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片剂制备工艺
我国中药压片工艺
我国中药压片工艺面临着四大问题的考验中药片剂具有剂量准确、质量稳定、便于携带、服用方便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
但中药片剂生产操作技术性强,在生产过程中易出现松片、裂片、崩解度不合格等诸多质量问题。
问题一:松片松片是压片时经常遇到的问题,会影响压片与包衣。
松片主要与颗粒质量、压片机运行有密切的关系。
颗粒质量是压好片子的关键,因此,制粒工艺对于片剂质量尤为重要。
影响颗粒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中药材成分的影响。
如有些中药材中含有大量的纤维成分。
由于这些药材弹性大、黏性小,致使颗粒松散、片子硬度低。
对此,在实际操作中可采用适宜的溶媒及方法,将此类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浓缩,再进行颗粒制备,以降低颗粒弹性,提高可压性,进而提高片剂硬度;对含油脂量大的药材,压片亦易引起松片,如果这些油脂属有效成分,制粒时应加入适量吸收剂(如碳酸钙)等来吸油,如果这些油脂为无效成分,可用压榨法或其他脱脂法脱脂,减少颗粒油量,增加其内聚力,从而提高片子硬度。
二是中药材粉碎度的影响。
如果中药材细粉不够细,制成的颗粒黏结性不强,易使片剂松散。
因此,药粉要具有一定细度,这是制好颗粒、压好药片的前提。
三是黏合剂与湿润剂的影响。
黏合剂与湿润剂在制粒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品种的选择和用量正确与否,都直接影响颗粒质量。
选择黏合剂、湿润剂应视药粉性质而定,如是全生药粉压片,应选择黏性强的黏合剂,如是全浸膏压片,而浸膏粉中树脂黏液质成分较多,则必须选用80%以上浓度的乙醇作湿润剂。
黏合剂用量太少,则颗粒细粉过多,会产生松片。
四是颗粒中水分的影响。
颗粒中的水分对片剂有很大影响,适量的水分能增加脆碎粒子的塑性变形,减少弹性,有利于压片,而过干的颗粒弹性大、塑性小,难以被压成片。
但如果含水量太高,也会使药片松软,甚至黏冲或堵塞料斗,从而影响压片。
故每一种中药片剂其颗粒含水量必须控制在适宜范围。
另外,如果由于压片机运行时压力不足、压片机运行转速过快、冲头长短不齐而出现松片现象,可适当调大压力或减慢转速、更换冲头。
六味地黄片的制备
1.2 实验原理
片剂是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经制粒或不经制粒压制而成的片 剂异形片状制剂,可供内服和外用。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制剂, 具有剂量准确、质量稳定、服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 片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和直接压片 法,片剂的辅料一般包括稀释剂、吸收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 、粘合剂、润滑剂等。常用的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流程图如下[2]:
5、崩解时限检查: 除口含片、咀嚼片不需要崩解时限 检查外,一般的内服片都应在规定的时间 和介质中崩解,并能通过直径2mm筛孔。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中规定, 测定时,取样品6片,分别置于吊篮玻璃管 中,启动崩解仪进行检查,一般压制片在 15min内全部崩解,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 应另取6片按上述方法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1.3 实验内容 实验材料:熟地黄、牡丹皮、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 微晶纤维素、淀粉、羟丙基纤维素、聚维酮、2%聚维酮乙醇液。 (1)处方[3] 六味地黄提取物 40g 主药 微晶纤维素(MCC) 30g 稀释剂(填充剂) 淀粉 25g 填充剂 硬脂酸镁 1.2% 润滑剂 羟丙基纤维素 (HPC) 10g 黏合剂 聚维酮 6g 黏合剂 2%聚维酮乙醇液 适量 黏合剂 (2)制备 六味地黄提取物制备:以上六味,牡丹皮、山茱萸、茯 苓粉碎成细粉,过筛60-80目,混匀,其余熟地黄等三味,加水 回流提取三次,第一、二各为2小时,第三次为1小时,合并煎 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浸膏备用。
六味地黄片的制备
一、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来源及现状
六味地黄丸处方来源于宋代太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 ,由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载的“八味肾气丸”减去 桂枝、附子二味变化而来。其组成为熟地黄、山药、山茱 萸、泽泻、茯苓,丹皮。本是儿科用药,用以“治肾怯失 音,囟门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晄白等症”。 到了明代开始用它来给成人“补肾”,现在被当成了“补 肾壮阳”的保健品。 现今在市面上流通的最广的为传统剂型六味地黄丸剂。近 些年来也有很多创新的剂型, 如六味地黄片、六味地黄软 胶囊、六味地黄茶等。本次 实验便是以六味地黄丸(汤) 和六味地黄颗粒制备内服片。
甘草片的制备方法
甘草片的制备方法摘要:为了探究其工业生产的最佳、最可行的生产工艺,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疗效,按预定的生产实验方案,连续试验生产3个批次的甘草片,并对这3个批次的甘草片成品按照中国药典2005版质量标准进行全面检验,确认甘草片工业生产的工艺条件。
关键词:甘草片,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一、概述(一)甘草概述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
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lOOcm,直径0.6~3.5cm。
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
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
气微,味甜而特殊。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
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
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
甘草性状: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
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
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
栽培要点: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
宜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
用种子或根茎繁殖,但以根茎繁殖生长快。
药材特性:甘草,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深秋,荚果裂开,籽粒随风散步大地上,天然繁殖。
茎挺拔直立;根如圆柱,直径三四厘米,大的五六厘米,长一米多,最长者达三四米。
生长条件: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引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
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
在我国,甘草生长在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
喜干燥气候,耐寒,野生在干旱的钙质上,排水良好的、地下水位低的砂质壤土栽培。
忌地下水位高和涝洼地酸性土壤。
土壤中性或微碱性为好。
甘草用处:甘草是临床最常应用的药品。
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性;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临床用量特大,出口量大。
除药用之外,食品上也大量用甘草做糕点添加剂,它的甜度是蔗糖的百倍。
西方国家大量进口甘草,从中提取甘草次酸,治艾滋病。
中药药剂学-片剂
片剂制备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片剂制备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二.片剂随着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中药及其制剂的广泛使用中药已成为独具特色的治病良药。
但是,中药片剂在生产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现对这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作一综述。
1 生产工艺糖衣片的常规打光方法是在闷锅结束后,打蜡粉加入片子中(每万片用量3~5g),开动糖衣锅打光,一般需15min完成。
但生产时,常因一些因素掌握不好而导致打光困难,甚至被迫停止。
报道可改用“布袋-糖衣锅”法打光,该法只需5~10min,且应用广泛。
生产复方冬凌草含片,老工艺是将冬凌草提取液经减压浓缩到稠膏状后,直接与其他浸膏混合置烘箱中高温烘干,新工艺将提取液经减压浓缩至稠膏状后,溶解在乙醇中,制粒前喷入干粉中,制粒后在鼓风机中低温烘干。
通过对比发现,采用新工艺制得的含片中冬凌草甲素含量比老工艺制得者高,临床疗效更显著。
2 崩解片剂崩解迟缓是影响片剂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据报道片剂崩解迟缓主要是受主药!赋形剂和生产过程的影响[3]"最佳解决办法是:加入崩解作用较强的崩解剂,如2%~5%羟甲基淀粉钠;在保证片剂成品质量的前提下,可按一定比例与崩解良好的颗粒混合均匀压片;先加入一定量的崩解剂,然后再与崩解良好的颗粒混合"另外,改进制粒方法也可改善片剂的崩解性能,如紫花杜鹃片(浸膏在颗粒中占80%)分别用混合机与喷雾制粒,两种片剂的崩解时限分别为60,20~30min;感冒清片(浸膏在颗粒中占40%)用上述两方法制粒,两种片剂的崩解时限分别为55,23min。
结果表明,改用喷雾制粒压片,崩解时限明显缩短,产品质量提高。
3 包衣在气温较高的条件下,片芯易失水,且由于受热膨胀,导致片子的爆裂。
一般认为,糖衣片所发生的龟裂砚象主要是包衣层中搪层和有色搪层水份挥发引起的,然面过份干燥还会析出糖的结晶,而形成龟裂,所以当羞片水份在30%-50%时,包衣温度在50℃以下干操,不会导致片芯的膨胀,低温放置也不会龟裂。
片剂加工工艺
片剂加工工艺片剂概述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通过制剂技术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制剂。
片剂以口服普通片为主,也有含片、舌下片、口腔贴片、咀嚼片、分散片、泡腾片、阴道片、速释或缓释或控释片与肠溶片等。
片剂是目前品种最多、产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许多散剂、丸剂、汤剂、浸膏剂等剂型都相继改制成片剂。
一、特点片剂之所以广泛应用,就在于它有下列特点:(1)剂量准确。
只要处方设计合理、工艺过程理想,片剂的主药含量差异较小。
(2)质量稳定。
片剂为固体制剂,且经过压制,片面孔隙小,不利于水分等渗透。
(3)机械化程度高,产量大,成本低。
(4)运输、携带、贮存、使用方便。
(5)便于识别。
片面上可压出主药名称或使具有不同颜色,加以区别。
(6)儿童及昏迷病人不易吞服。
(7)生物利用度低。
二、分类按制法,片剂可分为压制片和模印片两类。
但药典习惯上所称的片剂及现在应用的片剂都指压制片。
压制片按用途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口服片口服片是指通过口腔吞咽的片剂,有很多种类。
1、普通片药物与辅料直接混合,压制成片,一般指未包衣的片剂。
大多数药物都压成普通片,以完整的形式用开水吞服。
2、包衣片指在片心(压制片)外包衣膜的片剂。
通过包衣可增加片剂中药物的稳定性,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改善片剂的外观,减少刺激性等。
根据包衣膜不同,包衣片又可分为糖衣片、薄膜衣片、肠溶衣片。
肠溶片是指用肠溶性包衣材料进行包衣的片剂。
为防止药物在胃内分解失效、对胃的刺激或控制药物在肠道内定位释放,可对片剂包肠溶衣;为治疗结肠部位疾病,可对片剂包结肠定位肠溶衣。
结肠定位肠溶片在盐酸溶液(9→1000)及pH6.8以下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均应不释放或不崩解,而在pH7.8-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1小时内结肠定位肠溶片应全部释放或崩解,片芯也就崩解。
肠溶片照释放度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3、多层片由二层或多层组成的片剂。
多层片的各层可含不同的药物,也可含相同的药物但辅料不同。
中药药剂学——片剂
中药药剂学——片剂1.特点2.分类3.四大辅料(种类、主要品种及其应用)4.制备5.包衣目的、种类及要求6.片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一、片剂的特点药物+辅料→压制→片状(圆片、异型片)①剂量准确,药物含量均匀。
②质量稳定,易氧化变质或潮解的药物可包衣。
③服用、携带、运输和贮存较方便。
④可实现机械化生产,产量大,成本低。
⑤通常片剂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较丸剂好。
⑥品种丰富,满足医疗、预防用药的不同需求。
片剂的不足之处:①制备或贮藏不当会影响片剂的崩解、吸收。
②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较久时含量下降。
③儿童和昏迷病人不易吞服。
④片剂中药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较胶囊剂、散剂稍差。
二、片剂分类口服片:普通片(素片、包衣片)、咀嚼片分散片(3min)、泡腾片、多层片缓释片、控释片、肠溶片、口崩片口腔用片:含片(局)、舌下片(全)、口腔贴片外用片:阴道片、外用溶液片、微囊片、植入片中药片剂的分类提纯片、全粉末片、半浸膏片、全浸膏片配伍选择题下列说法对应的片剂是A.素片B.糖衣片C.薄膜衣片D.咀嚼片E.舌下片1.可避免药物首过效应2.药物不经过胃肠道,而经口腔黏膜吸收进入血液3.以高分子为成膜材料进行包衣,目的是防潮、增加药物稳定性或使药物在胃肠道的特定部位释放『正确答案』E、E、C三、片剂的辅料(赋形剂)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
>>填充剂(稀释剂、吸收剂)——助成型>>润湿剂、黏合剂——黏结>>崩解剂——碎裂>>润滑剂——润滑其他:着色、矫味种类、品种、应用1.稀释剂与吸收剂——填充成型稀释剂与吸收剂2.润湿剂与黏合剂——黏结润湿剂——黏性药料黏合剂——没有黏性或黏性不足药料>>液体:黏性大>>固体:兼稀释剂黏合剂:3.崩解剂●消除因黏合力及高度压缩产生的结合力,片剂碎裂成小粒子,药物溶出。
●不加崩解剂:口含片、舌下片、长效片、植入片。
中药药剂学:片剂的制法——湿颗粒法制片
湿颗粒法制⽚ ⽚剂的制法归纳起来有颗粒压⽚法和直接压⽚法两⼤类,以颗粒压⽚法应⽤最多。
颗粒压⽚法根据主药性质及制备颗粒的⼯艺不同,⼜可分为湿颗粒法和⼲颗粒法两种,以前者应⽤最⼴。
⽽直接压⽚法则由于主药性状不同分为粉末直接压⽚和结晶直接压⽚。
本节重点叙述湿颗粒法制⽚,同时简单介绍⼲颗粒法制⽚。
湿颗粒法制⽚适⽤于药物不能直接压⽚,且遇湿、热不起变化的⽚剂制备。
⼀般⽣产流程如下: 加辅料 润湿剂或粘合剂 化验 原料处理────→混合────────→制软材───→制颗粒─→⼲燥───→⼲颗粒前处理(整粒) 润滑剂 ────→压⽚──→(包⾐)──→质检──→包装原料处理 1.中药原料处理的⽬的 (l)去粗取精,缩⼩体积,减少服⽤量。
中药材所含成分复杂,除含有有效成分外,更含有⼤量的⽆效物质和成分,经过处理尽量除去⽆效物质和成分,⽽保留有效成分,缩⼩体积,减少服⽤量。
(2)有选择地保留少量⾮有效物质和成分使起赋形剂的作⽤。
例如含有多量淀粉的药材细粉可作为稀释剂和崩解剂;药物的稠浸膏粘性很强可作为粘合剂等。
[医学教育搜集整理] 总之,通过处理,使中药材符合⽚剂原料的要求。
2.中药原料处理的⼀般原则 (1)按处⽅选⽤合格的药材,并进⾏洁净、灭菌、炮制和⼲燥处理。
(2)含淀粉较多的药材(如淮⼭药、天花粉等);⽤量极少的贵重药、毒性药(如⽜黄、麝⾹、雄黄等);某些含有少量芳⾹挥发性成分药材(如冰⽚、⽊⾹、砂仁等)及某些矿物药(如⽯膏等),直粉碎成细粉,过五~六号筛。
其粉碎⽅法见第三章粉碎。
(3)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药材(如荆芥、薄荷、紫苏叶等)单提挥发油或双提法。
其提取⽅法见第六章浸提。
(4)含已知有效成分者,可根据其有效成分特性,采⽤特定⽅法和溶剂提取有效成分。
如黄芩甙、⼩檗碱、异绿原酸等。
(5)含醇溶性成分,可⽤不同浓度的⼄醇以渗漉法、浸渍法或回流提取法提取,提取液回收⼄醇后再浓缩成浸膏,保留有效部位,如刺五加浸膏、元胡稠浸膏等。
湿法制粒压片法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
喷雾干燥制粒
方法:将药物浓缩液送至喷嘴后与压缩空气混 合形成雾状喷入干燥室中,干燥室的温度一般 控制在120℃左右,很快被干燥成球状粒子进 入制品回收器中,收集制品可直接压片。 特点:此法适用于中药全浸膏片浓缩液直接制 粒。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
• 麝香保心丸由麝香、人参、冰片、肉桂等7 味药组成,具有芳香温通、益气强心之功 效,多用于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胸闷 及心肌梗塞。
④流化喷雾制粒法(沸腾制粒):利用气流悬浮药 粉,喷入粘合剂使之成粒.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
挤出制粒法
制法 粘合剂及润湿剂用量的选择
➢ 原辅料本身的性质 ➢粘合剂本身的温度和混合时间的长短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
挤压制粒的关键和准则:
挤压制粒的关键步骤是制软材(轻握成团,轻压即散) 影响软材的因素
原辅料的性质:粉末细、质地轻松、干燥、在水 中溶解度小,黏性差,黏合剂用量多 选择适宜的粘合剂和润湿剂和适宜用量
提取
含挥发性成分较多者提取挥发油 有效成分明确的药材提取有效成分
制膏
水提浓缩 醇提浓缩 其他方法
相对密度 1.2——1.3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
小柴胡片:
柴胡 445g 黄芩167g 甘草167g
半夏(姜制)222g 党参 167g 生姜167g 大枣 167g
党参 45g、甘草45g粉碎成细粉,备用; 剩余的党参、甘草与柴胡、黄芩、大枣加水煎煮 半夏(姜制)、生姜用70%的乙醇作溶剂渗漉
过五、六号筛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
牛黄解毒片
牛黄5g, 雄黄50g, 石膏200g, 大黄200g 黄芩150g,桔梗100g,冰片25g, 甘草50g
银翘解毒片
片剂处方及工艺流程
一、片剂处方1.概述1.1片剂系指原料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圆形或异形的片状固体制剂。
1.2片剂分类:片剂以口服普通片剂为主,还有含片、舌下片、咀嚼片、分散片、泡腾片、缓控释片、肠溶片与口崩片等。
常见片剂概述如下:含片系指含于口腔中缓慢溶化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片剂。
含片中的原料药物一般是易溶性的,主要起局部消炎、杀菌、收敛、止痛或局部麻醉等作用。
舌下片系指置于舌下能迅速溶化,药物经舌下黏膜吸收发挥全身作用的片剂。
舌下片中的原料药物应易于直接吸收,主要适用于急症的治疗。
咀嚼片系指于口腔中咀嚼后吞服的片剂。
咀嚼片一般应选择甘露醇、山梨醉、蔗糖等水溶性辅料作填充剂和黏合剂。
分散片系指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并均勻分散的片剂。
分散片中的原料药物应是难溶性的。
分散片可加水分散后口服,也可将分散片含于口中吮服或吞服。
泡腾片系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产生气呈泡腾状的片剂。
泡腾片中的原料药物应是易溶性的,加水产生气泡后应能溶解。
缓释片系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的片剂。
控释片系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恒速释放药物的片剂。
肠溶片系指用肠溶性包衣材料进行包衣的片剂。
防止原料药物在胃内分解失效、对胃的刺激或控制原料药物在肠道内定位释放,可对片剂包肠溶衣;为治疗结肠部位疾病等,可对片剂包结肠定位肠溶衣。
口崩片系指在口腔内不需要用水即能迅速崩解或溶解的片剂。
—般适合于小剂量原料药物,常用于吞咽困难或不配合服药的患者。
可采用直接压片和冷冻干燥法制备。
2.片剂处方一般组成及常用辅料2.1片剂处方包含原料药、稀释剂(填充剂)、崩解剂、粘合剂、润滑剂、助流剂、抗粘剂、润湿剂,薄膜包衣片有包衣粉,调释制剂(缓控释、肠溶制剂等)有用于控制释放的包衣材料。
二、片剂质量要求片剂中活性成份含量均匀,有适宜的硬度和脆碎度,外观应完整、光洁,非包衣片要测片剂脆碎度。
1.薄膜衣片应在包薄膜衣后检査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
2.含量均匀度凡规定检査含量均勻度的片剂,一般不再进行重量差异检查。
片剂生产技术
– 我国有药典标和工业标准。药典标准筛规格分为一号筛、二 号筛、三号筛、四号筛、五号筛、六号筛、七号筛、八号筛 和九号筛。
– 我国工业用标准筛常用“目”数表示筛号,即以每一英寸 (25.4mm)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
PPT文档演模板
片剂生产技术
主要粉碎设备
常用的粉碎设备包括万能粉碎机、球磨机、气 流粉碎机等。现分别介绍其主要特点:
整粒与总混
• 自动提升料斗式混合机: 自动完成夹持、提
升、混合、下降、松夹 等全部动作,适用于多 品种,产量大的生产场 合。 一台混合机与多 个不同规格的料斗,就 能满意大批量多品种混 合要求,以节省面积、 节约投资和转料工序。
PPT文档演模板
片剂生产技术
压片
(一)、片重的计算 1、按主药含量计算片重:由于药物在压片前经历了一
为了便于区别固体粒度的大小,《中国 药典》规定把固体粉末分为最粗碎、粗粉、 中粉、细粉、最细粉、极细粉分六级。
PPT文档演模板
片剂生产技术
粉碎与筛分
PPT文档演模板
等级 最粗粉
粉末粒度分级表 分等标准
能全部通过一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
粗粉
能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
PPT文档演模板
片剂生产技术
制粒操作的主要设备
3.一步制粒机 主要由鼓风机、空气过滤器、加热 器、进风口、物料容器、流化室、出风口、旋风分离器、 空压机、粘合剂供液泵、粘合剂喷嘴等组成。可将混合、 制粒、干燥工序并在一套设备中完成,其工作原理为:物 料粉末置于流化室下方的原料容器中,空气经过滤加热后, 从原料容器下方进入,将物料吹拂至流化状态,粘合剂经 供液泵送至流化室顶部,与压缩空气混合经喷头喷出,物 料与粘合剂接触聚结成颗粒。热空气对颗粒加热干燥即形 成均匀的多微孔球状颗粒回落原料容器中。此设备为间歇 操作。
实验十 片剂的制备
实验十片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半浸膏片剂的制备工艺及操作要点。
片剂常规质量检查方法。
2.正确选用片剂的赋形剂3.了解压片机的基本构造、使用方法及保养。
二、实验指导1.片剂系将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赋形剂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供内服和外用。
片剂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
片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和直接压片法。
2.中药原料应根据药物所含有效成分的性质进行浸提、分离、精制处理,挥发性或遇热易分解的药物活性成分,在药料处理过程中应避免高温。
用量极少的贵重药、毒性药,某些含有少量芳香挥发性成分药材宜粉碎成细粉,过五至六号筛。
化学药品原辅料在混合前一般要先经粉碎、过筛、混合等操作。
主药为难溶性药物时,必须有足够的细度以保证混合均匀及溶出度符合要求。
若药物量少,与辅料量相差悬殊时,可用等量递增法混合。
3.制颗粒是制片的重要步骤。
首先必须根据主药的性质选好润湿剂或粘合剂。
制软材时要控制润湿剂或粘合剂的用量,使软材达到“握之成团、轻压即散”。
制粒时,筛网根据片重大小进行选择,通常0.5g以上的片剂选用12~16目筛,0.4g以下的片剂选用14~20目筛制粒。
4.已制好的湿颗粒应根据主药和辅料的性质于适宜温度(60℃~80℃)干燥。
对遇湿及热稳定的药物,干燥温度可适当提高。
干燥时应注意颗粒不要铺得太厚,且干燥过程中要经常翻动。
干燥后的颗粒须再进行过筛整粒,整粒时筛网孔径应与制粒用筛网孔径相同或略小。
整粒后加入润滑剂、崩解剂等辅料,混匀,压片。
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设备器皿:单冲压片机或旋转式压片机、片剂四用仪,分析天平,普通天平,烘箱,电炉,药筛(80目、120目),尼龙筛(14目、16目),搪瓷盘,瓷盆、乳钵等。
药品与材料:淀粉、硬脂酸镁、淀粉、板蓝根、野菊花、土牛膝、贯众、氯苯那敏、滑石粉、蒸馏水等。
四、实验内容(一)感冒片【处方】板蓝根250g(粉料30g,膏料220g)野菊花125g (粉料50g,膏料75g)土牛膝125g(膏料125g)贯众125g (膏料125g)氯苯那敏125mg(粉料125mg)滑石粉适量【制法】 1.制粉料取板蓝根40g、野菊花70g研粉,过六号筛,分别称取板蓝根粉30g,野菊花粉50g,另放备用。
片剂的制备方法与
粉末直接压片法的工艺流程如下:
▪ 原料+辅料→粉碎→过筛→混合→(加润滑剂)混 合→压片→包衣→包装
▪ 结晶直接压片法: 某些结晶性药物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
只需适当粉碎、筛分和干燥等处理,再加入适量 的崩解剂、润滑剂混合均匀后即可直接压片,如 氯化钾、氯化钠、硫酸亚铁、阿司匹林等均可直 接压片。
▪ 口腔用片剂:口含片、舌下片剂
▪ 外用片:指阴道片和专供配制外用溶液用的压制 片。
▪ 其他片(特殊片): 微囊片、泡腾片、多层片
压制方法分类
片剂的压制方法
粉末直接压片法 直接压片法
结晶直接压片法
湿法制粒压片法
制粒压片法
滚压法 干法制粒压片法
重压法
▪ 粉末直接压片法: 粉末直接压片法是指药物粉末和辅料混合均
▪ 湿法制粒压片法
湿法制粒压片法是指物料加入润湿剂或者液态粘
合剂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再置于压片机中压制 成片状的方法。湿法制粒压片法为最常用的压片法, 适用于对湿、热稳定的药物。
▪ 其工艺流程为:
原辅料的处理
制软材
制颗湿粒
干燥
整粒与总混
压片
压片设备
单冲压片机 旋转压片机
▪ 单冲压片机的使用流程:
▪ 片剂的缺点:
①片剂中需加入若干赋形剂,并经过压缩成型,溶出速度较散剂及胶囊剂慢, 有时影响其生物利用度。
②儿童及昏迷病人不易吞服。 ③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较久时含量下降。
▪ 片剂的分类 目前一般都是采用压片机压制也成的片剂。压片 机按给药途径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片剂车间生产工艺以及质量要求
片剂车间生产工艺以及质量要求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片剂车间生产工艺以及质量要求片剂生产工艺流程:【主药,辅料】粉碎过筛混合-加入黏合剂制软材干燥-加入润滑剂整粒-半成品含量测定压片-测定片差崩解含量包衣包装检验入库糖衣工序工艺流程:片剂(片芯)包隔离衣包粉底衣糖衣色糖衣打光干燥糖衣片操作过程以及工艺通则:1.所用原料辅料经检验合格,车间凭合格报告单领取物料,且经两人核对无误,存放应有明显标志。
2.原辅料的准备与处理要分别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粉碎,过筛,混合。
3.配料前应两人核对,称取准确;机械设备完好,符合清洁要求;主药含量在以下者,用递增法混合,置搅拌混合机中搅拌均匀。
4.制软材,选用适宜黏合剂搅匀,要求握之成团,触之则散。
5.制颗粒宜选用规定目数筛网制粒,细粉与颗粒比例适宜。
6.干燥采用箱式烘箱,湿粒铺置烘盘中厚度适宜,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控制干燥温度,由低温逐步升高至规定温度,并将烘箱内湿气排出,定时翻盘,按时检测湿粒水分,控制颗粒硬度。
7.整粒选用适宜筛网,以上片剂细粉量应控制在20%左右,-片剂细粉量控制在30%左右,以下片剂细粉量控制在40%左右,用递加稀释法加入润滑剂崩解剂等混匀。
8.半成品含量测定:①取样:分多点取样,然后用四分法取样,取样要有代表性。
②测定含量。
9.片重计算,车间工艺员根据半成品含量以及内控指标计算生产片重,经车间技术员复核无误。
10.片选用适宜冲头,冲模,试压后检查平均片重。
必须符合片重限度,崩解,硬度,合格后正式开车压片,正式生产半小时后取样作含量测定,按照规定时间抽检平均片重。
11. 包衣经过检查合格的片剂(片芯),严格按照包衣工艺进行包衣,定时检查包衣质量。
12.按照具体片剂品种质量检测要求标准进行检测,各项检验应在合格范围内。
13.包装选择适宜包材,瓶子洗净烘干,批号清晰,贴签端正,装量准确。
五味纯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胶囊(片剂)及其制备工艺[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五味纯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胶囊(片剂)及其制备工艺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雷
申请号:CN02139503.9
申请日:20021105
公开号:CN1415350A
公开日:
2003050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五味纯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胶囊(片剂)及其制备工艺,提供了专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品,本药剂由大黄、陈皮等中药材制成。
制备五味纯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胶囊(片剂)的工艺,大致可分为选料除杂、混合粉碎过筛、称量、制胶囊、压片剂、包装等工艺流程,该中成药制剂配伍合理,互补作用显著,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服用方便,疗效高,疗程短,每10天为一疗程,三个疗程治愈率达95%以上。
对根治脑血管硬化、静脉曲张、脑溢血后遗症、脑血栓后遗症、心脑血管肿瘤等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效。
申请人:王雷
地址:715400 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服用方便、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小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口服片剂
多层片 Multilayer tablets
– 由两层或多层组成 – 上下两层或多层 – 片中有片 – 目的
• 避免复方制剂中不同药物之间的配伍变化 • 制成长效片剂 • 改善片剂外观
口腔贴片 Buccal patches
– 贴于口腔粘膜或口腔内患处,有足够粘着力长 时间固定在粘膜释药的片剂
– 硝酸甘油贴片、冰硼贴片、意可贴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外用片
– 溶液片:Solution Tablets
加一定量的水溶解后,即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 组成成分必须均为可溶物 • 若溶液中有口服有毒的药物,片剂应加鲜明标
收而产生应有的疗效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赋形剂/ 辅料 Excipient
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的总称
– 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 – 不与主药起反应 – 不影响主药的释放、吸收和含量测定 – 对人无害,来源广,成本低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赋形剂/ 辅料 Excipient
– 稀释剂与吸收剂 Diluents and Absorbents – 润湿剂与粘合剂 Moistening agents & Binders – 崩解剂 Disintegrants – 润滑剂 Lubricants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填充剂 Fillers
稀释剂 Diluents
全浸膏片
– 以全量浸膏制成的片剂
穿心莲片
半浸膏片
–部分药材细粉与稠浸膏混合制成的片剂
–藿香正气片
17.2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片剂的赋形剂
Excipient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片剂物料应满足
容易流动 有一定的粘着性 不粘贴冲头和模圈 压成片剂遇体液迅速崩解、溶解、吸
– 新设备
• 高速压片机、全自动程序控制包衣设备、工序 联动化
历史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药片剂
– 1950’s开始 – 适合于中药片剂生产的工艺条件
• 对含脂肪油/挥发油片剂的制备 • 提高中药片剂的硬度 • 改善崩解度 • 适合中药片剂的包衣工艺 • 中药缓释速释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片剂的分类与应用
按给药途径结合制备与作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口服片剂
普通压制片Compressed tablets
– 药物与赋形剂混合,经压制而成的片剂
包衣片 Coated tablets
– 片心外包有衣膜 糖衣片Sugar-coated teblets 薄膜衣片Film-Coated Tablets 肠溶衣片Enteric-Coated Tablets
– 主药剂量小于0.1g – 中药片剂中含浸膏量或浸膏粘性太大
吸收剂 Absorbents
– 原料药中含有较多挥发油、脂肪油或 其他液体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填充剂1.淀粉Starch
组成
– 直链淀粉 溶于水、粘性小 – 支链淀粉 吸水膨胀 高温下糊化
两种淀粉
色 玉米淀粉 白色 马铃薯淀粉 灰色
吸湿性 差 好
含湿 10~15%
2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填充剂1.淀粉Starch
稀释剂、吸收剂、崩解剂、粘合剂
常用处方中含淀粉较多的药材粉碎成细 粉加入
– 如天花粉、浙贝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填充剂1.淀粉Starch
普通淀粉
– 可压性不好,用作稀释剂时,用量不宜多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口服片剂
咀嚼片 Chewable tablets
– 在口腔内后咀嚼后咽下的片剂 – 适合于小孩和胃部疾患;不需要加崩解剂
泡腾片 Effervescent tablets
– 含有泡腾崩解剂片剂 – 碳酸氢钠+柠檬酸
分散片 Dipersible tablets
片剂的特点
优点
– 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较丸剂好 – 剂量准确;分剂量制剂 – 质量稳定 – 服用、携带、运输较方便 – 机械化生产,产量大、成本低 – 卫生标准易达到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片剂的特点
缺点
– 溶出度较散剂、胶囊剂慢 – 儿童及昏迷、呕吐患者不易服用 – 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较久时含量下降
羧甲基淀粉钠 CMS-Na
– 优良崩解剂 200-300 倍 – 良好可压性
预胶化淀粉 Pregelatinized starch
– Starch1500善达(卡乐康)
– 粘合剂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填充剂2: 糊精Dextrin
淀粉的水解中间产物 冷水中溶解缓慢,热水中易溶,不溶于乙醇 常与淀粉配合使用 较强粘合剂作用,使用不当可致麻点、崩解/
记或制成异形片 – 复方硼砂漱口片
– 阴道用片:Vaginal tablets
直接用于阴道的压制片
4.其他片
植入片Implant tablets
中药片剂类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按原料特性分类
提纯片
– 以提纯物(单体或有效部位)为原料 银黄片
全粉末片
– 将处方中全部药材粉碎成细粉为原料 参茸片
溶出迟缓等 影响主药的提取,对含量测定有干扰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长效片 Prolonged action tablets
– 能使药物缓慢释放而正。
2.口腔用片剂
口含片 toroches
– 含在颊腔内缓缓溶解而发挥治疗作用的压制片
舌下片 Sublingual tablets
– 置于舌下使用的压制片 – 粘膜吸收,速效,一般起全身作用
17.1
概述
概念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药片剂 系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与适宜辅
料混合压制而成的片状剂型 可供内服或外用
历史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940’s
创用
19世纪末
各种压片机出现
近20年来
– 新工艺
• 流化喷雾制粒、全粉末直接压片、薄膜包衣
– 新赋形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