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管理规章制度
学校课程管理规章制度
学校课程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学校课程管理,确保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课程设置1. 学校应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课程标准,合理设置课程。
2. 课程设置应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个人兴趣培养的需求。
3.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选课与退课1. 学生应按照学校规定的选课时间和方式进行选课。
2. 学生所选课程应符合个人学习计划和班级要求。
3. 学生如需退课,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班主任或教务处审批。
四、上课纪律1. 学生应按时到达指定的上课地点,并做好课前准备。
2. 学生应注意课堂纪律,不得随意离开或打扰他人学习。
3. 学生不得擅自更改课程表或调换课程。
五、课程考核1. 学校应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
2. 课程考核形式可以包括笔试、实验、报告、口头答辩等。
3. 学校应及时公布考试成绩,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学生评价1. 学校应定期开展学生评教活动,收集学生对各门课程的评价意见。
2. 学生评价结果应作为教师教学改进和课程优化的重要依据。
七、异常情况处理1. 学生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时上课或参加考试的,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提供相关证明。
2. 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请假和缺课情况进行记录和处理。
八、违纪处理1. 学生在课堂上有违纪行为的,将受到教师的批评和警告。
2. 严重违纪行为,如作弊、抄袭等,将按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九、附则1.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如有修改,将提前公告并在规定时期后生效。
2. 对于特殊情况未涉及的问题,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该学校课程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各位师生应自觉遵守,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培养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课程管理工作规章制度
课程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课程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权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课程管理的原则1. 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
2. 教学内容要符合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要求。
3. 严守教学纪律,不得违反有关规定。
4. 加强对师资队伍的管理和培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5. 注重课程建设,更新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课程管理责任1. 院(系)领导(主管)负责本院(系)的课程管理工作。
2. 教师负责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
3. 学生要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参加课程学习。
四、课程管理制度1. 课程设置(1)根据专业的要求,制定课程设置计划,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2)定期对课程设置进行审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课程编写(1)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课程教学计划。
(2)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编写课程教材。
3. 课程教学(1)教师应按照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应按时上课,保证课程进度的正常进行。
(3)学生应积极参加课程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和考试。
4. 课程评估(1)对课程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学生应按照规定的标准参加课程考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反馈意见。
五、课程管理流程1. 课程设置流程(1)院(系)根据专业的要求制定课程设置计划。
(2)提交到教务处进行审核,然后上报学校管理部门审核。
(3)审核通过后,公布课程设置计划,并开始执行。
2. 课程编写流程(1)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课程教学计划。
(2)课程教学计划通过审核后,开始编写教材。
(3)教材完成后,经过审核,开始使用。
3. 课程教学流程(1)教师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准时上课,保证课程进度。
(3)学生积极参加课程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和考试。
4. 课程评估流程(1)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学生按照规定的标准参加课程考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反馈意见。
校本课程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校本课程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对校本课程的管理,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校本课程的定义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本校办学目标、师生需求和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当地文化、传统和社会需求,通过自主设计、开发和实施,具有独特性和可操作性的一种课程体系。
三、校本课程的分类1. 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选修课等。
2. 课程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
3. 课程评价:包括教学评价、学习评价等。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计1. 校本课程的开发:由学校领导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专家和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2. 校本课程的设计:根据学校的需求和课程改革的要求,设计出符合学校特色和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
五、校本课程的实施和评价1. 校本课程的实施:校本课程由学校领导和教师按照设计的教学方案,制定出具体的课堂教学计划,进行实施。
2. 校本课程的评价:对校本课程进行定期评价,反馈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改进。
六、校本课程的管理1. 校本课程管理机构:设立由学校领导和教师组成的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实施和评价工作。
2.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岗位的职责和权力,确保校本课程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校本课程的宣传和推广1. 宣传活动: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形式,宣传校本课程的特色和优势,引导师生对校本课程的认同和支持。
2. 推广活动:开展校本课程的示范课、课程展示、教师培训等活动,促进校本课程的推广和应用。
八、校本课程的保密和保护1. 保密措施: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资料和信息予以严格保密,确保校本课程的独特性和可操作性。
2. 泄密行为:对于泄露校本课程内容和数据的行为,依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九、附则1.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2. 对校本课程管理工作有异议的,可向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提出,经协商解决。
学校课程规章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课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校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员工,是学校课程管理的依据和准则。
第三条学校课程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目标;2. 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3. 注重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层次性和针对性;4. 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5. 实施动态管理,适时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
第二章课程设置第四条学校课程设置应包括公共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
第五条公共课程是指全校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军事理论、体育、艺术、英语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六条专业课程是指学生根据所学专业要求修读的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第七条选修课程是指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需要,在规定学分范围内自主选择的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知识面和培养个性化能力。
第八条实践课程是指学生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等环节,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九条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适时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
第三章课程实施第十条学校建立健全课程实施管理制度,确保课程实施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第十一条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认真备课、上课,注重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第十二条学生应按照课程安排,按时参加课程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和考核任务。
第十三条学校建立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第四章课程评价第十四条学校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
第十五条课程评价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领导评价等多种方式。
第十六条学校根据课程评价结果,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课程质量。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4篇)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第一章概述1.1 引言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制度旨在明确幼儿园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幼儿得到优质的教育。
1.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使幼儿园能够有系统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促进幼儿良好的成长发展,使幼儿得到全面、均衡的教育。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目标2.1 教育理念本幼儿园坚持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2.2 课程目标本幼儿园的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身体协调能力;- 培养幼儿的社交交往和情感认知能力;-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 培养幼儿的艺术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第三章课程内容3.1 教学科目本幼儿园的教学科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与文学- 数学与逻辑思维- 科学与探究- 社会与生活- 健康与体育- 美术与手工- 音乐与舞蹈- 游戏与玩耍3.2 教学活动安排本幼儿园优化教学活动的安排,将游戏和玩耍融入到教学之中,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各项教学活动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确定,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得到适当的学习和发展。
第四章教学方法4.1 教学方法的选择本幼儿园注重以幼儿为主体,以游戏和互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并在实施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2 教学方法的评价本幼儿园建立起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幼儿园的教学方法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效果的观察和反馈、幼儿学习情况的记录和分析等。
通过评价,不断改进幼儿园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评价体系5.1 评价标准与指标本幼儿园制定出一套科学、客观、完整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以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2024年中学课程管理规章制度(2篇)
2024年中学课程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学课程管理,加强学生学习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国各中学的课程管理。
第三条中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合理安排课程,不得超出学生的身心承受能力。
第四条课程教学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五条中学应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第二章课程设置第六条中学应根据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合理设置各学科的课程。
第七条中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第八条中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程的时间和顺序,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和休息。
第九条中学应定期评估课程的实施效果,针对课程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三章课程管理第十条学生应按照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参加课程学习,不得私自缺课。
第十一条学生应按时完成课程作业,不得抄袭、抄袭他人的作业。
第十二条学生应按照教师的要求参加课堂讨论和活动,积极参与学习。
第十三条学生应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提高学习效果。
第十四条学生应根据个人的学业情况,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进行课外辅导和兴趣培养。
第四章课程评价第十五条中学应采用多种形式的课程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业发展。
第十六条中学应建立健全课程评价制度,确保评价公平公正。
第十七条学生的课程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第五章课外活动第十八条中学应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十九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参加符合学校规定的课外活动。
第二十条学生在参加课外活动时,应注重安全,服从组织安排,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十一条中学应对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指导,确保学生的安全。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二条中学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关心和培养学生。
第二十三条中学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管理规章制度
课程管理规章制度一、引言课程管理是一所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和提高课程管理水平,制定课程管理规章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针对课程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内容进行阐述,对于学校的课程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课程管理制度的目的和原则课程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确保学校的教育目标的达成。
在制定和执行课程管理制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课程管理制度应基于教育教学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合理安排和设计课程,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2.公平性原则:课程管理制度应公平公正,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确保他们在同等条件下享有相同的教学资源。
3.灵活性原则:课程管理制度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教师创新教学方法。
4.透明性原则:课程管理制度应内容明确,操作规范,便于学生、家长和教师理解和遵守,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争议和纠纷。
三、课程管理制度的内容1.课程设置与调整学校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课程。
对于已经开设的课程,学校应定期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2.课程质量评估学校应建立课程质量评估机制,通过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观摩等方式对课程进行评估,及时了解课程的优点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3.课程资源管理学校应合理管理和分配课程资源,确保每个教师都能得到足够的教学资源,同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4.课程考核与评价学校应制定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确保考核的公正性和学生的学业进展情况得到全面的反映。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评价和改进,促进他们对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5.课程规划与指导学校应提供课程规划和指导服务,帮助学生合理选择课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进行课程安排,确保课程的连贯性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学校课程管理制度是为了保证学校教学质量,规范学生学习行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学校课程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情况。
一、课程设置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要求学校合理设置各个年级的课程,保证学生的学习全面发展。
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需求,科学确定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同时,学校还应当根据教育部门的统一要求,调整课程设置,确保学生学习的科目和学时符合国家规定。
二、课程评价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要求学校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学校应当制定各科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同时,学校还应当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考试和评价活动,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三、选课规定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要求学校制定选课规定,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进行选课。
学校应当充分调研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选课方案。
选课时,学生应当参考学校规定的选课时间和选课要求,按时完成选课手续。
四、课程实施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要求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计划进行教学实施。
学校应当组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编制详细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教师应当根据教学计划,科学备课,提供充实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有序地开展学习活动。
五、衔接与协调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要求学校内部各个学科之间进行衔接与协调。
学校应当建立交流机制,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此外,学校还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协作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
六、监管与评估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要求学校建立监管与评估机制,对课程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估。
学校应当定期进行内外部评估,全面了解课程管理的实施情况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也应当定期对学校的课程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
七、学生权益保障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要求学校保障学生的权益,确保学生享有平等、公正的学习机会。
课程管理规章制度
课程管理规章制度1. 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课程管理规章制度,以确保课程的有序管理和高效运作。
课程管理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在课程计划、教学过程、考核评估等方面提供明确的指导。
2. 课程计划2.1 教学目标 - 确定每门课程的预期目标和学习结果。
- 教师应在每学期初为学生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并及时进行调整和反馈。
2.2 课程内容 - 确定每门课程的详细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
- 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有序授课,并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协调。
3. 教学过程3.1 教学方法 - 教师应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3.2 授课时间 - 授课时间应根据课程需要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合理安排,确保充足的学习时间。
- 教师应按时上课,不得迟到或提前下课。
3.3 课堂纪律 - 学生应遵守课堂纪律,包括不随意交头接耳、手机静音等。
- 教师有权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警告、批评甚至纪律处分。
4. 考核评估4.1 考核方式 - 考核方式应根据课程性质和学习目标确定,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
- 考试内容应围绕课程教学内容,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
4.2 考核标准 - 确定每门课程的评分标准和百分比权重。
- 教师应公布课程考核标准,并及时反馈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评价意见。
4.3 评估反馈 - 教师应定期与学生进行学习评估和反馈,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
- 学生也有权提出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帮助完善课程管理和教学质量。
5. 实施与监督5.1 实施机构 - 学校教务部门负责对课程管理规章制度的实施和监督。
- 教务部门应建立课程管理档案和评估体系,对课程的开设和实施进行监管。
5.2 监督机制 - 学生可以通过投诉渠道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课程管理提出意见和投诉。
- 教务部门应及时处理学生的投诉,并进行调查和处理。
课程管理规章制度
课程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课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校各学院、各部门所开设的课程及其管理工作。
第三条课程管理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二、课程设置与调整第四条课程设置应体现人才培养目标,覆盖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需求。
第五条课程设置应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提高课程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第六条课程设置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适时进行调整,确保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第七条课程调整应充分听取教师、学生及行业专家的意见,经相关部门审批后予以实施。
三、课程实施与监督第八条教师应按照课程大纲进行教学,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九条教师应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第十条教师应积极参加教学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
第十一条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部门应定期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
四、课程考核与评价第十二条课程考核应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注重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
第十三条课程考核方式可以包括考试、考查、论文、实践等多种形式,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合理选用。
第十四条课程评价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充分考虑学生在课堂表现、团队协作、创新实践等方面的表现。
第十五条课程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师的教学考核、职称评定、奖金分配等方面,为学生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五、课程资源与管理第十六条课程资源应包括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网络资源等,应保证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满足教学需求。
第十七条教材选用应遵循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注重教材的权威性和适用性,定期更新教材版本。
学生课程管理规章制度内容
学生课程管理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生课程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学生课程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障每位学生的学习权益。
第三条学生课程管理应尊重学生的个人自由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条学生课程管理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五条学生课程管理应做到科学合理、简明易懂,便于操作。
第二章选课管理第六条学校每学期开设的所有课程应公布于学校网站,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课。
第七条学生应按照学校规定的选课时间和程序进行选课,逾期选课者需向教务处申请。
第八条学生选课时需根据个人学习计划和学业规划进行选择,不得恶意挤占课程资源。
第九条学生选课时需考虑课程时间、难易程度、先修课程等因素,不得随意变更选课。
第十条学生选课成功后应严格按照课程要求参与教学活动,不得缺席或旷课。
第三章课程学习管理第十一条学生应按照课程要求参与课堂教学、实验、考试等教学活动,并保持好的学习状态。
第十二条学生应按时完成课程作业、报告、实验等任务,不得抄袭、抄袭他人作品。
第十三条学生应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科研实践、学术讨论等学习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
第十四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遇有困难可向导师、辅导员或教务处求助,及时解决问题。
第十五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有违纪行为,经查实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警告、退课等。
第四章学业评定管理第十六条学生学业评定采用定期考核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应按时参加考核。
第十七条学生考试成绩不合格者可申请重修,重修期间需严格遵守纪律规定。
第十八条学生在学术研究、实践活动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可获得学校颁发的奖励。
第十九条学生违反考试纪律,作弊、炫耀成绩等行为者将受到严厉处罚。
第五章课程管理常规第二十条学生课程管理应加强学生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意识。
第二十一条学生课程管理应定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中学课程管理规章制度(三篇)
中学课程管理规章制度是学校为了规范中学生的课程学习行为,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而制定的规定。
其中包括以下内容:1. 课程设置:学校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和安排合理的课程,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
2. 上课纪律:学生应准时到达教室,提前准备好课本和学习材料;课堂上要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禁止打闹、嬉笑和玩手机等影响学习的行为。
3. 作业管理:教师布置的作业应适量和质量合理,学生应按时完成并经过仔细检查,作业应遵守规范格式和书写要求。
4. 课间休息: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应保持秩序,不得随意离开教室、滞留走廊或参与打闹游戏。
5. 课程评价:学校根据国家规定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质量、考试成绩等进行评价。
6. 选修课程: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置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
7. 课程管理责任: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相应的课程管理责任,学校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设施,教师应认真备课和授课,学生应积极参与学习并遵守课程管理规定。
通过制定中学课程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可以规范学生的课程学习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遵守规则的能力。
中学课程管理规章制度(二)1. 上课时间:- 上午第一节课开始时间为8:00,下午第七节课结束时间为17:00。
- 课程表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课程安排进行,学生必须按时到达教室并参与上课。
2. 请假制度:- 学生如需请假,必须提前向班主任或学校请假办公室提出书面请假申请,说明请假原因和请假时间。
- 请假需经班主任或请假办公室批准,未经批准擅自离校或旷课将受到纪律处分。
3. 作业管理:- 学生应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如因特殊情况无法完成,应提前向班主任说明情况。
- 学生应自觉遵守作业纪律,不得抄袭、抄作业,否则将受到纪律处分。
4. 请假补课:- 学生请假期间所缺课程需提前向班主任申请安排补课时间。
中学课程管理规章制度范文(3篇)
中学课程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一、学生课程管理规定1. 学生应按照学校安排的课表参加课程学习,不得迟到早退,严禁旷课。
2. 学生应穿着整洁、得体的服装上课,不得穿着拖鞋、短裙等不符合规定的服饰。
3. 学生上课期间应保持安静,不得进行无关谈话、吃东西等干扰教学秩序的行为。
4.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遵守老师的教学纪律,不得打扰其他同学的学习。
5. 学生在上课期间如有紧急事情需离开教室,应事先向班主任或教师请假,离开后须及时返校。
二、教师课程管理规定1. 教师应按照学校制定的课程安排,准时到岗上课,并在开课前做好准备工作。
2. 教师应遵守教学纪律,讲授内容应与教学大纲相符,不得私自调整课程内容。
3.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师应及时完成课后作业批改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和反馈。
5. 教师应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班主任课程管理规定1. 班主任应协助教导主任,负责班级教育管理工作。
2. 班主任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 班主任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出勤情况,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解决学生的旷课、迟到等问题。
4. 班主任应协调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及时处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5. 班主任应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集体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精神。
四、家长课程管理规定1. 家长应配合学校的课程管理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
2. 家长应及时签字批阅学生的作业和学习记录,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
3. 家长应关注学生的出勤情况,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应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
4. 家长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家长会议和家长学习活动,与学校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5. 家长应主动与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和问题,共同协调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
五、违纪违规处理办法1. 对于学生的迟到、旷课等违纪行为,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校本课程管理规章制度小学
校本课程管理规章制度小学为了规范和完善我校的课程管理工作,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特制定本校本课程管理规章制度,具体规定如下:一、课程设置1.1 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和我校的办学特色,制定符合学生年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的课程设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1.2 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由教育部门规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个人的特长和兴趣进行选择。
1.3 校本课程设置应该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发展性,能够充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管理2.1 学校要建立健全课程管理机制,明确各级教师的职责和任务,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
2.2 教师要认真备课,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和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
2.3 学校要建立课程评价制度,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三、课程考核3.1 考核是课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
3.2 考核内容应该贴近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3 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口试、实验等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
四、课程发展4.1 学校要关注课程的发展趋势,及时引进和推广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促进课程的创新和提升。
4.2 学校要鼓励教师参加课程培训和研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4.3 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五、课程保障5.1 学校要动态跟踪监测课程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课程管理的顺利进行。
5.2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课程档案管理制度,保存和整理好各类课程材料和教学资源,便于教师备课和教学过程中的参考和运用。
5.3 学校要加强对课程的宣传和推广,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和兴趣,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上就是我校校本课程管理规章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全体师生员工认真遵守,共同努力,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学校课程管理规章制度
学校课程管理规章制度规章制度:XXX课程管理XXX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兴趣性和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落实新课程标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
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课程开发工作,学校特制定规章制度。
一、指导思想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兴趣性和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落实新课程标准,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管理目标开发学校课程,挖掘学校特色,探索学校课程教学经验,优化评价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校培训的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组织与实施一)成立学校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xxx副组长:xxxxx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构思并制订学校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2.制订学校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3.组织教师进行学校课程的理论研究,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5.经常深入学校课程实施课堂,指导上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问题,帮助他们及时进行总结。
6.做好学校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二)抓好理论研究和宣传。
学校课程研究领导小组要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有关学校课程开发的指导意见和理论材料。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参加相应的学校课程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发展特长,张扬个性,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达到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自主发展,有个性地发展。
三)做好学校课程的管理。
1.完善学校课程的开发。
将课程开发寓于科研课题研究之中;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计划;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成功地实施学校课程。
2.鼓励教师积极开发学校课程,每位教师必须具备开发学校课程的能力。
3.学校课程研究工作小组定期指导教师制定学校课程实施计划,并根据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与国家、地方课程紧密联系,明确对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和技能、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
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精选13篇)
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精选13篇〕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精选13篇〕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1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督导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全面提升老师对教学常规的重视程度,进步工作效率,强化责任心,标准老师的教学行为,把鼓励、创新、开展、进取的人文精神纳入教学活动中,努力创立和谐且富有竞争的教学环境,特制订如下管理制度:一、备课1、应有详尽、科学的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2、严格遵守备课环节,分课时备课,课时应与教参同步。
内容详尽,重点突出,难点准确,设计合理。
3、应备周前课,特殊情况不得少于3节。
4、严禁抄袭教案,要钻透教材,分析^p 学情,书写标准。
5、考核方法:集中检查与随堂检查相结合。
二、教学1、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全身心投入,杜绝坐教,随意代教及在课堂里玩弄手机等行为。
课堂管理得当,纪律良好。
2、注重自身形象,着装整洁大方,不得穿拖鞋、短裤、背心或露肩露背的服装进教室。
老师用语要文明,不得用语言挖苦、挖苦学生。
3、任课老师要提早2分钟到达所在班级,提醒学生把教室桌凳摆放整齐,把相关课本整齐放在课桌上,等待上课。
上、下课要起立,互相问候。
严格遵守课堂常规。
4、充分利用小黑板、挂图、PPT等教学手段;老师要有激情,课堂气氛活泼,学生有兴趣。
5、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坐姿端正。
答复以下问题积极,注意力集中。
6、未经教诲处同意不得任意更改教学内容,把非笔试科目挪作它用。
7、要求老师教学严谨,经常性总结和反思课堂教学的得失,全方位评价教学效果,进步教学质量。
8、分单元按月对学生学业进展质量检测。
对学生的学业质量评估要客观公正,要从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的措施与方法。
同时要详细记录每次考试的数据。
9、学期完毕任课老师要写好相关学科的教学总结,用统一格式书写上报教诲处。
10、考核方法:教学常规月评考核和校领导不定时检查相结合。
三、作业布置与修改1、作业布置分年段严格执行区教育局《关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通知》精神。
学校课程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课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学校全体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
第三条学校课程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2. 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注重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4. 保障教师教学自主权和学生的主体地位;5. 适应学校发展需要,不断优化课程设置。
第二章课程设置第四条学校课程设置包括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
第五条公共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军事理论课、体育课、劳动教育课等,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和综合素养。
第六条专业课程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七条选修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文化素养课程、实践能力课程等,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八条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政策、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适时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
第三章教学计划与实施第九条学校制定年度教学计划,明确各年级、各专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第十条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表,并报教务处备案。
第十一条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进度表进行教学,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第十二条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十三条教师应积极参与课程建设,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十四条学校定期对教学计划与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四章课程评价第十五条学校建立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第十六条课程评价采取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等多种形式。
第十七条教师应根据课程评价结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章附则第十八条本规章制度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
本科课程管理规章制度
本科课程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本科课程管理工作,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切实保障学生的学习权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科阶段的课程管理工作,包括课程设置、开设、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本科课程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公正、严谨、规范的原则,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四条本科课程管理应当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并实施相应工作方案和措施。
第二章课程设置与开设第五条学校应当根据专业设置和发展需求,设立一套完整的本科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等。
第六条课程设置应当根据专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
第七条课程开设应当根据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设施条件,合理分配资源,保证教学质量。
第八条课程开设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专业发展方向,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
第九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课程审批机制,确保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十条课程设置应当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和调整,保证其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第三章课程实施第十一条课程实施应当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第十二条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当认真备课,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提高教学效果。
第十三条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教学要求,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加强实践和练习。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十五条课程实施过程中如发现学生有学习困难或问题,应立即进行干预,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第四章课程评价第十六条课程评价是对课程实施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一种检查和评判,应当客观公正,科学准确。
第十七条学校应当建立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为课程评价提供多样性的选择。
第十八条课程评价的内容应当包括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等方面。
第十九条课程评价应当包括自评、互评和外评等多种形式,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评定。
课程管理规章制度
课程管理规章制度一、概述课程管理规章制度是指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规范课程管理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旨在规范教师、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使课程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二、课程管理的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以教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为主要任务,注重实践性、先进性和启发性。
3.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方法必须科学、公正、客观,并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以便其更好地发掘自身优势和改正缺点。
4.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掌握所学知识。
三、教师行为准则1.教师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教育法规,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利益,不得有损学生的人身安全和精神健康。
2.教师应有爱心和耐心,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工作积极主动,有敬业精神。
3.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保持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新知识和新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4.教师要严格遵守授课计划,按时上课、下课,布置合理的作业,认真批阅作业,对作业质量给予及时反馈。
5.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遵守教学纪律和伦理准则,不得有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和言语挑衅的行为。
6.教师要注意保护校园环境,不得在教室内抽烟、乱扔垃圾,维护、爱护校园环境。
四、学生行为准则1.学生要认真听讲,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积极参与课堂,遵守纪律。
2.学生要遵守校规校纪,有爱护、保护学校财物的意识,不参与校园暴力,不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3.学生要尊重教师、同学和校长的权威,不得对教师进行辱骂或恐吓,不得对同学进行人身攻击和言语挑衅。
4.学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留宿校外或与陌生人接触。
五、课程管理的流程1.教师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课程计划和教材,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授课内容,遵守课堂纪律,确保教学过程有序、顺畅。
2.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课程,认真听讲,积极讨论,遵守课堂规则。
3.教师应及时组织、安排课内外补习的实施,及时发布有关课程的信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
中学课程管理规章制度模版(三篇)
中学课程管理规章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规范中学的课程管理,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2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中学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
第3条中学的课程管理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健康个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4条中学的课程管理应遵循教育部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政策和要求,并结合中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措施。
第二章课程设置第5条课程设置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并结合中学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调整。
第6条中学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置多元化的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等。
第7条中学的课程设置应体现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培养。
第8条中学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专业特长,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确保每门课程能够得到充分教学。
第三章课程教学第9条教师应按照教育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确保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第10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11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第12条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3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差异,进行个别化教学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第四章课程评价第14条课程评价应全面、客观、公正,并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能力要求相一致。
第15条课程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果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因素。
第16条课程评价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第17条课程评价应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和提高。
第五章家校合作第18条中学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并共同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榆树市恩育中学课程管理规章制度
为深化课改实验,规范实施国家、地方、学校课程计划,
有效管理和评价课程,体现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积极促进符合素质
教育的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课程管理制度。
一、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
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
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
鼓励教师开发适应本地的地方课程,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
课程。
1 .国家课程。
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
语文、数学、外语、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历史、思想品德、
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等。
认真实施晨练、大课间和
课外体育活动。
2 .地方课程。
使用地方课程课时,经省教育厅中小学
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的课程。
包括安全教育、《家乡》《成
功训练》等。
3 .校本课程。
开发并实施本校课程。
主要有《校园生
活指南》、《漫话家乡》《体育课补充教材》等。
4 •综合实践活动课。
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按规定设置课时。
以分科与综合相结合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
学生的亲身经历,强调学生的做,在一系列活动中进行实验、考察、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实施条件
1. 严格执行吉林省基础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课程门类、课时不随意增减。
依法执行课程计划。
2. 按照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使用经教育局审核征订的免费教科书,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
非经审核的教科书不随意使用。
3. 按照市教育局下发的中小学教师工作量标准,结合教师所学
专业、学校《课程表》规定的课程门类、课时,科学、规范的配置
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应专业对口,知识面广,一专多能,一般应主
讲1 —2门专业基础课。
学校要尽量减少教师代课门类,确保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4. 按有关要求配置并更新课程实施所需的教具、设施、设备,
购买学生关心、感兴趣的教育资料,满足教学需求。
三、课程实施
1. 学校在开学前制定出全校总课程表、活动课安排表; 教师任课表、班级分课程表、活动课安排表、作息时间表在开学前下发,
各教学班严格按课表上课,保证课程开齐、开全、开足、开好,教
师能按统一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
保证按规定时间开学、放假。
2. 抓好课程实施的常规管理工作,教师应承担研究课标、备课、编写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学习辅导、批改作业、教学检测、评价等教学任务。
上述教学任务由教导处统一安排,教师无正当理由和未经教导处、分管教学领导批准,不得拒绝接受所安排的各项教学任务。
3. 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标、德育大纲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课
前要精心备课,认真编写教学设计,做好充分准备。
课堂教学要紧扣“三维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有效落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 严格遵守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教师不得迟到和提前下课,凡经教导处查处通报的,视同教学责任事故。
6. 教师不得私自停课和调课,因故需要停课、调课者,至少提前一天亲自到教务处登记,经教务主任签字后,交校长或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审批。
凡停课的,须在规定教学时间内予以补课,并报教导处备案。
擅自停、调课者,或事先未及时通知学生停课、补课者,视同教学责任事故,追究有关当事人责任,不得评优选模。
7. 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学校协调各任课教师,使
学生的课外作业每天平均不超过1小时。
8.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要有效执行上级部门颁发的“课改” 文件精神,确保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
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要合理安排课程,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初中课程规章制度初中课程规章制度。
要满足教师专
业发展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培训,给教师创造开发课程的机会。
并建立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会名流参与校本课程管理的长效机制。
四、课程实施的检测与评价
1. 课程检测工作应在教务处统一安排下进行。
试卷必须严格保密,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学生透露有关信息,否则,视
为重大教学责任事故,按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学生平时成绩和教学检测成绩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登记填报;每次课程检测后,要进行试卷分析,并写出书面质量分析报告,各科成绩及质量分析由教务处统一进行管理。
2. 学校要从有利于教师、学生发展与提高的角度做好对教师、学生的各种内部评价工作。
对教师的内部评价制度,要符合上级有关规定;对学生实行全面素质评价,不以学科成绩作为唯一或主要依据评价教师、学生,不以学科成绩公幵排列教师、学生名次。
五、课程实施的总结与深化
1.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寻求一定的载体,设计有关实验的记录表,发放给实验教师、教研组和学校课改领导组,及时进行记录,课改领导组、专家指导组、学科研究组人员要深入研究、探讨,每周、每月进行阶段性实验成果提炼总结,认真解决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并要强化实验工作的过程管理,及时掌握课改动态,随时发现实验中教师的不足,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共同促进课改的深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