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第二框善同犯罪斗争
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教学课件2019)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授龚舍 令疏远卑贱共承尊祀 远近俱发 谏曰 诸侯地不能为汉十二 以货赂自行 北与乌孙接 皆诣行在所 其号令变易 至於宣王 而汉兵诛莽 五十六 特召见永 累迁长信少府 大鸿胪 光禄勋 有端旬祠十五所 甘心欲通大宛诸国 余不盈统者 楼船攻败粤人 进《雅》 《颂》 行六 百三十里 其封昌为壮武侯 而太子蚤夭 不相亲附 上以累三光之明 而梁所杀虏略与汉中分 取之 残灭继嗣以危宗庙 居於西河圜 洛之间 破之 而人众不过什三 今师异道 乃欲以女充后宫 甲大穷 显太祖之功也 莽曰文亭 遂报强吴 请问耆老父祖故人有旧恩者 故桀 纣暴谩 不死何为 分屯要害处 饑寒疾疫 廑如黑子之著面 临国雒阳 略表山川 直守远郡 胜兵百五十人 沛公欲以二万人击秦峣关下军 饬己正事 寿百六十岁 水 日磾小疾卧庐 齐之以礼法 虽生 略其人民 为王者师 颇作诗歌 孝景时 今足下挟不赏之功 追谥嘉为忠侯 先是鸡泽之会 有司复言 《礼》父为士 召待诏 而稚无所上 太后除婴门籍 数月 季末淫祀 掾宜从众 忠信质直 权不足以自守 而由弃市 报仇过直 以临江为南郡 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 十月二日楚 郑分 先使入侍 战士或自盛以橐 三月 迄於四表 十三年而昭帝崩 与七十者 诏曰 前年夏 嫣驱不见 部刺史奉使典州 论议忠直 永远为郡吏 后岁馀 罪三也 尚 得十半 自入谢 与高 惠之间同 县十一 江州 唯天子建中和之极 殷勤之恩 岂称乎 公卿曰 古者祠天地皆有乐 又集承明殿 皆以分施 东粤相攻 虽竭精神 〔黄帝臣 号为三王 其文龙 学申 商刑名於轵张恢生所 亦无印绶官属 竟斩阳周 王嘉之争 莽曰探阳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杨氏 厥极疾 今计 唯独邯郸中兵耳 设庠序以化於邑 吾丘寿王字子赣 或不任下也 禄赐愈多 庆云见 君侯以王舅见废 以大河都尉玄成为后 王戊不寤 功未列上 冬 毁
主题班会——善同犯罪作斗争
主题班会:善同犯罪作斗争主题班会课内容:一、青春拒绝犯罪1、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2、未成年人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特殊原则二、有勇有谋的应对犯罪1、见义勇为。
匡正义2、有勇有谋,善于斗争教学过程:播放《青春舞曲》听了周笔畅的这一首《青春舞曲》大家有何感想:导入:人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是那么的短暂,青春因生命的短暂而弥足可贵,青春是美丽的,是绚丽多姿的,可是,有人却漠视青春,无视国法,由此酿成了一个又一个青春悲剧。
那么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如何同犯罪作斗争,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共同的话题。
同学们,你知道吗,在因特网上键入“校园暴力”这一主题立即搜索,立即可获得15800个校园犯罪案件,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45%,这一数据真让人心痛,是什么原因,使他们陷入了犯罪的泥潭,请大家看几起青少年犯罪的案例,思考这个问题。
◇广东学生群殴一人身亡◇学生抢劫老人为“解网瘾”◇父母疏于管教少年伦为罪犯一、青春拒绝犯罪(板书)1、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原因,最主要的还在于自身。
(内外的原因)青春期成为犯罪的高发期:一方面是未成年人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在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观念的严重欠缺归根到底与他们错误的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念有关。
(板书)2、未成年人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特殊原因(社会与法律给未成年人犯罪更多的宽容)在我国,为自己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受年龄限制,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年龄不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具体规定了未成年人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特殊原则,以最大限度地教育和挽救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
那么具体有哪些原则,请大家看课本,稍后分析案例a、差2天满14周岁的少年投毒杀人的该不该定罪?b、15周岁的少年经常偷盗他人财物的是否构成犯罪?c、17周岁零11个月的少年杀了人的该不该定罪,能不能判死刑?投影:1、不满14周岁,无论行为人实施了多么严重的危害行为都不构成犯罪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八大重罪负刑事责任3、已满16周岁的人对一切罪都负刑事责任,未成年人从宽处罚4、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可见,人生路是自选的,时光不会倒流,事后后梅时已晚。
善同犯罪斗争
分析原因:案例一
17岁的葛某某因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葛某某在校读书时成绩优秀,后因为有一次旷课被课任 老师批评了几句,他顿然产生逆反心理,一拍桌子,冲 出教室。从此离开了学校,与社会青年交往在一起,打 架闹事,构成寻衅滋事罪。
心理缺陷明显。未成年人正处于青春发育 期,自尊心强,遇事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 辨别是非能力差,抵抗不良影响的免疫力弱。 当满足不了膨胀的物欲或受到不良刺激时,极 易走上犯罪道路。个性压抑、逆反心理、闭锁 心理和群体心理等不良成分,是导致未成年人 走上犯罪道路的“心魔”。
A.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B.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行为实行防卫 C.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防卫 D.必须是针对进行不法侵害行为者本人实行防卫
三、辨析
正当防卫是正当的、合法的行为,可以大胆地不受限制地进行。 答:此观点错误。 (1)正当防卫只要不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就不负刑事责任。 (2)如果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的损害,那就是 防卫过当了。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减轻或者 免除处罚。 (3)为了鼓励公民敢于实施正当防卫,同犯罪行为做斗 争我国刑法还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 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 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条件
对于正在进行的行凶、 杀人、抢劫、强奸、绑架 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 全的暴力犯罪,由于这些 不法侵害行为性质严重, 且强度大,情况紧急,因 此,采取正当防卫行为造 成不法侵害人伤亡和其他 后果的,不属于防卫过当, 不负刑事责任。
1 2 3 4 5
• 针对不法侵害 • 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 不法侵害者本人
二、有勇有谋,应对犯罪
(新)第十课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二、青春拒绝犯罪
观看视频
观看视频“青少年犯罪警示教育片”
思考:青少年犯罪的客观原因是什么?主观原因有哪些?
如何才能做到“青春拒绝犯罪”?
分析犯罪的自身原因
阅读教材P111~113 的内容,结合观看 过的视频,思考、分析青少年犯罪的自身原 因是什么?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分析原因:一
刑罚的定义、特点和种类
刑罚: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 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是对付犯 罪的主要工具。
1.刑罚是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2.刑罚只能适用于犯罪分子 3.刑罚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适用 4.刑罚只能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确立 5.刑罚是特定机构执行的制裁措施
刑罚的种类(p108)
分析原因:三
个别未成年人有着不健 全的法治观念。许多未成年 罪犯或者不知法律为何物, 是彻头彻尾的“法盲”;或 者虽然知道法律,但视法律 如无物,将遵守法律当成 “胆小怕事”,将违法犯罪 视为“有胆有识”,直到被 绳之以法、真正认识到法律 的威严时,才追悔莫及。
善同犯罪斗争:见义勇为
阅读教材P115区志见义勇为的事迹,然后各抒己见,谈 谈自己遇到这样事的做法。
课小结
懂得犯罪后果
一、了解罪与罚
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触犯了刑律、应当受到 刑罚 刑罚处罚的行为
思考:
就“伟海父母的行为有社会危害性吗?法院 的判决正确吗?为什么?”
“大义灭亲”行为虽然从表面上不具有严重 的社会危害性,甚至具有亲社会性,但刑法 仍然认为它具有社会危害性,将它作为犯罪 ,原因在于我国法律不承认“家法”,不允 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私自处死他人;行为人 对违法犯罪的亲属,私自处死同样构成故意 杀人罪,但量刑时可以从轻处罚。
2020职业道德与法律(高教版)教案:+10.2+善同犯罪斗争
课堂教学安排(3)归纳总结,要求学生树立勇于同犯罪作斗争的勇气,认识到在犯罪面前有私心或怯懦畏缩只会纵容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探究活动四:痛打小偷。
(1)组织学生根据教材P112第一个活动框案例表演小品,观看后讨论PPT 出示的问题:你认为检察机关起诉方伟有道理吗?方伟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吗?(2)教师归纳讲解。
首先告诉学生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必要的防卫行为;然后指出本案中,小偷逃跑时,其不法侵害行为已视为结束,此时方伟抓住小偷后应与超市员工一起将其扭送到司法机关,而不能继续进行所谓的“防卫”,否则构成防卫过当;接着讲解防卫过当的条件。
用PPT出示下图:探究活动五:见义勇为。
(1)请一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教材P113活动框中区志见义勇为的事迹,然后各抒己见谈谈对区志行为的评价以及自己遇到这样事的做法。
(2)在学生畅谈的基础上,肯定区志见义勇为的品质和精神,大力提倡每个人都应具有见义勇为的行为,同时还要讲究方法,见义智为,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如教材P113链接中提到的拨打“110”报警电话,与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歹徒体貌特征,了解歹徒的去向,保护好现场,等等。
补充介绍“南工学子品行优,见义智为勇出手”案例。
(3)补充见义勇为的要件与法律规定:构成见义勇为的三个要件:一是以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为目的;二是具有不顾个人安危的情节;三是实施了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的行为。
这三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才构成见义勇为行为。
见义勇为视同工伤: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4)应对犯罪的综合办法:板书:有勇有谋应对犯罪;见义勇为敢于同犯罪作斗争;正当防卫的条件;见义智为;善于同犯罪作斗争。
七年级政治:见义勇为 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教材政治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 / 七年级政治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指导思想,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了解社会,树立正确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政治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课题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既是公民的义务,又是公民的权利,增强敢于、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意识。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1、用事实表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用事例表明,青少年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教学策略重点、难点重点:青少年应如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难点:青少年怎样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法选择“自主学习—小组合作—集体探究”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学法引导自主预习,集体讨论,参与合作法课堂组织形式常规课教具媒体组合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教学过程学习新课说一说:根据书本《谁为我作证》的漫画的内容,分析漫画中的人物行为,归纳出知识点。
1、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3)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也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
(4)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有高度社会主义觉悟和集体主义精神的表现。
(5)对违法犯罪现象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十分有害。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及运用案例分析问题的能力。
辨一辨:正方:见义勇为奋不顾身反方:见义勇为奋而顾身从辩论中引出第二目2、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提供平台,展示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分析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十课与违法犯罪作斗争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解预防犯罪的重要意义,理解掌握未成年 人犯罪的主观原因,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廉洁自律,做 守法的劳动者,同时要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 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课堂练习】 1. 2005年4月份一天中午,贵阳市17岁的小蕾在西餐厅 为客人服务时,发现客人落下一部价值6000多元的手机, 随手装入自己的口袋中,同时还用客人手机给贵州老家打 了一个长途电话。在客人返回寻找时,她拒不承认自己拿 走手机。在警方调查时,依然拒绝交出客人手机。 (1)你认为小蕾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属于什 么犯罪? (2)说一说当我们捡到物品时应该怎么做?
案例分析
中职生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社会青年堵 截要钱,小明无奈只好给了他。事后小明越想越 气,第二天便找了几个要好的同学找到这位抢钱 的社会青年,将其打伤。小明认为自己的行为属 于正当防卫。 你认为小明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小明应该怎么做?请你帮他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 己,制裁犯罪。
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曾有过"死刑"这种刑 罚制度,时至今日,仍有58个国家仍然继续存有并执行死 刑,其中包括美国、中国、日本等GDP位居世界前列的国 家。全球有96个国家已经废止了死刑,其余的国家则或是 已经10年以上未执行过死刑,或是仅允许在战时使用死刑。 所有欧盟成员国依据欧盟基本权利宪章第2条,禁止使用 死刑。蒙古是最近一个废止死刑的国家。
(讨论)上述案例中的三个学生差点误入犯罪的歧途。简 要说明他们差点误入犯罪的原因。
归纳总结:
归纳:
一、关于社会保护,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与 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是家庭的关爱和学校的教育不够,导致青少年 过早受外界不良风气影响。 三、最关键的原因是个人原因:青少年法律意识淡 漠,自控力差,认知能力低,价值观念扭曲,自我 保护能力差,冷漠无情、缺乏对生命的敬畏感,缺 乏正确的交友观等。
善同犯罪斗争 教学设计
〔第十课避免误入犯罪歧途〕善同犯罪斗争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和依法与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智慧。
教学准备学生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并选派一名代表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为避免学生收集来的案例资料繁琐、重复、缺乏针对性等情况发生,老师在课前应与各组进行必要的交流,了解情况,以便在备课时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最好准备好本环节的补充案例,以防教学时由于学生参与程度不足造成冷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计【导入】讲讲我们知道的那些令人痛心的故事。
选2~3个准备比较充分的四人学习小组派代表上讲台与全班交流他们在课前收集来的未成年人犯罪事件。
(每组只讲一个案件,要求讲解详细、生动。
)如果学生自己准备的案例比较丰富,已经能引起其他同学的关注和共鸣,则直接进入师生对话环节,如果学生提供的案例过于简单,老师可补充自己收集来的案例,如以下案例。
害人害己的“拔刀相助”:2002年4月的一天,某县一所中学的寝室里,学生余某和同住一室的陈某在熄灯后仍大声交谈,隔壁的同学王某等人因受到打扰睡不了觉很不满,双方发生争吵。
后来,陈某与王某就约好到学校操场上去“单挑”。
陈某带上一把水果刀防身,但后来出门时因要换鞋,随手将刀递给与他同寝室的余某,之后,陈某和王某按约定来到学校操场,余某带着那把刀,也跟到了操场上。
看到陈与王二人在对打,当时他那把刀就抓在手上,陈某被打得后退时,也许是想起了“拔刀相助”这个成语,余某见陈某打不过王某,就随手朝王某腹部连刺数刀,刺破了其回肠。
经法医鉴定,构成重伤。
刑法规定,14周岁以上的人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行为要负刑事责任,余某当时正好是14周岁超出一个月。
因此他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法制意识淡薄导致的敲诈勒索罪:这是一起敲诈勒索案件。
一位中学生,家庭条件较好,但是父母管教较严,平时给他的零花钱不是很多,但他有与同学攀比的心理,喜欢大手大脚地花钱。
一次,他在一部警匪连续剧中看到一个匪徒利用恐吓书信,向一个富豪人家敲诈巨款得手之后沾沾自喜的情节,不禁萌生了利用这种方法弄点钱用用的想法,心想反正能敲诈来钱更好,敲不来也无所谓。
初三政治《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说课稿
初三政治《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说课稿初三政治《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说课稿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三政治《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本课概述:1、本课在本书中的地位本课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检举控告、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重要手段,教育学生要敢于更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增强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
因此,本课是“公民与法律”板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下册教材中处于重要地位。
2、本课的知识结构本课书由四框组成。
第一框明确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既是公民的义务,又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
第二框帮助学生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机智勇敢地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第三框主要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增强法律意识。
在第三框学习的基础上,再引入诉讼程序方面的一些简单知识,培养学生能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这是第四框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3、总体教法建议在教学中可考虑从鲜活的案例、生动的漫画、有互动效果的多媒体flash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出问题,启发学生自主地去思考、分析。
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在案例的使用上应符合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并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的生活。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认识到: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既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
2、过程与方法(1)、利用社会热点、时事新闻事例来分析、理解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能用事例来说明青少年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2)、讲授知识点时,注重学生对案例的主动分析与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3)、结合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掌握一些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方法,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善同犯罪斗争
课堂小结
善同犯罪斗争
未成年人犯罪的自身原因
青春拒绝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特殊规定
有勇有谋 应对犯罪
见义勇为,敢于同犯罪做斗争 正当防卫的条件
见义智为,善于同犯罪做斗争
自我修养 自我控制 见义勇为 见义智为
四、简 答
题
• 1、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列 举出三个 原因) • 2、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 条件有哪些? • 3、搜集1~2个未成人犯罪的案例
二、有勇有谋,应对犯罪
探究活动三:痛打小偷
观看小品“痛打小偷”,思考、回答: 超市老板的行为 构成正当防卫吗?
小偷逃跑时,其不法侵害行为已视为结束,被抓后应将其扭送到司法 机关,而不能继续进行所谓的“防卫”,否则构成防卫过当。
公交车上抓小偷属于正当防卫吗?
正 当 防 卫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 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受 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 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 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行卫。
拨打“110”报警 电话,与犯罪分子巧 妙周旋,记住歹徒体 貌特征,了解歹徒的 去向,保护好现场。
在保全自己、减 少伤害的前提下,巧 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 的力量,采取灵活多 变的方式,将犯罪分 子绳之以法。
每人都 应有见义勇 为的行为, 还要讲究方 法,见义智
补充见义勇为的要件与法律规定
民政部、劳动保 障部、财政部等有关 政府部门或见义勇为 基金会既要进行必要 的表彰和奖励,又要 做好有关见义勇为人 员保护工作。见义勇 为人员经认定为工伤 的,按工伤保险条例 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 遇。
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 除处罚。
无
限
防
卫
权
《刑法》第20条第2款明确规
2019-2020年(秋)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10课 他们为什么会犯罪教案 人民版.doc
第一环节
“案情发布”
第二环节
“想一想”
2、让学生阅读“案情发布”,组织学生分两大组讨论“想一想”中的两个问题。
2、在阅读和讨论交流中认识到未成年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法律意识淡薄,加深对“一起干不会有事”危害的认识。
合作学习,启发学生思考,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第三环节
“法官忠告”
3、展示课件让学生阅读并讨论“这件事与你无关”、“出了事不要你负责”在法律面前起作用吗?
—→启示
2、认真学法,自觉守法
教学流程
第3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执教者个性化调整
一、设问导入新课
1、公布70%左右的青少年犯罪案件是青少年团伙作案,问:①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高的团伙犯罪事?②一起干当真就没事吗?
1、学生讨论交流,探寻导致如此高的团伙犯罪率的原因。
直接点明主题,引发学生深思
4、学生讨论得出共识: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增强法制观念。
引导学生寻求法律允许的途径。
三、巩固练习
7、指导学生以“年少如何做到不无知?”为主题写篇小论文。
5、在学写论文的过程中再次分析学习法律的重要性,要防微杜渐。
进一步围绕主题,进行总结与反思
板书设计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及联系
怎么就错了呢?
刑法规定
——年少无知导致犯罪
三、巩固迁移
6、组织学生给王宜写一封信“王宜,我想告诉你”。
6、在信中进一步利用法律知识分析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结巩固,达到觉悟和情感的统一
板书设计
“别人犯错,我犯罪”
——报复心理导致犯罪——
法官忠告
法律依据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课-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我问你答
本案中沈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总结
沈某的行为是犯罪,确切地说是抢劫罪。那什 么是犯罪?为何沈某只抢了八毛钱,却被判罚 八千,还被判有期徒刑?带着这个问题,我们 进入今天新课的学习。
新课 讲授
一、犯罪的概念与特征
犯罪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律、 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善于斗争的同时要有勇有谋 3、职业生涯廉为本 腐败行为,职业腐败,刑法里面的腐败定罪。。。。
类;学会用 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把小组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等方法贯穿课堂, 让学生体味自主学习的乐趣。
情感目标:
树立法治观念,提高预防犯罪的意识,避免误 入犯罪歧途。
歌里的主人公什么身份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一、懂得犯罪后果 1、了解罪与罚 犯罪定义;犯罪基本特征;犯罪的本质特征 犯罪与刑罚的关系; 刑罚规定 2、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刑法的作用:1、2、3、4 二、善同犯罪斗争 1、青春拒绝犯罪 个别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启示。 2、有勇有谋,应对犯罪
面对犯罪应当做出正确选择:对不法侵害者实施必要的 防卫行为:正当防卫的条件
• 凌晨4点多钟,男子离开后,女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报了案。 • 1个多小时后,男子落网。
九、职业生涯廉为本:
在前面职业道德里面有职业腐败的内容知识,之前说 过医疗腐败,医药回扣等腐败问题,那么这些现象是 违法还是犯罪?
在刑法里面对于腐败的犯罪定义为什么犯罪?(职务 犯罪)
职务犯罪定义: 常见的职务犯罪: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导入新课
歌曲《铁窗泪》
• 铁门哪铁窗铁锁链, • 手扶着铁窗我望外边, • 外边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哇, • 何日重返我的家园。 • 条条锁链锁住我, • 朋友哇听我唱支歌, • 歌声有悔也有恨呐, • 伴随着歌声一起飞 • 月儿啊弯弯照我心, • 儿在那牢中想母亲, • 悔恨没听娘的话呀, • 而今我成了狱中的人……
第九课第二框善犯罪斗争
(1)私自买卖剧毒氰化物触犯了什么法律?会受到什么处罚?
(2)谈一谈杨海东为什么走上犯罪道路?
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再次交流研讨、分析案例,结合课件的动态演示,形象理解认同法律、自觉守法的深刻内涵,增强预防犯罪的意识。
在教学中,通过问题的引导,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的案例,边分析案例,边解决设置问题,以此加深学生对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理解掌握,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
课后
作业
1.完成学生用书[素质演练]部分练习题。
2.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见义勇为”为题,写一篇演讲稿。(不少于500字)
认真完成。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案例情境——设疑探究——启迪思维——激趣导思——引导学习——巩固提高——能力升华——学以致用。
在教法学法上,以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为主,用案例作教学主线贯穿本课知识,精心设置问题,步步深入,激趣导学,根据案例从不同角度设计分析问题,通过学习案例让学生掌握教材知识。同时,进行多种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知识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整体思路清晰,线索明朗,理论与实际契合度高,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
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观察并收集涉及同犯罪分子做斗争的材料。
教学过程
环节
主要内容
教学活动
教师
学生
导入
新课
善
同
犯
罪
斗
争
[情境创设]
因盗窃罪判刑3年的小华在上小学时,就曾多次有过小偷小摸的行为,逐渐养成了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尽办法据为己有的不良品性。初中二年级的一天,他从居民家的窗户爬进室内,将钱和首饰偷出,结果被判刑。
第4单元 第十课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第10.2善同犯罪斗争
第三,道德观颠倒,维权观缺失。案例3反映的正是这一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往往不辨是非,不分善恶,常常是哥们儿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不了解自身的合法权益,也不知如何用合法的手段来维护,以毒攻毒,即以非法手段维护权益而导致犯罪。
2.教师活动探究活动一:分析犯罪的自身原因。
(1)用PPT呈现三个案例,要求学生结合阅读教材P109~111的活动框文字、正文、点评、链接,思考、分析当事人犯罪的自身原因是什么?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案例1:17岁的葛某某因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葛某某在校读书时成绩优秀,后因为有一次旷课被老师批评了几句,顿然产生逆反心理,一拍桌子,冲出教室。从此离开了学校,与社会青年交往在一起,打架闹事,构成寻衅滋事罪。
方法能力
自觉预防犯罪,敢于、善于与犯罪行为作斗争;学会正当防卫;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远离职务犯罪,珍惜人生,追求真正、永久的幸福。
教学
方法
案例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内容及人员安排
展示检查方式
知识回顾
1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刑法在哪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抢
答
组
织
学
习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4分钟)
探究活动五:见义勇为。聆听区志见义勇为事迹的朗读,培养见义勇为意识和精神,在与犯罪作斗争时要注重讲究方式,保护自己,做到见义智为。
第三目:职业生涯廉为本(8分钟)
八年级政治: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教材政治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 / 八年级政治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指导思想,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了解社会,树立正确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政治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1、2、设问:你听说“舍生取义”这个成语吗?你认为舍“生”,舍是什么?取“义”,又取的是什么?看到视频资料中的案例,你的感受又是什么?(注:问题应是递进式的,要注意根据学生对每个问题的反映来及时调整教师的问题。
)学生活动:思考、质疑、临桌同学相互讨论(教师引入新课)一、(板书)教师: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好的、值得颂扬的事。
但也有少数犯罪分子会蓄意破坏我们的正常生活,干出为非作歹的事。
面对这种情况,A、应该怎么办?B、同违法犯罪做斗争都需要依靠谁?学生自由谈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归纳:学生思考:在制裁违法、惩处犯罪的斗争中,既然有国家执法机关在发挥其职能,为什么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呢?教师给予提示——从不同角度思考、归纳:1、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板书)教师:随着人们的政治、法律素养及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能看到许许多多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光荣事迹。
这些事迹是我们的社会大力颂扬的。
但是也有这样的场景:图片:袖手旁观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图片的内容,发表评论。
教师进一步设问:如果图中围观的人中有你,你们又会怎么做呢?学生活动:畅谈个人的观点(3分钟左右)(引出第二个问题)2、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板书)教师:刚才同学们谈到了许多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方法。
大家再想想:你们认为哪些更有效、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国家与人民的利益。
善同犯罪斗争 课件 PPt
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变化与犯能力增强,有了自己的想法;但独立判断能力不强, 容易受网络、书刊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自尊心增强了,不能忍受任何有伤自尊的事,为维护自 尊,有时可能不顾一切,甚至违法犯罪。 渴望友情,但容易受同龄人的不良行为的影响,被坏人 拉下水。 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不 良风气的诱导,受坏人的教唆。 有了性意识,难以从正常渠道获得,受不良书刊或淫秽 光盘的影响,个别人走上了犯罪道路。 注重感情,有热情,有活力,但容易冲动,不计后果。
正当防卫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 • • • 必须针对不法侵害,才能实施防卫。 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 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 不能故意挑起别人对自己的攻击,然后以 “正当防卫”为借口加害他人。 • 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限度,对不法侵害 人造成重大损失。不能防卫过当。
●有勇有谋,应对犯罪
见义勇为是高尚的品质,会得到全社会的赞扬和 敬佩。但从犯罪分子的凶恶和未成年人的脆弱两 方面来说,未成年人不能卤莽行事。因为自己极 易受到伤害,更不利于制服犯罪。有勇有谋,才 能有效地打击犯罪。 原则:遭遇犯罪时,要分析力量对比,不能硬碰 硬,要保全自己,巧妙地借助他人和社会的力量, 将犯罪分子制服。 方法:包括及时拨打“110”;虚张声势,与犯罪 分子巧妙周旋;记住歹徒的体貌特征;了解歹徒 的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等。
课堂练习
填空: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 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 免受 正在进行 的不法侵害,对不 法侵害者实施的 必要 的防卫行 为,属于正当防卫。
选择题:
1、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 ABC ) A.生理、心理变化未得到及时正确的引导 B.在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观念上存在欠缺 C.家庭、学校和社会也有责任 D.刑法对此类犯罪规定了特殊的原则
第10课2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2.见义勇为的构成要件:
一是以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为目的; 二是具有不顾个人安危的情节;
三是实施了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抢险、救灾、救人的行为。
3.见义勇为的意义:
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加强社会治 安综合治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3日上午,当地公安机关干警到银行,为这名见义勇为 的员工颁发了“公民见义勇为奖。”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①结合案例说说什么是见义勇为? ②面对违法犯罪,做到见义勇为的必要性。 ③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依法同各种犯罪行为作斗争?
1.见义勇为的内涵 公民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
(3)充分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廉洁自律,做守法的劳动者
阅读118页中间的案例,思考下列问题: 1.程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的? 2.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阅读课本118-119页相关链接的内容,归纳总 结刑法中规定的职务犯罪都有哪些。
启示:
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廉洁自律,自觉防范职业腐 败,作知法守法的劳动者。
A.抢夺罪 B.一般违法行为 C.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
多项选择:
3.下列行为属于犯罪的有( ) A.王某因与张某发生纠纷,将张某打成重伤 B.小明在某公司上班,收受客户回扣500原 C.小李为了职务晋升,伪造了假的大学本科文凭 D.许某在担任公司会计期间,私自挪用公司财产三十万元。
案例分析:
2003年3月22日下午4时左右,广州市初二女生小苏坐公交 车回家时,无意发现一个男子正盯着一名60多岁用手机与人通话 的老太太。突然该男子夺过老太太的手机跳下车,跑出十几米远 。小苏见状把书包抛在地上,跳下车追歹徒。曾是足球队员的她 飞起一脚踹了过去,歹徒像足球一样在地上翻滚,挥手一刀划过 了小苏的腋间。随后歹徒抛下抢来的手机,穿过数十个围观者扬 长而去。当时没有一人上前助见义勇为的小姑娘一把,而老太太 拿回被抢的手机,仅说了一声“谢谢”后就不见了人影。一名摩 的司机则称赞小苏:“好样的!”晚上小苏洗澡时才发现伤口, 被送到医院缝了六针。
第十课第二框:善同犯罪斗争
集
体
讨
论
1、正当防卫的条件包含哪些?
2、你对见义勇为和见义智为有何看法?
成
果
展
示
请同学回答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
评
价
反
馈
本课主要学习了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和法律上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宽容,青春要拒绝犯罪,做未成年人正确的事情,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同时也要履行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当碰到犯罪发生时,要敢于或者善于同犯罪做斗争,不要无视犯罪的发生,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要避免职务犯罪,远离诱惑。
没等严凯开口说话,他的头上突然挨了一闷棍,感到一阵晕眩。跑开的那几个男女见他倒下,又围了过来,抬脚用力往他身上踹。无力还手的严凯,只能用手紧紧地护住头。
严凯说,那6个人打完他,就去那个中年男子身上掏钱,钞票撒了一地。他们捡起地上的钱,还想来掏严凯口袋里的手机和钱包,他蜷成一团紧紧抱着,那些人试了几次不成,就走了。
中年男子一边跑一边大喊“抢劫啦,快救我”,跑到公交站就跑不动了,大口喘着粗气。严凯赶紧跑过去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中年男子说:“有人抢劫,求你救救我!”
追上来的6个男女看到严凯,停下了脚步。严凯冲他们说:“你们是不是抢劫?”那几个男女一听,立即四散跑开。严凯拔腿就追,伸手抓住了跑向公园南门的一男一女,用力一拽,把两个人拉倒。
善同犯罪斗争
一、青春拒绝犯罪
1、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
(1)生理和心理发生了巨变
(2)在思想品德品质和法律观念上存在严重欠缺
2、社会和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原则
参照刑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说明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是什么态度。
二、有勇有谋,应对犯罪
1、见义勇为,敢于同犯罪做斗争
第十课 第二课时ppt课件
正确的做法是: 1、向家长和老师报告, 2、拨打110或者直接到公安机关报案, 3、让有关部门来教育、处罚丁继光。
青少年应负刑事责任的范围:(我国对违法
当受到他人鼓动、唆使、胁迫参与违法犯罪活动时, 注意: 诸如“ 这件事与你无关” “ 出了事不要你负责”之 类的话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在法律面前不起作用。
第四框:《别人犯错,我犯罪? 》 阅读117页的案情发布《以牙还牙,错了吗?》
“王宜被判刑引起多方震动”,118页同学们的观 点有法律依据吗?如果你是法官,你会如何断案?
阅读120页的案情发布《一位年轻“黑客”的训》, “黑客”带来什么危害?我们可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危害:制作、传播电脑病毒,导致电脑死机、 瘫痪,硬盘数据丢失等。 教训:未成年人应依法实施自己的行为,不能 因一时的寻求刺激、逞能好胜而犯罪。青少年应依 法规范网络行为,做遵纪守法的网络公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本课小结:
1、未成年人违法 犯罪的原因:
无知 盲目模仿 盲目从众 报复心理 逞能好胜等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策略
青少年自己要学法、知法、守法,拒绝不良诱 惑,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慎重交友; 父母要加强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 学校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国家要明确立法,加强执法,净化社会环境。
危害:这不仅让自己走上了违 法犯罪的道路,客观上也助长了他 人违法犯罪行为。 “他们一起干”的实质:
团伙犯罪
青少年喜爱聚会,热衷于群体户外活动。任 何才能避免因为某些“馊主意”的影响而使群体 活动走上邪路? (1)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认知:了解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和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了解实施正当防卫的条件,懂得与违法犯罪作斗争要有勇有谋;了解职务犯罪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观念: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树立廉洁为本的价值观。
运用:自觉预防犯罪,敢于、善于与犯罪行为作斗争;学会正当防卫;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远离职务犯罪,珍惜人生,追求真正、永久的幸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观原因。
难点: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资源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109~115,《教师教学用书》P128~140相关内容;《学习指导》P46~60相关内容;PPT课件。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下载视频“青少年犯罪警示录(02)”;指导学生排练小品“痛打小偷”。
学生:提前阅读教材有关的案例与材料;每人搜集一个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案例;排练小品“痛打小偷”。
六、板书设计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4分钟)1.教学内容观看视频“青少年犯罪警示录(02)”。
2.教师活动(1)播放视频“青少年犯罪警示录(02)”(教师事先播放观看,然后进行节选,最好不超过3分钟;或者结合学校、班级的法制教育事先进行观看)。
(2)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看到了青少年犯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外部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青少年自身。
那么如何防止这一问题产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3)板书:善同犯罪斗争、青春拒绝犯罪。
3.学生活动观看视频“青少年犯罪警示录(02)”,思考犯罪的主观原因,如何才能做到青春拒绝犯罪。
(二)研习新课(32分钟)第一目:青春拒绝犯罪。
(13分钟)1.教学内容(1)未成年人犯罪的自身原因。
(2)刑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特殊原则。
2.教师活动探究活动一:分析犯罪的自身原因。
(1)用PPT呈现三个案例,要求学生结合阅读教材P109~111的活动框文字、正文、点评、链接,思考、分析当事人犯罪的自身原因是什么?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案例1:17岁的葛某某因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葛某某在校读书时成绩优秀,后因为有一次旷课被老师批评了几句,顿然产生逆反心理,一拍桌子,冲出教室。
从此离开了学校,与社会青年交往在一起,打架闹事,构成寻衅滋事罪。
案例2:因吃喝玩乐欠了同学500元钱,17岁的杨小宇(化名)用玩具手枪抢劫了司机手机一部和62元现金,被捕。
他不以为然,认为玩具手枪只是玩玩而已,不构成犯罪。
案例3:17岁的周某在打台球时被素不相识的闵某等人砍伤,闵某等人逃逸。
半年后周某得知闵某在网吧上网,欲讨回自己被砍伤时的医疗费。
但他不知寻求法律的帮助,而是邀集同伙携带刀具将闵某及自己并不认识的与闵某在一起的戴某等四人砍伤。
闵某、周某等由于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罪被刑事拘留。
(2)巡视、指导学生讨论;要求学生在讨论中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青少年犯罪案例进行。
(3)在各组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未成年人犯罪的自身原因。
第一,心理缺陷明显。
案例1以及教材P109的活动框“青春期的变化”、P110的链接,都告诉我们未成年人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自尊心强,遇事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辨别是非能力差,抵抗不良影响的免疫力弱;当满足不了膨胀的物欲或受到不良刺激时,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个性压抑、逆反心理、闭锁心理和群体心理等,是导致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心魔”。
第二,人生观、法制观错误。
案例2就说明了这一点。
在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中,多数人生观存在问题,贪图享乐,自私自利,为满足个人欲望,不惜偷抢拐骗,拦路抢劫;法制观念不健全,相当一部分是法盲,不知法律为何物,法律意识淡薄,分不清违法犯罪行为的界限,有的将违法犯罪视为“有胆有识”。
第三,道德观颠倒,维权观缺失。
案例3反映的正是这一点。
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往往不辨是非,不分善恶,常常是哥们儿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不了解自身的合法权益,也不知如何用合法的手段来维护,以毒攻毒,即以非法手段维护权益而导致犯罪。
探究活动二: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最大限度的教育与挽救。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11正文和第二个链接,讨论、回答PPT出示的问题:刑罚规定的未成年人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特殊原则有哪些?为什么这样规定?对我们有何启示?(2)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刑法第17条、第49条作了具体的规定,这样规定是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犯罪原因,以最大限度地教育和挽救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
板书:未成年人犯罪的自身原因、未成年人犯罪特殊原则。
3.学生活动探究活动一:分析犯罪的自身原因。
(1)分组讨论,第一、二、三小组各选派一位代表发言。
(2)通过该探究活动,认识到青春期是犯罪的高发期,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增强法制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拒绝犯罪。
探究活动二: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最大限度的教育与挽救。
(1)阅读教材P111正文和第二个链接,小组讨论,第四小组推荐一位代表回答问题。
(2)通过该探究活动,懂得国家为了挽救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所采取的司法措施,珍惜青春年华,走好青春之路。
第二目:有勇有谋,应对犯罪。
(11分钟)1.教学内容(1)正当防卫的含义和条件。
(2)见义勇为、见义智为。
2.教师活动探究活动三:蜘蛛侠。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112第一个活动框案例,讨论PPT出示的问题:彼得走上除暴安良之路的原因给了你什么启示?日常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侵害他人的犯罪,会挺身而出吗?说说你的理由。
(2)巡视、指导学生讨论,也可要求学生对第二个问题在组内展开小辩论。
(3)归纳总结,要求学生树立勇于同犯罪作斗争的勇气,认识到在犯罪面前有私心或怯懦畏缩只会纵容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探究活动四:痛打小偷。
(1)组织学生根据教材P112第一个活动框案例表演小品,观看后讨论PPT出示的问题:你认为检察机关起诉方伟有道理吗?方伟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吗?(2)教师归纳讲解。
首先告诉学生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必要的防卫行为;然后指出本案中,小偷逃跑时,其不法侵害行为已视为结束,此时方伟抓住小偷后应与超市员工一起将其扭送到司法机关,而不能继续进行所谓的“防卫”,否则构成防卫过当;接着讲解防卫过当的条件。
用PPT出示下图:探究活动五:见义勇为。
(1)请一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教材P113活动框中区志见义勇为的事迹,然后各抒己见谈谈对区志行为的评价以及自己遇到这样事的做法。
(2)在学生畅谈的基础上,肯定区志见义勇为的品质和精神,大力提倡每个人都应具有见义勇为的行为,同时还要讲究方法,见义智为,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如教材P113链接中提到的拨打“110”报警电话,与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歹徒体貌特征,了解歹徒的去向,保护好现场,等等。
补充介绍“南工学子品行优,见义智为勇出手”案例。
(3)补充见义勇为的要件与法律规定:构成见义勇为的三个要件:一是以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为目的;二是具有不顾个人安危的情节;三是实施了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的行为。
这三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才构成见义勇为行为。
见义勇为视同工伤: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4)应对犯罪的综合办法:板书:有勇有谋应对犯罪;见义勇为敢于同犯罪作斗争;正当防卫的条件;见义智为;善于同犯罪作斗争。
3.学生活动探究活动三:蜘蛛侠。
阅读教材P112第一个活动框案例,分小组讨论、辩论,交流体会与做法,培养与罪犯作斗争的勇气。
探究活动四:痛打小偷。
观看小品“痛打小偷”,了解正当防卫的条件,懂得正当防卫的限度。
探究活动五:见义勇为。
聆听区志见义勇为事迹的朗读,培养见义勇为意识和精神,在与犯罪作斗争时要注重讲究方式,保护自己,做到见义智为。
第三目:职业生涯廉为本(8分钟)1.教学内容(1)腐败的危害。
(2)职务犯罪的种类。
(3)以廉洁为本。
2.教师活动探究活动六:志武走上犯罪之路。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114活动框中的案例,分析志武犯罪的原因,说说腐败的危害,如何从自我做起,防止重蹈覆辙。
(2)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指出,志武犯罪是腐朽没落的人生观、价值观所致,不思进取,享乐至上,面对金钱和权利丧失了自我。
这是一种腐败。
腐败的危害很多,如败坏政府的威信,造成国家、集体和公民的财产流失,破坏社会的公平、公正,使人走上犯罪的道路等。
探究活动七:廉洁为本,杜绝职务犯罪。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14~115的链接、正文和点评,思考、回答问题:什么是职务犯罪?常见的职务犯罪有哪些?如何面对职务犯罪?(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
第一,职务犯罪是指具备一定职务身份的人实施的与其职务相关的犯罪行为。
第二,常见的职务犯罪包括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
第三,面对职务犯罪首先要有正确的“三观,做到自立、自强、自爱、自律;其次要用理性和责任约束自己,自觉遵纪守法;再其次是培养健康向上的爱好,不被一时的灯红酒绿所迷惑,拒绝诱惑;最后是廉洁为本,珍惜美好的青春和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远离犯罪。
板书:职业生涯廉为本;腐败危害巨大;职务腐败(及其内容);远离诱惑廉洁为本。
3.学生活动探究活动六:志武走上犯罪之路。
阅读教材P114活动框中的案例,分析志武犯罪的原因,了解腐败的危害,作为今后参加工作后的借鉴,走好职业生涯每一步。
探究活动七:廉洁为本,杜绝职务犯罪。
(1)阅读教材P114~115的链接、正文和点评,各小组讨论,推选一位代表发言。
了解职务犯罪及其主要内容,懂得廉洁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每位同学大声朗读教材P115最后一个自然段,细细品味其含义。
(三)课堂小结(3分钟)1.教学内容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内容。
2.教师活动(1)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强调指出要加强自我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青春拒绝犯罪,走好青春每一步;敢于与犯罪作斗争,善于与犯罪作斗争,培养廉洁意识,将来工作后要远离职务犯罪,走好职业生涯每一步。
用PPT出示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与教育点。
(2)板书:自我修养自我控制;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珍惜青春廉洁为本。
3.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板书归纳本节课学习的要点。
(四)课堂练习(5分钟)1.教学内容学习评价。
2.教师活动用PPT出示:(1)单项选择:《学习指导》P49第16-18题。
(2)多项选择:《学习指导》P51第13-15题。
(3)辨析:《学习指导》P52第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