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课件:古诗文阅读 (共290张PPT)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完整版)PPT课内文言文 下 爱莲说
上一页 下一页
远(1)香远益清(动词,远播,远传)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副词,远远地)
益(1)香远益清/益慕圣贤之道(副词,更加) (2)有所广益/自以为大有所益(名词,好处) (3)至于斟酌损益/曾益其所不能(动词,增加 )
上一页 下一页
古今异义
(1)陶后鲜有闻(鲜—古义:少。今义:多指 新的、有光彩的、美味的)
上一页 下一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优秀课件PPT 课内文 言文 下 爱莲说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3分) A. 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 丹。”为陪笔引入下文,烘托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借景 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 B. 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 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表明 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优秀课件PPT 课内文 言文 下 爱莲说
上一页 下一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优秀课件PPT 课内文 言文 下 爱莲说
C. 文章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 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 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 D. 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 而是将牡丹衬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 深长,耐人寻味。
上一页 下一页
3.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香气远播,更显得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4.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 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5.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爱,人应当很多人!
远(1)香远益清(动词,远播,远传)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副词,远远地)
益(1)香远益清/益慕圣贤之道(副词,更加) (2)有所广益/自以为大有所益(名词,好处) (3)至于斟酌损益/曾益其所不能(动词,增加 )
上一页 下一页
古今异义
(1)陶后鲜有闻(鲜—古义:少。今义:多指 新的、有光彩的、美味的)
上一页 下一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优秀课件PPT 课内文 言文 下 爱莲说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3分) A. 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 丹。”为陪笔引入下文,烘托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借景 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 B. 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 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表明 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优秀课件PPT 课内文 言文 下 爱莲说
上一页 下一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优秀课件PPT 课内文 言文 下 爱莲说
C. 文章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 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 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 D. 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 而是将牡丹衬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 深长,耐人寻味。
上一页 下一页
3.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香气远播,更显得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4.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 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5.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爱,人应当很多人!
中考人教部编版语文复习课件:第1篇 第1部分 七年级上(共60张PPT)
第3页
• 【佳句赏析】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虚写。运用互文、夸张的修辞手法,展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辰的气势,洋 溢着饱满的激情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诗人其实是以沧海自比,表 达了他统一中原的伟大抱负。我们可以通过大海的气魄、胸怀,触摸到作为一个 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踌躇满志时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和饱满的激 情。(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第 10 页
• 【针对训练】 • 1.(2019·江苏淮安中考)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 • ①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出南国
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饱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②融情入 景,表达了诗人的关切、担忧之情;既点明题目,又为后二句抒情做好铺垫。 • 2.(2020·江苏淮安中考)《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 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 解。 • 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切忧虑,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 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还有愿陪伴朋友一路前行的深情安慰。
第 11 页
• 3.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 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 示例一:运用拟人手法,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二: 用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思 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三: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 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
第 12 页
• 【佳句赏析】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虚写。运用互文、夸张的修辞手法,展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辰的气势,洋 溢着饱满的激情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诗人其实是以沧海自比,表 达了他统一中原的伟大抱负。我们可以通过大海的气魄、胸怀,触摸到作为一个 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踌躇满志时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和饱满的激 情。(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第 10 页
• 【针对训练】 • 1.(2019·江苏淮安中考)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 • ①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出南国
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饱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②融情入 景,表达了诗人的关切、担忧之情;既点明题目,又为后二句抒情做好铺垫。 • 2.(2020·江苏淮安中考)《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 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 解。 • 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切忧虑,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 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还有愿陪伴朋友一路前行的深情安慰。
第 11 页
• 3.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 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 示例一:运用拟人手法,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二: 用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思 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三: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 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
第 12 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课件:诗词专辑(共29张PPT)..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石头吟
于谦(明代政治家、托物言志诗)
▪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
芙蓉楼送辛渐
▪
王昌龄
▪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民送客楚山孤。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下面一段文字中甲、乙、丙、丁四处应添入的诗句各 是什么?选择答案,将其字母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 【2013】 青春 席慕容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 含著泪我一读再读 ▪ 却不得不承认 ▪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2011】 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24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三句诗。(2分) 25 此诗和白居易的《观刈麦》,抒发的思想
感情有什么相同点?(2分)
▪ 参考答案: 24 “鹤立”比喻白发老农持久、执着的站立 姿态,形象地表现了他希望天晴的迫切心情。 25 都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012】
村晚 雷 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
①塘:堤岸。
②陂(bēi):池塘。
③衔:口里含着。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
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④浸:淹没。
⑤漪(yī):水波。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完整版)PPT课内文言文 下 桃花源记
(2)欲穷其林 (形容词用作动词,尽) (3)处处志之 (名词用作动词,做记号)
上一页 下一页
直接默写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上一页 下一页
理解默写 《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 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上一页 下一页
三、结构图解
上一页 下一页
四、写作特色
采用层层设疑的写法(或: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 文章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并未确切指
出年代和地名,渔人也不著姓名,所写桃林奇景也没说 出它的确切地点,在人间似有似无,桃源里是一幅活生 生的人间生活图画,可渔人出而复寻却无迹可找,文末 写真实的历史人物刘子骥“欣然规往”而“未果”,这 样一来,桃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成为“千古之谜” 了。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现实社会也 像世外桃源一样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属 (1)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名词,类)
(2)属予作文以记之(动词,同“嘱”,嘱
托)
(3)属引凄异
(动词,连接)
上一页 下一页
鲜 (1)芳草鲜美 (2)屡见不鲜 (3)陶后鲜有闻
(形容词,鲜艳) (形容词,新鲜) (形容词,少)
足 (1)不足为外人道也 (副词,值得)
(2)先天不足
(形容词,充足)
上一页 下一页
其 中往 来 种 作 ,男女 衣着,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 自 乐。
那里面的人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 完全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一样。老人孩子全都安适愉 快自得其乐。
其中:那里面的人。往来:来来往往。种作:耕种
劳作。悉(xī):副词,全,都。外人:桃花源以
上一页 下一页
直接默写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上一页 下一页
理解默写 《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 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上一页 下一页
三、结构图解
上一页 下一页
四、写作特色
采用层层设疑的写法(或: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 文章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并未确切指
出年代和地名,渔人也不著姓名,所写桃林奇景也没说 出它的确切地点,在人间似有似无,桃源里是一幅活生 生的人间生活图画,可渔人出而复寻却无迹可找,文末 写真实的历史人物刘子骥“欣然规往”而“未果”,这 样一来,桃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成为“千古之谜” 了。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现实社会也 像世外桃源一样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属 (1)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名词,类)
(2)属予作文以记之(动词,同“嘱”,嘱
托)
(3)属引凄异
(动词,连接)
上一页 下一页
鲜 (1)芳草鲜美 (2)屡见不鲜 (3)陶后鲜有闻
(形容词,鲜艳) (形容词,新鲜) (形容词,少)
足 (1)不足为外人道也 (副词,值得)
(2)先天不足
(形容词,充足)
上一页 下一页
其 中往 来 种 作 ,男女 衣着,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 自 乐。
那里面的人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 完全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一样。老人孩子全都安适愉 快自得其乐。
其中:那里面的人。往来:来来往往。种作:耕种
劳作。悉(xī):副词,全,都。外人:桃花源以
部编版语文 中考二轮专题 古诗词阅读 课件 (共46张PPT)
意象(诗的基础)→意境(诗歌画面的氛围)→思想感情(诗的内涵) 2.答题流程
⑴品味语言类题目的答题流程 这类题目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品味词语(以字为常见),一是赏析诗句。
解题方法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先看品味词语的考题。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的妙 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答题时一般要体现下面几个流程(根据具体情况,可作适当调整):⑴肯定好或肯定哪一 个更好并说出自己的观点;⑵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⑶展开想象和联想, 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⑷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 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四)欣赏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 问题: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 字以内)
真题检验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解析】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从“烽火连三月”一句中可 以得出作者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名句赏析:答题格式:本句或本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作用)地写 出了……(诗句解说即字面含义), 表达了诗人……情感。
真题检验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解题方法
再看赏析诗句的题目。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理、艺(表达技 巧)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所以经常被用来设置成考题。根据具体的句子,可四者皆说 ,也可有所侧重。答题时一般要体现下面几个流程(根据具体情况,可作适当调整):⑴结 合诗句或具体词语作分析,准确指出抒情方式或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或妙词效果;⑵明确诗 中具体形象,概括形象的特点;⑶说出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 思考。
⑴品味语言类题目的答题流程 这类题目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品味词语(以字为常见),一是赏析诗句。
解题方法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先看品味词语的考题。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的妙 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答题时一般要体现下面几个流程(根据具体情况,可作适当调整):⑴肯定好或肯定哪一 个更好并说出自己的观点;⑵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⑶展开想象和联想, 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⑷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 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四)欣赏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 问题: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 字以内)
真题检验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解析】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从“烽火连三月”一句中可 以得出作者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名句赏析:答题格式:本句或本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作用)地写 出了……(诗句解说即字面含义), 表达了诗人……情感。
真题检验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解题方法
再看赏析诗句的题目。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理、艺(表达技 巧)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所以经常被用来设置成考题。根据具体的句子,可四者皆说 ,也可有所侧重。答题时一般要体现下面几个流程(根据具体情况,可作适当调整):⑴结 合诗句或具体词语作分析,准确指出抒情方式或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或妙词效果;⑵明确诗 中具体形象,概括形象的特点;⑶说出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 思考。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复习》优秀PPT课件
(7)叱咄 chì duō
(8)媵人 yìng
(9)容臭 xiù
(10)冻馁 něi
(11)谒 yè
(12)贽 zhì
2、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同“避”,躲避)
(2)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辩”同“辨”,辨别)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乡为身死而不受
(“得”同“德”,感激 “与”同“欤”,语气词)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翻译: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所 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5)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翻译: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 羞恶之心。
(4)《渔家傲·秋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和 忧国思乡,孤独愁苦的心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 修武备,功业难成的愤懑不平之情。
(5)《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 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 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古诗文复习
CHUZHONG YUWEN
课标要求
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 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2.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 古诗文。
3.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学目标
语文中考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课件(7-9年级)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பைடு நூலகம்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课件【精编】
(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 情的名句是: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4.该曲的主旨句是: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5.《天净沙·秋思》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 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 的人的句子是: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寄
• 作者:李白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朝代:唐代
齐声背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1.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2.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 是: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
古诗词复习到此结束
古诗词为必考内容,占分数比又重,同学们课后 认真复习熟记!
)
3.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 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景抒情蕴含 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
一、观沧海
• 作者:曹操 • 字:孟德 • 朝代东:汉末年 •政治 家军,事
诗家人 ,
齐声背诵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通用)部编版语文中考古诗词曲默写专题复习课件ppt(精品)
中考古诗词曲默写专题复习
告示
各位诗林词友: 临近中考,诗坛争霸,风云再
起,剑侠云集,斗破苍穹!群雄逐 鹿,谁与争锋?
快意江湖巅峰对决,诗林盟主 争霸赛邀你前来一战!热血赛事一 触即发,且看各路英雄激战夺魁!
今日江湖留名,书写属于自己 的传奇!
英雄联盟 2021.4.19
部
编
宝
八
六
课
版
十
册
内
必
五
课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唐) 《送友人》李白(唐)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北宋)
《卜算子·咏梅》陆游(南宋)
九上(11) 《行路难(其一)》李白(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 《水调歌头》苏轼(北宋) 《月夜忆舍弟》杜甫(唐)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唐)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唐) 《商山早行》温庭筠(北宋) 《咸阳城东楼》许浑(唐) 《无题》李商隐(唐) 《行香子》秦观(北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南宋)
《山坡羊·潼关怀古》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表现出将士们杀敌立功的决心和思乡忧国 的情怀。 《渔家傲·秋思》
诗句及出处
古诗词曲感慨时运
具体情感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暗写王维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使至塞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表达了晏殊伤春惜时的惆怅。《浣溪沙》
诗缘派
陌上 桃开
落纸 云烟
小组会盟
轩辕剑
风舞听琴 圆谷株
1、2关 01 小组晋级:
小组每人出不同的默写 题,得分最多者胜出
02 组与组晋级
抽签决定组与组对决, 默写得分最多者胜出。
告示
各位诗林词友: 临近中考,诗坛争霸,风云再
起,剑侠云集,斗破苍穹!群雄逐 鹿,谁与争锋?
快意江湖巅峰对决,诗林盟主 争霸赛邀你前来一战!热血赛事一 触即发,且看各路英雄激战夺魁!
今日江湖留名,书写属于自己 的传奇!
英雄联盟 2021.4.19
部
编
宝
八
六
课
版
十
册
内
必
五
课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唐) 《送友人》李白(唐)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北宋)
《卜算子·咏梅》陆游(南宋)
九上(11) 《行路难(其一)》李白(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 《水调歌头》苏轼(北宋) 《月夜忆舍弟》杜甫(唐)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唐)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唐) 《商山早行》温庭筠(北宋) 《咸阳城东楼》许浑(唐) 《无题》李商隐(唐) 《行香子》秦观(北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南宋)
《山坡羊·潼关怀古》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表现出将士们杀敌立功的决心和思乡忧国 的情怀。 《渔家傲·秋思》
诗句及出处
古诗词曲感慨时运
具体情感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暗写王维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使至塞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表达了晏殊伤春惜时的惆怅。《浣溪沙》
诗缘派
陌上 桃开
落纸 云烟
小组会盟
轩辕剑
风舞听琴 圆谷株
1、2关 01 小组晋级:
小组每人出不同的默写 题,得分最多者胜出
02 组与组晋级
抽签决定组与组对决, 默写得分最多者胜出。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 诗词 课件 (共36张PPT)
第3段只是叙述了老妇的苦啼申 诉。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 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 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吏决不是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 咆哮。这里是实写老妇的苦啼申诉,虚写差吏 的怒呼咆哮,以实现虚,在老妇苦啼申诉的几 层意思之 间暗含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 把…当作 )业。缘溪 行,忘路之( 的 )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鲜艳美丽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繁多的样子 )。渔人甚异(对…感到诧异)之,复前 行,欲穷( 尽 )其林。 【写渔人捕鱼沿小溪前行时,偶然发现了一片奇丽 动人的桃花林,并想探寻它的尽头。这是故事的开 端。】
阻遏 荒谬 克扣 两栖 藩篱
寒噤 渴慕 伎俩 追溯 殷红
赃物 狼藉 胚胎 归咎 镂空
箱箧 慰藉 脊椎 绮丽 轩榭
阻遏è 寒噤jì n 赃物zāng 箱箧qì e 荒谬miù 渴慕mù 狼藉jí 慰藉jì e 克扣k è 伎俩jì 胚胎pēi 脊椎jǐ 两栖qī 追溯 sù 归咎jiù 绮丽 qǐ 藩篱fān 殷红yān 镂空lòu 轩榭xuānxiè
见渔人,乃( 就 )大惊,问所从来,具( 详尽 ) 通邀,邀请 答之。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 闻有此人,咸( 都 )来问讯。自云( 说 )先世避秦 妻子和儿女 )邑人来此绝境 时乱,率妻子( ( 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 竟然 )不知有汉,无论(不要说 )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 详细 )言所闻,皆叹( 感叹 )惋 ( 惊讶 )。余人各复延( 邀请 )至其家,皆出酒食。 向、对 )外人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 道也。” 【记叙了渔人在桃源中人家里做客和告辞的经过,揭 示了桃花源人的来历、淳朴真挚的民风及他们对战乱 的厌恶,表现出他们对自食其力、和平恬静的理想社 会的追求。】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课件(共110张PPT)
【参考译文】《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 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 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 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 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 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 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 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 呢?
3.本文与郦道元的《三峡》都属山水散文,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说明。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色,表达了对三峡山水 的喜爱之情。本文带有考究性质,通过游石钟山实地考察,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 相必须亲自观测考察、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4.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B ) A.桴止.响腾 止.有剩骨(蒲松龄《狼》) B.余韵徐.歇 徐.以杓酌油沥之(欧阳修《卖油翁》) C.闻.大声发于水上 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 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得不详细。然而浅陋 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 山命名的真相。我所以记下以上的经过,大概是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 浅陋。
十三日,出山门,循麓①而右,一路崖壁参差,流霞映彩。高而展者,为板嶂 岩。岩下危立而尖夹者,为小剪刀峰。更前,重岩之上,一峰亭亭插天,为观音 岩。岩侧则马鞍岭横亘于前。鸟道②盘折,逾坳③右转,溪流汤汤④,涧底石平 如砥⑤。沿涧深入,约去灵岩十余里,过常云峰,则大剪刀峰介立涧旁。剪刀之 北,重岩陡起,是名连云峰。从此环绕回合,岩穷矣。龙湫之瀑,轰然下捣潭中, 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飘荡,顿令心目眩怖。
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词鉴赏课件演示文稿ppt(共75张PPT)
(2)“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 得江面广阔浩渺;同时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 春意正浓的景象。
五、指点迷津
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
一是抓住关键词、句;
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 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 三是鉴赏诗歌最重要的是抓住景与情下功夫。
问: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作简要赏析。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 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2分)
[答案: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友
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是品行高洁、坚贞不屈的形象化 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
六、题型点击
1、情境赏析题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问:本诗颈联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答案:表现了诗人与主人开怀畅饮、愉快交 谈的情景]
四、牛刀小试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抒发了作者___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
有
。
(2)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欢乐积极向上;青山,行 舟,绿水,和风,白帆,红日,归雁。
(2)语言特色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委婉含蓄、
五、指点迷津
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
一是抓住关键词、句;
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 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 三是鉴赏诗歌最重要的是抓住景与情下功夫。
问: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作简要赏析。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 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2分)
[答案: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友
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是品行高洁、坚贞不屈的形象化 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
六、题型点击
1、情境赏析题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问:本诗颈联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答案:表现了诗人与主人开怀畅饮、愉快交 谈的情景]
四、牛刀小试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抒发了作者___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
有
。
(2)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欢乐积极向上;青山,行 舟,绿水,和风,白帆,红日,归雁。
(2)语言特色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委婉含蓄、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古诗词赏析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
A.爱国主义精神、理想之歌
• ①“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 年。”(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 湘》)
• ——志在为国家兴利除弊。 •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
名。”(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 甫赋壮词以寄之》
• ——抒发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 志。
B.民生疾苦的主题
• ①白居易《观刈麦》: • 农民“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 “我”就“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
• 2、仔细推敲关键词句,理解词 语的隐含信息
• 3、调动知识积累
1
、 • (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注
时间: 初春
意
地点: 钱塘湖
诗
事情: 春行—春游
歌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题 目
(3)但是,有两种诗词是我们无法从题
目中了解诗词内容的:
A.李商隐《无题》
B.词牌名:如《江城子》
《破阵子》
• “月”
• ——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是情感的寄托。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
思》)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唐·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苏轼《水调歌头》)
•D.“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2、“愿”:指的是不要在 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 了自我。
只要能做到这样,即使衣 服被露水打湿又有什么可 惜的呢?
• 杜牧《赤壁》: •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对赤壁之战 怎样的看法?由此看出作者怎样的情 怀?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课件(共56张PPT)
词进行比较,从而快速高效地理解句中的虚词
的用法。
★★★ 4.语境判定法。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 ★★ 理解其在句中的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
定。如“而”:“学而不思则罔”(《〈论
语〉十二章》)一句中的“而”连接“学”和
“不思”,它们之间为转折关系,所以“而”
是表转折的连词,可译为“可是、却”等。
般在这四个方面。①修辞手法赏析
不当。比如,把诗词中运用的比喻
古诗词 阅读
内容理解和 赏析 2~4分
(选择题)
说成拟人,或把设问说成反问,诗 ★★★★★ 词中或诗句中本没有运用某种修辞
手法却说运用了。②表现手法赏析 错位。将两两相对的概念错位,如
正衬与反衬,正面描写与侧面描
写,化虚为实与化实为虚,以动衬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三联写诗人乘船看见的彭泽县城清晨之景,天然清丽。
B.诗中先写县城环境,次写城边水涯景色,再写官舍驿楼之景,层次分明。
C.本诗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景物,由大景渐写小景。
D.尾联流露了诗人追慕陶渊明恨不能一见之情。
【错漏举例】 B/C/D 【错因归纳】 考生选B项,是未能理解诗中环境描写的顺序,不能判定 “乱石江边出,孤帆带日斜”是城边水涯景色。
续表
考查频率
专家支招
2.联系生活,有感而发。从选文中探究作者的思想
感情,要分清是爱还是憎;作品的意向是肯定还是
否定;写作意图是歌颂还是鞭挞、讽刺;文章主旨
是让读者吸取教训还是获得启示、懂得道理;对文
★★ 章所说的现象、表达的观点作简单的评述。
3.适当延伸,巧妙归纳。任何一段选文,联系当今
的社会生活,我们都可以做适当延伸。因此,我们
部编版语文中考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PPT
四周星”追述战斗生涯,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
联系在一起。
B.“风飘絮”“雨打萍”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以乐观豪迈的气势形象
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说明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C.“惶恐滩”“零丁洋”,前者是起兵勤王时路过之地,后者是兵败被俘成为
阶下囚被押送时经过之处,作者用两个地名,形象生动地把家国之恨、个人之悲渲染
部编版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一 古诗词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春天的景物很多,诗人为什么单单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示例:“杨花”漂泊不定给人以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啼鸣暗含 悲痛之情,诗人选取暮春时节的这两种景物,寓情于景,渲染了哀伤的 氛围,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到了极致。
D.“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
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也称杀青。这里特指史册。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为什么能影响 一代又一代的爱国志士?
这两句诗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 慨赴死的气节,显示了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对后世志士仁人的节操有深 刻的启发和广远的影响。
2. “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的“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直”字传递出作者想要一直陪伴朋友的真挚情感,表现了作者对 朋友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他的牵挂。
二、(2020·云南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联系在一起。
B.“风飘絮”“雨打萍”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以乐观豪迈的气势形象
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说明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C.“惶恐滩”“零丁洋”,前者是起兵勤王时路过之地,后者是兵败被俘成为
阶下囚被押送时经过之处,作者用两个地名,形象生动地把家国之恨、个人之悲渲染
部编版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一 古诗词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春天的景物很多,诗人为什么单单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示例:“杨花”漂泊不定给人以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啼鸣暗含 悲痛之情,诗人选取暮春时节的这两种景物,寓情于景,渲染了哀伤的 氛围,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到了极致。
D.“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
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也称杀青。这里特指史册。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为什么能影响 一代又一代的爱国志士?
这两句诗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 慨赴死的气节,显示了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对后世志士仁人的节操有深 刻的启发和广远的影响。
2. “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的“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直”字传递出作者想要一直陪伴朋友的真挚情感,表现了作者对 朋友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他的牵挂。
二、(2020·云南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思想感情常用语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 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 忧民、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 民生等。
【解题技巧】 1.理解内容 这类题是容易题,只要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容易 得分。主要的命题角度有两种:(1)词句填空:根据 诗(词)句内容,填写恰当的字或句。特别要看清题 干指向的诗(词)句范围,如第几句或律诗中的第几 联;看清题干中限制的字数或句数,如一个字,一 句诗等;看清题干限定的范围,比如“景色”“心 情”等。
3.分析主旨情感 这类题出现的概率极高,常为第二题。要准确答题, 需注意以下三点: (1)对诗(词)主旨情感的理解主要建立在对诗(词)字 句的理解上。 (2)可借助创作背景、作者创作风格以及诗(词)的类 型等分析主旨情感。 (3)不可“望文生义”,只认“诗(词)类型”“诗人 创作风格”等死理,而不认真读诗(词)。
考点 2 感受汉语语言特点,体会古诗词语 言的的表现力
考试范围:古诗词阅读考查采用浅显的课外 阅读材料
例3 (2018·宁波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如梦令
(2)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 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 一物象中,此类诗歌写出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 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不但形似,更求神似。如于
谦在《石灰吟》中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 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之情。由于作者 的经历不同、情趣爱好不同、对事物认识的深浅不 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也不同。
(选自《苏轼两浙诗选》)
【注释】①此诗为苏轼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 察看堤堰,转道秀州返杭时所作。文长老,蜀人,报 本禅院方丈。②吴音:指江浙一带方音。③搜句:作 诗。④浙东:指钱塘江以南越、婺、处、台等七州。
1.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诗中最直接体现这 个意思的一句是“ 吴音渐已变儿童 ”。(理 解内容)
2.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分析主 旨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文长老淡泊、安闲生活的羡慕,对 自己除了作诗之外一事无成的无奈,对遍赏浙东 山水、寄托诗情的愿望。
【解析】第1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能力。“离开家 乡已经很久了”,从诗句“吴音渐已变儿童”中的 “渐已”可以看出时间之久。第2题考查诗歌的情 感。要结合诗句意思回答,“师已忘言真有道”表 达对文长老的羡慕之情,“我除搜句百无功”表达 对自己除作诗之外一事无成的无奈,第四联写了诗 人对遍赏浙东山水、寄托诗情的愿望。
(2)特点概括:根据诗(词)句内容,概括人物、景物 等的特点。概括时用语要精确,忌重复。 2.想象描述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对所 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词)、 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 抓住形象特征,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 能偏离诗(词)的意境、主题和诗(词)人的情感,忌 仅仅翻译原句。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桃花溪
[唐]张 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 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矶:水边凸出的岩石。
首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深山野谷,云雾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在 山溪之上的小桥,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恍若仙 境一般。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 描述画面的想象。答题时要求根据所指定的诗句 展开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从各地的中考卷看,古诗词单篇阅读主要考查 学生对古诗词内容、情感、语言、意象意境、表 达技巧等的理解和感受。考查题型有填空题、选 择题和简答题。分值一般占4-5分,题量一般为 两道题,近年来,只出一道题的情况常有出现。
这个考点一般考查理解内容,想象描述场景, 体会主旨情感等。
【常见问法】 1.理解内容 (1)从诗(词)中找出某个词或某个句子。 (2)诗(词)句中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2.想象描述 (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词优美的意境。 (2)诗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 言进行描绘。
3.分析主旨情感 (1)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词)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知识放送】 1.常见的诗歌类型 (1)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 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 立业。多用典故,有明用的,也有暗用的,有正
面用的,也有反其意而用的。如杜牧在《赤壁》一 诗中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 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 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5)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 思念,或表达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如李白 的《送友人》。
(6)山水田园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 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 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或反映离乱,或 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或闺中怀人,或讴歌 河山。如杜甫的《春望》。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古诗文阅读
考点 1 理解浅显古诗词的内容,体会诗词 中蕴含的情感
考试范围:古诗词阅读考查采用浅显的课 外阅读材料
例1 (2019·金华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 题。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①
[宋]苏 轼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②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③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④。
(3)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报国无 门的忧愤;或抒写山河沦丧的痛苦,塞外生活的艰 辛;或抒发征夫思家的思念;或抒写对开疆拓土、 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等。盛唐是边塞诗
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大量的边塞诗人,代表诗 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 判官归京》。
(4)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由 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 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如李商隐的《夜雨寄 北》。
【解题技巧】 1.理解内容 这类题是容易题,只要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容易 得分。主要的命题角度有两种:(1)词句填空:根据 诗(词)句内容,填写恰当的字或句。特别要看清题 干指向的诗(词)句范围,如第几句或律诗中的第几 联;看清题干中限制的字数或句数,如一个字,一 句诗等;看清题干限定的范围,比如“景色”“心 情”等。
3.分析主旨情感 这类题出现的概率极高,常为第二题。要准确答题, 需注意以下三点: (1)对诗(词)主旨情感的理解主要建立在对诗(词)字 句的理解上。 (2)可借助创作背景、作者创作风格以及诗(词)的类 型等分析主旨情感。 (3)不可“望文生义”,只认“诗(词)类型”“诗人 创作风格”等死理,而不认真读诗(词)。
考点 2 感受汉语语言特点,体会古诗词语 言的的表现力
考试范围:古诗词阅读考查采用浅显的课外 阅读材料
例3 (2018·宁波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如梦令
(2)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 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 一物象中,此类诗歌写出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 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不但形似,更求神似。如于
谦在《石灰吟》中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 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之情。由于作者 的经历不同、情趣爱好不同、对事物认识的深浅不 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也不同。
(选自《苏轼两浙诗选》)
【注释】①此诗为苏轼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 察看堤堰,转道秀州返杭时所作。文长老,蜀人,报 本禅院方丈。②吴音:指江浙一带方音。③搜句:作 诗。④浙东:指钱塘江以南越、婺、处、台等七州。
1.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诗中最直接体现这 个意思的一句是“ 吴音渐已变儿童 ”。(理 解内容)
2.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分析主 旨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文长老淡泊、安闲生活的羡慕,对 自己除了作诗之外一事无成的无奈,对遍赏浙东 山水、寄托诗情的愿望。
【解析】第1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能力。“离开家 乡已经很久了”,从诗句“吴音渐已变儿童”中的 “渐已”可以看出时间之久。第2题考查诗歌的情 感。要结合诗句意思回答,“师已忘言真有道”表 达对文长老的羡慕之情,“我除搜句百无功”表达 对自己除作诗之外一事无成的无奈,第四联写了诗 人对遍赏浙东山水、寄托诗情的愿望。
(2)特点概括:根据诗(词)句内容,概括人物、景物 等的特点。概括时用语要精确,忌重复。 2.想象描述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对所 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词)、 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 抓住形象特征,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 能偏离诗(词)的意境、主题和诗(词)人的情感,忌 仅仅翻译原句。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桃花溪
[唐]张 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 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矶:水边凸出的岩石。
首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深山野谷,云雾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在 山溪之上的小桥,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恍若仙 境一般。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 描述画面的想象。答题时要求根据所指定的诗句 展开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从各地的中考卷看,古诗词单篇阅读主要考查 学生对古诗词内容、情感、语言、意象意境、表 达技巧等的理解和感受。考查题型有填空题、选 择题和简答题。分值一般占4-5分,题量一般为 两道题,近年来,只出一道题的情况常有出现。
这个考点一般考查理解内容,想象描述场景, 体会主旨情感等。
【常见问法】 1.理解内容 (1)从诗(词)中找出某个词或某个句子。 (2)诗(词)句中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2.想象描述 (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词优美的意境。 (2)诗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 言进行描绘。
3.分析主旨情感 (1)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词)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知识放送】 1.常见的诗歌类型 (1)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 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 立业。多用典故,有明用的,也有暗用的,有正
面用的,也有反其意而用的。如杜牧在《赤壁》一 诗中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 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 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5)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 思念,或表达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如李白 的《送友人》。
(6)山水田园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 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 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或反映离乱,或 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或闺中怀人,或讴歌 河山。如杜甫的《春望》。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古诗文阅读
考点 1 理解浅显古诗词的内容,体会诗词 中蕴含的情感
考试范围:古诗词阅读考查采用浅显的课 外阅读材料
例1 (2019·金华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 题。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①
[宋]苏 轼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②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③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④。
(3)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报国无 门的忧愤;或抒写山河沦丧的痛苦,塞外生活的艰 辛;或抒发征夫思家的思念;或抒写对开疆拓土、 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等。盛唐是边塞诗
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大量的边塞诗人,代表诗 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 判官归京》。
(4)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由 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 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如李商隐的《夜雨寄 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