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复杂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jian汇总讲解

合集下载

高危复杂病变PCI术文档资料课件

高危复杂病变PCI术文档资料课件
最初,PCI术主要采用球囊扩张的方式,缓解冠状动脉狭窄。随着金属支架的发明和应用,PCI术的即刻效果和 长期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药物洗脱支架的出现进一步降低了再狭窄的风险,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PCI术的适用范围
总结词
PCI术适用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尤其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 绞痛等高危复杂病变。
详细描述
PCI术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通过导管将球囊、支架等器械送至冠状动 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扩张狭窄病变或支撑血管,恢复冠状动脉血流。
PCI术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PCI术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临床,经历了球囊扩张、金属支架植入和药物洗脱支架等不同阶段,技术 不断改进和发展。
详细描述
联合治疗
与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激光 治疗等联合应用,提高综合治疗效 果。
PCI术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降低医疗成本
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有助于降低PCI术相关设备和耗材的成本, 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优化手术流程和提高手术成功率有助于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 医疗体系的整体效率。
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 ,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降脂药物等。
PCI术中的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
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器械和环境无菌, 防止感染。
精确放置支架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选择合适的 支架并精确放置,确保支架贴壁良好 且无移位。
减少血管损伤
在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血管的损伤 ,减轻术后并发症。
案例分析
难点分析
本案例难点在于病变的严重钙化 和左主干病变,需要选择合适的 球囊和支架,同时需要精确控制 手术操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高危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

高危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

一项纳入659例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心源性休克的注册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260例患者接受完全血运重建,399例接受靶血管血运重建
完全血运重建减少了1年的全因死亡率及非靶血管的血运重建
J Am Coll Cardiol 2018;71:844–56
STEMI合并多支病变心源性休克:完全血运重建VS. 靶血管血运重建
FFR指导的完全血运重建
COMPARE-ACUTE是多中心、随机 对照研究 共纳入885例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 变的患者按照1:2随机分为FFR指导的 完全血运重建与靶血管血运重建 FFR指导的完全血运重建减少了 MACCE(主要是非靶血管的血运重建), 未减少全因死亡及心肌梗死
N Engl J Med. 2017 Mar 30;376(13):1234-1244
STEMI合并多支病变心源性休克:完全血运重建VS. 靶血管血运重建
一项纳入11项观察性研究共5850例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心源性休克
的荟萃分析 完全血运重建并未减少全因死亡率、急性肾功能不全、再次血运重建的
发生。
Circ Cardiovasc Interv. 2017 Nov;10(11). pii: e005582
完全血运重建vs.靶血管血运重建的争论仍会继续,需要更多的临床证

机械循环辅助下的CHIP-IABP
IABP-SHOCK II研究是多中心随 机对照研究 600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 的病人随机分为IABP支持下的 PCI术和单纯PCI术 IAPB未能减少30天全因死亡率
N Engl J Med. 2012 Oct 4;367(14):1287-96.
CHIP现状
关于CHIP精确的临床数据缺失,CHIP由于处理复杂且风险大,被大多数临床试验所排 除 介入改善患者心肌缺血,如果可以安全有效达到完全血运重建,CHIP可能获益较大 介入过程中的操作及并发症可能对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造成影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基本知识详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基本知识详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根本知识〔详细〕第一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根本知识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的定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血管造影成功:成功的PCI使冠状动脉靶部位的管腔明显扩大,剩余狭窄〈50%同时到达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TIMI〕 3级血流.随着冠状动脉支架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认为术后剩余狭窄〈20娓理想的造影成功的标准.〔2〕操作成功:指已到达造影成功的标准,同时住院期间无主要临床并发症〔如死亡、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操作有关的心肌梗死一般认为出现病理性Q波和心肌酶〔CK CK-MB升高即可诊断,但对于不伴有Q波心肌酶升高的意义存在争议.已有研究证实CK-M孙平较正常上限升高3-5 倍的非Q波心肌梗死具有临床意义.不伴有Q波的CK-M冰平明显升高本身意味着PCI存在并发症.〔3〕临床成功:PCI近期临床成功是指到达解剖学和操作成功后患者心肌缺血的病症和/或体征缓解.远期临床成功指上述有益作用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 再狭窄是近期临床成功而远期临床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二、冠状动脉病变的形态学分类1988年美国ACC/AHAM据PCI的成功率和危险性,将冠状动脉病变分为A、B、C三种类型,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分型标准〔见表1〕.其中B型病变分为两个亚型,仅有一种病变特征为B1型病变,假设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变特征那么为B2型病变.表1 198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ACC/AHA的冠状动脉病变分型近年随着器械的改良和术者经验的积累,尤其冠状动脉支架的广泛应用,PCI成功率明显提升,并发症下降,按上述分型预测PCI成功率和并发症的价值有所下降.目前,将病变分为低、中、高危险性〔见表2〕.表2病变的危险度分级三、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即TIMI分级,原为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像学分级,现常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血流状况的评价.TIMI 0级:血管完全闭塞,闭塞处远端血管无前向血流充盈.TIMI 1级:仅有少量造影剂通过闭塞部位,使远端血管隐约显影,但血管床充盈不完全.TIMI 2级:局部再灌注或造影剂能完全充盈冠状动脉远端,但造影剂前向充盈和排空的速度均较正常冠状动脉慢.TIMI 3级:完全再灌注,造影剂在冠状动脉内能迅速充盈和排空.四、完全血运重建和不完全血运重建完全血运重建的概念源自外科早期的经验,即对于>50%?窄的所有n 2.0mm血管均进行旁路血管移植,可以减少心绞痛、改善活动水平、提升5-7 年的无事件生存率.在临床实际中,许多患者不可能进行完全血运重建.通常认为不完全血运重建是指1.5mm以上的冠状动脉存在>50%勺剩余狭窄.以下两种情况均属于不完全血运重建:〔1〕术者仅扩张引起患者病症的罪犯病变或罪犯血管,不扩张其它病变或血管;〔2〕患者的一处或几处病变根本不能扩张, 或试行扩张失败.与完全血运重建者相比,不完全血运重建的患者中年龄较大、左心功能差和合并其它疾病者多见.血运重建可以分为"解剖"血运重建和"功能"血运重建.通过PTC岛口CABG 到达相同的"功能"血运重建,长期预后相似.对于左心功能差的患者,更强调完全解剖上的血运重建,而对于大多数左心功能好的患者那么最好进行完全功能性血运重建.原那么上,对于所有的可以扩张的严重病变,只要平安,应做完全血运重建,首先扩张罪犯病变或罪犯血管,再按病变的重要性依次扩张其它病变.有时可以分期施治,会提升介入治疗的平安性.假设患者属手术高危或存在不能扩张的病变或功能上不重要的病变,可以不治疗相对不重要的血管病变. 如果患者为多支病变,手术危险性较低,做介入治疗的费用高,应选择搭桥手术.进行不完全血运重建时,首先应判定罪犯病变或罪犯血管,可以通过心电图和病变的解剖特点帮助确定.病变不规那么提示斑块破裂,病变处造影剂充盈缺损提示血栓存在,这些改变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或近期心肌梗死常见.对于有些患者的病变难于判断罪犯病变.术前行运动试验或同位素心肌显像、术中行血管内超声和多普勒血流测定以及压力导丝的应用均有助于判定罪犯病变.对于多支病变的患者是否进行不完全血运重建一定要综合考虑,如心绞痛的严重程度、有无心力衰竭、是否合并糖尿病和经济条件等.假设患者系糖尿病合并三支病变,尤其为弥漫病变时,最好选择搭桥手术.止匕外,还可以通过微创外科联合介入治疗到达完全血运重建的目的,适合于前降支合并另外一支血管的局限病变,即小切口搭左内乳动脉-前降支桥,其它血管行介入治疗.五、"支架样〞结果是指单纯球囊扩张后剩余狭窄<20%无内膜的撕裂或夹层,冠状动脉血流正常.应用冠状动脉多普勒血流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藏〔CFR或使用压力导丝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藏分数〔FFR有助于结果的判定.正常的CF破>2.5. FFR应>0.85〜0.90.有一些研究说明:球囊扩张后取得"支架样"结果,患者的不利事件少,如再狭窄率低和再次进行介入治疗者少.常规的PTCA患者中,仅仅接近40%勺患者到达满意的结果.第二节冠状动脉支架冠状动脉支架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开展很快,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已成为心肌血运重建的主要手段.在许多医院的心导管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80%勺病例植入冠状动脉支架.原由于:〔1〕植入支架后造影的影像非常好, 急性期结果好;〔2〕由于支架能够治疗由球囊扩张引起的急性或濒临闭塞,使介入治疗的平安性明显提升;〔3〕支架可以降低再狭窄率,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4〕植入支架容易操作;〔5〕支架的应用可以减少操作时间;〔6〕对于复杂病变,球囊扩张结果往往不理想,植入支架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这些广泛的应用归功于支架技术的完善、对植入支架血管壁损伤的深入理解以及辅助药物治疗的进步.一、支架的分类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支架.支架有很多种分类方法.由于支架的设计不同, 可以分为网状支架〔wallstent 〕、管状支架、缠绕型支架、环状支架.根据支架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316L不锈钢支架、银支架、铝支架.根据输送方式的不同,分为球囊膨胀性支架和自膨胀性支架.根据特殊用途而设计不同的支架, 如适合分叉病变的支架和适合分支的支架以及针对冠状动脉瘤或穿孔的带膜支架.现在认为理想的支架应具备以下特征:〔1〕灵活;〔2〕示踪性好;〔3〕头端〔profile 〕小;〔4〕不透X光;〔5〕抗血栓;〔6〕生物相容性好;〔7〕扩张性能可靠;〔8〕支撑力好;〔9〕覆盖好;〔10〕外表积小;〔11〕符合流体力学.目前应用的支架中,没有一种支架能够完全满足上述所有特点,每种支架都有各自的特性,熟悉各种支架的特性是保证介入治疗成功的保证.二、植入支架的适应证〔一〕用于PTC衅发生急性或濒临闭塞尽管器械有了明显的改良,不断有新的方法问世,术者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但是,介入治疗中急性闭塞的发生率并未减少.急性闭塞的发生率为2〜14% 急性闭塞是指PTCAf靶血管血流呈TIMI 0级或I级.濒临闭塞的定义意见不一,通常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1〕剩余狭窄3A50% 〔2〕夹层A 15mm 〔3〕管腔外造影剂潴留;〔4〕心绞痛或EC虚缺血性改变.急性闭塞的原由于多因素所致,包括动脉夹层、弹性回缩、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和管壁内出血.PTCA中急性闭塞又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搭桥手术及死亡的重要原因.支架用于治疗急性闭塞,理由:〔1〕完全覆盖内膜撕裂片;〔2〕消除弹性回缩;〔3〕保证血管的几何形状.应用支架治疗急性或濒临闭塞的成功率高,但支架内血栓形成和临床并发症较多,以后容易发生再狭窄.强调治疗急性闭塞支架植入的时间,一旦已发生了急性闭塞再植入支架,较仅为濒临闭塞就植入支架,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大约高三倍.OPUSF究说明直接植入支架与球囊扩张后出现问题再植入支架相比,后者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和靶病变血运重建明显增加.对于急性或濒临闭塞的病例,植入支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尽量选择管状支架.对于由严重夹层引起者,支架的长度应足够覆盖夹层;支架的大小要适宜;应采取积极的抗血栓治疗.有条件者可选择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 受体拮抗剂.〔二〕33.0mm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再狭窄率低支架的植入预防了弹性回缩,PTC而发生的弹性回缩可以使最大获得管腔直径或横截面积减少32〜47%而植入P-S支架〔第一代支架〕仅回缩4〜18% 此外,支架的植入对于血管壁的重构有益.已有多项研究比照了支架与球囊扩张对再狭窄的影响,证实了支架能够降低再狭窄.但是,需强调应注意这些研究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STRESS口BENESTENffi项研究均选择局限性〔W 15 mm大血管病变〔A 3.0mm〕,可以明显降低再狭窄率,减少临床事件发生〔死亡、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这些结论不适合于长病变、多处病变、左主干病变及不同类型支架、植入多个支架等.还需指出即使这些研究中包括的患者进行治疗时也应慎重,如荟萃分析BENESTEN和STRESS、II中,< 2.6mmffi> 3.4mm的血管植入支架,无论再狭窄还是临床事件发生,与单纯球囊扩张相比,无差异.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均因植入支架而受益,植入支架应有选择.〔三〕局限的静脉桥血管病变搭桥术后的患者复发胸痛越来越常见.搭桥术后第一年15%- 20%勺静脉桥闭塞,术后1〜6年通畅率每年减少4%至10年时,约50%勺桥闭塞.由于静脉桥的通畅率下降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开展,搭桥术后10年内,有10〜15%勺搭桥病人需要再次外科搭桥.再次手术技术更困难,死亡率较高〔3%- 7% 以及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较高〔3%-12%.基于上述原因,人们试图采用经皮治疗的方法治疗这些搭桥术后患者.PTC峨功率较高〔75%-94% ,尽管球囊扩张桥血管的结果很难预测,但并发症相对较低,与操作有关的死亡率<1%心肌梗死约为4%需要急诊搭桥者<2%但再狭窄率较高、长期预后差. 桥血管远端病变再狭窄率为28%近段病变那么高达58%桥体部那么为52%据报道5年的生存率为74%无事件生存率为26%早期的多中央研究应用P-S支架治疗589例患者,成功率为98.8%,院内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支架内血栓形成率为1.4%, 6个月随访的再狭窄率为30%最初的198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总再狭窄率为34%其中新病变为22%曾彳物过PTCA勺再狭窄率为51%非开口部病变支架的再狭窄率〔28% 明显低于开口部病变〔60%- 62%.SAVEDF究证实静脉桥血管植入支架的成功率高〔92% ,获得的管径较大,主要心脏事件减少,但对再狭窄无显著差异. 支架植入后的长期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临床事件的发生率较高,尤其非支架段存在病变时.多元回归分析说明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为:〔1〕再狭窄病变,〔2〕血管较小,〔3〕糖尿病,〔4〕植入支架后剩余狭窄重.对于弥漫性桥血管病变植入长支架以及临界性桥血管病变是否应积极治疗有待定论.〔四〕完全闭塞性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单纯PTCAW管腔再度变窄、再闭塞和再狭窄有关,这种长期效果欠佳促使人们寻找更好的方法治疗植入支架治疗完全闭塞性病变.现有的材料证实:与PTC停目比,完全闭塞性病变植入支架可行,并且可以降低再闭塞和再狭窄.1999年国外一项研究说明,与PTC停目比,支架组管腔明显扩大, 6个月的再狭窄率为29%〔PTCAS为72% ,长期临床预后较好.1998年Moussa等报道完全闭塞性病变植入支架成功率高,与次全闭塞性病变相比,支架内血栓形成、造影的再狭窄率及靶血管需再次血运重建两组相似.SICCCW究证实了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植入支架的长期效果,与PTC伴目比,植入支架可以减少临床事件的发生,包括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和6个月再狭窄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为闭塞的长度和病变位于前降支.完全闭塞性病变植入支架发生再狭窄和再闭塞的影响因素为:〔1〕球囊扩张后出现夹层;〔2〕支架后最小管腔直径w 2.5 4mm 〔3〕支架的血管段长度〉16mm 〔4〕最终扩开支架的球囊与血管直径比值w 1.00.需强调一定要对支架进行充分的扩张, 但是过度扩张可能引起严重的夹层.这种情况下,球囊的长度不宜超过支架太多;存在钙化时,应先做旋磨再植入支架.〔五〕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有一定局限性,PTC阿以做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一种替代方法. 荟萃分析说明:与溶栓疗法相比,原发PTCA更容易到达TIMI 3级血流,减少死亡率、再次梗死和脑卒中.STENTIM I试验为前瞻性研究,有29个中央参加,共有648例患者,269 例〔41.5%〕为早期扩张组〔病症发作后24小时之内〕,379例〔58.5%〕是在堵塞后24小时和14天内进行.术后联合应用抵克立得和阿司匹林,支架植入成功率分别为96御97%住院内随访,早期扩张组14例死亡〔5.2%〕,晚期扩张组11例〔3.9%〕.支架内血栓形成:早期组8例〔3% ,晚期组6例〔1.6%〕. 多因素分析说明紧急植入支架〔Bailout-stenting 〕是支架血栓形成的唯一预测因子.PAMI-支架预试验目的为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一种再灌注手段直接植入支架的结果.国际上9个中央312例患者参加了该项研究,在PTCAf, 所有的患者均植入支架〔血管n 3mmF口w 4mm病变的长度<2个支架的长度,PTCAf无过多的血栓负荷、主要分支受压或近段弯曲或钙化〕.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抵克立得,肝素60小时逐渐减量.77%勺患者植入支架,操作成功率为98%支架患者住院死亡率低〔0.8%〕,再堵塞〔1.7%〕和复发缺血低〔3.8%〕,出院前因缺血需靶血管重建率低〔1.3%〕.30天随访中,支架组未发生死亡或再堵塞,仅有1例患者需要靶血管重建.6个月随访,83.3%的患者无事件发生〔存活,无再堵塞或靶血管重建〕.PAMI带肝素支架的结果也相似,30天无事件发生者97.0%, 7个月占81.2%, 6个月的再狭窄率为15.3%.临床实际中,真正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受到一定的限制,原由于临床上不适合或冠状动脉解剖结构不适于植入支架〔如小血管或弥漫性病变〕.尽管随机试验说明急性心肌梗死植入支架使患者受益,但究竟哪些患者和什么样的病变特征效果最好仍不清楚.三、植入支架也使以下患者受益〔一〕再狭窄病变进行PTCA勺所有患者中,25婿生再狭窄需要治疗.再狭窄病变植入支架较原发病变植入支架再狭窄率高〔39% vs 14%〕.Moscucci等报道再狭窄病变植入支架后再狭窄率增加〔37% vs 24%〕.Mittal等连续研究了114例患者,37%勺支架为原发病变〔de-novo〕 , 63%为再狭窄病变,结果再狭窄组的再狭窄率明显增加〔15% vs 37%, p=0.05〕.支架植入前PTCA台疗的次数并不影响支架植入后发生再狭窄的危险.一项前瞻性研究共106例PTCAS狭窄患者植入113个支架,86例为自身血管,20例为桥血管.6个月随访再狭窄率为18%临床事件发生率为20%长期随访65个月,又另外有9%勺患者发生临床事件,6〜 65个月间又有14喊生影象学狭窄.RESTW究显示对于降低再狭窄植入支架优于球囊扩张.目前认为,对于再狭窄病变,认为血管直径n3.0mntt入支架效果好,而血管直径n 2.5和< 3.0mm mm#植入支架效果欠佳.〔二〕开口和左主干病变开口部病变由于弹力纤维多,容易发生弹性回缩;往往伴有钙化,球囊不容易扩开;定位困难.因此,是介入治疗的难点.对主动脉开口桥血管病变和右冠开口病变植入支架那么易行、平安、影象好.在这些情况下,植入支架优于定向旋切和球囊扩张,主动脉开口部技术上定位困难,植入支架前行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有助于确定钙化的程度、帮助选择适宜的支架、保证支架充分扩张和与管壁贴紧.一项报道前降支开口部病变23例,植入支架无急性事件发生,仅有一例出现亚急性血栓形成,随访再狭窄率为22%主动脉开口部静脉桥病变、主动脉开口部右冠状动脉病变,与盘旋支开口部病变和前降支开口部病变有解剖上差异,因此植入支架后也不尽相同,静脉桥开口部病变的再狭窄率可高达62%尽管目前的结果令人鼓舞,但尚缺乏随机对照试验的资料支持对于开口部病变应用支架的结论.左主干病变是冠心病中最严重的问题, 应用药物治疗的预后很差,3年死亡率约为50%很久以来都认为左主干病变是外科搭桥手术〔CABG的绝对适应征. 尽管外科搭桥会明显的改善预后,但左主干的病人仍属高危.CAS酬究中总的手术死亡率为3.5%,且狭窄越重和较大面积心肌受累时危险性越大.左主干病人可以分为两组:〔1〕有保护左主干〔指至少有一根至前降支或盘旋支的桥血管通畅〕,〔2〕无保护左主干.早期进行左主干病变PTCA勺成功率有一定差异,但长期预后均较差.1988年ACC/AHA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定为PTCA勺绝对禁忌证.对于手术危险性高的重危患者,无保护的左主干病变通常认为择期植入支架为禁忌,主要是由于有可能出现的急性闭塞会引起灾难性后果和再狭窄临床耐受性差.随着植入支架技术的改良、支架术后抗凝治疗和术后经验的提升,对这种禁忌证重新进行评价.Park等报告42例左心功能正常的左主干病变植入支架治疗,成功率为100% 6个月再狭窄率为22% Kornowski等报告尽管支架能够降低院内并发症,但是并不能减少1年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或主要心脏事件. 因此,对于左主干病变的患者,只能有选择地进行支架治疗.目前,对于心功能不好的左主干病变、左主干病变合并三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合并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仍首选外科手术治疗;对于左主干分叉部病变,尤其盘旋支较大,也应首选外科手术治疗.目前支架治疗适合于心功能正常的左主干开口部和体部病变.选择左主干病变植入支架一定要慎重.〔三〕分叉部病变分叉部病变占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6%真正的分叉部病变指主要血管和分支血管均有A 50%勺狭窄.由于斑块的移动和弹性回缩,单纯PTCAT腔扩张常常不满意,出现并发症和长期预后欠佳.尽管有专门为分叉部病变设计的特殊支架,以及因分叉部病变而开展的"Culottes"支架技术、"T"支架技术、"V"支架技术、"Y〞支架技术等等,但效果均不肯定.目前,在阜外医院我们通常首先将主要血管和分支血管用球囊扩张或采用切割球囊扩张主要血管和分支血管,然后仅在主要血管植入支架.分支血管较大时,可以采用双球囊同时加压;只有在分支血管较大,球囊扩张出现明显夹层影响血流,患者出现胸痛等缺血病症,才在分支血管内植入支架.四、冠状动脉造影的禁忌症可以说冠状动脉造影术没有禁忌证, 而且AHA/ACC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协会〕也没有特殊规定.某些学者,如Sones和Boltaxe那么认为还存在禁忌证,某些疾病〔如局部急性心肌梗死、晚期癌症等〕行血管成形术或外科血管重建术对延长生命没有作用,而且无端地增加操作风险,属不可取之列.相对禁忌证:1、不能限制的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2、严重肝、肾功能障碍;3、发热及感染性疾病;4、碘制剂过敏者;5、急性心肌炎;6、凝血功能障碍者;7、低钾血症:低钾血症时心脏兴奋阈值低,在心脏导管操作时易诱发出室速、室颤,导致病员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8、预后不好的心理或躯体疾病.严重的痴呆或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的精神障碍,晚期播散性癌肿,冠状动脉造影显然没有任何治疗价值.五、血管内超声〔IVUS〕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中的作用冠状动脉造影对于支架植入后的结果评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血管内超声可以精确地观察支架是否完全展开和是否与血管壁紧密贴和.Colomb.等报告支架植入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满意,但IVUS观察80淅张不理想,应用支架后球囊高压扩张会取得满意结果;联合使用抵克立得可明显降低支架内亚急性血栓的形成.理想的支架植入应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支架完全紧贴血管内壁, 支架丝与血管壁之间不存在任何空隙.〔2〕对称性良好,即支架对称指数〔支架内腔最小径/最大径〕>0.7 o〔3〕展开好,即支架最小横截面积/平均参照血管管腔横截面积A 0.8.IVUS通过对冠状动脉血管腔腔内的变化判断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效果,完全不同于冠状动脉造影,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是没有必要作为常规使用.六、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并发症主要包括:〔1〕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2〕出血及血管并发症;〔3〕支架的近段或远段夹层;〔4〕分支受压或闭塞;〔5〕支架脱落或栓塞;〔6〕支架释放后无血流或血流缓慢;〔7〕球囊破裂;〔8〕感染;〔9〕冠状动脉破裂穿孔;〔10〕支架内再狭窄;〔11〕晚期冠状动脉瘤形成.七、药物涂层支架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支架均为金属支架,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为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引起的支架内再狭窄.支架上携带抗凝物质〔如肝素〕以减少支架内血栓形成.目前的热点是支架携带抗炎和干扰细胞代谢的药物或基因以到达预防再狭窄的目的.PTC而再狭窄的主要机制包括:〔1〕早期的弹性回缩;〔2〕晚期收缩性重构;〔3〕新生内膜增生.支架只能弹性回缩和重构,但不能消除内膜的增生.内膜增生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植入支架引起血管损伤,损伤引起炎症反响,导致平滑肌细胞增生.平滑肌细胞增生一般发生在植入支架的3〜6个月.过度的平滑肌细胞增生引起晚发性的管腔丧失,即再狭窄.针对支架内再狭窄,已试用各种治疗技术,如球囊扩张、DC弹口Rota,切割球囊及放射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预防应为上策.人们开始寻找能够预防内膜过度增生的药物,并试图将其带在支架上,以真正到达预防再狭窄的目的.目前, actinomycin D 涂层支架的再狭窄率高而试验终止.Guidant公司生产的紫杉醇涂层支架和Rapamycin 的衍生物-everolimus涂层支架正在积极的研究中,已在美国完成包括1000例患者的临床试验,尚方案在整个欧洲非随机研究1500例.Cordis公司生产的雷帕霉素〔Rapamycin〕涂层支架是目前最有希望的产品.1975年雷帕霉素最早从土壤。

复杂冠脉介入治疗一例PPT课件

复杂冠脉介入治疗一例PPT课件
成血管损伤。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需 要开通血管、恢复血流。
病变对血流的影响
01
02
03
04
心肌缺血
冠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供血 不足,引起心肌缺血、缺氧。
心绞痛
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症状,影 响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
长期心肌缺血可导致心肌萎缩 、坏死,进而引发心力衰竭。
猝死
严重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可导 致猝死。
急性心肌梗死
如出现心肌缺血、心绞痛等症状,需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溶栓或紧急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04
治疗效果评估
术后即刻效果
手术成功
复杂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即刻效果主要评估手术是否成功,包括是 否成功开通阻塞的冠状动脉、是否成功植入支架等。
症状改善
术后患者症状是否得到明显改善,如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 是否减少或消失。
治疗方案选择
药物治疗
01
对于轻中度冠脉病变患者,药物治疗是基础治疗手段。
介入治疗
02
对于复杂冠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支架植入
等)是常用的治疗手段。
搭桥手术
03
对于多支复杂冠脉病变或介入治疗无法开通血管的患者,搭桥
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03
介入治疗过程
术前准备
患者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评估其 心功能、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状况。
血流恢复
术后冠状动脉血流是否恢复通畅,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或超声心动 图等检查评估。
长期预后评估
1 2
生存率
长期预后评估包括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统计,以及 生存质量的分析。
心绞痛复发率
评估患者术后心绞痛复发的情况,以及需要再次 接受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比例。

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案例

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案例

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案例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心脏冠状动脉疾病的方法。

下面列举了十个复杂心脏冠脉介入的案例,以展示其丰富的临床应用。

1. 案例一:严重左主干狭窄患者为65岁男性,出现严重胸痛和呼吸困难。

冠脉造影显示左主干狭窄超过70%。

经过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术,成功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恢复了血液供应。

2. 案例二: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为60岁女性,冠脉造影显示3个血管存在严重狭窄。

经过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术,分别植入支架解决了多支血管病变,恢复了心肌灌注。

3. 案例三:术后再狭窄患者为50岁男性,曾行冠脉搭桥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疾病。

但术后多年后出现胸痛,冠脉造影显示搭桥血管再次狭窄。

通过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术,成功扩张并植入支架,解决了术后再狭窄问题。

4. 案例四: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为55岁女性,冠脉造影显示支架内存在血栓。

经过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术,使用血栓抽吸器将血栓完全清除,并行支架扩张,恢复了血流通畅。

5. 案例五:冠脉钙化患者为70岁男性,冠脉造影显示冠脉存在严重钙化。

经过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术,使用高压球囊扩张器扩张狭窄段,并行支架植入,解决了冠脉钙化引起的血液供应不足问题。

6. 案例六: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为58岁女性,冠脉造影显示植入支架的血管段再次狭窄。

经过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术,使用旋切球囊和切割器治疗再狭窄,同时植入新支架,恢复了血流通畅。

7. 案例七:冠脉分叉病变患者为62岁男性,冠脉造影显示冠脉分叉处存在狭窄。

经过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术,使用双支架植入技术,成功解决了冠脉分叉病变,确保了血流供应。

8. 案例八:冠脉畸形患者为45岁女性,冠脉造影显示冠脉存在畸形,导致血流不畅。

经过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术,使用非常规支架和扩张器,成功解决了冠脉畸形引起的血液供应问题。

9. 案例九:支架移位患者为48岁男性,冠脉造影显示植入支架的血管段发生移位。

经过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术,使用特殊技术重新定位支架,修复了支架移位问题,确保了血液供应。

冠脉介入诊疗常见问题及处理 ppt课件

冠脉介入诊疗常见问题及处理 ppt课件

• (七)预防 • 尽管非离子型造影剂的不良反应较离子 型造影剂已减少了很多,但仍有3.13%患 者发生不同类型和轻重不一的各种不良 反应。虽然非离子型严重不良反应仅为 0.04%,但一旦发生,如不及时救治则可 威胁患者生命。因此,积极预防还是非 常必要的。
1:应用造影剂前应认真询问过敏史,术 前做过敏试验。 • 2:术中加快输液速度,术后瞩病人多饮 水,加快造影剂的排泄。 • 3:对少数过敏体质的患者术前联合使用 激素和H1-抗组胺药和H2受体阻滞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六)预后 • 术中出现的低血压状态通常预后良好。
• 三:碘造影剂不良反应 • (一)概念 • 离子型造影剂-渗透压高,不良反应和过 敏反应多; • 非离子型造影剂-渗透压低,与正常体液 等渗,因而其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较离 子型造影剂大大减少
• (二)原因 • 碘过敏反应属于变态反应1型(速发型 变态反应),在冠脉介入诊疗病人中过 敏者约占1%。高过敏性状态的病人更容 易发生碘过敏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 克。
• (六)预后 冠脉介入诊疗过程中出现的 心律失常其预后取决于患者的基础心脏 病和心功能状态。
• 二 低血压状态 • (一)概念 通常与术前禁食而造成血容 量不足,血管迷走反射致心动过缓和血 压下降,过度的服食硝酸甘油也可引起 血压下降。
• (二)原因 • 1:血容量不足 • 2:血管迷走反射引起的心动过缓和血压 下降 • 3:心排血量下降 • 4:过度的扩张血管

• (二)原因 • 1:缓慢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在 行右冠状动脉造影时多见,多为一过性 心动过缓或心室率减慢,严重时可出现 数秒的长间歇,甚至停搏。其主要原因 一是造影导管插入圆锥支,造成窦房结 缺血,二是推注造影剂过多、时间过长、 造影剂排出不畅有关。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讲解培训课件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讲解培训课件

III类:
无严重LAD近端病变的单支或2支血管病患者:只有 轻微症状又不像心肌缺血或没有经过充分的药物治疗、 无创试验仅有小面积存活心肌缺血证据的病人或没有 缺血客观证据者(C)
对冠脉临界病变(50-60%)(除外主干),和无创 试验无缺血证据的病人(C)
冠脉轻度狭窄(<50%)(C)
对严重左主干病变又是CABG适应症的病人行PTCA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讲解
23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II类
IIa
多支大隐静脉桥狭窄,特别向LAD供血的桥有严重狭窄可再次 CABG,如CABG难以施行,有局限性大隐静脉桥病变或多处 狭窄者行PTCA(C) 单支或两支血管病变不包括严重LAD近端病变,但无创试验证 实有中等面积存活心肌或高危病人行PTCA或CABG(B) LAD近端严重病变适的单支血管病变可行PTCA或CABG(B)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讲 解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的基本知识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讲解
2
PCI成功定义
血管造影成功:
管腔明显扩大,残余狭窄<50%(理想<20%) TIMI 3级血流
操作成功:
造影成功,住院期间无并发症
临床成功:
近期:1,2基础上,心肌缺血缓解 远期:有益作用达6月以上 再狭窄是近期成功和远期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TIMI 0级:血管完全闭塞,远端血管无前向血 流
TIMI 1级:少量造影剂通过闭塞部位,血管床 充
盈不完全
TIMI 2级:造影剂能完全充盈冠脉远端,速度 慢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讲解
6
血运重建
完全血运重建: 所有>2mm血管的所有>50%狭窄全部解除
不完全血运重建: >1.5mm血管存在>50%狭窄 仅扩张罪犯病变和血管 一处或多处病变不能扩张或失败

冠脉介入治疗基本知识介绍

冠脉介入治疗基本知识介绍

冠脉造影/PTCA/+支架的基本程序
关于直接支架术:不行球囊预扩张,直接植 入支架。操作程序基本相同,只是所需步骤 及手术时间缩短。对病变,手术操作者及支 架的要求较高。
冠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01 最主要的并发症:
02
急性期: 动脉夹层 , 出血,急性心梗,猝死
03
亚急性期:亚急性再闭 塞,再狭窄,再次手术。
向心性狭窄:斑块均匀分布, 成圆周状排列。造影下动脉在 各个方位均显示狭窄。这种狭 窄较容易行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
01
无症状缺血:心电图上有 缺血表现但从未出现过胸 痛
02
心绞痛:心肌缺血的最主 要的早期表现,包括稳定 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 痛,变异性心绞痛,介入 治疗引起的心绞痛
03
冠脉造影/PTCA/+支架的基本程序
支架送入:(如果球囊预扩张效果欠佳,或球囊扩张后 出现并发症,或为预防再狭窄的发生,植入支架)撤 出球囊导管,保留导丝和导引导管,将预装有支架的 球囊导管沿导丝送至狭窄处,用压力泵充盈球囊,打 开支架。如果长病变需要植入两个支架,首先将第一 个支架放置于病变远端,第二个支架远端应与第一个 支架的近端紧密相连或略有重叠

bar:球囊的压力(NBP,RBP)
• 医生通常会问到的性能参数:外径(profile);通过性
(trackability);穿过性(crossibility);NBP;RBP;有几个显影 标记,位于什么位置;
• 冠脉手术中常用的尺寸:标准尺寸3.0/20;
范围:
直径:2.0-4.0mm;长度:10-40mm;直径1.5mm的球囊偶用
心肌梗塞:持续心肌缺血 所致。一般是在相关冠脉 狭窄超过75%的基础上合 并血凝块或血栓形成。包 括急性和陈旧性心梗

高危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

高危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

三支病变是指冠状动脉的左主干、左前降 支和左回旋支都有病变,这种病变类型对 心脏的供血影响较大,治疗难度较高。
弥漫性病变
钙化病变
病变范围广泛,涉及多个血管段,通常累 及多支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功能 不全。
冠状动脉钙化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 钙盐沉积,钙化病变质地坚硬,给介入治 疗带来较大难度。
流。
该技术适用于冠状动脉轻度至中 度狭窄的患者,尤其适用于冠状
动脉痉挛或急性闭塞的情况。
球囊扩张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 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存在一定 的并发症风险,如血管破裂、夹
层等。

支架植入术
支架植入术是通过导管在冠状动脉狭 窄部位放置支架,支撑狭窄部位,防 止其回缩和塌陷,维持冠状动脉通畅。
支架植入术技术成熟,疗效确切,但 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支架内血 栓形成、再狭窄等。
对于有严重未控制的感染患者,介入治疗可能引起感染扩散,应避 免使用。
患者评估与选择
患者病史
了解患者病史,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 血管疾病史,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
因素。
辅助检查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如心 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以
全面评估患者病情。
患者体格检查
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心肺功能、肝肾 功能等情况。
况下。
03
介入治疗技术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高危复杂冠脉病变的基础治疗手段,主要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药物来控 制病情。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降脂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以降低心 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
药物治疗需长期坚持,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治疗效果。
球囊扩张术

高危复杂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T培训课件

高危复杂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T培训课件

04
高危复杂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技术与实践
高危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技术要点
术前评估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手术适应症和 禁忌症,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术中操作
熟练掌握冠状动脉造影技术,能够准确判断病变 性质和程度,选择合适的介入器械和药物。
术后管理
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确保 患者安全康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根据治疗目的和操作方式的不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以分 为多种不同的术式,其中最常用的包括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CI)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是通过导管将球囊扩 张导管置于冠状动脉狭窄部位,扩张狭窄部位,改善心肌供 血;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在PCI的基础上,将支架植入 狭窄的冠状动脉内,保持血管通畅。
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介入治疗成 为主要治疗手段,但操作难度大,需 要专业培训。
课程目标
1
掌握高危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方法与技 巧。
2
提高医生对高危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诊疗能力。
3
规范操作流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 存率和生活质量。
02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基础 知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定义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冠状动脉影像进行分析,提高诊断准确率。
机器人辅助手术
通过机器人技术实现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精准操作,降低手术风 险。
个体化治疗策略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高危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高危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仍 面临技术难度大、风险高等问题。
案例一
一名老年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接 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后出 现室性心律失常,经电复律和药 物治疗后好转。

高危病人的介入治疗

高危病人的介入治疗

非血管介入技术
01
02
03
经皮穿刺活检术
在影像引导下,通过皮肤 穿刺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 理学检查。
经皮穿刺引流术
通过皮肤穿刺,将引流管 插入体内积液或积脓部位, 进行引流治疗。
经皮穿刺消融术
利用射频、微波、激光等 能量,通过皮肤穿刺对病 变组织进行消融治疗。
复合介入技术
1 2 3
联合应用血管和非血管介入技术
发展趋势与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在高危病人介入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包括辅助诊断、手 术导航、预后预测等方面。
精准医疗的推广
精准医疗强调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治疗,这将是高危病人介入治疗的重要发展 方向。
面临的挑战
尽管高危病人介入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许多挑战,如技术难度、手术风险、高 昂的治疗费用等。此外,如何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07
高危病人介入治疗未来展 望与挑战
技术创新与发展方向
机器人辅助介入手术
01
通过高精度机器人系统,提高手术准确性和效率,减少医生操
作难度和患者创伤。
人工智能辅助决策
02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进行智能
分析和推荐,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超声/MRI引导介入手术
03
借助超声或MRI等影像技术,实现实时、精准的定位和导航,
在同一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需要联合应用血管 和非血管介入技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建立由介入科、影像科、外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 的协作团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手术计划,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者,可再次CABG,特别是对LAD桥血
管严重狭窄的患者。静脉桥血管局限
性狭窄的患者可行PCI治疗
I IIa IIb III
对CABG术后的UA/NSTEMI 患者,可行 影像学负荷试验
ACC/AHA 2007 Guidelines for NSTE-ACS. Circulation , 2007; 116;18103-877.
ACC/AHA 2007 Guidelines for NSTE-ACS. Circulation , 2007; 116;8703-877.
TACTICS-TIMI-18 trial @ 6-month events
Cannon CP. N Engl J Med 2001;344:1879.87. 8
糖尿病
• Glucose level should be a part of the initial laboratory in all pts with ACS
• Consider intensive glucose control in pt with hyperglycermia (>180mg/dl)
完全闭塞病变、弥漫性病变、多支病 变、左主干病变、严重钙化、血管重 度迂曲、再狭窄病变
4
高危、复杂冠心病治疗策略的选择
应权衡风险和收益
(1)患者的全身情况能否耐受操作 (2)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 (3)手术操作成功的可能性 (4)处理并发症的能力 (5)远期效果 (6)费用
5
老年患者
I IIa IIb III
Chro1n4ic
国人MDRD公式测eGFR
年龄
男性
女性肌酐值Mg来自SIMDRDmL/min/1.73m2
重设
计算
MS PowerPoint slide © 2003 Stephen Z. Fadem, M.D. and Brian Rosenthal. All rights reserved
Ma YC, Kidney
Li Z, Chen JH, Disease J Am
et al. Modified Glomeruar Filtration Soc Nephrol.2006;17:2937-2944.
Rate
Estimating
Equation
for
Chinese
Patients
with
糖尿病
I IIa IIb III
UA/NSTEMI 患者急性期的药物治疗和 决策(运动试验、造影和血管重建) 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中相似
I IIa IIb III
对所有患有糖尿病的UA/NSTEMI患者, 均应静脉使用 GP IIb/IIIa受体拮抗剂
I IIa IIb III 糖尿病患者接受PCI治疗获益更大
高危、复杂冠心病 PCI 治疗 合并肾功能不全
• 从SCr计算eGFR的公式 :
简化MDRD公式的原始形式: eGFR(ml/min/1.73m2)=186×SCr(mg/dl)-1.154×年龄-0.203×(0.742女性) ×(1.21黑人)
适合中国人的改良形式: eGFR(ml/min/1.73m2)=175×SCr(mg/dl)-1.154×年龄-0.203×(0.79女性)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High-risk and
Complex Lesions
周玉杰 贾德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1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程
泡沫 细胞
脂纹
轻度 病变
动脉 瘤
纤维 复合病变
斑块
/ 破裂
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Adapted from Stary HC et al. Circulation 1995;92:1355-21374.
I IIa IIb III
慢性肾病
New Section
对UA/NSTEMI患者,应估算肌酐 清除率,并适当调整经肾脏代谢
药物的剂量
I IIa IIb III
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推荐使用 等渗造影剂
ACC/AHA 2007 Guidelines for NSTE-ACS. Circulation , 2007; 1161;8303-877.
I IIa IIb III 对患有糖尿病单支病变和可诱导性缺 血的UA/NSTEMI 患者,推荐行PCI治疗
ACC/AHA 2007 Guidelines for NSTE-ACS. Circulation , 2007; 1161;8003-877.
搭桥术后
I IIa IIb III
对于伴有多处SVG狭窄的UA/NSTEMI患
• Insulin (iv) most effective method
2008 NEW
AHA Scientific Statement. Circulation 2008;117;1610-19619
糖尿病
I IIa IIb III 对表现为UA/NSTEMI的糖尿病多支病 变患者,使用乳内动脉的CABG优于PCI
对老年UA/NSTEMI患者,早期血管重建治疗 的风险较年轻患者增加,但接受PCI治疗后总 体获益更大
New
I IIa IIb III
对老年UA/NSTEMI患者,应考虑到患者和家 属的意愿,生活质量、社会文化因素和治疗 的效价比
ACC/AHA 2007 Guidelines for NSTE-ACS. Circulation , 2007; 116;8603-877.
高危、复杂冠心病 PCI 治疗 合并心功能不全
• EF ‹50%危险性增高 EF ‹30%危险性极高
• 球囊充盈时间延长、造影剂过多可导致心 功能迅速和进行性恶化
• 必要时IABP支持 • 经桡动脉PCI更加可行
ACC/AHA 2007 Guidelines for NSTE-ACS. Circulation , 2007; 1161;8203-877.
介入治疗的三大里程碑
since 1978
since 1986
since 2003
PTCA Restenosis:3050%
Bare Stent: Restenosis:20-30%
DES: Restenosis:5-10%
3
高危-复杂冠心病的特点
高龄 合并复杂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肾功能 不全、肿瘤、脑卒中 冠脉复杂病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