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31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含解析)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0群落及其演替含答案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0群落及其演替含答案

考点规范练30群落及其演替一、选择题1.某江上游沿岸发生山体垮塌,形成堰塞湖,随着堰塞湖水位不断上涨,道路、桥梁被淹。

后经抢险救灾,人工开挖泄流槽,江水以5 000 m3/s左右的流量奔流而下,堰塞湖水位下降,险情解除。

假设A地是堰塞湖形成前河段沿岸的一片无人区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堰塞湖形成后,A地群落的水平结构不受影响B.有一片草地泄流时被冲刷为裸露的土地,在其上进行的演替为初生演替C.若A地没有出现大量动物被淹死的现象,则A地原有的食物链不受影响D.堰塞湖的形成可能会改变A地群落演替的方向2.下列有关种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蝉吸取树的汁液、蝗虫啃食植物叶片都属于寄生关系B.两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C.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则二者不存在种间竞争关系D.互利共生的关系体现在某个种群内的不同个体之间3.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

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

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如右上图所示。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枯草杆菌和草履虫之间构成捕食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构成种间竞争关系B.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枯草杆菌和双小核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情况C.烧杯内混合培养的每一种生物,均存在种内竞争D.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a、b两条曲线最终趋向动态平衡4.科研人员将一块水稻田均分成两个区域,其中一个不养鸭(常规区)、一个养鸭(稻鸭区),一段时间后统计这两个区域的水体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及部分动物的数量比例,所得数据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鸭能改变水稻田的物种丰富度B.停止人工管理,常规区和稻鸭区都会发生次生演替C.调查凸旋螺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的多少不影响实际值D.稻鸭区多足摇蚊数量比常规区少,年龄结构为衰退型5.下图是在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的相关曲线。

2020_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讲解与练习下群落的结构和群落演替pdf含解析

2020_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讲解与练习下群落的结构和群落演替pdf含解析

2020-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讲解与练习:群落的结构和群落演替[考纲展示]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2.群落的演替(Ⅰ)3.实验:(1)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2)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核心概念及重要结论】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2.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一般我国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木本植物的物种越丰富。

3.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动物的分层现象则与栖息条件和食物有关。

4.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称为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无土壤)和次生演替(有土壤)。

5.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考点速览】考点一: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概念和特征(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特征: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及群落演替等。

2.物种组成(1)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指标:物种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种间关系(1)常见的种间关系及实例(连线)(2)常见种间关系曲线如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竞争、捕食、互利共生、竞争。

4.群落的空间结构(1)概念: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2)类型A图B图①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A图:垂直结构,B图:水平结构。

②根据上图,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A图:a.植物分层:阳光。

b.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B图: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考点二:群落的演替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演替过程(以裸岩上的演替为例)裸岩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草本植物阶段3.演替的类型4(1)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2)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课时作业(三十二)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1.如图为某种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淡水浮游动物在池塘中的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图示,多边形的宽度为不同深度处的相对个体数。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浮游动物在池塘中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该浮游动物在日出前后集中于池塘较深的部位C.池塘中的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构成群落D.影响该浮游动物昼夜移动的因素可能有温度和溶氧量答案:D 解析:该浮游动物在池塘的不同深度分布不同,不能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A错误;该浮游动物在日出前后集中于池塘较浅的部位,B错误;群落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C错误;在子夜黑暗环境中,浮游动物主要分布在池塘较浅的部位,中午光照强、温度高时,浮游动物分布在池塘较深的部位,由此推测浮游动物的移动可能与温度和溶氧量有关,D正确。

2.[2018·河南郑州一检]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的演替是指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丰富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C.竹子有高有矮,属于群落垂直分层D.如果野兔在被捕捉一次后更难被捕捉,统计出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低答案:A 解析:丰富度是群落的重要特征,B错误;竹子的高矮是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属于群落的结构特征,C错误;如果野兔在被捕捉一次后更难被捕捉,则统计出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高,D错误。

3.[2018·福建龙岩一模]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初生演替相对于次生演替进程缓慢、时间长B.群落演替的过程中,优势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C.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种类也会随之改变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水平结构未改变答案:D 解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将发生变化,D错误。

4.下列各项中不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的是( )A.考察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群B.某海洋水下多少米没有生物种群分布C.某树林中鹰捕食山雀、兔子等生物D.自然保护区中大熊猫数量呈“S”型增长答案:D 解析:优势种、边界、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种群数量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

2021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选择性必修部分 模块2 第1单元 第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含答案)

2021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选择性必修部分 模块2 第1单元 第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含答案)

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考纲研读备考定位考纲要求核心素养1.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2.阐明群落的演替。

3.活动:研究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4.活动:尝试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

1.生命观念——通过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演替,建立生物与环境相统一及生命系统发展与稳态的观念。

2.理性思维——通过分析种间关系的模式图,培养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总结群落演替的特征,培养归纳与总结的思维习惯。

3.科学探究——通过“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培养科学研究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能力。

4.社会责任——通过总结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并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

基础梳理1.群落及物种组成(1)群落概念要点①同一时间;②一定区域;③各种生物种群。

(2)群落的物种组成①作用: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②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种间关系及实例(连线)3.群落的空间结构(1)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A图:垂直结构,B图:水平结构。

(2)根据上图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A图:①植物分层:阳光。

②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B图: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思维辨析易错整合,判断正误。

(1)单位面积或体积中某物种的个体数量多少称物种丰富度(×)(2)“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竞争(√)(3)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4)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5)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6)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明显垂直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7)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简单(×)(8)植物病毒与植物间是互利共生关系(×)(9)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间关系(×)延伸探究1.群落中物种多少与群落的稳定性有何关系?[提示]群落结构的形成是不同物种的有机结合,一般而言,物种越多,群落的种间关系越复杂,群落的稳定性越强。

人教版高三生物课后习题含答案课时规范练31群落结构与演替

人教版高三生物课后习题含答案课时规范练31群落结构与演替

课时标准练31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1.(2021 湖南株洲质检)某池塘中有三个优势种群,分别是鳙鱼、浮游动物A和浮游植物B。

鳙鱼生存在中层 ,以浮游动物A和浮游植物B为食;浮游动物A以水表层浮游植物B为食。

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鳙鱼的食品泉源差异,鳙鱼所处的营养级不同B.鳙鱼和浮游植物B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捕捞小型野杂鱼和得当地施肥,可以提高鳙鱼的产量D.当池塘枯槁后,有新的群落定居于此,该过程为初生演替2.(2021 云南昆明摸底)为解决某市市民饮用水水源问题而建设的大房郢水库已经是相对稳固的生态系统,以下关于大房郢水库的种群和群落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水库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固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C.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1D.不同水层漫衍的动物差异,与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造成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分砍伐而遭到粉碎。

制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渐渐得以规复。

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范例及其植物构成,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演替植物种类数/种群落类型阶段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A.该地常绿阔叶林规复历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B.与针叶林相比,草丛中的动物分层征象较为简单,丰富度低C.该地能恢复到第4阶段说明人类活动未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常绿阔叶林得以恢复与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等的保存有关4.(2021 山东德州期末)研究人员调查了A、B、C三个群落的植物物种富厚度,效果如以下列图所示。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2三个群落具有相同的物种组成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C.统计三个群落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方法是记名计算法D.三个群落的植物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5.以下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调查不同时间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富厚度 ,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 ,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运动本领,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6.(2021 四川成都月考)红圆蚧是一种柑橘害虫,甲小蜂能寄生于红圆蚧而克制其爆发。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9生物群落的构成和演替(含解析)苏教版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9生物群落的构成和演替(含解析)苏教版

课时规范练29 生物群落的构成和演替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沙丘、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越来越多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C.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D.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2.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

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互利共生关系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将以“J”型曲线持续增长3.(2017海南)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

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4.(2019山东德州期末)研究人员调查了A、B、C三个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结果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三个群落具有相同的物种组成B.A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C.统计物种丰富度的方法常用记名计算法D.三个群落的植物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5.(2019江西新余、上高两校第二次联考)传粉榕小蜂进入榕树的榕果内产卵繁殖并专一性地帮助传粉,非传粉榕小蜂也将卵产在榕果内但不帮助传粉,它们的产卵时间存在分化。

若非传粉榕小蜂先进入榕果产卵,该榕果常常会脱落;若非传粉榕小蜂在传粉榕小蜂之后或同期进入榕果产卵,榕果会分泌特殊代谢物,导致这两种榕小蜂幼体的发育均受到影响。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榕树和传粉榕小蜂存在协同进化B.传粉榕小蜂与非传粉榕小蜂的数量均会周期性波动C.榕果的脱落可有效地限制非传粉榕小蜂的种群密度D.两种榕小蜂和榕树的种间关系为寄生6.下图为美国大雾山不同垂直高度上七种昆虫的分布曲线,其中a、c、f、g是叶蝉,b、d是啮虫,e 是芫菁。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第31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时作业含解析必修3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第31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时作业含解析必修3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选择题1.(2024·江西毕业班质检)某植物群落最初由针茅、早熟禾等多年生草本构成。

放牧和烧荒后,变为由野燕麦、毛雀麦等一年生草本构成,之后由于鼠尾草、蒿等灌木分泌的樟脑等物质聚集在土壤中,抑制雨季时发芽的一年生草本,最终在这些灌木的四周形成1~2 m 草本不能生长的裸地。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灌木群落中各种植物之间主要存在竞争与共生关系B.灌木群落和一年生草本只有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C.放牧烧荒和樟脑都会影响该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D.灌木群落中动物的出现使该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答案 C解析依题意可知:灌木群落中各种植物之间主要存在竞争关系,A错误;灌木群落和一年生草本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错误;樟脑可抑制雨季时发芽的一年生草本,因此樟脑会影响该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而放牧烧荒是人为地对该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产生影响,C正确;灌木群落中动物的出现,加速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错误。

2.关于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水平结构与种群分布、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特点有关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C.自然群落一般是向物种多样化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困难D.沙丘造林、退耕还湖等人类活动可变更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答案 B解析由于地形的变更、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群落水平上呈镶嵌分布,A正确;在人工马尾松群落中也存在着多种植物,而不是只有马尾松一种植物,不同植物之间一般会形成上下不同的垂直分层,即形成垂直结构,B错误;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替,物种越多种间关系越困难,C 正确;人类活动可变更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正确。

3.某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峻,采纳封山育林措施若干年后,现已成为植被茂密,风景美丽的旅游胜地。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B.该地区封山育林后会经验草本、灌木、乔木三个演替阶段C.该地区复原过程中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人类活动可能使群落演替依据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答案 A解析由于地形变更、土壤湿度等差异,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形成的差异是群落的水平结构的体现,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常呈镶嵌分布,A错误;封山后山坡上很快会长满杂草,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后,先是形成灌木林,再经一段时间,乔木起先出现,高大的乔木占据更多的空间,最终蔚然成林,B正确;由于该生态系统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该地区复原过程中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正确;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依据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正确。

2021版高考生物(苏教版)复习: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含答案

2021版高考生物(苏教版)复习: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含答案

①“同升同降”―→互利共生,如图甲②说明:在竞争力不同的两种生物中,一方因竞争力弱灭绝,而寄生关系中,一般不会淘汰物种。

③2.正确认识群落空间结构(1)高山地区不同海拔处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该现象是温度影响所致,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属于植物的地带性分布。

(2)海洋中随水深不同分布着不同的藻类,该现象是受光质(波长)影响形成的,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3.对生态位的理解(1)生态位不只是具体的栖息地,它除了说明栖息地以外,还说明这一物种在群落中处于什么地位和起什么作用。

(2)群落中生态位相似的物种要通过竞争相互夺取生态位。

①生态位越近似的物种,竞争越激烈,选择压力越强。

②举例:如图为3个共存物种对资源利用曲线。

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

图A中3个物种的生态位狭窄,种内斗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生态位重叠程度大,种间竞争激烈。

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分布的变化,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演替过程(以裸岩上的演替为例)3.群落演替中两种类型的比较类型项目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在一个从来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时间经历时间漫长经历时间较快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上的演替森林砍伐地、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4.群落演替的趋势自然条件下,群落沿着一定的方向演替: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总生产量越来越高,稳定性越来越强。

5.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如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动力。

(新课标)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分层提能限时练31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新人教版(2021学年)

(新课标)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分层提能限时练31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新人教版(2021学年)

(新课标)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分层提能限时练31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课标)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分层提能限时练31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课标)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分层提能限时练31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分层提能限时练(三十一)群落的结构与演替(限时:45分钟)错误!1.下列对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中,至少有一种不能独立生活B.寄生生物属于异养生物,寄主可能是异养生物,也可能是自养生物C.竞争在种内与种间普遍存在D.捕食可发生在动物与植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答案】C2.下面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草原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有直接的关系C.动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差别D.动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有明显的差别【答案】C3.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表。

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B.该地群落发生的是次生演替C.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改变D.群落中每一个种群的丰富度均提高【答案】D4.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B.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间关系会不断调整C.初生演替相对于次生演替进程缓慢、时间长D.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都形成森林【答案】 D5.如图表示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硬木林阶段找不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B.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种类也会随之改变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水平结构未变D.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恢复力稳定性增强【解析】在硬木林阶段仍可能找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1 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1 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课时作业31 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群落演替过程中各种群呈“S”型增长B.群落的稳定性与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呈负相关C.群落内的种间竞争比种内斗争剧烈D.群落中垂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解析:群落演替过程中,有的种群可能减少甚至消亡,不属于“S”型增长;群落内的种内斗争可能比种间竞争激烈;群落的稳定性与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

2.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解析: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

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温度和水分。

3.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B.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C.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作用D.人类活动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解析:年龄组成只是种群数量的一个影响因素,种群数量与迁入率、迁出率、死亡率和出生率直接相关,譬如种群遇到严重病害,可能大量个体死亡,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杂草有很多种,而种群必须是同种生物的集合;人类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演替的重要影响因素,不但影响演替速度,还能影响演替方向,如人类对自然的恶性掠夺,导致生态系统的环境恶化,物种减少。

相反如果人类合理获取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则会增强。

4.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树林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C.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的主要原因是草本较低等D.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解析:该题考查群落演替,属于识记水平,试题较简单。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三十一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演替含解析新人教版 (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三十一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演替含解析新人教版 (1)

课时作业(三十一) 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演替(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下列所举实例中不能体现群落结构的是( )A.温带落叶林的外貌随季节变化B.草原上的植物形成斑块状和镶嵌状的分布状态C.田间的玉米有高有矮D.森林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分层分布C[田间的玉米有高有矮体现的是种群的特征。

]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森林火灾后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类型相同B.从光裸的岩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营养结构逐渐趋于复杂C.任何区域内的群落经过演替最终都会形成森林生态系统D.人类活动一定会使群落演替按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进行B[森林火灾后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从光裸的岩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是初生演替,该过程中营养结构逐渐趋于复杂;群落演替最终是否形成森林生态系统要受环境条件的制约;人类活动有可能会使群落演替按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进行。

]3.下列有关种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蝉吸取树的汁液、蝗虫啃食植物叶片都属于寄生关系B.两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捕食关系是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C.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则二者不存在竞争关系D.互利共生的关系体现在某个种群内的不同个体之间B[蝉吸取树的汁液属于寄生关系,蝗虫啃食植物叶片属于捕食关系;研究各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则二者在食物上不存在竞争关系,但二者在生存空间上会存在竞争关系;互利共生属于种间关系,发生在不同种生物的种群之间,不能发生在某个种群内的不同个体之间。

] 4.(2020·安徽合肥质检)下表为三个相邻群落的植被丰富度的调查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丙群落22 31.8 13.5A.B.甲群落植被丰富度最高,一般情况下甲群落整体的丰富度也最高C.乙群落植被丰富度最低,该群落的演替可能还没达到相对稳定阶段D.丙群落的草本层丰富度最低,可能因为该群落的乔木层和灌木层植被更加茂密A[用样方法对植被丰富度进行调查时,不同种类植物应采用不同大小的样方,如乔木的样方一般为100 m2,而草本的样方一般为1 m2;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环境和食物条件,所以一般而言,群落的植被丰富度高,群落的整体丰富度也高;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演替到稳定阶段时,群落的丰富度一般较高,乙种群的丰富度低,可能是群落演替还没有达到稳定阶段;丙群落的草本层丰富度最低,但总的植被丰富度并不低,可能因为该群落的乔木层和灌木层植被更加茂密,光照强度不足,影响了草本层的发展。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第31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第31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第31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的水平结构通常呈镶嵌分布B.植物的分层打算了动物的分层现象C.森林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D.动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差别解析:选D 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是环境因子的不均衡性导致的,如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通常呈镶嵌分布;植物为动物供应食物和栖息场所,所以植物的分层打算了动物的分层现象;森林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动物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

2.(2022·徐州模拟)一块退耕的农田因未准时补种树木,若干年后渐渐演化成了一片杂草丛生的灌木林,成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解析:选A 随演替的进行,生物多样性程度、养分结构简洁化程度均渐渐上升,光能利用率渐渐上升后达到饱和状态,能量传递效率则基本不变。

3.群落不断进展变化,依据确定的规律进行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初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B.在正常状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D.在森林患病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解析:选D 与次生演替相比,初生演替历程更长,速度更慢;正常状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使生物多样性上升,在演替早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不显著。

4.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几乎都受到四周其他生物的影响。

右图表示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在下列4个养分关系图中与题干所示的种间关系最符合的是( )解析:选D 题图中,生物乙的种群数量随着生物甲的变化而变化,说明甲、乙之间为捕食关系,且生物乙捕食生物甲。

各选项中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流淌的方向,A表示互利共生关系,B表示寄生关系,C中甲、乙两生物之间为竞争关系,D表示捕食关系。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1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跟踪练(含解析)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1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跟踪练(含解析)

第31讲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1.下列研究的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A.青藏高原上藏羚羊每年死亡的个体数B.我国沿海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C.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D.一个池塘中含有的种群数量2.下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 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 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D.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3.蛞蝓既取食牧草A也取食牧草B。

为研究牧草间的竞争和蛞蝓的捕食对牧草A存活的影响,生态学家在牧场内选择多个样方进行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

据此做出的分析合理的是( )A.该牧场的群落仅包括牧草A、B和蛞蝓三种生物B.应选取牧草生长状况差异较大的不同样方进行实验C.没有蛞蝓捕食的条件下,竞争对牧草A存活影响显著D.去除样方中的牧草B减少了蛞蝓对牧草A的取食4.下列有关土壤中小动物类群及其丰富度的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B.土壤中的小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一定属于分解者C.土壤中不同深度分布着不同的小动物,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长期分析,土壤中某些小动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最终都将被分解者利用5.如图为某桑园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和暴猎蝽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增大B.b点时,暴猎蝽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桑毛虫和暴猎蝽构成了一条有两个营养级的食物链D.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竞争关系6.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C.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的一种空间结构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7.为给黄土丘陵弃耕区植被的自然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某研究团队在黄土丘陵弃耕区选择了弃耕不同时间的撂荒地,研究了各区域中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指群落中物种在空间上分布的均匀程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应参照第 9 年的群落结构来恢复黄土丘陵区的植被B.物种均匀度指数不能反映群落的空间结构C.物种丰富度可以代表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D.该地区植被具有科学研究和保持水土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8.研究草本植物群落的特征及植物物种多样性,对我们了解和保护草本植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规范练31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1.(2019湖南株洲质检)某池塘中有三个优势种群,分别是鳙鱼、浮游动物A和浮游植物B。

鳙鱼生活在中层,以浮游动物A和浮游植物B为食;浮游动物A以水表层浮游植物B为食。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鳙鱼的食物来源不同,鳙鱼所处的营养级不同B。

鳙鱼和浮游植物B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

捕捞小型野杂鱼和适当地施肥,可以提高鳙鱼的产量D。

当池塘干涸后,有新的群落定居于此,该过程为初生演替2.(2019云南昆明摸底)为解决某市市民饮用水水源问题而建设的大房郢水库已经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大房郢水库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水库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C。

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

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造成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3.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

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B。

与针叶林相比,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丰富度低C。

该地能恢复到第4阶段说明人类活动未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常绿阔叶林得以恢复与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等的保留有关4。

(2019山东德州期末)研究人员调查了A、B、C三个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三个群落具有相同的物种组成B。

A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C。

统计三个群落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方法是记名计算法D.三个群落的植物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5。

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为了调查不同时间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

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6。

(2019四川成都月考)红圆蚧是一种柑橘害虫,甲小蜂能寄生于红圆蚧而抑制其爆发。

某地区在引入乙小蜂的十年后,乙小蜂几乎在整个区域完全取代了甲小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乙小蜂与甲小蜂是竞争关系B.乙小蜂能够摄取红圆蚧的养分以维持生活C.乙小蜂可以改变红圆蚧和甲小蜂相互作用的结果D。

乙小蜂的引入使该群落的丰富度增加7。

(2019北京朝阳二模)科研人员对某地群落自然演替过程进行了数年追踪研究,结果如下图,A~I表示群落逐渐发展到稳定阶段的过程。

下列对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A。

群落中自下而上的草本、灌木和乔木形成了植物的垂直结构B.在A~I群落发育阶段中,植物丰富度的变化为先减少后增加C。

所调查的当地植被及其无机环境可以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D。

群落植物丰富度越高,其所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地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研究时,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结果.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研究小组应在每一采样点进行分层定量采集B。

鞘翅目为该地区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C。

土壤动物的丰富度与农药的使用有关D。

蔬菜地较适合土壤动物的生活9。

某农田弃耕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演替,演替过程中不同阶段优势植物和常见植物记录如下表.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弃耕优势其他A.在演替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物种,并取代原有的物种B。

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得复杂C。

群落演替使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D.与草本植物阶段相比,木本植物阶段的演替比较缓慢10。

(2019河北衡水中学十模)近年来,蝗虫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爆发成灾,数千万亩(1亩≈666。

7平方米)的天然草牧场遭受了蝗虫的蚕食,严重威胁当地的牧业生产。

为此,当地科学工作者进行相关实验来研究内蒙古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根据实验结果可建立模型。

(2)通常采用法调查狭翅雏蝗的种群密度,此方法的关键在于.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只/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3)对该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它与其他蝗虫的关系是。

是区别不同草原群落的重要特征。

11。

(2019福建3月质检)治理沙漠要遵循自然规律,我国治理沙漠成就突出,被联合国誉为“全球治沙样本"。

某沙地植被发生自然演替,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流动沙地→②半流动沙地白沙蒿群落→③半固定沙地油蒿+白沙蒿群落→④固定沙地油蒿群落→⑤固定沙地油蒿+本氏针茅+苔藓群落→⑥地带性的本氏针茅草原→迅速沙化(1)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2)白沙蒿是流动沙地上的“先锋”植物,能固定流沙改变环境,油蒿因此能够生长,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这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3)油蒿根系发达、抗风沙,本氏针茅根系浅、不抗风沙。

据此判断,最好在沙地植被自然演替的第阶段适度干预治理,防止迅速沙化.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进行。

12。

近几十年,随着森林不断遭到砍伐,马鹿的栖息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为了更好地保护马鹿,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马鹿的栖息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导致生活在该空间的马鹿的降低,马鹿种群数量降低。

同时生境破碎化会加快物种的灭绝,导致群落中的降低。

(注:生境是指生物生活的空间和全部生态因子的总和)(2)科研人员在冬季调查得到不同类型的生境占森林总面积的比例(记为M)和马鹿在不同生境类型中的出现频率(记为N),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在中没有观察到马鹿活动。

结合M和N分析,马鹿冬季最喜欢的生境是,判断依据是。

课时规范练31群落的结构与演替1。

D 鳙鱼以浮游动物A为食,可能处于第三营养级;鳙鱼以浮游植物B为食,则处于第二营养级,A项正确;鳙鱼分布在中层,浮游植物B生活在表层,这种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项正确;捕捞小型野杂鱼,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鳙鱼,适当地施肥可使浮游植物B增多,从而提高鳙鱼的产量,C项正确;当池塘干涸后,有新的群落定居于此,该过程为次生演替,D项错误。

2。

B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种群,故生活在水库中的全部鲫鱼为一个种群,鲫鱼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项正确;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化,B项错误;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生物分布不同,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项正确;动物的垂直分层由植物的分层决定,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D项正确。

3.C 过度砍伐的森林中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随着群落的演替,群落的结构变得更为复杂,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增大,因此,与针叶林相比,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简单,丰富度低;表中群落演替的情况并没有反映出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4.A 据图分析可知,三个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各不相同,因此它们的物种组成是不同的,A项错误;根据不同群落的柱状图的高度之和可知,A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B项正确;统计三个群落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方法是记名计算法,C项正确;三个群落的植物都分了三层,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D项正确。

5。

D 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作为对照实验,可用于调查不同时间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对于无法知道名称、肉眼难以识辨的小动物,不可忽略不计,可用目测估计法,记录下它们的特征,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装置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利用了小动物的避光、避热、趋湿性;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

6。

D 依题意“甲小蜂能寄生于红圆蚧而抑制其爆发”“引入乙小蜂的十年后,乙小蜂几乎在整个区域完全取代了甲小蜂"可知,乙小蜂也能够摄取红圆蚧的养分以维持生活,所以乙小蜂与甲小蜂是竞争关系,乙小蜂可以改变红圆蚧和甲小蜂相互作用的结果,A、B、C三项正确;乙小蜂的引入,威胁到当地生物的多样性,可能使该群落的丰富度降低,D项错误.7.A 在A~I群落发育阶段中,植物丰富度的变化为先减少再增加,最后又减少,B项错误;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及其生存的无机环境组成,C项错误;群落中物种丰富度越高,其所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不只是植物,D项错误。

8.D 通过坐标图可知,横坐标表示土壤的采集地点,纵坐标表示各种群中个体的数量。

在3个取样点中,5年蔬菜地与10年蔬菜地两个取样地的物种都为5种,其中弹尾目都为优势种,但10年蔬菜地中动物的总数量远大于5年蔬菜地,而大田中物种只有3种,不太适宜土壤动物生活。

上述取样过程中有数量的统计,应为等量取样,但并没有体现是否分层取样,在图示中也无法判定农药与物种丰富度的关系.9.A 在演替过程中是优势物种的取代,但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A项错误;由题表可知,该演替过程为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群落的垂直结构越来越复杂,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B、C两项正确;由题表可知,与草本植物阶段相比,木本植物阶段的演替需要的时间较长,比较缓慢,D项正确。

10.答案:(1)蝗虫密度及蝗虫的种类数学(2)样方随机取样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的取食量(3)亚洲小车蝗竞争物种组成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曲线纵轴表示牧草产量,横轴表示蝗虫密度,该曲线反映了牧草产量随蝗虫密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实验的自变量是蝗虫密度及蝗虫的种类,因变量是牧草产量;该图是根据实验结果建立的数学模型.(2)狭翅雏蝗的活动能力较弱、活动范围较小,通常采用样方法调查狭翅雏蝗的种群密度,此方法的关键在于随机取样。

狭翅雏蝗密度为5只/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在该密度条件下,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的取食量.(3)由题图曲线可知,牧草随亚洲小车蝗种群密度增大而减小的幅度最大,因此对该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亚洲小车蝗;由于亚洲小车蝗与其他蝗虫都以牧草为食物来源,因此它们属于竞争关系;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11。

答案:(1)物种组成(2)生物与无机环境(3)⑤速度和方向解析:(1)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生物的种群消失了,就会有其他一些生物的种群来占据它们的空间,形成新的群落。

题干给出该沙地群落演替不同阶段的种群变化,有利于归纳、抽象得到区别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

(2)白沙蒿是“先锋"植物,表明其能较好适应流动沙地的环境,而油蒿等其他植物不适宜在流动沙地生长,说明环境影响生物;通过白沙蒿的固沙作用,改变沙地条件,改变后的环境适合更多植物生长,说明生物也能影响环境;油蒿在与白沙蒿的竞争中处于优势,也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会相互影响.因此,从共同进化角度分析,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