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机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量转变 光能
贮能物质 量子 转变过程
电能
电子
活跃的化学能
ATP、NADPH2 光合磷酸化
稳定的化学能
碳水化合物等 碳同化 101-102 叶绿体基质
原初反应
电子传递
时间跨度(秒)10-15-10-9 10-10-10-4 100-101 反应部位
PSⅠ、PSⅡ颗粒 类囊体膜 类囊体
是否需光
需光
不一定,但受光促进
(二)激发态的命运
1.放热 2.发射荧光与磷光
3.色素分子间的能量传递
4.光化学反应
1.放热
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在 能级降低时以热的形式释 放能量,此过程又称内转 换或无辐射退激。
Chl* → Chl+热 Chl* → ChlT +热 ChlT → Chl+热
另外吸收蓝光处于第二单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其具有的能量虽 远大于第一单线态的叶绿素分子。但超过部分对光合作用是无用的, 在极短的时间内以热能释放。 由于叶绿素是以第一单线态参加光合作用的。在能量利用上蓝 光没有红光高。 ??
二、光化学反应
(一)反应中心与光化学反应 1.反应中心 原初反应的光化学反应是在 光系统的反应中心进行的。 反应中心是发生原初反应的最小单位。 由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原初电子受体、次级电子受体 与供体等电子传递体,以及维持这些电子传递体的微 环境所必需的蛋白质等成分组成的。
反应中心中的原初 电子受体是指直接接 收反应中心色素分子 传来电子的电子传递 体 反应中心色素分子 是光化学反应中最先 向原初电子受体供给 电子的,因此反应中 心色素分子又称原初 电子供体。
叶绿素 分子
次级 电子 受体 铁硫 中心
末端 电子 受体 NADP+
(电子最
(A0)
YZ P680
去镁叶 绿素分 子 (Pheo)
终受体)
醌分 子 (QA)
质体 醌 PQ
第四节 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原初反应的结果:
产生了高能电子推动着光 合膜上的电子传递。
电子传递的结果:
引起 水的裂解放氧 以 及 NADP+ 的还原; 建立了跨膜的质子动力势,启 动了光合磷酸化,形成ATP。 这样就把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
共振传递示意图
在共振传递过程中,供体和受体分子可以是同种,也可以是异种 分子。分子既无光的发射也无光的吸收,也无分子间的电子传递 。
通过上述色素分子间的能量传递,聚光色素吸 收的光能会很快到达并激发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启 动光化学反应。

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运转的基本概念
图 聚光系统到反应中心能量激发呈漏斗状
(二)光合电子传递体的组成与功能
1.PSⅡ复合体 PSⅡ 的 生理 功 能 是 吸 收 光 能,进行光化学反应,产生 强的氧化剂,使水裂解释放 氧气,并把水中的电子传至 质体醌。 (1)PSⅡ复合体的组成与反 应中心中的电子传递 PSⅡ 是 含有 多 亚基 的 蛋 白 复合体。组成:聚光色素复 合体Ⅱ、中心天线、反应中 心、放氧复合体、细胞色素 和多种辅助因子。
一、电子和质子的传递
(一)光合链
指定位在光合膜上的, 由多个电子传递体组成 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 希尔 (1960) 等人提出 并经后人修正与补充的 “Z”方案。
即电子传递是在两个光系统串联配合下完成的,电子 传递体按氧化还原电位高低排列,使电子传递链呈侧写 的“Z”形。
(1)电子传递链主要由光合 膜上的PSⅡ、Cyt b6/f、 PSⅠ三个复合体串联组成。 (2)电子传递有二处逆电势 梯 度 , 即 P680 至 P680* , P700 至 P700* ,逆电势梯度 的电子传递均由聚光色素 复合体吸收光能后推动, 而其余电子传递都是顺电 势梯度的。
去镁叶绿素
副叶绿素
去镁叶绿素
副叶绿素 胡萝卜素
配对叶绿素
光系统‖的反应中心
2.光化学反应
原初反应的光化学反应实际就是由光引起的反应中心 色素分子与原初电子受体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可用下式 表示光化学反应过程:
P·A

P*·A
P+·A-
基态反应中心 激发态反应中心 电荷分离的反应中心 反应中心出现了电荷分离 (P+) (A-) ,到这里原初反 应也就完成了。
PSⅠ和PSⅡ的电子供体和受体组成
功能与特点 电子 次级 反应中心 色素分子 (吸收光能 最终 电子 原初电子 供体 供体 光化学反应) 供体 PSⅠ 还原NADP+ , 实现PC到 NADP+的电 子传递 PSⅡ 使水裂解释 放氧气,并 把水中的电 子传至质体 醌。 水 PC P700 原初 电子 受体
(一) 激发态的形成 能量的最低状态─基态。 色素分子吸收了一个光子 后-----高能的激发态。
Chl(基态)+hυ
10-15s
Chl*
( 激发态)
图8 叶绿素分子对光的吸收及能量的释放示意图 各能态之间因分子内振动和转动还表现出若干能级。
叶绿素分子受光激发后的能级变化
叶绿素: 红光区 : 被红光激 发,电子跃迁到 能量较低的第一 单线态 蓝光区 : 被蓝光激 发,电子跃迁到 第二单线态。 配对电子的自旋 方向:单线态; 三线态;第一单 图8 叶绿素分子对光的吸收及能量的释放示意图 虚 线 态 ; 第 二 单 线 线表示吸收光子后所产生的电子跃迁或发光, 态 实线表示能量的释放, 半箭头表示电子自旋方向
不一定,但受光促进
不同层次和时间上的光合作用
第三节 原初反应
原初反应 是指从光合色素分子被光激发,到引 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止的过程。 它包括: 光物理-光能的吸收、传递 光化学-有电子得失 原初反应特点 1) 速度非常快,10-12s∽10-9s内完成;
2) 与温度无关,(77K,液氮温度)(2K,液氦温度);
光合作用的过程
H 2O
光解 光能 吸收
色素分子
O2
2C3

[H]
ATP


CO2
供能
多种酶 定 C5

(CH2O)


ADP+Pi
暗反应阶段
CO2的固定: CO2+C5 C3化合物还原:2 C3
6
光反应阶段
水的光解:H2O
光解
2[H]+1/2 O2


2C3
光合磷酸化:ADP+Pi+能量
ATP
[H], 酶 (CH2O) ATP
PSⅠ和PSⅡ的光化学反应
PSⅠ的原初反应: P700·A0 hυ P700*·A0 P700+·A0- P680+·Pheo-
PSⅡ的原初反应: P680·Pheo hυ P680*·Pheo
在原初反应中,受光 激发的反应中心色素分 子发射出高能电子,完 成了光→电转变,随后 高能电子将沿着光合电 子传递链进一步传递。
PSII反应中心结构模式图
组成中心天线的CP47和 CP43是指分子量分别为47 000、43 000并与叶绿素结 合的聚光色素蛋白复合体, 它们围绕P680,比LHCⅡ更 快地把吸收的光能传至PSⅡ 反应中心,所以被称为中心 天线或“近侧天线”。
PSⅡ反应中心的核心部分是 分子量分别为 32 000 和 34 000 的 D1 和 D2 两条多肽。 D1 很容易受到 光化学破坏,会发生活性逆转。 反应中心的次级电子供体 Z、 中 心 色 素 P680 、 原 初 电 子 受 体 Pheo 、次级电子受体 QA 、 QB 等都 结合在D1和D2上。 其中与 D1 结合的质体醌定名 为 QB ,与 D2 结合的质体醌定名为 QA 。 Q 有 双 重 涵 义 , 既 是 醌 (quinone) 的字首,又是荧光猝 灭剂(quencher)的字首。
这一过程在光合作用中不断反复地进行,从而推动电
(二)PSⅠ和PSⅡ的光化学反应
高等植物的两个光系统有 各自的反应中心。 PSⅠ和PSⅡ P700、P680
红降现象和双光增益效应
PSⅠ和PSⅡ反应中心中的 原初电子供体很相似,都是 由两个叶绿素a分子组成的 二聚体,分别用P700、P680 来表示。 这 里 P 代 表 色 素 , 700 、 680则代表P氧化时其吸收光 谱中变化最大的波长位置是 近700nm或680nm处。
原初电子供体 P+ 失去电子,有了“空穴”,成为“陷 阱” ,便可从次级电子供体 (D) 那里争夺电子;而原初 电子受体得到电子,使电位值升高,供电子的能力增强, 可将电子传给次级电子受体(A1) 。 那么电荷分离后反应中心的更新反应式可写为:
D·〔P+·A-〕·A1
子在电子传递体中传递。
D+·〔P·A〕·A1-
3.色素分子间的能量传递
激发态的色素分子把激发能传递给处于基态的同种 或异种分子而返回基态的过程。 Chl*1+ Chl2 Chl1+Chl*2
供体分子 受体分子
一 般 认 为 , 色 素 分 子间激发能不是靠分 子间的碰撞传递的 , 也不是靠分子间电荷 转移传递的 ,可能是 通过“激子传递”或 “共振传递 ”方式传 递。
QA是单电子体传递体,每次反应只 接受一个电子生成半醌。它的电子 再传递至 QB , QB 是双电子传递体, QB 可两次从 QA 接受电子以及从周围 介 质 中 接 受 2 个 H+ 而 还 原 成 氢 醌 (QH2 ) 。这样生成的氢醌可以与醌 库的PQ交换,生成PQH2。
ADP+Pi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能量转变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根据能量转变的性质,将光合作用分为三个阶段: 1.原初反应: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成电能; 2.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电能转变为活跃化学能; 3.碳同化: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
表1 光合作用中各种能量转变情况
激子传递
激子通常是指非金属晶体 中由电子激发的量子,它 能转移能量但不能转移电 荷。 这种在相同分子内依靠激 子传递来转移能量的方式 称为激子传递。
共振传递
在色素系统中,一个色素分子吸 收光能被激发后,其中高能电子 的振动会引起附近另一个分子中 某个电子的振动(共振),当第二 个分子电子振动被诱导起来,就 发生了电子激发能量的传递。这 种依靠电子振动在分子间传递能 量的方式就称为“共振传递”。
3) 量子效率接近1
反应中心色素:少数特殊状
态的chl a分子,它具有光化学活性,
概念
是光能的“捕捉器”、“转换器”。
聚光色素(天线色素):
没有光化学活性,只有收集光能的
作用,包括大部分 chla 和全部 chlb、 胡萝卜素、叶黄素。
光合单位
光合膜上能进行完整光反应的最小结构单位
一、光能的吸收与传递
2. 发射荧光与磷光
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 回至基态时,可以光 子形式释放能量。 荧光。 磷光。
Chl* 10-9s Chl + hν 荧光发射 ChlT 10-2s Chl + hν 磷光发射 磷光波长比荧光波长长,转换的时间也较长,而强度只有荧 光的1%,故需用仪器才能测量到。
对提取的叶绿体色素浓溶液照光, 在与入射光垂直的方向上可观察到呈 暗红色的荧光。
离体色素溶液为什么易发荧光?
因为溶液中缺少能量受体或电子受 体的缘故。 荧光猝灭剂:在色素溶液中,如加 入某种受体分子,能使荧光消失。常 用Q表示。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Q 即为电子受体。 色素发射荧光的能量与用于光合作 用的能量是相互竞争的,这就是叶绿 素荧光常常被认作光合作用无效指标 的依据。
图9 菠菜反应中心色素吸收光谱的变化 照光下PSⅠ(A)、PSⅡ(B)反应中心色素 氧化,其氧化态,与还原态的吸收光谱 差值最大变化 的波长所在位 置分别是 700nm(A)和682nm(B)。
光合作用的两个光系统和电子传递方案 吸收红光的光系统Ⅱ(PSⅡ)产生强氧化剂和弱还原剂。吸收远 红光的光系统Ι(PSΙ)产生弱氧化剂和强还原剂。PSⅡ产生的强 氧化剂氧化水,同时,PSΙ产生的强还原剂还原NADP+。
“Z”方案特点:
图10 叶绿体中的电子传递模式
方框代表了蛋白复合物。LHCⅠ和LHCⅡ分别是PSⅠ和PSⅡ各自的 聚光色素复合体,M为含Mn的放氧复合体,实线箭头表示非环式 电子传递方向;虚线箭头表示环式或假环式电子传递分叉处。
(3) 水的氧化与PSⅡ电 子传递有关, NADP+ 的还 原与PSⅠ电子传递有关。 电子最终供体为水,水 氧化时,向PSⅡ传交4个 电子,使 2H2O 产生 1 个 O2 和 4个 H+。电子的最终受 体为NADP+。 (4)PQ 是双电子双 H+ 传 递体,它伴随电子传递, 把 H+ 从类囊体膜外带至 膜内,连同水分解产生 的 H+ 一起建立类囊体内 外的H+电化学势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