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2010版中国药典标准

合集下载

最完整最清晰的2010版中国药典(共三部)

最完整最清晰的2010版中国药典(共三部)

最完整、最清晰的2010版中国药典(共三部)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弄来了最完整、最清晰的2010版中国药典,效果堪比正版原书。

绝对完整,绝对清晰的2010版中国药典pdf版,共三部,还包括了2010版中国药典勘误表。

内容比较大,三部一共超过440M,大家可以自己去淘宝,下载需要耐心哦。

最完整、最清晰的2010版中国药典(共三部)原文地址:/forum-viewthread-tid-19984-fromuid-5.html主要内容:(1)《中国药典》2010年版1部.pdf(2)《中国药典》2010年版2部.pdf(3)《中国药典》2010年版3部.pdf(4)中国药典2010版1部附录.pdf(5)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勘误表.pdf(6)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误表.pdf(7)2010版中国药典三部勘误表.pdf2010版中国药典(中药材部分)目录一枝黄花(p3)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丁公藤(p3)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丁香(p4)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角茴香(p4)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蟾酥成品质量标准

蟾酥成品质量标准

目的:为保证蟾酥成品质量,建立蟾酥成品质量标准。

范围:蟾酥成品责任:质量管理部、检验室、生产技术部、仓储部和销售部执行本标准。

内容:1.制定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增补本2.产品编码及规格:见《产品编码及规格一览表》3.有效期及复验:按《物料贮存期、复验管理规程》执行名称项目标准蟾酥性状本品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

棕褐色或红棕色。

团块状者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

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

鉴别理化鉴别(1)(2)(3)应符合规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品种项下)薄层鉴别供试品色谱中,在与蟾酥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脂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绿色及一个红色斑点。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品种项下及《附录Ⅵ B》)检查水分不得过13.0%(《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H》第一法)总灰分不得过5.0%(《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K》)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K》)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150mg/kg(《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第一增补本《附录Ⅸ U》)含量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华蟾酥毒基(C26H34O6)和脂蟾毒配基(C24H32O4)的总量不得少于6.0%。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品种项下及《附录Ⅵ D》)贮存条件置干燥处,防潮。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蟾酥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蟾酥

注 2:药典规定蟾酥来源于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干燥分泌
物。由于资源紧缺,存在以花背蟾蜍和华西大蟾蜍的分泌物为替代品的情况,并
且由于采集时鲜浆并不区分基原动物,是多种近缘蟾蜍鲜浆的混合品。因此,本
标准不制定不同基原的规格。
市场上存在不同形式的蟾酥掺杂混伪品,不符合药典规定的含量要求,应注
意鉴别。
历史沿革
一、历代产地变迁 蟾酥原名蟾酥眉脂,始载于唐·《药性论》,《日华子本草》称之为蟾蜍眉酥。
《本草衍义》始有蟾酥之名。寇宗爽谓:“眉间白汁,谓之蟾酥。以油单纸裹眉 裂之,酥出纸上,阴干用。”时珍曰:“取蟾酥不一,或以手捏眉棱,取白汁于油 纸上或桑叶上,插背阴处一宿,即自干,或安置竹筒内盛之,真者轻浮,入口味 甜也。或以蒜及胡椒等辣物纳口中,则蟾身白汁出,以竹篦刮下,面和成块,干 之。其汁不可入人目,令人赤肿盲,或以紫草汁洗点,即消。”
蟾蜍资源在我国分布广泛,《中国药典》规定以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耳后 腺和皮肤腺分泌物做药用,下面对蟾酥的产地变迁进行总结分析。
1.1 古代本草 明《本草纲目》曰:“蟾蜍多在人家下湿处,形大,背上多痱磊,行极迟缓, 不能跳跃,亦不解鸣。蛤蟆多在陂泽间,形小,皮上多黑斑点,能跳接百虫,举 动极急。二物虽一类,而功用小别,亦当分而用之。”明《本草汇言》曰:“蟾蜍 锐头大腹,促眉浊声,皮上多,生江湖陂泽及人家园囿阴湿处。”说明了蟾蜍的 生境,但未明确具体产地。 蟾酥产地最早记录于《明一统志》:“蟾酥祁州(今河北安国)出,《元志》 宋村有蟾池。”又说“(山西)代州五台、崞、定襄等县出有池尚存。”又云:“归 德府(今河南商丘)土产蟾酥。”可见蟾酥主产自河北、山西、河南。 清代的《增订伪药条辨》中记载:“江南出者为杜酥,要无面块,神色起亮 光者佳。无锡出者,中有竹节痕;浙江杭(州)、绍(兴)出者为片子酥,粉质 少者亦佳。山东出者为东酥,色黄黑,味麻辣。”增加山东与江南产地,并说明 了质量佳的蟾酥的性状。 清代的《药物出产率》中记载:“产直隶省北京东便之觉润、玉田,两县为 最好,亦多出,山东产者次之。六七月收成。” 1.2 现代文献

2010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外用药——蟾酥

2010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外用药——蟾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发表时间:2011-12-22T13:29:17.860Z 来源:《教育创新学刊》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韩喜增[导读]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又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韩喜增平山县岗南镇中学摘要: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又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

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方法,毋用置疑,必须指导学生紧紧抓住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是这一数学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渗透方法;训练方法;掌握方法;提炼方法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又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目前初中阶段,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整体思想、化归思想、转化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函数思想、辩证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方法等。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方法,毋用置疑,必须指导学生紧紧抓住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是这一数学链条中的最重要的一环。

许多数学家和教育家历来强调对中学生的数学思想教育,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集中了大量的优秀例题和习题,它们所体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固然重要,但其蕴涵的数学思想却更显重要,作为一个执教者,要善于挖掘例题、习题的潜在功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来,这不仅是课标体现义务教育性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训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

干蟾皮药材中华蟾酥毒基的含量测定

干蟾皮药材中华蟾酥毒基的含量测定

干蟾皮药材中华蟾酥毒基的含量测定作者:陈伟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3年第17期[摘要] 目的建立了干蟾皮中华蟾酥毒基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色谱法:采用Waters Xbridge C18反相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0.5%磷酸二氢钠溶液∶乙腈(52∶48)加磷酸调pH 3.2;检测波长为294 nm;流速:1 mL/min;柱温为室温。

结果华蟾酥毒基在进样量2.5~15.0 μg(r = 0.9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y = -4×107x-10 196(r = 0.9999);溶液精密度、重复性均良好;在12 h内测定,其稳定性最佳;溶液加样回收实验考察得平均回收率为97.4%,RSD = 2.8%。

5批干蟾皮药材的含量分别为0.012、0.009、0.013、0.011、0.007 mg/g,平均含量为0.010 mg/g。

结论本方法建立的色谱条件科学、快速、稳定,可作为干蟾皮药材内在质量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 干蟾皮;华蟾酥毒基;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中图分类号] R2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6(b)-0116-03干蟾皮是两栖纲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去除内脏的干燥体[1],其全身均可供药用。

干蟾皮是一种使用广泛的药材,性寒味苦,具有破结、消疳积、行水、解毒、杀虫、定痛等功效[2-5]。

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臃肿疔毒等症病。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干蟾皮对肿瘤亦有抑制作用,我国多用来治疗原发性肝、肺癌及肠癌等,其制剂如华蟾素注射液在临床上也有广泛应用,主要治疗中晚期消化道癌、肝炎等,效果明显。

干蟾皮的主要抗肿瘤活性成分为蟾酥毒类成分,如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等[6]。

近年来有关蟾皮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鉴定研究较多[7-9]。

蟾皮的主要提取方法有水煎煮法、超声法、回流提取法等。

中药鉴定学:动物药类――蟾酥的鉴别

中药鉴定学:动物药类――蟾酥的鉴别

中药鉴定学:动物药类――蟾酥的鉴别【性状鉴别】团蟾酥呈扁圆形团块或饼状,直径3cm~10cm,厚约5mm,茶棕色、紫黑色或紫红色,表面平滑。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

气微腥,味麻辣,粉末嗅之作嚏。

遇水即泛出白色乳状液。

片蟾酥呈不规则片状,厚约2mm,一面较粗糙,另面较光滑。

质脆,易折断。

药材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粉末少许,于锡箔纸上,加热即熔成油状。

均以色红棕、断面角质状、半透明、有光泽者为佳。

【显微鉴别】粉末:淡棕色。

①甘油水装片观察,呈半透明或淡黄不规则形碎块,并附有砂粒状固体。

②浓硫酸装片观察,显橙黄色或橙红色,碎块四周逐渐缩小而呈考试,大网站收集透明的类圆形小块,表面显龟裂状纹理,放置稍久渐溶解消失。

③水装片加碘试液观察,不应含有淀粉粒。

【成分】①强心甾体化合物:为结构类似强心苷元而有毒性的蟾毒配基类(bufogenins)化合物,已知有10余种,大多为干燥加工过程中的分解产物,如华蟾毒配基约5%,脂蟾毒配基约3.4%,蟾毒灵约1.8%,羟基华蟾毒基约1.6%,蟾毒配基(bufotalin)约 1.5%,远华蟾毒基(telocinobufagin)约1.4%及海蟾蜍精(marinobufagin)等;另含洋地黄毒苷元(digitoxigenin)、沙门苷元(sarmentogenin)等。

上述蟾毒配基类常在C3与辛二酰精氨酸(suberoylarginine)、庚二酰精氨酸(pimeloylarginine)、丁二酰精氨酸(succinoylarginine)、辛二酸、硫酸等结合成的酯类,统称为蟾毒类(bufotoxins),多存在于加工前的蟾酥分泌物中。

蟾酥中蟾毒配基和蟾毒的种类及含量,可因原动物、产地、采制时间和方法不同而有差异。

②吲哚类生物碱:主要有蟾酥碱(bufotenine)、蟾酥甲碱(buforenidine)、去氢蟾酥碱(dehydrobufotenine)、蟾酥硫碱(bufothionie)及5-羟色胺(serotonin)等。

《中国药典》2010版中药材及饮片临床标准修订

《中国药典》2010版中药材及饮片临床标准修订

土荆皮
辛、温;有 毒。归肺、 脾经。 咸,寒;有 小毒。归肝 经。
土鳖虫
将主治中的“ 散结,消肿, 乳腺炎,颈淋 解毒。用于乳 巴结结核,慢 痈,瘰疬;乳 性淋巴结炎, 苦,微寒。归 解毒,散结,消 腺炎,颈淋巴 肥厚性鼻炎” 肺、脾经。 肿。用于乳痈, 无 结结核,慢性 删除。“慢性 瘰疬,痰核。 淋巴结炎,肥 淋巴结炎”规 厚性鼻炎。 范为“痰核 ”,删去“肥 厚性鼻炎”。 除湿,解毒, 解毒,除湿,通 通利关节。用 利关节。用于梅 于湿热淋浊, 毒及汞中毒所致 甘、淡,平。 带下,痈肿, 的肢体拘挛,筋 调整功能主治 归肝、胃经。 无 瘰疬,疥癣, 骨疼痛;湿热淋 排序。 梅毒及汞中毒 浊,带下,痈 所致的肢体拘 肿,瘰疬,疥癣 挛,筋骨疼痛 。 辛、温;有毒 杀虫,止痒。 杀虫,疗癣,止 功能增加“疗 (无) 。归肺、脾经 用于疥癣瘙痒 痒。用于疥癣瘙 癣”。 。 。 痒。 破血逐瘀,续筋 破瘀血,续筋 接骨。用于跌打 骨。用于筋骨 咸,寒;有小 损伤,筋伤骨 折伤,瘀血经 完善功能主治 孕妇禁用。 孕妇禁用。 毒。归肝经。 折,血瘀经闭, 闭,癥瘕痞块 产后瘀阻腹痛, 。 癥瘕痞块。
品名
注意原标准 注意修订后
注意修订的部分
一枝黄花
微苦、辛, 平。
辛、苦,凉。 归肺、肝经。
功效按中医术 语规范。主治 增加“喉痹, 无 乳蛾”,删去 西医病名 。 本品有强烈 的发汗作 用,虚弱者 慎服,孕妇 忌服。 本品有强烈 的发汗作 用,虚弱者 慎用,孕妇 禁用。
丁公藤
辛、温;有 小毒。归肝 、脾、胃经 。
千里光
苦,寒。
千金子
辛,温;有 毒。归肝、 肾、大肠经 。
辛,温;有毒 。归肝、肾、 大肠经。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药标准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药标准
测定处方中的化学药维生素C、对乙酰氨基 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均按标示量计
(三)药品安全性得到进一步保障
对规定使用天然牛黄或体外培育牛 黄投料的制剂增加了猪去氧胆酸的 检查,保证了投料准确。(如安宫 牛黄丸、散)
(四)新方法、新技术应用
1、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鉴别 饮片:乌梢蛇、蕲蛇
2、薄层-生物自显影技术法鉴别 地黄、熟地黄(检测成分:毛蕊花糖苷;显
原子 吸收
氮测 定法
挥发 油测 定法
滴定
鞣 质
重量 法
品种 数 850 51 17 29 2 11 4 27 1 3
新增 709 24 8 12 1 9 1 9 1 0
2005版与2010版含量测定项目比较
HPLC GC 2005年版 564 31
UV
TLC-S
原子 吸收
滴定
26 38 1 38
2010年版 1265 70 41 33 2 53
药材:黄芪、枸杞子、金银花、阿胶、西洋参、 白芍、甘草、丹参、山楂
饮片:黄芪、枸杞子、金银花、阿胶、 西洋参 、甘草、山楂
(三)药品安全性得到进一步保障
中成药:
树脂残留物检查(复脉定胶囊) 铅镉砷铜检查(紫血散) 重金属、砷盐检查(黄连上清片等7个品种) 乌头碱限量(固肾定喘丸等32个品种) 三氧化二砷检查(六应丸等10个品种)
5、含量测定增加了较多的新对照品 独一味:山栀苷甲酯和8-o-山栀苷甲酯 知母:芒果苷、知母皂苷BⅡ 青叶胆片:獐牙苦苷 金莲花润喉片:荭草苷
(三)药品安全性得到进一步保障
增加剂型安全性要求: 眼用制剂按无菌制剂要求;
(公告:中国药典关于眼用制剂无菌要求的 具体执行时间将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规范》实施的要求另行规定。)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生化药品增修订情况
辅料增修订情况 执行日期等
6 3
7 3
各论的增修订情况
• 各论的增修订情况(1):名称与性状
• 各论的增修订情况(2):鉴别
• 各论的增修订情况(3):安全性检查
• 各论的增修订情况(4):有效性检查
• 各论的增修订情况(5):含量测定
各论的增修订情况(1):名称与性状
药品通用名称 (原料药)
主,部分制剂采用了红外光谱鉴别。根据辅料对样品提取结果的影响 不同,采用了全谱比较或限定特征波数两种方式。
各论的增修订情况(2):鉴别
化学反应

要选用反应明显、专属性较强的方法,且试剂易得、毒 性较低。毒性大的、放射性强的、有悖于环保的,删除。

例: 衍生化物熔点鉴别反应,删除。

例:异烟肼

如含挥发性有机溶剂且有机溶剂量明显影响含量结果时,也写明扣除,
(3)“按无水物与无溶剂物计算”,但所含挥发性有机溶剂如已包
括在干燥失重之内,则仅写明“按干燥品计算”而不再扣除溶剂。
各论的增修订情况(1):名称与性状
性状 (原料药)

色:样品的色泽应按照白色、类白色、微黄色、淡黄色、浅黄色、
黄色这样的顺序排列(以黄色举例),如果两个色阶相邻,可用 “或”来描述,如类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如果色阶之间相
凡例的增修订情况
各论的增修订情况 现代分析技术的应用
生化药品增修订情况
辅料增修订情况 执行日期等
6 3
7 3
凡例的增修订情况
• 2005年版
名称及编排,项目与要 求,检验方法和限度, 标准品、对照品,计量, 精确度,试剂、试液、 指示剂,动物实验,说

28种毒性药材制成的中药饮片(含有毒性的炮制品).

28种毒性药材制成的中药饮片(含有毒性的炮制品).

的中药饮片(含有毒性的炮制品)
标准来源 白砒石:本品为含砷的 硫化物经氧化后而得的 白色砷华矿石。主含三 白砒石、 氧化二砷(As2O3)。红砒 有大毒 红砒石 石:本品为含砷的硫化 物经氧化后而得的红色 砷华矿石,主含三氧化 二砷(As2O3)。上海 (2008) 取净砒石,照暗煅法(附 砒霜 录Ⅰ),煅透,待冷却 后,收集盖锅上的结晶 。安徽(2005)、山东 (2002) 取铅块置锅中,加热熔 化,除去上层黑渣,投 入水银,拌匀,倒入瓷 盆内,晾凉。甘肃 (1986) 毒性 炮制品
(HgO)。
有毒
胆南星
制南星细粉与牛、羊或 猪胆汁经加工而成,或 为生天南星细粉与牛、 羊或猪胆汁经发酵加工 而成。安徽(2005)、 甘肃(2008)、贵州 (2005)、河南 (2005)、江西(2009 、2008)、宁夏 (1997)、天津 (2005)
毒性
有大毒
有大毒
有毒
有大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无毒
21
红升丹
22
白降丹
23
蟾酥
《中国药典》2010年版
24 25 26 27
洋金花 红粉(红氧化汞) 轻粉 雄黄
《中国药典》2011年版 《中国药典》2012年版 《中国药典》2013年版 《中国药典》2014年版
生南星( 南星、蛇头 天南星、虎膏、蛇芋 、半夏精、鬼蒟蒻、 28 野芋头、蛇木芋、山 苞米、蛇苞谷、山棒 子)
《中国药典》2010年版 北京(2000):本品为 有毒 半夏曲1 法半夏、苦杏仁等与面 粉混合发酵而成的曲剂 。 甘肃(2008)本品是以 半夏曲2 法半夏与面粉混合后, 经发酵而制成的曲剂。 有大毒 巴豆霜 《中国药典》2010年版 将米用清水浸湿后,在 米斑蝥 锅内均匀平铺一层,文 火加热,待冒烟时,加 入净斑蝥,轻轻翻炒, 有大毒 至米呈黄棕色,取出, 筛去米粒,晾凉。每 100kg净斑蝥,用大米 20kg。北京(2008) 米炒红娘虫 将米淘净, 置锅内,加热至米贴附 锅上,微冒热气时,放 入生红娘虫,轻轻翻 炒,至米呈黄褐色,除 米炒红娘 有毒 去米及头、足、翅。上 虫 海(2008):每100g生 红娘虫,用米100g;浙 江(1994、2005):每 10g生红娘虫,用米100g

蟾酥用法用量药典标准

蟾酥用法用量药典标准

蟾酥用法用量药典标准蟾酥是一种中药,是由蟾蜍全身或后肢中的皮肤腺体分泌的一种毒液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成的。

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散结消癥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中。

蟾酥的使用方法和用量非常重要,不符合规范使用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甚至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制定蟾酥用法用量药典标准对于规范蟾酥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蟾酥的用法1、内服蟾酥可以内服,但由于其毒性较大,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内服蟾酥应先将蟾酥研成细末,然后用酒或水调成糊状,再分次服用。

内服蟾酥应注意以下事项:(1)蟾酥不能空腹服用,应在饭后30分钟左右服用。

(2)内服蟾酥的用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年龄等因素而定,一般来说,成人一次用量为0.1~0.3克,每日1~3次;儿童用量应根据年龄而定,一般为0.01~0.03克/次,每日1~3次。

(3)内服蟾酥的疗程一般不宜超过7天,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2、外用蟾酥也可以外用,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筋膜炎、腰肌劳损等疾病。

外用蟾酥应注意以下事项:(1)外用蟾酥必须避免接触眼睛、口腔、鼻腔等黏膜部位,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2)外用蟾酥应先将蟾酥研成细末,然后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或酒精,搅拌均匀后涂于患处。

(3)外用蟾酥的用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而定,一般来说,每次用量为0.1~0.3克,每日1~3次。

二、蟾酥的用量蟾酥的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用的蟾酥的总量,是影响蟾酥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蟾酥的用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年龄等因素而定。

一般来说,成人每次用量为0.1~0.3克,每日1~3次;儿童每次用量为0.01~0.03克,每日1~3次。

蟾酥的总用量一般不宜超过15克。

三、蟾酥的不良反应蟾酥是一种毒性较大的中药,使用不当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健康。

蟾酥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中毒反应因为蟾酥毒性较大,使用不当会引起中毒反应,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闷、心悸等症状。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药材及饮片拟收载品种中医标准修订内容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药材及饮片拟收载品种中医标准修订内容

功能主治修订 后
三叉苦
苦,寒。
原标准中归 经阙如。根 据《广东地 增加“归肺 苦,寒。归肺 标》记载及 、心、肝经 、心、肝经。 功效主治特 ”。 点,补充归 经“肺、肝 ”。
清热解毒,消肿 止痛。用于感冒 发热,瘟疫时 毒,乳蛾,喉 痹,咽喉肿痛, 痈肿疮毒,跌扑 肿痛,风湿痹 痛,皮肤瘙痒。
功能主治修 订的部分 “消炎”改为 “消肿”。将 主治中的“流 行性脑脊髓膜 炎,乙型脑 炎,扁桃体 炎,咽喉炎” 等改为“瘟疫 时毒,乳蛾, 喉痹,咽喉肿 痛,风湿痹痛 ”。
大补元气,复 脉固脱,补脾 益肺,生津, 安神。用于体 虚欲脱,肢冷 脉微,脾虚食 少,肺虚喘 咳,津伤口 渴,内热消 渴,久病虚 羸,惊悸失 眠,阳痿宫 冷;心力衰 竭,心原性休 克。
大补元气,复脉 固脱,补脾益 肺,生津养血, 安神益智。用于 体虚欲脱,肢冷 脉微,脾虚食 少,肺虚喘咳, 津伤口渴,内热 消渴,气血亏 虚,久病虚羸, 惊悸失眠,阳痿 宫冷。
收涩生肌敛疮 。用于疮疡不 敛,湿疹,口 疮,跌扑伤 痛,外伤出血 。
活血止痛,止血 生肌,收湿敛 疮,清肺化痰。 用于跌扑伤痛, 外伤出血,吐血 衄血,疮疡不 敛,湿疹、湿 疮,肺热咳嗽。
功能主治修 功能主治修订 订的部分 的理由 依据《中华本 草》七版教 材,以及主治 加“活血止痛 证对功效进行 ”功效,改“ 修订,以求功 收涩生肌敛疮 效主治相应。 ”为“止血生 依据《饮膳正 肌,收湿敛疮 要》“去痰热 ”,增加“清 ”,《纲目》 肺化痰”;调 “去膈上热, 整主治证顺序 化痰生津”, 。 《本草正》“ 清痰热咳嗽” 补“清肺化痰 ”。
3~6g, 3~6g,用 用于配制 于配制酒 酒剂,内 未改动 剂,内服 服或外搽 或外搽。 。 1~3g, 增加“内服或 内服或研 研末外敷”。 末外敷。

蟾酥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蟾酥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蟾酥药材名称:蟾酥[国家保护2类]拼音名称:CHASU别名:蟾蜍眉脂、蟾蜍、癞蛤蚂浆、蛤蟆酥、蛤蟆浆。

科属: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

产地:主产于我国河北、山东、湖南、江苏、浙江等地。

多为野生品种。

性味:[性味、归经]辛,温。

有毒。

归心经。

功效:开窍醒神,止痛,解毒。

中成药:共有106种中成药使用蟾酥:血栓心脉宁心可宁胶囊梅花点舌丸麝香保心丸心宝丸活心丸喉症丸咽喉消炎丸牙痛一粒丸咽速康气雾剂等。

应用:1、用于痧胀腹痛,吐泻,神昏。

蟾酥辛温走窜,有开窍醒神、辟秽之功,故可治夏伤暑湿秽浊不正之气及饮食不洁所致的痧胀腹痛、吐泻不止、甚则昏厥之证,常与麝香、丁香、苍术等配伍,如蟾酥丸。

2、用于恶疮,瘰疬,咽喉肿痛及各种牙痛。

本品有毒,有良好的攻毒消肿止痛作用,外用、内服皆有良效。

用治恶疮肿毒、痈疽疗疮等症,以之与雄黄、枯矾、朱砂等配伍,为丸绿豆大,每服五丸,葱白汤下,甚效,如《外科正宗》蟾酥丸。

治疗烂喉丹痧、喉风、乳蛾及咽喉肿痛,常与牛黄、雄黄、冰片等配伍,如六神丸。

3、近年用蟾酥治疗各种癌肿,有一定的攻毒抗癌、消肿止痛作用。

如用治肝癌、肠癌、白血病、皮肤癌等,内服或外用,均取得一定的疗效。

临床亦用于呼吸、循环衰竭,有迅速而持久的升压作用,并有显著的兴奋呼吸作用。

配伍效用:蟾酥配伍朱砂、麝香、牛黄:蟾酥解毒消肿止痛;朱砂清心解毒;麝香芳香开窍、辟秽化浊、消肿止痛;牛黄清热解毒豁痰。

诸药伍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热毒壅阻之喉痹失音、口舌腐烂、咽痛腮肿及痈疽疮疖等症。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调敷或掺膏药内贴患处。

内服:0.015~0.03G,多入丸、散用。

注意事项:本品有毒,孕妇忌服。

严重胃溃疡、胃炎慎服。

外用时注意不可入目。

采收加工:多于夏、秋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或放入缸中,用竹丝搅动刺激或用蒜、胡椒等物塞入其口,使刺激而分泌白浆,用竹刀刮下。

蟾酥中药分析图谱

蟾酥中药分析图谱

蟾酥中药分析图谱摘要:中国药典-中药标准物质分析图谱:蟾酥(Chansu)中药分析图谱,脂蟾毒配基中药分析图谱,华蟾酥毒基中药分析图谱【药材基本信息】别名癞蛤蟆酥、癞蛤蟆浆、蟾蜍酥等来源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功能解毒,止痛,开窍醒神【对照药材提取和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对照药材的提取:精密称取本品细粉0.0271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甲醇2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经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24小时的华蟾酥毒基对照品9.81mg、脂蟾毒配基对照品13.43mg,分别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量取1ml,各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溶液中含华蟾酥毒基38.8μg、脂蟾毒配基53.07μg)。

【分析条件】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 C18250×4.6mm,5μm进样量:20.0μl检测波长:296nm;柱温:29.7℃流速:1ml/min流动相:0.5%磷酸二氢钾(磷酸调pH=3.2): 乙腈= 50 : 50方法来源:《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对照药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对照品:上海诗丹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照品含量:脂蟾毒配基98.5%华蟾酥毒基98.5%仪器:Agilent 1120配置:二元梯度,在线脱气机,VWD检测器,柱温箱,手动进样器【分析色谱图】【分析结果】对照品名称保留时间拖尾因子理论塔板数含量脂蟾毒配基 12.1min 1.00 17307 3.41% 华蟾酥毒基 10.1min 1.06 22255 0.11%【注意事项】● 在此分析条件下脂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出峰时间分别为12.1、10.1分钟。

蟾酥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蟾酥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蟾酥药材名称:蟾酥[国家保护2类]拼音名称:CHASU别名:蟾蜍眉脂、蟾蜍、癞蛤蚂浆、蛤蟆酥、蛤蟆浆。

科属: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

产地:主产于我国河北、山东、湖南、江苏、浙江等地。

多为野生品种。

性味:[性味、归经]辛,温。

有毒。

归心经。

功效:开窍醒神,止痛,解毒。

中成药:共有106种中成药使用蟾酥:血栓心脉宁心可宁胶囊梅花点舌丸麝香保心丸心宝丸活心丸喉症丸咽喉消炎丸牙痛一粒丸咽速康气雾剂等。

应用:1、用于痧胀腹痛,吐泻,神昏。

蟾酥辛温走窜,有开窍醒神、辟秽之功,故可治夏伤暑湿秽浊不正之气及饮食不洁所致的痧胀腹痛、吐泻不止、甚则昏厥之证,常与麝香、丁香、苍术等配伍,如蟾酥丸。

2、用于恶疮,瘰疬,咽喉肿痛及各种牙痛。

本品有毒,有良好的攻毒消肿止痛作用,外用、内服皆有良效。

用治恶疮肿毒、痈疽疗疮等症,以之与雄黄、枯矾、朱砂等配伍,为丸绿豆大,每服五丸,葱白汤下,甚效,如《外科正宗》蟾酥丸。

治疗烂喉丹痧、喉风、乳蛾及咽喉肿痛,常与牛黄、雄黄、冰片等配伍,如六神丸。

3、近年用蟾酥治疗各种癌肿,有一定的攻毒抗癌、消肿止痛作用。

如用治肝癌、肠癌、白血病、皮肤癌等,内服或外用,均取得一定的疗效。

临床亦用于呼吸、循环衰竭,有迅速而持久的升压作用,并有显著的兴奋呼吸作用。

配伍效用:蟾酥配伍朱砂、麝香、牛黄:蟾酥解毒消肿止痛;朱砂清心解毒;麝香芳香开窍、辟秽化浊、消肿止痛;牛黄清热解毒豁痰。

诸药伍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热毒壅阻之喉痹失音、口舌腐烂、咽痛腮肿及痈疽疮疖等症。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调敷或掺膏药内贴患处。

内服:0.015~0.03G,多入丸、散用。

注意事项:本品有毒,孕妇忌服。

严重胃溃疡、胃炎慎服。

外用时注意不可入目。

采收加工:多于夏、秋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或放入缸中,用竹丝搅动刺激或用蒜、胡椒等物塞入其口,使刺激而分泌白浆,用竹刀刮下。

蟾酥丸中蟾蜍二烯内酯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蟾酥丸中蟾蜍二烯内酯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蟾蜍丸中2种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华蟾毒它灵、脂蟾毒配基成分含量。

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检测,以AgilentZorbaxSB-C18(250mm×416mm,5µm)色谱柱。

流动相:乙腈-0.5%磷酸二氢钾溶液(55:45,用磷酸调节pH为3.2);检测波长:296nm。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同时测定2种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的含量。

该测定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适用于蟾酥丸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的质量控制。

对2家医疗机构、2批号样品中2种蟾蜍二烯内酯的含量准确测定了结果。

关键词蟾蜍丸,蟾蜍二烯内酯,高效液相色谱法目录一、蟾蜍二烯内酯类成分含量测定的目的和意义 (4)二、蟾蜍二烯内酯类成分含量测定的实验仪器与材料 (4)(一)仪器与试剂4(二)待测样品4三、实验方法步骤 (5)(一)色谱条件 (5)(二)对照品溶液配制 (5)(三)系统适应性测试 (5)(四)线性关系考察 (6)(五)精密度试验 (6)(六)稳定性试验 (6)(七)重复性试验 (6)(八)回收率试验 (6)(九)样品测定 (7)四、讨论 (7)五、结论 (7)六、参考文献 (7)一、蟾蜍二烯内酯类成分含量测定的目的和意义中成药蟾酥丸具有解毒消肿,辟秽疗疮,活血定痛等特点。

主治疔毒恶疮、痈疽发背、附骨痈疽、乳痈乳发及无名肿毒等。

现代多用于急性乳腺炎、蜂窝组织炎、全身各部的化脓性感染等属于热毒壅盛者。

蟾酥丸组方成分一般为:蟾酥、雄黄、朱砂、轻粉、寒水石、枯矾、铜绿、蜗牛、麝香、胆矾、乳香、没药。

其中蟾酥是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干燥分泌物,性辛,温;有毒。

归心经。

具有解毒,止痛,开窍醒神之功效。

蟾酥中含有蟾蜍毒素类、蟾毒配基类、蟾毒色胺类等化学成分,此类物质有强心等作用,在化学上属于甾族化合物,而其C17上再接一个α-吡喃酮基,凡具有此种骨架的物质(实际上,植物中亦有具有此种骨架的物质),总名蟾蜍二烯内酯,是蟾蜍浆液、蟾酥的主要有效成分。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概况河北省药品检验所2010年11月石家庄主要内容O 总体情况凡例的增修订情况© 各论的增修订情况举例附录增修订情况◎ y药典(药品标准)一点个人体含10年版与05年版二部增修订情况比较表10版二部各类品种的增修订情况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1)(主要是有关物质、含量测定项目)-乙酰半胱氨酸颗粒,乙酰哇胺片,二轻丙茶殓片、注射液,己烯雌酚注射液,己酮可可殓注射液,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片、滴丸,五氟利多片,贝诺酯片,牛磺酸颗粒,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双喀达莫片、注射液,丙戊酸钠片,甘露醇注射液,左氧氟沙星片,布美他尼注射液、片,丙谷氨片、胶囊,布洛芬片、胶囊,扑米酮片,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2)•卡马西平片、胶囊,卡托普利片,卡维地洛片、胶囊,甲芬那酸片、胶囊,甲氧氯普胺片,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甲氧节旋注射液,甲硝哇片、泡腾片、栓、胶囊、注射液,甲磺酸培氟沙星片、胶囊,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司坦哇醇片,尼莫地平片、分散片、胶囊,尼可刹米注射液,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3)•尼美舒利片,尼索地平片,对乙酰氨基酚片、胶囊、注射液,地高辛片,地西泮片, 达那异烟耕片、粉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西米替丁氯化钠注射液,达非哇胶囊,曲安奈德注射液,肌昔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肌昔,米非司酮片,安乃近片,异戊巴比妥片,异烟耕片,芬布芬片、胶囊,克霉哇乳膏、药膜、栓,咲喃妥因肠溶片,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4)-咲廛米注射液,毗哌酸胶囊、片,口引喙美辛肠溶片、乳膏,利福平注射液,谷氨酸钾注射液,泛酸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普噪仑片,环扁桃酯胶囊,苯巴比妥钠片,注射用苯妥英钠,非诺贝特片、胶囊, 罗通定片,洛莫司汀胶囊,辛伐他汀片、胶囊,非诺贝特胶囊,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5) •复方十一烯酸复方磺胺唏喘片,盐酸依诺沙星片、胶苯海明片,苯殓缓释片,枸橡酸他莫昔芬片,枸椽酸芬太尼注射液,枸椽酸喷托维林片,氟康哇氯化钠注射液,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氢氯廛嗪片,氢漠酸东萇君殓注射液,重酒石酸间轻胺注射液,复方卡托普利片,复方克霉噪乳膏,复方盐酸阿米洛利片,复方磺胺甲噁哇注射液,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6)•胆苯殓片,美洛昔康片、分散片、胶囊,洛莫司汀胶囊,盐酸乙胺丁醇片,枸椽酸喷托维林片,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氢氟廛嗪片,氢漠酸东芨蓉殓片、注射液,水仙殓片,复方甘草片,复方卡托普利片,复方甲苯咪哇片,复方克霉哇乳膏,复方莪术油栓,复方铝酸钮胶囊、片,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7)•度米芬滴丸,盐酸马普替林片,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盐酸尼卡地平片,盐酸地芬尼多片,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盐酸多巴芬丁胺注射液,盐酸多塞平片,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盐酸异丙嗪片、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胶浆, 盐酸妥拉噪林片、注射液,盐酸阿米替林片,盐酸苯乙双肌片,盐酸苯海索片,盐酸奈福泮片、注射液,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8)•盐酸罗通定片,盐酸哌哇嗪片,盐酸哌替喘片、注射液,盐酸氟奋乃近片、注射液, 盐酸美沙酮片、注射液,盐酸倍他司汀片, 盐酸胺碘酮片、注射液、胶囊,盐酸麻黄碱注射液、滴鼻液,盐酸维拉帕米缓释片, 盐酸氯西那林片,盐酸氯米帕明片,盐酸氯胺酮注射液,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9)•盐酸雷尼替丁注射液,盐酸漠己新片,格列齐特片(II),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盐酸丁丙诺啡注射液,盐酸己氟拉嗪片,盐酸去氯轻嗪片,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胶囊,盐酸布桂嗪片、注射液,盐酸甲氧明注射液,盐酸甲氯芬酯胶囊,盐酸曲吗多胶囊,盐酸伐昔洛韦片、胶囊,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10)•盐酸多沙普仑注射液,盐酸安他噪林片,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盐酸环丙沙星片、胶囊.滴眼液,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美西律注射液,盐酸莫雷西嗪帕酮注射液,氧氟沙星片、胶囊、滴眼液, 氨甲环酸片、注射液,烟酸占替诺注射液, 酒石酸美托洛米片、注射液、胶囊,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11)•盐酸消旋山萇蓉殓注射液,诺氟沙星软膏、滴眼剂,蔡普生片、栓、胶囊、颗粒,咖片,径基眼片,维A酸片,维生素B1片、注射液,维生素C 注射液(草酸检査),维生素E软胶囊,维生素K1注射液,联磺甲氧节旋片,葡萄糖酸亚铁片.胶囊、糖浆,硝西泮片,硝苯地平片、胶囊,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12)•硝酸甘油片、注射液,硝酸异山梨酯乳膏, 硝酸益康乳膏、栓、喷雾剂、溶液,硫酸亚铁片,氯硝西泮片、注射液,氯氮平片,氯氮片,氯磺径哇乳膏,奥沙西泮酮洛芬肠溶胶囊,酮康噪片、片* 9 bn m乳膏、胶囊,标准中有较大变化的部分制剂品种(13)•澳丙胺太林片,熊去氯胆酸片,醋酸甲径孕酮片,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磺胺咳呢片、混悬液,磷酸川茸嗪片、胶囊、注射液,磷酸可待因片,磷酸苯丙哌林颗粒、片、胶囊,磷酸氯唾片、注射液,螺内酯片、胶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蟾酥
Chansu
BUFONIS VENENUM
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

多于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和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

【性状】本品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

棕褐色或红棕色。

团块状者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

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

【鉴别】(1)本品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

(2)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5ml,浸泡1小时,滤过,滤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固体少量,滴加硫酸数滴,即显蓝紫色。

(3)取本品粉末0.1g,加三氯甲烷5ml,浸泡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酐少量使溶解,滴加硫酸,初显蓝紫色,渐变为蓝绿色。

(4)取本品粉末0.2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置10ml 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蟾酥对照药材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脂蟾毒配基对照品、华蟾酥毒基对照品,加乙醇分别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三氯甲烷-丙酮(4:3: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绿色及一个红色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3.0%(附录ⅨH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5.0%(附录ⅨK)。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附录ⅨK)。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5%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用磷酸调节pH值为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6nm;柱温40℃。

理论板数按华蟾酥毒基峰、脂蟾毒配基峰计算应分别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华蟾酥毒基对照品、脂蟾毒配基对照品适量,精密称
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各含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5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细粉约25m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两种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华蟾酥毒基(C26H34O6)和脂蟾毒配基(C24H32O4)的总量不得少于6.0%。

饮片
【炮制】蟾酥粉取蟾酥,捣碎,加白酒浸渍,时常搅动至呈稠膏状,干燥,粉碎。

每10kg蟾酥,用白酒20kg。

【性味与归经】辛,温;有毒。

归心经。

【功能与主治】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痧胀腹痛吐泻。

【用法与用量】0.015~0.03g,多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