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数线段的规律教案

合集下载

数线段教案

数线段教案

数线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线段的概念和性质。

(2)学习线段的表示方法,如AB、AB。

(3)掌握线段的测量方法,如尺规作图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线段的概念和性质。

(2)通过实际测量和绘图,培养学生的准确性和绘图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线段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线段的测量方法。

2. 教学难点:(1)用尺规作图测量线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拿出一把尺子和一块线段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探究线段的概念和性质。

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并记录下学生的想法和观点。

2. 概念讲解教师讲解线段的概念和性质,包括线段的定义、线段的两个端点、线段的长度等。

通过例子说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线段的概念。

3. 案例分析教师给出几个线段的例子,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线段的性质,如线段的长短、相等和不等、相交和不相交等。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线段的性质。

4. 线段的表示方法教师讲解线段的表示方法,如AB、AB等。

同时,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一段线段,通过观察,学生能够根据线段的表示方法,确定线段的两个端点,并写出线段的表示方法。

5. 线段的测量方法(1)实际测量教师给学生准备一些不同长度的线段,让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每个线段的长度。

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加减等运算,判断出哪些线段相等,哪些线段不相等。

(2)尺规作图教师讲解用尺规作图测量线段的方法。

教师先给出一个测量线段的例子,然后指导学生按照这个方法,用尺规作图测量其他线段。

6. 练习与巩固教师安排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可以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和绘图题,让学生运用线段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进行解答。

7. 拓展延伸教师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更复杂的问题。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

数线段的规律-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数线段的规律-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数线段的规律-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能够简洁明了地描述线段的特点和性质•掌握数线段的正确数数方法以及递增、递减的规律•能够根据规律预测下一个数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线段长度的递增、递减规律的认识和预测•教学难点:线段长度数数法的建立和运用教学准备•教材(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文《线段的长短》、课文《数线段》•教具:图钉、线段标示卡片、数码卡片•准备工作:制作线段标示卡片和数码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几张线段标示卡片,请学生观察线段的长短并进行比较。

2.老师引导学生发现线段长短的规律并进行讨论。

3.老师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问题:“一个线段由几个点组成?本节课我们学习什么内容?”二、授课内容1. 线段长度的比较1.老师出示数个线段标示卡片,让学生进行比较,根据线段的长短排序。

2.老师引导学生发现线段长度是可以比较的,并且可以按照大小进行排序。

2. 线段长度的递增、递减规律1.老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1 2 3 4 5 6”。

2.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数字卡片制作对应的线段标示卡片,并按照顺序排列。

3.老师让学生观察线段的长度变化规律,问:“线段的长度有增加的吗?有减小的吗?”4.老师引导学生总结线段长度的递增、递减规律。

3. 数线段的数数方法1.老师出示一组线段标示卡片并请学生按照长度进行排序。

2.老师引导学生发现线段的长度与数字是有一一对应关系的。

3.老师教授数线段的数数方法:–从最短线段对应的数字开始数。

–数到当前数字对应的线段时,将该线段标示卡片翻过来。

4.老师出示一组线段标示卡片并进行数数演示,让学生跟随演示操作。

4. 预测数线段的规律1.老师出示一组数码卡片:“1 2 3 4 5 6”。

2.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数字卡片制作对应的线段标示卡片,并按照顺序排列。

3.老师出示一张空白的线段标示卡片并问:“根据规律,下一个应该是什么?”4.老师引导学生预测下一个数字对应的线段,并用对应的线段标示卡片填补空白的位置。

2022年冀教版小学《探索数线段的规律》精品教案(word版)

2022年冀教版小学《探索数线段的规律》精品教案(word版)

9.2 探索数线段的规律⏹教学内容教材第96、97页探索数线段的规律⏹教学提示探索数线段的规律,是在认识了线段,会用字母表示线段等内容的根底上安排的。

教学的重点是经历数线段、发现、总结规律并根据规律推测的过程,获得探索的活动经验。

难点是有规律的数线段,并用式子表示出来。

课堂活动中,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抓住每个活动的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经历由个别到一般规律的总结过程。

发现图形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开展初步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在有规律的数线段,并用式子表示时,学生可能有难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发现线段上的点数与线段条数之间的关系,了解数线段、数图形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数线段、交流数的方法、发现规律以及应用规律的过程,掌握数线段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总结数线段的规律、用规律进行推算的过程中,开展初步的归纳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经历数线段、发现、总结规律并根据规律推测的过程,获得探索的活动经验。

难点有规律的数线段,并用式子表示出来。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计数线段空的表格学生准备:铅笔、橡皮或计数线段空的表格⏹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探索数线段的规律》。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线段有什么特点?线段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线段还可量出长度。

设计意图:直奔主题,抓住线段的本质特征:两个端点,可以度量,为探索计数线段的条数规律打下根底。

〔二〕探究新知1、探索计数线段条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数一数,一共有几条线段?师:上图中有几条线段,你是怎样数出来的?独立数,小组讨论交流。

〔预设〕生:以A点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B、AC、AD三条,以B点为左端点的线段有BC、BD两条,以C点为左端点的线段有CD一条,共有3+2+1=6〔条〕。

如图:生2:AB、BC、CD都是只含有一段的线段,我们把它叫根本线段,有3条;AC 和BD是含有两段的线段,有两条;AD则是含有三小段的线段,只有一条,所以共有3+2+1=6〔条〕。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数线段(3)-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数线段(3)-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数线段(3)-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线段的定义,能识别线段,并能正确数出给定图形中线段的数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线段的定义2. 线段的识别3. 数线段的方法4. 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线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线段的定义,数线段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数出给定图形中线段的数量,特别是较复杂图形中的线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线段,如直尺、电线等,引导学生关注线段。

-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线段?2. 学习线段的定义- 请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线段,引导学生发现线段的特点: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 给出线段的定义:线段是一条直直的线,有两个端点。

3. 线段的识别- 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线段。

-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总结出线段的识别方法。

4. 数线段的方法- 出示一些简单的图形,让学生尝试数出其中的线段数量。

- 引导学生总结出数线段的方法:可以从一个端点开始,依次数到另一个端点;也可以分组数,最后把各组的数量加起来。

- 出示一些较复杂的图形,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数出其中的线段数量。

5. 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线段- 让学生分组寻找教室、校园或家中的线段,记录下来。

- 分享各自找到的线段,讨论线段在生活中的应用。

6. 总结与拓展-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

- 提问:你们还想知道关于线段的哪些知识?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画一些线段,并数一数自己画的线段数量。

2. 家长辅助孩子寻找家中的线段,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践,使学生掌握了线段的定义、识别方法以及数线段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探索乐园》(探索规律)教案冀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探索乐园》(探索规律)教案冀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探索乐园》(探索规律)教学建议冀教版《探索规律》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经历数线段、交流数的方法、发现规律以及应用规律的过程。

2、能发现线段上的点数与线段条数之间的关系,了解数线段、数图形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3、在总结数线段的规律、用规律进行推算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归纳和推理能力。

教学建议:◆数线段1、出示标有A、B、C、D四个点的线段,先复习一下如何用字母表示线段,然后提出活动(1)的要求,给学生独立数线段并用字母表示出来的时间。

2、交流学生数线段的方法和结果,对按规律数线段的同学给予表扬。

教师随学生交流在线段上面线表示出数线段的顺序,最后写出计算线段条数的算式:3+2+1=6(条)3、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线段图,说一说每个图上有几个用字母表示的点,然后提出活动(2)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完成。

4、交流学生填的结果。

说一说是怎样数的,线段的条数是怎样用算式表示的,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只要能写出算式,用语言描述出规律就可以,不总结关系式。

5、提出活动(3)的要求,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判断,然后全班交流。

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自己数角,并填表。

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然后提出第(2)个问题,让学生发现并总结角的个数和射线的条数之间的规律。

只要学生能说明白意思就可以。

第2题,数三角形的方法与数线段、数角相同,由学生自己完成,再交流。

答案:3个、6个、10个、15个第3题,数大长方形中的小长方形,因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小长方形都可以组成大长方形,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师要给予指导。

答案:3个、9个、18个第4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答案:6个。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优秀教案(精推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优秀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优秀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能用刻度尺画和量出指定线段的长度。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会分辨线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师:请小朋友每人拿出课前准备的细线,同桌相互比比两根线的长短。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结果。

2、师:现在请小朋友来介绍介绍你们是怎样比的?生:我是先把细线的一端对齐,然后把线拉直,再看另一端。

教师板书:拉直;一端对齐。

师述:我们把这根细线拉直以后,就可以看成是一根线段。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线段。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

端点端点(2)教师说明:一根线段有长有短,说明线段是有一定长度的。

当一根线段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为了表示它有两个端点,而且不变形,我们在画的时候要给它装上两个标志(在端点处画一短竖),用这个特殊标志来表示它就是线段。

2、寻找线段。

(1)师:请小朋友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放平在桌子上。

师述:像长方形纸的四条边就可以看作线段,尺子的边也可以看作是线段。

(2)师:小朋友观察一下,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也可以看作是线段?(观察、考虑两分钟)(要求:要说完整话。

比如:什么的边缘是线段。

)生1:黑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生2:窗户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生3:课程表的框边也可以看作线段(以上的回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完整的。

)3、折线段。

(1)师:现在老师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然后展开,你发现了什么?生:我看到中间有条线段。

师:对了,中间的这条折痕我们就可以看作线段。

(2)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长方形纸折折,看看怎样折折痕最长?怎样折折痕就比刚才老师折的短?学生动手操作。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课时 探索数线段的规律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课时 探索数线段的规律教案
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
小初高题库
为了方便,我们把较长线段被划分的若干小段称作基本线段,并逐段编 号:
再分别按照相邻的 6 条线段、5 条线段、4 条线段……连接成线段的几种不 同情形找出线段的条数。即: 由 6 条基本线段连接的线段是①②③④⑤⑥,只有 1 条; 由 5 条基本线段连接的线段是①②③④⑤、②③④⑤⑥,共有 2 条; 由 4 条基本线段连接的线段是①②③④、②③④⑤、③④⑤⑥,共有 3 条; 由 3 条基本线段连接的线段是①②③、②③④、③④⑤、④⑤⑥,共有 4 条; 由 2 条基本线段连接的线段是①②、②③、③④、④⑤、⑤⑥,共有 5 条; 只有 1 条基本线段的是①、②、③、④、⑤、⑥,共有 6 条。 除了上述六种情形外,再也不能数出别的线段了。因此,从这条较长的被 划分成 6 小段的线段中,共可以数出 1+2+3+4+5+6=21(条)线段来。 以上排列有序的连加算式,似乎可以让我们联想出更一般情形的计数方 法。 如果一条较长的线段被划分成 n 小段(n 为任意自然数),那么,从这条较 长的线段中共可以数出多少条线段呢? 你能猜想得出来吗? 一条较长的线段被划分成 n 小段(n 为任意自然数),从这条较长的线段中 共可以数出 1+2+3+……+n=(1+n)×n÷2 或 线段数 = 端点数×(端点数-1) ÷2 条线段来。 资料链接
(学生尝试回答出:2 个点时连 1 条线段,增加到 3 个点时就增加了 2 条线 段,到 4 个点时就会再增加 3 条线段,5 个点就增加 4 条线段。每次增加的线 段数和点数相差 1。) 师:当 3 个点时,增加条数是几?
(生:2 条) 师:那点数是 4 时,增加条数是多少?

2023-2023人教部编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巧数线段

2023-2023人教部编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巧数线段
五、提出问题,思维拓展
:好同学们下去思考一下,图中有几个角,能不能用刚才的办法来算呢?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根据实际教学设计需要增行
小结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学生不但需要学会解决数线段问题,还需要掌握有序图形分布问题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图例演示数线段的过程
2.通过观察过程查找规律
3.通过规律总结方法
4.通过观察到的计算方法,拓展到有序图形问题的解决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问题导入: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需要我们数一数图中有几条线段,一条条数的话要浪费好多时间,端点足够多的话还容易数错,那有没有简单点的办法呢?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小朋友们,咱们看下规律是不是已经出现了呀?
当有两个线段的时候是2加1三个线段当有3个线段的时候是3加2加1一共6个线段
咱们把规律总结下,先数一下有几个小段,有几个小段就从几加到1
四、解决问题巩固学习成果:
:那我们回过来做下刚才那道题,先数下几个小段,12345,然后从5+到1=15是不是很简单呀!
教学
年级/册
七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数学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线段探究线段的条数
难点名称
巧数线段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知识点本身内容复杂:巧数线段是一个将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思维转化过程,是学生数学思维建立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展学生的视野,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养成善于和同学合作,共同讨论和探索问题的习惯。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师生互动,引导发现:我们先来回忆一下线段的定义:直线上两点间的有限部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巧数线段(4)-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巧数线段(4)-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巧数线段(4)-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线段的特征,能够识别并正确数出给定图形中线段的数量。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线段的特征2. 线段的计数方法3. 线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线段的特征及计数方法。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线段的计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线段,如尺子、绳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线段的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线段的特征: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

2. 探究新知(1)认识线段展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线段。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线段的定义。

(2)线段的计数方法出示一些简单的图形,让学生数一数其中的线段数量。

学生尝试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线段的计数方法:可以从一个端点开始,数到另一个端点,每数到一个端点就计数一次。

3. 实践应用(1)出示一些复杂的图形,让学生分组合作,数一数其中的线段数量。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提高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线段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测量课桌的长度、计算操场跑道的周长等。

5.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说说自己的收获。

教师点评并总结。

6. 作业布置(1)课后自主练习:完成教材P27页的练习题。

(2)拓展练习:寻找生活中的线段,并数一数它们的数量。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掌握了线段的特征及计数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线段的应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1探索乐园:数线段的规律 ▎冀教版(2014秋) (1)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1探索乐园:数线段的规律 ▎冀教版(2014秋) (1)

课题:数线段的规律P96-97一、教材分析:《数线段的规律》是数学“几何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是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探索乐园》的第二课时,这一单元安排了两个内容:一是植树问题,探索并总结解答植树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二是数图形问题,探索线段上的点数与线段条数之间的关系,总结数线段的方法和规律。

今天我讲的是第二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线段,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在前面的学习中接触过数角等内容的基础上安排的。

要求学生探索并发现线段上的点数与线段条数之间的规律,能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类似的数图形的问题,并在借助直观图探索植树问题和数线段规律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发展初步的数学归纳和推理能力。

教材设计了三个探索活动。

活动(1),给出一条标有A、B、C、D四个点的线段,提出:数一数,一共有几条线段?用兔博士的话“你是怎样数的”引导学生交流数线段的方法和结果。

活动(2),以表格的形式给出4个线段图,包括线段中间没有点、有1个点、2个点和3个点的各种情况,要求数出线段的条数,并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

活动(3),根据发现的规律判断:如果线段上有6个点,一共有几条线段?10个点呢?“练一练”设计了数角、数三角形、数长方形等内容,把数线段的方法扩展到类似的问题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推理和简化的思想。

本课体现了数学模型可以分为:数概念模型、运算模型、方程模型、几何图形模型。

数学模型。

二、学生分析:本课教学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会用字母表示线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并且在前面的学习中接触过数角等内容,这些都为学好本课做好了知识上的铺垫。

四年级的学生有表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聪明才智的强烈愿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爱玩、爱动、好奇、好胜。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年龄特点,课堂活动中,我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抓住每个活动的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经历由个别到一般规律的总结过程。

如:我巧设连线游戏,为探究“化难为简”的数学方法埋下伏笔,让学生经历连线过程,初步感知点数、增加的线段数和总线段数之间的联系,整个过程都在逐步地让学生去体会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懂得运用一定的规律去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九探索乐园《数线段的规律》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九探索乐园《数线段的规律》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九探索乐园《数线段的规律》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决数线段的问题,掌握有序分类图形的方法,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视野,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两种数线段的方法。

难点:学会数线段的简便计算方法。

3教学过程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线段的定义
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条线段,说说线段具备什么特点?我们如何称呼这条线段?
生:线段有两个端点和一条直线构成。

我们可以叫它线段AB。

活动2【讲授】两种方法数线段
师:上面这幅图中有几条线段?谁能试着有规律的数一数?
生:线段AB、线段BC、线段CD、线段AC、线段BD、线段AD。

师:非常好,我再找位同学重复一下刚才同学数的方法,并说出规律是什么?
生:线段AB、线段BC、线段CD、线段AC、线段BD、线段AD。

我认为规律是按照组成线段的数量为规律,先是一条组成的线段,接着是两条,最后是三条。

师:你们两位的观察力很好,叙述描述相信大家都听懂了,我们数学上通常把线段AB、线段BC、线段C D这样线段称为基本线段,而由基本线段组成的线段AC、线段BD、线段AD称为组合线段。

师:谁还发现别的规律了呢?
生:线段AB、线段AC、线段AD、线段BC、线段BD、线段CD。

师:这位同学有了自己的方法,谁听懂他的规律了?。

数线段的规律-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数线段的规律-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数线段的规律-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线段的定义和命名方法。

2.掌握线段的测量方法。

3.掌握线段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发现线段数列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1.线段的测量和命名方法。

2.线段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线段数列规律的发现。

三、教学难点:1.线段数列规律的发现。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教师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线段的定义和命名方法,并让学生快速说出屏幕上每一条线段的名字。

2.学习线段的测量和命名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线段的长度是用“厘米”来衡量的,然后讲解测量线段的方法,并让学生通过测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来测量线段的长度,并将测量结果记在作业本上。

接着教师向学生讲解线段的命名方法,即按照线段两端点的字母顺序书写,如“AB”、“BC”等,然后请学生完成一些线段的命名练习。

3.学习线段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线段测量和画图练习,掌握线段的加法和减法方法,并将运算结果填写到空格中,例如“AB+BC=AC” 或者“AC-AB=BC”。

4. 发现线段数列规律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组线段数列,让学生发现规律,并在作业本中填写缺少的数字。

例如:•4, 8, 12, 16, ?•3, 6, 9, ?, 15•2, 4, 6, ?, 10, 1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规律并总结出线段数列的通项公式。

5.课后练习布置线段数列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在下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检测。

五、板书设计1.线段的定义和命名方法2.线段的测量方法3.线段的加法和减法运算4.线段数列的规律发现六、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对线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包括线段的定义和命名方法、测量方法、加法和减法运算,最后学生通过发现线段数列的规律,掌握线段数列的通项公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线段,找规律

数线段,找规律

小结
• 找规律的技巧与思维模式:
教学反思
• 教学相长:
《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 拖布卡中学 黄加龙
• 目标: 目标: •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育初步的逻 辑推理能力,对数与形的有机结合。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交流 的学习中感受乐趣,愉快学习。 • 初步体验数学美,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尝试着用数学的方法思考生 活中的问题。
数线段,找规律
图1 A B A 图2 B C A 图3 B C D A B C 图4 D E A B C 图5 D E F
1 图 线段数 1 规律
2 3
3 6
4 10 ?
5 15
… …
10 11
n ? ?
1 1+2 1+2+3
? …
数角的个数,找规律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角的个数
1 1
2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难点: 难点:
• • 问题中的规律探寻,感觉的形成来源于知 识的积累与归纳总结。 大胆的猜想与验证过程的处理。
分析
• 《找规律》这节课是学生继小学学习了简 单的周期排列以后第二次学习找规律,无 论从知识上还是情感上,学生都有一定的 基础,但此次找图形的规律以循环排列为 主。这样,学生不仅要看清形状或颜色的 组合规律,还要发现图形排序上的规律, 对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综合概括能力提出了 很高要求。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要透彻 理解与掌握不是易事。在设计本节课的教 学时,我就在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上做文章
分析:
•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真正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系列情 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激发学生自主参与, 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我根据 这节课的教学理念,结合教材所提供的生 活情境、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以下一 些环节并把课堂教学情况作了记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1探索乐园-数线段的规律▎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1探索乐园-数线段的规律▎冀教版
师:很好,我们来看题。
4、下图各有几个三角形,几个长方形?
师:同学们做的都很好,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同学们课下思考。
一共有多少三角形里有五角形?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动手画
生1:25
生2:28
生3:26
(学生示范)
生1:从一点出发,数完一个点,再从下一个点出发。
生2:先一小段小段的数,再两小段数,再三小段地数。
线段上的点数
线段的条数
2
1
3
4
5
师:同学们完成的很好,看一看人和老师真的一样吗?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发现在什么规律?
板书:(师总结)一条线上有N个点,这些点连成的线段条数是(N-1)+(N-2)+┄┄+3+2+1
根据我们所学的规律,返回我最开始数的这条线段,重新来数一下,告诉我刚刚他们仨个谁数的正确。
教学内容
数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数简单图形个数的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并能运用有序的数法数出给定图形的个数。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发展学生的有序思维。
3、在数图形的过程中,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熟练掌握数角,数线段数三角形数量。
教学难点
板书设计
数图形
3+2+1=6 3+2+1=6
一条线上有N个点,这些点连成的线段条数是(N-1)+(N-2)+┄┄+3+2+1
随堂反思
这节课数图形是一节有趣的数学问题,要想全部数出来不遗漏,是这节课我们学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明白数图形是有规律的,从数线段找到数图形的方法,但又要让学生明白,这个方法不是只用于数线段,很多图形我们都是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数。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同学数线段时掌握的最好,但是把图形换成数角、数三角形或长方形时,同学接触起来相对有些难,需要多做练习,加深印象达到熟练运用。

2年级数学教案《数线段》

2年级数学教案《数线段》

2021--2021年度第一学期数线段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有序思考的方法解决数线段的问题,找到数线段的巧妙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逻辑思维能力及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数线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数线段的简捷方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1、创设游戏“握手”师:师边与一名同学握手边说:“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国家,按照我们国家的礼仪,初次见面一般要握手,如果每两个人握一次手,我们三个人一共握几次?(让两名学生起立。

)怎样握?”生回答,我和学生表演。

生只要能说出有序就可以了。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方法都很好,都是按照有序的方式握手的,这些方法都达到了不重复、不遗漏。

那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有序的方法来数数线段。

2、揭示并板书课题:数线段二、探究新知1、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线段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问题)待生回答后师边课件出示线段边总结:对,线段第一要直。

第二要有两个端点。

只要符合这两个条件,它就是线段。

2、接下来我们就来数一数,课件出示数数这个图中有几条线段?(课件出示有三个端点的线段)生稍作思考后指明回答:有几条线段?你是怎么数的?生回答师边演示。

完成之后师提问:还有不同的数法吗?指明回答师演示。

生在回答这种数法时师介绍基本线段的概念:相邻两个点之间的线段叫基本线段。

数完后师小结先数基本线段,再数组合线段。

3、师:如果再增加一个点,数数有几条线段?生思考后师指明回答师演示。

4、师提问:如果再增加一个点,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更能既快又准确的数出线段的条数呢?为什么?先数基本线段再数组合线段的方法在数组合线段时就怎么样?(容易数错),对,你们说的很正确。

线段端点少时这种方法还行,但是端点多了就容易数晕,出错。

现在我们就用从第一个点开始的所有的线段都数完再从第二个点开始数的方法来数数这个图有几条线段。

生边数师边演示。

完成之后提问:如果有10个点,2021,100个点,我们还能像现在这样数吗?不能,对,再这样数太麻烦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2 数线段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2 数线段冀教版

《数线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计数线段的过程,掌握计数线段的方法。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有序思考、发现规律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感受规律之间的普遍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经历计数线段的过程,探索总结计数线段的规律。

教学难点:把数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灵活运用计数线段的规律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如果小组四个人握手,每两个人只握一次手,一共握多少次?(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设计意图:以师生握手的情境引入新课,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感受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二、合作探索,构建新知(一)自主探索数线段1、出示线段师:假如A、B、C、D四人握手,A和B握手可以连成一条线段、B和C握手可以连成一条线段、C 和D握手可以连成一条线段,这样就连成这样一个图形,要求可以握多少次手,实际上可以通过数一共有多少条线段来解决。

设计意图:把握手问题抽象成数线段的问题,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2、独立探索:数一数,一共有几条线段?请同学们用笔在图上表示出来,思考一下,怎样数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3、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数的,把你的数法和结果介绍给你的同桌,看看你们的方法一样吗?生交流、师巡视。

4、汇报:谁愿意把你的数法和大家说一说。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交流时,充分展示学生个性的方法,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5、师:你认为哪种数法更好一些呢?说说你的理由?6、归纳总结:刚才同学们基本用两种方法来数。

一种是先数AB、BC、CD只含有一段的线段,我们把它叫基本线段,有三条;再数AC和BD含有两段的线段,有两条;最后数AD含有三小段的线段,只有一条,得出321=6(条),这种数法叫分类数。

另外一种是分别以A、B、C为起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叫顺次数。

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通过计算321=6得出结果。

设计意图:对学生个性化的方法予以总结,同时关注相应算式中每个数字的含义,让学生真正掌握两种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1探索乐园:数线段的规律 ▎冀教版(2014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1探索乐园:数线段的规律 ▎冀教版(2014秋)

握手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内容】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探索乐园——数线段的规律》【教学目标】1、把生活中的握手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探索规律和发现问题。

2、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认知活动,体验问题的全过程,建立数学模型。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把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隐含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提出问题1.引入问题。

师:请看,这是刘老师初中的毕业照。

岁月不饶人哪,转眼就过了20年了。

去年暑假,我们办了个20周年同学聚会。

老同学久别重逢,一一握手。

这时,身为数学老师的我职业病犯了。

30个同学参加聚会,两两握手,一共要握手多少次?2.分析问题。

质疑: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

“两两握手”是什么意思,你们理解吗?(可以自己举例。

)生1:两个人握手。

(两人握手)师:听明白了吗?(或许会有人想得不深入)师举例:我跟我漂亮的女同学握手,这是——两两握手。

我跟我帅气的男同学握手,这是——两两握手。

(回过头再次握女同学的手)问,我回头再跟我漂亮的女同学握手一次,还能握手吗?生:不能,已经握过一次了。

师:怎么不行?我们是两个人握手啊?生:只能握手一次。

(师补充板书:一次)师指板书说:握手的次数是一次。

二、由简入难,研究问题师:“两两握手”就是每两人握手一次。

30个人握手,这么多人,数着数着就乱了,到底一共要握手多少次呢?老师不知道,你们知道吗?30个人太复杂了?总不能乱猜吧!没有根据胡乱猜测,猜对的可能性太小了。

师:(若有所思)我突然想到一个办法,30个人太复杂,我们就从最简单的出发吧!由简单到复杂,说不定可以解决问题呢?说干就干,咱们开始研究吧!1、研究一个人,进一步理解两两握手。

师:一个人,握手几次?生:0次。

师:(故意左手握右手)这样不行吗?生:不行不行,必须是两个人。

最新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探索乐园 数线段的规律》优课导学案_14

最新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探索乐园  数线段的规律》优课导学案_14
你是怎样数的?(若学生没有想到先数小三角形的方法,教师做引导)
回忆数三角形的方法,呈现算式:
3+2+1=6(个)
利用上面的方法,完成表格,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观察变化。
学生在学习单上独立完成。
学生边标记边讲解。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数三角形的方法,总结规律。规律:数三角形时,有几个小三角形就从几加到1。
利用隐藏功能出现一个倒着的三角形,通过旋转按钮将三角形正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增加到4条射线时,提问: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角呢?
你是怎样数的呢?
(若学生没有提到先数小角这种方法时,教师做适当引导)
回忆数角方法,呈现算式:3+2+1=6(个)
利用上面的方法,完成表格,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比较两种规律,想一想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
学生数角,读角(用数字表示角)。
学生在学习单上独立数角。
演示数角方法。(给每一个小角标上数字)
学生独立完成,说数法,小组交流发现的规律。
规律1:数角时,有几个小角就从几加到1。规律2:数角时,从射线条数减1加到1。
学生回答:射线条数减1就是小角的个数。
利用课件演示角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读角是为后面数三角形做铺垫,同时渗透符号化思想。
用笔给每一个小角标上数字,方便学生表述。初步培养组合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重点:有顺序地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难点:总结数图形的规律,建立两种规律之间的联系。
解决措施: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操作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引导发现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的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拔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发现数图形的两种规律之间的联系。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5.探索规律 第七课时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5.探索规律 第七课时

北京版小学数学
三年级
浩瀚的知识海洋伴你成长,每天都有新的进步!
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吧!
第七课时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在认识线段和角的基础上找到数线段、数角和数三角形的规律。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数一数,发现规律:
1、数一数,图中有几条线段?问同学什么是线段?
思路:数线段要做到不重复和不遗漏。

方法1:看从每点到其他各点的线段分别有几条(重复的线段算一条)再求总和。

方法2:两点之间没有其他点的基本线段有3条,两条基本线段组成的线段有2条,三条基本线段组成的线段有1条,共有3+2+1=6(条)。

2、举一反三:
(1)数角:
(2)数三角形(有公共端点的):
3、小结方法:
数线段的规律:从1+2+3+……连续加起,一直加到比线段上的点数少1的数。

数角和数三角形的方法相同。

二、巩固练习。

三、作业练习册。

教学反思: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
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探索乐园
第2课时探索数线段的规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96~9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数线段、交流数的方法、发现规律以及应用规律的过程。

2、能发现线段上的点数与线段条数之间的关系,了解数线段、数图形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3、在总结数线段的规律、用规律进行推算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归纳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找到数线段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尝试体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新课前,我们来做两道填数练习。

请看屏幕: (电脑屏幕展现题目)
你能根据每组数列中给出的数,再往下填三个,使每列数成为有规律的数列吗?
1. 1,3,□,□,□…
2.1,4,5, □,□,□…
师: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思考,让这两组数列变得有规律了。

其实根据老师给出的数,同学们还有能力设计出更多有规律的数列,想不想更上一层楼?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探索数线段的规律。

(板书课题)
二、深入探究,寻求规律。

1、由简到繁、动态演示、经历连线,6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
(1)尝试画
师:你看到这道题有什么想法?画画看。

(2)初填表格。

师:就是6个点所得出的线段数,都有不同的结果。

我们哪出错了,还是让
我们从2个点开始研究,看能不能找到点数与线段数的规律。

老师手中有一张空的表格,发给你们,看能不能通过填写表格得出规律。

在填写的过程中有疑问可以参照课本第96页,也可以和同桌或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动态演示,经历连线过程。

生:2个点可以连1条线段。

(同步演示课件,动态连出一条线段,之后缩小放至表格内,并出现相应数据)
生:如果增加1个点,就有3个点。

如果每2个点连1条线段,这样会增加2条线段,课件动态连出增加的2条线段。

那么3个点就连了3条线段。

师:你说得很好,为了便于观察,我们把这次连线情况也记录在表格里。

(课件动态演示)
生:如果再增加1个点,就会增加3条线段,现在有4个点可以连出6条线段。

同样的道理,5个点就可以连出10条线段,6个点就可以连出15条线段,(课件动态演示)
⑷观察对比,发现增加线段与点数的关系。

师:仔细观察这张表格,在这张表格里有哪些信息呢?引导学生明确2个点时总条数是1、3个点时就增加2条线段,总条数是3;4个点时增加了3
条线段,总条数是6,5个点时增加了4条线段,总条数是10,到6个点时增加了5条线段,总条数是15。

师:那么,看着这些信息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尝试回答出2个点时连1条线段,增加到3个点时就增加了2条线段,到4个点时就会再增加3条线段,5个点就增加4条线段,6个点就增加5条线段。

每次增加的线段数和点数相差1。

师也可以提问引导,当3个点时,增加条数是几?生:2条。

那点数是4时,增加条数是多少?生:3条。

点数是5时呢?4条。

6时呢?5条。

那么,你们有什么新发现?
生:我们发现,每次增加的线段数就是(点数-1)。

2、进一步探究,推导总线段数的规律。

⑴分步指导,逐个列出求总线段数的算式。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6个点可以连15条线段,现在你们有什么办法?知道8个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吗?(尝试让学生回答:学生可能会从7个点连线的情况去推理8个点的连线情况。


师追问:如果当点数再大一些时,我们这样去计算是不是很麻烦呢:
师:我们先来看看,3个点时,可以连多少条线段,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个点连1条线段,增加一个点,就增加了2条线段,1+2=3条,所以3个点就连了3条线
师:接着想想4个点共连了6条线段,又可以怎么计算呢?
生:计算3个点连出的线段数时,我们用了1、2、再增加1个点,就再增加了3条线段,我们就再加3,所以列式为1+2+3=6条。

师:那么按着这个方法,你能列出5个点共连线段的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动态演示:(1+2+3+4=10)
(2)观察算式,探究算理。

师:下面,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发现吗?
生1:计算3个点的总线段数是1、2、计算4个人的总线段数是1、2、3、计算5个点的总线段数是1、2、3、4,它们都是从1开始依次加的。

生2:我觉得计算总线段数其实就是从1开始加。

生3:比如3个点的总线段数,就是从1加到2、4个点的总线段数,就是从1开始依次加到3、5个点时,就是1一直加到4、这样推理下去,就是从1开始一直加到点数数减1的那个数。

师:那么你说的点数减1的那个数其实是什么数?
生:就是每次增加一个点时,增加的线段数。

⑶归纳小结:应用规律。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总线段数其实就是从1依次连加到点数减1的那个数的自然数数列之和。

因此,我们只要知道点数是几,就从1开始,依次加到几减1、所得的和就是总线段数。

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
师:下面我们运用这条规律去计算一下6个点和8个点时共连的线段数。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之后学生交流算式集体评议.
3、应用规律,灵活列式,得出算法。

(1)归纳8个点的算法,引出高斯算法。

师:计算8个点的线段数是从1加到7,一共可以连出28条线段,你是怎么算的呢?
生1:我是一个个加的。

生2:我想1+7=8,2+6=8,3+5=8,中间还有一个4,3×8+4=28。

生3::我发现中间数“4”是这一列数的平均数,4×7=28
师:你们用依次计算、配对求和、找平均数的方法求出了8个点连出的线段数。

想想如果是101个点,你会怎么计算?(播放音画,引出高斯算法) 师:1+2+3+4+5+6+7如果用高斯的算法,应该怎么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2+3+4+5+6+7+7+6+5+4+3+2+1=8×7÷2=28
(2)运用高斯算法算21个点的线段数。

(3)归纳n个点的线段数。

板书:1+2+3+4+5+…+(n-1)
=(n-1+1)×(n-1)÷2
=n×(n-1)÷2
(4)实际运用。

师:有10个好朋友,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
三、巩固练习
课本97页第一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探索数线段的规律有什么感想?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一练”2、3、4题。

板书设计:
探索数线段的规律
2个点时连1条线段,增加到3个点时就增加了2条线段,到4个点时就会再增加3条线段,5个点就增加4条线段,6个点就增加5条线段。

每次增加的线段数和点数相差1。

总线段数其实就是从1依次连加到点数减1的那个数的自然数数列之和。

因此,我们只要知道点数是几,就从1开始,依次加到几减1、所得的和就是总线段数。

1+2+3+4+5+…+(n-1) =(n-1+1)×(n-1)÷2 =n×(n-1)÷2
教学反思:
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不是人们认为枯燥无味、深不可测的数学,是学生感到十分有趣、感到可接受的“身边的数学”。

从而激发学生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学习方式也与传统方式截然不同。

每一条数学规律,不是靠教师讲解、学生模仿记忆,而是靠学生动手实践,通过教师引导,给学生留出较多的时间和空间,由学生自己观察、分析、猜想、判断、验证后归纳
出来的。

问题的解决不是靠题海战术,而是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从而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