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章节题库(学龄初期儿童心理的发展(上))【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学龄初期儿童心理的发展(上)

一、名词解释

1.Learning disability[中科院2007研]

答:Learning disability中文翻译为“学习困难”。学习困难亦称“学习无能”,是指无显著智力缺陷的学龄期儿童在行为与心理上表现出一种或多种异常状态,致使在学校中靠通常的教育方法不能进行有效学习的综合征。其基本症状有:①实际行为与期望行为之间有显著差异,儿童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实际的学习成绩远低于其实该年龄和智力水平应达到的成绩;②有一些特殊的行为障碍;③缺陷集中在包含语言或算术的基本心理过程方面,常在学习、思考、说话、阅读、写作、拼写、听讲、推理或算术方面出现障碍;④并非由听力、视力或普通的心理发育迟缓问题或情绪问题、缺乏学习机会引起。

二、单项选择题

1.儿童最容易接受教育影响的时期被称为引导和启发的最佳有效期,它是在()时段。[2004年6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快速发展期前

B.快速发展期后

C.快速发展期

D.最近发展期

【答案】A

【解析】研究表明,在某些心理过程或心理特征发展的不同时期,教育引导和启发的效果也不一致。在发展的快速期即将出现前的一段时间效果最好,因此这个时期被称为引导和启发的最佳有效期,被认为是儿童最易接受有关教育影响的时期。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特点的是()。

A.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

B.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对不同学科内容产生不同的兴趣

C.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中年级以后,这种作用就逐渐降低

D.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加强

【答案】D

3.童年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A.游戏

B.学习

C.娱乐

D.体育活动

【答案】B

【解析】从小学时期起,学习活动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4.关于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小学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B.小学儿童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但这个思维结构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C.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D.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以渐进的方式进行的

【答案】D

【解析】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有:①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②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明显的关键年龄,即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存在跳跃的方式;③思维结构趋于完整,但有待完善;④思维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

5.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D.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体验忠实的实现

【答案】C

【解析】艾里克森认为学龄期(6~12岁)儿童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如果他们能够通过努力学习获得较好的成绩,就会获得勤奋感,否则就会形成自卑感。

6.小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发展主要依赖的活动形式是()。

A.班集体生活

B.家庭生活

C.同伴活动

D.师生交往

【答案】A

【解析】小学儿童的道德情感主要是在新的集体生活中发展起来的,班集体和少先队集体在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主要的作用。

7.科尔伯格研究道德认知发展采用的方法是()。

A.两难故事法

B.对偶故事法

C.实验法

D.问卷调查法

【答案】A

【解析】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科尔伯格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以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

8.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客观化时期是()。

A.婴儿阶段

B.幼儿阶段

C.小学阶段

D.青少年时期

【答案】C

【解析】小学时期是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个体显著地受社会文化影响,是学习角色的最重要的时期。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着儿童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

9.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是()。

A.自我概念

B.自我评价能力

C.自我体验

D.自我控制能力

【答案】B

【解析】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标志,是在分析和评价自己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10.根据塞尔曼(Selman,1980)的研究,小学低、中、高年级学生的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分别是()。

A.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相互性的观念采择

B.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相互性的观念采择;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C.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相互性的观念采择;社会的观点采择

D.相互性的观念采择;社会的观点采择;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答案】A

【解析】塞尔曼认为儿童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表现出五个阶段:①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采择(3~6岁);②阶段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6~8岁);③阶段2:

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8~10岁);④阶段3:相互性的观点采择(10~12岁);⑤社会的观点采择(12~15岁以上)。

11.塞尔曼(Selman)认为小学儿童的友谊主要处于()。

A.没有形成友谊概念的阶段

B.单向帮助阶段

C.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的合作阶段

D.亲密的共享阶段

【答案】C

【解析】塞尔曼提出儿童友谊发展五阶段,分别是:①第一阶段(3~7岁),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②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③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的合作阶段;④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⑤第五阶段(12岁开始),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

12.研究小学儿童同伴地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情境模拟法

B.访谈法

C.观察法

D.社会测量技术

【答案】D

【解析】通常采用社会测量技术来了解小学生的同伴地位,即让每个同学写出他们最喜欢的同学和最不喜欢的同学,或者让他们对自己对每个同学的喜欢程度做出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