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晨检工作流程
幼儿园晨检工作方法

幼儿园晨检工作方法一、前期准备工作1.制定晨检工作的具体流程和要求。
确保每个教师都清楚晨检的目的、方法和内容,并能按照流程进行操作。
2.准备好晨检必备的工具和器材,如体温计、纸巾、消毒液等。
保证这些工具和器材的数量充足,且质量合格。
3.在晨检区域设立晨检工作站。
可以在教室门口或者幼儿入园的主要通道处设置一个专门的晨检工作站,方便教师集中进行晨检工作。
二、晨检工作具体流程1.教师到达晨检工作站,整理好工作场所和工具。
2.每天早上家长将幼儿送到幼儿园时,教师首先向家长询问幼儿的健康情况,是否有发热、咳嗽、感冒等症状。
若有疑似症状,应及时通知家长将幼儿带回家,并跟踪了解病情发展。
3.幼儿依次进入晨检工作站,教师测量其体温。
用体温计对幼儿腋下或额头准确测量体温,记录下体温值。
4.教师观察幼儿的面色、精神状态、行走是否正常、是否有咳嗽、流涕等不适状况。
5.教师询问幼儿是否感觉不适,如喉咙痛、头痛、肚子痛等症状。
6.教师对于有不适症状的幼儿,应当及时向园长或医务人员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7.晨检结束后,教师将记录的体温和观察情况整理归档,并负责将这些信息通知给园长和相关工作人员。
8.教师要对使用过的体温计、纸巾等进行消毒,并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卫生。
三、晨检工作的注意事项1.教师必须按照幼儿园的规定参加培训,了解并掌握正确的晨检方法和知识。
2.教师要简洁明了地向幼儿说明晨检的目的和步骤,让幼儿能够积极配合。
3.教师应保证操作准确,并严格按照流程进行,避免出现疏漏。
4.在幼儿晨检过程中,教师要与幼儿保持良好的沟通,关心幼儿的身体状况,并协助教育家长加强对幼儿的日常健康管理。
5.幼儿出现不适症状或发热时,教师应当及时向幼儿的家长或监护人通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后续处理工作。
6.教师要定期清洗和消毒使用过的体温计等工具,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晨检工作对幼儿园的健康管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通过晨检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患有传染病的幼儿,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
学校和托幼机构晨检、午检制度(3篇)

学校和托幼机构晨检、午检制度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晨检和午检制度是为了保障学生和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以及预防疾病传播而设立的。
晨检和午检是对学生和幼儿在每天上学前和午休时进行身体检查的程序,其中包括体温测量、观察身体状况、听力和视力测试等。
下面将对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晨检和午检制度进行详细探讨。
一、晨检制度1. 晨检流程:晨检通常在学生和幼儿到达学校或托幼机构后立刻进行。
晨检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测量体温:工作人员使用体温计对每个学生或幼儿的体温进行测量。
如果发现有异常的体温,如发烧,学生或幼儿将会被隔离并及时通知家长。
- 身体状况观察:工作人员观察每个学生或幼儿的身体状况,包括面色是否红润、是否流鼻涕、咳嗽等。
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会进一步检查并与家长进行沟通。
- 听力和视力测试:对于学龄儿童,还会进行听力和视力测试,以了解学生的听力和视力状况。
如果有问题,会及时通知家长并建议就医。
- 其他检查:如果有需要,学校或托幼机构还可能进行其他检查,如口腔清洁检查、头发检查等。
2. 晨检的意义:晨检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学生和幼儿的身体异常,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晨检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传播,降低疾病对学生和幼儿的影响,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3. 晨检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晨检时,学校和托幼机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高效操作:晨检需要高效进行,以确保每个学生和幼儿都得到适时的检查。
工作人员需要妥善安排时间,并采用高效的检查方法,不耽误学生和幼儿的上课和午休时间。
- 防护措施:在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同时,学生和幼儿也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互相接触等。
- 个人隐私保护:晨检是对学生和幼儿个人隐私的一种侵犯,因此,学校和托幼机构在进行晨检时需要确保保护学生和幼儿的隐私,不泄露个人信息。
二、午检制度1. 午检流程:午检一般在学生和幼儿午休前进行。
午检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测量体温:和晨检一样,工作人员会测量每个学生和幼儿的体温,以及时发现发烧等状况。
幼儿园晨午检流程及要点

幼儿园晨午检流程及要点
一、着装要求:工作服(医用大褂)
二、晨检时间:7:40-8:30
午检时间:11:30-12:30
三、晨检工具:
晨检车、手电筒(选用光圈聚光不分散的手电筒,亮度直射不伤眼)、额温枪、水银体温计、一次性无菌压舌板、幼儿带药登记本、因病缺勤登记表、绿色晨检卡、防护口罩、手消毒液(晨检前后随时消毒手)、一次性检查手套。
四、晨、午检流程:
1、一问:个别幼儿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2、二看: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等,发现幼儿状态不佳时,及时和家长或教师进行沟通;
3、三摸:有无发热现象;
4、四查: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结膜炎、流感等传染病在幼儿园易高发,重点检查是否出现脸、胸、背等部位疱疹,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双眼充血拌分泌物,咳嗽、咽痛、肌肉酸痛、周身乏力,皮肤异常红疹等情况;
5、五巡:午检巡班,看教室温度是否适宜(参考不同季节),幼儿进餐情况(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饮水量(上下午饮水量建议达到1500-1700ml)。
五、晨检反馈:
1、检查合格幼儿持绿色晨检卡入园;
2、发现发热幼儿,告知家长带幼儿到相关发热门诊就诊,回馈发热原因;
3、发现疑似传染病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告知于权威医院就诊、及时追踪生病幼儿就诊结果;
4、确诊传染病幼儿严格隔离,上报园级领导及相关疾病控制中心,班级加强消毒、做好防控措施。
六、午检反馈: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建议居家观察或就诊;
七、晨、午检结束:
1、将晨检车进行清洁、整理;
2、检查晨检工具有无损坏、材料不足、手电电量情况等;
3、填写晨、午检观察记录。
幼儿园晨检工作流程

幼儿园晨检工作流程幼儿园晨检工作流程晨检作为幼儿园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对于保障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儿晨检工作流程应规范,科学,细致,以确保幼儿的健康安全。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幼儿园晨检工作流程。
第一步:安全准备晨检工作在幼儿园里是每天都需要进行的,因此晨检前需要进行安全准备。
首先要准备好晨检工具,比如温度计,体重计,听诊器,口罩等。
其次要对晨检区域进行清洁消毒,以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安全。
最后,要对晨检工作人员进行晨检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从而确保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第二步:组织幼儿晨检前要先把幼儿集中起来,组织幼儿进行必要的准备,比如让幼儿上厕所,换鞋子,提醒幼儿注意卫生等等。
在组织幼儿时,需要注意细节问题,比如应该让每个幼儿一个个过来进行晨检,确保每个孩子都进行了晨检,并且不要有孩子遗漏。
第三步:身体检查晨检的核心内容就是身体检查,这是保证幼儿健康安全的重要环节。
晨检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晨检表的要求,分别对每个孩子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测体温,测体重,听诊,观察皮肤,瞳孔,口腔等等。
在检查时,应该注意所有检查项目都要进行到位,尽量减少遗漏,确保幼儿身体健康状况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第四步:记录数据完成晨检之后,晨检人员需要将晨检结果记录在晨检表格上。
晨检表格应该按照对象分类,按照指标明确,按照时间分类,让幼儿和家长能够方便地查看和核对。
在记录数据时要注意精细化,比如应该将数字全部填写清楚,不能有遗漏或错漏。
第五步:提交报告完成记录之后,晨检工作人员需要向主管或管理人员汇报晨检情况。
报告内容包括晨检总体情况,发现的问题或异常情况,以及针对性的处理方案等。
通过提交报告,可以让主管或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晨检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来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
第六步:问题解决在晨检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现幼儿身体有异常情况,这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
比如,如果发现幼儿体温偏高,就应该给予及时的应对措施,比如测量重复体温,给孩子喝水等等。
晨检工作流程 幼儿园晨检制度

晨检工作流程幼儿园晨检制度
幼儿园晨检制度是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及时发现和处理幼儿的健康问题。
以
下是一种常见的晨检工作流程:
1. 报到签到:教师、保育员、幼儿园保健医生等相关人员到岗之后,先进行报到签到,确认人员到齐,并做好记录。
2. 温度检测:使用体温计测量每个幼儿的体温,通常测量耳温或额温。
如发现有幼儿
体温异常,应及时记录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3. 观察外貌: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面色等外貌特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记录并做
出处理。
4. 观察眼睛:检查幼儿的眼神、眼睛是否红肿、流泪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记
录并做出处理。
5. 观察口腔:检查幼儿的口腔是否有溃疡、牙齿是否有异常,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记
录并做出处理。
6. 观察皮肤:检查幼儿的皮肤是否有异常,如湿疹、疹子等,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记
录并做出处理。
7. 观察呼吸:观察幼儿的呼吸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记录并做出处理。
8. 观察食欲和口味:了解幼儿的饮食情况,包括食欲、口味偏好等,如发现异常,应
及时记录并做出处理。
9. 观察排泄情况:了解幼儿的大小便情况,包括次数、颜色等,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记录并做出处理。
10. 日常保健宣教:教师、保育员向幼儿传授日常保健知识,如洗手、刷牙、饮食卫生等。
11. 记录和交流:将晨检结果做好记录,并及时与家长交流,告知幼儿的身体状况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晨检工作流程,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幼儿晨检工作流程

幼儿晨检工作流程幼儿晨检是幼儿园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晨检可以及时发现幼儿的身体异常情况,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下面将介绍幼儿晨检的工作流程。
1. 早晨抵达幼儿园幼儿抵达幼儿园后,首先由家长或监护人将幼儿交接给班级老师或保育员。
老师或保育员在接收幼儿时要注意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和行为举止,如有异常应及时与家长沟通。
2. 幼儿集合在幼儿园的晨间集合时间,班级老师或保育员会将幼儿集合在一起,进行晨间活动或仪式。
在集合的过程中,老师要仔细观察每个幼儿的表情和举止,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记录。
3. 温度测量在幼儿集合后,老师或保育员会使用体温计为每个幼儿测量体温。
体温测量时要注意使用一次性体温计,并在测量完毕后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以防交叉感染。
4. 观察面色在测量体温的同时,老师或保育员要仔细观察幼儿的面色,如有苍白、发红等异常情况要及时记录并与家长沟通。
5. 检查呼吸在晨检过程中,老师或保育员要观察幼儿的呼吸情况,如有异常要及时记录并留意幼儿是否有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症状。
6. 观察精神状态在晨检过程中,老师或保育员要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记录并与家长沟通,以便及时了解幼儿的生活状态。
7. 观察皮肤在晨检过程中,老师或保育员要观察幼儿的皮肤情况,如有异常如皮肤干燥、发红等情况要及时记录并与家长沟通。
8. 观察排泄情况在晨检过程中,老师或保育员要观察幼儿的排泄情况,如有异常如尿频、便秘等情况要及时记录并与家长沟通。
9. 记录晨检情况在晨检过程中,老师或保育员要及时记录每个幼儿的晨检情况,包括体温、面色、呼吸、精神状态、皮肤、排泄情况等,以便于日后的跟踪和分析。
10. 与家长沟通在晨检结束后,老师或保育员要将晨检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告知家长幼儿的身体状况,以便家长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11. 健康教育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老师或保育员要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日常饮食、作息、个人卫生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家长对幼儿健康的关注和重视程度。
幼儿园晨检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

幼儿园晨检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幼儿园晨检工作流程和方法晨检是指幼儿园进行的晨间检查,每天幼儿入园时,需要在园门口接受接送教师和各班教师的观察和咨询。
这是幼儿园保障和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的根本任务之一。
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工作程序,幼儿园可以及时了解幼儿当天来园的身体健康情况及精神状态,以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对身体欠佳的幼儿加强关心和照顾。
幼儿园是儿童集体保教机构,为了实现晨检检查制度,幼儿园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接送教师和各班教师要换好干净的工作服,保持仪表整洁。
晨检老师要用消毒水和清水将晨检台擦干净,放好晨检用品和备好记录簿。
这些准备工作可以确保晨检工作的顺利进行。
晨检的流程包括晨间检查和发现问题的处理。
晨间检查要求幼儿进园前必须接受卫生老师的晨检。
晨检的流程包括“一摸”、“二看”、“三问”、“四查”,通过这些步骤可以了解幼儿的身体情况。
幼儿领好晨检牌,到自己的教室里,将晨检牌插在“幼儿健康保健栏”里,使班级的教师和保育员能及时了解当天来园幼儿的身体情况,以便对身体欠佳和有特殊需要照顾的幼儿加强全日观察和关怀照顾工作。
如果在晨检中发现问题,幼儿园需要及时处理。
对于身体欠佳的幼儿,幼儿园需要加强关爱和照顾,对于带药来园的幼儿,幼儿园需要核对药品信息,并请家长做好委托吃药的签名记录。
幼儿园还需要检查幼儿的手帕、指甲是否干净,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等。
晨检牌共分三种颜色,红色表示晨检健康者,黄色表示身体不适,要注意观察或是带药来的幼儿,绿色表示个人卫生欠佳的儿童。
通过晨检牌的颜色可以及时了解幼儿的身体情况,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幼儿园晨检步骤

幼儿园晨检步骤晨检是幼儿园每天早晨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长、预防疾病传播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晨检的步骤,并指导家长在家也能进行晨检。
1. 晨检的目的和重要性晨检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防止疾病传播,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晨检,可以发现孩子是否患有发热、咳嗽、皮肤异常等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疾病的传播。
2. 晨检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晨检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晨检表格:准备一张晨检表格,记录每个孩子的基本信息和晨检结果。
•测温设备:准备红外线体温计等测温设备。
•洗手设施:确保有足够的洗手设施,如洗手台、洗手液等。
•防护用品:备齐一次性口罩、手套、消毒液等防护用品。
3. 晨检的步骤晨检一般在孩子到达幼儿园后进行,具体步骤如下:3.1. 温度测量1.孩子依次排队,保持一定的间隔。
2.工作人员使用红外线体温计对每个孩子的额头进行测温。
3.如果孩子体温正常(37.3℃以下),将其送往下一步骤。
如果体温异常,将其暂时隔离并记录相关信息。
3.2. 登记基本信息1.工作人员通过晨检表格,逐一记录每个孩子的基本信息,例如姓名、年龄、晨检日期等。
2.确保填写准确、完整,便于后续管理和跟进。
3.3. 观察身体状况1.工作人员对每个孩子进行简要的身体观察,检查是否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如咳嗽、流鼻涕、眼结膜炎等。
2.对于有表现异常的孩子,应及时与其家长沟通,并做好记录。
3.4. 洗手消毒1.晨检后,每个孩子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洗手消毒。
2.强调正确的洗手步骤和方法,确保彻底清洁双手。
3.工作人员要示范并监督幼儿正确洗手,保证手部卫生。
3.5. 家长沟通1.晨检结束后,工作人员要与家长进行简要的沟通,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和问题。
2.对于晨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家长说明,并建议家长咨询医生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4. 在家晨检的指导除了在幼儿园进行晨检,家长在家也可以进行晨检,以防止疾病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晨检工作流程
第一步:地点:传达室责任人:幼儿园早班门卫
幼儿和教职员工进幼儿园大门必须稀释的免洗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
第二步:地点:一楼大门口责任人:大早班教师→看:查看幼儿精神状况,检查幼儿手心手背、口腔上颚、嘴唇内壁是否有疱疹。
教师禁止用手接触幼儿,传达口令请幼儿自行操作。
→隔离:将有发热、疱疹等症状幼儿带至临时隔离室隔离。
→治疗:通知家长将有发热、疱疹等症状幼儿带到专业医疗机构就医或居家治疗,幼儿回家途中戴上口罩。
→记录:填写晨检记录表和疾病情况跟踪记录表。
第三步:地点:班级教室责任人:各班晨检教师1、幼儿在活动室进行晨间点名时,晨检老师要对本班幼儿进行晨检。
2、幼儿精神是否活泼、面色是否正常,是否有眼结膜充血、流泪、流鼻涕等症状。
注意皮肤、面颈、耳后、口腔上颚、嘴唇内壁、手是否有皮疹等。
特别是注意口腔上颚、嘴唇内壁是否有疱疹。
第四步:地点:班级寝室责任人:各班午检教师1、幼儿在活动室进行午检睡觉时,午检老师要对本班幼儿进行午检并填写记录表。
2、幼儿精神是否活泼、面色是否正常,是否有眼结膜充血、流泪、流鼻涕等症状。
注意皮肤、面颈、耳后、口腔上颚、嘴唇内壁、手、脚是否有皮疹等。
特别是注意口腔上颚、嘴唇内壁、脚底板是否有疱疹。
3、各班不舒服的幼儿来医务室就诊进行登记,如有发烧、咳嗽等首先幼儿戴上口罩。
超过°或者其他情况必须去医院就诊的通知班主任,班主任通知家长后外出就诊。
班主任联系家长将外出就诊的情况上报医务室。
注:如果幼儿家长因各种原因不能来学校,园所将安排人员带幼儿外出就诊,就近专业医疗机构就诊的原则。
2、医务室将根据各班的发病情况,如果达到了疫情上报标准,将按园所制定的疫情直报流程进行报告县直属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