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摹中感受教学设计
七年级美术下册《在临摹中感受》(第2课时)教案

《在临摹中感受》(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临摹是学习绘画的捷径之一,对大师作品进行多种形式的摹仿,有益于人物画的学习。
教材从临摹名画入手,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绘画的多种语言,直接与大师交流、实践,发展学生的个体,凸显学生个性。
这样的教学安排符合初一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通过本课的学习,发展了学生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了学生的思想及情感。
1.教学路径看:临摹不只是为了模仿,而是一种学习方式,是通过体验他人作品中不同的表达方式,学会观察、激发我们自己的表现力。
临摹有很多种形式,加入自我的理解和表现之后,就从学习行为变成了一种创作行为。
学:临摹是为了学习观察方法、技法、风格。
临摹中的变体画,是一种艺术的实验,探索空间很大,可以是构图的改变、角度的改变、造型的改变、色调的改变等。
想要准确地表现人物身体比例,最好记住:站七、坐五、蹲三半;头一、肩二、身三头;臂三、腿四、足一头。
实践:通过自己的分析、理解,尝试临摹一幅名画,可以在大师作品中抽取一种元素进行改变,也可以只保留某些元素,加入更多的自我表现。
创新:选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角度,与大师对话,改变原画的构图、造型、色调、角度等。
尝试运用大师的语言,完成一幅新的绘画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变体画”的探索空间,掌握人物身体比例,借助名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技能目标:尝试临摹古典绘画作品,通过对大师作品的添加、改画,了解古典大师的技法、风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意目标:感悟变体画中的创作行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变体画”的探索——构图的改变、角度的改变、色调的改变等。
教学难点:变体画探索中的自我表现及个性发展。
3. 教学准备名画图片、牛皮纸、画笔、颜料、教学课件4. 教学内容要点临摹教学方法作为传统教学方法,早在文艺复兴时代的初期便已使用,流传至今。
临摹的方法-优秀教学设计

学生上台描一描、画一画、认一认。
三、观察分析
1、观察:出示“人”的原碑字。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字的一撇一捺有什么特点交接点的位置在撤的什么部位“撇短捺长,交接点在撤的上半部分。
2.在黑板上出示大米字格,教师直观演示“人”的写法故意撇画写太长。
五、展示评价
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
2师生评价:依据字形位置、笔画位置、整体效果等展开评价。
3针对有代表性问题的作业进行改进性评价。
六、课堂小结
书法学习的方法主要就是摹与临,我们习惯称临摹。你找到临摹的钥匙了吗对了,就是读帖、临帖、校帖、背帖与默帖,最后是用帖有了这片钥匙,我们就可以走进书法的大门了。
作业布置
3与字帖上的比一比,我写得怎么样
“那我再记一记这两个笔画的长短和位置,重新写一遍吧。请大家再大对比字帖帮我校正吧。”教师再次尝试书写。
4全体学生开始尝试书写一到两个“人”字。
“原来练习一个字的全过程就是这样,首先要读帖,然后再开始临写临写完了之后还要校帖,校对好后没有问题,把整个字记下来,才可以用在我们以后需要用的地方。做到这些,才可以养成学习书法的好习惯哦。”
尝试临摹一个范字,做到读帖、临帖、校帖、背帖与默帖。
板书设计
第3课临摹的方法
读帖、临帖、校帖、背帖、默帖
四、整体练习
1认识米字格。
米字格可是我们学习书法的好帮手,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米字格吧。”指导学生认识米字格的四条边线,以及横中线、竖中线、左斜线、右斜线、上半格、下半格等。
2怎样利用米字格。
课件出示“未”的原碑字。“请观察‘未’字的笔画在米字格中的位置、大小。短横在横中线,竖在竖中线,长横在下半格的中间。在刚才画的米字格中写一个试试吧。”学生自由练习。
花鸟临摹课程教案中班

花鸟临摹课程教案中班引言:花鸟临摹是一门能够提高学生绘画技巧和观察能力的课程。
在中班阶段,孩子们正处于艺术启蒙的阶段,通过花鸟临摹的活动,他们可以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包括线条描绘、色彩运用等。
3.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专注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二、教学准备1. 花鸟临摹的样本图片,如花朵、鸟类等。
2. 绘画工具,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3. 美术教材,包括绘画技巧的介绍和示范。
4. 绘画纸和画板。
5. 教室环境的布置,如放置花朵和鸟类的图片,营造艺术氛围。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花鸟的图片,并引导他们观察并描述花鸟的特征和美丽之处。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示范:教师向学生展示绘画技巧,如线条描绘、色彩运用等,并进行详细解释和演示。
3. 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开始进行花鸟临摹的绘画活动。
教师可以提供不同难度的样本供学生选择。
4. 互评:学生完成绘画后,可以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用积极的语言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 展示: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心得和感受。
6. 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坚持绘画的习惯,并提醒他们多观察大自然的美。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绘画过程,评估他们的表现和技巧改进的程度。
2. 评估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包括对花鸟特征的观察和描绘。
3. 学生之间的互评,评估他们对同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观察大自然中的花鸟,并进行绘画创作。
2. 邀请专业画家或美术老师来学校进行讲座,分享绘画技巧和经验。
3. 参观美术馆或画廊,让学生接触更。
临摹绘画沙龙教案

临摹绘画沙龙教案绘画沙龙是一个让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和交流绘画技巧的场所。
在这里,人们可以通过临摹大师的作品来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同时也可以结识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份临摹绘画沙龙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组织和参与绘画沙龙活动。
一、活动准备。
1. 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首先要确定绘画沙龙的活动时间和地点,最好选择一个安静舒适、采光良好的场所,比如咖啡厅、艺术学校等。
2. 确定临摹作品,在活动开始前,要确定好要临摹的作品,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名画或者当代艺术作品作为临摹对象。
3. 准备绘画工具,参与者需要自备绘画工具,比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板等。
4. 宣传活动,在活动开始前,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海报、口碑等方式宣传活动,吸引更多的绘画爱好者参与。
二、活动流程。
1. 欢迎致辞,活动开始时,可以由主持人致辞,欢迎大家的到来,并简单介绍一下今天的活动安排。
2. 临摹绘画,在活动开始后,参与者可以开始临摹选择好的作品,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选择合适的绘画材料和方式。
3. 交流分享,在临摹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参与者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可以互相观摩对方的作品,交流绘画技巧和经验。
4. 展示成果,在活动结束前,可以邀请参与者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临摹的心得体会,也可以进行现场评选或者投票,选出最佳作品。
5. 总结活动,活动结束时,可以由主持人进行总结发言,感谢大家的参与,并展望下一次的活动。
三、活动注意事项。
1. 尊重原创,在临摹绘画的过程中,要尊重原创作品,不要抄袭或者篡改他人的作品。
2. 尊重他人,在活动中要尊重他人的作品和意见,不要批评或者贬低他人的作品。
3. 珍惜环境,在活动结束后,要注意清理活动现场,保持环境整洁。
四、活动收获。
1. 提升绘画技巧,通过临摹大师的作品,可以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学习到更多的绘画技巧和经验。
2. 结识朋友,在活动中可以结识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书法练习指导优质课《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

西泠印社五年级上第七课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目标】:1、了解横幅、斗方和条幅这三种幅式的章法。
2、临写集字作品“上善若水”,把“上善若水”四个字写的正确、端正、整洁,章法合理,布局完整。
3、初步感受书法集字临摹中文字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艺术之美。
【教学分析】:1、教材编写分析《集字临摹练习(二)》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课。
是本册的第二节集字临摹课,本课板块包括“集字解读、临写指导、作品展示、课外拓展”四个板块。
2、重难点分析重点:参照横幅范本,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上善若水”四个字的书写要领。
难点:让学生体会怎样的章法才是比较美观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教具准备】: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横幅、条幅及斗方形作品纸各一张。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最早起源于商朝的甲骨文。
出示“上善若水”的甲骨文,请同学们猜一猜,相机出示四个字的楷书及代表的含义及其出处。
2、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上善若水”四个字单字的书写要领和注意事项。
3、出示本节课课题:《集字临摹练习(二)》。
二、学习新知1、出示横幅、条幅和斗方作品。
(1)观察:三幅作品都有哪几个部分组成?(2)三幅作品的组成部分是相同的,但书写的方向顺序有区别。
(指名)(3)总结横幅、条幅和斗方的书写顺序。
2、以横幅为例,学习折格子。
结合大屏幕上的图示,老师示范。
3、学习书写要领。
(1)观察这幅横幅,看看这四个字,在整体章法上、用笔轻重上、结构上都有什么特点。
(2)小结:四个字的横幅作品中,如有字形特别扁的,位置宜偏上。
“上”字需粗重。
“善”字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下伸展。
“若”字字形方正,中横伸展。
“水”字字形扁而宽,不可太大。
(3)观看书写视频,边播放边讲解。
4、动手临写。
(1)强调“双姿”到位。
握姿正确:五指执笔法:按、压、钩、顶、抵坐姿正确:身正、肩平、臂开、足安(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播放音乐)5、作品评讲选择两幅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引导学生从整体章法上、用写法结构上互评,教师相机点评小结。
临摹简笔画教案中班

临摹简笔画教案中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引入临摹简笔画的教案,其中包括中班的幼儿。
临摹简笔画是指通过观察和模仿,将画中的线条和形状逐步还原到纸上,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份适用于中班幼儿的临摹简笔画教案。
教案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案的内容主要包括简笔画的观察和模仿,以及自由创作。
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简笔画作为教学材料,如动物、植物、日常用品等。
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这些简笔画,并将其放大到适合幼儿观察和模仿的尺寸。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放大投影、展示实物或者在黑板上画出简笔画的轮廓,引导幼儿观察和分析画中的线条和形状。
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幼儿模仿画中的线条和形状,将其逐步还原到纸上。
教师可以提醒幼儿要注意线条的长度、方向和曲度,以及形状的大小和比例。
在幼儿模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示范和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临摹技巧。
除了观察和模仿,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进行自由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指导,如给出一些形状的轮廓或者颜色的选择,但同时也要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通过自由创作,幼儿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提升他们对简笔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展示和分享他们的作品。
通过展示和分享,幼儿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同时也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总之,临摹简笔画教案可以在中班幼儿中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通过观察和模仿,幼儿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通过自由创作,幼儿可以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幼儿在临摹简笔画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第3课 临摹的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书法湘美版三年级上册

《临摹的方法》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临摹的基本观点和重要性。
2. 学会正确的临摹姿势和握笔姿势。
3. 能够独立临摹出简单的字形,提高书写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1. 临摹的关键是要把握字形的结构和笔画走势。
2. 正确的临摹姿势和握笔姿势是有效临摹的基础。
3. 培养学生静心、专注的书写态度,提高审美认识。
三、教学准备:1. 黑板、白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书法教材及范本。
3. 墨汁、毛笔、纸张等书写工具。
4. 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是小学书法课程《临摹的方法》教学设计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临摹的基本方法,提高书写技能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包括导入、示范、练习、评判和总结五个环节。
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它们的共同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书法作品的特点,如笔画流畅、结构匀称、字形美观等。
接着,教师介绍临摹的意义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示范环节:教师详细讲解临摹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字帖、调整好姿势、仔细观察字帖中的字形、尝试着模仿书写、对照字帖检查自己的书写是否正确等。
教师示范几个简单的笔画和字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临摹的方法。
3. 练习环节: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开始进行临摹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营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4. 评判环节:练习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学生先对自己的临摹作品进行自我评判,再与其他同砚交流、讨论,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5. 总结环节: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临摹的意义和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继续练习或复习稳固。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不息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临摹的基本技巧,包括正确的姿势、运笔速度和力度等。
初中美术临摹人物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美术临摹人物教案
课时:1课时
年级:初中
教材:《初中美术教材》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 通过临摹人物画,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学内容:
1. 人物画的基本技巧
2. 人物画的临摹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人物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2. 教师简要介绍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和临摹方法。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
1. 教师讲解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教师进行人物画的示范,展示临摹的过程和方法。
三、学生临摹实践(20分钟)
1. 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人物画进行临摹。
2. 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基本技巧和临摹方法,仔细观察人物画的细节,进行临摹实践。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
1. 学生展示自己的临摹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和临摹方法。
2.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临摹,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教学评价:
1. 学生对人物画的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临摹作品的质量和个人风格。
3. 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的发展。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年级美术下册《在临摹中感受》教案、教学设计

5.互动交流,促进团队协作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临摹,鼓励他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通过互评、总结,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6.创设展示平台,激发创作热情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对绘画、色彩、构图等基本概念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章节《在临摹中感受》的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对临摹的概念和意义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临摹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生在绘画技能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学生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较强,但仍有部分学生需加强基础技能训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课堂练习,500字
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临摹作品。
2.教师提供参考作品,鼓励学生尝试不同风格和表现手法,发挥自己的创意。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练习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个别辅导。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临摹作品,让大家分享创作心得。
2.学生互相评价,从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进行讨论,总结优点和不足。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临摹作品的机会,让他们在班级内进行分享和交流。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美术比赛,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7.反思与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和总结,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持续进步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临摹中感受教学设计二

在临摹中感受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牛皮纸、画笔学具:名画图片、牛皮纸、画笔、颜料等回顾:复习人物肖像画中的肖像比例关系,巩固三庭五眼。
还有谁知道关于人体比例的一些知识吗?揭示课题:在临摹中感受分析讨论:当我们所画的人物看起来不太满意时,可能是人物头部与整个身体相比不和谐。
想要准确的表现人物身体比例,绘画中常常以头作为长度单位,仔细分析P13人体比例图表,你会发现哪些规律?小组运用图片,讨论探究头与身体的比例关系,并请同学做模特,验证探究的结果。
交流小结a小组:成人的比例分析,15岁7个半成人头高;10岁7个成人头高;b小组:儿童的比例分析,5岁6个成人头高;3岁5个成人头高……c小组:请班级同学做模特,验证人物的比例。
请班级最高、最矮、中等的进行验证,巩固人物比例关系。
讨论验证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人们将头与人体的比例归纳为几句话:站七、坐五、蹲三半;头一、肩二、身三头。
分析画家德加的《作品练功房》,做垂直线,画出人物动态的重心,以头为单位,寻找比例关系,验证运动中人物的比例变化。
教师示范如何用大拇指测量:笔尖瞄准、手臂伸直、锁定肘部。
请班级一名同学站于讲台前当模特,摆出不同的姿势,请大家验证所记口诀。
大家以铅笔为工具,用铅笔比出头的长度,并以它为度量单位建立起身体各部分的相对长度关系。
探究分析艺术家都具有各自的绘画风格,经过自我表现,其画笔下的人物都重新有了新的生命!验证大师笔下人物的比例变化,为什么出现这样的视觉效果?讨论:我们如何向大师学习呢?具体点说什么是变体画呢?从大师名作开始,打开我们的眼界与心智。
通过自省,成为一个观察者,临摹大师的作品,阅读大师的思想,而不是仅仅复制大师的风格,对古典大师的作品进行多种形式的模仿,跟随大师,用新的方法看事物,并给予自己充足的时间,让自己在临摹中得以发展。
变体画就是把一幅原有的作品改变作画的方法,改变作画的工具,改变一点画面的内容,所画出的新作品就是变体画!探讨交流讨论:怎样才能完成变体画?变体画的空间很大,可以是构图的改变、角度的改变、造型的改变、色调的改变,也可以是画质上的改变。
初中美术临摹课教案

初中美术临摹课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初中美术》Unit 5: Portraits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人物肖像临摹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1. 人物肖像临摹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著名画家的人物肖像作品欣赏和分析。
3. 学生临摹实践和作品展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人物,让学生注意到人物的外貌特征和表情。
2. 提问:你们觉得哪些人物的肖像画得很好?为什么?3. 总结:人物肖像画是绘画中的一种重要题材,它能真实地表现人物的特征和情感。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人物肖像临摹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线条、色彩、比例等。
2. 展示著名画家的人物肖像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3. 讲解画家是如何运用基本技巧和方法来表现人物特征和情感的。
三、学生临摹实践(15分钟)1. 学生选择一位同学作为临摹对象,用铅笔在画纸上勾勒出大致轮廓。
2. 学生用线条和色彩逐步描绘出人物的肖像,注意表现人物的外貌特征和表情。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出改进意见。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将临摹作品贴在黑板上,向大家展示。
2. 学生互相评价,选出优秀作品并进行表彰。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临摹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2. 总结:临摹是学习绘画的重要途径,通过临摹,我们可以掌握基本技巧,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人物肖像临摹,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绘画技巧,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外貌特征和表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人物肖像作品,让学生有更多的欣赏和临摹机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 合作临摹练习—走进米罗|辽海版

教案标题: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合作临摹练习—走进米罗|辽海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欣赏米罗的艺术作品,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米罗的生平和艺术成就2. 米罗的艺术风格特点3. 合作临摹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米罗的艺术风格,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临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米罗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引导学生欣赏米罗的作品。
2. 演示法:教师示范合作临摹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临摹的步骤。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临摹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互相学习。
五、教学准备:1. 米罗的作品图片和资料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3. 录音机、磁带等音响设备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米罗的作品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谁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米罗的生平和艺术成就,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米罗的艺术风格特点,如抽象、梦幻、童趣等,并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米罗作品中的线条、色彩和构图等方面的特点。
3. 合作临摹(15分钟)教师示范合作临摹的方法,强调观察、构图、用线、上色等步骤。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临摹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临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学生实践(20分钟)学生继续进行合作临摹练习,教师关注学生的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可播放轻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
评价标准包括观察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和作品效果等方面。
临摹国画幼儿园教案

临摹国画幼儿园教案前言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在学习国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审美能力,还能够促进认知发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临摹国画是幼儿学习国画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教案将介绍如何在幼儿园教授临摹国画。
教学目标1.了解国画的基本构成要素2.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绘画能力3.提高幼儿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1.了解国画的基本构成要素2.掌握正确的画笔握持方式3.掌握墨汁稠度的控制方法4.掌握临摹国画的基本技巧教学准备1.绘画用品:毛笔、墨汁、宣纸、水盘、纸巾等2.展示用品:教学板、国画作品等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国画的基本构成要素1.首先,介绍国画的构成要素:笔、墨、纸、色。
解释每个要素的作用和特点。
2.通过展示国画作品,解释国画的形式特点。
例如,国画重视写意,不求细致,强调意境和气韵。
第二步:讲解正确的画笔握持方式和墨汁稠度的控制方法1.先介绍正确的画笔握持方式,即笔握要舒适,指间用力适中,笔尖准确。
2.接着,讲解墨汁稠度的控制方法。
墨汁过于稀薄会影响作品质量,过于稠厚会影响笔画流畅。
稠度适宜时,墨汁能使笔画的线条鲜明美观,同时能够表现画面的墨色势神。
第三步:演示临摹国画的基本技巧1.首先,选择简单的国画作品作为演示对象。
可以选择一些基本的线条构成和组合方式。
2.演示时,先展示整个作品,然后从前到后按照步骤进行讲解。
可以将这些步骤分成几个部分进行解释,边讲解边演示。
3.演示完毕,让幼儿自己尝试临摹。
第四步:引导幼儿自由创作1.鼓励幼儿自己创作国画作品。
可以在班级内或户外,让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
例如,创作自己喜欢的花卉、动物、风景等。
2.支持幼儿进行创意性的自主创作,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自己的独特作品。
教学小结通过这个教案的教学,幼儿能够了解国画的基本构成要素,掌握正确的画笔握持方式和墨汁稠度的控制方法,并且能够运用基本技巧进行临摹和自由创作。
第3课 在临摹中感受-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3课在临摹中感受-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对象本教案适用于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的学生。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临摹的定义和相关知识。
2.掌握临摹的基本技巧。
3.在临摹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美与灵性。
4.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临摹的定义和相关知识•临摹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或模板进行绘制,目的是为了学习和掌握绘画技巧及风格特点。
•临摹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大师作品的绘画技巧和构图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和审美水平。
2. 临摹的基本技巧•选择合适的素材和工具。
•观察和比较原作与自己的临摹作品的差异。
•勇于尝试,不断探索,逐步完善作品。
•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绘制,注意细节和比例的把握。
3. 在临摹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美与灵性•通过临摹学习到大师们的绘画技巧,感受到艺术的美和文化的传承。
•在作品中体验到一种灵性的力量,领悟到艺术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4. 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观察能力•临摹需要耐心和细心,让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培养耐心和细微观察的能力。
•学生需要认真观察原作和自己的作品,发现差异并加以改进,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步骤1. 整体介绍•老师简单介绍临摹的定义和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临摹的目的和意义。
2. 案例分析•老师展示一张大师的作品,并对比展示一个学生的临摹作品,让学生发现差异和不足。
•让学生分别进行对比观察,发现问题,并相互交流探讨解决方法。
3. 实践练习•老师发放纸张和铅笔,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模版进行临摹,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工具和控制比例。
•学生注意细节,不断尝试纠正错误,逐步完善作品。
4.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临摹作品,并让学生相互欣赏,对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们对于临摹的认识更加深入,也更加了解到艺术的美与灵性。
在实践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们掌握了临摹的基本技巧,也培养了自己的耐心和细心。
但是,想要通过临摹学到更多的东西,需要学生们有更多的实践和思考,以及更高的自我要求。
二年级临摹书法上册教案

二年级临摹书法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笔画顺序。
3. 通过临摹练,提高学生的字形写作水平。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心程度。
5.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教学内容
1. 研究和欣赏中国传统书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研究常用的基本笔画和字形。
3. 临摹上册中的经典书法作品。
教学步骤
第一课:认识中国传统书法
- 学生通过观看书法作品图片和视频,了解中国传统书法的起源和发展。
- 学生讨论书法艺术的独特之处,并表达自己对书法艺术的感受。
第二课:正确的写字姿势和笔画顺序
- 通过示范和实践,教导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笔画顺序。
- 学生在练翻译练册上的基本笔画和字形时,老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纠正。
第三课:临摹练
- 学生根据教材上的示范和指导,进行临摹练。
- 学生要注意观察每个笔画的形状和相互关系,以及整体字形的结构和比例。
第四课:书法展示与评价
- 学生将自己完成的临摹作品进行展示,展示时要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 老师和同学们进行评价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作品的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2. 评价学生是否能正确掌握基本笔画和字形。
3. 评价学生临摹作品的质量和创造力。
4. 听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和建议。
参考资料
1. 《二年级临摹书法上册教材》
2. 书法作品图片和视频。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 合作临摹练习|辽海版

教案标题: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合作临摹练习|辽海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临摹的基本概念,掌握临摹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学会观察和分析原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临摹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临摹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临摹的方法和技巧3. 合作临摹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临摹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合作临摹练习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原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临摹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引发学生对临摹的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对临摹的了解和看法。
2. 讲解临摹的方法和技巧(1)教师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临摹的方法和技巧。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临摹的基本方法。
3. 观察和分析原作(1)教师展示一幅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4. 合作临摹练习(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幅美术作品进行临摹。
(2)学生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临摹作品。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临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临摹作品,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建议。
(2)教师对学生的临摹作品进行点评,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
6.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临摹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学生分享自己在本次课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1. 学生课后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进行临摹,下节课带来展示。
2.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临摹作品,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和成果。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 临摹也是学习|辽海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临摹也是学习|辽海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摹本临摹2.了解画赏与写作之间的联系3.通过绘画提升自我审美能力4.提高观察力和技能教学重难点1.理解摹本临摹的含义2.能够用专业术语描述绘画作品3.能够借鉴摹本,自主创作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摹本、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PPT、图片、播放器等2.学生准备:铅笔和橡皮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播放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之临摹”的视频,介绍中国古代临摹的历史和概念,了解临摹在绘画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 分组临摹摹本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绘画技能水平安排小组,将提前准备好的摹本发放给学生,带领学生尝试清晰的辨认出画作的构图、比例,以及常用的表现手法、纹理和色彩,同时引导学生果断的使用具有表现力的姿态和表现技法绘制画作。
3. 学生自主创作指示学生根据自己的独特创意,借鉴摹本中涌现出的构图、颜色、笔触等元素,进行个性化创作。
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由发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
4. 分享观摩学生可以在临摹和创作结束后进行分享和观摩,展示自己的艺术成果,并分析作品中所表达的意义和绘画特点,以及各自的成长体验。
教师可以及时评价学生的表现和成果,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表现自己。
教学效果评估1.观察学生在临摹和创作中的表现。
2.对于新知识吸收的情况做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细节。
3.在作品分享和评审中对学生作品作出评价和建议。
教学后记艺术是一门审美领域,绘画的学习需要耐心的观察和思考,这是一种脑部训练,有利于开发和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思考和创新能力。
通过对临摹的认识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在不断的摸索中培养作品独立性、创新性和视觉表达性。
此外,教师对于学生的作品要及时的肯定和严格要求,推动学生不断超越自我,提高学生艺术能力和自信心。
第5课 合作临摹练习(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第5课合作临摹练习年级:四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材:《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临摹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1. 学习临摹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难点:1. 学生在临摹过程中对细节的处理和表现。
2. 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沟通和协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临摹作品的原件和复印件,供学生参考和临摹。
2. 教师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供学生使用。
3. 教师准备投影仪或幻灯片,展示临摹作品的原件和复印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投影仪或幻灯片展示临摹作品的原件和复印件,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教师向学生介绍临摹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解和示范(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临摹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括观察、起稿、勾勒、着色等。
2. 教师进行示范,展示临摹的过程和技巧。
三、学生练习(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幅临摹作品进行合作临摹。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临摹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进行练习。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四、展示和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临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2. 教师对学生的临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课时:一、复习和巩固(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强调临摹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临摹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二、深入练习(20分钟)1. 学生继续分组进行合作临摹,选择另一幅作品进行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三、拓展活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和合作,分享彼此的临摹经验和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临摹中感受教学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在临摹中感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八年级上册,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临摹是学习绘画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大师的作品进行多种形式的模仿,有益于人物画的学习。
本课从临摹名画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主动探索绘画的多种语言,直接与大师交流。
通过本课的学习发展学生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学生的思想及情感。
【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对于“临摹”两字并不陌生,但缺少对临摹的深层次的认识,也极少临摹大师作品。
然而他们有饱满的热情和对临摹的兴趣。
通过对大师之间临摹作品的欣赏,感受,分析,通过实践临摹他人作品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力,使其学会观察从而进行创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感受名画美丽的同时了解变体画,掌握
人物的比例关系,能借助名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
的感受。
2、技能目标:尝试临摹古典绘画作品,了解大师的技
法、风格。
通过改变原作的构图、造型、色调、角度
等加入更多的自我表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
力。
3、情感目标:感悟变体画中的创作行为,促进学生的个
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变体画,变体画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
难点:学生在“临摹”中进行自我表现,将自我感受融入画作中。
【教学准备】
名画图片、画纸、画笔、颜料、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临摹
提问:什么称之为“临摹”,同学们印象中的“临摹”是怎样的?
生讨论回答
同学们大都有过临摹的经历,之前老师也有让同学们临摹书本上的优秀作品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那么那些大师们会不会去临摹别人的作品呢?我们来看一幅作品。
多媒体展示米勒和梵高的作品《第一步》
提问:这两幅作品出自那两位画家之手两幅画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分析总结,导入课题:在临摹中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们以为临摹只是一味的模仿,而本课的临摹有别于学生形成的概念,正好形成对比,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入课题。
)
二、新授
1、人物比例
提问:同学们在画人物画的时候,会遇到一些什么问题?这些头与身体不协调的问题多数是与我们无法控制人物的比例关系所决定的,我们先从大师作品中学一学身体的比例。
多媒体展示:德加《舞女》
请同学们用书本上13页教我们的方法来量一量他的比例是几个头。
多媒体展示人体比例图
总结: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将头与人体的比例归纳成几句话:站七、坐五、蹲三半;头一、肩二、身三头;臂三、腿四、足一头。
展示:德加《舞女》坐姿、德拉克罗瓦《席地而坐的阿拉伯人》
请同学们再次测量,验证所记口诀。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亲自量一量更直观,更利于永久记忆,不但学会的测量的方法也记住了基本比例。
)
2、变体画
把握好人体比例关系可以使我们画出的人物画更写实更精准,然而画出好的临摹作品,要求我们不但具备一定的技法,还要对原作用心去体会,去感受。
请同学们分析《酣睡的收割者全家》的不同版本
多媒体展示:米勒、梵高、毕加索作品
讨论交流:画家在临摹作品的时候只是在复制、模仿吗?
生回答交流结论。
并对米勒、梵高、毕加索作品的各自特色分析。
总结:梵高和毕加索把米勒的画作用新的手法重新展现了出来,画出了耳目一新的新作品了,这就是“变体画”,临摹的变体画,可以是构图的改变、造型的改变、色调的改变,也可以是画质上的改变。
这三幅画具有其画家各自的绘画风格,通过自我表现从而有了新的生命。
讨论分析学生临摹毕加索作品《在沙滩上奔跑的女人》不同版本,学生作品对原作做出了哪些方面的改变?
生交流回答。
总结感悟:临摹变体画为我们想大师学习提供了新的探索空间,我们可以在大师的作品中选择一种元素进行改变,也可
以只保留某些元素,加入更多的自我表现,让临摹这种学习行为演变成一种创作过程。
(设计意图:大师对大师的临摹、学生对大师的临摹的对比分析,使学生在交流活动中体会作品,了解大家对变体画的感受,加深印象,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
三、创作实践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上任意一幅大师作品为原型,进行一幅变体画练习。
方法选择:
1、改变构图,保留大师作品中的其他元素进行临摹。
2、在大师作品中抽取任何一种元素进行改变,加入更多的自我表现。
学生绘画期间多媒体播放对大事的临摹作品,轻松的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一幅大师作品进行临摹,他们会十分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动力,促使其创作出优秀作品。
)
四、展示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评及老师点评,学生交流临摹体会。
在回顾交流中加深对绘画过程的理解,巩固知识要点。
五、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临摹变体画,希望同学们在日后的生活中,对每一幅打动我们心灵的,及其我们的热情或是引发我们兴趣的画,我们都不妨临摹一番。
【教学后记】
本节课面对大师的作品,要让学生领会其创作的技法、风格、特色包涵的情感,还要让学生能在临摹个过程中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进去,所以我不但让学生学习了基本的人体比例关系,还着重让其讨论分析临摹作品。
在这种欣赏、分析、交流、讨论的学习过程中,对变体画有个清醒的认识,能够在其后的创作实践中灵活的运用变体画的艺术手法。
我想,要让学生画好变体画,也要跟他们强调画好写实画的重要性,严格的照着原作临摹的重要性。
因为绘画技巧不但不会阻碍创作,还会对创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