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发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夏(农历六月)多湿病
有关,形成季节性多发病
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
不绝对
夏季虽多暑热病,但也有寒、湿病的发生
(3)地方性:六淫致病还与工作或
久处潮湿环境,常有湿邪为病;
居住环境密切相关
高温环境作业,则又常感受火热之邪为病等
是指一种邪气单独侵袭人体,如寒邪袭表。
(4)相兼性:六淫之邪既可单独使人致病,又可兼杂致病。
③暑多夹湿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夏季火热之邪,火热属阳,故暑亦为阳邪 暑邪伤人,致人体阳热亢盛——壮热、汗出、烦渴、脉洪大等阳热症状。
②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
所谓升散,即上升发散之意。暑为阳邪,阳性升散——腠理开泄而多汗 伤津:汗出过多则伤津,津液亏损不足—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赤短 少 耗气:大量汗出,气随津泄 气虚—— 气短乏力、懒言
关于中医病因学的发展源流及分类
1《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
“内所因” 经络受邪入脏腑
2汉张仲景将病因按其传变为三个途径 “外所因” 把病变局限于四
肢九窍等相对表浅的部位
第三类 把房室、金刃虫兽所
伤归属于
“外所因” 六淫邪气 把致病因素与发病
3宋代陈无择 提出“三因学说” “内所因” 情志所伤 途径结合起来 分类对
郁遏卫阳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外寒 :外寒指外感寒邪而言 中寒:寒邪直中脏腑 外寒损伤阳气导致内
寒病
寒病证阳虚内寒之体,
内寒:机体阳气不足,机能衰退。
容易感受外寒
(2)寒邪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②寒性凝滞 ③寒性收引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其性属阴 ——“阴盛则寒” 阴寒偏盛,阳气不足以驱除阴寒之邪,反被寒邪损伤—“阴胜则 阳病”。 外寒侵袭肌表,卫阳被遏 ——恶寒; 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
风寒感冒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同时侵袭人体 湿热泄泻
风寒湿痹
(5)转化性:六淫邪气致病过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证候的病理性质可以发生转化,
如寒邪入里可以从阳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等。
1.风
(1)风的概念:春季主气,但四季皆有风,春季多风病,
其它季节亦有风病,风邪外袭
外风病证。
(2)风邪性质与致病特点:
善行: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行痹(风痹) 数变: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而言——风疹块
③风性主动 (“风胜则动”)
“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眩晕,震颤,四肢抽搐, 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感受风邪 致颜面神经麻痹——面部肌肉抽搐,口眼歪斜 破伤风病证之风毒侵入人体——角弓反张、四肢抽搐或挛缩
后世影响很大
“不内外因” 饮食劳
倦、跌仆金刃以及虫
兽所伤
4目前主要根据病邪的来源及致病特点, 内伤性致病因素(七情过激、饮食所 伤、劳逸)
将病因分为 外感性致病因素(六淫、疠气) 其他致病因素(外伤、痰饮、瘀血)
三、中医病因学的特点
“辨证求因”是中医病因学的主要特点。
“辨证求因”:中医学根据各种病证的 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为依据来推求 病因的方法。
(一)六淫 (二)疠气
二、内伤性致病因素
(一)七情内伤 (二)饮食失宜 (三)劳逸失度
三、其它致病因素
(一)外伤、虫兽伤及寄生虫(二)痰饮(三)瘀血
(一)六淫
1六气与六淫的基本概念:
六气 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正常 情况下对人体是无害的。
六淫 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淫,即 太过和侵淫之意。
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②风性善行而数变
③风性主动
④风为百病之长
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阳邪:风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 头痛
其性开泄:是指风邪易使腠理疏松而开张。 上部(头面) 汗出
袭阳位:风性升发,向上向外,常伤及人 阳经
恶风
肌表
②风性善行而数变
(优选)中医基础 理论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与病因学说的概念
1病因,是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又称为致病因 素、病源、病邪等。包括六淫、疠气、七情、饮食、 劳逸、外伤及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如痰饮、瘀血) 等。
2病因学说,就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特 点及其临床表现的理论。
二、中医病因学的源流及分类
四、中医发病学的特点
取决于 正气虚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体质、精神状态、生活
环境及营养锻炼 1中医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地位
邪气盛是发病的外部条件。某些情况下邪气起决定性作用 2正气与邪气的斗争贯穿于疾病发展过程的始终 3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决定着疾病发展的方向和转归
第一节 病因
一、外感性致病因素
④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为六淫病邪中主要致病因素,凡
外感风寒、
寒湿燥热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
风热、风湿
风邪亦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古人甚
至把风邪当作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
2.寒
(1)寒的概念 :寒为冬季主气。凡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或由于 气温骤降淋雨涉水,汗出当风人体不注意防寒保暖,则常易 感受寒邪。
伤寒:寒邪伤于肌表,
1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
转化条件 2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应温 超过人体适应能力
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
六气才能成为六淫
3气候变化过于急骤 (如暴冷、暴热等)
2 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
(1)外感性:六淫为病,多从肌表或口鼻而入侵犯机体,并多有由表及里的传变过程
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
(2)季节性:六淫为病多与季节气候
②寒性凝滞:
“凝滞” 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寒邪偏盛,经脉气血为寒邪所 凝
结阻滞,不通则痛 寒邪伤人—— 多见疼痛症状。
③寒性收引
“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邪袭人,可使气机收敛,腠理、 经络、筋脉收缩挛急。 寒邪侵袭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恶寒发 热,无汗 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头身疼痛、脉紧 寒客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
3.暑
(1)暑的概念:
A暑为夏季主气,乃火热之气所化
先夏至日为病温
B暑邪与其他外邪不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独见于夏令 后夏至日为病暑
C炎夏季节,气温过高
或烈日之下,长时间露天作业
感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热之邪而患病
或工作环境闷热
D暑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2)暑邪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②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