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摘要
《曾国藩家书》书评
《曾国藩家书》书评摘要:1.《曾国藩家书》的内容概述2.《曾国藩家书》的历史背景3.《曾国藩家书》的价值观和社会影响4.对《曾国藩家书》的评价正文:《曾国藩家书》是一部汇集了曾国藩写给家人、朋友、同事等书信的作品。
这些书信写于清朝末年,正值中国内忧外患之际,社会动荡、民生凋敝。
曾国藩作为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的书信中充满了智慧和谋略,不仅在家庭、社交方面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在政治、军事、教育等领域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曾国藩家书》的历史背景是19 世纪中后期的中国。
当时,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外国列强不断侵略,国土不断沦丧,民生疾苦。
曾国藩身负重任,担任清朝末年的要职,他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振兴民族,挽救国家危机。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曾国藩通过书信与家人和朋友交流,传递了他的政治主张、军事策略、教育理念等。
《曾国藩家书》传达了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
他主张忠诚、勤勉、节俭、忍耐、厚道等品质,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这些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此外,《曾国藩家书》还对晚清社会的风俗、民生、政治、经济等方面作了详实的记录,为后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曾国藩家书》在当今社会仍具有很高的社会影响。
许多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到了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并从中汲取智慧,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同时,这本书也是一部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研究资料,为研究清朝末年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总体来说,《曾国藩家书》是一部充满智慧和谋略的作品,它不仅在家庭、社交方面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在政治、军事、教育等领域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同时,这本书也是一部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研究资料,为研究清朝末年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曾国藩家书(国学大书院)
一三致诸弟:诸事不 可不尽心
一四谕纪泽:思将儿 女婚嫁早早料理
一五谕纪泽:应早起、 有恒、举止厚重
一六谕纪泽:时记勤 敬二字
一七致两弟:修建祠 堂等具体事宜
一八谕纪泽:治家八 事,缺一不可
一九致两弟:时以子 侄辈骄傲为虑
二〇谕纪泽纪鸿:须 努力读书,不可积钱
买田
二一致四弟:子侄须 教以谦勤
二二致四弟:继承祖 父“三不信”家风
天下事常由命 不由人
四二致两弟: 2
望速来营忘身 报国
3 四三谕纪泽:
尔须读唐宋诗, 作五言诗
4 四四谕纪泽:
稳慎图之,不 敢骄矜
5 四五谕纪泽纪
鸿:唯读书可 变化气质
四七致两弟:做人 需谨记劳、谦、廉
三字
四六谕纪泽:手抄 与摹仿宜并进
四八致两弟:刚柔 并用、不可偏废
四九谕纪泽: 1
洁身自持,应 效法王、陶
我这一生所立之志甚多,只有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楷书体日记这三件事,发誓终身坚持,绝不让其有 一日的间断。
目录分析
一禀父母:述 1
赴京及抵京后 事宜皆顺
二禀父母:谨 2
守父亲保身之 训
3 三禀父母:谨
记节欲、节饮 食
4 四致诸弟:明
师益友虚心请 教
5 五致诸弟:读
书要有志有识 有恒
六致诸弟:勉在孝悌 上用功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 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 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曾国藩家书》简介
《曾国藩家书》简介《曾国藩家书》是一部以曾国藩为主角的书籍,记录了曾国藩一生中与家人、朋友以及国家大事相关的书信。
这些家书包含了曾国藩丰富的思想、个人经历和教育理念,对于理解曾国藩的人格魅力和治国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一、曾国藩与家人的信件曾国藩作为一位忠诚的丈夫和慈爱的父亲,他与妻子、子女之间的信件展现了他的家庭观念和教育态度。
在这些信件中,他对家庭的重视和尊重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与妻子婉约动人的情书,无不洋溢着浓浓的爱意和殷切的思念之情。
此外,他与子女的信件中也渗透着教育子女的智慧和方法,体现了他对子女的期望和关怀。
二、曾国藩与朋友的信件曾国藩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重情谊、交朋友广泛的人。
他与朋友们的书信中,展现了他的风度和胸怀。
在对朋友的慰问信中,他总是深情地表达自己的关切和祝福,彰显着他真诚的友谊和人文关怀。
同时,他在与朋友交流思想和观点的信中,展示了他卓越的才干和洞察力,使人对他的智慧和见解赞叹不已。
三、曾国藩与国家大事的信件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曾国藩的信件中也记录了他与国家大事相关的讨论和建议。
在这些信中,他表达了他的治国思想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他对清政府的忠诚、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百姓的疾苦表达了强烈的关切,同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这些信件既是对于历史进行考察和研究的重要资料,也让人感受到曾国藩为国家付出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
四、曾国藩的教育理念曾国藩的书信中蕴含了他对于教育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
他认为家庭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强调家长的榜样作用和教育方式的温和与坚定。
他在与子女的信件中,不仅教育他们要有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还注重培养他们的学科才能和实践能力。
这些信件中的教育理念,对于当今家庭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之,《曾国藩家书》是一部展现曾国藩人生及其治国思想的重要书籍。
通过这些家书,我们可以深刻了解曾国藩的个人情感、人格魅力和渊博的学识,也能够感受到他对于家人、朋友和国家的无私关爱和纯真情感。
曾国藩家书二则
曾国藩家书二则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家书大家。
他的家书不仅涵盖了个人经历和思想观点,更是对后人提出的许多精神和道德要求。
以下是曾国藩的两封家书的简介:
1.《关于家书的教诲》
这封家书是曾国藩给儿子曾纪泽的一封家书,书信中曾国藩对曾纪泽的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划和指导。
他强调了勤奋学习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性,要求儿子要有坚定的意志、刻苦的精神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他还告诫儿子要恪守道德底线、不贪图权势和财富,要有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精神。
这封家书展现了曾国藩严谨的治家原则和鞭策儿子努力成为一个有用之才的期望。
2.《谦受益,傲受害》
这封家书是曾国藩给其弟曾纪鲁的一封家书,书中曾国藩对曾纪鲁提出了傲慢和自负是他事业受挫的原因,要他谦虚谨慎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曾国藩告诫他要学会宽容,决心改正自己的过失,并当仁不让地为人民和国家贡献。
这封家书中体现了曾国藩思想的成熟,通过对个人弟弟的教育来启发他人,也展示了曾国藩的家庭文化价值观。
这两封家书都彰显了曾国藩的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家族义务,同时体现了他对家庭成员深思熟虑的关心和睿智的教诲。
通过这些家书,曾国藩呼吁后人要勤学苦练、遵守道德准则,为国家
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些家书不仅是曾国藩作为家长和兄长的责任和义务的体现,也是他对后人有益的榜样和启迪。
曾国藩家书三则原文
曾国藩家书三则原文1. 曾国藩致父母亲的家书尊敬的父母亲:您们万福金安。
自闰三月十四日离开都城,送父亲大人回家之后,共收到了五封家书。
五月十五日收到父亲在长沙发的信,内有四弟的信和六弟的文章五首,十分欣慰。
得知祖父母身体康健,家中老少平安,诸弟读书用功,甚感欣慰。
同时,也很高兴父亲能够一路平安顺畅地从京城回到家乡。
儿子的身体一如既往地健康,每天晚上早睡早起,只是思考过度容易头昏,因此常常会静下心来修身养性,谨记父亲的保身之训。
九弟的功课保持得很好,《礼记》已经点完九本,《鉴》已读至《三国》,诗文方面各已读半本。
儿子的诗略有所进,文章尚未有明显的进步。
不过也不求速效,相信只要不断领悟,自然会有心得。
甲三在四月下旬已经能够行走,不需要人扶持,虽然还不能说话,但已经开始吃辅食了。
家中的女眷和仆人都安好如初。
敬请父母亲放心。
此致敬礼!儿子国藩敬上2. 曾国藩致诸弟的家书亲爱的弟弟们:我很高兴地告诉你们,我得知自己在大考中升官的消息了。
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也是家人的期望。
我想起父亲的教诲,读书是为了明理,明理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了这个目标,我一直努力不懈,希望能以自己的才学为国家做出贡献。
今天,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一个小目标,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
但是我知道,这只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小步,前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我的弟弟们能够以我为榜样,努力学习,修身养性,成为有用之才。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家庭、为国家、为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爱你们的哥哥曾国藩写于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十九日3. 曾国藩致四弟的家书亲爱的四弟:近日来得知你在家中刻苦读书,发奋用功,我深感欣慰。
你一直以来的努力和坚持终于有了回报,你的学业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
但是,我也希望你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努力和进取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能力。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功名和荣誉,更是为了修养身心和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曾国藩家书主要内容
曾国藩家书主要内容
曾国藩(1811年-1872年)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
他以其才智和忠诚于国家而闻名于世。
他的家书是他给子孙后代的信件,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政治、军事、家庭教育和个人修养等方面。
首先,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了忠诚于国家和责任感。
他教导子孙要时刻怀念国家的繁荣与安定,并敦促他们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他认为个人的成功不能脱离国家的发展,只有国家稳定才能有个人的幸福。
其次,曾国藩的家书中还提到了政治和军事的重要性。
他强调了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使命和责任,鼓励子孙要学习政治和军事知识,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他还分享了自己在政治和军事领域的经验和教训,希望子孙们能够从中受益。
此外,曾国藩的家书还涉及到家庭教育和个人修养。
他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鼓励子孙要尊敬父母、关心兄弟姐妹,并为人父母时要注重培养子女的品德和才能。
他还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鼓励子孙要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素质。
总的来说,曾国藩的家书涵盖了政治、军事、家庭教育和个人修养等
方面的内容。
他通过家书向子孙后代传递自己的智慧和经验,教导他们如何为国家和家庭做出贡献,以及如何成为堂堂正正的人。
这些家书不仅对曾国藩的子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资料。
曾国藩家书(中华经典藏书 升级版)
1
道光二十二年 十一月十七日
2
道光二十二年 十二月二十日
3
道光二十三年 正月十七日
4
道光二十三年 正月十七日
5
道光二十三年 二月十九日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 初六日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 初六日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 初十日
道光二十四年五月 十二日来自道光二十四年三月 初十日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 廿九日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 二月初一日
读书笔记
曾氏家书,千古留传,今日读来仍感启示颇多。 “非知之艰,行之维艰。欲去“骄”字,总以不轻笑人为第一义。
目录分析
01
道光二十一 年辛丑四月 十七日
02
道光二十二 年正月初七 日
03
道光二十二 年四月廿七 日
04
道光二十二 年七月初四 日
06
道光二十二 年十月廿六 日
05
道光二十二 年九月十八 日
02
咸丰九年二 月大祥前一 日(二月初 三)
03
咸丰十年闰 三月二十九 日
04
咸丰十年六 月二十八日
06
咸丰十年九 月二十四日
05
咸丰十年七 月初八日
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 日
咸丰十一年二月初四 日
咸丰十一年二月二十 四日
同治元年四月十二日
同治元年五月十五日
同治元年五月二十八 日
同治元年六月初二日 同治元年六月二十日
精彩摘录
这是《曾国藩家书(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曾国藩家书(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经典国学:曾国藩家书
读书笔记
俯首一枕清流仰首你的风骨当代政坛上两位针锋相对的人物,**与蒋介石曾经同时推崇一人,**写道:“愚 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没想到房梁上趴着一小偷,耐心等待主人睡觉后下手,听着曾国藩一遍遍地背诵,小偷早 已烂熟于心,而他还在翻来覆去地背那篇文章,小偷终于忍不住跳将下来,训斥道:“你这种水平读什么书?” 然后将那篇文章流利地背了一篇,扬长而去。要论当今国内发行量最大的书籍,当数《曾国藩家书》,书店、超 市、车站、机场甚至地摊,只要有书的地方都能见到《曾国藩家书》,各种版本,反复印刷,无需广告宣传、不 要签名售书。
此书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语言的移位性,即使过了很多年但里面很多道理启示在今天很引人深思,但知道这 些道理很简单,关键要怎么样付诸行动,希望以后自己能时刻记住家书里面的教导,并行动起来。
反复翻阅。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后其两孙岁考临场大病,科考丁艰,竟不入学。
精彩摘录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 “精神愈用而愈出,智慧愈苦而愈明。” 早迟之际,时刻皆有前定,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万不可稍生妄想 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不惟平心谦抑,可以 早得科名,亦且养此和气,可以稍减病患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 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 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 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 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家书》书评
《曾国藩家书》书评
摘要:
一、《曾国藩家书》简介
1.作者曾国藩
2.书籍内容
3.成书背景
二、《曾国藩家书》书评
1.家书的价值
2.家书中的教育观念
3.家书对后世的影响
4.书中的不足
三、结论
1.总结书籍优点
2.对读者的建议
正文:
《曾国藩家书》是一部收录了曾国藩写给家人、亲友、学生和同僚的书信的书籍,这些书信展现了曾国藩严谨的治学态度、深远的家国情怀和独特的教育观念。
曾国藩是我国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他的家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当时社会风貌和人物心态的窗口。
曾国藩在家书中传递了许多有益的教育观念。
首先,他强调修身齐家,认为家庭是个人成长的基石。
在家书中,曾国藩多次教导子女要尊敬长辈、关爱
幼小,妯娌之间要和睦相处,家庭内部要保持节俭。
其次,曾国藩注重道德修养,强调“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观念。
他认为,只有具备高尚道德的人,才能担当起社会责任,为国家作出贡献。
最后,曾国藩强调实事求是,勇于改过。
他在家书中多次提到,要勇于面对自己的过错,并积极改正,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曾国藩家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曾国藩的教育观念在当今社会仍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他的家书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然而,《曾国藩家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由于成书年代较早,部分内容可能与现代社会观念不符,需要读者在阅读时保持辨别能力。
总之,《曾国藩家书》是一部具有很高价值的书籍,通过阅读曾国藩的家书,我们可以了解他的教育观念、家国情怀和人生智慧。
《曾国藩家书》书评
《曾国藩家书》书评摘要:一、曾国藩家书的背景和意义二、曾国藩家书的主要内容1.为人处事的原则2.教育子女的方法3.家庭管理的理念三、曾国藩家书的影响力四、对现代家庭的启示正文:曾氏家族在我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与曾国藩的家教和家庭管理密不可分。
他的家书不仅传授了为人处事的原则,还传授了教育子女的方法和家庭管理的理念。
这些家书在曾氏家族乃至全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现代家庭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曾国藩家书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三个方面。
首先,他提出了为人处事的原则。
在书信中,曾国藩反复强调勤劳、谦逊、诚实等品质。
他认为,勤劳使人进步,谦逊使人受益,诚实为人之本。
这些品质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社会交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曾国藩关注子女的教育。
他主张子女要与广大群众生活在一起,了解他们的疾苦,不要搞特殊化。
他还严禁子女与权贵交往,以免沾染不良风气。
这些教育方法使得曾氏家族的后代能够自强不息,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诅咒。
最后,曾国藩强调家庭管理的理念。
他提倡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家庭成员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在他的家书中,曾国藩还明确规定了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使得家庭管理更加有序。
曾国藩家书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在曾氏家族中,他的家书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成为了家族兴旺的基石。
在全社会范围内,曾国藩家书成为了许多人学习的榜样,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对现代家庭而言,曾国藩家书依然具有很高的启示意义。
首先,家庭成员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品德修养。
其次,家长应当重视子女教育,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健康。
最后,家庭管理需要有序进行,家庭成员要共同努力,共建和谐家庭。
总之,曾国藩家书为现代家庭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宝贵的学习资源。
曾国藩家书内容精要
曾国藩家书内容精要曾国藩的家书,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
他一生强调立志,常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他为自己写下座右铭道: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在其家书家教中,立志之论甚多。
立志之后,据此求过,自律自勉。
他说:余身旁须有一胸襟恬淡者,时时伺吾之短,以相箴规,庶不使‘矜心’生于不自觉。
曾国藩原先嗜好吸水烟,后来他要戒绝,但也不太容易,他对其弟说:自戒潮烟以来,心神彷徨几若无主。
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讵有济哉?曾国藩硬是凭律己的毅力将烟戒绝。
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
他在致其弟信中说: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便把自家学坏了!??贤弟此刻在外,亦急需将笃实复还,万不可走入机巧一路,日趋日下也。
至于坚忍功夫,曾国藩可算修炼到了极点。
他说: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
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
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
曾国藩崇尚坚忍实干,不仅在得意时埋头苦干,尤其是在失意时绝不灰心,他在安慰其弟曾国荃连吃两次败仗的信中说: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
’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
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
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
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
??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
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
曾国藩家书主要内容
曾国藩家书主要内容曾国藩家书是历史上一份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作为一位清代著名官员,曾国藩的家书内容既有个人的生活情感,也涉及到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信息。
本文将从曾国藩家书的主要内容入手,探究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首先,曾国藩家书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家庭生活和个人情感。
从这些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家庭的生活状态、家族的渊源以及曾国藩对妻子、子女和亲友们的关怀和爱护。
他在家书中谈到自己和儿子的学业进展情况,也谈论了远离家乡的思乡之情,以及妻子的健康状况等。
这些讯息为我们带来了历史上生活方式和家庭价值观的真实反映,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其次,曾国藩家书还涉及到官场斗争和国家政治。
曾国藩一直深深地参与着政治,从地方官员到顾问和掌握要职职务的官员,都有非常具体的实践经验。
因此,在家书中,曾国藩详尽地叙述了他在不同职位上的工作经历、对治理经验的思考和对政治局势的分析。
这些家书为研究清朝政治体制的发展,政治决策的制定和执行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再次,曾国藩家书还涉及了社会经济、文化传承、自然灾害等问题。
曾国藩作为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一直处于中国社会的中心位置,同时也是当时社会重要的思想家、辞人家。
在家书中,他谈到了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和危机、农村经济和纺织业的发展、自然灾害和民生问题等。
这些家书丰富了我们对当时社会和经济变迁的认识,揭示了一些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
同时,曾国藩在书信中也讲述了一些与文化传承相关的事物,如学术传承和书法艺术的发展等,这些内容也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曾国藩家书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在后来的发展中,有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例如,曾国藩在家书中多次提到太平天国以及他对太平天国的认识和态度,其中就包括他建议仁厚的国家要慎重对待李秀成的劝言。
这些家书中的内容,实际上也提供了对曾国藩本人学术和政治立场的重要参考。
综合而言,曾国藩家书作为一类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历史文献,涉及丰富多彩的人生、家庭、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曾国藩家书》故事梗概
《曾国藩家书》故事梗概《曾国藩家书》是一部富有智慧和情感的珍贵家书集,由清朝著名政治家曾国藩所撰写。
这部家书以文笔优美、真挚感人的方式,向子孙后代们传达了曾国藩生前的良言。
通过全书十二封信,曾国藩将智慧和聪明才智的种子撒向了他的家族后代们,为他们指明了人生的道路,并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沉关爱。
这部家书的第一封信,是曾国藩为他的孙子撰写的。
他提醒孙子要知道珍惜时间,取得一流的学术成就,以及如何对待他人。
曾国藩还告诉孙子,一个人在人生中一定会遇到世俗的诱惑和挑战,但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追求真理与智慧。
第二封信是给曾国藩的女儿写的,这封信表达了曾国藩对女儿的担心与爱护。
他告诫女儿要保持勤奋、谦虚和善良,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曾国藩还提到了家族的荣誉与使命,鼓励女儿为家族的繁荣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封信是曾国藩写给他的幼子的。
在这封信中,曾国藩鼓励他的儿子要有一颗善良和正义的心,以及坚定的意志和毅力。
他告诉儿子,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奋斗,才能克服人生中的困难并取得成功。
曾国藩还向儿子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并向他传递了自己的智慧和见解。
第四封信是曾国藩给他的堂兄弟写的。
曾国藩在这封信中强调了家族团结和亲情的重要性。
他提醒亲人们要相互关心和支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和挑战。
曾国藩还向堂兄弟们传授了自己的管理经验和术语,为他们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成功提供了指导。
第五封信是曾国藩给他的堂妹写的,他在信中提到了家族的传统与责任。
曾国藩鼓励堂妹要树立正确的家族观念,并将家族的荣誉与使命牢记于心。
他告诫堂妹要坚守道德底线,负责任地面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
第六封信是曾国藩写给他的外甥女的,他在信中展示了他父亲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曾国藩向外甥女讲述了他父亲的故事,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向她传达了对家庭和人生的理解。
他鼓励甥女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努力追求美好的未来。
第七封信是曾国藩给他的亲信朋友写的。
在这封信中,曾国藩表达了对他朋友一生的感激之情和敬意。
曾国潘家书主要内容
曾国潘家书主要内容
以下是 7 条关于曾国藩家书主要内容:
1. 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修身的重要性哇!就像我们每天都要洗脸刷牙保持整洁一样,他说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养呢。
比如他会教导子女要谦虚、勤奋,这不就像给自己的心灵做保养嘛!那我们是不是也该好好想想怎么修身呢?
2. 家庭教育可是曾国藩家书的一大重点呀!他对子女的教育那真叫一个尽心尽力,就好像园丁精心培育花朵似的。
他会细致地告诉他们该读什么书、怎么为人处世,这不是和我们父母教导我们一样用心良苦吗?我们能从中获得多少启发呢?
3. 还有哇,曾国藩特别注重勤奋努力!他觉得就像爬山一样,只有一步步努力往上爬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他自己就是这样勤奋一生,难道这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我们是不是也该加把劲了?
4. 他在家书中也常常提到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呢!好比在黑暗中点亮一盏灯,给自己指引方向。
当遇到困难时,他鼓励大家不要气馁,要积极面对,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呀!我们遇到挫折时能不能也这么坚强呢?
5. 与人相处的智慧在曾国藩家书中也有体现哦!他说要像水一样柔和,能包容万物。
看看他和朋友们的相处之道,再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有时候太冲动啦?是不是应该向他学学呢?
6. 曾国藩对节俭的重视也很让人敬佩呢!他觉得这就像节约用水一样,点滴积累才能长久。
他自己生活简朴,也要求家人这样,这多难得呀!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消费是不是也得好好反思一下呢?
7. 最后啊,曾国藩强调了要有坚定的信念!就如同航海时有了指南针,不管风浪多大都不会迷失方向。
他就是凭借着坚定的信念成就了一番事业,我们是不是也该为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呢?我觉得呀,曾国藩家书真的太有价值了,里面的智慧值得我们好好钻研和学习!。
《曾国藩家书》主要情节
《曾国藩家书》主要情节曾国藩,字澄公,浙江绍兴人,清末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以其卓越的才智与为官清廉而闻名于世。
他一生积极参与国家政务,尽职尽责,功绩卓著。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他的家族历史、思想、教育观等重要情节,是一部独具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著作。
1. 曾国藩家族历史曾国藩的祖先曾青天是明代宰相,曾国藩作为这个雄厚家族的后代,他对家族的历史感到自豪。
他在《曾国藩家书》中详细地记述了家族发展的历史沿革,以及家族成员在社会各个领域的贡献。
通过这些家族历史,曾国藩强调了家族的优良传统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2. 曾国藩的思想理念《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对于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他强调家族成员应该不断地学习和进修,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曾国藩提倡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德观念,他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念深入浅出地解释,对后世影响深远。
3. 曾国藩的教育观曾国藩以教育为己任,他非常关注儿童教育和家庭教育。
他认为家庭是教育的基础,通过引导和榜样作用,能够使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在家书中详细叙述了自己对孩子教育的经验和教育方法,旨在帮助广大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
4. 曾国藩的政治生涯曾国藩一生从政,对于政治生涯的经历在《曾国藩家书》中得到了充分的记录。
他的政治目标是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他以清廉的政治作风和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带领地方政府和军队打击腐败、恢复社会秩序。
他深入人心的领导风格以及对政务的悉心研究,使得他的政绩卓著。
5. 曾国藩的晚年思考曾国藩晚年开始回忆自己的一生,对于个人和国家的成败得失进行慎重思考。
他从自身的经历中总结教训,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对未来的期望。
他对后人的忠告和教诲,体现了他对国家和家族的深深牵挂,也展示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和家长的智慧和情怀。
总结:《曾国藩家书》主要情节围绕曾国藩一生的经历、家族历史、思想、教育观以及对政治的积极参与展开。
曾国藩家书 全三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精彩摘录
这是《曾国藩家书·全三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 摘录。
谢谢观看
曾氏在传统文人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被誉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其生前编纂的《经 史百家杂钞》就影响巨大,而在他逝世后流行的“家书”和“家训”,更因其贴近当时人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而 大受欢迎。《曾文正公家书》收录曾国藩道光二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写给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 儿子辈的家信,并适当补充了部分他写给朋友同僚的信以展现曾氏人生全貌。其内容上至经邦纬国、济世救民之 道的阐发,中及进德修业、读书求学的方法指导,下至人际琐事处理和家庭经济生计的经验建议,可谓事无巨细, 纤悉无遗,可谓曾国藩一生主要活动及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蕴含了其处世应变的哲学体悟和思 想精髓。
曾国藩家书·全三册(中华经典名 著全本全注全译)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经典
全三册
曾国藩
道
文人 湖南
甲子
家书 家书
乙丑
乙巳
丁卯
中华
曾国藩
三道光
咸丰
光
道光
壬子
内容摘要
曾国藩(1811—1872),字涤生,号伯涵,湖南湘乡人。曾氏是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也是洋 务运动的最初发起者和推动者。在传统文人读书做官的道路上,他由秀才选贡士,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 士、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以一八五三年起受清廷委派回湖南办团练抵抗太平军为发端, 直至一八六四年其下属基本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因军功逐步高升,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封一等毅勇侯,卒 后谥号“文正”。
曾国藩家书主要内容简介
曾国藩家书主要内容简介曾国藩家书主要内容:《曾国藩家书》共收录曾国藩家书435通,其中《与祖父书》14通,《与父母书》48通,《与叔父书》9通,《与弟书》249通,《教子书》115通;另附《致夫人书》、《教侄书》等7通,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
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
他在致其弟信中说:“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便把自家学坏了!贤弟此刻在外,亦急需将笃实复还,万不行走入机巧一路,日趋日下也。
”至于坚忍功夫,曾国藩可算修炼到了极点。
他说:“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
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
因引谚曰:‘英雄打脱牙和血吞。
’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
”曾国藩崇尚坚忍实干,不仅在得意时埋头苦干,尤其是在失意时绝不灰心,他在劝慰其弟曾国荃连吃两次败仗的信中说:“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进步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
’吾生平进步,全在受挫辱之时。
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行徒然自馁也。
”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见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
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
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
”读.他期望后代兢兢业业,努力治学。
他常对子女说,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
他还说,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主见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这就是他所谓的盈虚消长的道理。
在治军用人方面,曾国藩对于武器和人的关系,他认为“用兵之道,在人不在器”,“攻杀之要在人而不在兵”。
曾国藩家书摘要
曾国藩家书摘要曾国藩论立志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引自同治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谕纪瑞》曾国藩论读书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引自《曾国藩家书》P.16曾国藩论读书之道一要定课程:每日课程:读熟读书十页。
看应看书十页。
习字一百,数息百八。
记过隙影(日记)。
记茶余偶谈一则。
每月课程:逢三日写回信。
逢八日作诗,古文一艺。
(熟读书是:易经、诗经、史记、明史、屈子,庄子,杜诗,韩文)二要手到口到:每日所看之书,皆过笔圈点;读文以声调为本, 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三要做到"三有""三法":"三有"即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三法"即是约、专、耐。
"约",读书如同万壑争流,必有主脉,能把握神理所在,其他次要问题均能附会旁通。
"专",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
凡人为一事。
以专为精,以纷而散。
荀子称耳不两听而聪,目不两视而明,庄子称用志不纷。
乃凝于神,皆至言也。
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
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
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末完,勿换彼书耳。
"耐",读经有一耐字诀。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
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四要做到"看、温、习、思"。
读书时应看、温、习、思四事并行。
"看生书应该求快,不多读就显得孤陋寡闻;温习旧书应该精熟,不背诵则容易忘记。
曾国藩家书的主要内容
曾国藩家书的主要内容尊敬的儿子:你好!我相信你现在一定很好,你在外面打拼,奋斗着,我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
但同时也希望你能够在奋斗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平稳一些,这是我给你写这封家书的原因。
首先,我想提醒你的是要学会独立自主。
现在的年轻人总是过于依赖家庭,他们认为家庭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你必须学会独立自主,解决自己的问题。
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其次,我想告诉你的是信仰的重要性。
信仰是一个人成长和奋斗的支撑,没有信仰的人很难在社会竞争中取得胜利。
因此,无论你信仰什么宗教或者信仰什么东西,一定要定一个方向,坚守信仰。
再次,我想提醒你的是学会宽容和感恩。
无论在任何时候,宽容和感恩都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人和事让我们失望和沮丧,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憎恨一切。
相反,我们要学会宽容,容忍别人的过错,同时,我们也要感恩身边的人和事,因为他们在生活中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我想告诫你的是要珍惜时间。
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如果不好好利用时间,很难在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因此,无论何时,无论在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合理规划时间,做好时间管理工作,为自己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儿子,这四点是我给你的建议,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你能够一直记得这些话。
相信你会像你的父亲曾国藩一样勤奋努力,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最后,我祝你生活幸福,事业顺利!你的父亲,曾国藩当时的文化背景主要是指清朝中晚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情况。
这个时期,中国已经处于封建帝制的统治下,官僚精英阶层占据了主要的政治地位,他们推行的是儒家思想和文化。
此外,国内还存在着一些反对封建统治的人民运动,如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等等,这些运动往往和外国列强和内外因素联系在一起。
在这个时期,文化方面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其影响范围已经覆盖了社会各个领域,而其他思想流派的影响相对较小。
儒家思想强调的是道德、义务、忠诚、尊重长辈等传统价值观,其教育体系也是以养成道德为基础的。
曾国藩家书摘抄及赏析
曾国藩家书摘抄及赏析1. 曾国藩家书摘抄加赏析1.“惟不耐久思,思多则头昏,故常冥心于无用,优游涵养,以谨守父亲保身之训”(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与父亲书)启发:随年龄增大,事情增多,我也有时会感到易乏易困,注意力、记忆力减弱,当学曾子静心养神,修身养性。
另外,曾子对长辈的绝对尊敬及那种纯粹的孝道很值得我学习。
2.“然当京官者,大半皆东扯西支,从无充裕之时,亦从无冻饿之时,家中不必系怀”(道光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九日与祖父书)启发:清朝在京的公务员生活也很拮据。
何为国之栋梁?栋梁不见得富甲一方,腰缠万贯,反而很可能是最穷的。
要耐得住贫穷,禁得住诱惑,坚守底线,坚持修行,真心干事。
3.“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与诸弟书引用朱熹名言)启发:对我近期的体育、工作启发很大。
跑步时慢慢加速,充分热身,之后启动“猛火”,加快飞奔一段时间,当汗水飞涌时,可换“慢火”,仅用接近于走路的速度便可保持汗水一直高强度的流出。
对工作呢,在不熟悉时,要“猛火煮”似得狂补,等逐渐熟悉后,改用“慢火”,很少的精力都会出很好的成果。
4.“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与诸弟书)启发:让我想起了梁启超的一句话,“今生以关注的太多为撼,只撼自己没有专一”。
浅挖100个坑,不如深挖1个坑。
做事,做学问,必须要“专”。
5.“手谕示以节劳、节欲、节饮食,谨当时时省记”(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与父母书)启发:忽然想到了陶指导。
做工作要讲究轻重缓急,要合理安排好工作和生活的时间。
要对食物存在敬畏感,在半年内消掉肚子上的脂肪。
6.“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与诸弟书)启发:读书也罢,做事也罢,主观不努力,不要找借口,不要挑时择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家书摘要曾国藩论立志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引自同治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谕纪瑞》曾国藩论读书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引自《曾国藩家书》P.16曾国藩论读书之道一要定课程:每日课程:读熟读书十页。
看应看书十页。
习字一百,数息百八。
记过隙影(日记)。
记茶余偶谈一则。
每月课程:逢三日写回信。
逢八日作诗,古文一艺。
(熟读书是:易经、诗经、史记、明史、屈子,庄子,杜诗,韩文)二要手到口到:每日所看之书,皆过笔圈点;读文以声调为本, 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三要做到"三有""三法":"三有"即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三法"即是约、专、耐。
"约",读书如同万壑争流,必有主脉,能把握神理所在,其他次要问题均能附会旁通。
"专",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
凡人为一事。
以专为精,以纷而散。
荀子称耳不两听而聪,目不两视而明,庄子称用志不纷。
乃凝于神,皆至言也。
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
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
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末完,勿换彼书耳。
"耐",读经有一耐字诀。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
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四要做到"看、温、习、思"。
读书时应看、温、习、思四事并行。
"看生书应该求快,不多读就显得孤陋寡闻;温习旧书应该精熟,不背诵则容易忘记。
思考要经常,不这样就好比人哑不能说话,马跛不能飞弛。
这四点缺一不可。
要做到看、读、写、作并举。
"看"多用"猛火煮";"读"则如"鸡伏卵"。
"写"指练字书法,"作"指作文吟诗。
编摘自《曾国藩心述手记》《曾国藩家书》励志修身名言佳句摘要※孔夫子说:“少而不学长无能”。
为人子女于年少之时,既当努力自强,切勿荒废,空过一生。
※当子女品德有欠缺时,最最痛心的莫过于父母。
未能尽孝,又让父母蒙羞,怎不叫父母伤心欲绝呢?※良师益友可遇不可求,有缘相识当要把握住,错失机会将永难再回!※益友之可贵,在能坦诚以对、在能相互切磋、在能勉励向善。
何况知心之交,一生中难逢几位,肯面对面规过之友,犹要更加珍惜!※人生境遇虽有不同,但努力向善又知勤学之人,往往能扭转劣势,创造自己的命运。
怕的是仗恃优越,浑浑噩噩不知努力,而虚度此生!※芸芸众生中,平凡者居多,如何出类拔萃,非努力用功,无以致之!※大学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鼓舞着我们学习的态度,应当每天都要求进步,不可一日懈怠。
因为“勤有功,戏无益”,更何况“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善知识、好老师犹如明镜、灯塔般,可以照见污垢、导引方向。
勤照勤学,不但德业涵养与日俱增、身心也益见清净。
是故,老师、善知识,的确须臾不可离也!※君子目光远大,小人视见短浅。
有豁达开阔的胸襟,才有一番的作为,远离小人,亲近仁者,这一生方不致于偏差。
※读书在求变化气质、明辨是非、成圣作贤。
故贵在能依教奉行,落实于日常生活中;倘非如是,则读书仅是得些知识、技能而已,与没有读书丝毫无别!※务实学习的人,能得到真实的益处;好高骛远又不肯吃苦,只能永远沉醉在梦想中!试看古今中外,凡成功者莫不历经千锤百链而后得!※人皆向往优雅的气质,而气质的变化,其实来自于勤向圣贤的学习与薰陶。
※古云:“好学近乎智”,智慧与性德的结合,即是美丽的气质。
※读书无有窍门,惟专心与勤学而已!※专注当中,一念不生,无论作任何事都容易成就。
心乱不定,则无论作何事,都将一事无成。
人何以不能成就,只在于心难专而已!※书,如同老师般,每日展读,犹如天天与老师学习。
对书不敬,如同对老师不敬。
能以此心来读书,自有更深邃的体悟!※好书,犹如良师益友,长相左右,可以丰富人生、启发智慧,得到永恒的快乐;劣书,如同损友,能侵蚀心智,泯灭善良德性,足令人生走向灰暗,应当即时屏弃!※立志,是人生的第一件要事,也是一生成败的关键。
人最怕的是放弃自己,丧失信心,颓然不敢勇于面对现实,坚强的奋斗到底!※学子的种类:上等学子,能接受师生的折磨,忍耐上进;中等学子,能接受师长的鼓励,奋发图强;下等学子,能接受师长的赞美,爱中成长;劣等学子,什么都不能够接受,事事叛逆。
※天天要检查自己的不是,从内心约束、克制自己的私心杂念。
倘使一天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那就是一天安于自是;一天无过可改,就是一天没有进步。
你是一盏小小明亮的灯——《天下父母精选系列》之《鑫秋》观后感有这样一个小姑娘,两岁时,爸爸因为受伤双目失明,妈妈离开了,她却要留在爸爸身边,给爸爸夹菜;四岁时,她带着爸爸,穿过人群和街道,坐车去学按摩;六岁时,她给爸爸买菜做饭,俨然是一个家庭小主妇;每天,她都给爸爸洗脚、按摩……她就是鑫秋,一个善良坚强的小姑娘。
她像一盏小小明亮的灯,引领着爸爸走出了黑暗,走向光明。
爸爸刚刚失明的时候,两岁的小鑫秋要留下来陪爸爸,她说到了,也做到了。
在爸爸内心最痛苦的日子里,是鑫秋用自己小小的心,温暖着爸爸的心。
多方治疗无效,绝望的爸爸选择了一条不归路,想要结束生命,以减轻亲人的负担。
是鑫秋,恳求爸爸:不要离开家,不要离开亲人。
机智的鑫秋,藏起家中所有的利器,她用心灵在呼唤:爸爸,你不能走。
四岁的时候,爸爸又一次把绳子挂在了树上。
正在这时,与父亲心心相映的女儿奔跑着来了,她不顾脚上被扎破的伤口,留着泪求爸爸:留下来,不要和家人分离。
一声声女儿的呼唤,唤起了爸爸生活的勇气,为了女儿,他也要坚强地活下去。
父女俩搀扶着走出了树林,相伴着走出了生命中的阴影。
鑫秋就是爸爸的眼睛,爸爸感受到了光明。
爸爸不能工作,家中失去了经济来源,过着三餐不继的生活。
懂事的小鑫秋,从不吵闹要吃好、穿好,她告诉爸爸,最爱吃的是土豆、白菜。
有一次,邻居家小朋友的妈妈,给孩子买回来好多水果。
小鑫秋看到了,羡慕地告诉爸爸:「阿姨给小朋友买了香蕉、苹果。
」忽然,她停住不说了,因为爸爸的脸色发生了变化。
用鑫秋的话来说:爸爸的脸一下子暗了,就像天突然阴了。
可爱的鑫秋忙说:「爸爸,我最不爱吃水果。
」因为爸爸的笑容,是女儿心中最灿烂的阳光。
日子虽苦,但他们的心是甜的。
孩子的一颗孝心,感动着爸爸,也给了爸爸信心和勇气。
他开始学习按摩,要用自己的力量撑起这个家,给女儿撑起一片蓝天,让亲爱的小鑫秋,能矫健地飞翔。
孝心一开百善皆开,孩子德能的增长远远地超过了她的年龄。
为了带爸爸学习,为了节省每天的车费。
四岁的鑫秋,牵着爸爸的手,上车下车,穿过街道,没有坐错一趟车,没有迷过一次路。
就这样,鑫秋不论寒暑,始终默默地照顾着自己的父亲。
为了照顾好爸爸,鑫秋学会了买菜、炒菜,她切的黄瓜片可以像花瓣那样薄,她炒的菜爸爸最爱吃。
她细心地帮爸爸脱去袜子,用稚嫩的小手给爸爸洗脚、按摩。
她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给爸爸收拾屋子,洗衣服。
在学校里,她努力地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爸爸。
有女如此,父复何求?爸爸现在乐观、开朗,还成了一名优秀的按摩师。
为了表达对女儿的爱,为了表达对生活的爱,他学习了弹奏吉他,学会了作曲、填词。
每当爸爸弹着吉他,女儿翩翩起舞时,幸福的感觉令所有人赞叹、羡慕。
父女二人,用真情谱写了一曲爱的心曲。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鑫秋的坚强。
面对困难,她总是把泪水深深地藏在心底,给爸爸的永远是笑容。
当主持人劝她趴在爸爸的怀里,痛快地哭一次,鑫秋没有这样做。
当爸爸弹着吉他,深情地唱出为女儿写的歌,鑫秋流泪了,但是她怕爸爸听到哭声会伤心,一次次地用小胳膊抹去眼泪,她用自己的坚强,给爸爸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鑫秋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有孝心的孩子不怕任何困难。
虽然只有两岁的时候,妈妈就离开了她,但是鑫秋心中想的是如何照顾爸爸,让爸爸感受到女儿的爱。
由于孝心的力量,艰苦的生活没有让鑫秋变得消沉、懦弱,而是自信、坚强。
现在有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由于父母的离异而感到怨恨、自卑,把压抑的情绪发泄到亲人身上。
当我们分析其原因时,往往关注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心理造成的伤害,而忽视了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
古往今来,有多少有成就的人或幼年失父,或童年丧母,像孔子、孟子、范仲淹。
他们没有因此而自怨自艾,而是把艰苦的环境当作对自己的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忍受贫穷卑贱,把压力转化成对众人、对社会的爱。
当成功的时候,他们无不怀着对困苦生活的深深感激。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只有在忧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
在面对困境时,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唯有承担、坚忍,改过图新。
回想现在的很多孩子,身体稍有不适就紧张,心灵脆弱,承受不住一点点老师和父母的批评。
更有甚者,因为学校的伙食不好,就选择轻生。
这都使我们深深反思,在娇惯、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禁不起风吹雨打。
有道是,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
我们要从小告诉孩子,在人生的旅途里,苦和累都是可以克服的。
当我们以真诚奉献的爱人之心,勇敢地去面对各种挑战,苦和累将成为我们人生成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