借鉴中国文献中的“社会”一词,近代中国学者又沿用了这种译法。

●社会指的是由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它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体系。

●2、唯实论与唯名论●唯实论:社会是真实存在的实体,独立于个体之外且对个体构成实实在在的限制。

●代表人物:乔治·齐美尔,涂尔干。

●唯名论:只有个体才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只是一个概念,是人们的主观想像或抽象.●代表人物:吉丁斯,塔尔德。

●3.马克思主义论“社会”●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是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统一。

●人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实践是社会的存在方式,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社会的特点●(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4)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三、社会的功能●(1)整合的功能。

●(2)交流的功能。

●(3)导向的功能。

●(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四、社会的类型●1.按生计方式来分(伦斯基)◆狩猎和采集社会◆游牧社会◆园耕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2、按社会关联的方式来分●滕尼斯(Tönnies):●礼俗社会(Gemeischaft)●法理社会(Gessellschaf)●涂尔干(Durkheim):●机械团结(mechanical solidarity)●有机团结(organic solidarity)●费孝通: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差序格局: 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团体格局: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

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示意图●3、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现代化理论:区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复杂的指标体系●4、文字社会与无文字社会第二节社会运行●一、什么是社会运行●二、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三、社会运行的状态●四、社会运行的评价一、什么的社会运行●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他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关于社会运行的横向与纵向分析●纵向运行也就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横向运行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社会诸系统的交互作用。

二、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一)社会运行的条件●1.关于社会要素的研究1931年孙本文教授首先将影响、支配人类社会生活的要素做了如下分类:●A消极限制的要素。

● a.地理的要素:气候和地形。

● b.生物的要素:人口的数量和品质。

● B.积极活动的要素。

● c.心理的要素:社会态度和它的机械。

● d.文化的要素:文化物质和模式。

2.功能主义关于社会正常运转的必备条件的研究“社会生存与发展应具备如下的十个条件”●(1)社会与物质环境相适应●(2)适当的社会人口再生产●(3)基本社会角色的适当安排●(4)社会成员之间信息沟通●(5)对社会基本事物之含义有一致认识●(6)在各社会群体内部,成员们有大体相近的奋斗目标●(7)建立了社会规范,以限制追求上述目标时所采取的手段。

●(8)对感情表达方式的限制●(9)对社会新成员实现的社会化●(10)有效地控制了分裂性社会行为。

3.关于社会条件的研究(费孝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自然环境、●人口●生产方式。

●社会精神生活条件。

●(二)社会运行机制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地说,也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社会运行的机制●动力机制:为社会运行提供适度的动力●整合机制:协调社会利益,促使社会个体、社会群体组成有机整体●激励机制:促使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与社会倡导的趋于一致,激发社会活力●控制机制:维系良好的社会秩序,控制社会运行的方向与速度●保障机制: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条件,维护社会运行安全。

三、社会运行的状态●良性运行●中性运行●恶性运行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78年社会运行状况四、社会运行的评价●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原则(一)综合性原则●(1)理论综合研究。

●(2)利用数学、统计学等模型的综合研究。

(二)协调性原则●(1)结构性协调。

●(2)功能性协调。

●(3)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

(三)满足需要的原则复习思考题●1.简析“社会”的概念。

●2.怎样理解社会的功能?●3.什么是社会运行?●4.怎样对于社会运行的状态做出评价?●5. 试论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

第五章文化●第一节什么是文化●第二节文化的结构与功能●第三节多元文化与文化相对主义●第四节文化变迁第一节什么是文化●一文化的定义●二文化的特征●三文化的要素一、文化的定义●早期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

¡±●对于泰勒来说,人类社会的不同,可以看做是他们在文化、道德或者信仰上的不同。

●之所以要研究文化,是因为文化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差异性。

文化差异是无所不在的。

二、文化的特征●1.文化是习得的(learned)●文化不是天生就有,而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孩子们之所以可以轻松的吸收任何文化传统是因为人类具有学习的能力。

●人类对文化的习得方式依赖于使用象征符号的能力。

●符号与它所指代或代表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或自然联系。

人们逐渐的把之前建立的意义和象征系统内化,并利用这一文化系统来定义他们的世界,表达感情,做出判断。

●人们对经验和知识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而是会对其进行加工和处理。

●例如会把获得的思想记忆在脑子里,同时也会加以处理和修改,并且还能创造出新的想法。

●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曾说¡°我与马克斯¡¤韦伯一样,认为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我把文化看作这些网¡±。

●所有人对文化的需要、对周围世界的想象以及道德判断都是习得的。

●不同地域和民族的人虽然习得的文化不同,但是都具有学习的能力。

●例如,吃饭是生物性的本能,但是怎么吃,吃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吃却与我们后天获得的知识相关联。

●¡°人类具有精神上的一致性¡±。

●尽管个体在情感、智力倾向和能力上千差万别,所有人类群体都具有同等地位的文化。

无论他们的基因或者外貌如何,人们都可以习得任何文化传统。

●文化通过什么方式习得?●有意识的观察、教育。

●无意识的文化传递。

●举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谈话距离●北美人●拉丁人●并不通过直接告诉对方应该保持多远距离,而是通过持续不断的观察、体验以及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改变自己的行为的过程实现的。

作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而被习得的。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霍尔的研究:●(1) 亲密接触(intimate distance 0-45 cm) 交谈双方关系密切,身体的距离从直接接触到相距约45 厘米之间,这种距离适于双方关系最为密切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及情人之间。

●(2) 私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 45-120 cm) 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往来一般以这个距离为宜。

●(3) 礼貌距离(social distance 120-360 cm) 用于处理非个人事物的场合中,如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或在办公,办理事情时。

●(4) 一般距离(public distance 360-750 cm) 适用于非正式的聚会,如在公共场所演出等。

●私人距离也根据亲疏可以划分为近和远两种,近是45cm-75cm;远是75cm-120cm;●礼貌距离或者社会距离中120cm-210cm适合办公室中一起工作的人,210cm-360cm适合正式谈话。

重要人物的办公桌子通常大到能使拜访者保持这个距离。

●不同民族与文化构成人们之间不同的空间区域●接触性文化环境●非接触性文化环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空间的运用和安排都有着各自的模式,从而构成无数文化差异,让空间的使用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功能。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离他喜欢的人比离他讨厌的人更近些,要好的人比一般熟人靠得更近些。

同样亲密关系情况下,性格内向的人比性格外向的人保持较远些的距离;异性谈话比同性相距远一点,两个女人谈话总比两个男人谈话挨得更近些。

Where friends touch each other●2.文化是共享的(shared)●文化并非个体本身的属性,而是个体作为群体成员的属性。

文化在社会中得以传递。

人们从观察、听说以及同周围其他许多人的互动中学习文化。

同一文化中的长大的人会共同分享相似的成长经历和价值观。

●虽然现在提倡个性,人们应该有自己的看法,但基本上我们所想到的都不是原创或者唯一的。

我们与众多人共享观点和信仰。

共同的文化背景的作用表现在,我们会更喜欢同在社会、经济和文化上和我们相似的人们在一起。

●3.文化是象征的(symbolic)●象征思想对人类和文化学习都是独特而重要的。

●¡°依靠象征¡­¡­文化由工具、器物、服饰、装饰物、风俗习惯、公共机构、信仰、仪式、游戏、艺术作品、语言等组成。

¡±¡ª¡ª人类学家怀特(Leslie White)●文化起源于我们祖先获得了使用象征符号的能力,也就是说,发明或者赋予一种物品或事件某种意义,并且相应的掌握和欣赏这种意义。

●象征是某种口头或非口头的事物,在特定语言或文化中,用来表示另外的某个事物。

象征及其指代物之间没有明显的、自然的或者必然的联系。

象征通常是语言的。

但是也有非语言形式的象征符号。

●例如国旗、麦当劳的标志、天主教的圣水。

●4. 文化是涵盖一切的(all-encompassing)●文化是无所不包的,并不是我们现在这样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有文化,而是所有人都是¡°文化¡±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