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题研究过程报告
高中地理研学报告范文(精选7篇)
高中地理研学报告范文第1篇本次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关于中国美食的课题,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此次研究活动中,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我们确定研究性学习的题目是《舌尖上的中国》,与当下正在热播的《舌尖上中国第二季》相得益彰,学生通过对中国不同分区的主打美食的了解,从地理视角感受到美食对该地区的独特意义,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地理知识的理解,直观上感受着美食的诱惑,深深为中国美食文化所吸引。
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地理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来自于生活。
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
高中地理研学报告范文第2篇20xx年地理远程研修的模块有:1了解修订后的初中地理课程——初中地理课程修订解读2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教学——地球与地图3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教学——区域地理总论4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教学——区域地理中的“认识区域”教学5初中地理教学建议6初中地理教学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这6个模块的学习,我认清了课程修订的内容,把握好不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学习了很多常用的教学法,进一步开阔了自己对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视角。
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我以后要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
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不断加强学习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让学习成为提高自己的渠道,让学习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做一名学习型教师。
所以,我就多读书,多学习,多写读书笔记。
三、学习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
四、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积极订阅对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地理课实验报告
地理课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地区土壤的采集和分析,探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并增进对地理及生态环境的理解。
2. 实验材料- 移动井或地下水埋藏设备- 土壤样本采集器或工具- 植物种子- 土壤分析仪器3. 实验步骤3.1 土壤采集1. 选择不同地理环境的地点,如农田、山区、城市等。
2. 使用土壤样本采集器或工具,将土壤样品采集至干净的容器中,每个地点采集3个样本。
3.2 植物种植1. 在实验室或校园等适当的地方,准备好相同数量的花盆或移植的空间。
2.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宜生长的植物种子。
3. 将土壤样本均匀放置于花盆或移植的空间中。
4. 分别在每个花盆中种植相同数量的植物种子。
5. 维护良好的灌溉、光照和温度条件,确保植物生长环境一致。
3.3 土壤分析1. 采集每个花盆中的土壤样本。
2. 使用土壤分析仪器对土壤进行分析,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氮磷钾含量等。
3. 记录并比较不同地理环境的土壤特征。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对不同地理环境的土壤采集和植物种植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pH值:不同地理环境的土壤pH值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农田土壤呈碱性,山区土壤呈酸性,城市土壤呈中性。
2. 有机质含量:农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山区和城市土壤,主要由于农田长期施肥养殖的原因。
3. 氮磷钾含量:农田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相对较高,与农田施肥的实践有关。
相比之下,山区和城市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较低。
5.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不同地理环境的土壤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农田土壤的碱性、高有机质含量和丰富的氮磷钾元素使其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山区土壤的酸性可能与长期受酸雨侵蚀有关,而城市土壤的特点受人类活动和建筑物覆盖的影响较大。
此外,通过对土壤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pH 值,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合适的环境。
然而,本实验仅仅对部分地理环境的土壤进行了采集和分析,还有许多其他地区和环境的土壤特征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导言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载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和信息,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信息综合载体和教学工具。
地理地图上的图像、数字、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各种要素,表示出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表示出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
地图贮存和浓集了大量的空间和时间的信息,给人们易于接受的图像形式传递给人的大脑,是任何文字或其它语言描述无可比拟的。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图教学既是地理教学的基础内容也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运用地图,不仅可以从地图中各要素认识地理事象的发生和发展的变化规律,而且可以认识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学生通过地图的阅读、分析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使其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提升。
加强地图运用的研究,重视地图教学,不仅是地理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当前进行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因此,课题组确立了《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研究》这一课题。
当前,国内外教育界正在开展“认知地图学”的研究,其目的在于进一步确立地图在地理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地图的信息传输价值。
如何掌握地图、应用地图进行良好的教学,则是地理教学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然而,我国的地图教学尤其是阶段地图教学现状的研究显得十分薄弱,这种不足,既不利于学生空间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增强,更不利于学生地图素质和地理能力的培养。
国内从事中学地理教学的一线教师纷纷对此展开研究,发表自己的见解。
为此,我们课题组认识到应重视和研究地图教学,探讨地图教学的价值、方法及教学模式在当前地理教学改革中也尤为重要。
因此课题组针对当前现状,并结合本地实际提出本课题并进行研究,具有研究的广阔空间。
二、研究的详细操作过程(一)课题的概念界定地图: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各类图标,以及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地理类图表,它是一种图形语言。
地图教学:学生阅读地图时,一面通过视神经把多种地图语言输给大脑,一面又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对多种地图语言进行思索、分析、归纳,使认识深化。
高中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地理
高中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地理以下是一份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的范文,供您参考:课题名称:城市化对城市气候的影响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化对城市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研究城市化对城市气候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城市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规律,为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探究城市化对城市气温、降水、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影响,以及城市化对城市气候变化的贡献率。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实地观测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首先,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城市化对城市气候影响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
其次,在城市周边选取若干个观测点进行实地观测,获取气象数据。
最后,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1. 气温变化研究发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气温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城市中建筑密集、绿地减少,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加剧。
此外,城市化还对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产生了影响,使得气温波动幅度加大。
2. 降水变化研究发现,城市化对城市降水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雨量增加和雨强增大。
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过程中不透水面积增加,导致地表径流量增大。
此外,城市化还对降水的时间分布产生了影响,使得城市内涝和洪涝灾害的风险增加。
3. 风速变化研究发现,随着城市建筑的高度增加和密度的增大,城市风速呈现出减小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城市中高层建筑和高密度区域对风的阻挡作用增强。
风速减小会对城市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加剧城市“雾霾”现象。
4. 城市化对气候变化的贡献率本研究通过对比观测数据和历史气象数据,发现城市化对城市气温、降水和风速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XX、XX和XX。
这说明城市化是导致城市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结论与建议本研究表明,城市化对城市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气温升高、降水增加、风速减小等方面。
初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报告总结
供实践案例
0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根据地理小课题的特点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方
法
• 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提高地理小课题的研究效果
03
研究过程的管理
• 加强地理小课题的研究过程管理,确保研究顺利进行
• 及时调整地理小课题的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应对研究
• 查阅图书馆、电子资源等途径,收集地理小课题的相关
文献资料
• 分析地理小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研究提供参
考
02
实地考察收集
• 对研究区域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地理小课题的相关数据
和信息
• 观察研究区域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为研究提供实践
支持
03
问卷调查收集
• 设计地理小课题的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和家长对地理小
过程中的问题
05
地理小课题的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方向
地理小课题的研究展望
地理小课题的研究趋势
地理小课题的研究应用
• 关注地理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 将地理小课题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地理教育教学改革
• 探索地理小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创新
• 为地理教育提供实践案例和理论支持
地理小课题的未来发展方向
地理小课题的研究领域
地理小课题的研究展望
• 分析地理小课题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
• 为地理教育的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地理小课题的结论与建议
地理小课题的结论
• 总结地理小课题的研究结果,得出结论
• 阐述地理小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地理小课题的建议
• 针对地理小课题的研究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 为地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高中地理学生研究性课题报告范文
高中地理学生研究性课题报告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这个报告中,我们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全球农业产量的影响。
八年级地理课题探究报告
八年级地理课题探究报告地理是一个关于地球表面、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通过地理探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八年级的地理课程中,我们探究了一系列有关地球的课题,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们在八年级地理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并展示我们的探究成果。
**一、自然地理探究**在自然地理方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表面形态、气候、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等内容。
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
其中,气候变化是我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我们通过研究气候图表和数据分析,了解了全球变暖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措施。
**二、人文地理探究**在人文地理方面,我们学习了有关人口分布、城市化、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等内容。
通过对人类活动的分析和比较,我们了解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和发展模式。
城市化是我们关注的另一个课题,我们研究了城市化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以及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相关问题。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研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讨论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以及生态平衡等问题,并探讨了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认为保护地球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通过全球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结语**在八年级的地理课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地球的奥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对地球的热爱和环境的意识。
通过地理课题的探究,我们不断拓展视野,提升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我们能继续保持对地理学科的热情,为建设美丽的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是八年级地理课题探究报告的内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
初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报告
评价地理小课题的实践成果
• 通过学生评价,评价地理小课题的实践成果
• 通过教师评价,评价地理小课题的实践成果
地理小课题的研究经验与教训总结
总结地理小课题的研究经验
总结地理小课题的教训
• 分析地理小课题研究的成功因素和经验
• 分析地理小课题研究的问题和不足
• 提炼地理小课题研究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 探讨地理小课题研究的改进措施和方法
04
地理小课题的研究创新与展望
地理小课题的研究创新思路与方法
创新地理小课题的研究思路
• 突破传统地理小课题研究的框架和模式
• 探索新的地理小课题研究方法和途径
创新地理小课题的研究方法
•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地理小课题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 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拓展地理小课题研究的视野和深度
地理小课题的研究对地理教育的影响
• 为地理教育改革提供实践案例和研究成果
• 提高地理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能力
• 促进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升
• 推动地理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制定研究进度和安排,确保研究顺利进行
03
实施研究和收集数据
• 按照研究方案和计划,实施研究
• 收集研究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04
分析研究结果和撰写报告
• 分析研究结果,总结研究成果和经验
• 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地理小课题的研究团队协作与分工
01
建立研究团队
• 根据地理小课题的需要,建立研究团队
CREATE TOGETHER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一、引言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和人类活动关系的学科。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我们开展了一项高中地理课题研究。
本报告将对我们的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说明。
二、研究目的我们的研究目的是探索中国的经济差距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我们选择了四个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北京、上海、贵州和云南。
这四个地区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和差异。
三、研究方法我们使用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来收集相关数据。
定量数据包括GDP、人均收入和城市化水平等指标,我们通过查找相关统计数据和报告来获取这些数据。
定性数据包括居民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状况等指标,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来获取这些数据。
四、研究结果1. 经济差距:我们发现北京和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贵州和云南,这体现在GDP和人均收入的差异上。
北京和上海的GDP分别为10万亿和8万亿,而贵州和云南的GDP分别为1.5万亿和1.2万亿。
人均收入方面,北京和上海的人均收入分别为10万元和8万元,而贵州和云南的人均收入分别为1万元和0.8万元。
2. 区域发展差异:北京和上海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生活水平较好。
贵州和云南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生活水平较差。
3. 环境影响:我们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如北京和上海,环境状况较差,空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突出。
而贵州和云南的环境相对较好,空气清新,水质优良。
五、研究结论经济差距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占据优势,但环境状况较差。
相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虽然环境状况较好,但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生活水平较差。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研究局限性由于时间和资源限制,我们只选择了四个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可能不能代表全国的情况。
另外,我们的研究仅仅是在定量和定性数据上进行分析,可能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区域发展。
地理高一研究报告课题范文
地理高一研究报告课题范文地理高一研究报告课题范文一、引言地理是一门以研究地球表面物质和生命的空间分布、空间关系及其演变规律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本文将就地理领域内的城市化进程进行研究,分析城市化对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的影响,以及解决城市化问题所需采取的措施。
二、背景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城市规模和数量迅速扩大的过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当前,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进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着空前的城市化浪潮。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正面临着严峻的城市化挑战。
因此,研究城市化进程对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的影响,以及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三、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城市化对土地利用有着巨大的影响。
首先,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用地的扩张导致大量农田被转变为建设用地,进而造成农业生产的减少。
其次,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发展迅速,对工业和商业用地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这导致了一些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环境问题。
然而,城市化过程中也出现了土地节约利用的趋势。
城市化使土地利用更加集约化,大量高层建筑的建设,有效减少了土地占用量。
此外,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提高,也有助于减少土地资源浪费。
四、城市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城市化不仅对土地利用产生影响,也对人口分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工作,从而造成了农村人口的大规模外流,导致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增加的现象。
这将进一步扩大城市化的规模和影响。
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中也给城市人口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城市人口众多,人口密度高,给城市的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带来了巨大压力。
此外,城市环境的恶化,例如空气污染、垃圾处理问题等,也成为城市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瓶颈。
五、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为了解决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是必要的。
首先,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控制城市扩张的速度和规模,合理布局城市建设用地,以达到最佳的土地利用效果。
地理课题研究过程报告
地理课题研究过程报告《构建高中地理教学网络互动平台的研究》课题组吕敬一、课题是怎样被确定的(2005.4)我是怎样来做这个研究课题的呢?现在我想把它从头来说一下。
我记得是2005年 4月,学校科研中心下发一个通知,说是愿意申报教育科研课题的教研组可以在20日之前递交申请书。
我并没有研究课题的经验,心里也不知道怎样去申报。
于是在一个晚自习的时间,我在西分校的一个办公室里就这个问题简单地向李萌主任咨询了一下,他很严肃地说了一些关于怎样选题和选成员的话,就让我有空到他的办公室去拿申请书。
我在第二天的下午领取了申请书。
翻开来看,才知道做一个课题是多么的不容易。
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查阅关于课题申请的资料,以求弄懂每一个条款。
怎样确定课题呢?这在我是一个大问题。
我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杨晓萍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2006)上是找不到要研究的课题的。
因为它说的与我所处的现实的教学环境相差很远,但是它终于让我懂得了怎样在现实的亳州二中的教学环境中去确定一个我能够进行的课题来研究。
确定课题研究,即选题,就是确定研究什么教育问题的过程。
没有问题,就没有所谓的科学研究,选题是教育科学研究的起点,而且是甚为关键的一步。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Al bert Ein st ein,1879~1955)对此曾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L·英费尔德著,物理学的进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66)我还知道了选题决定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成效,是衡量教育科学研究者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选题应遵循价值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原则。
我在一个下午找到方迎春老师的住处,我们就选题讨论了大约三个小时,最终确定的课题名称是《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实践高中地理教学》。
地理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高中生
地理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高中生一、研究背景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对于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研究性课题是高中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选择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通过调查、观察、实地考察等手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研究能力。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高中生进行地理研究性课题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及研究方法。
二、研究目的高中生进行地理研究性课题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通过深入研究一个具体的地理问题,学生能够加深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学习成果。
同时,地理研究性课题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数据分析和表达能力。
三、研究内容3.1 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在进行地理研究性课题研究时,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
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应符合以下几个原则:•实际性:选取一个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可行性:课题的研究范围和时间应能够适应高中学生的能力和时间限制。
•可考察性:研究课题应具有一定的可考察性,能够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获取数据。
3.2 数据收集与分析在进行地理研究性课题研究时,学生需要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验证假设或回答问题。
数据的收集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气象观测等。
数据的分析可以通过制作表格、统计图表等方式展示和分析数据。
同时,还可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
3.3 结果呈现与报告撰写在完成地理研究性课题研究后,学生需要将研究结果进行呈现和总结,并撰写研究报告。
报告的呈现可以采用PPT、海报、口头报告等形式,通过图表和文字展示研究过程和结果。
在撰写报告时,应清晰地阐述研究目的、方法、数据分析过程和结论,同时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四、研究方法4.1 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地理研究性课题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实地考察可以直接观察和记录地理现象,获取大量直接的数据。
“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研究及实践”课题研究报告
“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研究及实践”课题研究报告•相关推荐“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研究及实践”课题研究报告“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研究及实践”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图的综合运用成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地理,是地图和理论的结合。
我们研究地图的综合运用,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技能,通过看图、读图、绘图等直观、形象、可操作的活动促进地理教学的迅速提高和发展。
地理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的结构、相互联系、空间的分布规律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知识。
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地图作为地理信息传递的载体,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
具有空间区域分布的任何现象,都可以通过地图加以表现,这就决定了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其为地理课”,因为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普遍的教学手段,对它运用的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从这层意义上说,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①学生初步利用地图的困难性,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
②如何培养学生对地图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利用地图的积极性。
③探讨课堂阅读地图的规律。
明确从简单到复杂,从分解到综合的认知特征。
④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展地图探究教学,让学生利用地图积极思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⑤探讨通过用图如何激发学生的智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
图象的内容生动具体、主题明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从形象的感知、具体的事物入手,逐步形成抽象的科学理性知识。
并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
⑥教师备课怎样精心准备地图?怎样选用内容清晰,重点突出,符号醒目,颜色鲜明高质量的地理教学地图?这是地理教学中运用好地图的前提。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名称“城市热岛效应及其对城市气候的影响”二、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热岛效应日益显著。
城市热岛效应不仅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城市热岛效应及其对城市气候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目的1、了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2、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气候的影响,如气温、降水、风等。
3、提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四、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实地观测法选择本市的几个典型区域,如市中心、郊区、工业区、公园等,进行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实地观测,获取第一手数据。
3、数据分析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区域的气象差异,探讨城市热岛效应的特征和规律。
4、模型模拟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气象模型,对城市热岛效应进行模拟和预测,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五、研究过程1、资料收集与整理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收集了大量关于城市热岛效应的文献资料,包括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科普文章等。
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和分析,初步了解了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
2、实地观测在本市选择了 5 个观测点,分别为市中心的商业区、工业区、居民区、郊区的农田和城市公园。
在每个观测点设置了自动气象站,连续观测了一个月的气温、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
观测时间为每天的 8 点、14 点、20 点,每个时间点观测 30 分钟。
3、数据分析将实地观测的数据导入到 Excel 表格中,进行了数据清洗和整理。
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了每个观测点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相对湿度、风速等指标。
通过比较不同观测点的气象数据,分析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
小学地理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地理课题研究中期报告引言在本次地理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中,我们将介绍我们小组所选的课题以及已经完成的研究工作。
该课题的目标是让小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特点,培养他们对地理的兴趣和认识。
本报告将概述我们的研究方法和初步结果。
课题背景地理是小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通过地理的研究,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社会发展。
为了提高小学生对地理的研究兴趣,我们选择了家乡地理特点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研究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
首先,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了小学生对家乡地理的认知和研究情况。
其次,我们进行了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地理环境,通过观察和记录的方式了解家乡的地理特点。
最后,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活动,让学生们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初步结果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小学生对家乡的地理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存在一些基本知识上的欠缺。
实地考察的结果显示,小学生能够准确地识别和描述一些家乡的地理景观,比如山脉、河流和湖泊等。
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活动使学生之间能够互相研究和补充知识,提高了他们的研究成效。
下一步计划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讨家乡地理特点的其他方面,如气候、土壤和人口等。
我们还计划组织一次地理知识竞赛,以激发学生对地理的研究兴趣。
此外,我们还将邀请一位专家来给学生们做一次地理讲座,帮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家乡的地理特点。
结论通过这次地理课题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提高小学生对地理的研究兴趣,丰富他们对家乡地理特点的认识。
我们将继续努力,完善我们的研究工作,并希望最终能够对小学地理教育的改进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注:此为中期报告,内容还未最终确定,可能会经过修改和补充。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摘要:本篇报告主要研究了我国沙漠化问题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在各种文献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沙漠化问题的经济、技术和管理措施,以期对沙漠化问题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和探讨。
一、引言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具有极为重要的学科地位,地理教育一直是我们重视的领域之一。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是地理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它有助于学生建立更加全面的理论体系,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二、沙漠化问题的背景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多元化的生态环境赋予了使我们面对着严峻的环境挑战。
沙漠化是其中的一种严重问题。
沙漠化现象的出现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恶化,而且也导致了国计民生的严重损失。
因此,了解沙漠化问题的具体情况和原因非常必要。
三、沙漠化问题的原因沙漠化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首先,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其次,气候异常情况,尤其是干旱天气,也是沙漠化问题的原因之一。
最后,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是造成沙漠化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四、沙漠化问题的影响沙漠化问题不仅会导致人们健康的威胁,而且也会对社会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
首先,沙漠化会导致土地荒漠化,使其失去了生产力。
其次,沙漠化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损及社会的整体福利。
最后,沙漠化问题还会加剧气候变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五、应对沙漠化问题的经济、技术和管理措施为了解决沙漠化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首先,应该采用经济措施,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发展沙漠区特色产业,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
其次,应该采用技术措施,开展水源整治与防风治沙。
另外,在沙漠化区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可有效地减缓沙漠化现象。
最后,管理措施也必不可少,这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和管理,加强社会各界的合作。
六、结论沙漠化问题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它的根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报告首先概述了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然后详细介绍了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引言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包括自然地理,还包括人文地理。
在高中阶段,地理课程的内容丰富多样,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地理知识体系,并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地理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高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进行。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然后,设计一份针对学生地理知识兴趣的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一所高中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课堂观察和访谈,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最后,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一些成功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以寻找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兴趣的有效途径。
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学生的数据,包括他们的性别、年龄、学习背景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地理知识兴趣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观察和访谈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地理知识兴趣有显著影响。
在成功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
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知识水平。
研究结果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发现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地理知识兴趣有显著影响。
其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最重要的因素。
在成功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
高中地理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高中地理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高中地理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1班级:高一(14)班指导老师:xx课题组长:xx课题成员:xxxx课题的提出:学校学生早中午排队买饭时间过长,久而久之学生产生了排队长,吃饭难的观念。
一些同学由于因为种种原因(主要原因是排队过于浪费时间),以吃方便面,面包甚至不吃来度日。
严重影响了学生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
为此,我们提出了此课题。
目的与意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作为21世纪的高中生,饮食是我们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的基础。
一日三餐对于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想研究我们学校的食堂。
通过这次研究,增加我们的观察能力和收集资料能力,也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用样让同学们注重自己的饮食习惯,加强他们的纪律意识,做一个身心全面发展的学生。
研究内容:1、不吃饭或以零食代替主食对身体的危害2、学校食堂的设计方案、色彩对饮食的影响和卫生情况主导学科:管理相关学科:政治美学社会医学具体研究计划任务分工任务责任人任务责任人开题报告的提出xx、xx完成报告(输入电脑)娄智超资料的查阅xx、xx资料的整理xx、xx结题报告xx研究方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制作法√□观察法□其他每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阶段时间(周)主要任务阶段目标一xx年3月中旬选题选出合适的课题二xx年3月下旬开题报告进行答辩三xx年4月初至5月上旬实地调查,收集资料进一步熟悉课题四xx年5月中旬分析资料初步形成见解五xx年5月下旬结题报告答辩、展示、评比计划访问的校内、外专家:1、沈飞2、校总务主任:李志成活动所需条件(如设备、器材、活动场地、经费及来源等):需要校计算机房上网查询资料、上图书馆查找资料等预期成果展示的方式(如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图片资料,摄像资料,模型等):调研报告,ppt课件,学生政治小论文,照片等指导老师意见:该组同学从课题的确定,资料的收集以及对开题报告的撰写都很认真细致,各位成员也都能够尽最大的努力完成任务,他们在不同的程度上体会到了收集文献工作的意义,也掌握了收集文献的方法和调查研究的方法。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篇一: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1.你的家乡有哪些资源优势?目前对这些资源利用的现状如何?要促进家乡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你能为此做哪些工作?2.调查当地某一旅游景点,分析该景点的形成条件,并提出发展建议,思考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的影响。
3.当地有没有突出的环境问题?如果有,探讨该环境问题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
4.观察你熟悉的某交通路线(或路段)常出现的交通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
5.调查各种生活垃圾所造成的污染。
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会减少垃圾污染?实施这些措施需要哪些部门的参与?你计划用什么办法协调这些部门间的联系,促使其共同参与治理垃圾污染?6.你的家乡附近有山地或丘陵吗?如果有,目前该山地、丘陵开发和保护的现状怎样?你对此有何看法和建议?7.近几年来,你家乡农村的种植业结构有什么变化?为什么?8.当地有没有人外出谋生?到什么地方去谋生?有没有外地人来本地工作?他们主要从事哪些行业?这种人口流动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9.统计自己衣食住行所使用的各类商品,哪些是本地、本国生产的,哪些是外国生产的。
你从中受到哪些启示?请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10.你的家乡附近有河流、湖泊或池塘吗?如果有,自你记事以来,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是否满意这种变化?请分析河流(湖泊或池塘)变化的原因,并为该河流(湖泊或池塘)的发展前景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11.连续一周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记录与地理有关的报道。
选择其中的一则报道,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讨论、分析或评论。
12.调查你居住的城镇是否已有建设与发展的科学规划。
你对家乡的城镇规划有何建议?请给有关部门写一封可行性建议书。
13.你所居住的乡村是否需要进行科学规划?请你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绘制一幅简单的规划图,为家乡建设与发展的美好图景出谋划策。
14.假如你的学校建筑可以像玩具积木一样移动到你想任意选择的地方,如大城市、小城市、北方、南方、沿海、内陆等地,你将选择何处?请用你学过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说明你所选择的依据和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课题研究过程报告《构建高中地理教学网络互动平台的研究》课题组吕敬一、课题是怎样被确定的()我是怎样来做这个研究课题的呢?现在我想把它从头来说一下。
我记得是2005年4月,学校科研中心下发一个通知,说是愿意申报教育科研课题的教研组可以在20日之前递交申请书。
我并没有研究课题的经验,心里也不知道怎样去申报。
于是在一个晚自习的时间,我在西分校的一个办公室里就这个问题简单地向李萌主任咨询了一下,他很严肃地说了一些关于怎样选题和选成员的话,就让我有空到他的办公室去拿申请书。
我在第二天的下午领取了申请书。
翻开来看,才知道做一个课题是多么的不容易。
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查阅关于课题申请的资料,以求弄懂每一个条款。
怎样确定课题呢?这在我是一个大问题。
我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杨晓萍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2006)上是找不到要研究的课题的。
因为它说的与我所处的现实的教学环境相差很远,但是它终于让我懂得了怎样在现实的亳州二中的教学环境中去确定一个我能够进行的课题来研究。
确定课题研究,即选题,就是确定研究什么教育问题的过程。
没有问题,就没有所谓的科学研究,选题是教育科学研究的起点,而且是甚为关键的一步。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Al bert Ein st ei n,1879~1955)对此曾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L·英费尔德著,物理学的进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我还知道了选题决定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成效,是衡量教育科学研究者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选题应遵循价值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原则。
我在一个下午找到方迎春老师的住处,我们就选题讨论了大约三个小时,最终确定的课题名称是《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实践高中地理教学》。
我们谈到所查阅的大量关于网络课程和资源以及教育网站的文献资料,感觉到没有真正能够被现实教学中的老师拿来就可用的。
网络资源很丰富,但教师和学生在运用上容易迷航。
因为我们学校的校园网就是方老师做的,在怎样提高网络的利用率上他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总觉得如果没有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校园网真的要成了一个摆设。
我们很认真地讨论怎样搭建一个纯净的网络互动平台,让它与现实教学相结合,探索一个基于校园网的教学模式。
先选择一个比较容易实现的科目——地理,如果能够成功,就可以推广到其他学科的运用上,我们被这个想法鼓舞着。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我们想这样做更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吧。
我们又利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约了地理老师于铁柱来谈,他很赞同我们的想法,并补充了一些他自己在地理教学中利用网络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经验和看法,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做这样一个课题的决心。
我们似乎看到了使用这样一个平台,学生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都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归纳起来我们确定这样一个选题有三个理由:1、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形势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方案及教学计划纲要已颁行,基于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实践,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效果观。
那就是评价课堂教学,只看结果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看过程。
一堂课结束了,即便学生说不出得到了怎样的明确的知识,然而,他确实交流了,沟通了,讨论了,体验了,操作了,经历了,你能说他一无所获吗?你能说教学效果不明显?至少要比记住几条干巴巴的结论得到的多,其教学效果也是深厚持久的。
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可供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操作、探究和实践的平台。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不再是“发布”,而成为一种交流和对话;学生的“练”不再是做规范的习题,而更多的是操作、探究和实践。
2、校园网利用问题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推进,我校校园网络趋于完善,怎样提高网络的利用率,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我们选择构建高中地理互动教学平台,就是要使校园网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舞台,使校园网不仅仅是一种通讯媒体,而成为一锅大家都来添菜加料的美味“石头汤”。
从中我们将探索出网络与教学相结合的最佳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网的功能,提高利用率。
3、高中地理利用网络资源的方便快捷高中地理学科的空间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决定了网络必将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地理教师在构建网络互动教学平台并利用它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能够取得一定的创新和突破。
我把申请书填写好交给李萌主任时,他指出了我在时间设置上的一个错误,因为课题获得审批立项还需要一段时间,我把这个时间忽略了,修改以后申请书递交上去,就是一个大约四个月的长时间等待。
二、课题获得立项()2005年8月22日,李萌主任给我打电话说课题获得了立项,让我到的办公室去拿立项评审结果的通知。
我迫不及待的翻开找,结果发现我们课题的名称被改为《构建高中地理教学网络互动平台的研究》,可能是评审的专家和老师认为这个题目更好吧,但是我的名字被弄错了,不知道是否打字员在输入电脑的时候把“敬”看成了“敏”。
(我记得上初一的时候,有一次英语老师也是把我喊成了“吕敏”)课题获得了立项,虽有这么一个小小的缺憾,我还是十分高兴的,我可以把我的想法付诸实践了。
我希望在课题完成的时候能够弥补这么一个缺憾。
三、开题会议和第一阶段计划落实情况(——)1、撰写开题报告、活动计划、经费预算。
2005年9月9日,我们课题组撰写了《开题报告》、《课题组近期活动计划》、《课题经费预算报告》,在学校科研中心召开的每学期开始例行的省级课题会上进行了交流,并把文档提交一份科研中心保存。
2、严格按照计划,分工明确地开展工作。
在2005年9月~10月这两个月内,我们按照计划开始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知名的教育网站,地理资源网站,网络教学互动模式研究资料,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网络互动平台的建设和地理网络教学相关的资料信息,查阅的结果使我们觉得自己构建一个纯粹的上课应用性平台很有必要,因为所有的相关研究都停留在一个简单的资料库阶段,是老师教学应用的一个资料库,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参与其中。
也就是说互动研究处于初级阶段。
这也就是下面我们课题的研究背景中所说的情况。
(1)世界各国重视利用网络进行教育网络教育具有其它技术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无不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6年初就要求在2000年以前把每一间教室和每一个图书馆都联到Int ern et上。
英国到2000年已有24门学科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课程与网络的结合。
日本政府在100所中小学进行的联网试验研究项目要通过一系列科学试验探索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
(2)我国在网络教育中处于尝试阶段在我国,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的策略主要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程,“即在教师的教学设计及讲稿中注入互联网上新的内容,用新的资料更新教学设计或者在讲授中加入交互演示,或者改编在线找到的教学设计,或者围绕一些以前从未得到的资料创作新的教学设计”(潘东标语)。
这种策略中,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不是为了开发新的教学方法,而是用这些策略丰富课程,用互联网资源作为增进课堂活力的催化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应止于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而应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根据学习需要评价和选用合适的IT工具,有效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信息,并能利用信息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以新的方式进行学习。
因此,必须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使之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必须把信息技术从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平台,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许多中小学尝试让学生上网就某一主题收集资料或者开展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但这种环境下教师的指导作用微乎其微。
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将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通过课堂这一主渠道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2000年3月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在全国首创网络教学,在初中实验班的地理、外语课试行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随后北京、广东、上海等地相继有学校进行网络教学的尝试。
但从网络技术的应用来看,当时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只是停留在课程内容的发布上,网络只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体,而没有当作一种通讯平台来使用,尽管某些课程充分考虑了网络更高层次的应用,但基本上处于尝试阶段;“构建高中地理教学网络互动平台的研究”课题就是要建构一个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互动平台,有效促进中小学教学改革,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我们购买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研究导论》,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订阅了四份杂志:《中国国家地理》、《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中国电化教育》,以求获得国内与地理和电化教育相关的最新研究资料,因为除《地理教育》是双月刊外其余都是月刊,所以我们每月有一个学习会议,阅读杂志并讨论相关课题研究资料、文献等,从中我们获得许多宝贵的理论知识和经验。
根据学校科研中心的安排,定期向学校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和取得的阶段成果。
课题组定期召开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课题组成员汇报近期个人研究进展情况,并进行充分讨论、交流。
学校科研中心给每个成员购买了一个256M的U 盘,用来临时存储相关资料和电子文档。
我们课题组自己购买了一个80G的移动硬盘,用来存储平时积累的相关资料和电子文档。
购买了一个索尼DCR-SR62E的数码摄录一体机准备进行课堂教学实录,并与常态教学对比。
四、初步完成亳州二中地理平台构建(——)1、本阶段网络平台整体架构确定,部分栏目已做好可以使用。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讨论和可行性论证,我们确定了11个栏目,分别是:新闻、地理知识专辑、网络课本、课件、论文、试卷、在线考试、作业、BBS论坛、地理游戏、优秀链接。
其中网络课本(电子教材)、BBS已可以使用,其他的栏目内容在充实中,因为需要动态更新。
在以后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仅靠课题组的力量难以实现在线考试和作业栏目,我们就把这两个整合到网络课堂这个平台上去了,利用学生反馈来完成作业和试题自测。
详见方迎春的《网络平台概述》和《亳州二中地理平台建设体会》。
2、撰写出阶段成果论文3篇并获得评比奖项和交流。
根据本阶段工作,课题组成员撰写了3篇论文,分别是吕敬和于铁柱的《亳州二中地理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获2006年亳州市教研成果三等奖、方迎春的《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发表于《谯城教育》(第3期2006年6月)上并获得省课题开题会议交流论文二等奖、于铁柱的《浅谈网络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发表于《安徽电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