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营养因子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精)
全脂膨化大豆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全脂膨化大豆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7cdc90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3.png)
全脂膨化大豆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张娜娜;曹洪战;芦春莲【摘要】大豆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且氨基酸组成良好,是优秀的饲料原料.但是生大豆中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利用及畜禽的健康.对大豆进行膨化处理是目前较好的加工方法,文章就其营养价值、加工工艺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期刊名称】《饲料博览》【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3页(P10-12)【关键词】全脂膨化大豆;应用;营养【作者】张娜娜;曹洪战;芦春莲【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3;S828随着畜禽业的集约化发展,对饲料原料要求越来越高。
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质和油脂来源,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但是大豆中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如血球凝集素、脲酶、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制约了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利用。
但这些抗营养因子不耐热,挤压膨化处理后的全脂膨化大豆可通过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等途径破坏抗营养因子,提高大豆蛋白质的消化率。
近年来,全脂膨化大豆作为高能、高蛋白饲料资源应用于畜禽饲料中,效果显著,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1 全脂膨化大豆的优点全脂膨化大豆具有能量高、消化率高、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并含有较多的卵磷脂和维生素E,具有不容易酸败、油脂较稳定、保存时间长、适口性好、养分浓度高等特点。
全脂膨化大豆营养含水分≤12%、粗脂肪16%~19%、粗蛋白质35%~39%、粗纤维5.0%~6.0%、粗灰分5.0%~6.0%、钙0.24%、磷0.58%。
与传统饲料生产模式相比,全脂膨化大豆具有更高的优越性,不仅使其添加油脂等工艺与设备复杂性的缺点得到改善,而且除了脂肪以外,还产生对动物营养有益的如脂质,包括磷脂等物质。
有报道称,相比于经红外线蒸煮处理和烘炒过的大豆,膨化大豆的脂肪和能量消化率均较高。
动物营养与饲料试题(附参考答案)
![动物营养与饲料试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1bfc4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c.png)
动物营养与饲料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自然界中维生素K的主要拮抗物为()A、棉酚B、凝集素C、硫胺素D、双香豆素正确答案:D2、感官检验是凭借感官来鉴定饲料质量的方法,下列方法中,不属于感官检验的是()。
A、触摸B、闻气味C、看颜色D、测容重正确答案:D3、下列饲料中不含粗纤维的是()。
A、次粉B、豆粕C、玉米D、鱼粉正确答案:D4、禽饲养标准中,能量用()体系A、消化能B、总能C、净能D、代谢能正确答案:D5、下面哪种原料必须有独立的储存间?A、亚硒酸钠B、维生素AC、氯化钠D、蛋氨酸正确答案:B6、以下哪个属于NPNA、脂肪酸B、有机酸C、小肽D、尿素正确答案:D7、制作青贮饲料时,乳酸菌繁殖活动的适宜含水量为()。
A、75%~85%B、45%~55%C、65%~75%D、25%~35%正确答案:C8、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某饲料原料的含氮量为4%,则该饲料原料的粗蛋白含量为()%。
A、6.25B、40C、4D、25正确答案:D9、半干青贮时必须高度密封厌氧是因为()。
A、乳酸菌B、丁酸菌C、霉菌D、酵母菌正确答案:C10、动物在生长前期生长重点是________。
A、骨骼B、脂肪C、肌肉正确答案:A11、测定饲料混合均匀度时,每批饲料产品需抽取()个有代表性的原始样品,每个样品采样量约200g。
A、3B、10C、5正确答案:B12、饲料厂饲料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是()。
A、粉碎B、投料清理C、制粒D、原料接收正确答案:D13、我国肉牛饲养中能量体系选用( )。
A、消化能B、净能C、代谢能正确答案:B14、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的水分含量应是()。
A、北方地区不高于12.5%,南方地区不高于14%B、北方地区不高于14%,南方地区不高于12.5%C、不高于12.5%D、不高于14%正确答案:B15、下列哪种载体不属于有机载体()A、玉米粉B、乳糖C、小麦粉D、沸石粉正确答案:D16、试差法计算的配方中营养成分的浓度与饲养标准比其误差要控制在________以内。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功效精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功效精](https://img.taocdn.com/s3/m/8b9145e376c66137ef06194b.png)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功能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计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需要食品供给能量和各样营养素,用以保持生理和生活的需要,保证人体的健康。
健康是身体的最大本钱,跟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一系列的现代病也环绕着人们,所以健康对我们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下边主要来说说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功能。
大豆,中国古称菽,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
大豆呈椭圆形、球形,颜色有黄色、淡绿色、黑色等 ,故又有黄豆、青豆、黑豆之称。
《史记》里有记录,大豆发源于中国,中国人吃豆有几千年的历史。
先秦时大豆就已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唐宋以来大豆栽种地域逐渐向长江流域扩展,当前我国各省区几乎都有种植,主要产地在东北三省和黄淮海地域。
大豆在中国种植并用作食品及药物已有5000年历史,于1804年引入美国;20世纪中叶,在美国南部及中西部成为重要作物。
大豆是豆科植物中最富裕营养而又易于消化的食品,是蛋白质最丰富最低价的根源。
在今日世界上很多地方是人和动物的主要食品。
大豆常用来做各样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
大豆含有丰富的油脂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仍是现代食疗保健的重要构成。
当下,大豆更是饮食指南中规定的中国居民每日都该摄取的食品之一。
人们常吃的豆类有十余种,而独独大豆获取了“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等美名。
一大豆的主要营养成分1.蛋白质大豆类食品营养价值丰富,含有量多质优的蛋白质。
大豆中蛋白质含量为35%—40%。
与肉类食品对比,l千克大豆所含蛋白质的数目(按40%含量计相当于千克瘦猪肉或2千克牛肉所含的蛋白质。
大豆蛋白质不单含量高,并且富含人体需要的必要氨基酸,属完整蛋白质。
特别是它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其含量比谷类粮食高10倍;所含的苏氨酸比谷类高5倍左右。
而赖氨酸是全部谷类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所以假如把大豆制品与其余粮食混淆食用,不单能够填补谷类食品蛋白质的含量不足,并且因为增补了其余谷类食品所不足的氨基酸,进而使混淆食品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有了显然的提升。
大豆抗营养因子的研究概况
![大豆抗营养因子的研究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82c0073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7.png)
·油脂工程·大豆抗营养因子的研究概况刁恩杰丁晓雯(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摘要】大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大豆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阻碍了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本文分别介绍了各种抗营养因子的结构、抗营养机理及去除方法。
【关键词】大豆;抗营养因子;研究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大豆抗营养因子(简称)根据耐热性分为热稳定性和热不稳定性。
其中热稳定性包括大豆抗原蛋白、植酸、大豆寡糖等;热不稳定性包括胰蛋白酶抑制剂、糜蛋白酶抑制剂、植物凝集素、致甲状腺肿素、脂肪酶抑制剂、皂甙等。
抗营养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剂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简称)是大豆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相对分子量在之间的多肽类或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其在大豆中含量约。
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简称)约有种,但迄今只有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得到较详细的研究。
蛋白酶抑制剂的主要抗营养机理是它与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结合成复合物,使这些酶失去活性。
这样,一方面影响糜蛋白酶的消化,另一方面又可反馈促使胰脏增加这些消化酶的分泌而造成内源蛋白质的大量损失,从而制约了营养成分的利用,使转化率降低。
植物凝集素大豆的植物凝集素是一个四聚体糖蛋白,有数量相等的结构并由不同的种亚基构成。
其抗营养作用机理是通过它与肠粘膜上皮细胞受体结合导致细胞内吞,进而干扰消化和吸收,由于肠粘膜的损伤,会使粘膜上皮的通透性增加,这样,植物凝集素和其他一些肽类便可被人体吸收,可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
凝血素大豆中的凝血素是一种以高亲和性将聚糖结合在糖蛋白、糖脂或多糖上的糖蛋白。
近来研究表明:大豆凝血素除凝血作用外,还具有刺激肠壁、妨碍消化吸收营养物质以及影响小肠粘膜细胞代谢、肠道内细菌生态及免疫机能等不良作用。
致甲状腺肿素致甲状腺肿素在大豆中含量极微,其前体物质是硫代葡萄糖苷。
它的抗营养机理是:硫代葡萄糖苷在硫代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发生酶解,生成的配基进一步生成氰、硫氰酸酯、异硫氰酸酯,其中异硫氰酸酯在中性条件下自动环化成恶唑烷硫酮,后种物质主要影响动物甲状腺的形态与功能,是致甲状腺肿大的主要物质。
20140116膨化大豆在饲料中的应用
![20140116膨化大豆在饲料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dc0a7294b35eefdc8d33318.png)
膨化大豆在饲料中的应用时间:2014年1月16日作者:张某信息来源于饲料英才网由于全脂膨化大豆粉具有高能高蛋白的特性,在高能高蛋白饲料中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并且进行了140-170℃高温处理,降低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尿素酶等抗营养因子的活性,提高了利用率,而且它所含脂肪的热能比牛油、猪油高,且多属不饱和脂肪酸,饲料中可以减少添加的脂肪量,大豆在挤压膨化过程中,其物理、化学组成和性质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代谢能值及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率明显提高,各种氨基酸的消化率都在90%以上。
膨化以后,大豆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和诱食性,提高畜禽的采食量。
膨化后的全脂大豆粉在去掉毒素的同时,保全了大豆的营养成分,权衡配合饲料中能值与蛋白质的限制性影响,可使蛋能比例维持在一个理想的水平上,使用全脂膨化大豆可以节省添加油脂设备和减少饲料中添加油脂的数量,避免了混合加油的不均匀现象,可以改善饲料外观,提高畜禽对饲料的适口性,并且可以减少饲料加工的粉尘浓度,减少混合机、制粒机的磨损,便于随时生产加工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
全脂膨化大豆对肉鸡、蛋鸡、仔猪和水产动物均有良好的饲养效果。
特别是在乳猪饲料中,可以取代豆粕、鱼粉,防止仔猪腹泻,改善适口性,提高仔猪生长速度。
用在粉状肉鸡饲料宜在10%以下,否则影响采食量造成增重的降低,肉鸡颗粒饲料则无此顾虑。
蛋鸡饲料中能完全取代豆粕,可提高蛋重并明显改变蛋黄中脂肪酸组成,显著提高亚麻油酸及亚油酸含量。
膨化的优点(一)对淀粉的影响淀粉糊化度的增加是膨化加工的重要作用之一,除了糊化外,在膨化的原料和饲料中,淀粉会部分水解成糊精,因而改善了动物体内酶的消化条件,特别是水解后的淀粉会刺激仔猪、生长猪胃中乳酸的产生,维持动物体内正常的抑制动物肠道中有害微生物的数量。
膨化饲料中能检出的细菌数甚低,基本上可以清除致病微生物。
(二)对蛋白质的影响饲料原料中的蛋白质经适度热处理可以钝化某些蛋白酶抑制剂,如抗胰蛋白酶、脲酶等,从而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
膨化大豆在饲料中的应用
![膨化大豆在饲料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fa8c91b804d2b160b4ec0c0.png)
由于全脂膨化大豆粉具有高能高蛋白的特性,在高能高蛋白饲料中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并且进行了140-170℃高温处理,降低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尿素酶等抗营养因子的活性,提高了利用率,而且它所含脂肪的热能比牛油、猪油高,且多属不饱和脂肪酸,饲料中可以减少添加的脂肪量,大豆在挤压膨化过程中,其物理、化学组成和性质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代谢能值及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率明显提高,各种氨基酸的消化率都在90%以上。
膨化以后,大豆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和诱食性,提高畜禽的采食量。
膨化后的全脂大豆粉在去掉毒素的同时,保全了大豆的营养成分,权衡配合饲料中能值与蛋白质的限制性影响,可使蛋能比例维持在一个理想的水平上,使用全脂膨化大豆可以节省添加油脂设备和减少饲料中添加油脂的数量,避免了混合加油的不均匀现象,可以改善饲料外观,提高畜禽对饲料的适口性,并且可以减少饲料加工的粉尘浓度,减少混合机、制粒机的磨损,便于随时生产加工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
全脂膨化大豆对肉鸡、蛋鸡、仔猪和水产动物均有良好的饲养效果。
特别是在乳猪饲料中,可以取代豆粕、鱼粉,防止仔猪腹泻,改善适口性,提高仔猪生长速度。
用在粉状肉鸡饲料宜在10%以下,否则影响采食量造成增重的降低,肉鸡颗粒饲料则无此顾虑。
蛋鸡饲料中能完全取代豆粕,可提高蛋重并明显改变蛋黄中脂肪酸组成,显著提高亚麻油酸及亚油酸含量。
膨化的优点(一)对淀粉的影响淀粉糊化度的增加是膨化加工的重要作用之一,除了糊化外,在膨化的原料和饲料中,淀粉会部分水解成糊精,因而改善了动物体内酶的消化条件,特别是水解后的淀粉会刺激仔猪、生长猪胃中乳酸的产生,维持动物体内正常的+,,抑制动物肠道中有害微生物的数量。
膨化饲料中能检出的细菌数甚低,基本上可以清除致病微生物。
(二)对蛋白质的影响饲料原料中的蛋白质经适度热处理可以钝化某些蛋白酶抑制剂,如抗胰蛋白酶、脲酶等,从而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
经过膨化对蛋白质的含量没有影响。
大豆的检验及营养价值的应用
![大豆的检验及营养价值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799affa581b6bd97e19ea62.png)
大豆的检验及营养价值的应用摘要:经过多年对大豆营养成分的检验和研究,本文就大豆的营养价值、抗营养因子及去除方法这几方面进行阐述,初步探讨大豆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价值很高,大豆经加工可制作出多种豆制品,因其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及优质蛋白质而成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心血管病人的有益食品。
但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使人体产生不良的生理反应,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关键词:营养物质抗营养因子大豆制品大豆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适于冷凉地域生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大豆按其色泽可以分为黄、青、黑、褐等,通常说的大豆就是指黄豆。
因为用途多样,营养价值高,栽培广泛,便于出口,在缓和世界性饥饿问题上起了重要作用。
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及B族维生素是我国居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还可预防癌症、心血管等疾病。
近年来,大豆加工业主产品市场空间日益扩大,国家大力支持大豆加工业的发展,大豆的发展将向生产一体化、加工企业规模化、进一步开发大豆功能、发展大豆深加工业的方向发展。
1 大豆中的营养物质经过对大豆营养物质的检验和研究,大豆中含有蛋白质、脂质、大豆异黄酮等易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具体如下:1.1 蛋白质大豆植物蛋白质含量在36-42%,而肉、蛋、鱼、奶等蛋白质不足30%,谷类食物蛋白质占8-13%。
大豆蛋白质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充足、组分齐全,属于“优质蛋白质”。
大豆蛋白质中80-90%是大豆球蛋白,并含有少量的清蛋白。
在营养价值上,可与动物蛋白等同,在基因结构上也最接近人体氨基酸。
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也因人而异,199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发表声明:每天摄入25克大豆蛋白,有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1.2 脂质大豆中的脂肪含量为18-20%,富含亚麻油酸和亚麻油稀酸,为不饱和脂肪酸,所以使得大豆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大豆肽蛋白饲料的营养特性及其作用机制
![大豆肽蛋白饲料的营养特性及其作用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8de5260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2.png)
大豆肽蛋白饲料的营养特性及其作用机制大豆肽蛋白饲料,俗称发酵豆粕,又名生物肽、生物豆粕、生物活性小肽、大豆肽、大豆多肽。
由于名称较多且混乱,为区别于治疗、保健用的大豆肽及突出发酵豆粕中所含大豆寡肽的功能及其作为优质蛋白原料的属性,大豆肽蛋白饲料的名称更为妥当。
所谓发酵豆粕,就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发酵菌种技术,以优质豆粕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最大限度地消除其中的抗营养因子,并将大豆蛋白降解为可溶性蛋白和小分子多肽的混合物,同时产生大量益生菌、寡肽、谷氨酸、乳酸、维生素、UGF(未知生长因子)等物质。
大豆肽蛋白饲料的营养特性及其功效富含多种植物源性蛋白多肽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分泌的蛋白酶使大豆蛋白被分解成小分子蛋白和小肽分子。
如小肽铁、抗菌肽、免疫增强肽等,由于这些肽类物质可以通过肠道黏膜直接吸收,且转运速度快、吸收速率快、不易饱和。
因此小肽不仅不会与氨基酸的吸收竞争,还能促进游离氨基酸的转运,提高蛋白利用率,从而显著增加饲料的消化率、利用率。
大豆肽蛋白饲料特别适合在幼龄动物(如哺乳期子猪、断奶子猪、保育猪)饲料中使用,效果很好。
无抗原与抗营养因子豆粕中包括多糖分子在内的抗营养因子在发酵过程中基本清除,这对于动物的消化也是有利的,特别是一些胀气因子,甚至非热敏性的大豆抗原,主要是大豆球蛋白与α大豆聚球蛋白等都能被降解而清除掉,从而根除动物的营养性腹泻,这是其他工艺所不能达到的。
此外,大豆抗原与抗营养因子的充分净化,还有利于维持动物肠道组织结构,促进肠道绒毛的发育及幼龄动物胃肠道功能,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及其防病抗病能力,发挥营养与提高免疫力的双重作用,从而确保在减少抗生素的用量下,仍能保障动物的健康生长。
含益生菌、有机酸与蛋白酶等有益代谢产物益生菌主要是乳酸菌、酵母菌、芽孢菌、醋酸菌、放线菌与灵芝菌等,不仅菌种较多且存量较大,这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并能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的生长,从而改善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减少疾病的发生。
大豆皮作猪饲料
![大豆皮作猪饲料](https://img.taocdn.com/s3/m/5a1b7bb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2.png)
大豆皮作猪饲料当前秸秆和干牧草是我国草食动物冬季主要粗饲料,但秸秆、干牧草营养成分低,木质素含量高,饲喂动物生长速度慢,生长周期长。
因此研究和开发新的饲料资源是畜牧工作者现在和将来的一项重要工作。
而大豆皮是一种较理想的饲料资源,有很大的潜力。
1大豆皮的营养价值大豆皮是大豆制油工艺的副产品,占整个大豆体积的10%,占整个大豆重量的8%。
大豆皮主要是大豆外层包被的物质,颜色为米黄色或浅黄色,由油脂加工热法脱皮或压碎筛理两种加工方法所得。
主要成分是细胞壁和植物纤维,粗纤维含量为38%,粗蛋白12.2%,氧化钙0.53%,磷0.18%,木质素含量低于2%(NRC,1996)。
此外,适于动物饲料用的还有两种大豆皮产品:即大豆粉碎饲料和大豆粉碎废料。
大豆粉碎饲料由大豆皮和粉碎机尾部的加工豆粉和碎料组成,这种饲料的粗蛋白含量13%,粗纤维含量为32%左右。
大豆皮粉碎废料由大豆皮和附着干壳内的子叶部分组成,这种副产品的粗蛋白含量11%,粗纤维含量为35%左右。
2大豆皮的优点 2.1大豆皮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可代替草食动物粗饲料中的低质秸秆和干草秸秆适口性差,粗蛋白含量、矿物质含量少,木质素含量高。
在把牧草晒制为干草的过程中,由于化学作用和机械作用养分损失大半,草食动物利用率低。
大豆皮NDF占63%,ADF占47%,木质素含量仅为1.9%。
纤维素的水质化程度是饲料中纤维素消化高低的重要因素,由于大豆皮的粗纤维含量高而木质化程度很低,因此大县皮可代替秸秆和干草。
HSU(1987)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皮干物质27h尼龙袋消化率为90.3%,36-48h可被完全消化。
Owen(1987)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皮的NDF可消化率高达95%。
Kedey和Williams(1995)指出,易消化的纤维性副产品(如大豆皮)是冬季牧场很好的粗饲料,优于在冬季饲喂干草。
2.2大豆皮含有适量的蛋白质和能量,可代替反刍动物部分精料补充料大豆皮的粗蛋白含量为12.2%,高于玉米的含量(10%),低于小麦麸的含量(17.1%)。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https://img.taocdn.com/s3/m/a094607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3.png)
.23.抗营养因子[收稿日期]2000-09-26[作者简介]冯定远(1961-),男,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年8月至2000年8月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合作研究,此文是在加期间整理的文章。
冯定远(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广州510642)饲料中某些阻碍营养成分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称之为饲料的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 Factors ,ANF )。
抗营养因子可归为对动物生长或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非纤维性自然物质成分。
饲料抗营养因子研究的意义有:(1)对深化传统的营养研究有重要意义,通过抗营养机理的探讨,进一步阐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和转化利用。
(2)有助于提高饲料加工处理的效果和效率,促进饲料加工工艺的改进。
(3)可以开辟新的饲料资源,开发和利用更多的非常规饲料原料。
(4)研究抗营养因子的机理,对开展动物营养调控理论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已发现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有数百种之多,根据它们对动物采食后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和动物的生物学反应,可以把抗营养因子分为如下六大类(Huisman 等,1992)。
(1)对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有不良影响。
如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酚类化合物、皂化物等。
(2)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有不良影响。
如淀粉酶抑制剂、酚类化合物、胃胀气因子等。
(3)对矿物元素利用有不良影响。
如植酸、草酸、棉酚、硫葡萄糖苷等。
(4)维生素拮抗物或引起动物维生素需要量增加的抗营养因子。
如双香豆素、硫胺素酶等。
(5)刺激免疫系统的抗营养因子。
如抗原蛋白质等。
(6)综合性抗营养因子,对多种营养成分利用产生影响。
如水溶性非淀粉多糖、单宁等。
1蛋白酶抑制因子和植物凝集素蛋白酶抑制因子包括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因子。
在动物营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蛋白酶抑制因子是KTI 和BBI 两类,大豆中含有1.4%的KTI 和0.6%的BBI ,KTI 主要抑制胰蛋白酶,而BBI 则同时抑制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
大豆的酶类和营养因子
![大豆的酶类和营养因子](https://img.taocdn.com/s3/m/894ea00eb9d528ea81c7798a.png)
生物也能分泌脲酶。
胰蛋白抑制因子
•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是一类小分子量的蛋白质 或多肽,是大豆中的一种主要抗营养因子,其等 点ph值为4.5.分子质量为21500u。它可以抑制胰 蛋白酶的活性,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 其耐热性强,加热至80度残余活性达80%;
100度17分钟火星可下降80%;100度 30分钟酶 活性下降90%。 • 对胰蛋白酶活性有抑制作用,摄入过量可导致人 和动物患病。因此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被认为是大 豆食品和饲料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它的失活能明 显提高大豆食品与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
豆乳
豆乳是指整粒大豆经过加水、压榨、加热和过滤而 后得出来的一种饮料,其中大豆固形物应有8%以 上,但不得添加其它任何成分。
加工豆乳指的是使用整粒大豆成脱脂大豆,依上述 的制法而得到的液体,或使用粉末豆乳加水成为 液体再加植物油、糖、盐和乳化剂等的一种乳状 饮料,其大豆固形物应在6%以上。
表6-8 每100mL豆乳、人乳、牛乳主要成分 热量 (kJ) 水分 蛋白质 脂肪 总糖
6.5
8.1
5.5
蛋氨酸+胱氨酸
2.5
3.5
3.5
苯丙氨酸+酪氨酸 8.0
10.3
6.0
苏氨酸
4.5
4.9
4.0
色氨酸
1.3
1.4
1.0
缬氨酸
5.0
6.9
5.0
表1 豆腐、豆腐干、牛奶、干酪(同为100克)的 主要营养成分比较
摄取食 蛋白 脂肪
品
(g) (g)
北豆腐 12.2 4.8 小香干 17.9 9.1 豆腐干 16.2 3.6
钙 水份 (mg) (g)
大豆凝集素
![大豆凝集素](https://img.taocdn.com/s3/m/5fb67742c850ad02de80411a.png)
大豆凝集素
3.每个浓度分别取9个 1.5 mL灭菌离心管, 每管中加入胃蛋白酶溶液 0.1 mL,37℃保 温10 min,然后再向各管中依次加 入相应 浓度的目的蛋白(SBA)0.1 mL(37℃预热) 。 4.准确计时,反应结束后立即加入0.618 mol/L 的NaCO3,溶液0.05 mL终止酶 解反应。
虽然血凝法能够简捷、快速测定凝集素含 量,但对所选择的红细胞有严格要求,具 有种属特异性,如对兔和人红细胞的凝集 反应最敏感,如所选择红细胞不当,则会 导致所测大豆凝集素活性偏低。实验选择 兔心脏血进行红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效果 良好。
结语:
对于动物营养领域来讲,应进一步研究豆类凝集 素对不同种属动物抗营养作用,及不同含量凝集 素对不同种属动物抗营养作用,特别是豆类加工 产品中凝集素含量因加工条件差异变化较大,而 豆类制品是人类食品和畜禽日粮中主要原料之一, 因此豆类加工产品低含量凝集素对不同种属动物 抗营养影响及可能产生病理变化也应引起足够重 视。
其产生抗营养作用的根源,所以有关 这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 动物采食大豆凝集素后,消化道内部 分未被降解并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大 豆凝集素会结合到肠道内细胞表面的 特异性受体上,进而引发了一系列抗 营养作用的产生。
大豆凝集素生物活性的测定:
采用兔红细胞凝集法进行生物活性鉴定。 用96孔“V”型血凝板进行细胞凝集试验, 观察红细胞的凝集程度。
膨化大豆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膨化大豆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e9367cd5fbfc77da269b18d.png)
21年第6 00 期
中图分 类号 :8 64 ¥ 1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8 6 3 (0 0 0 — 0 3 0 1 0 — 1 7 2 1 )6 0 1— 2
大 豆 既是 重要 的粮食 作物 , 是 主要 的油 料 又
4 %一 0 。 纤 维含 量 减 少 3 %一 0 淀 粉糊 化 0 6% 粗 0 5 %,
豆 粕饲 喂 断 奶仔 猪 ,可 提高 仔 猪 的平 均 日增 重 , 降 低腹 泻 率 和皮 褶 厚 度 , 高 营养 物 质 的表 观 消 提
度 快 ,能最 大 限度 避 免 营养 物 质严 重 变 质 变 性 。
最 大 限度 提 高 营养 物 质 利用 效 率 , 免 大 豆 营养 避 物 质 损 失 ; 大 限度 改 善 大 豆 的适 口性 , 少 对 最 减 采 食 量 的影 响 ; 大 限度 提 高产 出投 入 比 , 分 最 充
平 均分 成两 个组 , 饲 1 预 0 d后 , 喂基 础 日粮 和 饲
膨 化 大 豆 的 日粮 。 验 结 果 表 明 . 验 组 较 对 照 试 试
组 日增 重 和 饲 料 报 酬 显 著 提 高 了 5 % 、93 . l .%。 4
江 明生 用 1 %膨 化 豆粕 ( 验 组 ) 2 试 和基 础 日粮 组 ( 添加 膨 化豆 粕 )去 饲喂 3 不 0日龄 胎次 相 同 、 体
高 压 可使 大 豆 中脉酶 和抗 胰 蛋 白酶失 活 . 加 适 增 E性 , 而提 高采 食 量 ; l 从 同时 , 化加 工 的物 理 作 膨 用 也可 使 细胞 壁破 裂 , 细胞 内的脂 肪 和蛋 白质 使 等 养 分 释 放 出 来 , 易 被 动 物 消化 吸 收 , 而 提 更 从
大豆抗营养因子的危害及消除
![大豆抗营养因子的危害及消除](https://img.taocdn.com/s3/m/dec44c1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0.png)
大豆抗营养因子的危害及消除刘瑞玲;王丽辉;李世良【摘要】Soybean anti-nutritional factors can damage or impede the digestion and use of nutrient, and led negatively effects to animal health and growth performance. We will take a different inactivation methods or combina- tion of several methods to eliminate the various anti-nutritional factors in feed, as far as possible to minimize harm.%大豆抗营养因子能破坏或阻碍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对动物健康和生长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采取不同的灭活方法或者几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可以消除饲料中不同的抗营养因子,尽可能将危害降到最低。
【期刊名称】《饲料博览》【年(卷),期】2011(000)012【总页数】3页(P15-17)【关键词】抗营养因子;危害;消除【作者】刘瑞玲;王丽辉;李世良【作者单位】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武威733006;重庆畜牧科学院,重庆402460;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武威733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S816.8大豆作为植物饲料蛋白质源,被广泛应用于饲料行业中。
大豆粕粗蛋白含量为35%~42%。
大豆粕以其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比例平衡而成为全世界最主要的植物蛋白质饲料原料。
大豆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严重影响动物的消化、吸收。
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包括胰蛋白酶抑制剂、植物凝集素、多酚类化合物、致甲状腺肿素、大豆抗原蛋白、脲酶、胀气因子及植酸素等。
1 抗营养因子研究学者将抗营养因子(ANF)定义为由植物代谢产生的并以不同的机制对动物产生抗营养作用的物质。
大豆磷脂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大豆磷脂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2631a1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0.png)
大豆磷脂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廖志勇;王远孝;王恬【摘要】大豆磷脂是大豆油精制过程中的副产品,因其含有大量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胆碱、肌醇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促进动物生长、调节脂肪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生物学功能,在医药、食品工业及饲料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论文主要综述大豆磷脂的营养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期刊名称】《家畜生态学报》【年(卷),期】2010(031)004【总页数】4页(P92-95)【关键词】大豆磷脂;营养功能;饲料;应用【作者】廖志勇;王远孝;王恬【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1.5大豆磷脂是大豆油精制过程中的副产物,由多种结构相似、性质相近的组分组成的一种甘油磷酸酯混合物。
大豆磷脂的主要成分是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肌醇,以及少量的磷脂酸、糖脂、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E等[1]。
大豆磷脂作为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和营养价值,磷脂是动植物体内细胞膜和细胞器膜骨架构成成分,也是蛋白装配和分泌所必需的成分,在脂类代谢及其他生命活动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豆磷脂在食品、保健品、医药以及饲料行业均广泛应用。
人食用磷脂可起到降低血脂、改善脂肪肝症状、健脑益智及延缓衰老等;在动物饲料中添加大豆磷脂,可提高动物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的综合利用能力,改善脂肪在动物机体中的分布,改善肌肉中的脂肪酸的组成、改善胴体品质及风味等[2,3]。
1 大豆磷脂的营养生理功能1.1 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磷脂是动物细胞膜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双分子层结构维持着机体细胞膜内外物质和信息的传递,并对与膜功能相关的酶的活性进行调节;磷脂也是蛋白装配和分泌所必需的成分之一。
磷脂作为膜结构成分和脂质循环运输粒子的表面成分,在心血管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磷脂可以嵌入细胞膜中的胆固醇之中,从而利用膜的液化使生物膜的流动性增强,从而降低血管粥样化的发生率[4]。
大豆抗营养因子及其消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大豆抗营养因子及其消除方法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4131fd4b9f3f90f76c61b11.png)
C 技术·食品工程>>>2009年第9期粮油加工[2]孙培龙,周峙苗,孙薇薇等.花色豆腐的研制[J ].食品科技,2001(4):18~20.[3]马莺,于丽娟,王明丽.花生豆腐的制作[J ].食品科技,1999(3):19~20.[4]邱伟芬,汪海峰.天然番茄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J ].食品科技,2004(2):56.[5]汪敬吉,全静芳.果蔬复合营养方便豆腐的研制[J ].上海农业学报,1996,12(2):87~90.[6]李正明,王兰君.植物蛋白生产工艺与配方[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收稿日期:2009-03-04作者简介:陈海华(1973—),女,博士,副教授,现为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
通信地址:(266109)山东青岛市城阳区大豆抗营养因子及其消除方法的研究进展付永平1周海涛1宋冰1,2马建1王丕武1(1.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2.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摘要】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脂肪氧化酶等多种抗营养因子,它们直接影响大豆食品与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降低了大豆的利用率。
本文综述了胰蛋白酶抑制剂和脂肪氧化酶的抗营养作用以及消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胰蛋白酶抑制剂;脂肪氧化酶;抗营养作用;消除方法中图分类号:TS 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99(2009)09-0130-04大豆因其蛋白质含量高和氨基酸平衡性好而成为人类植物蛋白和脂肪的主要来源,同时又是发展家畜、家禽和鱼的重要蛋白质饲料来源,但是其中还含有很多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剂、脂肪氧化酶、凝集素、单宁、植酸等,它们不但使大豆的营养价值受到影响,还对畜禽的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大豆及其加工产品的利用效率。
本文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胰蛋白酶抑制剂和脂肪氧化酶的理化性质、抗营养作用机理以及大豆主要抗营养因子消除方法的研究和报道进行了综述。
畜禽饲料中大豆蛋白源抗营养因子研究与应用
![畜禽饲料中大豆蛋白源抗营养因子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184af7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5.png)
畜禽饲料中大豆蛋白源抗营养因子研究与应用概述1. 畜禽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饲料作为畜禽的主要营养来源,对畜禽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2. 大豆蛋白是我国畜禽饲料的重要原料之一,但其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对畜禽生长和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对大豆蛋白源抗营养因子进行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豆蛋白源抗营养因子的类型1. 子氨酸抗因子:大豆蛋白中富含的子氨酸抗因子会限制畜禽的生长和发育,影响其生产性能。
2. 胰蛋白酶抑制物:大豆蛋白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能影响畜禽的消化吸收,导致营养利用率下降。
3. 体内抗幼虫因子:大豆蛋白中还存在体内抗幼虫因子,这种因子会影响畜禽对寄生虫的抵抗力。
二、大豆蛋白源抗营养因子的研究进展1. 通过生物技术手段降低抗因子含量: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编辑、转基因等技术手段,成功降低大豆蛋白中抗因子的含量,提高了其对畜禽的营养价值。
2. 新型抗因子的发现和分离:近年来,有学者成功发现和分离了一些新型的大豆蛋白抗因子,为进一步研究和改良大豆蛋白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3. 抗因子与饲料配方的关系研究:有研究对畜禽饲料中大豆蛋白源的抗因子与饲料配方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实际生产中的饲料配方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大豆蛋白源抗营养因子的应用1. 抗因子的检测技术推广应用: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养殖场开始对大豆蛋白中的抗因子进行检测,并据此调整饲料配方,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2. 大豆蛋白源的处理技术改进:一些养殖企业开始尝试采用新的大豆蛋白处理技术,如发酵、微生物改良等,以降低抗因子的含量,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3. 抗因子相关产品的开发:一些饲料生产企业开始研发针对大豆蛋白抗因子的添加剂,以帮助畜禽更好地利用大豆蛋白源的营养价值。
结语大豆蛋白源抗营养因子的研究与应用对畜禽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降低抗因子含量、优化饲料配方和开发相关产品,可以更好地发挥大豆蛋白的营养功能,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膨化大豆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研究与应用
![膨化大豆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a8a5fe119e8b8f67c1cb912.png)
膨化大豆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研究与应用摘要:目前,随着人们对膨化大豆营养价值认识的加深和膨化技术的完善,膨化大豆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畜禽动物的饲料中。
如何正确判断膨化大豆的营养价值及对动物的影响是一项极具意义的工作,本文将对膨化大豆在反刍动物中的研究与应用做以综述。
关键词:膨化大豆;反刍动物;吸收利用中图分类号:s5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141-2膨化大豆是一种具有极高营养性价值的常用蛋白饲料,它是将整个大豆经过膨化加工处理并具有高蛋白、高能量和高消化率等特点。
因此,对膨化大豆的研究与应用也在日益普及。
1 膨化大豆的加工工艺与营养价值膨化加工是一种短时间高温高压的加工工艺,膨化分为干法膨化和湿法膨化。
在膨化参数设定好的情况下,用于实际生产加工过程,工艺简单,容易操作控制[1]。
膨化技术保留了大豆本身的营养成分,除去大豆中的部分抗营养因子,使淀粉糊化,脂肪外露,具有浓郁的油香,能够更好地让营养成分与消化酶接触,提高消化率。
膨化大豆中氨基酸比例较均衡,且高温高压杀死病菌,同时也提高了大豆的适口性与卫生水平等[2-3]。
2 膨化大豆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应用2.1 膨化大豆对犊牛小肠消化的影响sissons等人(1982)研究报道,犊牛对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尤其是抗原蛋白异常敏感,常常会引起消化道的超敏反应,导致生产性能下降(sissons等,1982;seegraber等,1986;drackley 等,2006)。
主要包括肠黏膜绒毛萎缩,隐窝增生等[4]。
孙泽威等(2005) 也通过试验表明大豆抗原蛋白会引起犊牛肠道组织结构变化, 从而降低肠道吸收能力, 导致犊牛腹泻、消化率降低及小肠排空加速等[5]。
膨化技术可使大豆及其过瘤胃部分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降低,使大豆蛋白在小肠中的消化率有增加趋势(mercher,1996;cozzi,199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营养因子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管军军方希修(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大豆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人工栽培的大豆。
由于其来源广泛,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经压榨或有机溶剂浸提除去油脂后可获得高蛋白含量的大豆饼(粕),因此是目前家畜和家禽饲料中最重要的植物性蛋白源,用做饲料时具有适口性好、代谢能高的特点。
大豆中还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包括大豆蛋白质、大豆低聚糖、大豆磷脂、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等,具有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免疫力、改善肉质等重要的生理功能,从而显示出在动物生产上广阔的应用前景。
1 大豆磷脂混合饲料大豆磷脂是大豆油精炼的副产品,其分子中含有磷脂酰胆碱的复合酯,既有亲水性又有疏水性,具有乳化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油脂的消化吸收,同时也可补充一定量的胆碱。
近年来,大豆磷脂作为饲料添加剂代替部分脂肪,已初步应用于饲料工业,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为油厂解决了副产品综合利用问题,又为饲料厂提供了优质的添加剂。
1.1 特点人们对大豆磷脂的认识,最初只是出于能量的考虑,现在的认识已向功能营养型转变。
大豆磷脂产品除了在食品、轻工、化工行业应用外,一个更具潜力的市场是饲料业和养殖业。
大豆磷脂混合饲料产品具备的特点是:磷脂新鲜,带有特有的大豆磷脂香味,生理活性高。
产品酸价低(含KOH18~24mg/kg),游离脂肪酸极低。
乳化能力强,具有高效乳化作用,可促进牛脂、猪脂等不易消化吸收的动物脂肪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促进动物生长或提高产蛋率,降低饲料成本。
产品品种多,如大豆浓缩磷脂、改性大豆磷脂、高纯度大豆磷脂粉。
产品可提供易消化、高能值的大豆油成分及其它营养成分。
添加动物所需各种微量元素组成系列产品,如富硒大豆磷脂饲料粉。
为使浓缩大豆磷脂均匀地、比较方便地添加到饲料中,可使用玉米、豆粕、膨化大豆粉作为载体,制成浓缩大豆磷脂混合物。
1.2 大豆磷脂的质量标准与适宜添加量磷脂作为饲料添加剂的质量标淮一般为:水分<22%,丙酮不溶物>45%,乙醚不溶物<4%、酸值<5.5。
大豆磷脂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饲料本身含有的磷脂量、动物的大小、饲料中的脂肪及饱和脂肪酸含量、饲料成本以及磷脂的种类和浓度来确定其适宜添加量。
一般来说,用于淡水鱼的添加量以5%为宜,用于肉猪配合饲料的添加量以2%为宜,用于对虾的添加量以5.5%为宜,用于肉仔鸡的添加量以2%为宜。
1.3 磷脂的选择稳定和提高饲料的质量,降低饲料成本是每个饲料厂追求的目标。
磷脂产品在饲料中的应用,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但如何保证磷脂在使用时不出现问题,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这是每一个饲料企业面对的实际问题。
这里,关键是如何选择磷脂。
首先,在选择该产品时,要充分了解粗磷脂与酰化磷脂的特性;其次,要区分两种产品的不同点;再次,要了解各种产品的营养水平。
具体地说,粗大豆磷脂是由卵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与中性油组成的。
其中卵磷脂溶油不溶水,很难被生物体吸收,所以使用这种产品时,除控制水分、酸价以外,重点要求油的含量。
酰化磷脂由于经过了化学方法处理,其内含的各种脂肪及脑磷脂都可充分溶解于水,所以该产品的利用率较高。
当我们选择了磷脂含量较高,产品黏度较大的磷脂时,最好添加一部分油,以作补充。
在用户无法判定磷脂产品的指标时,建议用户选择几个生产厂家的产品,以保证该产品及饲料的稳定。
1.4 改性大豆磷脂在磷脂的各种成分中,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是对大豆磷脂乳化性能起主要影响的两个成分。
磷脂酰胆碱含量越高,磷脂酰乙醇胺含量越低,则磷脂的O/W乳化性能越强;反之则磷脂的O/W乳化性能越弱。
为了提高磷脂的O/W乳化性能,可以采用分离除去磷脂酰乙醇胺的方法,但此法工艺复杂且浪费资源。
我们采用对磷脂酰乙醇胺进行N-酰化处理,降低其活性,从而提高大豆磷脂的O/W乳化性能的方法来提高磷脂乳化性能。
粗大豆磷脂经改性后主要改善了三方面性能,即提高了O/W乳化性能、水分散性能及常温下的流动性能。
研究表明,改性产品的N-酰化可达72%,羟基化率可达5.8%。
除此之外,已有报道改性大豆磷脂应用于饲料中还表现出较好的营养性、抗氧化性、润滑性、适口性等等。
从使用上看,由于提高了O/W乳化性能和常温下的流动性能,从而提高了饲料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利用率,方便了使用。
1.5 大豆磷脂(或改性大豆磷脂)混合饲料的应用近几年的应用表明,在饲料中加入大豆磷脂系列产品3%~10%,不仅能起到乳化、润湿、分散、增加表面活性及抗氧化的作用,更主要的是提供胆碱、胆胺、有机磷、肌醇,起到抗脂肪肝的作用。
可预防脂肪肝,改善动物的体脂构成,提高生长效率和饲料转化率。
1.5.1 禽类在肉仔鸡料中添加磷脂可改善其生长状况,并可增加肝中维生素A的贮存,促进骨的生长。
试验表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2%改性磷脂,可提高增重7%~10%,饲料报酬提高5%~8%;给产蛋鸡饲喂含1.5%大豆磷脂的饲料,产蛋率提高9.9%,饲料报酬提高9.2%。
用浓缩大豆磷脂全部替代蛋鸡日粮中3%的油脂,添大豆磷脂组蛋鸡多产蛋7.1%,蛋白质消耗减少7.2%。
饲喂大豆磷脂还能提高胡萝卜素的吸收,从而加深蛋黄的颜色。
在鸭、鹅的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大豆磷脂,能促进其生长,提高其羽毛的质量、柔软度和光洁度。
另外,大豆磷脂影响小火鸡的生长,同时还能抑制火鸡生牛皮癣。
例如古铜色火鸡饲以一种含磷脂的饲料(1%磷脂替代1%猪油)155d,其体增重比对照组高11%,同时饲料消耗量下降,屠宰性能也有明显改进。
1.5.2 猪在仔猪断奶后14d内由于胆汁分泌不足,仔猪对脂肪的乳化能力较弱。
在仔猪饲料中添加磷脂可提高日粮粗蛋白质和能量的消化率,减少因消化不良导致的腹泻,促进代谢,改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
研究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2%脱油大豆磷脂,仔猪的日增重比对照组高9.5%,料重比低7.5%;添加0.6%日增重提高17.1%,料重比降低12%。
另外,大豆磷脂饲料可促进肥育猪生长发育,增强其免疫力;对公猪的性功能也有加强作用。
1.5.3 牛有研究证实,添加磷脂可显著改善小牛对人造奶中非乳脂的消化率。
在小牛饲料中添加大豆磷脂40~50g/d,五个月中试验组平均日增重为870~880g,比对照组提高53%~64%。
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磷脂和脂肪,可解决给小牛喂酪蛋白、乳糖、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合成日粮时出现的代谢紊乱和生长迟缓问题。
生产理想的新鲜脱脂牛乳时,在奶牛饲料中加3%非乳脂肪和0.45%大豆磷脂,可获得良好效果。
1.5.4 水产动物大豆磷脂应用在水产品饲料中,可迅速乳化油脂,加速油脂的乳化和吸收;又具抗氧化作用,能提供能量和多种营养素,强化免疫机能。
鱼类在孵化后的快速生长中,需要丰富的磷脂来构成细胞的成分,当磷脂的生物合成不能充分满足仔鱼的需求时,可在饲料中添加大豆磷脂。
研究报道:采用一种对照饲料和三种分别含4%、6%和8%大豆磷脂的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重约15g的草鱼,经52天饲养后,与摄食对照饲料的草鱼比较,三组添加大豆磷脂的草鱼肝胰脏脂质具有较高水平的18:2n-6和较低的20:4n-6/18:2n-6比值。
与此相反,18:3n-3的含量下降30%~69%,而n-3系列长链(C20)高度不饱和脂肪酸(20:5n-3、22:5n-3和22:6n-3)含量升高。
在鲤鱼饲料中添加2%的改性大豆磷脂,比对照组增产30.7%,铒料系数降低0.21,饲料成本降低了9.63%。
虾在不同生长时期对磷脂的需要量不同,幼虾因不能合成足够的磷脂供生长和代谢的需要,因而幼虾对磷脂的需要量高。
虽然磷脂的确实生理功能仍不很清楚,但关于其对甲壳类的生长、存活和饲料效率提高的事实在许多报告中已被证实。
研究证明,在以膨化大豆粉和大豆粕为主要原料的配合饲料中添加3%大豆磷脂,在3000m2虾塘的投喂试验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饲养40d,长毛对虾平均体长从5.01cm增至9.69cm,平均体重从1.45g增至10.26g,平均日增长率为1.66%,平均日增重率为5.01%,饵料系数为1.96。
长毛对虾饲料中大豆磷脂的适宜添加量为3%~4%。
龙虾需要卵磷脂以确保它在脱壳期间的生存。
在虾料中添加1%大豆磷脂可提高虾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另外,在饲料中添加4%或8%的大豆磷脂,明显降低了大西洋鲑的饵料系数。
1.5.5 其它大豆磷脂饲料可使毛皮动物皮毛光滑、厚密且有光泽。
在貂类的所有年龄段,脂肪肝均较普遍,原因是饲料营养不均衡。
为此,饲料中必需补足促进肝代谢的所有物质,添加有乳化力和抗氧化特性的大豆磷脂将是有益的。
狐狸粥食中添加大豆磷脂混合饲料,不仅可改善适口性,还特别对皮毛的光泽、柔软度起特殊作用。
1.6 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前景磷脂用作饲料添加剂和用于饲料加工,无论从营养价值来说还是从经济价值来说都是可行的。
但由于大豆粗磷脂或改性大豆磷脂产品过于黏稠,给饲料加工带来困难。
为解决这个问题,有报道将磷脂产品载体化(磷脂预混料)。
结果发现经载体化的磷脂具有良好的添加效果,且价格适中;而且我国拥有丰富的大豆磷脂资源,所以这种载体化磷脂被认为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饲用磷脂产品。
2 混合大豆蛋白饲料鱼粉是饲料工业中最主要的蛋白质来源,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殖的迅猛发展,鱼粉的需求量急剧上升。
然而,受资源状况的影响,世界鱼粉的总产量正逐年下降,这种供需不平衡导致了鱼粉及饲料价格的不断上扬,从而严重阻碍了养殖业的发展。
因此,开发新型蛋白源,降低饲料成本,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对于鱼粉而言,植物蛋白源价格低廉且来源广泛,是替代鱼粉的良好原料。
其中的大豆不仅蛋白质含量高,且氨基酸配比与鱼类需求相近.因而使用最为广泛。
因此,用来源广泛的大豆制品(如大豆蛋白)替代水产动物饲料中鱼粉作为蛋白源的研究已成为有关学者关注的热点。
例如,用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大豆酶解蛋白替代红鱼粉对照进行对比试验;在补充蛋氨酸的情况下用大豆组织蛋白、大豆浓缩蛋白、酪蛋白和大豆组织蛋白的混合物对照进行部分或全部替代鲱鱼粉的试验。
所有这些有关大豆制品替代鱼粉作为鱼类饲料蛋白源的研究为大豆制品作为水产饲料蛋白源提供了理论根据。
在欧洲鳗配合饲料中,用大豆蛋白混合物替代鱼粉,当混合物在配方中的使用比例小于30%时,增重率、饲料效率、存活率及试验结束时机体生化组成等各项指标均未产生显著性差异,但在30%的替代量时,增重率、鱼体的蛋白质积蓄率均为最高值,在补充蛋氨酸的情况下,用大豆蛋白混合物替代鱼粉的最适比例为30%。
试验表明,饲料中不同比例的鱼粉蛋白与大豆蛋白对南方鲇的消化率及摄食率均存在显著影响(p<0.05)。
其中南方鲇对干物质、蛋白质、脂肪和能量的消化率随着大豆蛋白替代率的提高而逐步下降,当替代量为65%时,其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