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

合集下载

《美学》专题六悲剧与喜剧 ppt课件

《美学》专题六悲剧与喜剧 ppt课件
28
《美学》专题六悲剧与喜剧
3.悲剧说明有限的人生所具有的无限的意义 。它强调的是人生的价值,强调的是个人 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 让人看到世界的现状,生存的意义,是 在让人颖悟历史性的矛盾,在悲壮之中让 人对人生大彻大悟,最终起净化作用。悲 剧让人在黑暗中见到了光明。
29
《美学》专题六悲剧与喜剧
1.把悲剧由痛感向快感的转化放到人生境界 的成就的大背景上去理解,从身心贯通的 角度去净化心灵、提升观赏者的欣赏水平 ,把有限的悲剧体验的净化作用,便同无 限的人生追求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26
《美学》专题六悲剧与喜剧
2.悲剧由痛感到快感,从内 在心理规律上,可以与生 理规律贯通起来看。所谓 痛快,由痛感到快感,生 理上就有这种规律,不通 则痛,通则不痛。心理上 也同样如此。人心中有淤 结,不能疏通,心情就很 压抑,一旦得到了疏通, 就能产生快感。
8
《美学》专题六悲剧与喜剧
4.弗洛伊德认为,受压抑的生命本能,尤其 性的冲动和欲求,是一切艺术创造的原动 力,艺术根本上就是人类原欲借助逃避现 实的幻想所实现的升华、宣泄和象征性满 足。悲剧恰就是人类突破乱伦禁忌,释放 强烈的欲望,体现无意识原罪的最佳效应 形式。
9
《美学》专题六悲剧与喜剧
5. 马、恩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 更迭滚动前进的历史辩证过程。其间,任何预示历史 进步趋势的新生事物、新生力量作为一种必然性要求 往往一时不可能实现,不应失败而失败,不该毁灭而 毁灭,但其原则和精神将永存。因此,悲剧是新的社 会制度代替旧有社会制度的信号,是社会生活中新旧 力量矛盾冲突的必然产物。从而深刻地指出:悲剧表 现的是“历史的必然性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 能实现之间的”冲突。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

浅析美学中的喜剧美和悲剧美(美学论文范文)

浅析美学中的喜剧美和悲剧美(美学论文范文)

浅析美学中的喜剧美和悲剧美一、浅析喜剧美喜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

它指以可笑性为外在表现特征的一类戏剧。

在喜剧中,主人公一般以滑稽、幽默及对旁人无伤害的丑陋、乖僻,表现生活中或丑、或美、或悲的一面。

由于喜剧表现的对象不同,艺术家的角度不同,手法不一致,所以,喜剧可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其中包括讽刺喜剧、幽默喜剧、欢乐喜剧、正喜剧、荒诞喜剧与闹剧等。

一般说来,讽刺喜剧以社会生活中的否定事物为对象。

欢乐喜剧则强调人的价值,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一股强大的思想潮流。

正喜剧从表现生活的否定方面变为表现生活中肯定的方面,笑不再用来针砭人的恶习、缺点、卑下,而主要用来歌颂人的美德、才智、自信。

荒诞喜剧则把人生最深层的苦难与将死扭曲,送进颠倒的喜剧王国。

而闹剧一般属于粗俗喜剧之列,即通过逗乐的举动和蠢笨的戏谑引人发笑而缺少深刻的旨趣意蕴。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喜剧的特点。

在感受上的特点是笑;在内容上的特点是“可笑性”(值得笑),指内容上的虚伪、滑稽和愚蠢。

(单纯的高兴开心不是喜感);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喜剧有一个对“可笑”表示笑的旁观者。

旁观者要对“可笑”表示笑,那他必须具有某种超越性。

历史上第一个提出“鄙夷说”来解释喜剧的,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喜剧是我们对有弱点的对象的一种鄙夷的态度所形成的。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霍布斯提出喜剧的本质是一种“突然的荣耀”,他认为,笑的情感是在见到旁人的弱点,却突然想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优点时,所引起的一种“突然的荣耀”的感觉。

随后是失望说和“乖讹说”。

“失望说”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观点,他认为,可笑的事物大半是不伦不类的配合,我们根据通常的事理所做的期望或预料是如此,而结果却不是如此,甚至正好与预期的、期望的相反。

这个时候就会产生笑。

因此,笑是期望失落的表现。

当然,这种期望的失落不至于过渡严重,才能引起笑的效果。

持“乖讹说”的代表人物,是叔本华和斯宾塞,所谓“乖讹”,就是不合常理、不协调,这些不合常理、不协调的对象,在那些按照正常的规律作判断的人眼里,就构成了可笑的对象。

悲剧与喜剧 美学分析

悲剧与喜剧  美学分析
恩格斯《致斐·拉萨尔》:“悲剧的本质在于:历 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 剧性冲突”。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 看”。
二、悲剧的类型
命运悲剧 根据根源分 性格悲剧
社会悲剧
根据题材分
神秘悲剧 宗教悲剧 英雄悲剧 道德悲剧
根据效果分
悲壮悲剧 悲愤悲剧 悲悯悲剧
根据内容分
四、悲剧对人生的积极意义
1、认识生活道路上充满着矛盾、曲折 和艰苦的斗争,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需要 付出代价,甚至付出生命。
2、激发人们学习英雄人物在严酷的实 践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和献身精 神。
3、激起人们对丑恶事物的憎恨,增强 美丑识别能力,鼓舞斗志,树立高尚的人 生理想。
第四节 喜剧
新生力量的悲剧 旧事物旧制度的悲剧 “小人物”的悲剧
三、悲剧性的审美特征
1、以代表进步的和正义的社会主体 为悲剧主人公,以他们暂时遭受痛苦、挫 折、 牺牲生命为悲剧内容。悲剧的美感力 量集中表现在对审美对象各种不幸的情感 体验和感染之中,无论是生活的磨难、心 灵的创伤、肉体的摧残、斗争的失败,以 至牺牲和毁灭,都使审美主体产生逆受形 式的心理反映,悲剧的震撼力也正在于此。
2、以引起人们的畏惧、悲悯、 痛苦为直接的表现形式,以激发人们 从中观照人的本质力量为最终目的。 因此,悲剧是“哭”的艺术,是泪水 凝成的艺术。人们喜爱这种悲,甚至 醉心于这种悲,其奥妙正在于悲剧的 悲是一种美,它的最终效果不是消沉 与痛苦,而是审美上的愉悦。
3、悲剧是“把人生最有价值 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被毁灭的美 的价值越高,毁灭的方式越残酷, 后果越惨烈,就越具震撼人心的悲 剧美。

2、亚里斯多德的“过失说”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第三章 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

第三章  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

审美形态的形成离不开文化背景的制约: 西方主客对立的思维方式和征服自然的文化背景, 导致了悲剧剧种的产生和发达,也导致了作为审美形态 的悲剧的很早确立并拥有了很高的地位。 相反,中国古代的中和思想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文 化背景,往往使具有悲剧性的剧情最终走向大团圆的结 局,导致中和的审美形态的产生。主客对立、天人两立 的文化背景,更多地导向崇高与崇高感的产生;主客统 一、天人合一的文化背景,更多地导致优美和典雅。而 文化的民族差异性和人类共同性所构成的审美价值二重 性,又使得优美、喜剧、丑怪、荒诞等审美形态成为世 界各民族共同的审美形态。 总之,审美形态是建立在人生样态和人生境界基础 上的多种审美因素的感性凝聚和显现。
二、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自学教材) 1、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2、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3、尼采的悲剧理论 4、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理论
第三节
喜剧
一、喜剧的审美特征 1、对喜剧发生原因的认识 (1)心理效应说 (2)人生实践说 2、喜剧的审美特征 (1)喜剧具有不谐和的、背谬的形式特征 (2)喜剧使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 (3)喜剧以笑为特征 3、喜剧的审美意义
第三章 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 悲剧与喜剧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审美形态的基本内涵 悲剧 喜剧
第一节 审美形态的基本内涵
一、审美形态的性质 二、审美形态的特点
第一节 审美形态的基本内涵 一、审美形态的性质
对审美形态我们应该做何理解呢?
我们感受 “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坐中佳士, 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 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 读。”——顿生“典雅”的感叹! 我们诵读“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 神龟虽寿,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腾蛇乘雾, 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殆之福,可得永年。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殆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 歌以咏志。 会对如此作品产生多少崇高、 哉,歌以咏志。”——会对如此作品产生多少崇高、 会对如此作品产生多少崇高 壮怀的美赞! 壮怀的美赞! ------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思考讲解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思考讲解

对于美学中惨剧和喜剧的思虑纲要:审美源自人的自我实现。

作为审美个体的人经过不同的人生体验, 获取对不同事物的审美判断, 喜剧、惨剧就是反应人生命价值或意义的不同审盛情识形态。

文学艺术中的惨剧和喜剧而言,他们都本源现实生活, 是现实生活的反应和表现。

但是 , 又不可以简单地等同于现实生活 ,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和艺术感悟。

重点词 :惨剧喜剧审美(一、喜剧的分类1、行为喜剧 :这一类喜剧主假如奚落人们不合理的言行举止、道德观点、处世哲学和生活方式。

这种形式于 17 世纪由莫里哀开创 ,今后形成道德喜剧。

2、初级喜剧 :它不完整部是一种喜剧形式,而是各样风趣资料或即兴说口、互打、追赶、争执、醉态、讲笑话和恶作剧等手段换取观众笑声的“杂耍〞。

演出从头至尾都没有严肃的场面。

3、风趣喜剧 :这种喜剧常常把人的某一种质量夸张到极致,如妒忌、贪心、或饶舌 , 这种高度种类化手段令人物性格显得单调而鲜亮。

4、浪漫喜剧 :这种喜剧多以浪漫爱情为题材 ,如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 、?第十二夜?等。

5、黑色喜剧:这种喜剧寓风趣于惧怕或避忌的情境之中,制造冷笑料。

在中国, 属于这种风格的主假如冯小刚的喜剧电影系列。

它的特点是冷冷的讥讽, 皮笑肉不笑的讽刺, 面无表情的戏谑。

6、悲喜剧:这种喜剧包括着惨剧要素。

这个形式是欧里庇得斯在他的?阿尔塞斯特? 中开创的。

易卜生在19 世纪末就曾果断的表示,悲喜剧比惨剧更能振聋发聩。

(二、喜剧的实质和审美成效1、喜剧的实质是美的实质在审美形态的浸透和睁开 ,是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在矛盾运动状态的某一特定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形态。

喜剧是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矛盾运动中, 主体以压倒的优势对审美对象进行无情的讽刺与揶揄时所表现的一种审美形态。

详细来说 , ①历史上陈腐生活方式的消亡是喜剧得以形成的客观根基 ; ②喜剧中表现的人物是历史的丑角 , 表达了人的非实质 , 他们用另一个实质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实质遮盖起来 ; ③喜剧是一个不停的解蔽奇珍的过程 , 充满了思想性和智慧性 ; ④从喜剧艺术的审美心理而言 , 喜剧艺术给你更多的带有欢乐性 , 逢迎了人们趋乐避苦的心理本能 ; ⑤就喜剧艺术的审美效果而言 ,喜剧艺术的实质还在于它的可笑性。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第一篇: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摘要:审美源自人的自我实现。

作为审美个体的人通过不同的人生体验,得到对不同事物的审美判断,喜剧、悲剧就是反映人生命价值或意义的不同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艺术中的悲剧和喜剧而言,他们都根源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

然而,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和艺术感悟。

关键词:悲剧喜剧审美(一)、喜剧的分类1、行为喜剧:这一类喜剧主要是讽刺人们不合理的言行举止、道德观念、处世哲学和生活方式。

这种形式于17世纪由莫里哀首创,此后形成道德喜剧。

2、低级喜剧:它不完全是一种喜剧形式,而是各种滑稽材料或即兴说口、互打、追逐、争吵、醉态、讲笑话和恶作剧等手段换取观众笑声的“杂耍”。

演出自始至终都没有严肃的场面。

3、幽默喜剧:这种喜剧往往把人的某一种品质夸张到极致,如嫉妒、贪婪、或饶舌,这种高度类型化手段使人物性格显得单一而鲜明。

4、浪漫喜剧:这种喜剧多以浪漫爱情为题材,如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

5、黑色喜剧:这种喜剧寓幽默于恐惧或避讳的情境之中,制造冷笑料。

在中国,属于这种风格的主要是冯小刚的喜剧电影系列。

它的特征是冷冷的调侃,皮笑肉不笑的嘲讽,面无表情的戏谑。

6、悲喜剧:这种喜剧包含着悲剧因素。

这个形式是欧里庇得斯在他的《阿尔塞斯特》中首创的。

易卜生在19世纪末就曾坚定的表示,悲喜剧比悲剧更能发人深省。

(二)、喜剧的本质和审美效果1、喜剧的本质是美的本质在审美形态的渗透和展开,是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在矛盾运动状态的某一特定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形态。

喜剧是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矛盾运动中,主体以压倒的优势对审美对象进行无情的嘲讽与揶揄时所表现的一种审美形态。

具体来说,①历史上陈旧生活方式的灭亡是喜剧得以形成的客观基础;②喜剧中表现的人物是历史的丑角,体现了人的非本质,他们用另一个本质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本质遮掩起来;③喜剧是一个不断的解蔽奇珍的过程,充满了思想性和智慧性;④从喜剧艺术的审美心理而言,喜剧艺术给你更多的带有愉悦性,迎合了人们趋乐避苦的心理本能;⑤就喜剧艺术的审美效果而言,喜剧艺术的本质还在于它的可笑性。

《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

《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

第二张点古希腊时期,有链接;第五张点笔筒;之后的那张点德国古典美学时期;第10张点关于喜剧发生的探讨;第14张点左小角图片;之后点第三点;就完了,按照稿子的顺序讲,你自己再看看稿子和PPt,尽快把两者结合起来!《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西方的审美形态在诞生之日就与艺术体裁密切相连,如悲剧和喜剧开始时都是戏剧剧种,后来才上升为相对稳定的审美形态,这种情况导致了西方的审美形态比较容易界定的特点。

但除了这种有形的体裁特点外,西方的审美形态仍然有其深厚的人生境界的底蕴。

我们今天将来探讨西方基本审美形态中的悲剧与喜剧。

一、悲剧理论与喜剧理论的历史回顾(一)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悲剧艺术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早在古希腊时代,悲剧创作就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悲剧家,以后在近代乃至现代,悲剧艺术仍然历久不衰。

与悲剧艺术的繁荣相适应,西方的悲剧理论也十分丰富和发达。

其中,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以及马克思等人都对悲剧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古希腊时期,在西方美学史上,出现了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亚里士多德。

他在《诗学》中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对于悲剧的情节、人物以及悲剧艺术的审美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讨。

他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这可以说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

当然,从今天的眼光看来,这个定义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因为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如此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显然是由于古希腊悲剧对于人物行动的描写远远超过了对于性格的塑造,这一点显然并不适用于解释近现代的悲剧艺术。

但无论如何,这种概括反映了当时的悲剧创作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对悲剧艺术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的深刻分析。

他认为,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悲剧主人公遭受到的痛苦并不是由于他的罪恶,而是由于他的某种过失或弱点,因此他的遭遇就会引起我们的同情和怜悯;而他又不是好到极点,而是和我们类似的,因此才会使我们担心自己由于同样的错误或弱点而受到惩罚,由此就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和不安。

美学课件 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 悲剧与喜剧

美学课件 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 悲剧与喜剧
道德因素无关。他们不是因为做了坏事, 而是由于自己的过失而陷入厄运或遭到灭 顶之灾,这是命运的捉弄。因此引起人们 对悲剧主角的怜悯和对命运的恐惧。
亚里士多德:悲剧的效果
• 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罗念生)
• 激起哀怜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 化。(朱光潜)
• 通过引发怜悯与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陈中梅)
悲剧的美感:
悲剧始终渗透着深刻的命运感,然而从 不畏缩和颓丧;它赞扬艰苦的努力和英勇的 反抗。它恰恰在描绘人的渺小无力的同时, 表现人的伟大和崇高。悲剧毫无疑问带有悲 观和忧郁的色彩,然而它又以深刻的真理、 壮丽的诗情和英雄的格调使我们深受鼓舞。
——朱光潜
悲剧的审美效果:
悲剧要使人由悲剧本身所引起的悲悯与畏惧心情进而产 生快感。要把悲剧由痛感向快感的转化放到人生境界的成 就的大背景上去理解,从身心贯通的角度去看待净化心灵、 提升观赏者的作用。悲剧的效果是积极的,是让人正视世 界的现状、生存的意义,是让人颖悟历史性的矛盾,在悲 壮之中体悟人生。
安提戈涅和波吕涅刻斯的尸体
叔本华:悲剧的本质
悲剧是以表现人生可怕的一面为目的的, 是要在我们面前演出难以形容的痛苦、悲 伤,演出邪恶的胜利,嘲笑统治着人的偶 然性,演出正直、无辜的人们不可挽救的 失陷。他认为,悲剧中的不幸、痛苦和灾 难都只是手段和表面现象,其真实的本意 是要传达出这一本质的洞见:意志是一切 不幸、痛苦和灾难的原罪,从而让人看穿 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自觉地放弃和 否定生命意志。
中西悲剧比较
• 肯定与否定历史正义存在的悲剧 • 英雄与小人物的悲剧 • 好人与坏人的悲剧 • 一悲到底与大团圆结局
中国悲剧特点形成的根源
• 实用理性 • 乐感文化 • 严肃的文艺观念

美学原理 马工程第09章 悲剧与喜剧

美学原理  马工程第09章 悲剧与喜剧

推荐书目
• 1.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张隆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 2.[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
版。 •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思考题
• 1.悲剧的审美特征是什么?试结合已有的著名观点及悲剧实例予以说明。 • 2.悲剧审美与崇高审美有何联系与区别?试举例说明。 • 3.喜剧的审美特征是什么?试结合已有的著名观点及悲剧实例予以说明。 • 4.在悲剧审美与喜剧审美之间,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一、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本质
• 2.喜剧的美学界说 • 喜剧(comedy)是指有这样那样的弱点、缺陷甚至虚假丑恶特性的事物,在特
定的矛盾冲突或不和谐情境事件中暴露出自身的不协调与自相矛盾性,从而令 人产生笑等相关情感反应的审美形态。 • 作为审美形态的喜剧的生发、展开过程即喜剧审美,此过程中所获得的美即 喜剧美。
• 4.喜剧效果的愉悦性 • 愉悦性是优美为代表的审美经验共同的情感基调,即便是以悲伤为主旋律的
悲剧审美,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悲剧理论家也承认其中必然存在的审美快感。 • 不过,相较而言,喜剧的愉悦性则来得更直接、更强烈,更有大众性、更受
青睐,也更显其审美的本质特征。 • 对喜剧人物虚假性的暴露、嘲弄或批判的同时,对审美者面对引人发笑的喜
• 一、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本质 • 二、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特征
第二节 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王实甫《西厢记》
一、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本质
• 1.喜剧概念的三种含义 • (1)作为戏剧艺术类型的喜剧:与悲剧、正剧相对 • (2)作为日常话语的喜剧:指令人高兴或感到可笑、滑稽的事情 • (3)作为美学范畴与审美形态的喜剧:与悲剧、优美、崇高等相对

悲剧喜剧

悲剧喜剧

• 小结: (1)理论上总结悲剧与喜剧,理解 二者在“超越性”上的各自特点。 (2)讨论当下喜剧当道的中国电影 现状;如何理解“喜剧多的时代一 般都是解放的时代”?
第二讲 审美形态
(二)悲剧和喜剧
1、悲剧(Tragedy)
引言:美学上的悲剧和喜剧,又可称为 悲剧感和喜剧感,它们是两个对立的美 感经验形态。这两个形态虽然与作为戏 剧种类的悲剧和喜剧之间有关系,但这 里的悲剧和喜剧,则主要是指美感经验 类型。 如何理解??
(一)悲剧的历史(分类)和特点
(二)美学理论史上对悲剧性质的解 释 1.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和“净化 说” 2.黑格尔的“冲突说”和“永恒正义 说” 3.尼采的“酒神精神说” (三)悲剧的本质
3.尼采的“酒神精神说”
• 尼采 《悲剧的诞生》讨论了古希腊艺术的起源、 发展,悲剧的诞生,悲剧的主要特征,悲剧的灭 亡等问题。贯穿于本书的两个基本概念是日神和 酒神。日神阿波罗是光明之神,在其光辉中,万物 显示出美的外观;酒神则象征情欲的放纵,是一种 痛苦与狂欢交织着的癫狂状态。尼采以日神和酒神 象征说明古希腊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及人生的意义。 由日神产生了造型艺术,如:诗歌和雕塑。由酒神 冲动产生了音乐。人生处于痛苦与悲惨的状态中, 日神艺术将这种状态遮掩起,使其呈现出美的外观, 使人能活得下去,希腊神话就是这样产生的。酒神 冲动则把人生悲惨的现实真实地揭示出来,使个体 在痛苦与消亡中回归世界的本体。
• (一)喜剧的特点 • 第一,在感受上的特点是笑。 • 第二,在内容上的特点是“可笑性” (值得笑),指内容上的虚伪、滑 稽和愚蠢。(单纯的高兴开心不是 喜感) • 第三,即结构上的特点,是喜剧有 一个对“可笑”表示笑的旁观者。 旁观者要对“可笑”表示笑,那他 必须具有某种超越性。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讲解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讲解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摘要:审美源自人的自我实现。

作为审美个体的人通过不同的人生体验, 得到对不同事物的审美判断, 喜剧、悲剧就是反映人生命价值或意义的不同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艺术中的悲剧和喜剧而言,他们都根源现实生活, 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

然而, 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和艺术感悟。

关键词:悲剧喜剧审美(一、喜剧的分类1、行为喜剧:这一类喜剧主要是讽刺人们不合理的言行举止、道德观念、处世哲学和生活方式。

这种形式于 17世纪由莫里哀首创,此后形成道德喜剧。

2、低级喜剧:它不完全是一种喜剧形式,而是各种滑稽材料或即兴说口、互打、追逐、争吵、醉态、讲笑话和恶作剧等手段换取观众笑声的“杂耍” 。

演出自始至终都没有严肃的场面。

3、幽默喜剧:这种喜剧往往把人的某一种品质夸张到极致,如嫉妒、贪婪、或饶舌, 这种高度类型化手段使人物性格显得单一而鲜明。

4、浪漫喜剧:这种喜剧多以浪漫爱情为题材,如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

5、黑色喜剧:这种喜剧寓幽默于恐惧或避讳的情境之中,制造冷笑料。

在中国,属于这种风格的主要是冯小刚的喜剧电影系列。

它的特征是冷冷的调侃, 皮笑肉不笑的嘲讽, 面无表情的戏谑。

6、悲喜剧:这种喜剧包含着悲剧因素。

这个形式是欧里庇得斯在他的《阿尔塞斯特》中首创的。

易卜生在 19世纪末就曾坚定的表示,悲喜剧比悲剧更能发人深省。

(二、喜剧的本质和审美效果1、喜剧的本质是美的本质在审美形态的渗透和展开,是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在矛盾运动状态的某一特定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形态。

喜剧是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矛盾运动中, 主体以压倒的优势对审美对象进行无情的嘲讽与揶揄时所表现的一种审美形态。

具体来说, ①历史上陈旧生活方式的灭亡是喜剧得以形成的客观基础; ②喜剧中表现的人物是历史的丑角, 体现了人的非本质, 他们用另一个本质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本质遮掩起来; ③喜剧是一个不断的解蔽奇珍的过程, 充满了思想性和智慧性; ④从喜剧艺术的审美心理而言, 喜剧艺术给你更多的带有愉悦性, 迎合了人们趋乐避苦的心理本能; ⑤就喜剧艺术的审美效果而言,喜剧艺术的本质还在于它的可笑性。

《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11页word文档

《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11页word文档

第二张点古希腊时期,有链接;第五张点笔筒;之后的那张点德国古典美学时期;第10张点关于喜剧发生的探讨;第14张点左小角图片;之后点第三点;就完了,按照稿子的顺序讲,你自己再看看稿子和PPt,尽快把两者结合起来!《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西方的审美形态在诞生之日就与艺术体裁密切相连,如悲剧和喜剧开始时都是戏剧剧种,后来才上升为相对稳定的审美形态,这种情况导致了西方的审美形态比较容易界定的特点。

但除了这种有形的体裁特点外,西方的审美形态仍然有其深厚的人生境界的底蕴。

我们今天将来探讨西方基本审美形态中的悲剧与喜剧。

一、悲剧理论与喜剧理论的历史回顾(一)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悲剧艺术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早在古希腊时代,悲剧创作就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悲剧家,以后在近代乃至现代,悲剧艺术仍然历久不衰。

与悲剧艺术的繁荣相适应,西方的悲剧理论也十分丰富和发达。

其中,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以及马克思等人都对悲剧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古希腊时期,在西方美学史上,出现了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亚里士多德。

他在《诗学》中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对于悲剧的情节、人物以及悲剧艺术的审美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讨。

他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这可以说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

当然,从今天的眼光看来,这个定义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因为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如此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显然是由于古希腊悲剧对于人物行动的描写远远超过了对于性格的塑造,这一点显然并不适用于解释近现代的悲剧艺术。

但无论如何,这种概括反映了当时的悲剧创作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对悲剧艺术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的深刻分析。

他认为,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悲剧主人公遭受到的痛苦并不是由于他的罪恶,而是由于他的某种过失或弱点,因此他的遭遇就会引起我们的同情和怜悯;而他又不是好到极点,而是和我们类似的,因此才会使我们担心自己由于同样的错误或弱点而受到惩罚,由此就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和不安。

美学中的喜剧与悲剧

美学中的喜剧与悲剧

美学中的喜剧与悲剧视传3班F2班张珂09061072何谓喜剧?何谓悲剧?这悲与喜又从何而来?随着现在信息渠道的拓展,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曾经欣赏过诸多喜剧或悲剧的文学作品。

欣赏之后,思想感情一定有所波动。

无论是文学艺术中的悲剧还是喜剧,都根源人的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

然而它们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现实生活。

我们是否有过当欣赏作品时,或开怀大笑,或嘴角微翘,或默默哭泣,或放声痛哭,这所有的感情宣泄之后,我们觉得似乎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就存在着这一幕,在某个地点,某个时刻,我们曾与之擦肩而过,或是撞个满怀。

某个片断又一次的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不再那么的感性,我们开始用头脑思考这一现象。

变得理性些了,于是我们又有了新的感悟。

作品中的喜与悲变得不再那么的重要,隐藏在它们背后的某种力量才是我们最需要。

喜剧所摹仿的是比一般人较差的人物。

“较差”并不是通常所说的“坏”或“恶”,而是丑的一种形式。

可笑的对象对旁人无害,是一种不至引起痛感的丑陋或乖讹。

这里把“丑”或“可笑性”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提出,其要义就是“谑而不虐”。

不过这只是现象,没有说明“丑陋或乖讹”何以令人发笑,感到可喜。

曾有人说,人最悲哀的时刻就是看到了昔日不如自己的好友,今日比自己体面。

相反,人们之所以会笑,大概可以说成为,笑的情感只是在见到穷人的弱点或自己过去的弱点时突然想起自己的优点的荣耀感,觉得自己比别人强,现在比过去强。

当我们看到作品中的小人物做出一些我们认为可笑的事情时,我们会很自然的“嘲笑”。

有些人笑的是那个小丑,因为自己不曾有过那样的滑稽行为,有些人笑得是曾经的自己,因为自己曾经那样的滑稽过。

而还存在着一些人,他们也笑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笑,只是看到周围的人都笑了,于是自己便笑了。

其实,在生活之中,他们就是那个小丑,不管在曾经,还是现在,甚至将来,他们依然会重复着这样或那样的滑稽事情。

就我们身边的事例来说,中国电影在悲剧和喜剧的创作上具有现实择取的传统。

美学基础 4 悲剧与喜剧

美学基础 4 悲剧与喜剧
美学基础
悲剧与喜剧
悲剧美
一、美学史中的悲
悲,又称为悲剧、悲剧性。作为审美范畴 的悲剧,是广义的悲剧;作为戏剧的一种 样式的悲剧,是狭义的悲剧。美学有关 “悲”这一审美范畴的研究,是以艺术中 的悲剧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的。
1、古希腊的悲剧理论
在美学史上第一次对悲剧下定义的 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形成的基础 是希腊灿烂的悲剧艺术。希腊悲剧 最早起源于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祭 祀活动中的合唱,即“酒神颂”。
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
《俄狄浦斯王》描写了个人意志和命运的冲 突。在亚里士多德以前,关于悲剧的起源希腊 人认可的是“命运说”,他们习惯用命运来解 释悲剧的根源,认为命运是超越于人之外的, 不可抗拒的力量。亚里士多德抛弃了命运说, 提出“过失说”作为悲剧的根源,不是在外在 的力量中,而是在人自身内部寻求悲剧的原因, 这比命运说前进了一步,但没有深刻揭示悲剧 的社会本质和社会根源:那就是发展中新旧势 力的矛盾、冲突的结果。
黑格尔对悲剧理论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从矛盾冲突出 发来研究悲剧。悲剧的结局虽是一种痛苦,然而也是 矛盾的调和与理想的胜利。因此,悲剧所产生的心里 效果不只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恐惧和怜悯”,而是 愉快和振奋。黑格尔认为,悲剧不是个人的偶然原因 造成的,而是两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力量的冲突,这是 一种进步。但是,在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中,抹杀了是 与非、正义和非正义之间的区别,看不到悲剧冲突是 新旧两种势力的冲突,具有局限性。此外,黑格尔认 为悲剧冲突不是通过斗争,而是通过调和来解决,这 也体现黑格尔哲学的妥协性。
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勒斯
欧里庇得斯
亚里士多德提出他的悲剧理论的“过失说”。他指出, 悲剧的各种成分中最重要的是情节,通过情节的安排, 悲剧可以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在情节的安排 上,悲剧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不应写坏人由 逆境转为顺境,也不应写极恶的人由顺境转入逆境, 因为这些情节都不能引起怜悯与恐惧。

第三节:悲剧与喜剧

第三节:悲剧与喜剧

第三节悲剧与喜剧•悲与喜是人生情感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生审美体验中经常出现的情感,在悲喜情感的超越中,人们通过否定性的方式,超越自我,体悟人生。

这样悲与喜的情感就成为一种审美对象,进而体现为审美形态,就是悲剧与喜剧。

一、悲剧美学悲剧与戏剧悲剧不同,但多表现在戏剧中。

悲剧主人公一定要有所追求。

小说的悲剧性.——美学上的。

•我们这里所说的悲剧是一种审美形态,把它与作为体裁形式的悲剧艺术不要等同,它的发展与悲剧艺术的发展紧密相关。

(一)悲剧的内涵与特点•1、内涵:•在于体现人的存在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的过程。

•分析:它与崇高的内涵有相容之处,但更强调那种精神性的价值,所谓“以悲为美”,是在人生存在实践中,由于人生与现实的矛盾而引起的冲突,从而体现出人的存在的力量、斗争、勇气等情感的艺术表现。

(1)悲剧的出现以作为戏剧的悲剧形式的兴盛为基础。

•古希腊悲剧又被称为命运悲剧。

•“命运观”的出现是源于人的有限性。

•人把与自己树立、冲突的不可知因素,全部归之于命运;而相应地,面对命运的摆弄,是盲目顺从,还是奋起抵抗,就构成了人的生存境遇。

•悲剧的意义在于,它不仅表现了冲突与毁灭的存在之境,而且表现抗争、拼搏,这是悲剧成为一种审美形态的最根本的原因,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

(2)冲突、抗争、毁灭与永恒。

因为毁灭的是肉体,永恒的是精神是构成悲剧内涵的三个核心因素。

(3)悲剧审美形态在人的审美体验上表现为悲剧感。

•悲剧感是强烈的痛感中的快感,它的获得来自于悲剧对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揭示。

•在人的存在体验中,在存在的价值实现中,正是人的存在价值的伟大与崇高,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审美愉快,使人能“以悲为美”、“化悲为美”。

(4)在悲剧中包含着积极的人生审美意义。

•因为悲剧审美的核心是对命运和冲突的抗争,正因为面对强大的对象,明知不可匹敌但仍奋起抗争,这就昭示了人的存在实践的本真意义和价值。

2、特征:(1)悲剧通过对人生存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的价值的肯定。

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45页文档

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45页文档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Βιβλιοθήκη 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 喜剧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张点古希腊时期,有链接;第五张点笔筒;之后的那张点德国古典美学时期;第10张点关于喜剧发生的探讨;第14张点左小角图片;之后点第三点;就完了,按照稿子的顺序讲,你自己再看看稿子和PPt,尽快把两者结合起来!《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西方的审美形态在诞生之日就与艺术体裁密切相连,如悲剧和喜剧开始时都是戏剧剧种,后来才上升为相对稳定的审美形态,这种情况导致了西方的审美形态比较容易界定的特点。

但除了这种有形的体裁特点外,西方的审美形态仍然有其深厚的人生境界的底蕴。

我们今天将来探讨西方基本审美形态中的悲剧与喜剧。

一、悲剧理论与喜剧理论的历史回顾(一)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悲剧艺术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早在古希腊时代,悲剧创作就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悲剧家,以后在近代乃至现代,悲剧艺术仍然历久不衰。

与悲剧艺术的繁荣相适应,西方的悲剧理论也十分丰富和发达。

其中,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以及马克思等人都对悲剧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古希腊时期,在西方美学史上,出现了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亚里士多德。

他在《诗学》中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对于悲剧的情节、人物以及悲剧艺术的审美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讨。

他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这可以说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

当然,从今天的眼光看来,这个定义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因为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如此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显然是由于古希腊悲剧对于人物行动的描写远远超过了对于性格的塑造,这一点显然并不适用于解释近现代的悲剧艺术。

但无论如何,这种概括反映了当时的悲剧创作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对悲剧艺术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的深刻分析。

他认为,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悲剧主人公遭受到的痛苦并不是由于他的罪恶,而是由于他的某种过失或弱点,因此他的遭遇就会引起我们的同情和怜悯;而他又不是好到极点,而是和我们类似的,因此才会使我们担心自己由于同样的错误或弱点而受到惩罚,由此就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和不安。

当然,这些怜悯和恐惧的体验如何能够引起我们灵魂的净化,尚且缺乏令人信服的理论说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也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持久争议,但其理论贡献仍是不容抹杀的。

这主要表现在他不仅指出了悲剧对于人的灵魂的净化作用,而且抓住了人们在欣赏悲剧时所经历的由消极情感(怜悯与恐惧)到积极情感的转化过程。

尽管后代的思想家对于这个过程提出了日益精细的理论说明,但亚里士多德所发现的悲剧感的这一根本特征却始终没有被推翻,并且构成了悲剧理论研究的核心。

到了德国古典美学时期,黑格尔提出了悲剧发生于“矛盾冲突”的理论,使美学史上对于悲剧实质的探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黑格尔对悲剧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把辩证法运用到了对于悲剧现象的分析之中。

他认为,悲剧的产生源于理念的分裂。

理念在一般情况下是和谐、静穆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却会产生分裂与矛盾,这种分裂和矛盾会导致理念的内在冲突,并推动理念的运动和发展。

理念冲突的显着表现就是人们的伦理观念和道德理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描写这种冲突正是悲剧艺术的使命。

与亚里士多德不同,他并不认为悲剧的发生是由于悲剧主人公的过失所致。

而且,黑格尔的精辟之处在于,他看到了悲剧冲突的双方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又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他以索福克勒斯的着名悲剧《安提戈涅》为例说明,国王与安提戈涅的冲突就是国法与家法之间的伦理力量的矛盾冲突,这两种伦理力量都是合理而片面的。

国王与安提戈涅分别代表着国家利益和血缘亲情,所以,他们毫无疑问都具有合理性,然而他们又都以牺牲对方为目的,又都是有罪的,因此就必然受到“永恒正义”的处罚,从而导致悲剧的产生。

黑格尔所举的一些例子已经包含了个人与社会形成矛盾冲突的意思,其中也折射着黑格尔所处时代的特征。

当时,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正如火如荼,人们不仅面对自身的性格问题,同时也面临着迫在眉睫的种种社会问题。

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时代主题。

这表明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在神秘主义的外壳之下仍包含着一定的时代气息。

同时,他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来阐释悲剧的本质,对于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的形成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尼采是继黑格尔之后对悲剧发生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产生了广泛影响的美学家。

在他的《悲剧的诞生》一书中,他对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认为悲剧的诞生与古希腊人的两种精神有关,即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日神阿波罗代表梦境状态,代表着造型艺术的静态;酒神代表迷醉状态,代表着音乐艺术的振奋。

两种艺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彼此交融,最终产生了古代希腊悲剧。

悲剧是两种精神的结合,“悲剧一方面像音乐一样,是苦闷从内心发出的呼号;另一方面,它又像雕塑一样,是光辉灿烂的形象”。

他的悲剧诞生论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从希腊悲剧的起源和演变看,悲剧最初的形式是一种合唱抒情诗,这种抒情诗是醉境的艺术,表现了音乐的精神,是酒神气质的人的自我映现,希腊悲剧的歌队正是祭奠酒神的群众的象征。

后来增加的对话部,外表呈现出简单明快的特征,是日神精神的体现,悲剧中的人物则是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化装。

悲剧人物之所以会遭遇不幸,就是因为他们越过了日神精神的信赖自我的安心静坐,回复了酒神一般的原始本性。

同时,悲剧之所以不同于普通的现实惨剧,是因为在酒神精神中,发挥出了人的一切象征能力,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人与自然也由此建立了新的和谐关系。

其二,尼采的悲剧诞生论与他的哲学观有着密切的联系。

尼采受叔本华的影响很大,认为痛苦是人生的孪生兄弟,世界的本质就是痛苦,要摆脱种种人生的苦痛,就得凭借艺术的功能,使自己在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相统一的悲剧中体验生命的永恒与快乐。

在此,尼采已经把生活中的悲剧与审美意义上的悲剧有意识地进行了区别,这是美学史上的一大进步。

关于喜剧发生的探讨最早对喜剧发生进行探讨的是柏拉图,他在《斐利布斯篇》中借苏格拉底和普若第库斯的对话表达了自己的喜剧观:他认为喜剧和悲剧一样,都引起快感与痛感的混合;而滑稽和可笑大体是一种缺陷,缘起于大多数人在心灵品质方面所犯的认识错误,即“自己以为具有并没有的优良品质”;“有这种妄自尊大想法的人如果没有势力,不能替自己报复,他们受到耻笑,这种情况可以真正称为滑稽可笑”。

在柏拉图喜剧发生论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指出“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

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误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

与他们的悲剧发生论一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主要是从一般的抽象人的层面上来论述喜剧的产生,抽去了喜剧所具有的社会内容;不过,他们甚至还没有达到他们对于悲剧发生所达到的认识高度,他们论述的主要还是喜剧感的产生与状态,而没有像分析悲剧那样从矛盾冲突入手,进而辨析矛盾双方的合理性与缺陷及不足,所以,与生活和艺术创作的距离较远。

从喜剧的心理效应来论述喜剧发生原理较有深度的是康德,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一个印第安人在苏拉泰一英国人筵席上看见一个坛子打开时,啤酒化为泡沫喷出,大声惊呼不已。

待英国人问他有何可惊之事时,他指着酒坛说:我并不是惊讶那些泡沫怎样出来的,而是它怎样搞进去的。

我们听了大笑,而且使我们真正开心。

并不是认为我们自己比这个无知的人更聪明些,也不是因为在这里面悟性让我们觉察着更令人满意的东西,而是由于我们的紧张和期待突然消失于虚无。

”所以他认为“在一切引起撼动人的大笑里必须有某种荒谬背理的东西存在着……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感情”。

康德的喜剧发生论着重探讨的是喜剧对于人的心理效应,而实际上喜剧当然不限于心理的范围,它同样与人生实践紧密相关。

与康德相比,黑格尔从矛盾冲突的观点出发,在悲剧与喜剧的比较之中揭示喜剧产生的原因,就显得更加深刻和切合喜剧的本质。

黑格尔认为,悲剧由于“片面地侧重以伦理的实体性和必然性的效力为基础,至于对剧中人物性格的个性和主体因素方面却不去深入刻画”,而“喜剧则用颠倒过来的造型艺术方式来补充悲剧的欠缺,突出主体性在乖讹荒谬中自由泛滥以达到解决”。

他的意思是说悲剧着重于客观矛盾的冲突,着重于描绘抽象伦理力量之间的对立,相对就较少顾及人物个性特征和内心世界的细微刻画。

悲剧的结果是来自于悲剧人物所代表的客观伦理力量的较量;喜剧则不同,喜剧的过程及结果则来自于人物自身性格与行动、目的与动作的内在矛盾。

喜剧人物所追求的目的是一个脱离实际的目标,他从根本上是实现不了的,只是在喜剧过程中不断地制造矛盾,不断地暴露自己的缺陷与可笑之处,最终使主体的意志和行动都落空而化为无意义。

所以与悲剧人物相比,他们是一些自命不凡却又性格低下的人,“他们在意志、思想以及在对自己的看法等方面,都自以为有一种独立性,但是通过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内外两方面的依存性,这种独立自足性马上就消灭了”。

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性上来看,悲剧与喜剧都是分裂的,悲剧是内容大于形式、压倒形式,喜剧则是形式大于内容、压倒了内容。

二、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喜剧与人生实践上面所讲的悲剧与喜剧理论主要是对作为艺术类型或样式的悲剧和喜剧审美特征的探讨与概括。

这与我们所讲的作为审美形态和美学范畴的悲剧和喜剧虽有联系,但并不相同。

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喜剧既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和滑稽事件,也不同于戏剧中的悲剧和喜剧。

我们的逻辑前提是把审美看作一种人生实践,把广义的美作为一种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

所以,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和喜剧就比作为艺术类型之一的戏剧中的悲剧和喜剧的范围要宽广得多,又比生活中存在的不幸和滑稽有着更加确定的审美内涵。

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和喜剧既可以存在于戏剧之中,也可以存在于小说、诗歌、电影等诸种艺术形式之中,同时,更多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过去,我们习惯于以戏剧中的悲喜剧为例分析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和喜剧,固然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无论审美形态意义上的悲喜剧,还是戏剧范围的悲喜剧,都是主要相对于人的悲喜情感而触发审美享受的,而且都离不开集中和激烈的矛盾冲突。

戏剧中的悲喜剧由于在有限的时空中集中了尖锐强烈的矛盾冲突,能够很快使人物陷入特有的境遇之中,并由行动引出富有必然性的高潮与结局,所以,可以说是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和喜剧的成功呈现。

但我们不应该忽视悲剧和喜剧作为审美形态比戏剧中的悲喜剧有更加宽泛的能指,而且,在古希腊,悲剧和喜剧本身与后来纯粹意义上的戏剧体裁有所不同:希腊悲剧喜剧既是戏剧,也是诗歌。

从我们今天的角度看,戏剧重视情节设计,诗歌偏向抒发情感,但由于古希腊悲喜剧深受史诗影响,所以叙事与抒情成功地统一到了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