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式知信行模式
行为改变理论
维、推理、信念等)
主要应用于促进汽车安全带使用、遵医行为和健康
筛检
理论假设
认识到某个负面结果对自己的健康和利益是严重 1958 年,Hochbaum 研究妇女的乳腺癌筛检行为
发现:那些认为自己可能会得乳腺癌且可以从
的威胁,而且这种威胁是现实的
早期筛检中获益的人群至少有82%的人至少参加
过1次X线检查;而那些认为自己不可能得乳腺 癌也不可能从早期筛检中获益的人群只有21%的 人参加过早期X线检查。
自觉疾病易感性 + 内部回报 实施有害健康行 自觉问题的严重性 为所带来的主观 愉快感受 打算行动 行动的引发物 教育、出现疾 病的一些症状 、媒介效应
自觉行动的好处
行动的可能性 - 自我效能 外部回报 自觉行动的困难 有信心进 实施有害健康 行该行为 行为改变 行为所带来的 某种客观益处 年龄、性别、种族、受教育水平、个人 特征、社会经济地位、知识等因素
• 知觉到疾病的严重性(Perceived Severity)
–人们对于某种疾病严重性的判断,包括两方面的反应 ,一种是对临床后果的反应,另一种是对疾病产生的 社会后果的反应
理论概念
• 知觉到采取行动的益处(Perceived Benefits)
–人们对于采取某种行为以后,能否有效地降低患 病的危险性和减轻后果的判断。
提高知识
衡量行为改变的得失
促进行为改变的正性期望
行为变化阶段
3. 转变准备阶段(Preparation): 在未来一个月内改 变自己的行为
确定和解决行为改变的障碍 获取社会支持
激发潜能
将行为分解为容易实现的 “小步骤”
行为变化阶段
4. 行为转变阶段(Action):在过去六个月中行为已
健康教育学第三章行为改变理论(20120915)
2019/9/13
潘建平文档
16
行为改变阶段模式将行为的改变分成五个阶段,但对象
的行为变化并不总是在这五个阶段间单向移动(图3—3),而是
可以从任何一个阶段退回到一个早前的阶段。
2019变阶段理论
我从来没
想过戒烟 从未 想
我知道吸烟 有害健康, 但是我不想
戒烟
我准备明 天戒烟!
2019/9/13
潘建平文档
8
“认知不协调”
人们从接受知识到改变行为是一个非常
复杂的过程,知、信、行三者间的联系并不
一定导致必然的行为反应。
人们掌握了某种知识,有可能不按照它
去行动:知识与行为有不一致的情况,即
“认知不协调”。
2019/9/13
潘建平文档
9
“认知不协调”
例如,许多人明知吸烟有害,且 明确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吸烟, 但自己仍坚持吸烟。
是目前用以解释和指导干预健 康相关行为的重要理论模式。
2019/9/13
潘建平文档
12
健康信念模式的基本内容
• 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人们要接受医生的建议而采取某种有益健 康的行为或放弃某种危害健康的行为,需要具有以下几方面 的认识:
1.知觉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威胁,并进一步认识到问题 的严重性;
2.对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的结果的估计,包括认识到该行为 可能带来的好处,同时也认识到采取行动可能遇到的困难;
我已经三天 没有吸烟了
哈!
恭喜你, 3年没有 吸烟了, 太棒了
没有认识
2019/9/13
思考
准备
行动
潘建平文档
持续
18
二、社区组织和社区建设
(一)主要概念
健康管理师-第六章-健康教育学(多选题)
第六章健康教育学(多选题)1.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特点是A.潜伏期长B.特异性差C.协同作用强D.变异性大E.广泛存在答案:A,B,C,D,E2.健康教育结局评价指标包括A.生活质量的变化B.项目实施前后的健康风险变化C.卫生知识知晓率D.对象的生理健康指标E.对象的心理健康指标答案:A,B,D,E3.健康教育诊断(需求评估)的内容包括A.社会诊断B.流行病学诊断C.行为与环境诊断D.教育与组织诊断E.管理与政策诊断答案:A,B,C,D,E4.健康教育过程评价的指标包括A.项目活动执行率B.干预活动覆盖率C.目标人群参与率D.有效指数(目标人群参与率/预期参与率)E.目标人群的满意度答案:A,B,C,D,E5.人际传播的形式包括A.二人间传播B.书信与书籍传播C.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传播D.网络与电视传播E.小群体间传播答案:A,C,E6.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内容包括A.制订实施的工作时间表B.实施的质量控制C.组织机构建设D.培训实施人员E.设施设备与健康教育材料准备答案:A,B,C,D,E7.社区健康教育计划应包括哪些内容A.教育的内容、目的和目标B.教育的时间、地点C.教育的培训方案、教材D.教育的形式E.教育的评价方式答案:A,B,C,D,E8.下列属于格林(PRECEDE-PROCEED)模式的基本内容的是A.社会诊断与流行病学诊断B.自动化诊断与评价C.行为与环境诊断D.教育和组织诊断E.管理与政策诊断答案:A,C,D,E9.健康信念模式主要包括( )A.感知疾病的威胁B.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C.感知健康行为的障碍D.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E.社会人口学因素答案:A,B,C,E10.健康促进的主要策略是( )A.支持性环境B.发展个人技能C.强化卫生服务系统行动D.调整卫生服务方向E.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答案:A,B,D,E11.与健康相关行为改变有关的理论模式是( )A.拉斯韦尔传播模式B.健康信念模式C.知信行理论模式D.行为阶段改变理论模式E.生物医学模式答案:B,C,D12.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包括A.知信行模式B.健康信念模式C.自我效能理论D.行为改变理论E.健康管理理论答案:A,B,C,D13.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A.信息扩散远B.传播范围广C.传播对象众多D.传播速度快E.传播速度慢答案:A,B,C,D14.根据PRECEDE-PROCEED模式,健康教育诊断包括A.社会诊断B.自动化诊断C.行为与环境诊断D.执行系统诊断E.管理与政策诊断答案:A,C,E15.常用人际传播形式与传播媒介主要有()等形式A.人际传播的应用B.针对个体的传播材料C.针对群体的传播材料D.针对大众的传播媒介E.新型媒介的应用答案:A,B,C,D,E16.属于健康教育计划评价的是()A.过程评价B.结局评价C.认知评价D.效应评价E.健康评价答案:A,B,D17.促进健康的行为特点有( )A.有序性B.规律性C.适宜性D.差异性E.和谐性答案:A,B,C,E18.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健康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 )A.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B.满足群体健康干预与健康管理工作的需求C.满足个体化健康干预与健康管理工作的需求D.有助于实现社区群体健康管理工作的目E.群体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方法与策答案:B,D,E19.健康教育计划中需求评估的社会诊断的内容包括( )A.目标社区或人群的生活质量B.了解社区资源C.区别社会行为与个人行为D.了解社会、经济、文化环境E.分析是否讨好行为答案:A,B,D20.现阶段,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医院的教育形式应该有哪几类( )A.患者健康教育B.社区健康教育C.社会性宣传教育D.医护人员健康教育E.预防和康复的教育答案:A,B,C21.针对大众的传播媒介包括A.报纸B.杂志C.广播D.电视E.健康用品答案:A,B,C,D22.针对群体传播的材料包括A.宣传栏B.招贴画C.海报D.标语和横幅E.影像材料如DVD答案:A,B,C,D,E23.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的原则有A.与日常生活相结合B.循序渐进,逐步改善C.点滴做起,持之以恒D.及时提醒,指导督促E.定期随访,分析问题答案:A,B,C,D,E24.改变的阶段理论把行为转变分为A.没有打算阶段B.打算阶段C.准备阶段D.行动阶段E.维持阶段答案:A,B,C,D,E25.正式同伴教育的组织实施方法包括A.征募同伴教育者B.培训同伴教育者C.征集同伴教育受教者D.实施同伴教育E.同伴教育评价答案:A,B,D,E26.以下预防艾滋病的因素中,属于倾向因素的是A.国家颁布的《输血法》B.知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C.在大学生和青少年中推广同伴教育D.人们正确使用安全套并知道获得途径E.人们接受“艾滋病是可以预防控制的”说法答案:B,C,E27.健康管理互动平台管理服务系统架构通常包括()和依从性提醒及互动功能等A.使用者操作页面B.健康档案管理模块C.健康风险评估模块D.智能化膳食、运动管理数据库E.个人健康教育资料库答案:A,B,C,D,E28.现在比较常用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式有A.知-信-行模式B.健康信念模式C.社会规范理论D.自我效能理论E.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答案:A,B,D,E29.与肿瘤、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都有关的生活方式包括A.精神紧张B.长期疲劳C.吸烟D.酗酒E.运动缺乏答案:A,B,C,D,E30.通过手机短信进行信息传播有()的优越性A.阅读方便B.即时性C.个性化D.成本低E.能完整表达干预信息答案:A,B,D31.健康教育要帮助个体或群体A.掌握卫生保健知识B.提高认知水平和技能C.建立起追求健康的理念D.改善自己的行为与就医方式E.改善自己的行为与生活方式答案:A,B,C,E32.进行个体健康干预之前需要收集的资料有A.疾病家族史B.个人一般情况C.目前健康状况D.健康风险评估E.社会环境状况答案:A,B,C,D33.讲课作为人际传播的应用过程,讲课准备和PPT设计与制作很重要。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疾病预防保健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疾病预防保健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一、“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是基于行为医学(Behavioral Medicine)和健康心理学(Health Psychology)等理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从“知”着手,即通过传播科学知识,使受众了解到患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
通过“着信”,即增强社会宣传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提高受众接受信息的信任度。
通过“行”来加强实践指导,鼓励受众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以达到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目的。
1. 激发人们的健康意识“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向社会宣传传播科学知识,让人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状况,从而有效激发人们的健康意识。
人们在了解到相关健康知识后更容易产生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主动采取措施加强健康管理和预防疾病。
2. 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着重在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即通过信息传播和实践指导,提高受众的自我保健和自我监测的能力,使受众在面临健康问题时能够自我护理,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降低罹患疾病的风险。
3. 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传播健康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和养成。
通过“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能够引导受众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身体活动,均衡饮食,不吸烟,少酗酒等健康行为,从而降低患病的风险,实现健康生活。
4. 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通过推广科学健康知识,可以提高人们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使人们更积极地寻求医疗机构的帮助。
而且,通过宣传健康知识,可以使患者更主动地参与治疗过程,促进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合作,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5. 降低医疗成本随着国家对健康教育的重视和健康知识的宣传,人们的健康意识得到提高,生活方式得到改变,健康行为得到养成,患病的风险相应也得到降低。
这样一来,医疗机构和个人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也会相应降低,从而降低整体医疗成本。
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护理学导论》第九章第二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自考365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
官方网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护理学导论》第九章第二节讲义
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行为改变
一、知信行模式**
知信行模式(KABP 或KAP )是认知理论和动机理论等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是有关行为改变的较成熟的理论模式。
1.模式的基本内容 KAP 模式将人们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图9-1) ☆ “知”是知识的学习,知识是基础。
☆ “信”是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信念是动力;其中信念的转变是关键。
(2010.4单选) ☆ “行”是行动,行为改变是目标。
人们通过学习获取达到新目标的知识和技能,再通过对知识有根据的独立思考,逐步形成信念和态度,进
而支配行动。
2.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KAP 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工作中。
以预防艾滋病为例,护理人员首先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帮助目标人群了解艾滋病在全球蔓延的趋势及其严重性、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等知识。
目标人群通过思考加强了对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的责任感,确立了只要杜绝作为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行为就一定能预防艾滋病的信念,最终可能摒弃与艾滋病相关的危险行为。
二、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 ,HBM )是1958年首先由霍克巴姆(Hochbaum )提出,(2009.4单选)后又经贝克(Becker ,1984年)等学者修改完善。
HBM 是迄今用来解释个人信念如何影响健康行为改变的最常用的模式,其曾经被成功地用于遵医行为、健康筛查等多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第三章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Fishbein
• TPB—1985年由Ajzen提出
– 个体对控制行为实现的能力的信念 是行为实现的重要因素。
Ajzen
理论概念
1.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
实施某种行为的有明确指向的打算
2.态度(Attitude):
行为的倾向性。即对行为的总体评价,包括对行为信念和行为结果 的评价
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 行为理论(TRA&TPB)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RA&TPB
理论背景
• TRA—1967年由Fishbein提出
– 人们的大部分行为表现实在自己的意 志控制之下,而且合乎理性。 – 人们的某一行为意向是某一行为是否 发生的直接决定因素。
健康信念模型的关键结构
对疾病易感性的感知 对疾病威胁的感知 对疾病严重性的感知 自我效能
(对采纳健康行为的能力 和信心的评价)
对行为益处的感知 对行为结果的期望 对行为障碍的感知 行为线索
理论概念
• 知觉到疾病的易感性(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 人们对于自己患某种疾病可能性的主观判断,及形成的主观信念,包 括个人对医生的诊断的接受程度,对疾病发生、复发可能性的判断等。 • 知觉到疾病的严重性(Perceived Severity) – 人们对于某种疾病严重性的判断,包括两方面的反应,一种是对临床 后果的反应,另一种是对疾病产生的社会后果的反应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第三章 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第一节 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
知信行模式(KAP/KABP) (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practice, KABP/KAP)
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0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网络与社会支持 紧张与应对模式
创新扩散理论 社区组织和社区建设
一、知信行模式 (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KABP或KAP)
是知识、态度、信念、行为的简称,是有关行 为改变的较成熟的模式。
信息
知识
信念Biblioteka 行为增进健康知:知识和学习,是基础、是目标;
1)对疾病易感性的认知
2)对疾病严重性的认知
意识到自己在放弃危险行为上所付 特定健康行动的潜在的负面作用, 2、对健康行为益处和障碍的认知 或是认识到的障碍,可能会阻碍个人 出的代价(时间、负担、毅力)确实 前者指个体相信采纳健康行为确实有好 采用该健康行动。 个人会进行一个成 能取得预防结果(降低发病、减轻疾 本—— 利益分析,权衡健康行动的正 处,后者是指个体认识到采纳健康行为中还面 面、负面因素。负面因素可能包括价 病后果),人们才会采取行动。 格昂贵、潜在危险(治疗的副作用, 临着一些障碍。 医源性病变)、不愉快的经历(疼痛、 1)对行为有效性的认识——知觉到益处 困难、难过),不舒适感、时间成本 等等。 2)对实施或放弃行为障碍的认识——知觉 到困难
到的障碍。
防措施后的效果及采取措施所遇
导作用。健康信念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
预测人的预防性健康行为或
实施健康教育。
不良行为,采纳健康行为的关键。
指个体在对疾病的发病率、流行情况 (一)健康信念模式的基本内容 指个体所认识到的疾病后果(疼痛、伤 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对自身患此疾病概率 残、死亡)的严重性和对疾病所引起的社会 大小做出的判断,其尺度取决于个人对健 1、对疾病威胁的认知 ——产生恐惧 后果(工作烦恼、家庭生活、失业、社会关 康和疾病的主观知觉。 系)严重性的认识。由此产生害怕情绪。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式知信行模式
行为学的研究表明,知识与行为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但不完全是因果关系;一个人的行为与知识有关,也与其价值观和信念有关,更与长期的生活环境有关;故:知信行理论认为:信息→知→信→行→增进健康知: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消除危害健康行为等行为改变的过程,是目标;知识是基础,但知识转变成行为尚需要外界条件,而健康教育就是这种促进把知识转变成行为的重要外界条件;举例:健康方面的信念如“我确信吸烟是有害的”、“只要下决心戒烟肯定是可以实现的”,这种信念会影响他们采纳戒烟的行为;如坚持错误的信念就不会改变其错误的行为;态度通常以好与坏、积极与消极加以评价; 如关于戒烟,为了达到戒烟的目标,对吸烟者而言,吸烟行为是社会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要改变它、否定它,也得学习教育者或社会给予的知识;健康教育者必须通过多种方法将有关烟草的有害性、有害成分、戒烟的益处以及如何戒烟的知识传授给吸烟者;具备了知识,只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对知识进行有根据的独立思考,对自己的职责有强烈的责任感,就可以逐步形成信念,知识上升为信念,就可以支配人的行动;当吸烟者采取积极的戒烟态度,相信吸烟有害健康,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戒烟时,戒烟就可成功; 但是,要使人们从接受转化到改变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信息传播→觉察信息→引起兴趣→感到需要→认真思考→相信信息→产生动机→尝试行为态度坚决→动力定型→行为确立;其中关键的主要有两个步骤:信念的确立和态度的改变;知、信、行三者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必须有必然性;在信念确立以后,如果没有坚决转变态度的前提,实现行为转变的目标照样会招致失败;所以,在实践中要使40%的人发生行为转变,就要有60%的人持积极的态度参与改变行为实践,这样就要有80%的人相信这种实践对其健康是有益的,要到达这个目标就要使90%以上的人具有改变这种行为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式——知信行模式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式——知信行模式知信行模式(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简称TPB)是一种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式,旨在解释个体如何通过改变他们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来实现健康行为的转变。
TPB由社会心理学家Martin Fishbein和Icek Ajzen于1975年提出,并在之后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健康行为改变。
TPB以个体的意图来预测其行为。
意图是个体有意愿采取的其中一种行动,可以被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
具体来说,态度是对于行为的评价,主观规范是对于他人对于行为的期望,知觉行为控制是对于个体能够控制行为的觉察。
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了个体的意图,从而影响其行为。
首先,态度是个体对于行为的评价和态度。
个体对于行为的积极评价和态度越强,意图采取该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例如,一个人对于运动的态度是否认为运动有益健康、有趣而且有价值等,都会影响他们意图进行运动的可能性。
其次,主观规范是来自他人对个体行为的期望。
个体感知到他人对于他们采取其中一种行为的期望越高,他们意图采取该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例如,如果一个人的家人、朋友和医生都支持他进行锻炼,那么他采取锻炼行为的意图可能会更强。
最后,知觉行为控制是个体对于行为控制的信念和能力。
个体认为他们能够轻松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意图采取该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例如,一个人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时间、资源和知识来进行健康饮食,那么他采取健康饮食行为的意图可能会增加。
在TPB模型中,意图是最直接的预测行为的因素。
它在意图和行为之间有一个中介因素,行为的主观能力(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简称PBC)。
个体认为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越大,他们实际采取该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然而,TPB模型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它假设个体是理性的,并且可以准确地评估他们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
2021年健康管理师考试复习精选题(五)
2021年健康管理师考试复习精选题(五)1、健康相关行为是指()。
A.与疾病相关的行为B.与健康有关的行为C.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D.促进健康的行为E.影响健康的行为参考答案:C解析: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HBM)理论强调感知(perception)在决策中的重要性,影响感知的因素很多,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
该理论认为信念是人们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的基础,人们如果具有与疾病、健康相关的信念,他们就会采纳健康行为,改变危险行为。
人们在决定是否采纳某健康行为时,首先要对疾病的威胁进行判断,然后对预防疾病的价值、采纳健康行为对改善健康状况的期望和克服行动障碍的能力作出判断,最后才会作出是否采纳健康行为的决定2、依据知—信—行健康相关行为改变模式,病人教育的重点应放在()。
A.知识改变上B.观念改变上C.态度改变上D.技能提高上E.行为转变上参考答案:C解析:“知信行”模式:“知信行”是知识、信念和行为的简称,健康教育的知一信一行(knowledge,attitude,belief,andpractice,KABP或KAP)模式实质上是认知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知信行模式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
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
3、下列关于人际传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人际传播一般不需要任何非自然媒介B.人际传播的速度较快,信息量相对较大C.人际传播的交流双方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D.人际传播有益于提高传播的针对性E.人际传播简便易行,交流可较随意地进行参考答案:B解析:人际传播的特点:1)直接的人际传播不需要任何非自然的媒介。
因此,人际传播简便易行,不受机构、媒介、时空等条件的限制。
HE-3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
18
1、行为变化阶段
行为转变分成五个阶段: 行为转变分成五个阶段: ①无转变打算阶段(precontemplation) 无转变打算阶段( 阶段 ) 一阶段的人, 这 一阶段的人 , 没有在未来六个月中改变自己行 为的考虑或意欲坚持。 为的考虑或意欲坚持。 特点:不喜欢阅读、 特点:不喜欢阅读、考虑或谈论有关这些高危行 为的题目,甚至还有另外一套理论来抵制, 为的题目,甚至还有另外一套理论来抵制,他们 也不打算参加健康促进或防治项目。 也不打算参加健康促进或防治项目。
9
健康信念模式(HBM) 健康信念模式(HBM)
是目前用以解释和干预健康相关行为的重 要理论模式。该模式综合需要动机理论、 要理论模式。该模式综合需要动机理论、 认知理论和价值期望理论, 认知理论和价值期望理论,认为可导致健 康相关行为改变的心理活动涉及以下几个 因素: 因素:
知觉到危害性Severity 知觉到危害性 知觉到易感性Susceptibility 知觉到易感性 知觉到效益(行为效果期望)Benefits 知觉到效益(行为效果期望) 知觉到障碍Barriers 知觉到障碍 知觉到自我效能
14
②
③
3、在健康信念的形成中,其他一些相关因素 健康信念的形成中,其他一些相关因素: 相关因素
①
人口学因素,即年龄、性别、种族等 人口学因素,即年龄、性别、 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如人格特点、社会阶层、 社会心理因素,如人格特点、社会阶层、社会 阶层 压力等
②Hale Waihona Puke ③结构性因素,如对该疾病的知识、 结构性因素,如对该疾病的知识、以前患该病 因素 的经验等
内部回报:实施有害健康行为所带来的主观的 内部回报:实施有害健康行为所带来的主观的 愉快感受, 愉快感受,如上述吸烟所致快感 外部回报:实施有害健康行为所带来的某种客 外部回报:实施有害健康行为所带来的某种客 好处”, 观“好处 ,如上述吸烟所致交往便利 好处
健康教育学行为改变理论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24
7.忧患意识
(critical consciousness)
➢指社区成员共同认识到社区的问题及其后 果,希望改变现状并准备行动。创造社区 成员的忧患意识是授权的基础,对社区的 发展至关重要,这是基于对自身需求和现 实问题的认识的行为动力。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知信行模式将人们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 及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知一信一行(KAP)
“知” 是知识和学习,是基础; “信” 是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是动力; “行” 指的是行动,是目标。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5
知识,是行为的基础,通过学习改变原有
目标,消除过去旧观念的影响,重新学习获取
我已经三天 没有吸烟了
哈!
恭喜你, 3年没有 吸烟了, 太棒了
没有认识
02.05.2020
思考
准备
行动
潘建平文档
持续
18
二、社区组织和社区建设
(一)主要概念
1.社区
通常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至少包
括以下要素:人口、一定的区域(地理)、经济活
动与共同利益(经济)、较密切的社
“喂养”方式开展社区活动,而应使社区成员以主人翁身 份共同来关心社区的问题、主动分担职责、最终解决问题; 这需要在平等基础上提高社区成员的意识、增强自身能力、 自我帮助、实现社区变化。这是社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 活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所在。
02.05.2020
潘建平文档
22
5.社区参与
《阿拉木图宣言》赋予社区组织和社区参与以公
02.05.2020
健康教育学复习题(含答案)
1、影响人类健康因素和主要的因素,慢性病发病率上升增加的原因(不良健康行为)。
1)急性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威胁所造成的突发事件2)慢性、持续性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健康构成的威胁3)自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4)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主要的因素是行为与生活方式2、健康、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概念.健康促进的具体目标和健康促进的主要策略.健康教育的主要特点和核心问题。
健康:身体的、精神的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健康教育:是通过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公民的健康素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健康促进的具体目标:1)全面提高我国公民健康素养2)促进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环境的健康3)预防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中相关的危险因素4)促使个人和社区人群降低因不健康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所致的危险5)降低性别、种族、年龄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公平性,特别关注脆弱人群的健康健康促进的主要策略:1)社会动员: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基础,以社区参与为原则,以自我完善为手段。
2)倡导与游说3)协调健康教育的主要特点:1)多科性和跨学科性;2)以行动改变为主要目标3)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4)注重计划的设计和效果的评价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尤其是组织的行为改变。
3、在健康促进中,政府的角色促进健康和社会发展是政府的核心义务和职责,并由社会其他所有部门共同承担。
如果没有一个由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组成极具凝聚力的领导机构是难以完成促进健康的使命的。
重新认识健康促进面临的挑战、建立新的战略伙伴关系、调整战略方向。
4、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卫生宣教的关系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的发展与延伸,其概念要比健康教育更为广义。
3_健康相关行为理论.ppt
对象要将观察的行为保持在记忆中
对象需要具有语言和动作能力 对象要有适当的动机
在实施正确的行为后加以强化
强化
根据给予强化的主体分类,分为三种类型: a.直接强化 (作为操作条件) b.共鸣性强化(作为一种观察学习) c.自我强化(作为自我控制) 社会认知理论进一步把三种强化形式整合: a.外部强化:通过他人的反应或其他环境因素来 实现 b.内部强化:来自于个人的经验或自身的价值观。
1)利用促进信念建立的方法,如增加信息的权威性、增强传播效能、 或是利用“恐惧”因素。适时、适当的利用这些因素,有助于态度 的转化。 2)利用信息接受者身边的实例,强化对行为已改变者所获效益的宣传, 特别有助于那些半信半疑、信心不足者的态度转变。 3)针对那些“明知故犯、知而不行”者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强化 行为干预措施。 4)对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则可依法采取强制手段促其态度的转化。
过程。
此过程包括五个阶段。
行为转变分成五个阶段:
1.无改变打算阶段 2.打算转变阶段 3.改变准备阶段 4.改变行为阶段 5.行为维持阶段
无改变打算阶段
这一阶段的人,没有在未来六个月中改变自己行为的考虑 或意欲坚持不改。
特点:不喜欢阅读、考虑或谈论有关这些高危行为的题 目,甚至还有另外一套理论来抵制,也不打算参加健康促
内部回报:实施有害健康行为所带来的主观的愉快感 受,如吸烟所致愉悦感 外部回报:实施有害健康行为所带来的某种客观“好处 ”,如吸烟所致交往便利
行为改变阶段模式
(stages of change model, SCM)
将变化解释为一个连续的、动态的、有五个
阶段逐渐推进的过程。 该模式注重个体的内在因素,认为人们修正 负向行为或采取正向行为,实质上是一个决策
健康教育学课件-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健康信念模式認為人們要接受建議而採取某種有益健康的 行為或放棄某種危害健康的行為,需要具有以下幾方面的 認知:
知覺到危害性 perceived severity 知覺到易感性 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知覺到益處 perceived benefits 知覺到障礙 perceived barriers 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打算改變階段
該階段的人打算在未來六個月內採取行動,改變疾病危險 行為。 該階段已經意識到自身的行為問題,也已經意識到行為改 變後的好處,但同時也意識到一些困難與阻礙。
改變準備階段
進入“準備”階段的人,會在30天內改變行為。 這種人在過去一年已有所行動,例如參加一些有關課程或 購買需要的資料等。
改變行為階段
4)對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則可依法採取強制手段促其態度的轉化。
(二)知信行模式的局限性
假定:
傳播健康資訊給對象,可以改變其信念和態度,從而 改變其行為
局限性:
缺少對對象需要、行為條件和行為場景的考慮 實際工作中難以指導對對象行為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深
入分析
健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 HBM)
此階段,在過去六個月中目標行為已經有所改變,行動 往往會被視作行為改變,但在行為階段變化模式中,不是 所有的行動都可以看成行為改變(必須符合科學家或專家 的判斷,已達到足以降低疾病風險的程度)。
行為維持階段
此階段的人已經維持新行為狀態長達六個月以上, 已達到了預期目的。
健康教育学行为改变理论学习教案
健康教育学行为改变理论
会计学
1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二点 五十七分。
第三章 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
点和活动策略的过程。即社区健康行动 的决策过程。
2021/10/9
第26页/共28页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二2点7 五十七分 。
2021/10/9
第27页/共28页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二2点8 五十七分
。
2021/10/9
9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二点 五十七分。
“认知不协调”
例如,许多人明知吸烟有害,且明 确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吸烟,但自 己仍坚持吸烟。
2021/10/9
第9页/共28页
10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二点 五十七分。
知信行模式直观明了,应用广泛。它隐含 这样的假定:传播健康信息给对象,可以改变 其信念和态度,并进而改变其行为。但在这个
12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二点 五十七分。
健康信念模式的基本内容
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人们要接受医生的建议而采取某种有益健康 的行为或放弃某种危害健康的行为,需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1.知觉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威胁,并进一步认识到问题的严
重性;
2.对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的结果的估计,包括认识到该行为可能
指社区中各种组织,政府的和非政府的、 卫生系统的和卫生系统以外的、经济的和 文化的等等,为共同目标联合工作。社区 联盟意味着共同的利益与目标、领导核心 与工作网络、活动规范与联合行动等。
健康管理第6章
健康管理第6章着眼点促进个人或群体改变不良的行为与生活方式2.健康促进的含义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②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基础和先导,离开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节、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一、“知信行”模式1.知信行理论可以简单地表示为:知识→信念→行为,实质上是认知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
3.“知而不信”的原因:所传播信息的可信性、权威性受到质疑、感染力不强,不足以激发人们的信念4.“信而不行”的原因:人们在建立行为或改变行为中存在一些不易克服的障碍,或者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这些障碍和代价抵消了行为的益处,因此不产生行动。
二、健康信念模式健康信念模式理论强调感知在决策中的重要性。
信念是人们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的基础。
是否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感知疾病的威胁:易感性、严重性2.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3.自我效能:自信心4.提示因素5.社会人口因素三、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来的。
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己组织、执行某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自我效能是人类行为动机、健康和个体成就的基础,是决定人们能否产生行为动机和产生行为的重要因素。
自我效能高的人,更有可能采纳所建议的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自我效能可以通过以下4种途径产生和提高。
①自己成功完成过某行为:一次成功能帮助人们增加其对熟练掌握某一行为的期望值,是表明自己有能力执行该行为的最有力的证据;②他人间接的经验:看到别人成功完成了某行为并且结果良好,而增强了自己通过努力和坚持也可以完成该行为的自信心;③口头劝说:通过别人的劝说和成功经历的介绍,对自己执行某行为的自信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学的研究表明,知识与行为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但不完全是因果关系。
一个人的行为与知识有关,也与其价值观和信念有关,更与长期的生活环境有关。
故:知信行理论认为:信息→知→信→行→增进健康知: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消除危害健康行为等行为改变的过程,是目标。
知识是基础,但知识转变成行为尚需要外界条件,而健康教育就是这种促进把知识转变成行为的重要外界条件。
举例:健康方面的信念如“我确信吸烟是有害的”、“只要下决心戒烟肯定是可以实现的”,这种信念会影响他们采纳戒烟的行为。
如坚持错误的信念就不会改变其错误的行为。
态度通常以好与坏、积极与消极加以评价。
如关于戒烟,为了达到戒烟的目标,对吸烟者而言,吸烟行为是社会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要改变它、否定它,也得学习教育者或社会给予的知识。
健康教育者必须通过多种方法将有关烟草的有害性、有害成分、戒烟的益处以及如何戒烟的知识传授给吸烟者。
具备了知识,只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对知识进行有根据的独立思考,对自己的职责有强烈的责任感,就可以逐步形成信念,知识上升为信念,就可以支配人的行动。
当吸烟者采取积极的戒烟态度,相信吸烟有害健康,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戒烟时,戒烟就可成功。
但是,要使人们从接受转化到改变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信息传播→觉察信息→引起兴趣→感到需要→认真思考→相信信息→产生动机→尝试行为态度坚决→动力定型→行为确立。
其中关键的主要有两个步骤:信念的确立和态度的改变。
知、信、行三者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必须有必然性。
在信念确立以后,如果没有坚决转变态度的前提,实现行为转变的目标照样会招的人持积极的态度参与改变行%60就要有,的人发生行为转变%40在实践中要使,所以。
致失败.
为实践,这样就要有80%的人相信这种实践对其健康是有益的,要到达这个目标就要使90%以上。
的人具有改变这种行为所必须具备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