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园林类型与其历史
日本古典园林,历程
![日本古典园林,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7926f4dd26fff705cc170a15.png)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1、日本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2、日本园林建筑的发展历程
• 日本的佛教建筑基本上是中国式的,但日本的民用建筑却 与中国大不相同,最具日本特色。他的居住建筑不用内向 院落(天井式)房间双向布置,所以住宅四面开窗,结构
也不全是平行梁架式的,而大多以轻型结构灵活架搭,内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2、日本园林建筑的发展历程~茶室~田舍风
• 田舍风:在草庵风茶室盛行之后,出现了一种田舍风的住 宅,称为数寄屋(Sukiya)。作为住宅,它比茶室多讲究一 些实用,比较整齐,少一些造作的野趣,因此更显得自然
平易。木材也通常漆成黝黑色,障壁上画水墨画,这也是
数寄屋的特点之一。数寄屋的风格同样也影响了当时大型 的书院造府邸。突出的例子是17世纪上办叶京都府的桂离 宫书院、修学院离宫书院和神奈川县的三溪园临春阁。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2、日本园林建筑的发展历程~寝殿造
东三条城模型
伽罗御所
第二节、日本古典园林
2、日本园林建筑的发展历程~主殿造
• (2)11——15世纪,主殿造:十一世纪,上层贵族因皇权式微而用 材拮据,采用了简化的寝殿造,非对称式风格逐渐占据了上风。下层 贵族的府邸离曾是更远一些,通常只有一个配屋,另一个以廊子代替, 或者一个小寝殿。12世纪末,建立的幕府制,武士阶层当权,他们不 像贵族那样保守,囿于礼仪,府邸的形制发生了更大的变化。第一个 变化,不仅放弃了寝殿造的总格局,而且寝殿本身也不对称了。经常 没有配屋,在寝殿的西南角直接向前伸出西中廊,不长,前端以西中 门结束。
• (5)地席与模数:日本人民惯于席地坐卧,所以房屋多架空木地板。 后来,在局部常坐的地方铺上用蔺草编的席子。15世纪,同书院造府 邸的形成过程平行,逐渐产生了在室内满铺地席的做法。16世纪,随 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席商品化了,因此,就要求它有统一的规格, 从而使建筑趋向模数化。而地席便是统一的模数单元。经过政府的规 定和长期演进,在几个地区形成了略有差别的体系。使用范围最广的 是京间系,以6.5尺为模数,地席的幅面是6.30 X3. 15尺。房间的面 积以地席的数量表示,如四叠半茶室。大于四叠半的,叫广间,小的, 叫小间。地席的排列也有定式。
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https://img.taocdn.com/s3/m/049c06c48bd63186bcebbc5f.png)
一、日本的历史与自然环境介绍
二、借鉴异质 : 日本园林历史沿革
(一)自然之神:日本神道殿堂 自然之神: 平安时代(公元781-1185年) (二)天堂中的诗意 :平安时代(公元 年 (三)空即是色:镰仓园林(公元1185-1333年) 空即是色:镰仓园林(公元1185-1333年 (四)精神的通道:室町园林(公元1333-1573年) 精神的通道:室町园林(公元 年 (五)华丽与约束:桃山时期(公元1536-1598年) 华丽与约束:桃山时期(公元 年 (六)私人生境:江户时期(公元1603-1867年) 私人生境:江户时期(公元 年
三宝院
茶室
五、华丽与约束: 华丽与约束: 桃山时期(公元1536-1598年) 桃山时期(公元 年
时代背景 代表园林 风格特点 德川以其僵化封闭的专政而著名,失宠 德川以其僵化封闭的专政而著名, 的贵族投身艺术事业 桂离宫、修学院离宫 桂离宫、 宁静、隐秘而亲近的气氛,茶道风味 宁静、隐秘而亲近的气氛,
时代背景 代表园林 风格特点 禅思想、净土思想 禅思想、 金阁寺、银阁寺和大仙院 金阁寺、 枯山风格,简约 枯山风格,
金阁寺
银阁寺
大仙院
五、华丽与约束: 华丽与约束: 桃山时期(公元1536-1598年) 桃山时期(公元 年
时代背景 代表园林 风格特点 短暂而动荡,却是园林发展的高潮 短暂而动荡, 三宝院的园子 宁静、隐秘而亲近的气氛,茶道风味 宁静、隐秘而亲近的气氛,
凤凰堂
平等院庭院
三、空即是色: 空即是色: 镰仓园林(公元1185-1333年) 镰仓园林(公元 年
时代背景 代表园林 风格特点 日本全面接受中国禅宗, 日本全面接受中国禅宗,武士阶层推崇 简单朴素的禅宗 龙安的寺庙林园 枯山水,借景手法 枯山水,
日本园林概论
![日本园林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2ae9cbf5524de518964b7d4e.png)
日本园林一、日式园林的发展1.日本古代宫苑(1)接受中国汉唐以来的宫苑风格(2)掘迟象征海洋,起岛象征仙境2.日本中期(14、15)实际园林(1)宋代饮茶风气传入日本,形成茶道(2)茶道净土环境要求:出现了茶亭和枯山水名词解释:枯山水是以组石象征山,用白沙耙出流淌的波纹,借以高度概括无水似有水,无声寓有声的山水意境,也是日本庭院的重要类型最著名枯山水:京都龙安寺方丈南庭,大仙苑方丈北东庭3.日本后期茶庭&离宫书院式庭院(1)主题以蓬莱山水为主流,石组用大块石料,形成宏大气派(2)树木多罡形修剪式(庭院树木整形被称为役木)二.日本古典园林案例1.桂离宫(京都)(1)是茶亭与池泉园的结合,日本古典园林第一名园(2)是三大日本皇家园林(修学院离宫,明治神宫)的首席(3)有著名造园家小掘远州风格,为其弟所造(小掘远春)(4)是池泉园、文人园、茶亭、书院造庭园的综合体2.龙安寺:最著名的枯山水(1)古钱形状“手水钵”运用汉字,昭示祖宗教谕(用于洗手的石器)(2)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3.西芳寺(1)庭园最著名,分上下两端,上段位枯山水式,下段为池泉回游式(2)苔藓植物上白种,被称为“苔寺”日本第一本作庭书:《作庭记》(《前栽秘抄》)三.日式风格庭院1.意境:禅(重视心境传达)2.最主要精神:宁静致远3.类型:筑山庭、枯山水、池泉园三大类型(平庭、茶亭、露地、回游式、观赏式、坐观式、舟游式,以及他们的组合)4.特点:(1)重视窗景的自然表现:放大视觉空间;以小见大(2)层次丰富:通过层层延伸扩大空间(3)植物材料:多用细叶类植物主景:樱花、枫,榉,罗汉松大量使用:竹观叶植物:七里香、杜鹃、龙柏、赤楠(4)造园要素:石组;延段(汀步)三潭与流水石灯笼;石塔(五轮塔、多宝塔、三(五)重塔)手水钵;竹篱、庭门和庭桥日本冬季湿冷:落叶乔木不遮挡阳光,碎石保持空间干燥洁净名词解释:筑山庭(池泉园)是日式庭院的主要类型之一,是偏重于堆筑土山(以池泉为中心)的园林构成名词解释:茶庭是日本庭院的类型之一,源于茶道文化,体现了浓郁的禅宗意境,以洗手钵,石灯笼,矮松等造园要素营造的寂清幽的茶道氛围。
中外园林史-第10章--日本园林
![中外园林史-第10章--日本园林](https://img.taocdn.com/s3/m/6352187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3.png)
冈山后乐园
鹿儿岛的仙岩园
2. 江户时代(1603 年—1867 年)江户时代的日本园林,完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民族形式,并且确立起来。从园主来看,表现为皇家、武家、僧家三足鼎立的状态,尤以武家造园为盛,佛家造园有所收敛,大型池泉园较少,小型的枯山水多见,反映了思想他移、流行时尚转变、经济实力下降等几方面的因素。
第10章 日本园林
目录
1
2
3
4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的风格类型
日本园林的艺术特色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重 要 实 例
古代园林
1. 大和时代园林(300 年—592 年)大和时代正值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故园林在带有中国殷商时代苑囿特点的同时,也带有自然山水园风格,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从源流上看,日本园林一开始就很发达,并未经过像中国那样长久的苑囿阶段,而且园中活动也很丰富和时髦,进一步表明了日本园林源于中国的史实。从技术上看,当时的日本园林就有池、矶,而且是纯游赏性的。从活动上看,曲水宴的举行和欣赏皆是文人雅士所为,显出当时上层阶级的文化层次之高足以达到审美的境界。该时期日本园林为古代宫苑园林,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特点是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苑内更有池、泉、游、岛及各种动植物。
3. 室町时代(1393 年—1573 年)室町时代,日本园林风尚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到了室町时代,政治中心又回到了美丽的京都。由于财富和权力的扩大,统治阶级内造园的风气盛行。此时的造园技术发达,著名造园家辈出,不仅是在京都,在其他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一些非常有艺术价值的园林作品。日本的造园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1.掖上池心宫
2. 飞鸟时代园林(593 年—710 年)此时期日本造园艺术水平较之大和时代有较大提升。技术源流上看,依旧来源于中国并经朝鲜传入。从内容上看,依旧是以池为中心,增设岛屿、桥梁和建筑,环池的滨楼是借景之所,也是池泉园的标志之一。从文化上看,在池中设岛,与《怀风藻》中所述的蓬莱神是一致的,表明园林景观受到中国神仙思想的影响已在园林中表现。从类型上看,不仅皇家有园林,私家园林也已出现;从传承上看,池泉式和曲水流觞与前一脉相承。从手法上看,该时代还首创了洲浜的做法(藤原宫内庭),成为后世的宗祖。另外,植物的橘子和动物的灵龟都因其吉祥和长寿而登堂入室。苏我氏宅园是日本园林史上第一个私家园林,园林依旧是池泉园。
日本园林发展历史源流(佛)与造园方式
![日本园林发展历史源流(佛)与造园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a20031dab9f3f90f76c61b0a.png)
园
大正时代(1912-1926年)
田园生活与实用庭园结合,公共活动与自然山水结合
昭和时代(1926-1988年 )
既有传统精神,又有现代精神
平成时代(1989年至今)
把传统精髓进一步整合到园林之中
总结
总的来说: 1- 飞鸟时代和奈良时代是中国式自然山水园的引进期 2- 平安时期是日本化园林的形成时期和三大园林(皇家、私家 和寺院园林)的个性化分道扬镳时期 3- 中世的镰仓时代、南北朝时代和室町时代是寺社园林的发展期 4-近世的桃山时代是茶庭露地的发展期 5-近世的江户时代是茶庭、石庭与池泉园的综合期
禅和日本园林建筑的影响
2.1 禅宗思想体系形成的历史过程
2.1.3 分灯禅 • 分灯禅,亦即“一花开五叶”。禅宗根据教授和方 法的不同而形成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 个派系,历经晚唐和五代而延续至后世。
2.1.4 文字禅 • 禅宗发展至宋代,经过儒、道、佛三家的融和,形 成了文字禅兴盛的局面,禅宗从“不立文字”向“ 不离文字”转变。在禅宗的传播过程中,文字、绘 画、诗词与园林相互交流、相互渗透,形成了以禅 宗美学为基础的审美经验,禅宗趋于文人化。
日本园林景观
——历史源流与造园方式及特征
日本园林发展历史源流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从古至今一直有着广泛的 交流。中国文化输入日本始于汉代,在唐代达到高潮, 之后的宋、明两代也都间有输入,因而可以说日本是
在不断吸取中国文化的先进成分才逐渐形成自身的文
化。
园林史4阶段
1.古代园林 2.中世园林 3.近世园林 4.现代园林
•
禅和日本园林建筑的影响
•
禅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远甚于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禅宗的教义迎合了当 时日本社会文化修养水平较低的武士阶层的精神需求,得到了幕府的保护, 迅速发展而成为日本社会文化意识的主流,影响甚至主宰了日本社会生活的 方方面面。
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https://img.taocdn.com/s3/m/3b4f50280066f5335a81219b.png)
日本园林日本传统园林有三类:筑山庭。
平庭。
茶亭。
从形式上说,日本园林有三种主要类型:①池泉式庭园(后期为回游式庭园)②枯山水庭园③茶庭,更确切的名称是“露地”日本造园活动发展史古代园林(大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形式:早期池泉园、宅院式的寝殿造庭园、作为佛寺的净土庭园•代表作:平等院凤凰堂,金阁寺中世园林(镰仓时代、室町时代和南北朝)•形式:武家式样和书院式样的宅院,宗教园林中枯山水园林流行•代表作:京都的大仙院和龙安寺近世园林(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主要形式:比较大尺度的回游式庭园以及茶庭•代表作:桂离宫现代园林(明治、大正、昭和及平成时代)桂离宫及仙洞御所、修学院离宫、京都御所,号称京都的四大名园池泉庭园所谓池泉庭园,就是挖坑造园,坑里注满水,里面建上岛屿、钓鱼台、小桥、港湾这样的缩景,并用游廊连接,园子里种植花木,这就是最初的池泉庭园寝殿造庭园寝殿造园林形式是中轴式,轴线为南北向。
园中设大池,池中设中岛,岛南北用桥通,池北有广庭,广庭之北为园林主体建筑寝殿。
寝殿平面形式与唐风时期不同,不再是左右对称,而是较自由的非对称。
池南为堆山,引水分两路,一路从廊下过,一路从假山中形成瀑布流入池中,池岸点缀石组,园中植梅、松、枫和柳等植物。
人们在湖中荡漾着小舟,有音乐的伴奏,吟诗作歌或举行酒宴等活动。
不过这只是一种规范的描述,因地形的变化,湖的形状、建筑的配置等都随之自由地变化。
净土庭园在佛教进一步巩固地位的过程中,平安末期(12世纪70年代)源空开创净土宗,佛家按寝殿造园林格局演化为净土园林,流行于寺院园林之中。
许多舍宅为寺的寺园和皇家敕建或贵族捐建的寺院大多体现了净土园林特点。
园林格局依旧是中轴式、中池式和中岛式,但建筑的对称性明显保留下来。
轴线上从南至北依次是大门、桥、水池、桥、岛、桥、金堂和三尊石(指仿佛教的三座菩萨的石组)。
为与宗教仪式相结合,园林与戒坛结合,用植栽、木牌、垣墙、地形、地物、道路或帷幕把道佛界和俗界分开,石组布局用三尊佛教菩萨作为象征物。
日本庭院景观风格
![日本庭院景观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a066df10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f.png)
2023-11-20CATALOGUE目录•日本庭院景观风格概述•日本庭院景观主要风格类型•日本庭院景观的设计要素与技巧•日本庭院景观风格的现代应用与创新日本庭院景观风格概述01日本庭院景观的定义与特点日本庭院景观,通常也被称为日本园林,是日本传统美学与文化的体现,它以自然元素为基础,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创造出一种和谐、宁静且富有禅意的环境。
特点注重细节与整体和谐的统一,追求自然与人工的微妙平衡。
常运用石头、水、植物等元素,以简洁、静谧的氛围见长。
日本庭院景观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历史日本庭院景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受到中国文化和佛教的影响。
在平安时代(794-1185),日本园林开始展现独特风格,摆脱了中国文化的束缚。
禅宗在12世纪传入日本后,对园林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枯山水这种代表性风格。
文化背景日本庭院景观与日本文化、宗教、艺术紧密相连。
如茶道文化与露地(茶庭)的设计,禅宗与枯山水的关联等。
同时,日本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也深刻反映了在庭院设计中。
与中国园林的区别:中国园林注重的是自然山水的再现,讲究的是曲折迂回,而日本园林更注重对自然的提炼和抽象,以简洁、静谧见长。
与欧洲园林的区别:欧洲园林通常注重几何对称和轴线布局,强调人工的雕琢和装饰,而日本园林则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避免过多的人工痕迹。
总的来说,日本庭院景观风格是一种独特且富有深度的园林艺术形式,它深受日本文化、历史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文化的精华,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特点。
日本庭院景观与其他园林风格的区别日本庭院景观主要风格类型02简约禅意。
详细描述枯山水以沙石代替水,常常配以常绿植物、石头、苔藓等元素,构造出一种简约而充满禅意的庭院景观。
这种风格体现了日本禅宗修行者对于自然的敬畏与尊重,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于极简美学的追求。
总结词冥想空间。
详细描述枯山水庭院设计精巧,沙石的纹路、石头的布局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这种设计旨在为观者提供一个冥想的空间,让人在庭院中能够静下心来,感受自然与自我之间的和谐。
日本园林介绍
![日本园林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f0196680b1c59eef8c7b43d.png)
飞鸟时代
•造园水平远胜于大和时代,开始形成日 本风格。 •以池为中心,增设岛屿、桥梁建筑。 •池泉山水园 •代表作:藤原宫内庭、飞鸟岛宫庭园、 小垦宫庭园、苏我氏宅园等。
奈良时代
•从造园数量上看,奈良时代建园超过前朝。 •从喜好上看,还是热衷于曲水建制。 •从做法上看,神山之岛和出水洲浜并未改 变。 •从私园上看,朝廷贵族是建园的主力军。
日本园林造园元素
理水:形式主要有瀑布、泉、溪、湖池等。 •筑山庭理水 •平庭理水 •湖池
日本园林造园元素
日本园林造园元素
日本园林造园元素
山、石、岛 •山 •岛 岩岛、山岛、林岛、潮岛、沙岛、云岛、 松皮岛、龟岛。 •置石(石组)
日本园、石桥、木桥
日本园林造园元素
第3时期:
时间:桃山、江户时代(1573年-1867年) 主要形式:比较大尺度的庭园以及茶庭 代表作:桂离宫
大和时代
•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苑内有池、 泉、舟、岛及各种动植物,池内放养 鲤鱼,苑内奔走禽兽。 •有中国殷商时代苑囿特点,兼有魏晋 自然山水园风格,属于池泉山水园系 列。 •园中有船,与舟游结下了不解之缘。 •曲水宴 •代表作:掖上池心宫、矶城瑞篱宫、 泊濑列城宫
平等院
•
平安时代永承七(公元1052)年,藤原氏政权的全盛期,藤 原赖通作为自己的别墅修建了平等院。院内引入了宇治河水, 园中樱花、杜鹃花和莲花每年喷芳吐艳,藤原力图在平等院营 造一种超脱的仙境和极乐净土的气氛。 院内主要建筑有阿弥陀堂,又称凤凰堂。堂内有尊国宝阿 弥陀如来坐像,是藤原文化的代表之作。2001年3月新开设的博 物馆「凤翔馆」,展示著名国宝。平等院还被用来作为日本10 圆硬币的图案。平等院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发展变迁史-园林史资料
![日本园林发展变迁史-园林史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2d1e0dca58da0116d174901.png)
园林史资料补充
1、日本园林
毛越寺
这一阶段日本正处于飞鸟时代(593-701年),这时日本园林受中国汉建章宫“一池三山”模式的影响。
794年迁都平安京,现在的京都,进入平安时代,这一时期盛行以佛教净土思想为指导的净土庭院,即舟游式池泉庭院,现存以岩手县毛越寺为例,后进入镰仓时代,此时最求净土思想与自然风景死喜爱你个的结合,在舟游式池泉庭院中加入了回游式的特点,以京都西芳寺庭院为典范。
西芳寺
金阁寺
银阁寺
大德寺大仙院
龙安寺
该宫位于京都西南部,因桂川(日本河流的名字)从旁流过,故称桂山庄。
由小崛远洲设计。
中国园林辋川别墅
扬州瘦西湖。
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https://img.taocdn.com/s3/m/a0f730621ed9ad51f01df2c3.png)
安土城与桃山城
茶庭
历史
江户时代(17-19世纪) 江户时代 初期,完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民族形式,并且确立起来。 当时最著名的代表作是桂离宫庭园。庭园中心为水池,池 心有三岛,岛间有桥相连,池苑周围主要苑路环回导引到 茶庭洼地以及亭轩院屋建筑。全园主要建筑是古书院、中 书院、新书院相错落的建筑组合。池岸曲折,桥梁、石灯、 蹲配等别具意匠,庭石和植物材料种类丰富,配合多彩。 修学院离宫庭园,以能充分利用地形特点,有文人趣味的 特征,与桂离宫并称为江户时代初期双璧。此时园林不仅 集中于几个大城市,也遍及全国。
清纯、自然、小巧、植物、禅 清纯、自然、小巧、植物、
本园林
日本深受中国园林尤其是唐宋山水园的影响,因 而一直保持着与中国园林相近的自然式风格。 但结合日本的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形成了 它的独特风格而自成体系。日本所特有的山水庭, 精巧细致,在再现自然风景方面十分凝炼。并讲 究造园意匠,极富诗意和哲学意味,形成了极端 “写意”的艺术风格。
特点
• 清纯 • 日本园林以其清纯、 日本园林以其清纯、自然的风格闻名 于世。它有别于中国园林“ 于世。它有别于中国园林“人工之中见自 而是“ 然”,而是“自然之中见人工”。它着重体 而是 自然之中见人工” 现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观,避免人工斧凿的痕 现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观 避免人工斧凿的痕 创造出一种简朴、 迹,创造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 创造出一种简朴 清宁的致美境界。
桂离宫
历史
明治维新(19世纪末) 明治维新 日本庭园开始欧化。但欧洲的影响只限于 城市公园和一些“洋风”住宅的庭园,私 家园林仍以传统风格为主。
分类
• 枯山水 • 又叫假山水,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 是日本园林 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是日本园林 又叫假山水 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 的精华。其本质意义是无水之庭,即在庭园内敷白 的精华。其本质意义是无水之庭 即在庭园内敷白 缀以石组或适量树木,因无山无水而得名 砂,缀以石组或适量树木 因无山无水而得名。 缀以石组或适量树木 因无山无水而得名。 • 池泉园 • 是以池泉为中心的园林构成 体现日本园林的本质 是以池泉为中心的园林构成,体现日本园林的本质 特征,即岛国性国家的特征 园中以水池为中心, 即岛国性国家的特征。 特征 即岛国性国家的特征。园中以水池为中心 布置岛、瀑布、土山、溪流、 榭等。 布置岛、瀑布、土山、溪流、桥、亭、榭等。
日本造园史
![日本造园史](https://img.taocdn.com/s3/m/bb55ebbbf121dd36a32d8270.png)
造园风格
代表作
公园:云仙公园 寺园:龙云庵敬爱庭 清乐寺七贤庭
西庭「龍門の庭」
Hale Waihona Puke 龍吟庵 東庭「不離の庭」 (珍しい赤砂の枯山水 重森三玲作)
龍吟庵方丈の西庭
平成时代园林( 平成时代园林(1989-现在)
政治背景 把传统精神融入现代生 活
造园风格
国立公园、国定公园、 主题公园
代表作
至1981年1月有27个国立公园 至1984年1月有48个国立公园
造园风格
舟游式池泉式庭园,私 家园林出现 藤原宫内庭
代表作
奈良时代园林(711-794) 奈良时代园林
政治背景
造园风格 代表作
定都奈良 大化改新、班田收受法 《古事记》、《日本书 记》《万叶集》、《怀 风藻》 舟游式池泉园 东院庭园(修复)
东院庭园曲水
东院庭园主屋及水池
平安时代园林( 平安时代园林(794-1192)
代表作
永保寺庭园
南北朝时代园林(1333—1392) 南北朝时代园林
政治背景 镰仓幕府与室町幕府 各拥立一个皇室,形 成南北朝对峙状态 枯山水 池泉回游园
造园风格
代表作
西芳寺园
梦窗疏石(1275-1341年)
西芳寺苔庭
室町时代园林( 室町时代园林(1393-1573)
政治背景 足利义满迁幕府于室町 足利义满时北山文化和 足利义正的东山文化 舟游和回游结合的书院 造庭园、石庭出现 金阁寺庭园 银阁寺庭园 龙安寺庭园
造园风格
代表作
银阁寺庭园 金阁寺庭园
大仙院庭园枯山水
龍安寺の春
桃山时代园林( 桃山时代园林(1573-1603)
政治背景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创立桃山 幕府 武家雄健气派和茶道朴素简约 形成对比 人文意识抬头,向世俗化和人 情化发展
日本园林几个时期和分类
![日本园林几个时期和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9fc79822e2bd960590c6773e.png)
平安时代平安时代前期庭园要求表现自然,贵族别墅常采用以池岛为主题的“水石庭”。
到平安时代后期,贵族邸宅已由过去具有中国唐朝风格的左右对称形式,发展成为符合日本习俗的“寝殿造”形式。
这种住宅前面有水池,池中设岛,池周布置亭、阁和假山,是按中国蓬莱海岛(一池三山)的概念布置而成的。
例如京都宫道氏旧园,在寝殿(现已不存)南面有水池,池中有三座小岛,池西设泷石组(即叠落式溪流,近似小瀑布)。
这个时期的庭园用石渐多,有泷石组、遣水石组(在水流边的布石)、池中小岛式石组(所谓龟岛、鹤岛、蓬莱岛等)。
一些佛寺也多在大殿前辟水池,池中设岛,或在岛上建塔。
岩手县毛越寺和京都法胜寺即为遗例。
记述平安时期造园经验的《作庭记》,是日本最早的造园著作。
镰仓时代武士阶层掌握政权后,京都的贵族仍按传统建造蓬莱海岛式庭园,鹿苑寺庭园即为一例。
另一方面,由中国传入的禅宗佛教兴盛起来,禅僧的生活态度以及携来的茶和水墨山水画等都对日本上层社会产生很大影响,从而也引起日本住宅和园林建筑的变化。
禅、茶、画三者结合孕育而成的思想情趣,使日本庭园产生一种洗练、素雅、清幽的风格。
当时最负盛名的造园家是镰仓末期的禅僧疏石(梦窗国师),他曾设计构筑京都西芳寺、天龙寺、镰仓端泉寺、甲州惠林寺等的庭园。
他也是枯山水式庭园的先驱,对日本庭园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室町时代武士宅园仍以蓬莱海岛式庭园为主。
由于禅宗仍很兴盛,在禅与画的进一步影响下,枯山水式庭园发展起来。
这种庭园规模一般较小,园内以石组为主要观赏对象,而用白砂象征水面和水池,或者配以简素的树木。
典型实例是京都大德寺大仙院和龙安寺庭院(均为方丈庭园)。
大仙院建于1513年,庭园位于方丈室前,宽仅5~6米,以一组有“瀑布”的石组为主体,象征峰峦起伏的山景,山下有“溪”,用白砂耙出波纹代替溪水。
这种无水而似有水、有声寓于无声的造园手法,犹如写意山水画,是一种有高度想象力的艺术概括。
龙安寺方丈庭园枯山水全用白砂敷设,不植树木,白砂中缀石组五处,共15块,分为五、二、三、二、三,由东到西,面向方丈室作弧形布置,风格洗练而含蓄,被视为枯山水庭园代表作。
日本园林类型与其历史
![日本园林类型与其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0b345321dd3383c4bb4cd2e3.png)
日本传统园林有四类:(一)筑山庭石组、树木、飞石、石灯笼等,是表现山峦、平野、谷地、溪流、瀑布等大自然山水风景的园林。
筑山庭里又分为:1 池泉式(回游式)在7世纪以前,日本的园林主要供围猎骑射之用,娱乐观赏性为辅。
公元8世纪的奈良时期,日本在大规模输入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引进了中国的园林文化,开始在庭园中凿池引水,构筑假山,并逐渐将造园发展成一门独立的技艺。
日本在平安时期停止派遣唐使,逐渐改变对中国文化的直接模仿,注重发展自己的文化,具有日本特点的园林——池泉筑山庭,正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
8世纪平安时期,宫城内外修造了几处皇家庭园,如南苑,西池宫,松林苑,鸟池苑等。
皇室还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兴建离宫或寝殿式邸宅。
这时期的显贵邸宅也多有庭园。
此类庭园较大,以具有自然水体形态的湖面为主,园内有湖,岛,廊,亭,舟楫等。
如果湖面较大,则在湖中堆置岛屿并与桥接岸,有时也以一弯溪流代替湖面,树木和建筑则沿湖配置。
2 寝殿造式(坐观式)住宅前面有水池,池中设岛,池周布置亭、阁和假山,是按中国蓬莱海岛(一池三山)的概念布置而成的。
例如平安宫东南角宫墙外的神泉苑,是年代较早的寝殿式邸宅庭院实例,神泉苑寝殿之前为广庭,广庭之南是一泓池水,曲岸参差,两侧的中廊直抵池边,还设有临垂钓台。
这时的日本庭园与中国园林的差异还不是很大。
(二)平庭平庭一般在平坦的园地上表现出一个山谷地带或原野的风景,用各种岩石、植物、石灯和溪流配置在一起,组成各种自然景色。
岩石象征真山,树木代表森林。
约11世纪以后,“以一木一石写天下之景”为指导思想的写意式庭园在日本得到发展。
13世纪,由中国传入了禅宗和南宋山水画。
禅宗的哲理和南宋山水画的写意技法,再次对日本园林产生了重大影响。
14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
是日本写意庭园的极盛时期,并产生了最具特色的园林样式———枯山水。
枯山水庭园即枯庭,是一种无泉池水景,充分利用地势地貌营建的庭园。
枯山水”平庭具有写意风格的类型。
日本古典园林
![日本古典园林](https://img.taocdn.com/s3/m/e169d25e69eae009581bec7a.png)
类。
东福寺本坊庭园北庭青苔
宝镜寺庭园青苔
植栽 苔草类
樱花
红叶木
植栽 乔木类
(五)植栽
2、配植
(1)修剪。室町时代中期以后,在禅宗寺院的庭园中 开始应用修剪植物。 修剪植物景观方式:
a)按画理进行修剪 ;b)以水景为母题;c)寺院园 林中的圆头形修剪树,主要是为了模仿佛菩萨; d)方形修剪。
大片修剪 修学院离宫
植栽 修剪
圆头形修剪 诗仙堂庭园
植栽 修剪
(六)小品
1、石灯笼
依据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石灯笼、木灯笼和金 属灯笼等。 按用途可分成献灯笼和庭灯笼。
石灯笼
2、洗手钵和蹲踞
洗手钵是茶庭中的必备用品。
高的称洗手钵,矮的称蹲踞。
洗手钵
3、小品石塔或模型神社
曼殊院庭园 小石塔
池泉园
筑山庭 高台寺庭园
筑山庭
平庭 高台寺庭园
坪庭 相国寺庭园
平庭、坪庭
(三)茶庭
也叫露地或露路。为了进行茶道礼仪而创造的园 林形式。
茶庭 京都洛匠茶庭
二重露地
茶庭
茶室 京都青龙苑
(四)寝殿造庭园、净土式庭园、书院造庭园
1、寝殿造庭园 。在平安时代产生的园林形式,因以 寝殿为主体建筑而得名。 2、净土式庭园 。达官贵族争相舍宅为寺或捐建寺院。 寺院布局按净土宗曼陀罗图式建造。
4、尘穴
为清扫而设的相当于垃圾桶作用的功能器具。尘 穴是茶道的必备品 。
尘穴
谢谢观赏
书画式枯山水
(二)池泉园、筑山庭、平庭 1、池泉园 。是从中国传承到日本最原始的园林模式, 是日本园林的本质特征。 2、筑山庭 。筑山庭中的园山称为“筑山”或“野 筋”。 3、平庭、坪庭。在平坦的基地上进行规划和建设的园 林(平庭);庭院园林或壶(坪庭)。
日本园林史
![日本园林史](https://img.taocdn.com/s3/m/49d6b43e71fe910ef02df87e.png)
4.4.3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为仁山型;日本古典园林 为智水型。中国的造园家同时也多是画家,而日 本更为纯粹的造园家。
4.4.4园林活动 :茶道、歌道、花道 ;曲水流觞
4.4.5造园人物和著作 :中国造园理论系统化成熟较
晚;日本则较早;中国园林的理论散于书画论之中,
日本的园林理论则是纯园林理论。中国的造园家
现代日本园林有西化的表征
日本园林史
二、中日园林风格比较:
1、造园环境比较 :国土环境(地理、气候、 自然灾害等)中国---大陆性特征(山性特 征),日本----海岛性特征(水性特征)
国土面积 ----园林规模 纬度跨度---国内园林风格类型 气候---大陆、海洋-----园林内容 自然灾害 国民----审美客体的形式美在尺度大小的认定。
影响营造园林的规模,景点的高度,建筑的 高度。园林单体景点的视点高度等
日本园林史
2 园林类型比较
2.1隶属关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 的思想性 2.2布局特点 : 山与水共生的山水型园林类型(水-河.湖.海三
者的综合体;山---可无岛.必有山 ), 海与岛共生池泉型园林类型(水--泉与海的综
合体;山 –可无山,必有岛 ); 2.3游览的交通方式 :都有舟游、路游(称回游)、
不一定是园林理论家,日本的造园家很多同时也
是园林理论家
日本园林史
5 造园手法比较:
5.1一般手法:
中国:中轴式和中心式并存,建筑布局对称, 实隔和园中园,表现复杂的俗家活动和真山 真水,后园式,偏韵律的特点,建筑偏于华 丽、厚重、土石木结合、对称、拱平桥和石 桥、楼廊多的特点 ;
日本:中轴式向中心式发展,建筑布局自由 , 虚隔和无园中园 ,偏于简洁的佛家活动和枯 山水 ,前园式和后园式并存,偏节奏特点, 建筑偏于朴素、轻盈、纯木、不对称、平桥
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https://img.taocdn.com/s3/m/884dc99051e79b8968022641.png)
17
京都大德寺大仙院
在书院的院子里,做了 两尊大石头, 取名为”中 山石“,以两尊石 头为中 心,布置成了”峡谷“, “峡谷”间用白砂形成 “瀑布”,瀑布“倾泻下 来 后用碎石铺成了”大海“,” 大海里又巧妙的用石头摆成 了“船舶”,“仙人岛”, “石桥”这样抽象的景观。
18
19
20
21
金阁寺
40
石灯笼
41
42
3.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手水钵
桂离宫中的手水钵
43
3.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洞窟
• 中国的神仙思想大约在公元450年左右传入日本。这一思想期望通过 采集山野自然生长的药草制成仙药,并在艰苦的修行中借助神灵之 力而成仙。这种修行的场所就在洞窟之中。同时,洞窟也是风葬、 水葬的宝地。洞窟的造型被引入庭园大约在镰仓时代以后。
西本院寺 桃山 京都
天龙寺 镰仓 京都
47
太宰府天满宫 江户初期 福冈
48
请大家批评指正
49
15
京都大德寺
大德寺创建于日本江户年间(公元1319年),位于今日本京都市北区, 是洛北最大的寺院,也是禅宗文化中心之一。大德寺内尚有大仙院、养源院、 瑞峰院和高桐院四个寺院散在其间。其中大仙院的庭院是江户初期枯山水庭 园的代表作,景致优雅。
16
京都大德寺大仙院
古岳禅师在16世纪设 计的大德寺大仙院的方丈 东北庭,通过巧妙地运用 尺度和透视感,用岩石和 沙砾营造出一条“河道”。 这里的主石,或直立如屏 风,或交错如门扇,或层 叠如台阶,其理石技艺精 湛,当观者远眺时,分明 能感觉到“水”在高耸的 峭壁间流淌,在低浅的桥 下奔流。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日本古代园林
![日本古代园林](https://img.taocdn.com/s3/m/eccb784f767f5acfa1c7cdda.png)
日本古代园林
日本早期园林是为防御、防灾或实用而建的宫苑,周围开壕筑城,内部掘池建岛,宫殿为主体,其间列植树木。
而后学习中国汉唐宫苑,加强了游观设置,以观赏、游乐为主要设景、布局原则,创造了崇尚自然的朴素园林特色。
(一)、早期园林:3—11世纪日本古代宫苑
在3—4世纪时:简单的宫苑外围开壕沟或筑土城环绕周边,只留可供进出的桥或门。
内中有列植的灌木和用植物材料编制的墙篱,宫苑里都开有泉池,以作游赏和养殖。
6世纪中叶,佛教东渡到日本,模仿中国汉代以来“一池三山”的做法,从皇家宫苑遍及到各个贵族私宅庭园之中。
公元8世纪末(794),日本把“一池三山”的格局进一步发展成为具有自己特点的“水石庭”,池和岛的主题表现已
经形成,而且总结了前代造园经验,写出日本第一部造庭法秘传书《前庭秘抄》。
(二)、中后期园林: 12世纪—江户时代寺园、枯山水、茶庭及离宫书院式庭园
武士执政期间:对贵族豪华虚荣的生活方式取轻视态度在庭
园中惜爱树木,不作华丽或玩乐设施,一切从朴素或实用出发,造庭趋于简朴。
幕府时期:出现寺园和茶庭及枯山水
江户时代:离宫书院式庭园。
导游基础知识:日本园林
![导游基础知识:日本园林](https://img.taocdn.com/s3/m/6573b6e3482fb4daa58d4bec.png)
日本园林风格类型
枯 山 水
日本园林风格类型
(二)池泉园、筑山庭、平庭 1.池泉园 从中国传承到日本最原始的园林模式,是日本园林的本质特征。 2.筑山庭 筑山庭中的园山称为“筑山”或“野筋”。 3.平庭 在平坦的基地上进行规划和建设的园林。
日本园林风格类型
池
筑
泉
山
园
庭
平 庭
日本园林风格类型
(三)茶庭 也叫露地或露路。为了进行茶道礼仪而创造的园林形式。
日本园林风格类型
(一)枯山水 1.枯山水 枯山水又称干山水、假山水,是日本园林的精华 。 2.石庭 纯粹采用一种元素的多是以石或砂为材料来表现的庭园。 3.苔庭 以青苔表现古老和枯寂,有时也用它表示生命。 4.型木(篱)式枯山水 完全用修剪树木来表现的称为型篱式枯山水或型木式枯山水 。 5.书画式枯山水。把禅理、画理、园理集中体现于园林之中。
寝
净
殿
土
造
式
庭
庭
园
园
书 院 造 庭 园
京都洛匠茶庭
京都青龙苑
日本园林风格类型
(四)寝殿造庭园、净土式庭园、书院造庭园 1.寝殿造庭园 在平安时代产生的园林形式,因以寝殿为主体建筑而得名。 2.净土式庭园 达官贵族争相舍宅为寺或捐建寺院。寺院布局按净土宗曼陀罗图式建造。 3.书院造庭园 在桃山时代发展起来的池泉园形式。
日本园林风格类型
日本园林
课件提纲
一、日本园林历史沿革 二、日本园林风格类型
日本园林历史沿革
(一)大和时代园林(300~592年),园林属于池泉山水园 。 (二)飞鸟时代园林(593~710),园林亦属于池泉山水园,开始模仿 本国景观,走向个性化道路 。 (三)奈良时代园林(711~794年) ,此期日本全面吸取中国文化 。 (四)平安时代园林(794~1185年) ,寝殿造园林 ,净土园林 。诞生 世界第一部造园书籍《作庭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园林类型与其历史
(1)池泉筑山庭在7世纪以前,日本的园林主要供围猎骑射之用,娱乐观赏性为辅。
公元8世纪的奈良时期,日本在大规模输入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引进了中国的园林文化,开始在庭园中凿池引水,构筑假山,并逐渐将造园发展成一门独立的技艺。
日本在平安时期停止派遣唐使,逐渐改变对中国文化的直接模仿,注重发展自己的文化,具有日本特点的园林——池泉筑山庭,正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
8世纪平安时期,宫城内外修造了几处皇家庭园,如南苑,西池宫,松林苑,鸟池苑等。
皇室还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兴建离宫或寝殿式邸宅。
这时期的显贵邸宅也多有庭园。
此类庭园较大,以具有自然水体形态的湖面为主,园内有湖,岛,廊,亭,舟楫等。
如果湖面较大,则在湖中堆置岛屿并与桥接岸,有时也以一弯溪流代替湖面,树木和建筑则沿湖配置。
平安宫东南角宫墙外的神泉苑,是年代较早的寝殿式邸宅庭院实例,神泉苑寝殿之前为广庭,广庭之南是一泓池水,曲岸参差,两侧的中廊直抵池边,还设有临垂钓台。
这时的日本庭园与中国园林的差异还不是很大。
(2)枯山水庭园约11世纪以后,“以一木一石写天下之景”为指导思想的写意式庭园在日本得到发展。
13世纪,由中国传入了禅宗和南宋山水画。
禅宗的哲理和南宋山水画的写意技法,再次对日本园林产生了重大影响。
14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
是日本写意庭园的极盛时期,并产生了最具特色的园林样式———枯山水。
枯山水庭园即枯庭,是一种无泉池水景,充分利用地势地貌营建的庭园。
典型的枯庭往往是小型的观赏性庭园,游人是不能入内游赏的。
地面铺白砂耙成的曲线,借以象征湖泊;在白砂上摆放若干石块,其上点缀少量的灌木或苔草,象征山峦,使不大的庭院蕴含深远的意境。
枯山水庭园多见于寺庙园林,设计者多为禅宗僧人。
枯山水庭园是禅宗哲理与园艺相结合的园林艺术形式。
他的赋予此种园林以恬淡出世的气氛,把宗教的哲理与园林艺术完美的结合起来,把“写意”的造景方法到了极致,也抽象到了顶点。
枯山水很讲究置石,主要是利用单块石头本身的造型和它们之间的配列关系。
石形务求稳重,低广顶削,不作飞梁,悬挑等奇构,也很少堆叠成山,这与我国的叠石很不一样。
枯山水庭园内也不栽置不太高大的观赏树木,都很注意修剪树的外形姿势而又不失其自然生态。
(3)茶庭15世纪,随着日本茶道的盛行而出现了茶庭。
茶道是以品茶为题的一套礼仪,由禅宗僧侣所倡导,武士,豪绅们附庸风雅而竟相效仿。
茶室为举行茶道的场所,茶庭即茶室所在的庭园。
茶庭的面积比池泉筑山庭小,要求环境清雅,幽静,便于沉思冥想,所以造园设计偏重与写意。
茶庭顺应自然,面积不大,单设与庭园其他部分隔开。
四周围以竹篱,有庭门和小径通过最主要的建筑即茶汤仪式的茶屋。
茶庭面积虽小,但要表现自然的片段,寸地而有深山野谷幽美的意境,更要和茶的精神协调,能使人默思沉想,一旦进入茶庭好似远离尘世一般。
庭中栽植主要为绿树,洁净是首要的,庭地和石上都要长有青苔,使茶庭形成“静寂”的氛围,忌用花木,一方面是出于对水墨画的模仿,另一方面。
在用无色表现幽静、古雅感情也有其积极的意义。
园内草地上一般铺设石径,散置几块山石并配以石灯和几株姿
态虬曲的小树,茶室门前设石制洗手盆,到后来,包括船石、敷石、跳石、石灯笼、竹篱等,都成为日本庭园中必不可少的点缀。
(4)池水庭园日本庭园到江户时代(17~19世纪)初期,日本完成并确立起自己独特的民族形式。
池水庭园就是典范,它包括周游式、回游式和观赏式三种类型。
当时最著名的代表作是桂离宫庭园,庭园中心为水池,池心有三岛,岛间有桥相连,池苑周围主要苑路环回引导到茶庭洼池以及亭轩院屋建筑,全园主要建筑是古书院、中书院、新书院相错落的建筑组合。
池岸曲折,桥梁、石灯、蹲配等别具意匠。
日本庭园在造园广泛的实践基础之上,总结出三种程式化的典型样式,即与书法“真、行、草”相对应的“真之筑”、“行之筑”和“草之筑”。
所谓的“真之筑”是对自然山水的写实模拟,“草之筑”属写意的方法,“行之筑”则介于两者之间。
三种造园模式犹如书法楷、行、草三体之内涵各具特色。
日本园林的基本特征是概括地在现大自然,以有限的空间表达自然山水的无限意境,日本庭园长于多方借景,其建筑、池泉、岩石、植物等成为建园的基本要素。
日本园林建筑深受中国建筑的影响,其形态更加简洁并蕴涵禅意。
正因为如此,日本园林虽源于中国,最终却能形成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
自然风景园林的极端写意和富于哲理的趋向,是日本不同于中国园林的最主要之处,也是日本园林的主要成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