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特色游戏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味乐园”游戏案例--自发游戏,收获信心

一、背景分析

在幼儿园快乐运动的大背景下,在户外特色运动的开展下,我园的幼儿也变得越来越热爱运动,运动游戏使人感到快乐,幼儿身体的各方面素质也得到了提高。《指南》中指出,中班下学期的幼儿能熟练协调地在障碍物下钻来钻去,在攀登架上爬上爬下,喜爱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这一次,是中四班的小朋友们来到趣味乐园,趣味乐园的材料丰富多彩,他们都纷纷开始了游戏。

二、游戏实录

(一)初探竹梯、尝试失败

爬竹梯是趣味乐园的孩子们最喜欢玩的项目,他们可以在竹梯的不同方向爬,叶子涵和项思琪也来到了竹梯边玩,由于是第一次接触竹梯,她俩只是在竹梯上方慢慢地往前爬。当老师提出可以在竹梯下方用手抓握着前进时,她们也进行了尝试,但是由于臂力和高度等一些条件的限制,并没有成功。她们两个玩了一会儿,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就离开了这个区域。

幼儿行为分析:

幼儿游戏的兴趣来自于游戏的成就感,当她们在游戏中获得了成就感,那么游戏的兴趣也就产生了。由于是初次接触竹梯,她们两个并没有投入到游戏中去,当尝试了几次之后并没有成功,也就慢慢地对这个游戏失去了兴趣。中班的幼儿通过练习,已经可以抓握着前进,叶子涵用力地抓着自己的身体,但是由于无法控制好身体的平衡,只要一只手放掉,就会脚着地。当初步探索着尝试之后没有成功,也就体验不到游戏带来的乐趣,从而大大地降低了游戏的兴趣。

指导策略:

当幼儿出现游戏的瓶颈,经过多次尝试还没有完成游戏目标时,教师应该思考是否是这个游戏的难度与幼儿的年龄特点不相符合。在幼儿游戏时,教师需要观察,是什么原因导致游戏无法再进行下去。可以适当增加辅助材料,比如绳子等,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角色性。同时也可以改变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游戏。

反思:

在游戏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教师不可预设的情况,所以教师可以有预设地投放游戏材料,但具体的过程应该是动态的,以幼儿游戏的实际为依据,教师做出适当的指导和调整。

(二)再次尝试、体验快乐

当老师再次回到竹梯区,发现叶子涵和项思琪也回到了这边,只见叶子涵用力地甩动自己的身体,然后把脚也挂到了竹梯上,这时她整个人都倒挂着在竹梯上。为了往前爬,她两只脚交替着向前面,每次脚往前爬一格,手也跟着过去。就这样,脚一下,手一下,爬着爬着,叶子涵已经从竹梯的这头倒挂着爬到了另一头。叶子涵爬完之后,项思琪也跟着爬了过来,用着相同的方法。

幼儿行为分析:

当发现某种方法不可行时,幼儿会寻找另外可行的方法,就比如说这个竹梯子。竹梯子的游戏又很多幼儿来玩过,他们都是跟着前面小朋友,用同样的方法来游戏,却不知道其实通过另外一种不同的形式,也可以玩得很开心。当子涵发现自己已经解决脚要碰地的问题之后,发现还需要解决如何前进的问题。于是她继续探索,终于手脚并用成功地将自己“运”到了对面。

指导策略:

由于竹梯子的高度限制,孩子们用手抓握竹梯时,腿需要很弯才能不碰到地上,所以对于一些身高比较高的孩子,他们抓握这个竹梯就比较难,一不小心就会碰到地上。当老师提出可以想办法不让小脚碰到地上时,叶子涵就想办法把自己的脚用力地勾住竹梯,这样就不会再碰地了。双手双脚都挂在了竹梯上,要怎么才能前进呢?于是叶子涵把脚从梯子口伸出来,往前面的横档一勾,手跟着过去,这样就能够前进了。

反思:

游戏的成功,让孩子们增加了信心,再加上旁边孩子羡慕的目光和老师的鼓励,她们两位女孩子玩得更加尽兴了,一次一次地往前爬着。竹梯子的高度问题一直存在着,由于爬梯的高度限制,一直不能够再升高,但是今天,这两位女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这个问题,她们改变了以往的游戏方式,将脚挂起来,就不会再存在这个问题了。教师也应该反思,当一个游戏遇到兴趣瓶颈时,同样的设备,是否能够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现,从而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

(三)收获成功、倍增信心

得到了关注,幼儿游戏的兴趣更加高涨了,在老师的鼓励下,她们尝试新的游戏方法。“子涵,你可以双手离开竹梯子,倒挂在上面吗?”“这个恐怕不行吧。”“要不我们来尝试一下,老师保护你,帮你把脚抓住,这样就掉不下去了。”听到了老师的鼓励,子涵开始尝试着做。刚开始时,由于心里比较害怕,她慢慢地放掉了一只手,另一只手还是紧紧地抓着竹梯。“不要怕,老师保护你。”经过几次尝试,她终于放掉了两只手,倒挂着在竹梯上。

幼儿行为分析:

当教师提出更高难度的目标时,幼儿首先的想法是这怎么可行呢,但是通过鼓励她还是愿意去尝试。因为她在这个游戏中已经获得了一些自信,对这个游戏也有了很大的兴趣。当初次尝试成功之后,她就有了更大的信心,从而也会开始自发地进行游戏。

指导策略:

当幼儿出现一定的害怕情绪,自己不能够克服时,教师可以适当地介入,充当保护着的角色,让幼儿感受到游戏的安全性,知道自己是被保护的,可以在能力范围之内进行游戏。而教师的一些保护行为,也为幼儿带来了信心。教师可以通过鼓励,或者进行一些专业性的指导,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保护自己。

反思:

当幼儿一个人无法完成游戏目标时,教师要适当干预,用榜样示范法向他们渗透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内容。教师所采用的这种平行游戏的指导方式可以传递成人对幼儿游戏关注的态度,减少自发游戏中的负面效应,同时成人的行为本身已成为幼儿可参照的范例或榜样,便于幼儿掌握游戏技能。

(四)时刻创新、收获掌声

倒挂在竹梯上又是一个新的突破,刚开始的时候,需要教师用手抓住她们的腿才可以坚持不掉下来。过了一会儿,她们两个不需要老师帮助也能够倒挂在上面,原来她们用脚紧紧地勾住了竹梯子,这样就不会掉下来了。我刚想走过去帮助她们下来,这时思琪猛地一用力,双手又紧紧抓住了竹梯,两脚一收,就下来了。她们的举动吸引了不少

观众,连旁边的哥哥姐姐都过来给她们加油故鼓掌。

幼儿行为分析:

孩子生成的游戏表现,也是她们平时生活的反映。从本次游戏中,不难看出她们两位女孩子在生活中也是愿意思考,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的孩子,她们在克服困难的同时,也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指导策略:

当幼儿出现自发游戏,并且本次游戏有一定的突破时,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鼓励,通过赞赏表扬的语气来肯定幼儿的行为,让幼儿获得一定的游戏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地进行创新游戏。

反思:

自发游戏是幼儿游戏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幼儿在自发游戏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发现、不断地学习。但是,教师往往将游戏结果看得较重,对幼儿的自发游戏往往过多干预,在指导幼儿自发游戏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因此,当幼儿出现自发性游戏时,教师应该先观察,或许有时候不干预才是最好的方式。

三、思考与总结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手段之一。户外快乐运动,就能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习,通过玩再现生活。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活动,在平等、自由、轻松和愉快的学习环境里,找到他们学习的最佳途径。

在自发游戏进行中和结束时,教师对幼儿在自发游戏中表现出色的地方,如想象力方面,坚持性,游戏时能与同伴相处好的地方,还有能帮助同伴等,都要给予及时的、适度的、积极的、正面的肯定与表扬,从而使幼儿参加游戏时的兴趣更高,积极性更好。根据幼儿易模仿的心理特征,必将产生积极的效果,这样更能提高快乐运动游戏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