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三广二模作文讲评
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全国课标卷Ⅱ)-17页word资料
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全国课标卷Ⅱ)拒绝“喂食”,自立自强――一只帝王蛾的遗嘱一考生我亲爱的蛾族后辈们:你们好!在我即将结束一生的奋斗历程,告别这个美丽富饶、充满竞争和快乐的世界的时候,虽然有些舍不得你们,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任何生物也不能违背。
为了让你们更了解我们种族的生活习性,更好地顺应生命规律,更快地繁衍发展我们的种群,有些话,不能不与你们说说――权当一只老蛾子临终的叮嘱吧。
在昆虫世界里,我们为何被称为“帝王蛾”?这既不是因为我们生就长达几十公分的美丽双翼,也不是因为我们能够对其他蛾类发号施令,而是源于我们无以复加的苦难经历:需要突破命运的苛刻设定,战胜巨大的艰难险阻,才能拥有自由飞翔的生命。
可以自豪地说,“帝王”的冠冕,非我辈莫属。
我们的出生,比其他蛾类要苦难得多。
同样是破茧而出,其他蛾类把茧弄破以后,就可以轻松地走出那个“小洞”;而我们,却要“艰难”地爬出那个比自己身体小得多的“牢笼”。
那个过程,回忆起来真是痛苦而且残酷。
记得在那生死攸关的时刻,我只感到头昏脑胀,似乎全身的血液都集中到了头部;只感到脸颊红热、晕头转向,甚至分不清东南西北;又感到双翅隐隐作痛,血液好像要从翅膀中冲出……那个痛苦啊,简直比经受炼狱还要艰辛千倍万倍!然而,只有经历这殊死的搏击,我们帝王蛾才能振翅高飞!如果有人怀着悲悯恻隐之心,将幼虫的生命通道弄得宽阔一些――把茧子的洞口剪大,让茧中的幼虫不必费多大力气,就能轻易从那个牢笼里钻出来,那么,破茧而出的蛾子不能算是真正的“帝王蛾”,因为它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功能、成为累赘的双翅在地面爬行。
正因为如此,世上才盛传着“没有谁能够施舍帝王蛾一双奋飞的翅膀”的格言。
是的,乞求怜悯、依靠施舍,怎么能潇洒地飞舞于世间呢?真正的生命从来不乞求怜悯和给予,而是致力于磨难中的自立自强、成长壮大。
我们虽然不可能成为世界的统治者,但完全可以做自己命运的“帝王”啊!我亲爱的孩子们,以上所说,既是我生命实践中的体味和感悟,也是我的真诚叮嘱和殷切期望。
2014广州二模语文答案及作文含审题立意(含范文)
2014年广州二模语文参考答案及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含范文)9.(1)①如今崔、卢这类人,难道能和当朝的显贵相比吗?[“属”“宁”大意各1分,【补充细则】1.属:类,种,些。
2.“宁”:解释为“难道”“岂”“怎么”均可。
②这种习惯时间长就成了风俗,到现在还没有废止,这既乱了人伦,也败坏了名声和教化。
[4分。
“已”“紊”“亏”各1分,大意1分。
]【补充细则】(1)“已”解释为“停止”“废止”均可。
(2)“紊”解释为“使……混乱”“乱”“混乱”(此处应为动词)均可。
(3)“亏”解释为“败坏”“毁坏”“损害”“使……受损害”“有损”均可;9(2)①婚姻的原则,首先要符合仁义。
(婚姻之道,莫先于仁义。
)②嫁娶的规矩,务必合乎礼法。
(嫁娶之序,务合礼典。
)【注意:主要围绕“唐太宗对士大夫婚姻的要求”,“仁义”“礼法”为给分点,其他答案都是错误的现象,并非唐太宗的要求】10.(1)一位威武、勇敢、尽忠的将军形象。
【补充细则】(1)“威武”是将军的外在形象,可以表述为“英武”“威猛”;(2)“勇敢”“尽忠”是将军的内在品质特征,“勇敢”可以表述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骁勇”“英勇”;“尽忠”可以表述为“忠心耿耿”“为国捐躯”“精忠报国”“舍身报国”“舍生取义”。
(2)示例:颈联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史家和达官贵人对赵纵将军的态度作对比,鲜明地表达了对赵纵将军的热烈赞扬,对达官贵人的强烈愤慨。
[4分。
手法1分,分析1分,情感2分。
手法如答“借代”也可。
]【补充细则】(1)颈联使用的手法有:对比、间接抒情、借代、侧面描写等,答出任何一种手法给1分。
但本题问的是“如何表达情感”,学生应该答能表达感情的手法。
借代、侧面描写等手法,与表达感情关联不大,分析酌情给分。
(2)情感可从两个方面表述:一方面表达出对将军的赞美、称颂之情;另一方面表达对达官权贵的不满、愤慨之情,如果表述为“对将军为国捐躯却被人耻笑的痛心”也可给分。
2014全国卷2高考作文
2014 全国卷 2 高考作文范文【篇一: 2014 年新课标全国ii 卷优异作文赏识】2014 年新课标全国ii 卷优异作文赏识真题回放阅读下边的资料,依据要求写一篇许多于 800 字的文章。
( 60 分)许多人因为喜爱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犹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能力,不听警示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办。
要求:选好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离开资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剽窃。
1.不要让爱成为成长之“碍”(横向睁开)2014 年吉林一考生因为喜爱动物而给它们喂食,居然将要被依法惩办,太有点不近人情了吧,但是自然保护区就这样警示人们的。
不要认为这又是什么霸王条款、强权规定,这是有道理的,因为给野生动物喂食,简单使它们丧失自我生计的能力。
因为爱,我们为胡杨树苗施以充分的水分,它们却在风沙中夭折;因为爱,我们替破茧的蝴蝶剪开约束,蝴蝶却再也没法飞起。
爱在必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变为生命成长的“碍”,辩证法就是这样的无情。
(比喻)想到,“爱”的甘泉滋润了胡杨的根系,阻挡了它向更深处延长,最后经不住一场风沙的考验。
当下,每到大学报名季,最壮观的景色线竟是家长,他们手提肩扛,大汗淋漓,身边站着轻装上阵、自在安闲的孩子。
是什么滋长了学生们的惰性,削弱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归根结底是父亲母亲平常体贴入微的珍爱吧。
爱是有原则的包含,“碍”是无原则的放纵。
“我爸是李刚”,还记得那难听的名言吗?母亲来机场接自己,他却把利刃刺向母亲的胸膛,还记得这残忍的一幕吗?上最好的学校,开最好的车,结果小小少年就到了最不该去的地方——劳教所和牢狱,还记得有名歌唱家之子李某某的故事吗?假如他们的父亲母亲对他们严加教育,向他们灌注道德和法律看法,而非过分地纵容宠爱他们,尽其所能地知足他们全部要求,试想,还会有以后的这些惨剧吗?而当我们打开《傅雷家信》,读到一句句温情的嘱咐、诚心的教诲和略显严苛的责备,我们知道傅家优异的后辈之所以优异了。
2014广东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关于本篇文档文件类型: Microsoft Word 2003(纯文字版)标题:2014广东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内容:2014广州高考语文二模试题2014广东汕头四中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2014广东梅州高三联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2014广东汕尾市张静中学高考语文二模及答案解析(共四套题)关键字: 2014 广东高考语文二模统计信息: 38页;44,985字字体字号: 宋体;五号页面信息: A4;纵向;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厘米;(左侧)装订线-0.5厘米 惊爆价: 2元(平均每套0.5元)2014广州高考语文二模试题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
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臵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臵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忖.度(cǔn)讪.笑(shàn)执拗.(niù)并行不悖.(bâi)B.剽.窃(piāo)盘桓.(huán)行.伍(hánɡ)蓦.然回首(mù)C.诘.难(jiã)自诩.(xǔ)拘泥.(ní)提纲挈.领(qiâ)D.毗.邻(pí)眼睑.(lián)折.本(shã)焚膏继晷.(ɡuǐ)B.蓦读mî,C.泥读nì,D.睑读jiǎn。
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作文评析及范文
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作文评析及范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微”字被《新周刊》评为2012中国年度汉字。
推委会给出的理由是:微博的“见微知著”、微信的造微入妙、微公益的“积微成著”,以及北京暴雨中152位农民工救人时发出“我们不要钱,是来救人的”的“微言大义”等等。
从微博、微信到微公益,从微表达、微力量到微监督,社会生活中是无“微”不至。
我们已经迈入了“微时代”。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微是你我,是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
只有微幸福,才是真幸福。
”作文评析:作文材料分两个部分,一是从微博、微信到微公益,从微表达、微力量到微监督等几个方面描述“微时代”,也界定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特性。
一是通过白岩松的话,进一步告知微时代的主体——你我,并指出你我这些小人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这些都是从时代角度表述的。
最后,材料从个人角度表述,提出只有微幸福才是真幸福。
材料出现的微时代是指个人的时代,是个人的价值得到确认、尊重甚至推崇的时代。
个人是中心,人是根本,这是微时代的基本含义。
这是审题最重要的一环,是基本立场。
从此出发,我们再去研究材料出现的角度。
从材料本身看,可以抽出几个写作角度:1、微表达,反映社情民意,声音虽小,却汇成时代的强音;中国国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借助现代媒体之便,以个体形式自由表达,发出自我的声音,发出底层真实的声音,历来封闭的喉咙,缄默的嘴唇开始发声、说话,而且说自己的话,表达的是自我,那个个体永远淹没在“人民”之中,个体永远被人代表说话的时代被彻底打破;微表达一旦开始,个人的欲望、情趣、意志、梦想也像地底的岩浆,冲决地壳奔突而出,形成众声喧哗的大合唱,色彩斑斓的巨幅画,正如王安石激情颂唱的“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中国声音从来没有这样驳杂,从来没有这样丰富,从来没有这样陌生;中国人从微表达中开始苏醒,这是三千年的第一次,正因为是第一次,正因为是开始,它不免私人化、世俗化、娱乐化,它的声音充满感性,充满情绪色彩,它本能地抵御大时代的宏大叙事,本能地裸露自我,浮出水面,敞开呼吸,我们既要珍惜这样开始,也要清醒地看到,真实不等于真相,本能不等于本质,个人不等于主人,中国人的声音还需要塑造,还需要灌注清明的理性,只有那样,我们才能发出中国的好声音。
2014年广州二模作文讲评
(2014年广州二模)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生活中,有些人在近处求道,有些人去远方求道。
一件事,有些人往易处去做,有些人则向难处努力。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②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远方,我把你追寻》东江朱超瑜①为何要舍近求远呢?因为无限的远方,无限的世界,承载着太多精彩,太多人的遐想。
▲▲▲②古时在外求学求官的游子,在夜幕降临时的声声低吟浅唱仍伴在我们耳畔。
像“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就算多么留恋自己的家乡,多么不舍母亲的关爱,还是执着地踏上了赴京追梦的路途。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孤身一人在外的他,忍受着孤独啃噬心的煎熬,忍受着落榜的落寞,心中的难耐,他还是任自己远离家乡十万八千里,到远处他乡来寻求一场光宗耀祖的科举及第或仕途升迁。
因为远方有他们渴求的梦,所以他们愿意踏上远方,追寻远方。
▲▲▲③今时辗转在世界各地各家各户的沙发客或背包客,与古时游子一般,一只行囊走天下。
这是一场注定孤独的心灵之旅。
但与古时游子不同的是,背包客们追求的不是科举及第而是寻求一次完善自我的修行。
现今浮躁的社会风气与极大的社会竞争压力让许多人都渐渐迷失自我而不知身在何处。
也忘了自己最初的目的,盲目地跟着城市这个大齿轮机械地转动着。
背包客们好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想走一场个人的旅行,暂且放下工作,放下躁动不安的心,接受异地风光的洗礼,将心灵浸润在最美的风景间或与远方的人交换心声以换取一场新的重生。
之后,再以更好,更平静的心去对待自己的生活。
到远方也成为了人们完善自我的途径,不必拘泥于城市的一角,而是让心灵更开阔。
▲▲▲④而此时的我们,在考场上奋笔疾书的我们,何尝不是正谋求着一场到远方的旅行?像中国千千万万名高三考生一样,渴望着到我们从未到过的远方,以充填那些我们日日夜夜的幻想。
2014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试题点评
2014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试题点评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茹清平一、作文试题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
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
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二、作文点评(一)材料解读2014年高考广东卷作文题型与2013年的相同,即陈妙云教授所说的“材料引……”的题型。
材料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聚焦于“黑白胶片的时代”。
这个时代照片少,留下的照片“泛黄”“模糊”,画面弥足珍贵,记忆“永不褪色”。
第二部分聚焦于“数码技术的时代”,这个时代照片数量多,传递快,效果好,但人们对照片的珍惜度却较以前有所降低。
材料从“黑白胶片的时代”跨越到“数码技术的时代”,对比鲜明,以小见大,“照片”的少与多,折射出科技落后与先进,影响的是人们的生活与情感。
材料表面看,是在谈“照片与时代的关系”,从深层来看,是在谈“科技与人的关系”,隐含的中心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材料侧重于对不同时代有关“照片”的生活状况进行陈述,没有作出是非褒贬等价值判断,使材料具有多元的思考维度,具有很强的意义容涵性和立意开放性,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
如,考生可以侧重于第一或第二段来写,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思考,回答“我”对第一(第二)段叙写的情况得出的价值判断“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判断,面对这样的现状该“怎么办”;可以整合第一、第二段的相关内容,围绕“时代、照片、情感”三个关键词进行拓展、开掘;可以围绕“科技进步对社会生活、个人情感的影响”进行辨证思考;可以谈“胶片时代与数码时代,该如何珍惜珍藏情感”;可以对“黑白胶片的时代”和“数码技术的时代”的“同与异”进行评点与分析……(二)命题意图1.防宿构,反套作,鼓励学生写出独到思考温如敏先生在《高考语文改革的走向分析及建议》(《光明日报》2014年3月18日)一文中强调“高考作文回归理性,强化思辨,摒弃宿构、套作、模式化与文艺腔”,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试题命卷人的命题意图大抵与温如敏先生的观点相吻合。
2014广州二模作文类题2:“远方”话题档次作文讲评
2014广州二模作文类题2:“远方”话题档次作文讲评“远方”话题档次作文讲评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
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
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
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头燃烧。
于是我们总是期盼着远方……请以“远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一、审材料:可以写到远方旅行,也可以写远方诱人的风光美景、人文历史。
但根据材料里“不仅仅……更多的是……”的提示,写“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灵魂里涌动的向往”。
因此,话题“远方”可以理解为“理想、目标和某种理想的境界”此话题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
实写难得高分,虚写易找材料。
二、立意1、活在当下,追求远方。
2、描画某种理想境界。
(教育、环境、人生图景等)三、存在问题1.“远方”的内容不明确。
2.调子与材料不符。
(破败、阴暗、名利)3、舍弃远方,把握眼前。
4、全文没出现“远方”。
四、考场传真“远方”并不远(建议删除“并”字)高二(7)班伍令胜.有人说:“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
”但对于我和我哥哥来说,“远方”并不是真的很远,只是要靠我们的努力,才可以到达。
(点明主旨)记得小时候,我总喜欢跟哥哥一起到河边去坐坐。
我们总喜欢眺望远方,诉说心声。
那时候我们都希望能到镇上的重点班去学习。
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我和哥哥一起努力拼搏。
每天,我们早早起床,高高兴兴地一起去上学。
我们经常是最早到学校的,然后,我们开始拿出书本,高声朗读。
上课的时候,我们专心致志,认真听课。
放学后,回到家里,我们又一起做作业,哥哥有时候还辅导我。
我们一起奋斗,只是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
后来,我们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于是,我们又有了下一个目标,又继续奋斗。
再后来,我们都上了市的重点高中。
但是我们都没有停下脚步,我们继续奋斗。
现在哥哥已经考上了清华大学,跨出了人生第一大步。
[试题分析]2014年广州二模语文作文分析报告
[试题分析]2014年广州二模语文作文分析报告[试题分析]2014年广州二模语文作文分析报告田中老李2014年广州二模语文作文分析报告出处:广州市教研室“广州二模语文学科分析报告”执笔:广东广雅中学刘文岩、广州市第六中学郭子健(引用或请注明出处)第六大题第六大题为写作,共1小题60分。
《考试大纲》把它列为E级。
本次测试的作文题,属于材料作文,综合考查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价值判断、精神追求的能力。
命题材料向学生提供了一个生活的情景,同时提出了层次丰富的角度,写作范围广泛。
审题难度不大,不过要写出观点鲜明,立意深刻,分析深入,情感真挚,思想独到的文章,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试题分析]题目与2013年语文高考(广东)作文一样,属“材料作文”,或用广东高考阅卷场的说法,属“材料引……”题型。
本题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段材料是古人的名言,意思是:道在近处,却到远处去寻求;事情本来容易,却往难处去下手。
这是一种舍本逐末、舍近求远的做法。
第二段可以看作是概括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事例。
对于“道”,生活中有人在“近处”求,有人去“远处”求;对于“做事”,有人从“易处”入手,有人从“难处”入手。
这表现出人们在为人处事时不同的方式与方法。
本题目的关键词有“求道”“远近”“做事”“易难”,对这些词的解读如下:“求”可理解为“寻找、探索”等。
“道”可理解为:道路、方向、方法、道理、道义、规律、政治主张、思想体系、门派学说等。
“近处”“远方”作两种理解:一为“空间中的概念”,如近处、远处;二为“时间中的概念”,如现在与过去、未来。
“做事”可理解为“从事某项工作或者处理某件事情”。
“易”“难”分别理解为“容易”“困难”。
两段材料的内容都分为两方面,一是不同的人“求道”的方式、方法的不同,二是不同的人做事的方式、方法的不同。
考生可将第一段的名言作为立意基础,也可将第二段的现象、事例作为立意基础,也可综合两段材料的内容,选择立意的角度。
高三语文二模作文审题分析讲诉
【2014年静安四区联考二模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野地里的树,生机勃勃,但是由它自由生长,最后可能成为一堆劈柴。
公园里的树,几经修剪之后看上去赏心悦目,但是可能就缺少了个性和活力。
文质彬彬对于一棵树而言,如果由它自由生长,可能成为一堆劈柴,如果对它进行修剪,又可能使他缺乏个性和活力。
一颗没有修剪的树虽然保持了自然和个性,但却失去了美感。
这样的树最终只能成为柴火。
人也是如此。
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没有人的后天的学习和雕琢,即使是一块美玉,也不能成大器。
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虽然是神童但缺少了后天的学习,即使有指物成诗的天赋,也只能“泯然众人矣”。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荀子道:“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人就是需要不断的学习来修剪自己,使自己不断的获得完善。
通过学习,人应当把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修剪,那么就能达于“无过”了。
但经过太多的修剪,又会使树失去了他本来的个性和活力。
这样的树只能成为人们的观赏物罢了。
但经过太多的修剪,又会使树失去了他本来的个性和活力。
这样的树只能成为人们的观赏物罢了。
龚自珍对于天性的束缚大声疾呼,他言道:“江浙之梅皆病。
”其实何止是树木梅花,人性亦是如此。
在清朝大兴文字狱之下,人性受到了极度的压抑。
正如梅花,在修剪之后符合了文人画士孤僻之隐,人也使自己经过修剪,以迎合大势。
人的天性丧失,如病梅一样失去了个性和活力。
这样的人只能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沦为历史车轮之后被抛弃与埋没的尘土。
在程朱理学“灭人欲”的影响下,人性收到了极大的压抑。
那些人们不得不遵从礼制,兢兢而如履薄冰。
这样的生活失去了人性,也没有了生机。
所以,我们必须在“自然”与“美感”之间为树木找到一个平衡点。
对树木的修剪也应当适度,所谓“过犹不及”,修剪太过则失去了个性,不及则显得粗野。
对于我们自身而言,也需要在“文”和“质”之间找到平衡,“文”就是文饰,既是礼仪制度,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之道,“道”就是天性,即是道家无为下的天地之大美。
2014年全国卷II高考作文阅卷老师评析
2014年全国卷II高考作文阅卷老师评析2014年全国卷II的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审题角度多样,但又需要综合作文考场作文,审题是第一位的。
文章符合题意,就可以在起评分上下来打。
因此,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材料作文的立意问题。
这个材料作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审题。
从喂食者的角度看,因为喜欢就给野生动物喂食,所以喂食者违背了自然规律。
由此可以立意:遵循自然规律。
因为喂食者随意喂食,造成野生动物丧失觅食能力。
由此可以立意:爱要适度,不可溺爱。
如果从野生动物的角度立意,可以由动物随意地接受别人的喂食,隐喻出人不要像野生动物那样产生依赖思想,要自力更生,独立自主。
最后,我们还可以从法律的角度来立意:我们要自觉遵纪守法。
三个角度,相对而意,前两个更切合题意,同时,也更好写作。
第三个角度来写作,也是符合题意的,也可以在起评分上下来打的。
作文审题不难,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审准。
但也有一部分考生审偏了,比如写“安于状态”、“环境影响”、“自私”、“换个角度”、“换位思考”、“环保”、“爱护动物”、“生态平衡”、“选择”、“诚信”、“责任”、“天性”、“梦想与现实”、“两面性”、“挫折”、“苦难”、“习惯成自然”、“竞争”、“实践”、“学会倾听”等等。
尽管阅卷教师总是以“找亮点给分”的方式来评卷,也很难马上揣摩出考生立意的角度。
分析这些审题偏离的问题,不难发现,考生审题时,没有从整体出发,只抓住其中某一句话,某一个词,甚至浮想联翩,从而偏题。
比如写“挫折”、“苦难”,考生由材料联想,喂食者给野生动物喂食,就给动物创造了一个优越的生存环境,从而逾期丧失觅食能力。
2014广东高考作文讲评
写议论文,考生可以很明确地提出自己的 观点,然后根据自己的积累摆出充分翔实 的论据,再运用一些常用的论证方法,也 不难写出一篇好文章。
3班优秀作文
《日渐无迹可寻》53+2分——洪歆仪 《学会用“心”拍照》52分——梁耀林 《细嚼生活》48+2分——袁咏娴 《永不褪色的记忆》48+2分——袁嘉顺 《柜子里的相册》48分——李童谣 《聚集记忆的时间》48分——杨子明 《天使与魔鬼》48分——杨昀昊 《阿猫阿狗》46+2分——梁晓慧
立意存在问题
首先,贴近日常生活固然让考生在作文的时 候更易入手,但正是这种“易于入手”使得 他们在行文之前缺乏比较斟酌,在谋篇布局 的时候有失考虑 。 其次,立场的更加客观中立化在减少偏题、 跑题的可能性的同时,也带来了考生在审题 立意时的平庸化或者说无个性化。
其结果往往是文章观点含混、中心不突出,或者 结构偏颇、比例失调。
2014广东 高耂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 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 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科技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 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 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 ,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好 题目
《科技,请还黑白时代的照片一片净土》 47分——梁镇远 《别让智能束缚了我们的人性》46分—— 林政国 《老去的黑白胶片》46分——温迪娟 《快时代,快节奏》46分——汤文德 《高科技,情难系》40分——林宏
2014年郑州市高考第二次质量预测作文分析及佳作赏析张定勇
2014郑州市高三二测作文分析及佳作赏析河南省实验中学张定勇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憨豆先生的扮演者艾特金森患有严重的口吃,对于演员来说,这可是致命的。
他知道自己很难真正克服口吃,因此在剧中极少说话,只是偶尔含混不清的咕哝几句。
但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表演的难度,需要艾特金森将原来用语言就能轻松表达出的笑点、创意转换成夸张、搞笑的表情和动作。
为此,艾特金森每天在镜子面前研究自己,揣摩最佳的幽默效果,最终凭借丰富的肢体动作和多变的面部表情走红全球,成为世界级喜剧明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卷情况]今年二测作文评卷,像高考一样采取分项打分。
但是为了便于操作,我们采用分项与分类结合的打分形式,一类卷48分以上,二类卷41-47分,三类卷31-40分,四类卷21-30分,五类卷20分以下。
内容项,表达项,特征项各占二十分。
一看内容。
先看立意是否准确;如果准确,结合着内容是否丰富,材料运用是否得当,能否表现中心,结构是否严谨等可以确定为一类或二类,内容偏离中心的可归入三、四类中。
近年来,富有思辨的材料作文是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
这种命题具有非常强劲的导向性作用,目的就是让学生关注生活,学会由表及里,看透本质,学会思辨。
审题立意:这是一个励志哲理故事的材料作文。
本次作文注重发散思维,降低了审题难度,可以使用由果溯因法来审出立意。
憨豆先生为何能成为世界级喜剧明星?因为他成功的原因有四个方面,即为符合题意。
参考角度:①自我认知;找准方向、认清自己加上努力刻苦方能成功。
②扬长避短,避开短处,发展长处。
③学会转弯,换一种思维,学会变通,学会突围。
④成功无捷径,勤能补拙。
本次作文注重发散思维,降低了审题难度,以上立意均为一类立意,如果考生能抓住两个及两个以上角度来写,说明考生能全面整体地看问题,可以视为一类上立意。
2014年广二模语文作文立意解析和例文
2014年广二模语文作文题目立意解析及例文广州高考二模语文作文题目如下:古人说:“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生活中,有些人在近处求道,有些人去远方求道。
一件事,有些人往易处去做。
有些人则向难处努力。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解读】材料首句是引语,来源于孟子的话,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
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作文材料省略了】【译文】【孟子说:】“道在近处却到远处去找,事情本来很容易却往难处做——只要各人亲爱自己的双亲,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太平了。
”在孟子看来,无论是舍近求远还是舍易求难都没有必要,都是糊涂。
相反,只要人人都从自己身边做起,从平易事努力,比如说亲爱自己的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也就会太平了。
孟子这几句话说得平易朴实,但其中却蕴含着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一方面是“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另一方面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上》】归结起来,就是“亲亲而仁民”,再进一步说,也就是《大学》所展开的“修身、齐家、治目、平天下”阶梯了。
所以,我们绝不可以轻忽了孟子这几句看似简单的话。
从另一方面来说,人人从自己身边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也正是我们所应提倡的精神。
比如说遵守交通规则,比如说爱护清洁卫生,比如说为“希望工程”作贡献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不是都应该从我们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吗?凡事不要舍近求远,舍易求难。
这起码是我们都会认同的生活哲理罢。
材料后半部分“生活中,有些人在近处求道,有些人去远方求道。
一件事,有些人往易处去做。
有些人则向难处努力。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有的人从近的、容易做的事情出发,有的人从远的、难度大的事情做起。
材料对这两种做法并没有倾向性,只要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均可成文。
2014广州二模语文作文分析和优秀作文.
如果说林清玄的远方求道是内心的驱使,那么,还有一种求道则是责任的使然。
他们舍近求远,他们爬山涉水、穿州过省,他们到远方求道,但内心却一直停留在在那个距离家最近的地方。
他们是求道路上的跋涉者,也是希望的守护者。
就像《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脚步》一集中的那对养蜂夫妇。
因为养蜂糊家,他们行走在追逐花期的路上,这看似甜蜜的旅途实则心酸无比。
生活的需要,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家的近处,而只能“求诸远”。
但离开不是因为漠然,而是因为对家的深情;不是因为成就自我,而是为了养育儿女。
他们需要到远方,才得以寻找一个家庭的生存之道。
他们何尝不想“求诸近”,就像某位作家在行走了一些落后的贫穷地区后,在日记中所写:“只要吃饱了,就会很安详地坐着晒太阳,甜蜜地打盹,万事不挂心”,但这样就在近处的生存之道能改变家庭的困境吗?能让儿女不在重复着这看似“万事不挂心”,却每天为三餐担忧的生活状态吗?所以,他们不得不一年四季行走在追逐花期的远方的路上,只为求得未来更美好的生活。
这是一种生活的无奈,更是一份生活的责任。
远方,是他们的希望,近处,是他们的家。
如候鸟般,远方求道,终究心系归处。
远方的路很长,生活的选择也可以多样,不管是内心的驱使,还是责任的使然,那跋涉的背后,总比安于近处多了些许期望,些许收获。
既然上路了,就勇敢地朝远方进发吧,希望犹在,未来值得期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逐远方的过程中,人的自身得到了升华, 人类社会也会有了进步。徐霞客不满足于近处的 风景,于是他追逐远方,终成一个伟大的地理学 家。伽利略不满足于唾手可得的前人的理论,苦 心探究远方未知的领域,他的“两个铁球同时着 地”的理论才会响彻天宇。英国女科学家珍妮孤 身一人前往远方的非洲,在丛林中生活了十几年, 最终创出了一门新的学科——动物行为学。
2. 材料阐释句 材料后半部分“生活中,有些人在近处求道, 有些人去远方求道。一件事,有些人往易处去做。 有些人则向难处努力。” 阐释句的目的在于降低阅读难度,使考生有基 本的理解。它从两个方面四个角度加以阐释,没有 明显的感情倾向。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有的人从近的、容易做的 事情出发,有的人从远的、难度大的事情做起。材 料对这两种做法并没有倾向性,只要言之成理,能 够自圆其说,均可成文。
本次题目,要求学生从材料出发,谈“求 道”“做事”的难、易、远、近的问题。从其中任 一角度立意或从辩证角度立意,都是可以的。“道” 可以具体化为“成功”,“幸福”,“梦想”, “美”等。选择“难”可以谈“挑战困难”,“易” 可以谈“从容易做起”,“近”可以说“路在脚 下”,“远”可以说“志存高远”,或辩证谈“难 易需结合”等都可以。本次出现了不少观点鲜明, 材料丰富,思想独到的好文章,且没有出现空白卷。
2.三毛为寻找心中的那方净土,行走在烈日 炎炎、尘土漫天飞扬的撒哈拉沙漠,沙漠里 留下了她深深的足迹;余纯顺为揭开楼兰古国 神秘的面纱,寻找消失了的文明古国,行走 在茫茫戈壁;余秋雨为探寻数千年古国文明, 孤独地行走在历史文化的隧道……他们都是 一道道行走的风景。
3.中国女排经过20多年的一步步的“走近”, 终于重新看到了“远方”的世界冠军;爱迪生 也经过一步步的“走近”,看到了“远方” 一根细小的给与人类无限光明的灯丝;居里夫 人通过一步步的“走近”,看清了“远方” 那细小无比的“镭”;牛顿一步步的“走近”, 发现了“牛顿定律”的奥妙。
在孟子看来,无论是舍近求远还是舍易求难 都没有必要,都是糊涂。相反,只要人人都从自 己身边做起,从平易事努力,比如说亲爱自己的 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也就会太平了。 孟子核心意思为“仁”——孝悌。即:人人 从自己身边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 但问题是,材料省略了后面部分,因此,就所引 部分可从两面来理解: 一是道近不必求远,事易不必求难; 二是道虽迩却向远处求,事虽易却要难处做。目的 不同,自然选择的也就不同。
6.扫屋与扫天下(难由易始)
东汉时,有一个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庭 院脏乱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道:“你 为什么不把院子打扫一下招待客人来呢?”他回答说: “大丈夫处世应当扫除天下,怎能把时间浪费在扫 屋子上面呢?”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问:“一间屋 子都不能打扫,又怎么能期待你能扫天下呢?” 打扫一间屋子是一件小事,非常容易,但是那 些不屑于做容易的小事的人,恐怕大事也难以胜任。
4.“大行不顾细谨”,在青春的道路上纵马 扬鞭,你总会忽略掉什么。你忽略的,可能 是每天家常便饭中那一缕温馨;你忽略的,也 可能是青青校园中那一声教诲……
5.在生活中,人们总期盼着远方,但是,我们不仅 是要盼望远方,我们应该为了抵达远方而努力奋斗下 去。“远方”并不是一种梦幻,它离我们并不遥远。 我们心中都有自己的“远方”。但我们不能够空想。 不通过努力,“远方”是不能成为我们的脚下石的。 空想“远方”是不现实的。最现实的方法就是从现在 开始努力奋斗。从现在开始努力,我们可以在到“远 方”的路途上更早踏出一步。我们要比其他人更快, 就应该从现在开始。我们不能等待,等待只能是失败。 我们要努力争取,争取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才能使 得“远方”变得不远。“远方”并不远。我们要通过 努力,使“远方”变得越来越近。让我们从现在开始 踏上通往“远方”的路途吧!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三、作文素材
1.据统计,每年“十一黄金”周都有很多人舍近求
远,千里迢迢,去观光美景。一群人去某风景名胜 旅游,感叹着山水的秀美,恨不得定居下来。然后 有人好奇地问当地的一个年轻人:“你们住在这么 优美的环境中,是不是觉得很幸福?”结果他的回 答让游人惊讶:“不觉得。有机会我一定要到大城 市里居住。” 确实如此,人生有太多的风景,也有很多看风 景的人;有的人一生饱览风景,有的人错过了很多 风景。
溪流追逐远方,因为远方是浩瀚的大海; 雄鹰追逐远方,因为远方是天高云轻;鱼儿 追逐远方,远方海阔水深;我们追逐远方, 远方有我们的梦和理想。远方,真是无限分 光哪!(类比起兴) 安于眼前的溪流,只能停滞不前,成为 一潭死水。如果雄鹰留恋近处的安乐窝,哪 有鹰击长空的壮丽!鱼儿若是不舍近处的浅 水,又怎么会有海阔凭鱼跃的感受?人若不 追逐远方,又怎么可以说是不虚此生!(三四 段正反对比,论证追求“远方”的必要性)
1、审题。偏题离题等情况不少。很多同学用万能题目 “换个角度看问题”“各有各的选择”“适合自己才 最重要”“选择很重要”等题目,完全没有领会出题 者的意图。 2、偷换概念。难易远近,写成繁琐,简单,高低,浅 深,明暗,大小,这种最多只能判“基本符合题意” 等级。 3、观点不明确。前后不一致,没有整体构思,想到哪 里写到哪里的情况比较多。 4、材料缺乏。有的同学一篇文章下来,内容就是一道 数学题,一场足球赛和一场篮球赛,文章苍白空洞。 5、不能完篇,硬伤较多,字体较潦草。
8.伽利略发现单摆定律(在简单容易的事物中发现规
律)
1883年的一天,青年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中做 礼拜的时候,对天花板上的吊灯发生了兴趣。风吹 着吊灯来回摆动,这是司空见惯的,然而很少有人 去注意。伽利略一手按着自己的脉搏,数着跳动的 次数,一边看着灯的摆动。结果发现了一条规律:摆 幅不同,但来回一次摆动中脉搏跳动的次数是一样 的,也就是说灯摆的周期与振幅无关。伽利略由此 提出了单摆定律。
7.古人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 不成。”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梦想之行, 始于足下。“中国梦赶考行”活动是推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的重 要载体。“赶考”是一种勇气,是一种态度, 更是一种信念,它让理论从“遥远”变得 “亲近”。正所谓“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 没有实干就是空想”,只有把信念和实干结 合起来,以梦促行,以行筑梦,才能让我们 伟大的“中国梦”开出美丽的花朵。
如: 凡事不要舍近求远,舍易求难。这起码是我们都会 认同的生活哲理罢。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有的人从近的、容易做的事情 出发,有的人从远的、难度大的事情做起。
1.从身边小事做起 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3.创大业,从做小事情开始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大礼不辞小让,大行不顾细谨 6.无限风光在远方 7.用心发现,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8.立足当下,走向远方
无限风光在远方(化用诗句,吸人眼球)
人们常说在:“无限风光在顶峰。”
我却想说:“无限风光在远方。”(点题)
有一句话说道:“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 诗。”是现实,就总是少不了几丝残酷。惟有远方, 那未知的远方,在人们心里才是如诗如画般的美丽。 那儿也许繁花似锦,蜂鸣蝶舞,温暖如春,是乐园, 是天堂。(“远方”之诱)
官的难与易 关于做官难与易的争论,自古以来就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如清代大官僚李鸿章,就认为做官既其乐无穷又相当容易。他 有一句名言:“世上的事情只有做官最容易,要是一个人连官 都不会做,那么就太不成器了。”按照他的逻辑,会种地的就 当农民,会手艺的就当工人,有文化的就当教师,如果什么都 不会,就得想办法去当官,因为天底下当官最容易。 与此相反的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他在《家书》中说: “人皆以做官为乐,我今反以做官为苦。”他的那首“衙斋卧 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卅县吏,一枝一叶总关 情”,就是其内心的真实写照。他“不敢贪赃枉法,积造孽钱 贻害子孙”,而是以忧国忧民之心,救灾帮困,放赈济民,尽 自己最大努力为百姓办事。在那样的情况下做正直的清官,确 是难乎其难了。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不顾大哥的劝说,外 出打工而不是与哥哥合办砖厂。诚然,若是留在家里, 他也会像哥哥一样,成为四方艳羡的土财主。但是他 觉得,远方有某种东西在呼唤着他,或者说是在引诱 着他。于是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去。小说的结尾写 他因工伤被毁容。但是我们能因此说他追逐远方不值 吗?若他没有选择外出,怎会有与晓霞那纯洁美好的爱 情?若他留在家中,又怎会有许多宝贵的经历?追逐远 方,就要忍受一点点痛苦,或付出一些代价,只要我 们坚信,远方有美丽的风景。就拿孙少平来说,他追 逐到的远方也是美丽的。充实的人生,难道不是他所 追逐到的好风景吗?(实例论证,追求“远方”的意义) 相信吧,远处风光无限。背起勇气和意志的背包, 坚定地向远方出发。我愿与你们一路同行。
9.把斧子推销给总统(向难处努力) 布鲁金斯学会创建于1927年,以培养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销员著称 于世。它有一个传统,在每期学员毕业时,设计一道最能体现推销员 能力的实习题,让学生去完成。克林顿当政期间,他们出了这么一个 题目: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8年间,有无数个学员为此绞 尽脑汁,可是,最后都无功而返。克林顿谢任后,布鲁金斯学会把题 目换成:请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布什总统。 个别学员认为,这道毕业实习题会和克林顿当政期间一样毫无结 果,因为现在的总统什么都不缺,即使缺什么,也用不着他们亲自购 买;再退一步说,即使他们亲自购买,也不一定正赶上你去推销的时候。 然而,乔治·赫伯特却做到了。一位记者在采访他的时候,他是这 样说的:我认为,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布 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农场,那儿种了许多树。于是我给他写了一 封信,说:有一次,我有幸参观了您的农场,发现种着许多菊树,有 些已经死掉,木质已变得松软。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头,但是 从您现在的体质来看,这种小斧头显然太轻,因此您仍然需要一把不 甚锋利的老斧头。现在我这儿正好有一把这样的斧头,它是我祖父留 给我的,很适合砍伐枯树。假若您有兴趣的话,请按这封信所留的信 箱,给予回复……最后他就给我汇来了1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