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图书馆

合集下载

浅析环境心理学在图书馆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环境心理学在图书馆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环境心理学在图书馆设计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设计在满足本身的功能的要求之外,更趋于“人性化”的设计,人们“环境心理学”的重视日益增长,在各种领域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环境心理学在图书馆设计中的应用。

标签:图书馆设计;环境心理学引言从建筑分类来看,除了我们每天必须居住的居住空间建筑外,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公共建筑,一个公共建筑的设计是否成功,主要看它各个功能分区的划分,与流线的设计,只要人们能够在这个空间内感觉到使用很方便,心理感觉很舒适那就是一个成功的公共建筑。

一般图书馆都是作为一个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是一所地区向社会以及其他地区交流的一个窗口。

接下来我就从图书馆的各个设计方面结合环境心理学的概念来具体分析一下。

1 创造图书馆宜人的外部绿色环境在现代社会中,植物景观不再是仅仅局限于经济实用功能,美丽的、令人愉悦的植物景观,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人们最求美好事物的心理需求。

单株植物拥有属于它的形体美、色彩美、质地美以及季相变化美等。

丛植、群植的植物能够通过不同的形状、线条、色彩、质地等要素之间的相互组合以及正确合理的尺度,搭配不同绿地的背景元素与铺地的地形建筑物、小品等,不但能够美化环境又可以为景观设计增添独有的色彩,能够使人在审美的同时调节情绪、陶冶情操。

在图书馆周围的绿地中可以通过植物设计来达到上述要求。

植物设计能够很好的服务于人的私密生活空间,是创造人的私密空间的最好的自然因素。

在考虑人对私密性空间的需求时.建筑设计师并不一定就要设计一个彻底闭合的空间,但在空间属性上要对空间有较为完整和明确的限定。

分散排列的绿树或者布局合理的绿色植物屏障就能够很好的提供给人们一个私密空间。

在完全由植物所营造的静谧空间中,读书、静坐、交谈等无疑是一件一位舒适享受的事,沉稳的特征、离心的理念,在性格上偏重于互相距离较小或不进行交流的特点。

在这样的绿地中,人们总是希望能够尽可能的减少周围环境的刺激、保证每个人的个人空间和人际距离不受侵犯。

环境心理学案例分析

环境心理学案例分析
1.死亡 通往轴线尽端的 大屠杀之塔(Holocaust rower)
2.逃亡 通往轴线尽端的”霍夫曼花园(E TA Hofmann Garden)
3.共生 一部长长的直通三层展厅的楼梯。
通往大屠杀纪念塔的虚空,空间像一个有力与突然的休止。这个虚空空间笔直通至 27米,完全的素混凝土内表面。在这个空间中,冬不供暖夏不供凉,除了地下的入口, 与外界没有任何联系,仅由顶部通过折射引进一线天光。地面只有狭长的十几平米,大 部分被层层叠叠堆积起来的“面孔”占据。那些由铁块铸成的一张张圆的、瘦的、大大
小小的面孔上,只有眼睛和嘴。所有的眼睛 都圆睁着,所有的嘴都大张着。他们仿佛想 要呐喊,但视线被一层一层新的面孔挡住, 只有表层的那些面孔,与参观者对视着。踩 在这些僵硬的面孔上,铁片碰撞的声音在整 个虚空中回响,挣扎的面孔、凝固的空气、 遥远的回响……此时此地,除了绝望,人们 感受到的还是绝望。屋顶折射下来的少量天 光涂抹在幽暗的空间四壁,人们渴望着任何 可能的救赎。这个虚空空间给人的感受就是 一个有进无出的空间,一个窒息的空间及一 个死亡的空间。
2.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 他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主张改善环境以利于人性的充分发展,臻于自我实现 的境界。认为人的需求有5个层次,人只有当其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 能表现出来,需求的5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 实现需求。
因此,这座博物馆需要的不仅仅是带给人们的安慰,还应该夹杂着恐慌和紧张,来唤起人 们对曾经历史的反思。反复连续的锐角曲折、幅宽被强制压缩的长方体建筑,像具有生命一样 满腹痛苦表情、蕴藏着不满和反抗的危机,令人深感不快。丹尼尔。里伯斯金设计的“柏林博 物馆(犹太人博物馆)”的整个建筑,可以称得上是浓缩着生命痛苦和烦恼的稀世作品。

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

19
二、调研内容汇报
◆ 图书馆 ◆ 校园环境认知 ◆ 夷陵广场
20
图书馆
21
图书馆
• 根据观察发现: • (1)进行交谈:此时 选择90度把角与面对 面的坐法较多。解释 中说这样既有接近也 便于眼光接触,而目 光的自由度很大,谈 话过程中很少有连续 的目光接触。而选择 面对面的坐法略多于 把角的坐法。 • (2)合作做一件事: 相当一部分选择肩并 肩的坐法。认为这样 便于阅读共同的材料, 或核对数据、使用工 具。
群化原则
2、相似原则 彼此相似的元素容易被感知为整体,这是人认识世界 时通过分类简化刺激对象的方式。 当相似和不相似的物体放在一起时, 我们会把相似的物体看作一组 。 真实环境常常是邻近性与相似 性共同作用。
群化原则
3、连续原则 按一定规则连续排列的 同种元素被感知为整体。 连续性是感知对象有序的现象。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这样的一组元素不仅仅是远离
17
私密性与环境设计
(1)、居住场所的私密性:是影响个人生活体验的最重要 场所。 (2)私密性的重要作用:保证居家生活的和谐与宁静,提 高集体宿舍居住人员的满意度,减少监狱暴力行为,改进 居住场所中的工作和学习绩效等。 (3)缺乏私密性的后果:会引起各种问题。 (4)满足私密性的措施:减少或隔绝视听侵扰是主要方式。 物质方面的措施包括:合理选址、妥善布局、设置屏蔽、 加强隔声措施等。社会方面的措施有:改变活动或作息时 间、显示警告标志、加强道德教育、提出善意劝告、诉诸 法律等。
私密空间的铺砖,以大型 瓷砖为主,容易清洁,给 人一种很明亮开阔的既视 感,如宿舍和教室。
27
人的行为
观察发现,同学们在图书馆看书写字时, 往往会选择靠窗或靠近角落的座位,几 乎没有人愿意坐在靠近门口或通道处, 这其中不排除靠窗采光好和靠近门或通 道易受外界干扰的因素,但希望拥有一 个属于自己的,有安全感的,能够确保 私密性的个人领域确实一个更加让人信 服的理由。

环境心理学听课笔记(二)

环境心理学听课笔记(二)

环境心理学听课笔记(二)"环境心理学"听课笔记(2)第九章领地与个人空间☆§9.1领地与领地行为1.领地是可见的、相对固定的、并有明显的界限,且多以居住地为中心。

2.奥尔特曼认为,领地表明了个体或群体彼此排他的、独占的使用区域。

3.试举例说明领地性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病人能够拥有一个可自由支配的空间,有利于其身体的康复。

当空间有明确的界线,标明所属者时,犯罪率和故意破坏行为要比没有标记的地方低。

在公共领地,没有明显标记的地方会更容易遭到破坏,如工厂、学校和空地都是被破坏最多的地方。

总之,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到以上提到的各个因素,使建筑能更适合人居住和活动,并满足人们的各种心理需要。

4.人类领地性与动物领地性有何异同?☆动物领地性是指动物个体或群体占领一定地区,以保卫它不被侵入的一种倾向或特性。

动物领地性的功能:⑴繁殖功能:领地性与动物交配繁殖之间的关系,确保动物种群繁殖的高质量和延续性;⑵保护功能:领地性不仅有利于动物寻找食物,也有利于保护食物;⑶减少冲突的功能:领地性有利于动物避免因这种斗争而导致的伤害。

有一种现象叫做“优先居住效应”,指的是动物在自己占据的领地上有优先于其他个体的支配性。

人类领地性应该指建立在对物理空间的拥有权知觉上,由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表现出的一套行为系统,它是个体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要求占有和控制特定空间范围的一套行为习性。

人类领地性的种类分为三种:主要领地、次级领地和公共领地。

⑴主要领地是指被个体或群体完全拥有和控制,并受使用者和他人共同确认的领域,它是建立在长期使用的基础之上,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

⑵次级领地不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使用者对它的控制力较弱,没有明确的归属。

如酒吧、教室里的座位等。

⑶公共领地是指任何人都可以进入、极为临时的领域,人一旦离开就对它失去了控制。

不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使用者也不会因为他人的占用而采取强硬措施。

如电话亭、公共汽车上的座位等。

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

歌唱家的自我实现
相声小品家的自 我实现
舞蹈家的自我实现
话剧演员的自我实现
话剧《雷雨》
话剧《四世同堂》
音乐厅
音乐家的自我实现
画家的自我实现
齐白石的虾
梵高的向日葵
总结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 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马斯洛从人的需要 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 关键;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 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展规律的。因 此,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的调动人 的积极性有启发作用。
对幼儿的关爱
幼儿房和幼儿的活动设施
用软木地板,方便孩子的玩耍, 保护孩子的安全

孩子的坐便器
为孩子专设的 公共电话
对残疾人的关爱
残疾人路线
残疾人的台阶处理
残疾人楼梯通道

为残疾人提供的方便
残疾人的卫生间
Hale Waihona Puke 残疾人的卫生间和浴盆供残疾人使用的购物筐

残疾人在商场的埋单 处
残疾人在火车站 用的设施
残疾人的电话亭
盲人楼梯旁的盲道

点餐处的盲文
对普通人的需要

外出游玩的座椅
候车厅的座椅
观赏风景的座椅
座椅旁边的垃圾桶
各种各样的遮阳设施

古 亭
膜式亭子
现代建议遮阳设施
各种车棚和停车场 为出行的人们提供 了方便
指示牌
引导初次前往的行人
商场指示 牌
医院指示牌
景区的指示牌
路面

公路
步行路
鹅卵石路
石板路
木板路
家用厨房
家用餐厅

探究环境心理学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

探究环境心理学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

探究环境心理学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作者:郭丽军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3年第12期摘要:图书馆的环境是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知识信息主要来自其学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为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很多科研及学习知识方面的服务,而它的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读者阅读情绪以及学习的质量。

因而,建立一个营造宜人的阅读环境及建立更人性化的阅读空间是相当重要的,这就需要进行图书馆的环境心理学建设。

本文主要是针对西北地区的一些高校图书馆的环境应用设计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高校图书馆;应用;探析本文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西北地区的一些高校图书馆的设计进行了探析。

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大学生们营造宜人的阅读环境及建立更人性化的阅读空间。

1 关于环境心理学一部分内容的概述我们这主要研究的是关于环境心理学的一部分即建筑环境心理学,根据人们对环境的选择以及一些改善、及相应的一些心理环境的选择,从而判定他们对环境的是好或是坏的印象。

对于这样产生的环境心理资料,可以相应的进行建筑设计或是一些环境的设计;而这就是所谓的建筑环境心理学。

虽然它产生的时间不长,但是在建筑物方面产生的成效是巨大的。

近几年,已经越来越受人们所重视了,不论是建筑设计者还是一些项目的决策者。

尽管现在我国的建筑环境心理学还不够完善,不仅表现在与实际应用联系不大,而且存在较大的问题。

但是若加以提倡不断发展进步是很有效的。

2 环境心理学在高校图书馆的具体应用⑴注重高校图书馆的美观及功能。

高校图书馆建设应是是高校校内的典型建筑之一,不仅要体现高效的的文化品位也要体现其的内涵档次。

不仅在图书馆上体现现代建筑的气息,也要具有所在地区的代表性建筑的风味。

像是一般优美的环境能够满足人的视觉享受,而这也就可以给人带来那种感觉。

图书馆也应在内部给读者适应的空间应该多一点,读者一般都不免会想要有这样或是那样的私人隐私空间;其他的像图书馆光线足,有空调——夏季清凉冬季温暖等等,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拓展知识-环境心理学-福州大学图书馆》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拓展知识-环境心理学-福州大学图书馆》

拓展知识——环境心理学福州大学图书馆1.建筑概况介绍福州大学图书馆与福州大学同步创立于1958年。

建成以来,伴随着学校的建设和开展,福州大学图书馆的根本建设和各项工作都得到了较大的开展,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的馆藏特色并有一定规模和现代化程度的大中型高校图书馆。

福州大学图书馆下设旗山校区图书馆,铜盘校区图书馆,怡山校区图书馆,馆藏图书197万余册。

其中,旗山校区图书馆曾被评为〞年度中国十大建筑“,工程上获得过鲁班奖。

福州大学图书馆位于新校区的中心,被学校各个主要建筑物所环绕,与周围的广场、水面等共同构成学校的文化精神场所,也是各个景观轴线的交会处,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

因此,方案着重处理各方面人流的聚集、穿越、保证使用的方便。

图1 图书馆外观2.环境心理学分析方案从校园空间的特色出发,借鉴福建围楼以及中国传统建筑以“庭院〞虚空间为中心的布局模式,力求创造出立体开放、多重构成的创新型图书馆核心空间形态。

建筑物的外轮廓根本为通过对角线的切割产生线性、方形的内部空间,并以围合、半围合等手段来比照强调中心空间的灵活开放,到达建筑物外实内虚的外部完整性和内部聚合性。

3.功能分析垂直的帆拱型拉膜在造型上如同一只只展翅腾飞的白鹭一般,在提供遮阳的同时,其斑驳的光影效果以及独特的空间造型也给整体空间带来了唯美的艺术享,又赋予建筑本身的结构以鲜活的生命并随一天当中的时间变化而变化,为大厅室内外都提供了变幻的魅力。

图3 垂直的帆拱形拉模结构沿玻璃幕墙依次排列的采光井灯柱,在白天是首层展览大厅的自然采光井,在夜晚又为平台提供照明。

4.结论福州大学图书馆的特点可以归结如下:1、因地制宜,巧妙合理安排功能布局,利用平台组织人流集散生成核心空间 2、图书馆既是校园的交通核心与功能核心,更是全天候的校园生活中心场所3、全天候多向开放、全方位多层次交融:核心空间的多角度阅读图书馆不单单只是一个精神意义、功能义和形式意义的象征,而更加是一个校园生活的核心空间,一个富有场所精神的中心领域。

图书馆面积规划的环境心理学因素分析

图书馆面积规划的环境心理学因素分析
环境心理学主要从领域性 、隐私及个人空间学 说三个角度解释人的社会行为与空间的关系 。人与 人间的距离通过环境心理学的视野来看 ,不再是一 种单纯的物理意义的“距离 ”,而是具有一种社会意 义蕴含在里面的“距离 ”。这种“距离 ”意义的存在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图书馆环境规划设计 。环境心 理各种因素对图书馆空间环境规划的影响其实就是 对图书馆面积规划的一种制约 ,希望通过这种制约 将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得更加舒适 、健康 。
空间环境规划对图书馆的面积规划有着重要的 意义 ,它可以使图书馆建筑更加实用 、更为人性化 。 空间环境规划理论与方法应用得越多 ,图书馆的功 能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体现 ,用空间环境原理创造出 来的图书馆环境就会令人更加满意 、幸福 、高效 、舒 适 。图书馆面积规划就是要创造这样的一个环境 , 以求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
2 社会角度 社会角度的影响就是从宏观上看 ,讨论社会交
流与图书馆面积规划的关系 ;而从微观上看 ,主要考
虑读者的社会属性对图书馆个人空间规划的影响 。 ( 1 )利于社会交流 社会交流 行 为 在 图 书 馆 中 主 要 表 现 为 群 体 行
为 ,而非个体行为 。人际间的群体行为发生在两个 人或两个人以上 。他们在图书馆中发生交互行为 时 ,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对图书馆空间的占有 与利用有着一定的规律 。在这种社会交流行为中 , 影响人们的行为产生的最基本因素就是交流关系 , 即竞争或合作关系 ,而反映这种关系的个人空间行 为表现为距离及角度 。
空间是完全内部化的 、个人化的东西 ,而建筑师 和设计师的工作仅仅从三维空间角度出发 ,无法完 整地刻画出人们工作及生活的多彩空间 ,也无法深 入人的心灵去探究与空间紧密相关的心理感受 ,所 以他们的“设计 ”工作是没有必要的 。从这个意义 层面出发 ,有一种观点就认为 ,制订统一的各种各样 的图书馆标准会变得无意义 ,因标准是僵硬的 、灰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对人是否具有吸引力,主要取决于环境是否 能满 足人在某些方面的需求。图书馆拥有大量的 藏书,非 常方便学习的人查阅资料。同时图书馆 的氛围非常安 静,再加之人们固有的印象—— 知识的殿堂,所以, 馆内的读者难免会受到周围 环境的感染,而忘记平日 缠身的杂事,进入一个 放松而安静的状态。
空旷的大厅使得在小桌子学习的同学容易 进入学习的氛围中。
CONTENTS
目 录
01 引言 02 调查背景 03 调查目的 04 调查内容 05 调查对象 06 调查方式方法 07 调查结果 08 结论与建议
PART.01
引言
图书馆环境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人流聚集的重要场所,一个优秀的图书馆,除了要有丰富的藏书和良好的服 务以外,优美的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情绪和学习质量。在此背景下,我以内蒙古科技大
03
为学校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提供依据, 帮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02
通过本次调查向学院反馈学生对于 图书馆学习环境、管理等各方面的意见, 为学校图书馆提高质量提供依据。
PART.04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
200 150 100 50 0
图书馆人流量分析 图书馆人流去向分析
25% 宿舍区
单击此处输入标题
学图书馆休闲空间为例分析图书馆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对环境的能动影响。
PART.02
调查背景
环境对人是否具有吸引力,主要取决于环境是否能满 足人在某些方面的需求。图书馆拥有大量的藏书,非 常方便学习的人 查阅资料。同时图书馆的氛围非常安 静,再加之人们固有的印象——知识的殿堂,所以, 馆内的读者难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感
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
内部绿化不足
室内设施有缺陷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 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 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
08、成功之处
01
环境安静
03
私密性
02
高新科技
环境安静
场地东侧有较好的景观,有比较有趣味的活动 设施
场地周围由各个方向通到门口广场的大路小 路,不管是从哪个方向都可以到达图书馆,道路 的方便使得同学们相比于其他教学楼更乐于在图
书馆自习。
图书馆东门面对的是一大片绿化地,景色十 分美丽,环境特别好。天气好的时候会有很多人 在林间的小路背书,由于绿化地噪音很小,所以 来学习的同学比较多,也是图书馆的一个优点。
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
座位不足
采光问题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 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 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
07、不足之处
室内导向型不够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 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
图环 境 心
书理 学

When a cigarette falls in love with a match.
Smile Fresh
• 姓名:赵娜 • 学号:1663110316 • 班级:16级建筑3班 • 指导教师:孙丽平
When a cigarette falls in love with a match.
上午
阳光明媚的情况下,自习的人更多
中午
部分同学离开,部分同学选择休息
下午
部分同学下午又陆续来自习
晚上
由于晚上灯光比较好,晚上来自 习的同学格外的多
06、场地流线
在拥挤的时候人们常会 避免视线的接触,如阅读、 闭目养神,以缓解这种应 激。
由于个人空间、领地和 私密性的影响,出行中的 拥挤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应 激。
THANK YOU
For our ever-lasting friendship, send sincere blessings and warm greetings to my friends whom I miss so much.
早上图书馆开门时,室内温度较低,人稀少。
九点半太阳照射入,室内温度上升,靠窗户坐的同学转过身来,拉上窗帘,场地里同学较多。
十一点室内温度较高,部分同学趴在桌子上睡觉,随着温度的升高,场地里自习的同学渐少。 下午,自习的人又陆续进入,场地的利用性得到提高。
05、场地光线
光照通常比无光使人愉悦,从而使人更愿意做出利他行为。
染,而忘记平日 缠身的杂事,进入一个放松而安静的状态。而我们作为学生与图书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图书馆概况
蒙古科技大学图书馆是内蒙古科技大学“教学科 研基础大平台”,是一所包头地区馆藏文献最多、现 代化程度最高、服务最全面的综合性图书馆,坚持 “开发利用第一,数字化技术优先,管理服务效益并 重”的办馆指导思想和“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 来”的宣传理念,在不断加强传统文献资源建设的同 时,着力进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力求形成纸质文献 与电子文献协调并进的馆藏格局。
30%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
辑文字点主击此处更换文本图编书辑文馆字点击此处更换二 文本编辑教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教
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
30% 校外 15%
图书馆内部空间分析
图书馆使用情况分析
PART.05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
对象一 对象二 对象三 对象四
意义的本质现象。
对整理好的数据信 息进行合理的分析,作 出需要的表格和分析图。
PART.07
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
成功之处 08
特殊空间
01
不足之处 07
研究 分析
02
周边环境
03 人的行为
04
04
06
场地流线
05
场地光线
周围温度
01、特殊空间
特殊空间指跳出常规的思维模式或具有特殊目的为特定对象服务而营建的景观空间。这些景观空间中,设 计目标明确,设计手法针对性强并具有一定的启发联想的创新精神。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要为环境刺激和 相应的人体反应,人体外部感觉器官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后会出现相应的反应。环境的刺激会引起人的心 理和心理效应,而这种人体效应会以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称为环境行为。
自修处
自修处的都是考研的同学,自修处可以存放书 本,考研同学大量的书本就不必要经常挪动,省了 很多事,座位供不应求。
02、周边环境
环境行为基本模式 (1)客观:客观环境导致人类的各种行为,这种行为就是适应、改造和创造新环境的活动。 (2)自我需求:人类的自我需求是推进环境改变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3)环境制约:环境因素也会制约人的行为,往往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需求,因而行为就要受到一定程度的环境制约。
内蒙古科技大学图书馆拥有建筑面积40000平方 米,各类阅览室近40个;普通阅览座位2376席,电 子阅览座位541席,总计达到4000多席。
内蒙古科技大学图书馆设有办公室、采编部、参 考咨询部、文献检索教研室、技术部、流通部、图书 阅览部、期刊阅览部等。
周围环境
总体美丽,没有噪音干扰。
电梯
调研地点的大厅东侧电梯,由于西侧没有电梯, 所以走东侧入口的的人比较多,即使是西侧入口进 来的,也回到东侧坐电梯上楼。
大厅
大厅小圆桌那里的座位经常供不应求,尤其是 单独来学习的同学,为了避免与陌生人拼桌的尴尬, 会选择单独坐在小圆桌那里学习。
沙发
阅览室门外的沙发一般被同学们用作是休息的 场所,经常看到有同学在沙发上午休,因为位置比 较靠边,光线昏暗,在沙发上休息会比在强光的座 位上舒适很多,收到许多同学的青睐。
人们通常会选择人较 少的一边通过以到达自己 的目的地,最常见的就是 人们会贴着书架走,以避 开其他同学的座位。
进入场地的同学,一 般会选择从场所边缘地带 穿过,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07、不足之处
无障碍设施缺乏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 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编辑文字点击此处更换
连续的原理设涉及的是某种视觉对象的 内在连贯性。一个构图单位的形状越是连贯, 它就越易于从它所处的背景中独立出来。
这些突出的柱子,由于它的连贯性,使 它们在墙面上更加突出。
路边的长椅全部都分散开来,避免陌生 的人坐在一起产生尴尬的心理。
PART.03
调查目的
调查目的
01
通过图书馆环境对人心理影响的调 查来更好的学习环境心理学。
随机采访
数据分析
直接面对事物本身,
对不同年级不同专
在图书馆外部以及
将意识与其所指向的事 业的学生随机发放问卷, 内部进行随机采访(尽
物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 根据回收的问卷调查结 量避免打扰同学学习),
察,从对诸现象的完整 果得出结论。
根据不同对象的回答得
和准确描述中,发现那
出结论。
些更为一般和具有普通
私密性
阅览室的书架很好的为两侧的同学提供 了遮挡
座位之间有分割,使同学们不会有直接的 视线接触,避免尴尬。
中庭的小座位及小圆桌很好,让同学们可 以自己选择座位的方向,保障了私密性
高新科技
入口处安装了门禁卡,使学 生刷卡才能进入到大厅
大厅安装了很多自助借还书机器,方 便同学们自行借书、换书、查询以及 打印,大大节约了时间。
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我校全体学生,采用网络发放问卷,随机回答的方式。其中 大四学生4人,大三学生107人,大二学生43人,大一学生36人。
有五名大三学生接受了采访,地点在图书馆三楼
采访图书馆门口保安图书馆人流量情况
采访图书馆中兼职的学生图书馆情况
PART.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