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7自然界中得氧循环和碳循环(II)卷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一课时练习 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一课时练习 含答案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与碳循环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就是等;产生氧气的途径就是。

大气中的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与物质的燃烧等运动而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这就就是自然界的氧循环。

自然界中的氧就是在不断循环变化的。

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自然界中的碳可以以单质与化合物的形态出现,碳在自然界中也就是可以循环的。

碳的循环主要通过CO2来进行的。

它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1)就是植物经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有机物,在一作用中又以二氧化碳返回大气中被植物再度利用;(2)就是植物被动物采食后,有机物被动物吸收,在体内氧化成二氧化硪,并通过释放回大气中又可植物利用。

(3)就是动植物残体被分解,以及等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它返回大气中后重新进人生态系统与碳循环。

3.温室效应大气中等温室气体具有吸热与隔热的功能,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就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从而产生。

在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占55%,其她还包括水蒸气、臭氧、氧化亚氮、甲烷、氯氟烃等。

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产生一系列的危害。

①;②;③;④。

(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①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使用;②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减少。

(2)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开发新能源;③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题型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1.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

请回答以下问题:(1)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填“就是”或“不就是”)缓慢氧化。

(2)下图就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

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有,产生氧气的有。

(3)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

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氮气(N2)与氧气(O2)分离。

精品八年级科学下册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2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

精品八年级科学下册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2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

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2)A组1.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C)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B.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C.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2.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是(D)(第2题)A. 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B. 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C. 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D. 在自然界中,生物遗体和排出物中的碳是不能循环利用的3.如图表示一天之内(早7:00~第二天早7:00)温室大棚中CO2含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口的目的是(A)(第3题)A. 补充大棚内的CO2B. 补充大棚内的O2C. 降低大棚温度D. 降低大棚湿度4.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B)A. 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B. 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C. 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D. 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5.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功与过”的辩论会上,有如下观点:①二氧化碳增多造成温室效应,使气候异常,给人类带来了灾害;②二氧化碳增多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是近年来农作物丰收的原因之一。

(1)写出日常生活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C +O 2=====点燃CO 2。

(2)从自然界碳循环的角度,你认为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AB (填字母)。

A. 大量燃烧石油和煤B. 大面积砍伐森林C. 大力发展核能D. 淡水不断减少(3)在辨论会上有人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多些好,也有人认为少些好。

请谈谈你的看法:大气中含有适量的二氧化碳最好。

6.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低碳行为,低碳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

如图表示目前某市碳循环的实际情况,请分析回答:(第6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绿色植物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因为它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题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含解析)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题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含解析)

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一、单选题1.科学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单位为ppm)从20世纪50年代的315 ppm升至21世纪初的370 ppm,下列哪项可能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A.人口过快增长B.植被遭受破坏C.全球气温升高D.野生生物灭绝2.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一个简单的碳循环过程,对于该过程理解正确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地球大气提供了所有的二氧化碳B.植物只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元素转移到体内C.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只能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D.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叶掉落,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明显增加第2题图第6题图3.我国大力发展水力发电站建设,如葛洲坝,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燃烧3 000万吨煤的火力发电站发出的电量,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②减少SO2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降酸雨;③减少废渣排放有利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④减轻白色污染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4.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下面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的说法中,最合理的一种是()A.完全来源于煤的燃烧B.全球人口增多后呼出的二氧化碳C.植物呼吸作用的结果D.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5.“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6.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

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B.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C.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D.过程②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7.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下列自然界中的四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为物理变化的是()A.碳循环B.氧循环C.氮循环D.水循环8.辩论:空气中的氧气会耗尽吗?正方的观点:“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直至耗尽”。

【同步测试】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同步测试】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同步测试1.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A. 各种燃料的燃烧B.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C. 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D. 以上都是2.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

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

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

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A.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B.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C. 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D. 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3.科学家指出,气候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

为了减少温室效应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 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B. 开发氢气等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 大量使用煤作燃料D. 将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其他有用物质4.科学家在分析被密封在琥珀中的远古时代的空气的成分时发现,当时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35%,而现在仅为21%,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大量岩石风化消化氧气B. 海水中溶解氧气量增加C. 生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D. 气候变迁引起森林的大量减少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了以下4个密闭的玻璃瓶,放在一定的环境中。

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哪个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长()A. B. C. D.6.认识和遵循自然界中元素循环或物质循环的规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循环现象,如:①碳循环;②氧循环;③水的天然循环。

上述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一定不需要原子重新组合就能实现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③D. ①③7.下列情况不会释放碳进入碳循环中的是()A. 燃烧B. 呼吸作用C. 光合作用D. 海洋中沉积物的风化8.如图所示,请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自然界中的碳—氧平衡的知识回答。

(1)a、b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2)A、B表示两种物质: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课后作业: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课后作业: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知识整理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氧产生的途径:植物光合作用氧消耗的途径:生物呼吸物质燃烧分解腐烂氧循环: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等而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

臭氧及臭氧层碳循环知识整理2:碳循环的主要途经:⑴CO2光合作用有机物植物的呼吸作用 CO2⑵CO2光合作用有机物动物吸收体内氧化 CO2⑶ CO2 光合作用有机物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分解作用 CO2⑷ CO2 光合作用有机物动植物残体地下漫长反应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 CO2课后练习:1、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A、各种燃料的燃烧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C、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D、以上都是2、大气中的臭氧层是保护地球上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的“保护伞”,臭氧是一种():A、混合物B、氧化物C、单质D、化合物3、CO2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如下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A、生物的呼吸作用B、含碳燃料的燃烧C、发展利用氢燃料D、人和动物的呼吸4、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完成的,自然界中主要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是()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D、分解作用5、关于温室效应,有下列说法:①温室效应有利也有弊;②温室效应加剧是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③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加剧;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⑥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应。

其中正确的是 .6.大自然中氧气的消耗有多种途径,下列不是氧气在大自然中消耗的途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B、物质的燃烧C、合成臭氧D、生物的呼吸作用7.当你复印材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体就是臭氧,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臭氧与氧气性质完全相同C臭氧与氧气是同种物质 D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部编版)2020八年级科学下册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2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44

(部编版)2020八年级科学下册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2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44

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2)A组1.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C)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B.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C.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2.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是(D)(第2题)A. 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B. 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C. 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D. 在自然界中,生物遗体和排出物中的碳是不能循环利用的3.如图表示一天之内(早7:00~第二天早7:00)温室大棚中CO2含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口的目的是(A)(第3题)A. 补充大棚内的CO2B. 补充大棚内的O2C. 降低大棚温度D. 降低大棚湿度4.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B)A. 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B. 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C. 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D. 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5.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功与过”的辩论会上,有如下观点:①二氧化碳增多造成温室效应,使气候异常,给人类带来了灾害;②二氧化碳增多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是近年来农作物丰收的原因之一。

(1)写出日常生活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C +O 2=====点燃CO 2。

(2)从自然界碳循环的角度,你认为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AB (填字母)。

A. 大量燃烧石油和煤 B. 大面积砍伐森林 C. 大力发展核能 D. 淡水不断减少(3)在辨论会上有人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多些好,也有人认为少些好。

请谈谈你的看法:大气中含有适量的二氧化碳最好。

6.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低碳行为,低碳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

如图表示目前某市碳循环的实际情况,请分析回答:(第6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绿色植物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因为它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一课时练习( 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一课时练习( 含答案)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是等;产生氧气的途径是。

大气中的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和物质的燃烧等运动而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这就是自然界的氧循环。

自然界中的氧是在不断循环变化的。

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自然界中的碳可以以单质和化合物的形态出现,碳在自然界中也是可以循环的。

碳的循环主要通过CO2来进行的。

它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1)是植物经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化合生成有机物,在一作用中又以二氧化碳返回大气中被植物再度利用;(2)是植物被动物采食后,有机物被动物吸收,在体内氧化成二氧化硪,并通过释放回大气中又可植物利用。

(3)是动植物残体被分解,以及等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它返回大气中后重新进人生态系统和碳循环。

3.温室效应大气中等温室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从而产生。

在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占55%,其他还包括水蒸气、臭氧、氧化亚氮、甲烷、氯氟烃等。

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产生一系列的危害。

①;②;③;④。

(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①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使用;②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减少。

(2)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开发新能源;③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题型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1.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

请回答以下问题:(1)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填“是”或“不是”)缓慢氧化。

(2)下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

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有,产生氧气的有。

(3)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

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氮气(N2)与氧气(O2)分离。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题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含解析)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题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含解析)

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一、单选题1.科学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单位为ppm)从20世纪50年代的315 ppm升至21世纪初的370 ppm,下列哪项可能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A.人口过快增长B.植被遭受破坏C.全球气温升高D.野生生物灭绝2.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一个简单的碳循环过程,对于该过程理解正确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地球大气提供了所有的二氧化碳B.植物只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元素转移到体内C.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只能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D.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叶掉落,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明显增加第2题图第6题图3.我国大力发展水力发电站建设,如葛洲坝,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燃烧3 000万吨煤的火力发电站发出的电量,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减少CO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②减少SO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降酸雨;③减少废渣排放有22利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④减轻白色污染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4.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下面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的说法中,最合理的一种是()A.完全来源于煤的燃烧B.全球人口增多后呼出的二氧化碳C.植物呼吸作用的结果D.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5.“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6.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

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B.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C.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D.过程②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7.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下列自然界中的四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为物理变化的是()A.碳循环B.氧循环C.氮循环D.水循环8.辩论:空气中的氧气会耗尽吗?正方的观点:“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直至耗尽”。

2019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2019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循环,这里的“氧”指的是 ( )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2.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 ( )A.各种燃料的燃烧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C.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 D.以上都是3.绿色植物被称为巨大的“空气净化器”,是由于它能 ( )A.吸收氧气产生有机物 B.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C.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有机物 D.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4.如图3-7-1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

其中没有氧气参加反应的是 ( )A.①② B.③⑥ C.④⑤ D.①③⑥5.今年6月8日至14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

根据图3-7-2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②过程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B.在生物群落的食物链中,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的C.在城市交通中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能减少①过程的发生D.绿化环境、爱护草木有利于③过程的进行6.如图3-7-3是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一组实验,请你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相关的实验现象。

(1)甲装置中小白鼠很快死去的原因是小白鼠的________作用导致玻璃罩内缺氧。

(2)乙装置中小白鼠能正常活着是因为绿色植物的作用更新了玻璃罩内的气体。

这种生理活动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一实验现象来分析,绿色植物的________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7.鱼缸内放一些水草,在阳光照耀下,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这些气泡里的气体主要是(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B.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C.蒸腾作用产生的水蒸气 D.以上三项全是8.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B.出行尽量步行或乘公交车C.清明节由烧纸祭祀改用鲜花祭祀 D.焚烧农作物秸秆,使其成为草木灰肥料9.下列做法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不利的是 ( )A.对草原实施轮牧并控制放牧数量 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C.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贺卡”D.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图3-7-4中的①~④表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过程,其中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美国首颗“嗅碳”卫星在2009年2月24日发射升空过程中因运载火箭出现故障坠毁,这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地理分布图。

专题3.7自然界的氧循环和碳循环-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试卷和答案)

专题3.7自然界的氧循环和碳循环-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试卷和答案)

第 1 页,共 6 页专题3.7自然界的氧循环和碳循环-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试卷和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变化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 )A .CO 2+H 2O===H 2CO 3B .6CO 2+6H 2O ――→光照C 6H 12O 6+6O 2C .CO 2+C=====高温2COD .CO 2+2NaOH===Na 2CO 3+H 2O2. 在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能使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 )A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B .动物的呼吸作用C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3. 自然界的碳处于不断的循环之中。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

人类影响大气CO 2 含量的主要环节是( )A .①B .②C .③D .④4. 大气中氧气的含量能维持稳定,是因为自然界中存在着稳定的氧循环,以下对自然界氧循环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生物的呼吸作用在产生氧气B .各种燃烧现象在消耗氧气C .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在产生氧气D .绿色植物时刻都在产生氧气5. 如图表示CO 2的循环过程,其中物质X 能为人体直接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 中C 、H 、O 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1B .转化1是自然界中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C .X 在人体中氧化产生的CO 2如不及时排出,则血液的pH 将增大D .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 2和H 2O 的含量增加6. 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下列自然界中的四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为物理变化的是( )A .碳循环B .氧循环C .氮循环D .水循环7. 下列不是大自然中氧气的消耗途径的是( )A .生物呼吸作用B .物质的燃烧C .动植物尸体氧化腐烂D .水蒸发8.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不包括( )A .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B .人在呼吸作用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 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20张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 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20张

思考与讨论: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温室效应”的加剧? (1)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率。
(2)积极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能、氢能、地热能等)以减少二氧 化碳的排放。
(3)扩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4)多植树造林 (5)提倡低碳生活,节能减排
课堂练习
1.自然界中氧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C )
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新知导入
家里养金鱼的时候为什么要在里面放水草? 水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增 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金鱼呼吸
O2
CO 2
水草光合 作用
新知讲解
活动: 1.取两个封闭的玻璃钟罩,在 A中放入蜡烛;在 B中放入植物和蜡
烛,然后将两个钟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2、氧循环
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 会由于生物的呼吸作 用和物质的燃烧等减 少,但又会随植物的 光合作用而增加,周 而复始地进行循环。
思考 在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的叶都掉光了,光合作用的能力大大下降。
北方的人会有感觉缺氧吗? 1、即使北方的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可是地球的其他地方照样 会有很多的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通过地球大气循环在 全球进行气体环流。
2、即使是北方的冬天,仍然有常绿植物,他们仍能进行光合作用。
资料 自然界中各种元素 主要以单质或化合 物的形式存在。其 中碳元素气态化合 物主要以二氧化碳 的形式存在在大气 中。
自然界中碳循环
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
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
光合作用
动植物呼吸产生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
微生物氧化分解
碳循环的途径 CO2
拓展提高

【2019-2020】八年级科学下册3-7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练习新版浙教版

【2019-2020】八年级科学下册3-7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练习新版浙教版
(4)该实验中,在阳光照射下,影响甲、乙瓶温度不同的原因,除了CO2的温室效应以外,其他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点即可)。
(5)有同学认为根据该模拟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你认为是
(写出一点即可)。
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
(2)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中含有的碳可通过④所示途径
继续参与碳循环,主要是由于的分解作用。
(3)如果过度利用煤、石油等燃料,就会大大增加生物圈中的排放量,进而加剧温室效应。
13、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想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研究CO2浓度增加是否增大地球“温室 效 应”。他们查阅的有关数据如表一: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C.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12、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低碳行为,低碳理念正逐渐深入 人心。如图表示目前某市碳循环的实际情况,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是碳循环
光下照射,观察甲、乙瓶中的温度变化。
Ⅱ.阳光持续照射,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两支玻璃瓶中的温度,并记录如表二:
时 刻
9:23
9:28
9:33
9:38
9:43
9:48
甲瓶温度(℃)
13.0
19.8
23.5
26.0
26.4
27.0
乙瓶温度(℃)
13.0
19.0
22.8
25.0
26.0
26.5
时 刻
9:53
9:58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微生物的分解反应 D.蒸腾作用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一课时练习(含答案).docx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一课时练习(含答案).docx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产生氧气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 。

大气中的氧气的含'Λ⅛iS 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和物质的燃烧等运动而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这就是自然界的氧循环。

自然界中的氧是在不断循环变化的。

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自然界中的碳可以以单质和化合物的形态出现,碳在自然界中也是可以循环的。

碳的循环主要通过C02来进行的。

它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1)________________ 是植物经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化合生成有机物,___ 在一作用中又以二氧化碳返回大气中被植物再度利用;(2)是植物被动物采食后,有机物被动物吸收,在体内氧化成二氧化硪,并通过释放回大气中又可植物利用。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动植物残体被_______ 分解,以及等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它返回大气中后重新进人生态系统和碳循环。

3. 温室效应大气中________ 等温室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从而产生__________ 。

在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占55% ,其他还包括水蒸气、臭氧、氧化亚氮、甲烷、氯氟烃等。

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产生一系列的危害。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 。

(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①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使用;②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减少。

(2)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八年级科学下(浙教版)

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八年级科学下(浙教版)

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1.与自然界氧循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微生物的分解反应D.蒸腾作用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1)植物经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糖类),在中又生成二氧化碳返回大气中被植物再度利用。

(2)植物被捕食后,糖类被动物吸收,在其体内氧化成二氧化碳,并通过呼吸释放到大气中,又被植物利用。

(3)等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它返回大气中后重新进人生态系统和碳循环。

(4)枯枝落叶、动物的排泄物等经,将其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到大气中。

3.如图表示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请分析回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因为它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

(2)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中含有的碳可通过④所示途径继续参与碳循环,主要是由于的分解作用。

(3)如果过度利用煤、石油等燃料,就会大大增加自然界中的排放量,进而加剧温室效应。

4.下图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简单的碳循环过程,对于该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地球大气提供了所有的二氧化碳B.植物只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元素转移到体内C.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只能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D.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叶掉落,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明显增加5.“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

请回答问题。

(1)下图表示密闭试验舱存在的一个碳氧循环过程,图中“?”处是指研究员的作用。

(2)用学科观念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种类不变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6.如图是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一组实验,请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释相关的实验现象。

(1)甲装置中小白鼠很快死去的原因是小白鼠的作用导致玻璃罩内缺氧。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 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同步练习题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    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同步练习题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三章3.7节练习以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叙述中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B. 一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C.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两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厄尔尼诺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CO2剧增,为减缓之,最理想燃料是()A. 优质煤B. 天然气C. 汽油D. 氢气3.如图表示一天之内(早7:00~第二天早7:00)温室大棚中CO2含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口的目的是()A. 补充大棚内的CO2B. 补充大棚内的O2C. 降低大棚温度D. 降低大棚湿度4.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是()A. 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B. 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C. 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D. 在自然界中,生物遗体和排出物中的碳是不能循环利用的5.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化合物甲可能含碳、氢、氧三种元素B. Ⅰ、Ⅱ、Ⅲ中都消耗了二氧化碳C. 循环过程中不需要吸收能量D. 涉及的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6.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A.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B. 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C. 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D. 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7.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大量排放含SO2的废气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B. 大量使用燃煤只会排放二氧化碳气体C. 大量推广使用太阳能和风能有利于减少空气中的PM2.5D. 应推广使用含磷洗衣粉,因为其废水可以作磷肥使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8.自然界中氧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A. 生物的呼吸作用B. 含碳燃料的燃烧C. 发展利用氢燃料D. 微生物氧化分解9.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A. 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B. 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C. 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D. 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10. 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CO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B. 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C.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 大气中CO2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1.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建立世界环境日的目的是: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目的是()A. 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B. 外出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C. 充分利用太阳能D. 直接燃烧煤炭12.“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B. 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D. 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13.在温室大棚里把种植和养殖结合,可实现优势互补。

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练习)

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练习)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小明根据所学知识绘制的碳循环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通过④的作用维持自然界碳氧平衡B.生理过程④④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C.图中的碳元素的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D.由于④等原因存在,目前二氧化碳排放已有超过生物圈碳中和的趋势【答案】C【解析】A.绿色植物通过④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A正确。

B.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结合分析可知,生理过程④④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B正确。

C.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碳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往复;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C错误。

D.④是人类活动中,化石燃料中的煤、石油、天然气等通过燃烧的方式释放二氧化碳。

由于④等原因存在,目前二氧化碳排放已有超过生物圈碳中和的趋势,D正确。

2.下列为一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一天内池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晴天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A.B.C.D.【答案】B【解析】一般来说,6﹣18时为白天有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降低,从18时到次日6时为黑夜时间无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升高,从四个选项的图示来看,只有B图曲线符合要求。

3.下列有关图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图④表示树林里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情况B.图④B点显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C.图④,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呼气过程D.图四表示,果蔬储藏室内的温度调整到b点时的效果比a点好【答案】D【解析】A、一天内,6时至18时光照充足,树林的光合作用较强,树林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较低,选项错误;B、由图可知,图④B点表示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相当,树林中二氧化碳增加的浓度为零,选项错误;C、由图可知,AB段肺内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的过程,选项错误;D、由图可知,b点时果蔬储藏室内的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最低,果蔬的呼吸作用最弱,所以果蔬储藏室内的温度调整到b点时的效果比a点好,选项正确,故选D。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一课时练习( 包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一课时练习( 包含答案)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是等;产生氧气的途径是。

大气中的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和物质的燃烧等运动而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这就是自然界的氧循环。

自然界中的氧是在不断循环变化的。

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自然界中的碳可以以单质和化合物的形态出现,碳在自然界中也是可以循环的。

碳的循环主要通过CO2来进行的。

它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1)是植物经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化合生成有机物,在一作用中又以二氧化碳返回大气中被植物再度利用;(2)是植物被动物采食后,有机物被动物吸收,在体内氧化成二氧化硪,并通过释放回大气中又可植物利用。

(3)是动植物残体被分解,以及等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它返回大气中后重新进人生态系统和碳循环。

3.温室效应大气中等温室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从而产生。

在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占55%,其他还包括水蒸气、臭氧、氧化亚氮、甲烷、氯氟烃等。

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产生一系列的危害。

①;②;③;④。

(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①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使用;②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减少。

(2)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开发新能源;③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题型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1.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

请回答以下问题:(1)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填“是”或“不是”)缓慢氧化。

(2)下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

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有,产生氧气的有。

(3)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

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氮气(N2)与氧气(O2)分离。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同步测试(2)B卷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同步测试(2)B卷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同步测试(2)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氧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氧气B . 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二氧化碳C . 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二氧化碳D . 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水【考点】2. (2分)生态系统的碳﹣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A . 人类B . 细菌、真菌C . 哺乳动物D . 绿色植物【考点】3. (2分)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 . 出门随手关灯B . 垃圾焚烧C .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D . 草稿纸双面使用【考点】4. (2分)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A . 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B . 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C . 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D . 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二、填空题 (共7题;共24分)5. (2分) (2018九上·慈溪期末)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通过二氧化碳来进行,它主要可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通过绿色植物的________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糖类);第二种形式是通过植物、动物、人、细菌等生物的________生成二氧化碳并释放到大气中;第三种形式是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释放到大气中。

【考点】6. (6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形成了自然界中物质的平衡。

如图是氧在自然界的主要循环途径。

请认真观察并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1)图示中氧循环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空气的主要成分中没有参与图中循环的气体是________ (填名称)。

(2)臭氧(O3)和氧气从物质组成上看,相同点是都由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3.7 自然界中得氧循环和碳循环(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
1. (2分)空气成分中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
A . 氧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氮气
D . 稀有气体
2. (2分)生态系统的碳﹣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A . 人类
B . 细菌、真菌
C . 哺乳动物
D . 绿色植物
3. (2分)下列有关地理、环境等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仍然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B . 由于目前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高,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C . 地球上发生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的,但对人类造成严重破坏的极少
D . 地壳运动规律非常简单,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目前绝大多数板块移动现象
4. (2分)如图所示为一个封闭透明的生态瓶,该瓶放在有光的地方,3天后小鱼仍能正常生活,最关键的原因是()
A . 水草能制造氧气
B . 水草能制造有机物
C . 水草能吸收二氧化碳
D . 水草能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
5. (2分)在碳循环中,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态系统主要通过()
A . 蒸腾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分解作用
D . 光合作用
6. (2分)(2014·湖州)今年6月8日至14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

根据如图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中,
错误的是()
A . ②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B . 在生物群落的食物链中,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C . 在城市交通中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能减少①过程的发生
D . 绿化环境、爱护草木有利于③过程的进行
7. (2分)在温室大棚里把种植和养殖结合,可实现优势互补。

下列对这种生态模式的错误叙述是()
A . 养殖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料
B . 种植为养殖提供丰富的氧气
C . 养殖为种植提供二氧化碳
D . 养殖为种植提供氧气
8. (2分)在寒冷地区,每到冬季几乎所有的植物都会落下叶子,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停止,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却并不感到缺氧,这是因为()
A . 天气寒冷,人们都在室内活动
B .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是全球性的
C . 由于寒冷,人们的呼吸作用减弱
D . 在夏季植物释放了大量的氧气,储存到冬季用
9. (2分)2014年全球十大化学研究成果之一是复旦大学的同鸣飞教授课题组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Riedel 教授合作,成功制备出了四氧化铱正离子(IrO4+),在这种离子中,铱(Ir)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3
B . +6
C . +7
D . +9
二、填空题 (共4题;共28分)
10. (5分)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功与过”的辩论会上,有如下观点:①二氧化碳增多造成温室效应,使气候异常,给人类带来了灾害;②二氧化碳增多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是近年来农作物丰收的原因之一。

(1)写出日常生活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从自然界碳循环的角度,你认为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填字母)。

A . 大量燃烧石油和煤
B . 大面积砍伐森林
C . 大力发展核能
D . 淡水不断减少
(3)在辨论会上有人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多些好,也有人认为少些好。

请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

11. (12分)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原来,二氧化碳等气体就像温室中的玻璃顶棚一样,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散放出的热量,这就势必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有人认为世界部分地域的干旱也是温室效应的后果。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 。

(2)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 。

(3)你认为防止温室效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

(4)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物,请你列举出二氧化碳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两种重要用途:________ 。

12. (4分)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简单示意图,请填空:
(1)图中所示矿物包含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__和________;由煤焦化得到的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

因此,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首先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要________。

13. (7分)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太阳光、CO2、H2O、N2组成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

(2)正确书写一条图中的食物链________。

三、简单题 (共1题;共5分)
14. (5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及检验相关性质的装置图,据图回答问题.
(1)指出②、④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X________ , Y________ .
(2)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需要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填装置标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3)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__ ,二氧化碳的检验装置可选用________ .
(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气体.要制取并收集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选用的发生、收集装置依次是________ .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二、填空题 (共4题;共28分)
10-1、
10-2、
10-3、
11-1、
12-1、
12-2、
12-3、
13-1、
13-2、
三、简单题 (共1题;共5分) 14-1、
14-2、
14-3、
1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