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散步》精品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6《散步》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
(4.在解决分歧过程中,谁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谁的权利最大?研讨中对每 个人物作简要的分析并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注意品评,读出感情。
【交流点拨】(1)可以说每个人做得都好,因为我:孝顺善良;母亲:慈爱 亲切;妻子:温顺贤惠;儿子:聪明乖巧。
六、说教学过程
步骤一、新课导入 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亲情的浓浆,纵然是一次极平常 的漫步,也能让人体会到温馨的亲情。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 受一家祖孙三代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步骤二、自学指点(一)——预习与交流 1.读准下面这些加点字的读音。 漫步(sàn) 熬(áo) 咕咕(gū) 分岐(qí) 顿时(shà) 粼粼(lín lín) 2.理解下面这些词语的意思。 信服:相信并佩服。 各得其所:①指各自得到所需要的东西;②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3.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年生,重庆人。当代作家,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用多种体裁创作,以小说见长。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 《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祖孙三代的感情。母亲和儿子产生分歧,我经过思考决定:“ 走大路”。大路平坦,方便老人,反应了我对母亲的尊敬。母亲改变了主张:“还 是走小路吧。”小路崎岖,孩子感兴趣。母亲慈祥,想让孙子高兴,改变了主张, 反应了老母亲对孙子的爱惜。
2.传情的句子(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师生时时点评)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 ,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交流点拨】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 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正因为如此”一句,又流露羁縻了 “我”的文化修养。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话是不会这样说的。由此可以明 白,表现什么样的情态,就要用什么样的语言。 (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交流点拨】比得多妙!从内容上说,有回环的关系,把母子关系一下 子追溯到几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温顺的性情都表现出来了。
2024版新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公开课教案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表现,对 其语音、语调、情感表达等方面进 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16
小组合作探究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2024/1/26
小组合作探究法的意义 小组合作探究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 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 深入理解。
01
展示内容
学生可以选择课文中的某个片段或自己创作的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内容进
行展示。
02
展示形式
学生可以采用朗诵、表演、演讲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鼓励创新和个性
化表达。
2024/1/26
03
评价标准
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包括语言表达、情感表现、创意等方面,对学生
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促进学生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学效果的 评估等方式对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 辅助作用进行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问题 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同时,教师也应 注意不要过度依赖信息技术手段,要将 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发挥各自 的优势。
2024/1/26
18
PART 05
学生活动设计与实施
REPORTING
2024/1/26
物形象。
13
文化常识及背景知识
2024/1/26
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通过文中“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的情节,向学生传递尊老爱 幼的传统美德。
家庭伦理道德观念
通过文中一家人散步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在 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生命与责任的思考
通过文中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责任的承担,引发学生对生命与责任 的深刻思考。
20
小组讨论活动组织及引导
散步说课稿部编版母鸡萝丝去散步说课稿范文十一篇
散步说课稿部编版母鸡萝丝去散步说课稿范文十一篇散步说课稿部编版母鸡萝丝去散步说课稿1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高审美情趣。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尊老爱幼,珍爱生命的情感。
3、体会文章用人物性格来表现文章主题的写作思路。
1、感悟文章所揭示出来的一条家庭道德准则: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照顾老的一头。
2、理解文章是如何围绕主题思想来写的。
1、课堂导入二十年后,假如你和爸爸、妈妈、妻子、儿子(或女儿)同乘一条船过河,突然船翻了,大家都掉进水里,只有你会游泳,而你只有能力救一个人,你救谁师:请考虑好,救谁呢为什么设想:(生:离我最近的。
生:救妈妈,妈妈最亲。
生:女儿,她以后的路还长。
)师:你感到选择的困难了吗难以选择,是因为复杂的亲情!好,既然家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是如此重要,那我们都要尽力的维护好自己的家,但光靠一个人的力量够吗(学生回答)每个人在家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都应该尽自己所能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莫怀戚笔下的家庭是怎样的它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2、整体感知a、听录音,要求l 采用圈点法标出读错的字词。
l 朗读时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几方面。
b、积累字词fēn qí(分歧) xìn fú(信服) 背bēi(背人) bèi(后背) chāi sàn(拆散) 霎时(shà) 水波粼粼(lín) 嫩芽(nèn) 熬过(áo)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c、回答问题。
a、散步的人有:母亲、我、妻子、儿子b、散步的地点是:田野c、散步的季节是:初春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 (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3、细读课文,分析理解,讨论:你在这些人物中最欣赏哪一位,为什么(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我”孝顺的段落或语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散步》精品教案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散步》精品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散步》学习。
本篇文章选自教材第一单元“自然颂歌”,涉及到章节内容包括:文章作者介绍、生词学习、文章内容分析、主旨探讨等。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莫怀戚《散步》,通过对其语言特色、情感表达解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美好,体会亲情珍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本课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写作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热爱,感受亲情美好,培养学生家庭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写作特色、主旨探讨。
2. 教学重点:生词学习、文章内容分析、情感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美好,进而引入本课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文章主题、写作特色,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主旨,讲解文章写作特色,如修辞手法、句子结构等。
5. 随堂练习:针对文章重点、难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情感体验:学生分享自己对文章感受,谈谈对亲情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散步》2. 作者:莫怀戚3. 生词:若干(具体生词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而定)4. 文章主题:感受大自然美好,体会亲情珍贵5. 写作特色:修辞手法、句子结构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抄写生词。
(2)分析文章写作特色,举例说明。
(3)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理解,结合自己生活实际。
2. 答案:(1)具体生词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而定。
(2)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句子结构优美,富有诗意。
(3)开放性答案,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经历,谈谈对文章主题理解。
2019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6课《散步》说课稿精品教育.doc
伴着美景散步,带着美德上路——《散步》说课一、情理结合说教材《散步》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通过四篇不同国度、不同时段人们对亲情的理解的学习,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继而感受到亲情之类的情感内涵。
《散步》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散文,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首先,它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资源。
本文不仅篇幅短小,语言精美,而且内容贴近生活,人物形象鲜活,很适合拿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第二,它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资源。
作者莫怀戚运用小说笔法,在叙述“散步”这件简单的生活小事时,通过运用截选、嫁接与改造等方法,使事件富有了曲折性和镜头感,引人入胜。
同时,在语言的运用上,作者还善于采用对称句、大词小用等方法来丰富文章内容。
这些技巧都可以作为教师指导学生“跟课文学写作”的资源。
第三,它是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资源。
这篇文章选取的是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思考。
特别是当下,很多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往往忽略的年迈父母。
这篇课文可以作为真切、鲜活的情感教育范例,来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反思自我,接受伦理和情感的教育。
二、以生为本说策略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了解,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几点:一是学习朗读技巧,把握全文感情基调;二是畅谈朗读感受,理解课文深层意蕴;三是运用朗读方法,品味本文优美语言;四是设计活动方案,增加家庭幸福指数。
为了更好地解决理解课文深层意蕴和品味语言这两个重难点,我用“朗读法”贯穿整堂课的教学,用“散步”这一事件带出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景物描写的赏析和深层情感的挖掘。
具体策略如下:一是试读课文,找出要素概事件;二是美读课文,畅谈感受最深处;三是品读课文,体会散文语言美;四是走进生活,设计家庭日活动。
这四个活动分别体现如下意图:一是试读课文,旨在指导学生注意朗读的语气、节奏,并要求学生迅速找出六要素,概括本文所写事件;二是在美读课文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抓住自己的读后感,畅谈感悟,从而多角度理解课文内涵;三是品读课文中的“对称句”,体会语言的对称美;四是学生通过家庭活动方案的设计,感受到自我在家庭中的存在感和重要性,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第6课《散步》说课课件(21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变换重音节奏,感受对称性语句富有韵律、
重1 哲理性的效果,把握一家人和谐幸福的情感
基调。
重2
抓词联想想象,品读菜花、桑树、鱼塘等意 象,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生命的旺盛。
难3
探究多元主题,理解本文以小见大,引孝道、 责任、生命等思考,了解莫怀戚创作原则。
教法学法
变换句式、对比朗读,感受对称性语句富有
学情分析
已掌握: 1.对情感唤醒式的朗读较为熟悉。 2.对散文中记叙事件时人物的塑造、情感的表达等 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3.对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的行为已经有一定的感受 和体会。 未掌握: 1.对通过语气、节奏的变化把握情感基调不清楚。 2.对环境描写的渲染、衬托、暗示等作用较为陌生。 3.对“中年-责任”、“生命-轮回”缺乏思考。 4.对作者对称式的语言及创作原则不了解。
达形式
3.展开想象 丰富体验
想象田野上的景象?
例: “菜花田、鱼塘边”有嗡嗡的 蜂蝶、来拍照的大人与嬉戏的儿童。
手法: 尝试用联想与想象 等表现手法
环节三:自主品析,展望“田野”
任务3.进一步想,如果没有这些景物描写, 会怎么样?
1.对比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有——渲染春天的气 息;衬托幸福的心境;推动情节发展。 2.补充资料,归纳景物描写可以——暗示多元深刻 的主题。
【设计意图】(达成目标1) 变式朗读,把握感情基调,品析“我们”。 补充空白,丰富学生认识,言语传神。 1.变式朗读——“也”的重音读出小家伙的活泼;
“摸摸”的延长读出母亲的善解人意; “。”的语气变化读出我的顾全大局。 2.补充空白——妻子“无言”体会妻子贤惠。
环节二:变式朗读,走近“我们”
抓关键词 换词对比 句式变换 朗读体会 联想想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PPT优秀教学说课复习课件说课
我和妻子要尽全力呵护他们。“整个世界”则要读得深沉庄严,“我”
和妻子背上背的一个是生命的源头,一个是生命的延续,保护好他们
是中年人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2.学生展示朗读,教师总结生成。 (1)我们读到了一位慈爱的母亲、贤惠的妻子、孝顺的儿 子、聪明的孙子,一家人相亲相爱,其乐融融。 (2)景物描写的语句点染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传达出万 物复苏的生命感慨,烘托了一家人散步的美好情景和幸福心情。 (3)对称的语句,句式整齐,两相映衬,富有情趣;增加 了思想内涵,耐人寻味。
(3)读出句子之妙。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
···
···
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
· · ··
【朗读指导】“慢慢地”应该读得慢一些,要让好不容易熬过严
冬的母亲能多看一会儿春天的美景,让年幼正在成长的儿子多呼吸些
新鲜的空气。“稳稳地”要读得稳一些,母亲年龄大,儿子年纪小,
四、学以致用,体悟温情
朗读文章《拥你入睡》:标注朗读符号,运用恰当的语气、 节奏,读出字里行间蕴含的温情。
1.请用舒缓而深沉的语气朗读下面的文字,并标注朗读符号。 儿子确实像小猫一样睡在我的怀里。均匀地呼吸,胸脯和鼻 翼轻轻起伏着,像春天小河里升起又降落的暖洋洋的气泡。
2.请用略带失落与忧伤的语气朗读下面的文字,并标 注朗读符号。
我很
,因为
。
•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
小路吧。”
读的时候配合动作
➢ 咬文嚼字
仔细品味这三个字的深意
•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 妻子呢,她总是听我的。 • 妻子呢,她总是在外面听我的。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创作背景篇一此文写于1985年,最先发表于当年的《中国青年报》上。
当时莫怀戚父亲去世不久,照料了莫怀戚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给抽调了了生活的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
莫怀戚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说,莫怀戚母亲处在丧偶综合症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
同时,作者在和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交流时候发现国外对“孝”也是倍加推崇,因此在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时候产生了写下这篇文章的念头。
初一上册语文《散步》教案篇二教学设想:当代作家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精美隽永,玲珑剔透、蕴籍丰富的亲情散文。
文章篇幅不长,写的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一家人一起散步,却于小小的一次散步中折射出亲情人性的亮丽之光;于轻描淡写之中显出蕴籍含蓄隽永的诗意;于娓娓道来里展示晓畅素雅的美的语言。
或许是久居繁华的灯红酒绿的都市,很少看到全家老小一同散步的情形,或许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很少看见全家老小外出时和谐相处的情形。
因此,每每看到这篇散文,总觉得有些东西触动我的心灵,总会引起我们的向往和思考,就算看百遍也不厌倦,仍有常读常新的感觉……于是,面向七年级的学生教学《散步》,首先是朗读,带着学生美美地读,进入散文中描绘的优美情境,感受自然之美、人情之美;然后是概括故事情节,欣赏人情美;难点在于探究美,即探究美的根源——家庭和谐幸福的秘诀,学会创造美。
教学目标: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会通过语音、语调、语速、重音的变化表达情感;二、概括文章内容,品味欣赏精美隽永语言;三、体会亲情之美,培养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散步本是很平常的事情。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出来散步,却并不多见。
你和全家人一同散步过么?能否说说全家人一同散步的故事?(几个人一起?在哪散步?开心么?)鼓励学生大胆、主动的表达。
师:听了大家刚才说的的散步故事,在孩子们看来确实很有意思。
2022秋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上册《散步》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上册《散步》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散步》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本篇课文是一篇叙事类的散文,话题选取贴近生活的小事——散步,以小见大地引发了作者生命的感慨,抒发了一种交织在母子、父子、祖孙三代之间浓浓的亲情。
二、说教学目标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朗诵法和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浓浓的亲情,懂得应该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哲理。
四、说学情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也有自己的阅读和学习方法,但是他们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较弱,具化形象思维占主导。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但对生活的观察不够细致,缺乏生活体验,又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误导,许多学生尊老爱幼的观念比较淡薄,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伦理观。
本文是一篇生活故事类的散文,以小见大的手法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是学生们理解的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概括事件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揣摩朗读的语气和节奏,然后演读,同学间互评互读,教师适时点拨、指导、范读。
要求学生在把握本文清新、明朗、愉悦、亲切、舒缓、从容的感情基调的基础上练习朗读。
然后,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找出人物、环境、情节等要素,概括本文所写事件。
学生不难概括: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散步。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完善散步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此环节先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后自主学习,培养从文章获取信息及概括事件的能力,最后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思考探究:在面对分歧时,"我"为什么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儿子?从而得出结论:在两头不能兼顾时,照顾长辈,这是“我”的处事原则“孝”,学生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情感。
(二)赏读课文,畅谈感受此环节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阅读感受,要求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批注。
散步说课稿
散步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的开展,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辨力和表达力,提高学生的赏析水平和综合素养,达到以下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辨力,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引发学生对自然珍贵资源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参与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赏析水平,通过分享个人观点和感受,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和文化素养。
4.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投影仪、小黑板或白板、笔、演讲稿2.教学材料:散步路线图、散步过程中遇到的景物图片3.学生准备:学生携带纸和笔,准备参与活动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本次教学活动的主题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前准备(5分钟)•分发散步路线地图和参考资料,要求学生在前往目的地的过程中仔细观察路边的景物。
•引导学生提前思考:在散步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哪些值得一看的景物?它们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教师展示一段样例讲解,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观察。
3. 散步过程(30分钟)•带领学生按照散步路线图进行散步。
•路上遇到有趣的景物时,教师停下来与学生一起进行观察和思考,并在小黑板或白板上记录学生的观点。
4. 分享交流(15分钟)•返回教室后,学生准备好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所见景物的描述,进行分享交流。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进行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教师则引导学生互相提问和回答,提供更多的细节或感想。
5. 深入讨论(15分钟)•根据学生的分享和交流,引导学生展开更深入的讨论,例如探究景物生成原因、地域特点等。
•教师在小黑板或白板上记录学生的讨论内容和结论,以便后续总结。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复习学到的知识要点。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次散步活动,你们学到了哪些内容?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四、教学反思本次散步说课稿以教师带领学生出门散步为核心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辨力和表达力为教学目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的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
2.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意。
教学时间:二课时一、预习试朗读课文。
二、导人《散步》这篇散文,通过祖孙三代人散步的过程,表现出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朗读时要用心领会。
三、正课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散步》。
2.分六个层次指导朗读。
(1)缘由。
(第1~3自然段)①提问:“我们”为什么要去散步?讨论并归纳:为了母亲。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应该多走走”所以一家人陪母亲去田野散步。
②提问:怎么朗读第l~3自然段?讨论并归纳:应读得轻柔一些,用陈述语气。
读出“我”对母亲的孝心。
③提问:试读出第2自然段的重音和停顿,使朗读有节奏感,抑扬顿挫。
讨论并归纳: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去远一点,就觉得内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则又听/她的话一样。
(2)过渡。
(第《自然段)①提问:这段写什么来过渡?讨论并归纳:描写初春的田野来过渡。
②提问:怎样描写?讨论并归纳:描写初春田野的特征——新绿,嫩芽,冬水——春天的气息,生命在召唤。
用拟人手法,写出新绿的形态和色彩,写出冬水的声音和形象。
③提问:怎样会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讨论并归纳:写出初春的田野生机盎然。
④提问:应该怎样朗读这一段?讨论并归纳:应读得有诗情画意,读出初春田野的勃勃生机。
(3)人题(第5段)①提问:课文写一家三代人怎么散步的?儿子怎么说的?表现儿子什么性格?讨论并归纳:小儿子从一家三代人散步的方式发现“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表现儿子的天真可爱,聪明智慧。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说课稿第1篇】《散步》说课稿各位领导和老师,你们好!我很高兴能有今天这样一个锻炼和展示的机会,请各位专家批评指导!我说课的内容是《散步》,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一些说明:一说教材分析,二说课时安排及教法学法,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一、教材分析《散步》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文章,这个单元的文章,不管是描写亲情的散文,还是歌颂亲情的诗文都深深地打动我们的心弦,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写出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引起我们的共鸣。
而本文是莫怀戚先生写于1985年的一篇情词真切、清新优美的散文,题材极其平凡,而意蕴却十分丰富。
作者选取一家三代人一次春天散步的小事作为素材,在景物美的描写中,展现人际关系、书写亲情、感受生命。
让我们在这样一曲真善美的颂歌中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旅行。
新课标对七-九年级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良好的阅读方法,理解主要内容,领悟深层意味,品评艺术特色,探讨有价值的问题。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准确掌握6个词:信服、霎时、拆散、委屈、水波粼粼、各得其所(2)准确理解2个关键句:①“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②“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2.过程和方法:反复阅读,深入思索,领悟文章深长的意味,品味文中具有对称美的句子及富有表现力的语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朗读与赏析,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的感情,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品味揣摩优美的语言,体会课文蕴含的浓浓亲情。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寓意深刻的句子。
二、课时安排及教法、学法(一)教学课时:1课时(二)教法:1.朗读教学法。
《散步》这篇文章很美,感情也很动人,要通过反复朗读去仔细品味,感受本文朴素自然而又醇香悠远的意蕴。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说课课件
3、你从文章中读出了哪些情感? 小组交流,并朗读具体的文段。
4、本文运用了怎样的写法?
设计意图: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自主探究,通过 交流合作,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最终发掘出课文主旨、感受和理解课 文中表现的亲情,唤醒和丰富学生的的亲情体验,读出亲情之外的情感 内涵,最后归纳出文章的写法。到达水到渠成的效果,而且问题设计少 而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节课学生不但能体会到尊老爱幼的主题,还能领会到中年人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谅父母,感恩亲人。对于难点的突破也很顺 利,可见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很强,可发掘的潜力很大。
本文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以小见大,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对 此手法掌握得不够。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这样的经验和理解能力 ,教学中应该更贴合学情,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
板块四、梳理结构,整体感知 1、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2段),交代漫步的地点、人物和漫步的缘由。 第二部分(3~8段),写漫步的过程: 第一层(3~5段),写田野的春色和一家人漫步的乐趣。 第二层(6~8段),写漫步中的波涛和解决的办法。
2.齐读课文,初步感知 找出事情产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 明确:(1)漫步的时间:初春
板块五、精读课文、探究主旨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文章中人物的语气语调,努力体会任务的性情特 点和情感。四人一组交流下面问题:
1、面对漫步分歧,我做出决定的原因是什么? 2、文章结尾说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是 不是也太夸张了呢?为什么把背母亲、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如何 理解这个结尾?
板块七、品读课文,加深体会 朗读指点: 1、本文的朗读基调:欢愉而深沉 2、朗读时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语调、语速几方面。
人教版(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说课稿《散步》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散步》。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学情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和设计理念。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散步》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莫怀戚。
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是继“人生”“自然”“科学”主题之后为培育有血有肉有感情之人而设的单元。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围绕着有关亲情和家庭生活展开,《散步》正是体现着浓浓亲情的一篇文章,文章记叙了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细节”,围绕着“母子情”、“夫妻情”、“祖孙情”这三种情感,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因此,本文在全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新课标》要求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要突出学生的心灵感悟和个性解读,对作品中感人的意境和形象,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学习本文要进一步落实本单元的要求,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基于以上分析,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将分三个维度设定:1、知识和技巧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和方法目标: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的确定是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实际;至于教学难点,则是就学生接受而言,学生经过预习,还存有疑问,理解还存在困难的地方。
所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教学难点为: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新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积累为学习的前提,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积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给新的学习构筑起合适的背景,奠定教材与生活,作者与读者以及教师与学生情感上有效沟通的基础,能够迅速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尽快进入课文的情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莫怀戚的《散步》这篇课文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第五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
所以,教学这篇《散步》,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
二、说学生七年级的学生对文笔优美华丽的文章容易认同、喜欢,对文辞淡而意蕴深沉的文章却缺乏深入理解、反复品味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本文的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品味文章朴实文字下丰富的意蕴,能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悟。
大多数七年级学生在家里沐浴着长辈的关爱,他们知道这份爱却体会不深刻,更少有学生能自觉的回报这份爱,所以,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字里行间流淌的亲情,感悟其中的“孝”字就更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为:1. 学生能读写并解释重点词语。
2. 学生能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能积累语言和借鉴写法,并学习圈点勾画。
4. 学生能发现感受并珍惜周围的亲情,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的确定是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实际;至于教学难点,则是就学生接受而言,学生经过预习,还存有疑问,理解还存在困难的地方。
所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⑴教学重点:感受文章浓浓的亲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⑵教学难点:透过文章浅显质朴的语言,品读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蕴。
五、说教法学法1. 朗读法:朗读是感受、理解文章的有效手段。
我选用朗读法,将朗读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反复吟诵,最终用朗读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感悟,对亲情的感悟。
2. 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散步》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散文。
它用一件非常普通的家庭小事“散步”“形散而神聚”地体现了一家人之间浓浓亲情,唱出了一曲尊老爱幼的赞歌,让人体验到“生活之美”。
二、目标分析: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够整体把握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学习朗读能力的培养。
《课标》对第四学段的朗读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
针对以上分析,我对本节课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优美语言。
2、培养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
教学重点:1、学习优美语言。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
三、说教法1、启发谈话,以情动人。
2、授之以渔,合作学习。
3、交流对话,开放学习。
4、链接生活,震撼心灵。
5、媒体辅助,增色课堂。
四、说教学程序: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设计了如下步骤:1、情境导课:这里用多媒体放歌曲《我爱我家》,然后,我随着音乐的节奏说出家庭生活中的细节。
给学习奠定了学习本文的感情基调,同时,又使学生在课前自然地回想起自己家庭生活中的细节,这又为后面的教学铺好了道路。
2、学法指导: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本节课一开始,我便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阅读(扫清文字障碍);理解(了解课文内容);品味(体会精彩语言);延伸(谈谈你的感悟)。
]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3、朗读指导:我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谈谈自己认为怎样才能把这篇文章读好,学生回答出最基本的之后,我接着提醒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
然后由学生自由表演读。
4、交流对话,了解内容,在学生前面阅读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进行谈话,让学生说出课文内容,并将用媒体展示。
5、合作探究,品体语言美: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进行美点大寻踪,找出自己认为好的名子并进行分析,在合作与品味中挖掘尊老的内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6课《散步》说课稿
《散步》说课稿【说教材】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平常小事”,浸润着浓郁的亲情,表达一个大主题——互敬互爱、尊老爱幼。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但今天,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人性中的爱心和孝心逐渐淡漠,融人性美、情感美、意境美和语言美于一体的《散步》无疑是一缕清新的春风,带给我们以文学的审美体验和人性道德的洗涤。
因此,要想在“文本解读”中达到体验人生的目的,就需要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用心灵去感受、去体悟作者“一滴水见太阳”的写作奥妙。
【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课程标准》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总目标中要求:“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的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为此,本文教学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能力: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关键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清新质朴的语言。
2、过程、方法:加强朗读指导,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凸显语文的开放性。
3、情感、态度:引导学生用心发现亲情,感悟亲情之美,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根据课标关于文学作品赏读的要求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将“品读精美的语言,揣摩课文的内容和意蕴,感受亲情之美、人性之美”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将“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内涵,感受中年人肩上的责任”作为教学的难点,将“回归现实生活,引领、体验、唤醒学生心灵的良知”定为教学的终极目标。
【说教法学法】我认为,语文教学要通过阅读来完成教师、学生、文本和生活之间的对话。
语文教学不应忽视人文性,要注重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和审美鉴赏,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用心灵去品读和鉴赏文学作品。
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品读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在教法上,一是采用情境导入法,利用媒体手段,通过学生熟知的亲情镜头创设情境,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浓厚的亲情氛围;二是诵读激情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有重点的让学生情感朗读,感受亲情美,欣赏语言美;三是点拨启发法,提纲挈领,抓住关键,把握重点,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步》说课稿
【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篇课文《散步》。
本单元的课文主题为亲情,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和家庭生活,《散步》正是体现着浓浓亲情的一篇文章,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入牧歌式的情景,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因此,本文在全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散文知识的了解知之甚少,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误导,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
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圈画、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与拓展强化,从中对散文有初步的了解和鉴赏;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
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同时借鉴举轻若重、以小见大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语言‘举轻若重’的特点,感受课文浓浓的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小组活动,寻找典型词句,体会文章语言‘举轻若重’的特点和课文深长的意味,初步学会运用‘举轻若重’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唤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导入新课
首先,我请学生讲述生活中被小事感动过的经历,唤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导入新课。
这样导入既与学生交流情感,亦定下课堂基调。
同时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积累为学习的前提,可锻炼学生积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达到教材与生活,作者与读者情感上的沟通。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悟
接着让学生通过朗读,整体感悟文本。
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我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以竞赛的形式,并且是与老师竞赛的形式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
学生先推选代表与我进行配乐朗读比赛,由学生进行评判并归纳出本文的朗读要求后,再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一家人在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找出散步的人、时、地、原因。
这样,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学生不知不觉地神游其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三、师生合作,初步发现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我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课文的第一、二节,找出并品味这两节中比较“特别”的词语和句式,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句话,讨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这与习惯上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在文章开头郑重其事地推出这样一个镜头?这样,通过比较、讨论,归纳出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举轻若重。
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发现本文用词、句式的不同寻常,切入到本课的主要目标——通过语言的探究,品味课文深长的意味。
同时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可进行归纳,帮助学生把对具体内容的推敲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四、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在前面学生自己阅读、发现的基础上,分四人小组合作,圈画后面几节文字中体现“举轻若重”的句式与词语,进一步探究语言。
这样,小组活动,师生互动。
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与全班交流,可选择一个句子或一个词语。
本文运用“举轻若重”方法的词语和句式很多。
在探讨这些词语时,主要是要分析这些词语是如何“举轻若重”的,是如何把小事看成很大的。
我在交流中适当引导,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渗透情感教育。
提出“母亲和儿子两人意见不统一,为什么要用‘分歧’这么大的词?”等问题。
学生围绕问题思考讨论、发表见解,体会文章意境,逐步领悟做
人的道理,得到情感的熏陶。
在探讨文章中“举轻若重”的句式时,我注重锻炼学生寻找关键语句理解课文主旨的能力,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如文中体现主旨的一句话:“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在句式上整散结合,使文章语言显得错落有致,同时也使文章更有深意,富有哲理,它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暗示着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对生活的一种使命感。
在探讨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鼓励他们对这句话发表独特见解,挖掘出主旨,感受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美好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强化发现
在这里,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散步》这篇文章选进教材时删了三处文字,我出示这三句话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因为讨论编者的删改意图相对于初一学生有一定难度,我先请学生评价删改的效果,再揣摩编者的意图。
我尽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且放杜鹃林中啼”,因为作者、编者与我们是平等的,从而养成学生平等审视的意识。
然后,我又努力调动学生的积累,向课外拓展。
指出举轻若重的语言能把小事情写得庄重、意义不凡,有些能使文章变得轻松幽默。
引导
学生联想平时生活或阅读中类似的例子,从而使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中的语言。
在学生理解运用之后,我进一步点明:语言运用上有举轻若重,也有举重若轻。
并引导学生举例分析。
最后进行小结:无论是举轻若重还是举重若轻,关键要注意场合,把握分寸,得体是前提,在这个基础上,再追求个性化的表达,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
然后,我出示北京申奥时何振梁先生的一席话让学生课后去仔细品味语言的得体、精妙。
六、比较:验证发现
在课文后面有一篇题为《三代》的短文,主题与《散步》相近,又有差异,情节差别较大,语言风格也各有千秋。
可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验证发现,探讨哪个故事更感动?并说说理由。
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感动”这种情感更是个性化的,因此鼓励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这项任务如果来不及在课上完成的话,就作为一项研究性的作业,向课外拓展,深入探究。
七、反思与小结
在反思与小结这个环节,我先是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通过本课学习后的收获和启示。
设计这样一个空白点,不仅使学生在回味中对本节课巩固了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然后我进行总结,并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师生齐唱。
这样,再次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八、作业布置
我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布置了两个作业:1、老师的建议:大家把文章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也许会有更多的收获。
我认为与父母共读,亦是多角度阅读的一种形式。
也是孩子与成人的一种交流。
2、尝试用“举轻若重”的写法,描述自己生活中被小事感动过的经历或者值得一写的“生活细节”,展现语言魅力,描绘生活之美。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品味生活。
因为实践是最好的学习途径,读与写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并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九、板书设计
我这节课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略)
本课的板书,我把它分成主板和副板,主板设计了一个围着“爱”字的心形,四个人物的位置也做了处理,这些都紧扣住了文章的主旨。
同时,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中获得无限的美的享受。
副板的设计扣住文章的重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