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同步练习D卷
2020春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自然界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试卷和答案)解析版
第 1 页,共 6 页2020春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自然界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试卷和答案)解析版一、选择题1. 大气中氧气的含量能维持稳定,是因为自然界中存在着稳定的氧循环,以下对自然界氧循环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生物的呼吸作用在产生氧气B .各种燃烧现象在消耗氧气C .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在产生氧气D .绿色植物时刻都在产生氧气【答案】B【解析】【分析】A .根据呼吸作用的过程来分析;B .根据燃烧的概念来分析;C .根据微生物的氧化反应来分析;D .根据绿色植物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来分析.【解答】解:A .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故错误;B .一般可燃物的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故正确;C .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需要消耗氧气,故错误;D .绿色植物在光照的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晚上没有光照的情况,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故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界中氧气的消耗和产生途径,要了解它的全过程.2. 与自然界碳循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 .植物的蒸腾作用【答案】D3. 自然界中有很多过程会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
在下列叙述的过程中,你认为会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是( )①溶于海水、江河、湖水 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某些结晶水合物的风化 ④动物的呼吸作用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④D .①②③④【答案】A4. 下列变化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 )A .CO 2+H 2O===H 2CO 3B .6CO 2+6H 2O ――→光照C 6H 12O 6+6O 2C .CO 2+C=====高温2COD .CO 2+2NaOH===Na 2CO 3+H 2O【答案】B【解析】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B 正确。
5. 下列不是大自然中氧气的消耗途径的是( )A .生物呼吸作用B .物质的燃烧C .动植物尸体氧化腐烂D .水蒸发【答案】D6. 图是我国《可再生资源法》倡导的碳资源的转化与循环利用示意图。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题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含解析)
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一、单选题1.科学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单位为ppm)从20世纪50年代的315 ppm升至21世纪初的370 ppm,下列哪项可能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A.人口过快增长B.植被遭受破坏C.全球气温升高D.野生生物灭绝2.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一个简单的碳循环过程,对于该过程理解正确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地球大气提供了所有的二氧化碳B.植物只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元素转移到体内C.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只能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D.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叶掉落,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明显增加第2题图第6题图3.我国大力发展水力发电站建设,如葛洲坝,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燃烧3 000万吨煤的火力发电站发出的电量,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②减少SO2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降酸雨;③减少废渣排放有利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④减轻白色污染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4.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下面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的说法中,最合理的一种是()A.完全来源于煤的燃烧B.全球人口增多后呼出的二氧化碳C.植物呼吸作用的结果D.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5.“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6.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
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B.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C.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D.过程②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7.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下列自然界中的四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为物理变化的是()A.碳循环B.氧循环C.氮循环D.水循环8.辩论:空气中的氧气会耗尽吗?正方的观点:“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直至耗尽”。
【同步测试】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同步测试1.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A. 各种燃料的燃烧B.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C. 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D. 以上都是2.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
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
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
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A.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B.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C. 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D. 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3.科学家指出,气候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
为了减少温室效应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 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B. 开发氢气等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 大量使用煤作燃料D. 将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其他有用物质4.科学家在分析被密封在琥珀中的远古时代的空气的成分时发现,当时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35%,而现在仅为21%,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大量岩石风化消化氧气B. 海水中溶解氧气量增加C. 生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D. 气候变迁引起森林的大量减少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了以下4个密闭的玻璃瓶,放在一定的环境中。
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哪个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长()A. B. C. D.6.认识和遵循自然界中元素循环或物质循环的规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循环现象,如:①碳循环;②氧循环;③水的天然循环。
上述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一定不需要原子重新组合就能实现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③D. ①③7.下列情况不会释放碳进入碳循环中的是()A. 燃烧B. 呼吸作用C. 光合作用D. 海洋中沉积物的风化8.如图所示,请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自然界中的碳—氧平衡的知识回答。
(1)a、b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2)A、B表示两种物质: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自然界中的养循环和碳循环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自然界中的养循环和碳循环练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温室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室效应都是有害的B. 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C. 温室效应都是有利的D. 温室效应的加剧是由于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2.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转化1、转化2分别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B. 转化3表示光合作用C. 转化4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O2═ CO2↑+H2OD. 转化1和转化3的反应物都相同,产物不同是因为反应条件不同3.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
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A.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B. 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C. 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4.自然界的碳、氧循环时时刻刻在进行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人和动物呼吸消耗O2B. 空气中的O2会越来越少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CO2D. 碳、氧循环过程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5.如图表示自然界中存在的三大循环(水循环、氧循环、碳循环)。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每个人都在参与三大循环B. ②③④⑤与其它转化存在本质不同C. 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D. 碳、氧循环中元素的种类和化合价都不变6.“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
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正确的是()A. 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B. 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C. 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①和⑦D. 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7.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 钢铁的绣蚀B. 植物的光合作用C. 动植物的呼吸D. 煤炭的燃烧8.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三章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同步测试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一、基础与巩固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指的是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因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等而减少,又会随着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
2.自然界中存在着碳循环和氧循环,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基本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使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3·在光合作用中,绿色植物的叶绿素吸收_________________能,并利用它将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同时放出_________________。
4.大自然中氧气的消耗有多种途径,但不包括()。
A.植物的光合作用B.物质的燃烧C.合成臭氧D.生物的呼吸作用5.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4%,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图3-16所示的循环过程。
图中M处不包括的是()A.人和动物的呼吸B.植物的呼吸作用C.氢燃料的燃烧D.含碳燃料的燃烧6.与自然界碳循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水分蒸发7.关于温室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室效应都是有害的B.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C.温室效应都是有利的D.温室效应的加剧是由于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8.近年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与大气中C02含量的增多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二氧化碳主要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能消耗二氧化碳的是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为减缓厄尔尼诺现象,比较理想的燃料是以水为原料制造_________________。
为开发此燃料,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____。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题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含解析)
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一、单选题1.科学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单位为ppm)从20世纪50年代的315 ppm升至21世纪初的370 ppm,下列哪项可能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A.人口过快增长B.植被遭受破坏C.全球气温升高D.野生生物灭绝2.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一个简单的碳循环过程,对于该过程理解正确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地球大气提供了所有的二氧化碳B.植物只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元素转移到体内C.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只能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D.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叶掉落,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明显增加第2题图第6题图3.我国大力发展水力发电站建设,如葛洲坝,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燃烧3 000万吨煤的火力发电站发出的电量,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减少CO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②减少SO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降酸雨;③减少废渣排放有22利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④减轻白色污染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4.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下面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的说法中,最合理的一种是()A.完全来源于煤的燃烧B.全球人口增多后呼出的二氧化碳C.植物呼吸作用的结果D.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5.“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6.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
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B.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C.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D.过程②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7.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下列自然界中的四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为物理变化的是()A.碳循环B.氧循环C.氮循环D.水循环8.辩论:空气中的氧气会耗尽吗?正方的观点:“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直至耗尽”。
2019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循环,这里的“氧”指的是 ( )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2.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 ( )A.各种燃料的燃烧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C.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 D.以上都是3.绿色植物被称为巨大的“空气净化器”,是由于它能 ( )A.吸收氧气产生有机物 B.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C.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有机物 D.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4.如图3-7-1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
其中没有氧气参加反应的是 ( )A.①② B.③⑥ C.④⑤ D.①③⑥5.今年6月8日至14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
根据图3-7-2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②过程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B.在生物群落的食物链中,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的C.在城市交通中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能减少①过程的发生D.绿化环境、爱护草木有利于③过程的进行6.如图3-7-3是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一组实验,请你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相关的实验现象。
(1)甲装置中小白鼠很快死去的原因是小白鼠的________作用导致玻璃罩内缺氧。
(2)乙装置中小白鼠能正常活着是因为绿色植物的作用更新了玻璃罩内的气体。
这种生理活动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一实验现象来分析,绿色植物的________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7.鱼缸内放一些水草,在阳光照耀下,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这些气泡里的气体主要是(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B.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C.蒸腾作用产生的水蒸气 D.以上三项全是8.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B.出行尽量步行或乘公交车C.清明节由烧纸祭祀改用鲜花祭祀 D.焚烧农作物秸秆,使其成为草木灰肥料9.下列做法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不利的是 ( )A.对草原实施轮牧并控制放牧数量 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C.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贺卡”D.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图3-7-4中的①~④表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过程,其中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美国首颗“嗅碳”卫星在2009年2月24日发射升空过程中因运载火箭出现故障坠毁,这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地理分布图。
八年级科学下册 3.7 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练习 浙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科学下册3.7 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练习(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科学下册3.7 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练习(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科学下册3.7 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练习(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姓名学号一、我学会了1、自然界中氧的循环:大自然中氧气随着生物的作用、燃料的、及微生物的作用而减少,但随着植物的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
这就是自然界中的氧循环.2、自然界中碳的循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被消耗,又随动植物的作用、有机物的以及腐烂分解等过程,被重新释放出来,结果使大气中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与重新释放出的数量大致。
3、温室效应:地球大气中有些气体,如、甲烷等能像玻璃、塑料薄膜一样,让太阳光辐射的穿过大气层被地球吸收,同时防止地面辐射的散逸到宇宙空间去,使地面的气温 ,产生类似温室的保温效应,称为大气的效应。
4、但近百年来,人类大量使用 ,加上森林面积因乱砍滥伐而急剧等原因,使大气中的含量增加较快,致使“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气候,并引起一系列恶果。
二、我理解了5、与自然界氧循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
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C。
微生物的分解反应D。
蒸腾作用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永远不变B. 空气中的氧气处于动态平衡C.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越高越好D. 氧气有百利而无一害7、201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_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2)科学试卷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_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2)科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为了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保护现有森林B.大力植树造林C.开展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排放D.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 . 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室内,下列方法不可能使空气清新的是A.开窗B.在阳台上种花C.在屋内多种点花D.装上空气清新装置3 . 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室内,下列方法不可能使空气清新的是()A.开窗B.在阳台上种花C.在屋内多种点花D.装上空气清新装置4 . 2018年11月,我市连续出现了雾霾天气。
雾霾中的PM2.5(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下列有关雾霾说法错误的是()A.雾霾弥散是扩散现象引起的,与分子无规则运动有关B.雾是水蒸气液化引起的现象,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C.城市马路经常洒水除尘、加强周边环境的绿化可减少雾霾天气D.持续的雾霾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二、填空题5 .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如图是北方地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回答:(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_。
(2)图中的“a”点表示A植物的_____速率。
(3)镁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原料,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B植物幼苗,则c点的移动方向是向_____(选填“左”或“右”)。
(4)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A_____(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6 . 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1)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_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1)科学试卷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_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1)科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室内,下列方法不可能使空气清新的是A.开窗B.在阳台上种花C.在屋内多种点花D.装上空气清新装置2 .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O2B.CO2C.水蒸气D.N23 . 某村民承包了一个鱼塘,清理鱼塘时深挖出许多黏土,想要用这些黏土整理成一块菜地,要使蔬菜生长良好,他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多浇水B.参入适量的砂石C.施化肥D.进行曝晒4 . 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二、填空题5 . (1)下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有______,产生氧气的有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标号)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永远不变;b.空气中的氧处于动态平衡状态;c.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d.氧气有百利而无一害;e.氧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6 .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填标号)。
A蔗糖和水A.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B.铁和氧化铜溶液(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变化如图1所示: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为___________.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___________.7 . 兴趣小组某同学在做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出现时,发现试管内溶液未显蓝色,与所学知识不符。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7自然界中得氧循环和碳循环D卷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3.7 自然界中得氧循环和碳循环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下列环境问题与CO2排放有关的是()A . 赤潮B . 白色污染C . 臭氧空洞.D . 全球气候变暖2. (2分)(2014·湖州)今年6月8日至14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
根据如图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A . ②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B . 在生物群落的食物链中,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的C . 在城市交通中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能减少①过程的发生D . 绿化环境、爱护草木有利于③过程的进行3. (2分)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B . 用洗洁精洗涤餐具油污属于乳化作用C . 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废弃的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D . 铝合金比铁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如铁活泼4. (2分)在温室大棚里把种植和养殖结合,可实现优势互补。
下列对这种生态模式的错误叙述是()A . 养殖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料B . 种植为养殖提供丰富的氧气C . 养殖为种植提供二氧化碳D . 养殖为种植提供氧气5. (2分)图为表示生态系统中含碳物质的部分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丁表示生物,①~③表示生理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 ①为呼吸作用,②为光合作用,③为分解作用B . 甲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分解者,起分解有机物为无机物的作用C . 图中存在的食物链为甲→乙→丙→丁D . 进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乙所固定的太阳光能6. (2分)(2014•湖州)今年6月8日至14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根据如图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A . ②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B . 在生物群落的食物链中,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的C . 在城市交通中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能减少①过程的发生D . 绿化环境、爱护草木有利于③过程的进行7. (2分)生态系统的碳﹣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A . 人类B . 细菌、真菌C . 哺乳动物D . 绿色植物8. (2分)如图所示为一个封闭透明的生态瓶,该瓶放在有光的地方,3天后小鱼仍能正常生活,最关键的原因是()A . 水草能制造氧气B . 水草能制造有机物C . 水草能吸收二氧化碳D . 水草能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9. (2分)高铁酸钾是一种既能杀菌、消毒,又能絮凝净水的水处理剂,其化学式是 K2FeO4 ,根据化学式可推算出其中的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 . +2B . +3C . +4D . +6二、填空题 (共4题;共28分)10. (5分)(2012·金华)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会议讨论了二氧化碳的减排问题。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 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同步练习题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三章3.7节练习以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叙述中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B. 一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C.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两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厄尔尼诺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CO2剧增,为减缓之,最理想燃料是()A. 优质煤B. 天然气C. 汽油D. 氢气3.如图表示一天之内(早7:00~第二天早7:00)温室大棚中CO2含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口的目的是()A. 补充大棚内的CO2B. 补充大棚内的O2C. 降低大棚温度D. 降低大棚湿度4.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是()A. 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B. 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C. 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D. 在自然界中,生物遗体和排出物中的碳是不能循环利用的5.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化合物甲可能含碳、氢、氧三种元素B. Ⅰ、Ⅱ、Ⅲ中都消耗了二氧化碳C. 循环过程中不需要吸收能量D. 涉及的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6.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A.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B. 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C. 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D. 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7.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大量排放含SO2的废气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B. 大量使用燃煤只会排放二氧化碳气体C. 大量推广使用太阳能和风能有利于减少空气中的PM2.5D. 应推广使用含磷洗衣粉,因为其废水可以作磷肥使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8.自然界中氧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A. 生物的呼吸作用B. 含碳燃料的燃烧C. 发展利用氢燃料D. 微生物氧化分解9.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A. 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B. 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C. 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D. 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10. 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CO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B. 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C.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 大气中CO2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1.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建立世界环境日的目的是: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目的是()A. 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B. 外出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C. 充分利用太阳能D. 直接燃烧煤炭12.“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B. 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D. 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13.在温室大棚里把种植和养殖结合,可实现优势互补。
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练习)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小明根据所学知识绘制的碳循环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通过④的作用维持自然界碳氧平衡B.生理过程④④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C.图中的碳元素的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D.由于④等原因存在,目前二氧化碳排放已有超过生物圈碳中和的趋势【答案】C【解析】A.绿色植物通过④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A正确。
B.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结合分析可知,生理过程④④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B正确。
C.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碳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往复;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C错误。
D.④是人类活动中,化石燃料中的煤、石油、天然气等通过燃烧的方式释放二氧化碳。
由于④等原因存在,目前二氧化碳排放已有超过生物圈碳中和的趋势,D正确。
2.下列为一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一天内池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晴天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A.B.C.D.【答案】B【解析】一般来说,6﹣18时为白天有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降低,从18时到次日6时为黑夜时间无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升高,从四个选项的图示来看,只有B图曲线符合要求。
3.下列有关图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图④表示树林里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情况B.图④B点显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C.图④,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呼气过程D.图四表示,果蔬储藏室内的温度调整到b点时的效果比a点好【答案】D【解析】A、一天内,6时至18时光照充足,树林的光合作用较强,树林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较低,选项错误;B、由图可知,图④B点表示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相当,树林中二氧化碳增加的浓度为零,选项错误;C、由图可知,AB段肺内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的过程,选项错误;D、由图可知,b点时果蔬储藏室内的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最低,果蔬的呼吸作用最弱,所以果蔬储藏室内的温度调整到b点时的效果比a点好,选项正确,故选D。
2020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第1课时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学生用书B44]1.下列过程与氧循环无关的是(D)A.生物呼吸B.物质燃烧C.光合作用D.清晨开窗,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2.在自然界中氧气会不断被生物消耗,但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却能保持稳定,这和自然界有效进行氧循环有关。
以下关于氧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B)A.大气→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氧气B.大气→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氧气C.大气→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二氧化碳D.大气→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水3.如图是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A字母所代表的内容是(A)图3-7-1A.氧气B.水分C.无机盐D.二氧化碳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植物白天参与氧循环,晚上不参与氧循环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相似,都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C.因为有氧循环的存在,大气中氧气的含量始终保持恒定值D.由于北半球一到冬季,会出现草木凋零的自然现象,由此会造成空气中氧气含量大幅下降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了以下4个密闭的玻璃瓶,放在一定的环境中。
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哪个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长(B)6.[2019·邵阳模拟]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氧循环主要是通过(D)A.植物与动物的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动物摄食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7.氧是组成生命物质的基本元素之一,自然界的氧循环是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A.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动物的呼吸作用可使O2转化成CO2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D.人的呼吸使大气中的O2含量大幅降低【解析】氧是非金属元素;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是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虽然人的呼吸消耗大气中的氧气,但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因此人的呼吸不会导致大气中的O2含量大幅降低。
8.如图是黑藻在二氧化碳浓度为0.03%的条件下,测定的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曲线。
科学《自然界中的氧和碳的循环》同步练习(浙教版八年级下).doc
§2-6自然界中的氧和碳的循环
1.阅读书本P79页图2-52图A和B :
实验发现钟罩内先熄灭的是罩内的蜡烛;
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2.下列事例属于自然界中消耗氧气的途径的是:
A煤的燃烧;B人类呼吸 C植物呼吸;
D微物分解动植物残体; E植物光合作用
3.臭氧的化学式是。
氧气在紫外线作用下能生成臭氧的化学方程式为:;臭氧是一种色的带有味的气体,它主要位于大气层的(对流层或平流层);臭氧层的作用是能和
过强的紫外线,保护地表生物;
4.目前南极上空出了巨大的臭氧层空洞,破坏臭氧的主要是由这类物质引起的,其最常见的一种代表物质是。
5.下列事例不属于碳循环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的是:
A可燃物燃烧; B植物光合作用; C植物呼吸作用;
D微生物分解残体;E植物的蒸腾作用
6.太阳光透过温室的玻璃后,会使室内的地面温度升高,而地面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因此温室具有作用。
大气中的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从而产生所谓的效应。
6.下列措施对控制正加剧的温室效应可行的是:
A禁止排放CO2气体; B大力开发新型燃料,比如氢能源;
C 多多植树造林; D适当控制工业企业的CO2排放量。
2020春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自然界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试卷和答案)
第 1 页,共 6 页2020春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自然界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试卷和答案)一、选择题1. 大气中氧气的含量能维持稳定,是因为自然界中存在着稳定的氧循环,以下对自然界氧循环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生物的呼吸作用在产生氧气B .各种燃烧现象在消耗氧气C .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在产生氧气D .绿色植物时刻都在产生氧气2. 与自然界碳循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 .植物的蒸腾作用3. 自然界中有很多过程会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
在下列叙述的过程中,你认为会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是( )①溶于海水、江河、湖水 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某些结晶水合物的风化 ④动物的呼吸作用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④D .①②③④4. 下列变化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 )A .CO 2+H 2O===H 2CO 3B .6CO 2+6H 2O ――→光照C 6H 12O 6+6O 2C .CO 2+C=====高温2COD .CO 2+2NaOH===Na 2CO 3+H 2O5. 下列不是大自然中氧气的消耗途径的是( )A .生物呼吸作用B .物质的燃烧C .动植物尸体氧化腐烂D .水蒸发6. 图是我国《可再生资源法》倡导的碳资源的转化与循环利用示意图。
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符..的是( ) A .将秸秆加工转化为酒精燃料 B .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尿素C .过度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D .将石油精炼,制备合成材料7. 3月31日晚8点30分~9点30分,全球共14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接力活动。
低碳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
如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生物成分①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③化石燃料 A .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B .通过②过程不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 .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 .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碳酸钙的形式循环8. 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完成的,自然界中主要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是( )A .呼吸作用B .蒸腾作用C .光合作用D .分解作用。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同步培优练习)八年级科学下册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一、选择题1.(2020·浙江八年级月考)五一节小金与家人一起采摘草莓。
小金发现种植草莓的大棚内,每隔一定距离贴地位置有一个释放CO2的装置,且大棚内温度明显高于棚外,他联想到有关知识进行了分析,其中不合理...的是()A.释放CO2的装置贴地放置,利于草莓进行更多的光合作用B.大棚内CO2浓度较高,可增强大棚的保温作用C.适当增加棚内CO2的浓度,可促进草莓的生长D.大棚中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只有CO2一种2.(2020·浙江宁波市·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为种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实验装置图,丙的曲线分别表示种子呼吸作用、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装置内CO2浓度变化的情况。
由漏斗向甲装置的瓶内加入少量水后(图中a点),图丙的曲线发生了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种子吸水萌发,呼吸作用加强,所以图丙中曲线ab上升B.图甲装置中种子萌发产生的CO2进入图乙装置,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增加C.曲线bd不变化,是因为种子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而导致的D.当CO2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CO2含量的提高而增强3.(2021·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初级中学八年级开学考试)如图表示玉米的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种植密度为b时,即为玉米的合理密植B.种植密度为d时,玉米的产量最高C.种植密度越大,玉米有机物的积累越多D.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强4.(2020·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错误的是()A.影响该植物呼吸作用变化的因素之一是温度B.a-c段,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增多C.b-c段,植物的光合作用一直在减弱,合成的有机物一直在减少D.C点以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减少5.(2020·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镇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为研究温度对某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曲线A表示该植物在充足光照条件下单位时间氧气释放量与温度的关系(氧气释放量=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一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曲线B表示该植物在黑暗条件下单位时间氧气吸收量与温度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7题;共34分)1. (2分)(2014.宁波)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
下列获取电能的途径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A . 火力发电B . 水力发电C . 风力发电D . 核能发电2. (2分)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A . 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B .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C .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D .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3. (2分)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是()A . 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B . 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C . 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D . 在自然界中,生物遗体和排出物中的碳是不能循环利用的4. (2分)温室效应是当今三大环境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下列情况对温室效应影响最小的是()A . 用柴油作燃料B . 用煤炭作燃料C . 用汽油作燃料D . 用氢气作燃料5. (2分)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B . 用洗洁精洗涤餐具油污属于乳化作用C . 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废弃的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D . 铝合金比铁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如铁活泼6. (2分)“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 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B . 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 .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D . 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7. (2分)“温室效应”致使2016年多地发生洪灾、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下列气体中能引起气候变暖的是()A . O2B . N2C . SO2D . CO28. (2分)(2014·湖州)今年6月8日至14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
根据如图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A . ②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B . 在生物群落的食物链中,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的C . 在城市交通中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能减少①过程的发生D . 绿化环境、爱护草木有利于③过程的进行9.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二氧化碳对维持地表温度起着重要作用B .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慢慢沿烧杯内壁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C . 高钙奶粉中含有的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 . 实验室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应在瓶底放少量水以防止瓶底炸裂10. (2分)为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可行的是()①减少煤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滥砍滥伐④开发新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植树造林A . ①②③④⑤⑥B . ①③④⑤⑥C . ③④⑤⑥D . ①②③④11. (2分)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建立世界环境日的目的是: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目的是()A . 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B . 外出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C . 充分利用太阳能D . 直接燃烧煤炭12. (2分)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A . ①③④⑤⑥B . ①②③④⑤⑥C . ③④⑤⑥D . ①②④13. (2分)与自然界氧循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 . 光合作用B . 呼吸作用C . 微生物的分解反应D . 蒸腾作用14.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永远不变B . 空气中的氧气处于动态平衡C .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越高越好D . 氧气有百利而无一害15. (2分)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室内,下列方法不可能使空气清新的是()A . 开窗B . 在阳台上种花C . 在屋内多种点花D . 装上空气清新装置17. (2分)绿色植物称为巨大的“空气净化器”是由于它()A . 吸收氧气产生有机物B .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气碳C . 吸收二氧气碳产生有机物D . 吸收二氧气碳放出氧气二、填空题 (共6题;共25分)18. (2分)(2012•金华)小丽通过对当地某生态系统的观察,绘制出了该生态系统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见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植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2)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猫头鹰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填序号)A . 食物中的碳B . 矿物燃料中的碳C . 生物遗体中的碳D .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碳(3)根据表中的食物关系,该生态系统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19. (4分)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作用吸收CO2 ,通过________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20. (4分)(2012·金华)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会议讨论了二氧化碳的减排问题。
(1)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导致________ (填序号);A.温室效应B.酸雨C.白色污染D.臭氧层空洞(2)为了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可以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X+H2O,则X(甲醇)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21. (7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缓全球气体变暖是当今世界要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极为重要。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下列变化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填序号)。
A . CO2+H2O===H2CO3B . 光合作用C . CO2+C 2COD . CO2+2NaOH=Na2CO3+H2O(3)科学家采用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如下反应:2CO2+6H2=4H2O +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③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22. (4分)自然界中氧的循环:大自然中氧气随着生物的________作用、燃料的________、及微生物的________作用而减少,但随着植物的________ 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
这就是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23. (4分)但近百年来,人类大量使用________,加上森林面积因乱砍滥伐而急剧________等原因,使大气中的________含量增加较快,致使“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气候________,并引起一系列恶果。
三、解答题 (共1题;共5分)24. (5分)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低碳行为,低碳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
如图表示目前某市碳循环的实际情况,请分析回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因为它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________,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
(2)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中含有的碳可通过④所示途径继续参与碳循环,主要是由于________ 的分解作用。
(3)如果过度利用煤、石油等燃料,就会大大增加生物圈中________的排放量,进而加剧温室效应。
四、综合题 (共1题;共2分)25. (2分)“雪龙”号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如图,“雪龙”号总长167.0米,自重15000吨,满载吃水9.0米,满载排水量21000吨.“雪龙”号上有一个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橘红色的机器人看上去就像一辆越野吉普车,4个车轮均换成三角履带(如图),以提高其在极地冰雪地面上的行走能力.(1)雪龙号满载时船底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 Pa.(水的密度取1.0×103kg/m3)(2)极地漫游机器人的4个车轮均换成三角履带,是为了________对冰面的压强.(3)在北极,北极熊很活跃,冬季会冬眠.北极熊的嗅觉极为灵敏,是犬类的7倍;奔跑时最快速度可达60km/h.由于全球气温的升高,北极的浮冰逐渐开始融化,北极熊昔日的家园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①下列关于北极熊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A.北极熊每秒的奔跑距离可以达到16.7米 B.北极熊的嗅觉神经末梢极为发达C.北极熊以胎生哺乳的方式繁殖下一代 D.因为北极熊要冬眠,所以它不是恒温动物②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7题;共3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二、填空题 (共6题;共25分) 17-1、17-2、17-3、18-1、19-1、19-2、20-1、20-2、20-3、20-4、21-1、22-1、三、解答题 (共1题;共5分) 23-1、23-2、23-3、四、综合题 (共1题;共2分)24-1、24-2、24-3、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