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章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学案3实义实译,虚义不译关键虚词译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 专题提分三 练翻译,突破实词、虚词和句式课件1
宪宗即位,提升李贤为少保、华盖殿大学士。这一年春天,太阳 黯淡无光,李贤说:“自然运行的时序不和谐,是由于阴气太盛。 从宣德年间到天顺年间,选进的宫人太多,浣衣局中被没为官奴 的妇女的忧愁怨怒尤其严重,应该放她们回家。”皇帝听从了, 天下人都非常高兴。五月,下了大雹子,大风把瓦都刮飞了,把 郊坛的树都拔了起来。李贤说:“上天的威怒是值得害怕的,陛 下应当感到恐惧而加以反省,不要亲近左右那些被你宠幸的人, 要尊崇信任老成的人,共同谋划国家大事。”成化二年冬去世, 享年五十九岁。
答案:(1)趁机请求施行宽容和怜惜百姓的政策,又请求停止江南 织造的事务,清理锦衣卫的案件,皇帝对此感到为难。(2)陛下应 当感到恐惧而加以反省,不要亲近左右侍从和受宠幸的人,要尊 重信任老成的人,共同谋划国家大计(国事)。
【参考译文】 李贤字原德,是邓县人。宣德八年考中进士。景泰二年二月呈 上端正国家根本的十条策略,皇帝认为很好,命令翰林写好后, 放在自己身边,以备审阅。不久又陈述车战和火器的好处,皇帝 很是采纳。于是又陈述边疆防务松弛废弃的现状,于谦请求把这 奏章下发到各位将领,借以勉励他们。转到吏部任职,采编古代 二十二位君主值得学习的事迹,命名为《鉴古录》 ,呈给皇帝。
诊断发现
规范突破 巩固提升
专题提分三 练翻译,突破实词、虚词和句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李贤,字原德,邓人。宣德八年成进士。景泰二年二月上正本 十策,帝善之,命翰林写臵左右,备省览。寻又陈车战火器之利, 帝颇采纳。因陈边备废弛状,于谦请下其章厉诸将。转吏部,采 古二十二君行事可法者,曰《鉴古录》 ,上之。英宗复位,进尚书。 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 召徐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贤曰:“虑中饱而不贷, 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遂命增银。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三大“分点”译到位,文言翻译拿高分
君所命。”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
永元二年,大将军窦宪将兵镇武威,宪以训晓羌胡
方略,上求俱行。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 诛,故不离其祸。 (选自《后汉书· 邓训传》) 注 ①烧当种羌迷吾:烧当种羌,当时的羌族部落名称; 迷吾,部族首领。②县官:此处指汉家朝廷。
(1)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 译文:现在趁他们处境危急,用恩德来安抚他们,可能 ( 或 “ 希望 ”) 会有用处。 ( 要点: “ 因 ”“ 怀 ”“ 庶 ” , 句意通顺。)
(1)私尝拟之古人,以为庄周之文,李白之诗,庶几相似。 译文:我私下里曾经将他的文章与古人的诗文相比,认 为它与庄周的文、李白的诗差不多相类似 。 ( 要点: “拟”“庶几”,语句通顺。) (2)仅此区区,而犹厄抑使不得彰行于世,良可悲也。
(4分)★
积累小贴士
“区区”的义项 “区区”在文言文中是个多义词。其义项主要有:
初和马氏交情很深,不被窦氏族人亲近,到窦宪被杀时,他因 此没有遭受祸患。
2. 题目 或病之,谢曰:“故事也。”(3分)
[原文
见“自我诊断”第2题]
现场失分答案(1)
失分剖析
[得分 0分]
该答案根本未联系语境,连“曰”的主语都弄错了,
更不用提译准得分点了。
现场失分答案(2)
失分剖析 [得分 1分]
气势逸致神韵的高远,就一直进入司马迁的境界而得到他的
神韵了。我的学生尤云鹗曾经说司马迁文章的飘逸之气,欧 阳修在其后,只有 ( 戴名世 ) 先生得到了,这并非虚妄之言啊! 我又看先生文中的自叙,以及方苞先生所写的序,知道先生 历来常常以司马迁自比,他的心中藏有几百卷诗书,像江水 一样滔滔欲出。先前让他写出 ( 那些文章 ) ,一定有不同于班 固、范蔚宗、陈寿这些人的地方。难道仅这一点点文字就足 以看到司马迁文章的神韵吗?可惜啊,先生有司马迁的才能, 却没能够有司马迁的大志,仅这些 ( 残存的 ) 很少的文字,却 还遭受压制使它不能在世间公开流传,确实可悲啊。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_第二章_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_对点专练3_有答案
对点专练3关键虚词译到位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元鲁自少有大志,聪明敏达,好论当世事,能通其得失。
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天下闻人。
皆以谓元鲁之于学行,进而未止,意其且寿,必能成其材,不有见于当世,必有见于后。
孰谓不幸而今死矣!元鲁初以父任为建州崇安县尉,不至。
以进士中其科,为亳州永城县主簿,又为楚州山阳县主簿。
嘉佑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以疾卒于官,年三十有五。
元鲁且死时,属其僚赵师陟乞铭于余,师陟以书来告。
余悲元鲁不得就其志,而欲因余文以见于后,故不得辞也。
(选自曾巩《戚元鲁墓志铭》) (1)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天下闻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他的喜好和厌恶跟世俗的人有所不同,所以当时跟他交游的,大多是世间有名望的显达的人。
解析要点:“好恶”“游”“闻人”,状语后置句“有异于流俗”。
(2)元鲁且死时,属其僚赵师陟乞铭于余,师陟以书来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元鲁将要去世的时候,嘱咐他的同僚赵师陟向我求写一篇墓志铭,赵师陟用书信寄来告诉我。
解析要点:“且”“属”,状语后置句“乞铭于余”。
参考译文戚元鲁从小就有远大志向,聪慧明白敏捷通达,喜欢谈论当今世事,能透彻分析其中的得失。
他的喜好和厌恶跟世俗的人有所不同,所以当时跟他交游的,大多是世间有名望的显达的人。
我因此认为元鲁的学问品行,精进却未停止,预料他将会长寿,一定能有所成就,(即使)不体现在当代,也一定会体现在后世。
谁能料到他非常不幸地现在就去世了呢!元鲁开始时因为他父亲的原因被任命为建州崇安县尉,他没有赴任。
后来凭进士登科,做亳州永城县主簿,后来又做楚州山阳县主簿。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章 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 对点专练2 关键实词译到位
对点专练2 关键实词译到位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兄讳锡爵,字延卿。
少颖悟绝伦,比长,潜心民生利病。
蒲商苦厘卡,上书累千言,制府曾公沅甫韪之,亟檄县、道罢去。
由是江淮间英俊,多愿与之交。
友人范当世推为江南北第一流人。
当其时,以诸生名动公卿间,如皋顾锡爵、通州范当世两人。
范以文著,兄以行见,严办义利,皆以贫穷困于乡邑,终莫一施。
尝题《啬翁荷锄图》云:“为帝为农事孰多?”其志概可见矣!(选自顾锡祥《顾尚洁先生墓志铭》)(1)上书累千言,制府曾公沅甫韪之,亟檄县、道罢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向官府上书数千言,制府曾沅甫认为他说得很对,迅速下发文书要求县、道停止这个做法。
(2)严办义利,皆以贫穷困于乡邑,终莫一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认真对待义与利的关系,都因贫穷困窘潦倒在乡间,终生不能施展抱负。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
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
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
弘肇虽怒甚,亦无以屈。
六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
八年二月,上谓居正等曰:“年谷方登,庶物丰盛,若非上天垂祐,何以及斯。
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
”居正等益修政事,以副上意焉。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三》,有删改)(1)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案件将要判决,薛居正怀疑其罪不实,召来这个百姓讯问,原来这个官吏与他有私怨,于是诬告百姓,逮捕这个官吏来审问,他全部招认(供认不讳)伏法。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章_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_综合训练3_含答案
限时规范综合训练[温馨提示]考场上做文言文的时间与其总分值大致相当,为15~20分钟。
做题前,先整体阅读,包括正文、注释、题干等内容。
做题时,要依据题干所涉及的文本范围进行细读。
代入法是考场上的重要方法,几乎每一道题均可代入原句、原段中去检验,要注意此法的运用。
,下面的训练以两篇文言文为一组,每组用时为30~35分钟。
综合训练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19分)月鲁不花字彦明,蒙古逊都思氏。
生而容貌魁伟,咸以令器期之。
遂登元统元年进士第,授台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注]。
县未有学,乃首建孔子庙...,既又延儒士为之师,以教后进。
至正元年,除吏部..员外郞。
奉命至江浙籴粟二十四万石,至则第户产之高下,以为籴之多寡,不扰而事集。
既而军饷不给,又奉命出籴于江浙,召父老谕曰:“今天子宵衣旰食,惟恐泽不下民而民不得其所耳,然奈盗贼何。
夫讨贼者必先粮饷,以我不汝扰,故命我复来,盖讨贼即所以安民耳。
父老其谓何?”众咸应曰:“公言是也。
”不逾月,粮事以毕。
丁母忧,中书遣赙且起复,不应。
未几,太师脱脱南征,辟从军事,督馈饷,馈饷用舒。
升吏部侍郞,铨选..于江浙,时称其公允。
适朝廷有建议欲于河间、长芦置局造海船三百艘者,月鲁不花即为书具言其非便。
后分部彰德,道过河间,民遮拥拜谢曰:“微公言,吾民其毙矣。
”会方重选守令,以保定密迩京畿,除保定路达鲁花赤。
保定岁输粮数十万石于新乡,苦弗便。
月鲁不花请输京仓以便之。
俄除吏部尚书。
保定父老百数诣阙言乞留监郡以抚吾民遂以尚书仍知郡事会贼北渡河日修城浚濠为战守具贼再侵境皆不利遁去剧贼程思忠据永平,其佐雷帖木儿不花伪降,事觉被擒,杀之,思忠壁守遂益坚。
诏令月鲁不花招抚之,众悉难其行,月鲁不花毅然曰:“臣死君命,分也,奈何先计祸福哉。
”竟入城谕贼,贼皆感泣,罗拜纳降。
改山南道廉访使,浮海北而往,道阻,还抵铁山,遇倭贼..船甚众,乃挟同舟人力战拒之,倭贼绐言投降,弗纳。
于是贼即登舟攫月鲁不花令拜伏,月鲁不花骂曰:“吾朝廷重臣,宁为贼拜邪。
(全国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 专题四 文言文翻译必须知道三类“赋分点”课件
◎考生1
“考生1”对“官”“以” “幸”翻译错误;漏译“掩” “走”;最后一句主语不明。
◎考生2
“考生2”第(1)句中的重要
实词、虚词都没有译出,且 语意理解错误。第(2)句中 “掩”漏译,“走”“密 疏”错译。
思路规范 第一步:通读。文言文的翻译,必须在把握全文意思的基础 上进行,不能割裂文意,孤立翻译。 第二步:重点研读画线句,思考命题人为什么让翻译这两 句,哪些是翻译点;阅卷人会因为哪个字而扣分。 第三步:字字落实,单音变双音。“官”,名词活用为动 词,做官;“惴惴”,害怕的样子;“以”,介词,把; “得去”,能够离开;“为”,作为;“幸”,形容词活用
所带来的灾害会更厉害,不应当庆贺。 ”朝廷听从了他的意 见。仁宗身体不好,可国家的继承人还没有确定,天下的人 都很忧虑却不敢说话。谏官范镇首先发表自己的看法,司马 光在并州听说后也发表意见,并且赠送书信给范镇劝他以死 抗争。到这时,司马光又对皇上当面说: “我过去在并州作 通判,所上的文书三章,希望陛下果断笃行。 ”皇帝深思了 好久,然后说: “莫非想要挑选宗室后代作为继承人吗?这 的确是忠臣说的话,只是别人不敢说罢了。 ”司马光说: “我
的人都很称赞他。后来,司马光改任直秘阁、开封府推官。 这时,交趾贡纳一种奇怪的野兽,说是麟,司马光说: “真 假不得而知,即使是真的,不是自己得来的也不能说明是祥 瑞之兆,希望送还他们的所献之物。 ”他又写了一篇赋进行 讽谏。他又修撰起居注,供职礼部。有关部门说有日食,按 惯例,日食不满度数,或京师看不见,都应当上表祝贺。司 马光说: “四方都看得见,京师看不见,这说明君王被阴险 邪恶的小人所蒙蔽;天下的人都知道,唯独朝廷不知道,它
“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 天下莫敢违。”琦等拱手曰:“敢不尽力。”未几,诏英宗 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光言:“皇子 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君命 召不俟驾, 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 宜必入。 ” 英宗遂受命。 (节 选自《宋史 · 司马光传》 )
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翻译存在的三大问题及其对策ppt
参考译文
答案
2.漏译 例:李府君(指文中人物李玉)为人忠实无他肠。与人交,洞见底里,审取 重诺,尤好面折人过。 状》 ) 考生译文 (选自归有光《李南楼行
李府君与别人交往,能够观察到别人的内心,谨慎地选取
朋友,特别喜欢当面指出别人的过错。
解析
该译文有两处漏译:一是 “ 洞见”,漏译了 “洞”,这个“洞”
例:庆历八年四月,抚州菜园僧可栖,寻城南五里之废地,即其处立寝庐、
积累,期月而用以足,役以既。自可栖之来居至于此,盖十年矣。
( 选自曾巩《菜 园院佛殿记》 ) )于是让他的徒弟拿着簿册到民间乞讨,有收获就记下来, 考生译文 (可栖 再微小的财物没有不接受的。
解析
“乞”是“乞讨”意,但这里可以根据佛徒的身份随文译为 “化
翻译。
③对可以删去不译的词语要格外慎重。
边练边悟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
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
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
病还。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后领兖州, 破降黄巾三十万众。……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解析答案
(三)必须养成译后检查的习惯 检查译后句子是否“有病”,可代入原文检验一下,看是否合乎文理、
事理、情理等。
边练边悟4 下面的译文均有语法问题,请改正。
(1)羽(陆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
号“茶仙”,天下益知饮茶矣。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 得一鸿渐(陆羽的字)。 译文 卖茶的人用瓷土陶制出陆羽的塑像,当成神供奉, (顾客 ) 买十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章 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 对点专练3 关键虚词译到位
对点专练3 关键虚词译到位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元鲁自少有大志,聪明敏达,好论当世事,能通其得失。
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天下闻人。
皆以谓元鲁之于学行,进而未止,意其且寿,必能成其材,不有见于当世,必有见于后。
孰谓不幸而今死矣!元鲁初以父任为建州崇安县尉,不至。
以进士中其科,为亳州永城县主簿,又为楚州山阳县主簿。
嘉佑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以疾卒于官,年三十有五。
元鲁且死时,属其僚赵师陟乞铭于余,师陟以书来告。
余悲元鲁不得就其志,而欲因余文以见于后,故不得辞也。
(选自曾巩《戚元鲁墓志铭》) (1)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天下闻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他的喜好和厌恶跟世俗的人有所不同,所以当时跟他交游的,大多是世间有名望的显达的人。
解析要点:“好恶”“游”“闻人”,状语后置句“有异于流俗”。
(2)元鲁且死时,属其僚赵师陟乞铭于余,师陟以书来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元鲁将要去世的时候,嘱咐他的同僚赵师陟向我求写一篇墓志铭,赵师陟用书信寄来告诉我。
解析要点:“且”“属”,状语后置句“乞铭于余”。
参考译文戚元鲁从小就有远大志向,聪慧明白敏捷通达,喜欢谈论当今世事,能透彻分析其中的得失。
他的喜好和厌恶跟世俗的人有所不同,所以当时跟他交游的,大多是世间有名望的显达的人。
我因此认为元鲁的学问品行,精进却未停止,预料他将会长寿,一定能有所成就,(即使)不体现在当代,也一定会体现在后世。
谁能料到他非常不幸地现在就去世了呢!元鲁开始时因为他父亲的原因被任命为建州崇安县尉,他没有赴任。
后来凭进士登科,做亳州永城县主簿,后来又做楚州山阳县主簿。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章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学案4抓住“特殊”,转换成分
学案 4 抓住“特殊”,转换成分——特殊句式译到位学案引语文言特殊句式虽然在翻译中不是每年必考,但却是翻译中实实在在的问题,无法回避。
我们只能练就“火眼金睛”,善于识别,准确译出。
二轮复习中,我们尤其要抓住特殊句式中易被忽视或轻视的“特殊”句式,把它们译到位。
自学在前自我诊断1.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刘蕡,字去华,幽州昌平人。
太和二年,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
帝引诸儒百余人于廷,策曰:“子大夫皆识达古今,必当箴治之阙,辨政之疵。
何施革于前弊?何泽惠于下土?何修而治古可近?何道而和气克充?推之本源,著于条对,朕将亲览。
”蕡对曰:“臣诚不佞,今逢陛下询求过阙,咨访嘉谋,臣敢不悉意以言?⋯⋯”所对六千言,直斥权宦,陈兴除之道,辞气慷慨。
士人读其辞,至感慨流涕者。
是时,考策官冯宿、贾、庞严见蕡对嗟伏,以为过古晁、董[ 注],而畏中官眦睚,不敢取。
于时,被选者二十有三人,所言皆冗龊常务,类得优调。
河南府参军事李郃乃上疏曰:“⋯⋯且陛下以直言召天下士,蕡以直言副陛下所问,虽讦必容,虽过当奖。
书于史策,千古光明!况臣所对,不及蕡远甚,内怀愧耻,自谓贤良,奈人言何!乞回臣所授,以旌蕡直。
臣逃苟且之惭,朝有公正之路,陛下免天下之疑,顾不美哉!”帝不纳。
( 选自《新唐书·刘蕡传》,有删改)注晁、董:指晁错、董仲舒。
(1) 臣诚不佞,今逢陛下询求过阙,咨访嘉谋,臣敢不悉意以言?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确实没有才能,现在赶上陛下征求错误缺失,咨询治国良策,我怎敢不把想法全说出来?解析要点:“佞”“过阙”“嘉”“悉”,“以言”的后置。
(2) 况臣所对,不及蕡远甚,内怀愧耻,自谓贤良,奈人言何!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况且我陈述的对策,远远比不上刘蕡,我内心怀着羞耻,就算自认为是贤良的人,能不怕别人的闲话吗!解析要点:“对”“甚”“愧耻”“贤良”“奈⋯⋯何”。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文言文翻译教案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文言文翻译教案 Word版含解析教学目标1.了解考纲中对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熟悉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3.联系高考,明确翻译的得分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悉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难点:联系高考,明确翻译的得分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考情探究文言文翻译在文言文学习中是一项综合知识的整合,要考虑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综合知识。
高考分值一般为10分。
所以,对于学生学习来说,做好文言文翻译是学会文言文的基础,也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好的方法。
二、考纲要求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三、考点透视(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原则1.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是得到公认的文言文翻译的三条标准。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二)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
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
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简言之,通读全句,标注要点;关注全文,准确理解;按照词序,对应翻译;调整全句,符合规范。
四、考试题型主观题。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章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学案3实义实译,虚义不译-关键虚词译
学案3 实义实译,虚义不译——关键虚词译到位学案引语文言虚词在表情达意中很重要。
虽说在翻译中不能与关键实词相比,但有时它作为一个“分点”的确存在,更是我们在翻译中无法绕开的。
因此,在翻译中碰到一些关键虚词,要紧紧抓住,区分出虚实义,保证把“实义”译到位。
自学在前自我诊断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潘耒,字次耕,吴江人。
康熙时,以布衣试鸿博,授检讨,纂修《明史》。
尝应诏陈言,谓:“建言古无专责,梅福以南昌尉言外戚,柳伉以太常博士言程元振,陈东以太学生攻六贼,杨继盛以部曹劾严嵩。
本朝旧制,京官并许条陈。
自康熙十年宪臣奏请停止,凡非言官而言事为越职。
夫人主明目达聪,宜导之使言。
今乃禁之,岂盛世事?臣请弛其禁,俾大小臣工各得献替,庶罔上行私之徒,有所忌而不敢肆。
于此辈甚不便,于国家甚便也。
二十三年,分校礼闱,称得士,名益甚。
既以布衣进,齿最少,又傲睨不能容人,因此忌者颇众。
议起,坐浮躁降调,遂归。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一》,有删改)(1)臣请弛其禁,俾大小臣工各得献替,庶罔上行私之徒,有所忌而不敢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臣请求放松禁令,让大小臣子们都能够进言劝谏,或许那些欺君罔上专为私利的人,就会有所顾忌而不敢肆意妄为。
解析要点:“弛”“俾”“庶”。
(2)既以布衣进,齿最少,又傲睨不能容人,因此忌者颇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潘耒凭平民的身份任官,年龄最小,又轻慢不能容人,因此忌恨他的人很多。
解析要点:“以”“齿”“傲睨”。
参考译文潘耒,字次耕,是吴江人。
康熙时,以平民身份参加鸿博考试,被授予检讨的官职,编辑修订《明史》。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章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对点专练2关键实词译到位
对点专练2 关键实词译到位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兄讳锡爵,字延卿。
少颖悟绝伦,比长,潜心民生利病。
蒲商苦厘卡,上书累千言,制府曾公沅甫韪之,亟檄县、道罢去。
由是江淮间英俊,多愿与之交。
友人范当世推为江南北第一流人。
当其时,以诸生名动公卿间,如皋顾锡爵、通州范当世两人。
范以文著,兄以行见,严办义利,皆以贫穷困于乡邑,终莫一施。
尝题《啬翁荷锄图》云:“为帝为农事孰多?”其志概可见矣!(选自顾锡祥《顾尚洁先生墓志铭》)(1)上书累千言,制府曾公沅甫韪之,亟檄县、道罢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向官府上书数千言,制府曾沅甫认为他说得很对,迅速下发文书要求县、道停止这个做法。
(2)严办义利,皆以贫穷困于乡邑,终莫一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认真对待义与利的关系,都因贫穷困窘潦倒在乡间,终生不能施展抱负。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
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
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
弘肇虽怒甚,亦无以屈。
六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
八年二月,上谓居正等曰:“年谷方登,庶物丰盛,若非上天垂祐,何以及斯。
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
”居正等益修政事,以副上意焉。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三》,有删改)(1)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案件将要判决,薛居正怀疑其罪不实,召来这个百姓讯问,原来这个官吏与他有私怨,于是诬告百姓,逮捕这个官吏来审问,他全部招认(供认不讳)伏法。
(全国通用)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章 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 微案
微案1 文言翻译存在的三大问题及其对策微案引语翻译是考生文言素养的综合表现。
抓住“分点”,准确翻译,这是翻译工作的根本要求。
然而,我们在努力保证符合要求的同时,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下面我们把考生翻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起来,认真思考,探求解决之法,以期让我们的翻译臻于完善。
一、存在的三大问题具体表现(一)损害原意1.误译例:富公为人,温良宽厚,泛与人语,若无所异同者。
宰相自唐以来谓之礼绝:百僚见者,无长幼皆拜,宰相平立,少垂手扶之;送客未尝下阶;客坐稍久,则吏从旁唱,“宰相尊重”,客踧踖起退。
及公为相,虽微官及布衣谒见,皆与之抗礼,引坐语从容。
送之及门,视其上马乃还。
自是群公稍稍效之,自公始也。
自致仕归西都十馀年,常深居不出;晚年宾客请见者亦多,谢以疾。
所亲问其故,公曰:“凡待人,无贵贱贤愚,礼貌当如一。
吾累世居洛,亲旧盖以千百数,若有见有不见,是非均一之道。
若人人见之,吾衰疾不能堪也。
”士大夫亦知其心,无怨也。
(节选自《富弼》等史料) (1)及公为相,虽微官及布衣谒见,皆与之抗礼,引坐语从容。
考生译文等到富公做了宰相,即使小官和平民求见,他都以礼相待,拉他们入座,话语平和从容。
解析该译文误译两处:一是“抗礼”译为“以礼相待”,实际上“抗礼”指“对等的礼节”,成语有“分庭抗礼”;二是“引”译为“拉”,“拉”字体现不了富公的“礼”,应为“延请”。
正确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等到富弼做宰相,即使是小官或平民拜见他,都和他行对等的礼节,延请就坐,说话和颜悦色。
(2)吾累世居洛,亲旧盖以千百数,若有见有不见,是非均一之道。
考生译文我长期居住在洛阳,亲朋大概用千百计算,如果有的人见有的人不见,是不平等的做法。
解析该译文误译两处:一是“累世”想当然地译为“长期”,严重损害原意;二是将“是”等同于今天的“是”,是典型的以今律古。
正确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家许多代人居住在洛阳,亲戚故旧大概成百上千,如果有的见有的不见,这不是同等对待的做法。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章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综合训练4
综合训练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19分)程务挺,洺州平恩人也。
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史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
务挺少随父征讨,以勇力闻,迁.右领军卫中郎将。
永隆中,突厥史伏念反叛,定襄道行.军总管....裴行俭率兵讨之,务挺为副将,...李文暕、曹怀舜、窦义昭等相次战败。
又诏礼部尚书仍检校丰州都督。
时伏念屯于金牙山,务挺与副总管唐玄表引兵先逼之。
伏念惧不能支,遂间道降于行俭,许伏念以不死。
中书令裴炎以伏念惧务挺等兵势而降,非行俭之功,伏念遂伏诛。
务挺以功迁右卫将军,封平原郡公。
永淳二年,绥州城平县人白铁余率部落稽之党据县城反,伪称尊号,署百官,又进寇绥德,杀掠人吏,焚烧村落,诏务挺与夏州都督王方翼讨之。
务挺进攻其城,拔之,生擒白铁余,尽平其余党。
又以功拜.左骁卫大将军、检校左羽林军。
嗣圣初,与右领军大将军、检校右羽林军张虔勖同受则天密旨,帅兵入殿庭,废中宗为庐陵王,立豫王为皇帝。
则天临朝,累受赏赐,特拜其子齐之为尚乘奉御。
务挺泣请回授其弟,则天嘉之,下制褒美,乃拜其弟原州司马务忠为太子洗马。
文明年,以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督军以御突厥。
务挺善于绥御,威信大行,偏禆已下,无不尽力,突厥甚惮之,相率遁走,不敢近边。
及裴炎下狱,务挺密表申理之,由是忤旨。
务挺素与唐之奇、杜求仁友善,或构言务挺与裴炎、徐敬业皆潜相应接。
则天遣左鹰扬将军裴绍业就军斩之,籍没其家。
突厥闻务挺死,所在宴乐相庆,仍为务挺立祠,每出师攻战,即祈祷焉。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三》,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史/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B.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史/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C.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史/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D.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史/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答案 B解析解答此题,主要应根据句意来断句,同时结合句子的结构和文化常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3 实义实译,虚义不译——关键虚词译到位学案引语文言虚词在表情达意中很重要。
虽说在翻译中不能与关键实词相比,但有时它作为一个“分点”的确存在,更是我们在翻译中无法绕开的。
因此,在翻译中碰到一些关键虚词,要紧紧抓住,区分出虚实义,保证把“实义”译到位。
自学在前自我诊断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潘耒,字次耕,吴江人。
康熙时,以布衣试鸿博,授检讨,纂修《明史》。
尝应诏陈言,谓:“建言古无专责,梅福以南昌尉言外戚,柳伉以太常博士言程元振,陈东以太学生攻六贼,杨继盛以部曹劾严嵩。
本朝旧制,京官并许条陈。
自康熙十年宪臣奏请停止,凡非言官而言事为越职。
夫人主明目达聪,宜导之使言。
今乃禁之,岂盛世事?臣请弛其禁,俾大小臣工各得献替,庶罔上行私之徒,有所忌而不敢肆。
于此辈甚不便,于国家甚便也。
二十三年,分校礼闱,称得士,名益甚。
既以布衣进,齿最少,又傲睨不能容人,因此忌者颇众。
议起,坐浮躁降调,遂归。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一》,有删改)(1)臣请弛其禁,俾大小臣工各得献替,庶罔上行私之徒,有所忌而不敢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臣请求放松禁令,让大小臣子们都能够进言劝谏,或许那些欺君罔上专为私利的人,就会有所顾忌而不敢肆意妄为。
解析要点:“弛”“俾”“庶”。
(2)既以布衣进,齿最少,又傲睨不能容人,因此忌者颇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潘耒凭平民的身份任官,年龄最小,又轻慢不能容人,因此忌恨他的人很多。
解析要点:“以”“齿”“傲睨”。
参考译文潘耒,字次耕,是吴江人。
康熙时,以平民身份参加鸿博考试,被授予检讨的官职,编辑修订《明史》。
潘耒曾应皇帝的诏命进言,说:“向皇帝进言自古就没有专门的职责,梅福凭南昌尉的身份进言外戚,柳伉凭太常博士的身份进言程元振,陈东凭太学生的身份攻讦六贼,杨继盛凭部属的身份弹劾严嵩。
我朝有旧规定,京官允许向皇帝进言。
从康熙十年宪臣上奏请求停止后,凡不是言官却向皇帝进言的都视为逾越职权。
皇帝您目明耳聪,应当引导群臣让他们敢于进言。
现在竟然下令禁止,难道这是安定兴盛的朝代所应该做的事吗?臣请求放松禁令,让大小臣子们都能够进言劝谏,或许那些欺君罔上专为私利的人,就会有所顾忌而不敢肆意妄为。
这样做对于这些人是很不利的,但是对于国家却非常有利。
康熙二十三年,主持礼部考试,被称誉为善于得士,名声更加显著。
潘耒凭平民的身份任官,年龄最小,又轻慢不能容人,因此忌恨他的人很多。
非议的声音渐起,因行事浮躁的罪名而降职外调,于是归乡。
释“庶”“庶”,作为文言一般词语,其义项主要有:①或许,差不多。
如本选段“庶罔上行私之徒”中的“庶”。
②但愿,希望。
如“庶竭驽钝,攘除奸凶”(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庶”。
它还是一个有文化内涵的词,其义项主要有:①平民,百姓,今天仍在用。
②与“嫡”相对,非正妻所生之子,家族中的旁支,如“庶子”。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韩)滉,字太冲,性强直,明吏事,莅南曹五年,薄最详致。
再迁给事中,知兵部选。
大历十二年秋,大雨害稼什八,京兆尹黎干言状,滉恐有所蠲贷,固表不实。
代宗命御史行视,实损田三万余顷。
始,渭南令刘藻附滉,言部田无害,御史赵计按验如藻言,帝又遣御史朱敖覆实,害田三千顷。
帝怒曰:“县令,所以养民,而田损不问,岂恤隐意邪?”贬南浦员外尉,计亦斥为丰州司户员外参军。
时里胥有罪,辄杀无贷,人怪之。
滉曰:“袁晁本一鞭背吏,禽贼有负,聚其类以反,此辈皆乡县豪黠,不如杀之,用年少者,惜身保家不为恶。
”又以贼非牛酒不啸结,乃禁屠牛,以绝其谋。
婺州属县有犯令者,诛及邻伍,坐死数十百人。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县令,所以养民,而田损不问,岂恤隐意邪?(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以贼非牛酒不啸结,乃禁屠牛,以绝其谋。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子产始治郑,使田有封洫,都鄙有服。
民相与诵曰:“我有田畴,而子产赋之。
我有衣冠,而子产贮之。
孰杀子产,吾其与之。
”后三年,民又诵之曰:“我有田畴,而子产殖之。
我有子弟,而子产诲之。
子产若死,其使谁嗣之?”使郑简(指郑简公)当民之诽訾也,而因弗遂用,则国必无功矣,子产必无能矣。
舟车之始见也,三世然后安之。
夫开善岂易哉!(魏襄王)召史起而问焉,曰:“漳水犹可以灌邺田乎?”史起对曰:“可。
”王曰:“子何不为寡人为之?”史起曰:“臣恐王之不能为也。
”王曰:“子诚能为寡人为之,寡人尽听子矣。
”史起敬诺,言之于王曰:“臣为之,民必大怨臣,大者死,其次乃藉臣。
臣虽死、藉,愿王之使他人遂之也。
”王曰:“诺。
”使之为邺令。
史起因往为之。
邺民大怨,欲藉史起。
史起不敢出而避之。
王乃使他人遂为之。
水已行,民大得其利,相与歌之曰:“邺有圣令,时为史公。
决漳水,灌邺旁。
终古斥卤,生之稻粱。
”魏襄王可谓能决善矣。
诚能决善,众虽喧哗,而弗为变。
(选自《吕氏春秋·乐成》,有删改)(1)子产若死,其使谁嗣之?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诚能决善,众虽喧哗,而弗为变。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相与”“相与”是文言文中较常用的复音词,有三个义项:①彼此交往。
如“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相与”。
②一起,共同。
如“蔺相如舍人相与谏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相与”,又如本选段“民大得其利,相与歌之曰”中的“相与”。
③交互。
这个义项用得较少。
自我反思在翻译中,你有无虚词的“分点”意识?你认为有哪些关键虚词可以译出或不可译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场答案批语完善1.县令,所以养民,而田损不问,岂恤隐意邪?(4分) [原文见“自学在前”第2题]现场答案批语学生甲该答案译出了两个“分点”:一是判断句式,二是“而田损不问”的句意。
但漏译了“所以”一词,误译了“隐”字。
最后得分:2分。
学生乙该答案译出了句式、“而田损不问”的句意,尤其是译出了“所以”这个词,很好。
只是把“隐”字译错了,如此翻译,正好与上文的语境相左。
最后得分:3分。
总批语该句翻译有两个十分重要的“分点”:“所以”“恤隐”。
“所以”是常用的复言虚词,有两种解释,一是表示“……的原因”,一是表示“用来……的……”,这里取后意。
学生甲漏译了“所以”,可能与平时虚词“分点”意识薄弱有关。
“恤隐”是同义复词,“隐”是“体恤”“怜悯”意。
从上文看,韩滉、刘藻确有隐瞒实情,但别忘了“岂恤隐意邪”是反问句式,如学生乙的答案,正好与皇帝的心意相左,可见不能译为“隐藏实情”。
满分答案县令,是用来抚养百姓的,而庄稼损失却不过问,哪里有怜悯百姓疾苦的心意呢?(得分点:“所以”“恤隐”。
)2.又以贼非牛酒不啸结,乃禁屠牛,以绝其谋。
(4分) [原文见“自学在前”第2题]现场答案批语学生甲该答案译出了“乃禁屠牛”的句意;对句中两个“以”的意思,前者是误译,后者是漏译;“啸结”一词译得不准,把“啸结”理解成了“偷盗”。
最后得分:1分。
学生乙该答案译得较好,尤其能准确译出两个“以”的意思。
如把“啸结”译得更明确一些,则更妙。
最后得分:3分。
学生丙该答案不仅准确译出了两个“以”字及“啸结”的意思,而且准确地译出了韩滉“禁屠牛”的原因和目的,主语“他”的补出,更反映了该生平时良好的翻译习惯。
最后得分:4分。
总批语该题翻译最大的看点是两个“以”字及“啸结”一词的翻译。
“以”是文言虚词作为“分点”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只要它出现在句中,就要格外重视,准确翻译。
“啸结”,重点在“结”(结伙,聚结),而“啸”字作为一个修饰语,虽有“打着口哨”意,这里完全可以虚化不必译出。
满分答案又因贼没有牛肉酒水就不会聚集举事,(他)便禁止杀牛,来杜绝他们的图谋。
(得分点:“以”“啸结”。
)参考译文(韩)滉,字太冲,性格耿直,精通吏治,在南曹任职五年,簿籍文书详尽细致。
两次升任给事中,主持兵部选举事务。
大历十二年秋天,大雨损害庄稼十有八成,京兆尹黎干上奏报告情况,韩滉恐怕会蠲免赋税赈贷百姓,坚持说表奏不实。
代宗命御史前往巡察,实际损失三万余顷田地。
起初,渭南令刘藻依附韩滉,说本县境内没受损失,御史赵计核查确如刘藻所说,皇帝又派遣御史朱敖审察核实,受害田地有三千顷。
皇帝发怒说:“县令,是用来抚养百姓的,而庄稼损失却不过问,哪里有怜悯百姓疾苦的心意呢?”被贬为南浦员外尉,赵计也被贬为丰州司户员外参军。
当时乡吏有罪,韩滉便格杀不赦,人们责怪他。
韩滉说:“袁晁原本是鞭背吏,依仗擒贼,聚集同伙而反叛,这些人都是乡县奸猾豪强,不如杀了他们,任用年轻人,能够惜身保家不做坏事。
”又因贼没有牛肉酒水就不会聚集举事,(他)便禁止杀牛,来杜绝他们的图谋。
婺州属县有违反政令的人,诛杀连累邻里,获死罪处死的有数十上百人。
3.子产若死,其使谁嗣之? (3分) [原文见“自学在前”第3题]现场答案批语学生甲该答案把“嗣”字及“子产若死”的句意译得较好,可惜“其”字表反问语气未译出。
最后得分:2分。
学生乙该答案失分同学生甲答案一样,未译出反问语气,反而译成了假设语气。
最后得分:2分。
总批语该题翻译最大的看点是“其”。
“其”作为语气副词,表反问与推测两种语气,这两种语气的区分,是翻译中“其”的常考点。
这里应表示反问语气,后半句用肯定语气表示:子产的政绩是无人作出也无人能继承下去的(这是赞美子产的强烈表达)。
满分答案子产如果死了,还有谁能继承他?(得分点:“其”“嗣”,句意。
)4.诚能决善,众虽喧哗,而弗为变。
(3分) [原文见“自学在前”第3题]现场答案批语学生甲该答案对“为”译得准,但因未能从整体上把握住假设语气,故把两个假设词“诚”“虽”译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