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的基本国策_大陆政策_周颂伦
近代日本的基本国策_大陆政策
被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作为中国近代史基础
教材用于授课的几本《中国近代史》,都曾这样写 道“: 明治初年就制定了‘大陆政策’,第一步征服 台湾 ;第二步征服朝鲜 ;第三步征服‘满蒙’;第四 步征服‘支那’;第五步征服全世界 。”如所熟知 ,这 种“五阶段”说源自于《田中奏折》。《田中奏折》这 样写道 “: 如欲征服中国 ,必先征服满蒙 ;如欲征服 世界 ,必先征服中国 。(中略) 这是明治大帝的遗 策 ,也是我日本帝国存立上的必要大事 。”①几十 年来 ,人们是在一种通俗化的状态中理解大陆政 策的 。
152
想路线 ,但是其中仍然有一些过程不能忽略 。 这是因为 ,在明治初年类似“大陆雄飞”的思
想在不少政要的言论中可以找到 ,但内治优先和 修改条约仍是明治新政府的首要课题 。岩仓使节 团出访欧美各国回国后 ,遏制了以西乡隆盛为首 的不满武士集团的“征韩论”,在国内大力推行“殖 产兴业”和“文明开化”诸政策 ,以期培植“内力”; 对外则在知晓短时间修约无望的前提下 ,极力笼 络英国 ,以解决当务之急整理“周边事态”。按岩 仓具视的判断 “, 萨哈林令人担忧 ,虾夷地可能被 夺去”λξ ,而对朝鲜也应在“鲁西亚人尚未出手之 前 ,由日本出手”保护之 ,确定了桦太第一朝鲜第 二的缓急程序 ,而“支那仅仅乃贸易之利润而已”, 暂时尚未进入敌国之列 。λψ 外务省随之决定了外 交的原则为 : (1) 朝鲜 (交际) ; (2) 柯太 (谈判) ; (3) 清国 (缔约) ; (4) 异宗 (禁止) 。λζ 这也是 1871 年日 本与清朝缔结《中日修好条规》的背景之一 。
4. 推行“大陆政策”的主体势力即军部的势 力 ,在 1889 年宪法颁布后 ,基本形成 。在统帅权 独立和帷幄上奏权的保证下 ,军部成为独立于政 府之外的特殊权力系统 。
原始资料:日本《基本国策纲要》
原始资料:日本《基本国策纲要》(一)国家大政的根本,在于根据大义名分,内则巩固国家基础,外求发展国运,使帝国在名义上和实质上都成为东亚的安定势力,确保东方和平,为世界人类的安宁和福利作出贡献,以体现建国的理想。
帝国鉴于内外的形势,认为帝国当前应该确立的根本国策,在于外交和国防互相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基准的大纲如下:1.排除列强在东亚的霸道政策,根据真正的共存共荣的主张,共享幸福,这就是皇道精神的具体体现,也就是我国在对外发展政策上应予经常贯彻的指导精神。
2.为希求国家的安泰,并拥护国家的发展,以确保帝国在名义上和实质上都成为东亚安定势力的地位,应充实所必要的国防军备。
3.对大陆政策的基本方针,在于希求满洲国的健全发展,日满国防的巩固,消除北方苏联的威胁,同时防范英美,具体实现日、满、华三国的紧密合作,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在执行时,应注意保持与各国的友好关系。
4.对南方海洋,特别是对外南洋方面,努力促进我国民族的经济发展,一面以渐进的和平手段扩张我国势力,并与满洲国的建成相配合,力求国力的充实和加强。
(二)以上述根本国策为轴心,统一调整内外各项政策,力求适应现在的形势而实现刷新国政。
其纲要如下:1.扩充国防军备(1)陆军军备,以对抗苏联于远东所能使用的兵力为目标,特别应充实在满洲与朝鲜的兵力,使在开战初期即能对其远东兵力加以一击。
(2)海军军备,应配备和充实兵力,足以对抗美国海军,确保西太平洋制海权。
2.我国外交政策,总的来说,应以不折不扣地完成根本国策为基本精神,加以综合革新,军部为了使外交机关能够进行有利而充分的活动,应努力进行内部援助,避免由军部出面工作。
(三)政治行政机构的革新改善,财政经济政策的确立以及其他各种设施的应用,都必须和上述根本国策相适应,关于下列事项,应采取适当的措施:1.指导和统一舆论,使在突破非常局面上能够巩固国民的决心。
2.为希求发展执行国策所必需的产业和重要贸易,对行政机构和经济组织进行适当的改革。
拓展素材:日本的大陆政策
日本的大陆政策
在19世纪末,日本明治维新之后,随着国内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大幅度增长,日本的国力不断强盛,便逐渐不满足于自身狭小岛国的现状,开始对外推行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政策。
早在1592年和1597年,日本就先后发动了两次侵略朝鲜的战争。
此后在日本社会又出现了“海外雄飞论”,即日本早期的对外扩张思想,并将朝鲜和中国列为了首要侵占目标。
其代表人物是于16世纪末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
但是在当时,由于中国的国力强于日本,所以这一主张并没有实际意义。
然而,它却奠定了日本以后“大陆政策”的思想基础。
1855年,作为日本对外扩张思想的“大陆政策”,就已经初具雏形。
当时面对西方列强对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掠夺,就有人提出,英、法等国家的实力过于强大,日本还无法与之抗衡,应该把朝鲜和中国作为侵略的目标,并做了初步规划。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之后,日本的“大陆政策”在19世纪80年代逐渐趋于成熟,其主要内容是,以日本为基础,利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从而称雄亚洲,进而争霸世界。
这便是“大陆政策”也称“大陆经略政策”。
其中对于侵占中国则进行了精心的谋划,先是要吞并台湾和朝鲜,从而在东南和东北对中国形成威胁,随后进占中国东北地区,并以此为基地,占领整个中国。
日本正是按照这一政策,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并基本实现了预定目标。
此后,以甲午战争为起点,便开始逐步实施“大陆政策”,直至侵占中国东北三省,进而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功了全面了侵华战争。
日本侵华。
历史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由大陆扩张转向为海洋扩张,由孤立主义转向为国际主义。
并加大海外扩张的步伐,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并把扩张的目标转向远东地区,提出“门户开放”的远东政策。
这一时期,由于争夺市场和原料来源地,欧洲列强都加剧在远东的争夺,而其中俄国在远东所占有的利益更多,这引起了列强的不满,特别是日本,俄国在远东的扩张终于导致了日俄战争的爆发。
为了扩大其国际地位和更好的介入远东,罗斯福调停了日俄战争。
在战争初期,美国为了把俄国的势力赶出远东,扶植日本,但当日本在战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时,日本的强大又让美国担心,因此在远东采取均势政策,让日俄互相牵制。
战争后,美国利用其强大的经济优势向远东资本渗透,日本为保住其既得利益,与俄国和欧洲列强结盟,抵制美国,日美矛盾激化。
而罗斯福和塔夫脱两位总统所采取的不同外交政策深深影响了美日关系和东北亚国际局势。
关键词:罗斯福塔夫脱日俄战争美日关系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y , the United States turned to the sea from the mainland expansion expansion from isolationism to internationalism steering . And increase the pace of overseas expansion , extensive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goal of turning the Far East , that " open door " policy in the Far East . During this period, due to the competition for markets and sources of raw materials , the European powers have intensified competition in the Far East , and Russia, which share some interests in the Far East more , which caused dissatisfaction powers , especially Japan, the Russian expansion in the Far East and finally led to the outbreak of the Russo-Japanese War . In order to expand its 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better involvement of the Far East, Roosevelt to mediate the Russo-Japanese War .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war , the for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evict the Far East of Russia , supporting Japan, but Japan's landslide victory in the war , Japan's powerful letting the United States worried , so take the balance of power policy in the Far East , so Russo contain each other . After the war, the United States to use its powerful economic advantage to the Far East capital penetration, Japan to keep their vested interests , allied with Russia and the European powers , to resist the United States ,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conflicts . Different foreign policy of President Roosevelt and Taft both taken a deep influence on US-Japan relat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n Northeast Asia .keyworde:Roosevelt Taft Russo-Japanese War US-Japan relations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一)选题的目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已完成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主义过渡,这一时期的美国已成为资本主义的头号强国。
近代日本的基本国策--大陆政策
近代日本的基本国策--大陆政策
周颂伦
【期刊名称】《江海学刊》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 对日本大陆政策的论述,在我国已沉寂多年.检讨一下大陆政策的研究史,不难发现我国学者在其形成与15年侵华战争的研究上着墨颇多,而对于其怎样由"隐蔽政策"逐渐被变成"公开政策"过程的研究,似乎留下了过大的余白.此外,大陆政策是一种综合体现近代日本国内外政策最终意图的政策,将其单纯归纳为外交政策,显然有些偏颇.由是,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些阐说,以求教于识者同行.
【总页数】7页(P150-156)
【作者】周颂伦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近代日本"大陆政策"与七七事变 [J], 李宗远
2.近代日本"大陆政策"形成的思想源流 [J], 禹露
3.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高老区妇女致富能力——在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高老区妇女致富能力”培训班上的讲话(摘要) [J], 王作义
4.侵台战争与吞并琉球──近代日本“大陆政策”的初步形成 [J], 李良玉
5.论近代日本大陆政策的形成及其特点 [J], 刘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代日本的殖民政策与亚洲地区的反抗运动
近代日本的殖民政策与亚洲地区的反抗运动近代日本的殖民政策与亚洲地区的反抗运动近代日本殖民政策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明治维新时期。
在经历了长达两个世纪的孤立主义政策后,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逐渐崛起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并开始积极地追求殖民扩张。
亚洲地区成为日本扩张的主要目标之一,而亚洲各国也开始展开了反抗运动,以维护自身的独立与主权。
一、近代日本的殖民政策1. 大陆扩张日本的大陆扩张始于1894年的甲午战争。
该战争结束后,日本收回了中国台湾地区,成为其第一个殖民地。
接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殖民地,将其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
这标志着日本在中国大陆的殖民化进程的开始。
日本在中国大陆的殖民政策主要体现在经济控制和政治压迫上。
日本通过各种手段,将中国的经济资源和市场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下。
例如,日本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放门户,使日本资本得以进入中国市场。
此外,日本通过投资建设公路、铁路和工厂等基础设施,控制了中国的重要产业和市场。
政治上,日本在占领的地区设立了傀儡政权,通过控制政府和行政机构,施行殖民统治。
日本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收购和移民,将大量日本人安置在中国大陆,剥夺了大批中国人的土地和资源。
2. 海外殖民地除了在中国大陆的扩张外,日本还开展了海外殖民政策。
1905年,日本在俄罗斯日俄战争的胜利后,取得了俄罗斯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将其纳入自己的殖民版图。
此外,日本还占领了关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和马绍尔群岛等太平洋岛屿,将这些地区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
在海外殖民地的统治中,日本同样实行了经济控制和政治压迫。
日本通过掠夺当地资源和控制贸易,使殖民地成为其资本和商品的供应地和市场。
政治上,日本剥夺了殖民地人民的基本权益,压迫和剥削当地居民。
二、亚洲地区的反抗运动1. 中国的反抗中国在遭受日本侵略和殖民统治后,开始了长期的反抗运动。
这一运动主要包括武装抵抗、政治抗争和民族复兴的努力。
浅析日本大陆政策
浅析日本大陆政策李子明2012011161摘要:近代西力东渐,不但叩响了东亚文明体系的主导者中国,也打开了东亚边陲小国日本,主权沦丧的日本,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决定脱离东亚,向西方学习,与西人为伍,走侵略扩张道路。
大陆政策便成为日本的基本国策贯穿整个日本近代史。
本文就日本大陆政策的内涵,大陆政策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的角度来探讨该政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演变。
关键词:日本近代史,大陆政策一、大陆政策的内容关于大陆政策的内涵,大陆史学教材一般大都会提及《田中奏折》,它是指1927年7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呈给昭和天皇题为《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的秘密奏章。
其主要内容是以满蒙为侵略扩张基地的战略,内中说:“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则其他如小中亚西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使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
”这是田中义一提出的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目标和步骤。
从中我们也可看出日本大陆政策的内容。
虽然有学者质疑《田中奏折》的真实性,如日本史学者邹有恒在《蔡智堪取得田中奏章的质疑》中起初颇有信服力的证据。
但是日本之后发动的一系列对华侵略基本是按照《田中奏章》的路线走的,形有疑而实存。
《田中奏折》其实至少可以看作是大陆政策的缩影,一个理论内容。
从实践角度来看,可以对大陆政策作一个简明概括,即:”日本为了实现侵略扩张,以军事手段为主,以经济、文化、外交手段为辅,以侵占中国霸占东亚,称雄世界为核心的一系列有目的,有次序的活动。
”二、大陆政策的形成大陆政策的形成并非一时之因素促成,日本在明治维新时就立即着手实施“开万里波涛,振国威于海外的圣主遗业、先皇遗愿。
这个方针是具有历史渊源的。
关于这个历史渊源,中国研究者苑基荣对日本前近代的思想家、国学家和洋学家进行解说,提出日本大陆渊源始于日本传统文化和近代思想观念。
4甲午中日战争中华书局版
黄 海 海 战 的 油 画
辽东 战役 威海 战役
黄海 战役
平壤 战役
丰岛 海战
牙山 战役
辽东 战役
黄海 战役
平壤 战役
丰岛 海战
牙山 战役
旅顺大屠杀
日军在旅顺捕杀中国人民
辽东 战役 威海 战役
黄海 战役
平壤 战役
丰岛 海战
牙山 战役
威海卫军港
二 、 战 争 经 过
黄海海战
邓世昌牺牲,日军取得黄 海海域制海权
第四课 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的战争国策
日本——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诏书,宣称 “开拓万里之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以 实行对外侵略扩张为基本国策。
第一步:侵占中国的台湾; 第二步:征服朝鲜; 第三步: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 第四步:征服全中国; 第五步:侵占亚洲,称霸世界。
“大陆政策”是一个旨在征服中国和世界的侵略政策。
厦门、宁波 市、苏州、杭州)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赔更多的款,加重财政负 担
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 展
国难当头,慈禧做“万寿盛典”
武装起来的台湾人民
刘 永 福
巩固提高1
国强 人掀 士起 所瓜 作分 的中 漫国 画的 狂 潮
《填充图册》爱 列
《时局图》反映了当时中国处于被列强宰割和瓜分的危机中
你知 道么?
甲午战争的史 实,给予我们什么 样的教训与启迪?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启迪:落后就要挨打只
有提高综合国力,才 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本 课 小 结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来自日本 的挑战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 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国力 大大增强; 此时的清朝统治者仍旧不思 进取,继续腐败堕落。 1894年9月在黄海大战中邓 世昌壮烈殉国; 1985年1月在威海卫战役中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日本的大陆政策
日本的大陆政策大陆政策也称大陆经略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
日本大陆政策于19世纪80年代趋于成熟,并在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得以实施。
因此中日甲午战争本质上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日本近代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必然产物。
所谓“大陆政策”,是指做为岛国的日本向中国和朝鲜等大陆国家进行武力扩张,梦想称霸亚洲,征服全世界的侵略总方针。
作为一种侵略政策的形成,必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日本“大陆政策”形成的历史条件,则源于明治维新前后已奠定的经济、政治、军事,尤其是思想基础。
日本“大陆政策”的缘起,并非从日本近代开始的。
早在丰臣秀吉(1536-1598)初步统一日本后,就曾于1592、1597年两度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
至德川幕府末期则出现了“海外雄飞论”。
所谓“海外雄飞论”是当时日本儒学家、国学家和洋学家从不同角度集中论述的对外扩张主义思想,矛头指向朝鲜和中国。
因此,它并非某一思想家所提,而是多家主张的概括。
其主要代表人物为本多利明、佐藤信渊和吉田松阴等。
他们的主张虽具有不切当时日本实际的幻想性,但却奠定了“大陆政策”的思想基础。
田中义一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身为首相兼外务大臣的田中,在东京主持召开了加紧推行侵华政策的东方会议。
会上,田中发表了《对华政策纲领》,作为会议结论和内阁今后对华政策的具体方针。
会后,田中上奏天皇称:“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这便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
田中义一(たなかぎいち,1864年7月25日—1929年9月29日)山口县人,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继山县有朋之后长州藩第二代领导人,陆军大将。
政友会第五任总裁,日本第26任首相,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的首要炮制者。
作为军人政治家有超群的策划能力和良好的视野,长期在日本军政两届呼风唤雨,田中在积极推行对华侵略政策的同时,在国内实行高压政策。
日本“大陆政策”研究综述
关键 词 : 日本 ; 大陆政策 ; 侵略扩 张实质 ; 大陆政 策的破产
大陆 政策 的定 义 大陆政策的定义存在两种观点 , 一是周颂伦认为的: “ 陆政 策 是 近代 日本 国家 各 个 不 同时 期各 类 各项 政 策 大 颁 布 实 施 的最 高 目的 和最 高 政 策 意 图 , 近代 日本 国家 是 的基本 国策 , 体现 了将岛国帝 国发展为大陆帝 国的强蛮 意志 而非 具体 的政 策 ” ” 。简单 地说 , 大陆政 策是 一种 意志而不是具体政策 ; 另一观点是 :大陆政策是 日本向 “ 大 陆 国家进 行扩 张 的政 策” 我们认 为 的大 陆政 策都 是指 , 的第 二种 观 点 。薛子 奇 、 彦认 为 “ 陆政 策是 指作 为 岛 周 大 国 的 日本 向中 国和 朝 鲜 等大 陆 国家进 行 武力 扩 张 , 梦想 称 霸亚 洲 , 征服 世界 的侵 略总 方针 ” 戴裕 民认 为 :丰 ; Ⅲ “ 臣 秀吉 的计 划 包括 占领 中 国后 定 居北 京 , 将朝 鲜 王 移 至 日本 , 固 中 国的统 治 之后 , 举 征 服 中 国 , 巩 一 这一 计 划 的 主 旨就 是将 日本举 国从狭小 的岛屿迁到大陆 , 这就是 日 本后来的所谓“ 大陆政策”】 。 l
一
、
民族 优越论成 为 日 本对 外侵 略的思想 源流 。[ ’ ”】 5 ( 三、 陆政 策形 成 的时 间和过 程 大 学 术界对 这个 问题 争议 很大 , 主要有 以下 观点 : () 1明治 维新 之前 形成 说 。黄 玉 兰分 析 了丰 臣 秀吉 、 佐藤信渊、 吉田松阴的扩张思想 , 更规划 了其侵略策略和 步骤 。吉 田的主张 , 明治政 府统 治 者影 响很 大 , 以看 对 可 作 为 日本 大陆政 策侵 略思想 初步 形成 的主要标 志 。
分析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
分析⽇本对华政策的演变分析⽇本对华政策的演变援朝抗⽇战争明代后期对外重要战争之⼀。
万历⼆⼗年(1592年),⽇本军阀丰⾂秀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
明廷任命兵部侍郎宋应昌为援朝经略,总兵李如松为东征提督,率军45500⼈⼊朝抗⽇。
⼆⼗⼀年正⽉,收复了平壤和北部诸城并进占开城。
⼆⼗五年⼆⽉,丰⾂秀吉再次发动侵朝战争。
明廷任命兵部尚书邢玠为总督,杨镐为经略,⿇贵为备倭将军征集⼤军10万⼈援朝鲜。
⼆⼗六年⼋⽉,丰⾂秀吉病死,⼗⼀⽉⽇军撤退。
援朝抗⽇战争中,明朝先后投⼊22万兵⼒,牺牲84000⼈,⽤鲜⾎凝结了中朝两国⼈民的友情。
⽇本⼤陆政策(1867)⼤陆政策也称⼤陆经略政策,是⽇本⾃明治维新后,“不⽢处岛国之境”,⽴⾜于⽤战争⼿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是⽇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
⽇本⼤陆政策于19世纪80年代趋于成熟,并在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得以实施。
因此中⽇甲午战争本质上不是⼀个孤⽴的事件,⽽是⽇本近代⾛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必然产物。
⽇本明治政府建⽴之始,即于1867年(同治六年)发表“天皇御笔信”,宣称“⽇本乃万国之本”,要“开拓万⾥波涛,布国威于四⽅”,把对外扩张作为根本国策,乃制定“⼤陆政策”。
该政策确定对外侵略步骤共分5期:第⼀期征服台湾;第⼆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中国东北和内蒙古);第四期征服全中国;第五期征服南洋、亚洲乃⾄全世界。
其内容见诸1929年披露的“⽥中奏折”。
(参见“⽥中奏折”)虽然⽇本官⽅极⼒否认该秘密⽂件的存在,但⽆法否认近代以来⽇本按此步骤对外军事侵略的基本事实。
《中⽇修好条规》(1871年9⽉13⽇)清廷与⽇本政府之间订⽴的第⼀个条约。
同治九年、⼗年,⽇本两次遣使来华,要挟清廷“仿西成例,⼀体订约”。
1871年9⽉13⽇(同治⼗年),李鸿章与伊达宗城作为双⽅全权代表于天津签订本约。
凡⼗⼋条。
主要内容:两国各以礼相待,互不侵越;两国政事⾃主,“彼此均不得代谋⼲预”;两国可互派使⾂驻京;议定通商港⼝,可在指定的对⽅各⼝设理事官,⾏使对等职权;两国兵船为保护各⾃商民可往来指定的对⽅⼝岸,禁⽌驶⼊他⼝及内地河湖⽀港。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政府的金融政策评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政府的金融政策评述
周颂伦
【期刊名称】《日本研究》
【年(卷),期】1998(000)002
【总页数】6页(P49-54)
【作者】周颂伦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3.130
【相关文献】
1.对日本政府关于美国针对部分钢铁产品采取保障措施案的对策评述 [J],
2.评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俄关系 [J], 杨波
3.日本政府住宅开发与住宅金融政策 [J], 晓渡
4.第一次世界大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百周年 [J], 卢文忠; 钟文苑
5.战后日本政府“解释改宪”历史过程评述 [J], 程文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大陆政策”研究的几个问题
作者: 周颂伦
出版物刊名: 外国问题研究
页码: 46-52页
主题词: 大陆政策;日本军;明治政府;日本近代;日本帝国主义;中日甲午战争;生存空间;小村寿太郎;陆军大臣;大陆扩张
摘要:<正> 日本近代政治史的一个显著特征。
就是自明治政府建立后,国家的各项政策,各类活动,都是围绕着怎样越过重重海涛,将资本主义的触角从岛国伸至大陆。
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争夺一块更大的“生存空间”而展开的。
人们一般用“大陆政策”这个概念去概括它。
从1868年至1945年,是“大陆政策”形成发展,膨胀乃至崩溃的77年。
日本军。
日本北进、南进战略演进过程述考
作者: 李小白;周颂伦
作者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版物刊名: 抗日战争研究
页码: 93-100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期
主题词: 日本;北进战略;南进战略;演进过程
摘要:近代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曾出现过“南进”和“北进”两种战略主张,而“北进”怎样为“南进”所取代,至今仍是学术界热议的话题。
“北进”主要是以日本陆军为主导的对外侵略扩张战略,其最终战略目标是以中国大陆为腹地,向西伯利亚扩张,而国防的第一号防卫对象是苏联,其次是英、关等国。
“南进”主要是以日本海军为主导的对外侵略扩展战略,其最终战略目标是在确保对中国大陆的霸权地位后,再向太平洋地区进行扩张,而国防的第一号防卫对象是英、美等国,其次是苏联。
为了确保“南进”和“北进”战略的有效实施,日本同德、意缔结“防共协定”和军事同盟;而由“北进”向“南进”战略转移时,又曾谋求所谓的日、德、意、苏“四国军事同盟”,最终实现独霸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张计划。
北进、南进战略正是在日本对外政策不断调整的过程中转换演进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侵华大陆政策研究编者按 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界曾有一段研究日本大陆政策的热潮,认为其源于《田中奏折》,内容是: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中日学者间对《奏折》真伪的论争亦再度升温,部分日本右翼分子乘机大肆否认侵华的历史。
事实上,大陆政策是近代日本侵华的基本国策,体现了其将岛国发展为大陆帝国的强蛮意志。
《田中奏折》言中了日本的侵华步骤,这不仅为识者所同见,更为史实所明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真伪不应影响日本大陆政策研究的持续和深入。
此为刊发本组文章的原因之一。
之二, 1937~1945年是大陆政策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此间日本多种政略齐施,如军事占领、对基层社会的政治控制、经济抢掠等等,妄图彻底灭亡中国。
检讨学界研究日本侵华史的现状不难发现,一些具体领域的诸般研究并未归结到大陆政策的框架内及层面上。
为此,本刊特刊发“日本侵华大陆政策研究”专题,着力于阐明日本大陆政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从不同角度探讨大陆政策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和台湾的实施及其危害,以期引起中日学界的关注。
近代日本的基本国策———大陆政策周颂伦 对日本大陆政策的论述,在我国已沉寂多年。
检讨一下大陆政策的研究史,不难发现我国学者在其形成与15年侵华战争的研究上着墨颇多,而对于其怎样由“隐蔽政策”逐渐被变成“公开政策”过程的研究,似乎留下了过大的余白。
此外,大陆政策是一种综合体现近代日本国内外政策最终意图的政策,将其单纯归纳为外交政策,显然有些偏颇。
由是,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些阐说,以求教于识者同行。
田中奏折被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作为中国近代史基础教材用于授课的几本《中国近代史》,都曾这样写道:“明治初年就制定了`大陆政策',第一步征服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征服`满蒙';第四步征服`支那';第五步征服全世界。
”如所熟知,这种“五阶段”说源自于《田中奏折》。
《田中奏折》这样写道:“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中略)这是明治大帝的遗策,也是我日本帝国存立上的必要大事。
”①几十年来,人们是在一种通俗化的状态中理解大陆政策的。
迄今为止,在我国相关研究领域内从事工作的大多数学者,都确信《田中奏折》是真实的,由此150而推论的大陆政策及“五阶段”说是合乎逻辑的。
对此,著名日本史学者邹有恒在《对蔡智堪取得田中奏章的质疑》一文中提出了疑问。
其理由是: (1)远东军事法庭审判时没有认定这个文件。
(2)按王家桢言,奏章是由蔡智堪从东京分批寄来的。
而蔡智堪是通过民政党干事长床次竹二郎与内大臣牧野伸显伯爵的介绍,潜入皇宫用两夜时间抄录的。
然而,从1928年日本的政局形势验证,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3)按蔡的记述,具体的内应应是助其潜入皇室书库的书库职员山下勇。
但据史家调查,在当时的皇宫职员录中并无该人姓名。
(4)蔡抄录的文件中有许多浮夸与差谬之词,不足信凭。
②而早在邹文发表之前二十余年的1963年,日本学者稻生典太郎在《“田中奏折”的两三个问题》中,从《奏折》的语气、用词等方面入手,指出了谬误,认为《奏折》是伪造的。
③对此,大部分日本学者持赞成意见。
我国对大陆政策的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曾有一段热潮,正是在《田中奏折》真伪说争论中悄然熄火。
这反映了将《田中奏折》作为大陆政策的本体进行研究的取向。
笔者认为邹文提出的一些见解是贴近史实的,稻生氏的观点也难以反驳,所以对《奏折》是否确实存在,主张持谨慎态度。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奏折》之真伪与大陆政策是有一定联系的两桩事情,因《奏折》真伪之辨而影响对大陆政策研究的持续深入,是令人遗憾的。
大陆政策作为近代日本国家的基本政策,本来是可以在政府文件、外交文书或陆军参谋本部及海军军令部的战略计划、国防方针文书等中见到。
由于很难在这类资料中见到,故人们对《田中奏折》怀有莫大的关心。
据现行刊发的研究资料, 1936年之前日本国家级的正式公告文书中,还没有见到这一用语,惟有“大陆”、“中国大陆”、“满蒙政策”、“对支政策”等语。
“大陆政策”的首先被使用,当在日本政府军队官员的私人文书中,而田中义一则可能是最初使用这一用语的日本人。
1906年,依陆军元帅山县有朋之嘱,陆军中佐田中义一写了一篇《随感杂录》,总结日俄战争的经验教训,并对未来军事提出预见。
这份《杂录》经陆军大臣寺内正毅上呈山县,成为山县1907年主持制定《帝国国防方针》的基础材料。
《杂录》这样写道:“大陆政策作为日本战后的国策,在政治策略与军事战略一元化的原则下,决定国防方针,并据以确定所需兵力和装备。
”④1936年广田弘毅内阁上台之后,“大陆政策”第一次出现在政府正式文书中。
五相会议的决议《国策之基准》这样记载:“以冀望满洲国健全地发展和日满国防之安全,消除北方苏国之威胁同时防备英美,实现日、满、支三国的紧密提携,谋图我经济的发展,作为大陆政策之基调。
”⑤在数量极为庞多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政策”这个用语究竟何时出现在国家级正式文件中,并非易事。
但结果却是在1936年《国策之基准》中首现。
若我们以此为准判定此时大陆政策才最终成型,岂非贻笑大方。
依笔者所见,大陆政策是近代日本国家各个不同时期、各类各项政策颁布施行的最高目的和最高政策意图,是近代日本国家的基本国策,体现了将岛帝国发展为大陆帝国的强蛮意志,而非具体的政策。
1936年广田弘毅内阁的出现,为许多学者认定乃日本法西斯上台的标志,“大陆政策”出现在国家政策基准的文件中,正好说明它“恰到好处”地从各类政治人物的盘算及在此前各项具体政策意图中的“隐蔽”地位一举公开化而已。
由是,研究大可不必拘泥于“大陆政策”在近代日本国家级文书中到底何时首次出现。
不如着眼于不同时期的不同政策,梳理缕述,抓住其在各个时期的不同表现进行具体分析。
军事战略、外交政策、政府财政、社会思潮等诸问题,以及殖民性质的铁道、金融、贸易、人口、文化等诸政策,都构成为大陆政策研究的丰富材料,其中军事战略又是其最基本的性质。
至于《田中奏折》真伪之辨,虽然不管在学问研究抑或在现实政治中都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但《奏折》有真伪,而大陆政策则是确凿可考的,两者之间孰重孰轻孰大孰小,是泾渭分明的。
况且,《田中奏折》说中了日本的侵略步骤,为识者所同见。
形成期(1868~1894年)关于大陆政策的形成,史学界虽然存在着一些歧见,但认为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前,日本的大陆151近代日本的基本国策———大陆政策政策已经形成,是一种有力的观点。
其根据是:1.鼓吹向大陆扩张国权的侵略舆论,达成一个高潮。
在理论上,有福泽谕吉的《脱亚论》和德富苏峰等人宣传的《大日本膨胀论》;在行动上,则有头山满、平冈浩太郎、荒尾精以及内田良平领导的“玄洋社”组织的大陆浪人的非法活动。
在社会各阶层包括大部分不明真相的国民一片情绪激动的叫嚷声中,1890年成立了由政府要员、大陆浪人和从民权派倒退到国权派的中江兆民、大井宪太郎等人三方联袂的殖民主义团体———“东邦协会”。
2.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提出了向大陆进行经济扩张的要求。
在1890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转化为赤裸裸的行动,要求政府免收棉纱输出税和棉花输入税,⑥以“依靠政治势力,打开局面”⑦。
3.以清朝为假想敌国的大陆作战军备,分为陆军、海军两步,分别在1888年和1893年先后完成。
⑧4.推行“大陆政策”的主体势力即军部的势力,在1889年宪法颁布后,基本形成。
在统帅权独立和帷幄上奏权的保证下,军部成为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特殊权力系统。
5.围绕远东地区的控制权,英俄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原该地区的传统势力中国清廷正如夕日西坠,病入膏肓,愈益贫弱。
此正是大陆政策形成的国际条件。
最后,当军部势力的总后台,指导陆军并带动海军完成大陆作战军备的山县有朋就任首相后,提出了将朝鲜作为日本“利益线”的施政演说,又是山县有朋于1894年7月,向天皇秘密上奏,认为朝鲜是日本通往东亚的大道,而后横断中国直达印度,日本要做“东洋盟主”⑨。
如果说,上述的这些“指数”构成了实施大陆政策的“临界点”,那么则必须认识到,这个临界点是同近代天皇制国家的最终定型一并形成的。
从江户末期吉田松阴的“失之于欧美,补之于满蒙”⑩,佐藤信渊主张以日本之力“混同”世界的“混同秘策”1,到明治初年明治天皇在宣读《五条誓文》的同时发布的《御宸翰》中称“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12,最后归结于山县有朋的“生命线”与“利益线”演说,固然是一脉相承的思想路线,但是其中仍然有一些过程不能忽略。
这是因为,在明治初年类似“大陆雄飞”的思想在不少政要的言论中可以找到,但内治优先和修改条约仍是明治新政府的首要课题。
岩仓使节团出访欧美各国回国后,遏制了以西乡隆盛为首的不满武士集团的“征韩论”,在国内大力推行“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诸政策,以期培植“内力”;对外则在知晓短时间修约无望的前提下,极力笼络英国,以解决当务之急整理“周边事态”。
按岩仓具视的判断,“萨哈林令人担忧,虾夷地可能被夺去”13,而对朝鲜也应在“鲁西亚人尚未出手之前,由日本出手”保护之,确定了桦太第一朝鲜第二的缓急程序,而“支那仅仅乃贸易之利润而已”,暂时尚未进入敌国之列。
14外务省随之决定了外交的原则为:(1)朝鲜(交际);(2)柯太(谈判);(3)清国(缔约);(4)异宗(禁止)。
15这也是1871年日本与清朝缔结《中日修好条规》的背景之一。
既然北地紧急状态因俄罗斯而起,故桦太内地论、放弃论、优先论、收买论一时蜂拥政要言路。
但旋与清朝之间相继发生琉球与台湾的争执,朝鲜也明确表示依旧例袭用宗藩关系。
1873年3月,北海道开拓长官黑田清隆主张,宜模仿俄国出售阿拉斯加于美国,弃名就实,专务北海道开拓事业。
16这条建议引起共鸣,成为1875年5月日俄签订桦太·千岛交换条约的端绪。
避强而择弱,此后日俄紧张事态缓和,清朝成为日本设定的第一敌国,朝鲜成为日本急欲一口吞噬的利害之地。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明治政府在政治上完成天皇制国家的建设,军事上快速发展海陆军军备,经济上劝导各类产业,财政上大肆发放军备国债,文化上编制灌输《教育敕语》和《军人敕语》,悻悻然以一举外扩而后快。
1880年11月参谋本部长、陆军中将山县有朋著《邻邦兵备略》一书,此书1881年、1882年两度再版,因是直接阐述国防方针的著述,并呈奉明治天皇审读,在尚未有国防方针的明治初期堪称为日本最早的国防方针和军事战略计划的文件。
在该文件中,山县称“清国正在改变昔日的姿态(指洋务———笔者),故东亚的形势已不许犹豫,万国公法不足凭恃,形势之急乃兵备之要”。
文中详尽152江海学刊2004.1地叙述了清朝的陆海军兵制及兵力配备、将领姓名及所辖部队驻区,还列举了英领荷领殖民地、西伯利亚、朝鲜、安南、暹罗、缅甸等地的军事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