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优秀PPT课件咬文嚼字ppt
合集下载
《咬文嚼字》优秀课件44张
![《咬文嚼字》优秀课件44张](https://img.taocdn.com/s3/m/be228c2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5.png)
《咬文嚼字》优秀课 件44张
目录
• 引言 • 《咬文嚼字》概述 • 汉字基础知识 • 词语基础知识 • 句子基础知识 • 文章基础知识 • 《咬文嚼字》选读1引言目的和背景
提高学生对汉字书写 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 咬文嚼字技巧和方法, 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咬文嚼字》概述
02
《咬文嚼字》的由来
01
创刊背景
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语言文字的规范 使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咬文嚼字》应运而生。
02
创刊时间与地点
1995年在上海创刊,由郝铭鉴先生创办。
03
刊物宗旨
以“咬文嚼字,正本清源”为宗旨,致力于推动语言文字 的规范使用,提高全民语言素质。
•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 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 种主张。
• 应用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国家机关、政党、 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处理各种事物时,经常使用的具 有明道、交际、信守和约定俗成的惯用格式文体。
《咬文嚼字》的意义
01
02
03
语言文字规范
通过纠正语言文字使用中 的错误,推广普通话和规 范汉字,提高语言文字的 规范化水平。
文化传承
作为一本文化类刊物, 《咬文嚼字》在传承和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影响
刊物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成为推动社会语言文化进 步的一股重要力量。
《咬文嚼字》的流传和影响
汉字的结构和分类
汉字的结构
分析汉字的基本结构,包 括独体字、合体字等,以 及偏旁部首的概念和作用。
目录
• 引言 • 《咬文嚼字》概述 • 汉字基础知识 • 词语基础知识 • 句子基础知识 • 文章基础知识 • 《咬文嚼字》选读1引言目的和背景
提高学生对汉字书写 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 咬文嚼字技巧和方法, 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咬文嚼字》概述
02
《咬文嚼字》的由来
01
创刊背景
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语言文字的规范 使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咬文嚼字》应运而生。
02
创刊时间与地点
1995年在上海创刊,由郝铭鉴先生创办。
03
刊物宗旨
以“咬文嚼字,正本清源”为宗旨,致力于推动语言文字 的规范使用,提高全民语言素质。
•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 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 种主张。
• 应用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国家机关、政党、 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处理各种事物时,经常使用的具 有明道、交际、信守和约定俗成的惯用格式文体。
《咬文嚼字》的意义
01
02
03
语言文字规范
通过纠正语言文字使用中 的错误,推广普通话和规 范汉字,提高语言文字的 规范化水平。
文化传承
作为一本文化类刊物, 《咬文嚼字》在传承和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影响
刊物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成为推动社会语言文化进 步的一股重要力量。
《咬文嚼字》的流传和影响
汉字的结构和分类
汉字的结构
分析汉字的基本结构,包 括独体字、合体字等,以 及偏旁部首的概念和作用。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课件PPT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12bcd1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4.png)
初三学生刘某以737分的高分在7万名考生中 独占鳌头,成为重庆市近十年来中考丢分最 少的人,其中四科都是满分,这样的好成绩让 人瞠目。尽管如此,刘峻琳似乎还不满 足:“再仔细数学其实也可以拿满分
1
由于父母没有对他过多雕琢,刘峻琳 属于那种没有什么特长的学生。
2
双休日,其他同学都在上各种补习班,只有 我是自由的,爸爸妈妈也不管我,让我有充 裕的时间去参加体育运动或者看课外书。
以 跳 读 的 方 式翻阅 全书
以 跳 读 的 方 式翻阅 全书
以跳读的方式翻阅全书
以 跳 读 的 方 式翻阅 全书
当拿到一本书 时,我。们不要一 页一页地去翻, 要先看书的标 题和副标题、 作者和出版者 、编者的话和 关于作者的说
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然后浏览目录, 阅读内容提要 、前言或后记; 最后,以跳读的 方式大体翻阅 全书,并注意每 章里面的小标
又洒脱呀,哪怕自有佛法以来也不曾产生过像你这样的高僧。你
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但你也并不荒伧;你的美德像音乐一
样洋溢八荒,但你也并不隐遁。
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银杏!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国忘记吧。
这事情是有点危险的,我怕你一不高兴,会从中国的地面上隐遁
下
去
。
在中国的领空中会永远听不着你赞美生命的欢歌。
只要抓住“有学识快速阅读”这两个关键
词语,就理解这个句子的基本意思了
快速阅读有三种表现方式
3.组合式阅读,即群读。要想做到群读需要经过不
断地训练才能达到要求。我们可以找一篇通俗易懂
03
的短文来进行群读,训练自己一次扫视3~5个字或词。
经常进行这样训练,快速阅读速度就能大大提高。
《咬文嚼字》课件(共48张PPT)
![《咬文嚼字》课件(共4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c5d35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1.png)
考点知能
高考炼字的类型 (1)炼动词: 动词用得好,可以一字传神,或摹写出对象的特征,或传达人物的丰富感情。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2)炼形容词: 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传达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诗人的感情。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3)炼副词: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4)炼数量词: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
文字与情感有关
文字与意味有关
文字与意境有关
善用联想意蕴丰富 (正面)
套语滥调全无新奇 (反面)
必须有谨严精神,不偷懒、不粗心
调 整 思 想 和 情 感
为 什 么
怎 么 样
达 到 艺 术 的 完 美
咬文嚼字
艺术的完美
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随处留心思索
刻 苦自 励
推 陈 出 新
内容启示
学习本文给予我们的启示
请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下面的文字表现出特定的内容。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欢快的心情。
示例
qiáng dú
xián míng zī zhū
zú bō cén qìn
yùn làn bà zĭ
轻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
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轻风”徐徐,若有若无,使“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不堪的柔美之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一种柔美之感。 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映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映照下,也就淡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意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8《咬文嚼字》 课件 (共38张PPT).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8《咬文嚼字》 课件 (共38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35345ef705cc1754270980.png)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1、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2、 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 ”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 这首诗颈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 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 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王若虚改句
2020/7/14
错觉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之,中石 没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有发现错误而 惊讶的意味
有失望而放弃的 意味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2020/7/14
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由清茶泡在泉水里联想到明月照着泉水。 联想使意蕴丰富,有美妙的艺术效果
2020/7/14
清茶
(味觉)
联
想
水中月 (视觉)
2020/7/14
清沁肺腑
这个例子说明的道理:巧用联想,意 蕴丰富。
2020/7/14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1.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2.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
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020/7/14
体会课文 例 子, 分 析 区别
《咬文嚼字》(共57张PPT)
![《咬文嚼字》(共5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b2a2d8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8.png)
语言变化的趋势
1 2
语言简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变化,未来语言 可能会更加简化,词汇量可能会减少,表达方式 也可能更加直接明了。
多样化表达
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多,外来词汇的引入和本土化 改造可能会更加频繁,表达方式也会更加多样化。
3
语音识别技术的影响
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人们可能会 更多地依赖语音输入和输出,这将对咬文嚼字产 生一定的影响。
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培 养良好的语感和语境意识,提高自己 的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读者能够意识到语言文字的重要 性和价值,将其视为传递信息、沟通 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认真对 待语言文字的使用和保护。
感谢观看
THANKS
文化差异和误解
文化差异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对于同一事物或概念的理解和表达也 可能存在差异。为了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需要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背景 ,尊重文化差异,以及在行文时注意语言的得体性和适应性。
误解
误解是指对于某一事物或概念的理解出现偏差或错误。为了避免误解,需要加强 学习和理解,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背景,以及在行文时注重语言的清晰度和明确性 。
03
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准确表达
咬文嚼字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 和使用语言,避免歧义和误解,
使表达更加清晰、准确。
丰富词汇
通过咬文嚼字,我们可以深入了解 词汇的含义、用法和搭配,从而丰 富自己的词汇量,使表达更具表现 力和感染力。
规范语法
咬文嚼字有助于我们掌握正确的语 法规则和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规 范、流畅。
《咬文嚼字》
• 引言 • 咬文嚼字的含义和起源 • 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 咬文嚼字的常见错误和纠正方法
《咬文嚼字》超级精品ppt课件
![《咬文嚼字》超级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66f82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1.png)
练习 下面两句话的意味有什么区别?
在一次航海途中,有一船员在记录航海
日志时,把船长没喝酒写成船长今天没喝酒。
①船长没喝酒
②船长今天没喝酒
船长只有今天没喝酒
3、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韩贾“推敲”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不在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 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
总结归纳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联系
2.写作的目的 :
让读者明白:
咬文嚼字的目标: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咬文嚼字的要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 合 咬文嚼字的方法:以严谨的态度,刻苦自励, 精心玩索,推陈出新。
主题
本文标题是“咬文嚼字”。按照通常意义来讲, 咬文嚼字含有贬义,说的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即 过于斟酌字句,或说死抠字眼儿而不顾及精神实 质的现象。
蕴藉(jiè ) 尺牍( dú )
付梓(zǐ ) 下乘( chéng )
圆晕/月晕/晕车( yùn )
2.解释下列词语:
镞:箭头 援引:引用成例。援:引用
辎铢必较:对极小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 分计较。
岑寂:寂静。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很多。
杀青: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 写和防虫蛀,先把青竹简用活烤干叫杀青。 后来泛指写著作。
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 的推敲,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 严谨。
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为下面的诗句添加动词突出特征
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东坡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黄庭坚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轻风”徐徐,若有若无,使“细柳”动 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 风徐来柳枝不堪的柔美之态,与“轻”、“细” 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 给人一种柔美之感。
《咬文嚼字》课件25张
![《咬文嚼字》课件25张](https://img.taocdn.com/s3/m/2ab469e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5.png)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咬文嚼字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03
课程安排
本课件共有25张幻灯片,每张幻灯片都有不同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
课程简介
01
课程目标
本课件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咬文嚼字》这篇文章,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汉字的文化内涵
06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
汉字的创造和发展,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1
汉字中的文化内涵
2
3
汉字的形态和构造,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的书写和表达,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和美学价值。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汉字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
学习汉字的意义
实用技能
学习汉字及其读写技能,不仅有助于提高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还能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思维能力
学习汉字有利于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汉字的构成富有变化和创意,通过学习可程内容
本课件包括《咬文嚼字》文章内容及注释、练习题及答案等相关内容。
《咬文嚼字》剖析
02
《咬文嚼字》概述
所属专辑:新春音乐会
歌曲原唱:民乐合奏
类型:轻音乐
表达主旨:汉字的魅力
重点内容:歌曲把文学的美感、内容、特色等融入其中
涉及范围:广泛
《咬文嚼字》的主要内容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背景概述
语言与文字
文字的起源
文字的演变过程
通过咬文嚼字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03
课程安排
本课件共有25张幻灯片,每张幻灯片都有不同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
课程简介
01
课程目标
本课件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咬文嚼字》这篇文章,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汉字的文化内涵
06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
汉字的创造和发展,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1
汉字中的文化内涵
2
3
汉字的形态和构造,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的书写和表达,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和美学价值。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汉字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
学习汉字的意义
实用技能
学习汉字及其读写技能,不仅有助于提高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还能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思维能力
学习汉字有利于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汉字的构成富有变化和创意,通过学习可程内容
本课件包括《咬文嚼字》文章内容及注释、练习题及答案等相关内容。
《咬文嚼字》剖析
02
《咬文嚼字》概述
所属专辑:新春音乐会
歌曲原唱:民乐合奏
类型:轻音乐
表达主旨:汉字的魅力
重点内容:歌曲把文学的美感、内容、特色等融入其中
涉及范围:广泛
《咬文嚼字》的主要内容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背景概述
语言与文字
文字的起源
文字的演变过程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课件PPT模板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课件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a18a04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4.png)
常思考
对生活中的事物保持敏感和好奇心 ,多思考、多感悟,有助于提升自 己的思想深度和广度。
THANKS
感谢观看
排比、对偶等句式变换技巧
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 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语势和节奏感。如“人生如 梦,梦如人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如歌,歌如人生 。”
对偶
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的一对语句表达相反、相 对或相关的意思,使语句更加凝练、对称和谐。如“海阔凭 鱼跃,天高任鸟飞。”
使诗词意境更加深远。
散文中的情感表达
散文注重情感的自然流露 ,而精妙用词则是表达情 感的重要手段。
小说中的人物塑造
通过精妙用词刻画人物形 象,使读者产生深刻印象 。
网络流行语中的创新表达
网络热词的创造与流传
网络流行语往往通过创新表达方式引 起广泛关注,如“内卷”、“躺平” 等。
网络用语的简洁与便捷
如“一箭双雕”,“一举两得”等,通过咬文嚼 字使广告更加生动有趣。
02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广告更具感染力和传 播力。
03 精炼简洁的表达
广告词需要在有限的字数内传达出产品或服务的 特点和优势,因此咬文嚼字显得尤为重要。
文学作品中的精妙用词
古代诗词中的典故运 用 通过对典故的咬文嚼字,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五咬文嚼字课件PPT
模板
目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修辞手法运用 • 经典案例剖析与讨论 • 跨文化对比:中英文表达差异 • 实际应用与写作指导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作者生平及主要成就
作者生平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 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对生活中的事物保持敏感和好奇心 ,多思考、多感悟,有助于提升自 己的思想深度和广度。
THANKS
感谢观看
排比、对偶等句式变换技巧
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 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语势和节奏感。如“人生如 梦,梦如人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如歌,歌如人生 。”
对偶
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的一对语句表达相反、相 对或相关的意思,使语句更加凝练、对称和谐。如“海阔凭 鱼跃,天高任鸟飞。”
使诗词意境更加深远。
散文中的情感表达
散文注重情感的自然流露 ,而精妙用词则是表达情 感的重要手段。
小说中的人物塑造
通过精妙用词刻画人物形 象,使读者产生深刻印象 。
网络流行语中的创新表达
网络热词的创造与流传
网络流行语往往通过创新表达方式引 起广泛关注,如“内卷”、“躺平” 等。
网络用语的简洁与便捷
如“一箭双雕”,“一举两得”等,通过咬文嚼 字使广告更加生动有趣。
02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广告更具感染力和传 播力。
03 精炼简洁的表达
广告词需要在有限的字数内传达出产品或服务的 特点和优势,因此咬文嚼字显得尤为重要。
文学作品中的精妙用词
古代诗词中的典故运 用 通过对典故的咬文嚼字,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五咬文嚼字课件PPT
模板
目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修辞手法运用 • 经典案例剖析与讨论 • 跨文化对比:中英文表达差异 • 实际应用与写作指导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作者生平及主要成就
作者生平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 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8《咬文嚼字》 课件 (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8《咬文嚼字》 课件 (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b70ca4e26fff705cc170af4.png)
第5段举出贾岛“推敲”的故事,说明用字不同 意境也不同。
事例:①郭沫若剧本《屈原》中的例子 ②《红楼梦》中的例子 ③郭沫若“不好的援例”
说明的道理: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 关系,一种说法一种意味,斟酌文字, 就是调整思想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 感务求凝炼,文字的运用必须有一字不 肯放松的严谨。
事例:“推敲”的故事
“柳腰桃面”等套 语的评述
用联想义 意蕴丰富
滥词旧语 毫无新意
道理
文字和思想情 感关系密切
第三部分(第8段),全文小结。
指出读者应从文章所阐明的咬文 嚼字的道理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 的谨严精神,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 潜心琢磨的好习惯。
文章告诉我们,“逐渐达到艺术的 完美”,这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 标;“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这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谨严 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 新,这是“咬文嚼字”必须下的功夫。
说明的道理:不同的字有时表现不同的 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 敲文字的实质,是推敲思想情感。
第二部分(第6、7段),说明文字联想意 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
第6段举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 的三、四两句为例,说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 ,可以使诗的意旨丰富蕴藉。
第7段指出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 弊,形成“套第一部分(1一5)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效果。
郭沫若改字(句式改变)
咬 文
王若虚改句(字数增减) 贾岛推敲(字眼不同)
嚼 第二部分(6一7) 正反说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字
善用联想义
反对套板效应
第三部分(8)对文学作者的要求和希望。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 的联系。
事例:①郭沫若剧本《屈原》中的例子 ②《红楼梦》中的例子 ③郭沫若“不好的援例”
说明的道理: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 关系,一种说法一种意味,斟酌文字, 就是调整思想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 感务求凝炼,文字的运用必须有一字不 肯放松的严谨。
事例:“推敲”的故事
“柳腰桃面”等套 语的评述
用联想义 意蕴丰富
滥词旧语 毫无新意
道理
文字和思想情 感关系密切
第三部分(第8段),全文小结。
指出读者应从文章所阐明的咬文 嚼字的道理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 的谨严精神,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 潜心琢磨的好习惯。
文章告诉我们,“逐渐达到艺术的 完美”,这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 标;“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这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谨严 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 新,这是“咬文嚼字”必须下的功夫。
说明的道理:不同的字有时表现不同的 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 敲文字的实质,是推敲思想情感。
第二部分(第6、7段),说明文字联想意 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
第6段举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 的三、四两句为例,说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 ,可以使诗的意旨丰富蕴藉。
第7段指出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 弊,形成“套第一部分(1一5)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效果。
郭沫若改字(句式改变)
咬 文
王若虚改句(字数增减) 贾岛推敲(字眼不同)
嚼 第二部分(6一7) 正反说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字
善用联想义
反对套板效应
第三部分(8)对文学作者的要求和希望。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 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 总想奚落他一番。传说,一日,杨国忠想出 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 杨国忠便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 对锯?” 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 宰相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 忠想赶快走完三步, 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 着杨国忠的脚喊道:“匹 马陷身泥里,看畜生怎样 出蹄!”
咬 文 嚼 字
朱 光 潜
识记生词
xiá n 倒 涎 zú 没 镞
yù n
蕴 王
mí ng 茗 烟 bō 剥 啄
là n
zī zhū 锱铢必较 cé n qì n 岑 寂 清 沁
bà zĭ
藉
qiá ng
俗 滥
dú
灞 桥
付 梓
嫱
尺 牍
流弊:
滋生的或相沿而成的弊端。
尺牍:
书信。
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 锱铢必较: 都十分计较。
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
解析标题:
例1、学习理论重在领会实质,切不可一味 地咬文嚼字 。
过分地斟酌字句,死抠字眼。
卖弄才学。
例2、有的人在谈话时总喜欢咬文嚼字。
例3、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没有 用处。 强词夺理或狡辩。
阅读全文,分析观点:
一、 “咬文嚼字”的定义? 二、 “咬文嚼字”的作用? 三、 “咬文嚼字”的目的?
[A、大
》
B、快
C、紧
D、密]
——施耐庵《水浒传
1、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 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如 。 2、我们就在牌楼下躲雨,看绿色 的邮筒孤独地 蹲 在街对面。 3、女飞人乔伊娜用那令人 眩晕 的 速度在人类追求极限的理想中书写 了辉煌的一笔。
课内外知识扩充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 岛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 让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 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 陈字见新,朴字色 —清·沈德
形成对偶句式意象关联 含混蕴藉中显得丰富
巧用联想,意蕴丰富。
《水浒传》
林教头风 雪山神庙
(林冲)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 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 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 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 钥匙,信步投东,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 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正( ) 。C
无论阅读或 写作,我们必 须有一字不肯 放松的谨严。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 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 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 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 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 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 词找出来。 ——[法]福楼拜对莫泊桑说
一、 “咬文嚼字”的定义?
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 谨严。
二、 “咬文嚼字”的原因?
1、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 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 想情感。 2、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 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 的。 3、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 想情感上“推敲”。
实例分析:
准、 狠
幻觉、错觉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 没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有发现错误而 惊讶的意味 有失望而放弃得 很斩截的意味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 复射,终不能入。
无惊讶之意
只表结果 非也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实例分析:
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推陈翻新: 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
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 发展。
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 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 文艺理论家,我国现代美 学奠基者之一。年青时先 后就读于6所大学。曾任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 学会会长。代表作有:《 文艺心理学》《谈文学》 《西方美学史》等 。
文艺随笔:也叫文艺 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 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 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 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 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 议论形象。 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
4、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善用字的联想意义能在含混中显得丰 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5、字的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 弊,使安于套语滥调,常使我们不知 不觉地滑向“套板反应”。
三、 “咬文嚼字”的目的?
从事文学创作是艰苦的事, 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 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互相 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 美。
故事:三个等级 据传,清代有三个胸无点墨的花花公子,在 严父的威逼下进入了科举考场,其一抄了题目后开了 个头就写不下去了,其二只抄了个题目,其三连题目 也没抄,干脆白卷一张。主考官是位很有学问而又风 趣幽默的人。批阅到这三个大草包的卷子时,感到令 人啼笑皆非。细想,觉得还是有区别,于是将其分为 上中下三等,批语分别为‚放狗屁‛、‚狗放 屁‛‚放屁狗‛。同僚向主考官请教,为何同是三个 字,仅换了位就分成了三等了呢?回答是,‚放狗屁‛ 意思还算是人,只是放狗的屁,三者中算上等;‚狗 放屁‛说明已属狗,但除放屁外,尚能看家护院,还 可列中等;‚放屁狗‛则是除了放屁外,再也没有别 的用处了,自然列为下等!短语变序,就产生了不同 的含义。要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我们得要咬文嚼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 看看作者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从中我们又能受到什 么启发。
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有位老学者 住的巷子里常有人随地小便,于是他写 了张‚不可随处小便‛的标语张贴出去 ;后来,这张标语被一个很仰慕老学者 的人贴在了自家的大厅里,只不过把原 标语中几个字的顺序换了一下,就成为 一条警示语。请问,那条警示语是什么 ?
小处不可随便
课外阅读:
古代有个书生,在门上挂了幅对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 九‛,有个地方官路过,马上给他写出 了横批,并派人解决了书生的生活问题。 你能猜出这幅对联的横批是什么吗?
结构 思路
阅 读
郭老改字
【引】
(反 字
【结】
苏轼写诗(正) 写 作 套板反应(反)
达到艺术美
明末皇帝曾送给重臣洪承畴一副 对联以表彰他,后来洪承畴变节降清, 有人在此对联上各加一个字来讽刺他。 怎么加呢?
皇恩浩荡 (矣!)
臣节如山 (乎?) 字数不同,意味不同,情感不同。
咬 文 嚼 字
朱 光 潜
识记生词
xiá n 倒 涎 zú 没 镞
yù n
蕴 王
mí ng 茗 烟 bō 剥 啄
là n
zī zhū 锱铢必较 cé n qì n 岑 寂 清 沁
bà zĭ
藉
qiá ng
俗 滥
dú
灞 桥
付 梓
嫱
尺 牍
流弊:
滋生的或相沿而成的弊端。
尺牍:
书信。
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 锱铢必较: 都十分计较。
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
解析标题:
例1、学习理论重在领会实质,切不可一味 地咬文嚼字 。
过分地斟酌字句,死抠字眼。
卖弄才学。
例2、有的人在谈话时总喜欢咬文嚼字。
例3、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没有 用处。 强词夺理或狡辩。
阅读全文,分析观点:
一、 “咬文嚼字”的定义? 二、 “咬文嚼字”的作用? 三、 “咬文嚼字”的目的?
[A、大
》
B、快
C、紧
D、密]
——施耐庵《水浒传
1、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 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如 。 2、我们就在牌楼下躲雨,看绿色 的邮筒孤独地 蹲 在街对面。 3、女飞人乔伊娜用那令人 眩晕 的 速度在人类追求极限的理想中书写 了辉煌的一笔。
课内外知识扩充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 岛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 让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 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 陈字见新,朴字色 —清·沈德
形成对偶句式意象关联 含混蕴藉中显得丰富
巧用联想,意蕴丰富。
《水浒传》
林教头风 雪山神庙
(林冲)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 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 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 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 钥匙,信步投东,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 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正( ) 。C
无论阅读或 写作,我们必 须有一字不肯 放松的谨严。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 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 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 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 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 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 词找出来。 ——[法]福楼拜对莫泊桑说
一、 “咬文嚼字”的定义?
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 谨严。
二、 “咬文嚼字”的原因?
1、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 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 想情感。 2、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 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 的。 3、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 想情感上“推敲”。
实例分析:
准、 狠
幻觉、错觉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 没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有发现错误而 惊讶的意味 有失望而放弃得 很斩截的意味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 复射,终不能入。
无惊讶之意
只表结果 非也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实例分析:
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推陈翻新: 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
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 发展。
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 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 文艺理论家,我国现代美 学奠基者之一。年青时先 后就读于6所大学。曾任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 学会会长。代表作有:《 文艺心理学》《谈文学》 《西方美学史》等 。
文艺随笔:也叫文艺 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 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 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 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 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 议论形象。 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
4、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善用字的联想意义能在含混中显得丰 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5、字的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 弊,使安于套语滥调,常使我们不知 不觉地滑向“套板反应”。
三、 “咬文嚼字”的目的?
从事文学创作是艰苦的事, 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 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互相 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 美。
故事:三个等级 据传,清代有三个胸无点墨的花花公子,在 严父的威逼下进入了科举考场,其一抄了题目后开了 个头就写不下去了,其二只抄了个题目,其三连题目 也没抄,干脆白卷一张。主考官是位很有学问而又风 趣幽默的人。批阅到这三个大草包的卷子时,感到令 人啼笑皆非。细想,觉得还是有区别,于是将其分为 上中下三等,批语分别为‚放狗屁‛、‚狗放 屁‛‚放屁狗‛。同僚向主考官请教,为何同是三个 字,仅换了位就分成了三等了呢?回答是,‚放狗屁‛ 意思还算是人,只是放狗的屁,三者中算上等;‚狗 放屁‛说明已属狗,但除放屁外,尚能看家护院,还 可列中等;‚放屁狗‛则是除了放屁外,再也没有别 的用处了,自然列为下等!短语变序,就产生了不同 的含义。要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我们得要咬文嚼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 看看作者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从中我们又能受到什 么启发。
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有位老学者 住的巷子里常有人随地小便,于是他写 了张‚不可随处小便‛的标语张贴出去 ;后来,这张标语被一个很仰慕老学者 的人贴在了自家的大厅里,只不过把原 标语中几个字的顺序换了一下,就成为 一条警示语。请问,那条警示语是什么 ?
小处不可随便
课外阅读:
古代有个书生,在门上挂了幅对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 九‛,有个地方官路过,马上给他写出 了横批,并派人解决了书生的生活问题。 你能猜出这幅对联的横批是什么吗?
结构 思路
阅 读
郭老改字
【引】
(反 字
【结】
苏轼写诗(正) 写 作 套板反应(反)
达到艺术美
明末皇帝曾送给重臣洪承畴一副 对联以表彰他,后来洪承畴变节降清, 有人在此对联上各加一个字来讽刺他。 怎么加呢?
皇恩浩荡 (矣!)
臣节如山 (乎?) 字数不同,意味不同,情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