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 《小猫吃鱼》教学案例
小学上册数学《小猫吃鱼》教案
小学上册数学《小猫吃鱼》教案小学上册数学《小猫吃鱼》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8---29页“小猫吃鱼”。
教材分析:材料中安排的“小猫吃鱼”是一组动态的连续故事情景,通过这一故事情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同时也通过一组动态情景,逐步引出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
由于减法的意义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如何把这个抽象的概念变为学生能够体会的食物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把握。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生活经验也较丰富,对“小猫吃鱼”.“小鸡吃食”.“吹泡泡”等有自身的经验。
利用这些具体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
2.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3.初步体验加减法呼你关系的思想。
4.通过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说教法与学法:1.根据本节课的意图主题图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课堂游戏.互相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主探索,是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学会知识。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说教学过程:让学生亲生经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解决数学问题。
所以本课在教学思路上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
从而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知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由于学生熟悉和喜欢的“过生日”的场面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原课题“小猫吃鱼”改为“小猫过生日”,体现了以活动为主线进行教学。
(二)细看画面,展开想象告诉学生今天是小猫的生日,猫妈妈特意为它准备了最爱吃的小鱼。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小猫吃鱼|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小猫吃鱼|北师大版教案:小猫吃鱼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3.3节,小猫吃鱼。
这一节主要让我们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我们会通过小猫吃鱼的故事,来学习如何将两个数相加,以及如何从总数中减去一些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并且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能够将加减法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小猫吃鱼的图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孩子们展示一张小猫吃鱼的图片,让他们观察小猫一共吃了几条鱼,然后又吃了几条鱼,还剩下几条鱼。
2. 例题讲解:根据观察的结果,我会引导孩子们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例如,小猫一开始吃了3条鱼,然后又吃了2条鱼,我们可以用加法来表示这个情况:3 + 2 = 5。
同样,如果小猫吃掉了2条鱼,我们可以用减法来表示:5 2 = 3。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孩子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自己动手计算。
例如,小猫吃了4条鱼,又吃了3条鱼,请问小猫一共吃了几条鱼?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计算结果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黑板和粉笔,将小猫吃鱼的故事和加减法的运算过程板书出来,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
七、作业设计a. 小猫吃了5条鱼,又吃了2条鱼,请问小猫一共吃了几条鱼?b. 小猫吃了7条鱼,又吃了3条鱼,请问小猫一共吃了几条鱼?2. 请将你的答案解释一下,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果的?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对10以内的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在计算练习题时,都能够熟练地运用加减法。
同时,他们也能够将加减法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中,例如计算自己吃了几块糖果,又吃了几块糖果。
在课后,我们可以让孩子们进一步拓展,尝试计算更大数的加减法,例如20以内的加减法,或者让它们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例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又吃掉了2个,请问小明还剩下几个苹果?这样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加减法。
《小猫吃鱼》数学课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小猫吃鱼》数学课教学设计(精选13篇)《小猫吃鱼》数学课篇1教学内容:小猫吃鱼P28教学要求:1、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初步渗透涵数的概念。
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开放题的教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小猫吃鱼”的图。
2、独立观察,想一想每幅图的意思。
二、教学新课1、发现问题。
说说“小猫吃鱼”的故事,你发现了什么?2、提出问题。
看了图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尝试解决问题。
(1)同桌讨论自己想到的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尝试列式,互相说说我为什么这么列?(3)集体反馈,说说你跟同桌一起讨论出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4、套圈游戏(1)预测可能会套上几个圈,有几个没套上。
(2)实践套圈,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3)还有哪些可能?同桌讨论并写出算式。
5、看吹泡泡的连环画做题(1)生独立做题。
(2)说说4幅图的意思,理解被减数是怎样在变化的。
三、练习巩固1、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5-5”表示的意思。
2、算一算。
先指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开放题。
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4、数学故事,先让学生讲述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练习一 P30教学要求:1、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演示,初步学会整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找规律填数。
教学准备:小棒或小圆片、算式卡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练习5以内的加减法1、第一题:先观察情境图,提出教学问题;再列式计算。
2、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
3、第五题:“找家”,先算一算,再连一连。
4、第六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练习,讨论交流“□+□=5”和“□-□=1”这两个算式,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想出不同的答案。
数学教案-小猫吃鱼_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数学教案-小猫吃鱼_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三、授课时间40分钟四、授课教师张某某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2)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
(3)通过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品质。
(3)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学会分享的价值观。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加减法运算的掌握。
(2)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1)加减法运算的熟练运用。
(2)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用加减法求解。
(3)情境教学中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的培养。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通过讲述小猫吃鱼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小猫吃了几条鱼?还剩几条鱼?”引发学生思考,为新知的讲授做好铺垫。
2、新知讲授(20分钟)(1)教师用教具或PPT展示小猫吃鱼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并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讲解加减法运算的基本方法,结合小猫吃鱼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3)通过示例,展示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计算。
3、合作探究(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小猫吃鱼的教具,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
(2)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小猫吃了几条鱼,还剩几条鱼?”等。
(3)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4、巩固练习(10分钟)(1)教师针对本节课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数学教案-小猫吃鱼_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数学教案-小猫吃鱼_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教学内容:小猫吃鱼P28教学要求:1、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初步渗透涵数的概念。
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开放题的教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小猫吃鱼”的图。
2、独立观察,想一想每幅图的意思。
二、教学新课1、发现问题。
说说“小猫吃鱼”的故事,你发现了什么?2、提出问题。
看了图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尝试解决问题。
(1)同桌讨论自己想到的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尝试列式,互相说说我为什么这么列?(3)集体反馈,说说你跟同桌一起讨论出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4、套圈游戏(1)预测可能会套上几个圈,有几个没套上。
(2)实践套圈,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3)还有哪些可能?同桌讨论并写出算式。
5、看吹泡泡的连环画做题(1)生独立做题。
(2)说说4幅图的意思,理解被减数是怎样在变化的。
三、练习巩固1、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5-5”表示的意思。
2、算一算。
先指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开放题。
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4、数学故事,先让学生讲述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1、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各种有规律的现象,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现象和其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2、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3、同伴合作,自己动手,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创造规律,展现聪明才智,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作业纸、水彩笔活动过程:一、游戏引入。
数学教案设计:小猫吃鱼
数学教案设计:小猫吃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小猫吃鱼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让学生掌握数数、计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数数和计数的方法,理解小猫吃鱼的数量关系。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数数和计数的方法,理解小猫吃鱼的数量关系。
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五、教学准备:1. 小猫吃鱼的图片或故事情境。
2. 计数工具,如计数棒、算盘等。
3. 练习题或游戏道具。
4.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小猫吃鱼的图片或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引导学生观察小猫吃鱼的数量,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授数数和计数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小猫吃鱼的数量关系。
2. 举例讲解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加减法。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和讲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游戏环节(10分钟)1. 设计关于小猫吃鱼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数数、计数和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找出不足,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进步。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家里的小猫设计一份美食计划。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猫吃鱼的情境,让学生学习数数、计数和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小猫吃鱼》课件【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小猫吃鱼》课件【三篇】【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 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体会由多到少,由有到无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5 以内加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得数是0 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一、引入数学情境1.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猫吃鱼”图。
有一天,猫妈妈有事外出,她给小猫准备了丰盛的午餐,你们猜是什么?对了,是小猫最爱吃的鱼。
(出第一幅图)数一数,猫妈妈给小猫准备了几条鱼呢?师:猫妈妈给小猫留了3 条鱼,你猜后来会怎么样呢?请你们认真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呢?课件出示“小猫吃鱼”片段2,3,4。
2.师:你能把这4 幅图连起来,编成一个故事吗?把你编的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
生同桌交流后教师指生交流。
二、建立数学模型:1.师:在“小猫吃鱼”的故事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可以一幅图一幅图的提问题,也可以连在一起提问题)生先自主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生可能问:小猫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小猫又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小猫再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以上一一在“小猫吃鱼”课件片段2,3,4 上出示。
2.师:你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想一想,怎样列式?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互相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巡视,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算式中的每个数都表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①31 = 23-2 = 13-3 = 0②31 = 22-1 = 11-1 = 0讲一讲每个算式的意思。
以3-3=0 这个算式为例:小猫太喜欢吃鱼了,它把所有的鱼都吃了,它吃了几条?(3 条)还剩几条?应该怎么列算式呢?(3-3 )一条没剩用几表示?(0)3-3=0为了进一步理解得0 的过程,我设计了动手操作的环节摆小棒:3.听老师的口令摆小棒。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小猫吃鱼|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小猫吃鱼|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小猫吃鱼”的故事情境,理解并掌握基础的加减法运算。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用口头和书面形式表达运算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和故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内容将围绕“小猫吃鱼”的故事展开,通过故事情境引入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加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正确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 用口头和书面形式表达运算过程。
难点- 理解加减法运算的概念。
- 正确进行加减法运算,特别是退位减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小猫和鱼的卡片、加减法运算卡片、磁性白板、磁性数字。
- 学具:学生自备的10以内加减法练习册。
第一阶段:导入1. 情境创设:讲述“小猫吃鱼”的故事,引出加减法运算的问题。
2. 问题提出:提出一些基础的加减法问题,让学生尝试口头解答。
第二阶段:探究与学习1.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一张加减法运算卡片,共同讨论并解答问题。
2. 教师指导: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加减法运算。
第三阶段:实践与应用1. 游戏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小猫吃鱼”的游戏,巩固加减法运算。
2. 个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加减法练习册上的练习题。
第四阶段: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和实践中的体验和收获。
2. 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 小猫吃鱼- 内容:- 加法运算示例- 减法运算示例- 10以内加减法运算规则作业设计- 必做题:完成加减法练习册上的练习题。
- 选做题:尝试编写自己的“小猫吃鱼”故事,并解决其中的加减法问题。
本节课通过“小猫吃鱼”的故事情境,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的能力。
小猫吃鱼教学设计
小猫吃鱼教学设计第一篇:小猫吃鱼教学设计最近我听了两节《小猫吃鱼》一课(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28页),现在我把课堂片断实录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案例(一)上课开始,教师出示了课本上的四幅图,出示方式如下: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黑板上有小猫,还有小鱼。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生:我还发现有的小鱼被吃掉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现在我们来观察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生:盘子里有3条小鱼,小猫吃掉了1条,还剩下几条?师:谁会列算式?生:3-1=2教师把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师:我们再来看第三幅图,你又发现了什么?怎样列式?生:小猫又吃了一条鱼,还剩下几条鱼?算式是3-2=1师:大家同意吗?第四幅图又是怎么回事,应该怎样列式呢?生:小猫把鱼都吃掉了,一条也没有了。
算式是3-3=0案例(二)上课开始,老师出示了小猫吃鱼的第一幅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生1:我发现图上有一只小猫,三条小鱼。
生2:我发现盘子里的小鱼,有两条鱼头向前,一条鱼头向后,一共有3条小鱼。
算式是2+1=3、1+2=3生3:我想小猫要吃鱼。
师:小猫是不是要吃鱼呢?我们来看第二幅图。
(在第一幅图的右边出示第二幅图)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生1:盘子里有3条小鱼,小猫吃了1条,还有几条?算式是3-1=2师:在这个算式中,3、1、2各表示什么?生1:3表示共有3条小鱼,1表示吃了一条小鱼,2表示还有2条小鱼。
师:你还有不同的问题吗?(学生摇头表示没有)师:小猫盯着盘子里的小鱼,它在想什么?生2:小猫没有吃饱,它还想再吃一条。
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第三幅图。
(在第一、二幅图的右边出示第三幅图)这幅图又是什么意思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1:盘子里有3条小鱼,小猫吃了一条,没吃饱,又吃了一条,还有几条呢?算式是3-1-1=2师:3、1、1、2各表示什么?(生1答略。
)师:有不同意见吗?生2:还可以列成3-2=1。
一年级数学上册 小猫吃鱼教案 北师大版
小猫吃鱼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加减法。
2、进一步感知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抽象思维。
3、通过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减法得数是零的含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猫吃鱼”图。
2、小猫可喜欢吃鱼了,老师为小猫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示“小猫吃鱼”片段1)。
数一数,老师为小猫准备了几条鱼?生:老师为小猫准备了3条鱼(显示:盘里有3条鱼)。
3、师:小猫原来有3条鱼,请你们认真看,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呢?瞧:小猫来了!生看课件(“小猫吃鱼”片段2,3,4)。
4、师:你们喜欢“小猫吃鱼”这个故事吗?请你们同桌互相讲讲。
5、生同桌交流后教师指生交流。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合作交流,感受减法意义。
(1)从“小猫吃鱼”的故事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先自主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2)你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想一想,怎样列式,在小组中说说。
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师巡视,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着重说明减号前后各写几,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①3-1=2 3-2=1 3-3=0②3-1=2 2-1=1 1-1=0(4)全班交流,并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列式?2、探索思考,进一步感悟减法意义。
(1)课件出示第28页“试一试”(套圈)。
1+3=4 4-( )=( )师:你能根据图和所给的加法算式,列一道减法算式吗?生尝试练习后小组交流,并说明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全班交流,生可能出现4-1=3 4-3=1(2)课件出示,说一说(吹泡泡)。
你们玩过“吹泡泡”游戏吗?请你们认真观察这幅图,并完成填空。
生填空后,小组交流,并说说这样写的原因。
一年级数学《小猫吃鱼》教学设计2篇
一年级数学《小猫吃鱼》教学设计2篇Teaching design of "kittens eat fish" in mathe matics of grade one一年级数学《小猫吃鱼》教学设计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一年级数学《小猫吃鱼》教学设计2、篇章2:《小猫吃鱼》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篇章1:一年级数学《小猫吃鱼》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8页《小猫吃鱼》。
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小猫吃鱼”这一教学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真正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培养学习方式多样化。
教具准备:每个学生5个圆片.教师5个圆片.教学流程:一、故事导入。
(课件演示)师:有一天,一只小谗猫在外面散步,走着、走着,它感觉到有点儿饿了,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谗猫的故事吧!从这幅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a.一盘美味可口的鱼,b.一只小花猫(直流口水的小花猫)二、新课展开师提问:小花猫接下来会做什么呢?请大家猜一猜(用算式说明,预测的故事结果)。
1.学生广开思路:让学生充分的说明可能发生的情况,凡是说的有道理的教师都要适量给予鼓励和肯定的评价。
(教师在引导随时注意思维的有序性和算式的穷尽性,可以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一年级数学:小猫吃鱼(参考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小猫吃鱼(参考教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案示例小猫吃鱼教学目标1.通过给小明过生日这个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性趣.2.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减法得数是零的含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创造情境(一)出示图片:生日图1教师谈话:今天是10月12日,是小明的生日,很多小朋友都给他过生日来了,小明不仅准备了生日蛋糕,还准备了小朋友们爱吃的东西.他知道小朋友们最爱吃的是鱼,于是,他就去河里钓了一兜鱼,(出示图片:生日图2)回到家中,把鱼倒进了盆里.(出示图片:生日图3).二、活动二:观察思考学习新知识(一)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们猜想到什么?(二)根据盆里鱼的条数和小猫吃的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哪个组列的算式多,并说一说每个算式的意思.(三)小结:我们通过猜想画面的意思列出了这么多的算式,那么这些算式都是减法算式,利用减法我们解决了还剩下多少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思考问题的结果.(四)教师:每一组同学都有×-×=0这个算式,这个算式表示盆里没有一条鱼了.这时,小明又急又气,只好让爸爸、妈妈到超市再买几条鱼.(出示图片:生日图4)(五)教师谈话:这时小明和小朋友们下楼做游戏去了.(出示图片:套圈图)(出示图片:吹泡泡)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在这些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教师:我们在玩游戏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三、活动三:结合实际巩固启发思维(一)小朋友们正玩的高兴的时候,这时爸爸妈妈把美味餐准备好了,招呼小朋友们上楼吃饭.(二)老师:我们为小明唱一首生日快乐歌吧!(出示图片:数学故事)从这幅画面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四、本课总结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你们一样高兴,因为通过给小明过生日,我们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能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点评:紧密结合学生熟悉实际生活的特点,大胆构思,重新创设课件。
《小猫吃鱼》教学设计
《小猫吃鱼》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学习主体:小学一年级学生学科:数学已有知识:5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二、教学课题: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28—29页小猫吃鱼三、教材分析:圆锥体积是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最后一个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这三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含有曲面围成的最基本的立体图形。
由研究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扩展到研究圆锥的体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内容。
教材安排发四层的教学,第一层创设了“一堆圆锥形小麦”的简单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圆锥体积的含义。
第二层让学生“类比猜想”圆锥的体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第三层“验证说明”探索圆锥体积计算方法。
第四层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四、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情境活动,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
2.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3.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
五、教学重、难点: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
六、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根据这个教学理念,这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权交给学生,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学生能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想,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知识智慧共享的乐园。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猫吃鱼”图。
师:小猫可喜欢吃鱼了,老师为小猫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示“小猫吃鱼”片段1)。
数一数,老师为小猫准备了几条鱼?生:老师为小猫准备了3条鱼(显示:盘里有3条鱼)。
师:小猫原来有3条鱼,请你们认真看,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呢?瞧:小猫来了!生看课件(“小猫吃鱼”片段2,3,4)。
2.师:你们喜欢“小猫吃鱼”这个故事吗?请你们同桌互相讲讲。
(课件重放) 生同桌交流后教师指生交流。
《小猫吃鱼》教学设计(共14篇)
《小猫吃鱼》教学设计〔共14篇〕篇1:小猫吃鱼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在详细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体会由多到少,由有到无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加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想象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一、引入数学情境1、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猫吃鱼”图。
有一天,猫妈妈有事外出,她给小猫准备了丰富的午餐,你们猜是什么?对了,是小猫最爱吃的鱼。
〔出第一幅图〕数一数,猫妈妈给小猫准备了几条鱼呢?师:猫妈妈给小猫留了3条鱼,你猜后来会怎么样呢?请你们认真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呢?课件出示依次出示第2,3,4幅图。
2、师:你能把这4幅图连起来,编成一个故事吗?把你编的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
〔由故事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生同桌交流后老师指生交流。
二、建立数学模型:1、师:在“小猫吃鱼”的故事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可以一幅图一幅图的提问题,也可以连在一起提问题〕学生先自主考虑再全班交流。
生可能问:小猫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小猫又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小猫再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还可能问:猫妈妈给小猫留了3条鱼,最后剩几条了?以上一一在“小猫吃鱼”课件片段2,3,4上出示。
2、师:你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想一想,怎样列式?学生独立考虑后,同桌互相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老师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算式中的每个数都表示什么。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①3-1=2 3-2=1 3-3=0②3-1=2 2-1=1 1-1=0讲一讲每个算式的意思。
〔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为了进一步理解得0的过程,我设计了动手操作的环节—----摆学具。
小猫那么喜欢吃小鱼,你喜不喜欢小鱼啊?把你的小鱼学具拿出来。
3、听老师的口令摆一摆。
数学教案-小猫吃鱼 - 北师大版
数学教案-小猫吃鱼 -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通过小猫吃鱼的游戏,培养学生对数字和运算的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知识点•数字识别和数数•加法和减法运算•数字大小比较教学方法•游戏引导•讨论交流•团队合作教学准备•PPT幻灯片•笔和纸•数字卡片和鱼形卡片教学过程导入与激发1.引导学生回忆小猫吃鱼的游戏规则,让他们思考游戏中有哪些数字和运算的内容。
探究与实践1.展示数字卡片和鱼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和感受。
2.随机抽取数字卡片,让学生数出对应的数量。
3.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模拟小猫吃鱼的过程。
游戏规则如下:–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人。
–每个小组有一只小猫和若干鱼形卡片,每只鱼形卡片上写有一个数字。
–每个小组选取一名学生扮演小猫的角色,其余学生扮演鱼的角色。
–小猫从鱼形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并读出上面的数字。
–其他学生根据小猫读出的数字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计算出鱼的数量。
–如果计算正确,小猫就能“吃掉”那些鱼形卡片;如果计算错误,鱼就能逃脱。
–经过若干回合后,小猫和鱼的角色交换。
–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有机会扮演小猫和鱼的角色。
4.学生根据游戏的结果,总结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小猫吃鱼的数学规则和运算方法。
拓展与应用1.提出一些数字和运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答。
2.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结合小猫吃鱼的游戏规则进行解答。
3.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小猫吃鱼的游戏,与同学分享和交流。
归纳与总结1.结合游戏中学到的知识,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数学内容。
2.总结小猫吃鱼游戏的规则和数学运算方法,并强调数学思维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设计小猫吃鱼的游戏,既培养了学生对数字和运算的理解能力,又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教师在导入与激发环节的引导上需要加强。
第一册小猫吃鱼_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第一册小猫吃鱼_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教学内容:小猫吃鱼P28教学要求:1、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初步渗透涵数的概念。
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开放题的教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小猫吃鱼”的图。
2、独立观察,想一想每幅图的意思。
二、教学新课1、发现问题。
说说“小猫吃鱼”的故事,你发现了什么?2、提出问题。
看了图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尝试解决问题。
(1)同桌讨论自己想到的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尝试列式,互相说说我为什么这么列?(3)集体反馈,说说你跟同桌一起讨论出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4、套圈游戏(1)预测可能会套上几个圈,有几个没套上。
(2)实践套圈,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3)还有哪些可能?同桌讨论并写出算式。
5、看吹泡泡的连环画做题(1)生独立做题。
(2)说说4幅图的意思,理解被减数是怎样在变化的。
三、练习巩固1、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5-5”表示的意思。
2、算一算。
先指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开放题。
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4、数学故事,先让学生讲述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温师附小王丽君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
2、通过摆一摆、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三种不同颜色的小棒分别4根、三角形9个、正方形4个、长方形4个、硬纸板1张、剪刀、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这些都是我们以前学过了的图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猫吃鱼》教学案例
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
“小猫吃鱼”这一课是北师大版第一册数学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第四节的内容。
加减法是学生学习加减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加减法的基础。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刚学完5以内的加减以后出现的。
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情境——小猫的一天:从吃早餐到去看好朋友小鸡,再到公园游玩,这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也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含义。
2、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使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能正确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是: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含义,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二、教法
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不拘泥于教材,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学生学习时,往往接触的不是现实的条件,而是一种情境,本课教学引入了“小猫的一天”,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加减法计算的需要,从生活实际出发,给出一些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真实的问题让学生解答,
利用对问题的探究,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2、联系实际。
这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
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而是应该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
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4、在本节课中,多处让学生通过“说”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用自己的思考方式,自己的语言谈自己的算法,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课也多处用到过渡语是为了使小猫的一天各个环节能够连接。
三、学法
(一)编数学故事,激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