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文体意识与小学语文教学刍议

文体意识与小学语文教学刍议

【 摘要 】 在 小学语文教学 当中渗透文体意识 ,培养并树立小学生正确的文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树 立观念、确立方法、分 类渗透三个角度探讨有效培养学生文体意识的相关举措。 【 关键词 】 文体意识;小学语文教学 【 中图分类号 】G 6 2 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体意识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意识 地传 授文 体知 识 。小 学语 文 教材 中涵盖 了形 式多样 的 文章体 裁 所谓文体意识,指的是人们在进行文本阅读欣赏及写作实践的 种类 ,包括记 叙 文 、应用 文 、说 明文 、议 论文 、小 说 、戏 剧 、散 文 、 过程 中 ,根据 文本 呈现 出 的具体 内容和 形象 及其 脑 中所形 成 的一种 诗歌 、寓 言 、童 话 、小儿 歌等 ,教 师在教 学 的过程 中,应有 意识 地 关于 不 同文类 的知 识结 构或 文章 图式 ,对不 同形 式 的文本 进行 欣赏 给学 生传 授文 体的概 念及 相 关知 识 ,帮 助学 生 了解并 掌握 不 同文章 阅读、正确理解 ,并赋予文本的未定空白 处新的含义。作为读者, 体裁 的文 体特点 , 理解 不 同文本 的文体 特征 。例如 , 教 学记 叙文 时 , 对不同文章体裁模式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文体意识 让 学 生明 白记叙 文这一 种文 体包括 时 间、地 点、人 物 、事件 的起 因 、 是其语文修养及读写技能的高度体现。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提出 经过 和结 局六 要素 ,记叙 文 的主要 表达 方式 是记 人 、叙 事 、写景 或 教 材选 文 应具 有典 范性 ,文 质兼 美 ,富有 文化 内涵和 时代 气 息 ,体 状物 、叙 述 、描 写等 ,帮 助学 生 明确 所学 课 文的 文体 ,弓 I 导学 生应 现丰 富多 样 的风格 、体 裁 、题 材 。此 外 ,标 准还 建议 小学 语文 注意 用相 关 的话语 系统 思考分 析这 一 文体 ,撷取 形象 生动 的文 章范例 , 考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对小 启发学生对课文进行比较,同时强化相关的文体 内容训练 ,将文体 学语文选文及学生的文体把握做了要求,文体意识以其特有的主体 意识 自然而然地渗透入学生脑 中,培养并确立学生的文体意识。其 性 、凝 聚性 和 导 向性 ,直接 影响着 学生 的读 写实 践成 效 。在小 学语 次 ,小学 语文 教师还 应清 楚文 体意 识不 是单 纯 的文体 知识 ,因此除 文教学当中渗透文体意识,培养并树立小学生正确的文体意识,有 了给学生传授文体知识 ,强化相关的文体内容训练,教师还应将文 利于提升初学写作的小学生表达情感的能力 ,正所谓 “ 没有规矩不 体知 识 、 文体 内容训 练与其 他 构成语 文素养 的 内容 进 行有效 的连 接 、 成方圆” ,正确 的文体意识能有效制约小学生的文体规范 ,给小学 组合 并重 构 ,培养 、树立 学生 全 面而正 确 的文体 意识 。此 外 ,小 学 生白 勺 . 情感表达提供依据 ,提升其情感表达的效果 。培养小学生文体 语 文 教师 还应 不断 钻研语 文教 学 的方 式方法 ,根 据学 生的 心理 、生 意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不同的文章体 理 特 征及 其知 识储备 ,根 据教 学 内容灵 活运 用恰 当的 教学策 略 ,游 裁具有不同的文体模 式,学生掌握多种文体模式及其特点 ,形成文 刃有余地进行各类不同文本模式的教学 ,彰显语文作品中不同文体 体意识,自 然会在阅读欣赏作品过程中有效把握文体要点,其阅读 的美感。 鉴赏能力 自然也得 以不断提升,而学生在尝试写作时,则会在不断 ( 兰) 分 类渗 透 遵循原有文体意识的基础上 ,不断扩展变异,形成 自身独有的文体 文体是一种鲜活的存在方式,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风格 ,也 风格 ,从而开拓出更为深远的写作天地 ,其写作水平不断增强 表达 着不 同的 内容 述求 ,其 整体 感知 方式 、语言 形式 、领 悟方 式 、 =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文体意识的相关举措 运用 的 实践方 式也 各有 不 同 ,因而小学 语 文教师 应根 据不 同 的文体 ( 一) 树 立观 念 进行 分 类渗透 ,从 而实 现一 针见 血 、渗透 人心 。小学 语文 教材 中 的 当前 ,小学语文教学的文体意识观念普遍不高 ,人们普遍认为 诸多 文章 ,最 先呈 现在 学生 面前 的真切 的感 受 ,教师 根据 不 同文体 文体属于语文知识层 面的范畴,其概念化、逻辑性较强 ,不适用于 的写作风格确立不同的整体感知方式 ,抓住文章的主线,引导学生 小学语 文 。事 实上 ,文 体形 式是一 种鲜 活 的存在 方 式 ,在 小学 语 文 通 过整体 感知 关注 文章 本 身 ,感 悟文章 的 神韵 ,拓展 学生 的开 放性 教学 中渗透 文 体意 识 ,让学 生 了解并感 悟不 同的文 体特 征 、韵 味 、 思维 ,与 文章 中的情感 产生共 鸣 ,有 效培养 学生 的文 体意 识 。而不 美感及每种文体独特的篇章结构 ,使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样式 同的文体 同样 具备 风 格迥 异的语 言形 式及 领悟 方 式 ,例如 小说 是 来 中感 知文学 特 色 、 文学 体 味 , 培养 小学生 对字 词句段 篇 的和谐 整合 , 自生活 ,而 高于生 活 的虚构 艺术 ,教 师可 引导学 生 关注小 说 中的 人 对 语 文意 蕴 的正确 审美 。小 学语 文教 师首 先应树 立 起文 体意 识 的观 物 表现 细节及 典型 环境 ,而散 文则是 现实 生活 的艺 术描 绘 ,具备 形 念, 重视文体意识的价值,并在教学过程 中加强对文体意识的渗透 , 散 而神凝 的特 点 , 教师 可引 导学生 去解 读文 章语言 的多 种变换 角度 , 有 意 识地 加强对 学 生文 体意 识 的培养 。其 次 ,熟悉 课程 标准 及教材 感 受其语 言冲 击 力 ,而诗歌 则是 诗人 思想 感情 及 丰富想象 力 的精 华 单元 目标 ,明确 不同学 生 阶段 的课标 要求 ,在 进行 不 同体裁 种类 的 浓 缩 ,教师 可将教 学 的重 点放在 品析 诗歌 字词 、理 解诗歌 意象 上 , 文章 教学 之 时 ,能够 在 尊重 文体 特征 的基 础上 ,灵 活运 用不 同的 教 最 大限 度地 开启学 生 想象力 和 思维 ,强化 学生 对诗 歌这 一文 体特 点 学 模 式开展 教 学 ,充分 彰显 语文 作 品 中不 同文学 体 裁 的美感 ,使学 的 感悟 。此 外 ,小 学语 文教 师还 可根 据不 同文 体采 取不 同的 实践 方 生感 受到 语文 的魅 力所 在 。再次 ,小 学语 文教师 还 需不 断提 升 自身 式 ,例 如 引导学 生抄 写优 美词 句 、书写 日记散 文 、填词 造句 等等 , 的文体 理论 知 识素 养 ,熟 悉和掌 握各 种 文体模 式 ,了解 不 同文体 的 充 分提 升语 文这 门学 科的 实践性 ,体 现语 言运 用 的价值 ,彰 显文 本 类别及其语体特征、结构特征,并在教学过程中亲身示范 自身的文 的文体 意识 。 体意 识 ,让学 生感 知 文体 意识在 提高 其 语文 综合 素养 等方 面 的重要 参考文献 作用 ,从而唤起学生树立文体意识的自觉性,全面提高小学语文的 教学 水平 和效率 。 [ 1 ] 李竹平 . 文体 意识 重在 “ 渗 透 ” 卟 小 学教 学 ( 语文版 ) ,

文体意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技巧探究

文体意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技巧探究

文体意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技巧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其中文体意识的培养更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文体意识是指学生对不同文体的特点和要求有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根据不同文体的要求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理解。

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

在选择教材和练习题时要注重涵盖不同文体的内容。

教师可以选择不同文体的文章或题目进行教学,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通过不同文体的对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不同文体的特点和要求,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授不同文体的表达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解读、分析和参考优秀范文,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语言结构、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构来准确表达不同文体的内容。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文体转换的练习,例如将一篇记叙文改写成说明文、将一篇说明文改写成议论文等。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不同文体的表达方法和技巧。

在学生阅读和写作中要注重对文体特点的分析和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仔细观察和分析文章的特点,如语言的运用、结构的组织、作者的意图等,从而深入理解和把握文体的要求。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体分析的讨论和交流,加深对文体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第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意识。

语感是指学生对语言表达的敏感和准确性的感觉和判断能力,审美意识是指学生对语言表达的美感和审美价值的敏感和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韵律训练和诗歌赏析等活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而提高他们对不同文体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选择教材和练习题、教授表达方法和技巧、分析和理解文体特点、培养语感和审美意识等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体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文体意识的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文体意识的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文体意识的渗透摘要】文体意识的渗透在小学阶段要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学习。

其领悟、体会的方式、程度、要求应视学段、年级而定。

低中年级重在无痕渗透。

高年级讲究随机点化。

文体教学的关键环节:1、教学内容要凸显文体特质。

2、教学思路要彰显文体特征。

3、教学策略要外显文体特性。

【关键词】文体意识;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文体知识是语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阶段的文体教学不能指向概念的讲授与识记、操练与掌握,而应该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学习,领悟、体会不同文体的独特形态和鲜明特征,其领悟、体会的方式、程度、要求应视学段、年级而定。

低年级重在无痕渗透。

由于受到年龄、知识背景、阅读经验、理解能力等限制,低年级学生对于文体知识,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但这并不意味着低年级教学可以弃文体特点于不顾。

教师要始终怀有强烈而敏锐的文体意识,并以此为观照,解读文本,确定教学思路并实施教学,在“随风潜入夜”式的无痕渗透中,教出这一类文本的味道来。

比如教学《丑小鸭》一课,一个孩子突然指着书上的“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一句,说作者写错了:“丑小鸭”是动物,应该用动物的“它”。

这时,教师便鼓励学生继续读课文,看看还有没有其他与此相关的发现。

学生兴致盎然,纷纷发现课文写丑小鸭用的都是“他”,却不知道为什么。

教师趁势提问:“这个‘他’会说话,会伤心,还会羡慕别人,跟生活中的小鸭子一样吗?”“那他像谁呢?”这下学生明白了,课文是把丑小鸭当作一个孩子来写的。

这里,教师虽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童话知识,却用对话引导学生意会到了童话文本会把物当人来写的特点。

高年级讲究随机点化。

对文体特点的意会和识别,只是感性材料积累阶段,若仅限于此,文体意识难以形成。

高年级的文体意识培养必须逐步从感性走向理性。

一方面,教师要把自身的文体意识落实在教学的方方面面。

另一方面,要随着阅读进程的推进,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有意识地点化、揭示和归纳相关文体知识。

教学要有文体意识

教学要有文体意识

教学要有文体意识“文体意识”是指人们在文体学习、写作和欣赏中,对不同文体模式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是对读写实践的一种能动的再认识。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的课堂千篇一律,这样就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语文教师要重视文体意识的价值,不能因为考试不考察文体而不去进行有关文体知识的教学。

语文老师在思想上必须重视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注意文体意识的教学渗透。

同时,语文教师要提高文体理论知识素养,对文本类别、各种文体的语体特征、结构特征和写作要领及各种文体特征的相互渗透能有一定的认识,熟悉和掌握各种文体模式。

因此,教师要有文体意识,对于不同类别的文本,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文体意识是语文修养和读写技能提高的体现。

从语文教学角度来讲,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文体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及写作能力。

具体做法:一、课程目标要学习研究逐条细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各个学段的具体课程目标,会发现,课程标准对承担课程目标的教材选文文体有区分,有各自的具体要求。

依据认知规律,低段教材先后呈现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和浅显的古诗;中段主要对叙事性作品做了课程要求;高段对说明性文章、叙事性作品等作出具体要求。

各学段选文文体依据理解的难度,分学段呈现,并注意反复性出现文体的阅读要求的提高。

学段课程目标不仅对各种文体的学习有具体的课程要求,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同文体的阅读策略。

比如“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这是阅读这类文体的学段课程目标。

“向往美好的情境”的基础是对文体特色的关注。

童话、语言等用独特的言语表达方式,创设了美好情境——“童话里的世界”,而非真实的“现实图景”,让学生透过童话或者寓言的“美好情境”,去感受生命与情感的美好。

从而进入言语情境,沉入特殊的言语世界里。

再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感受语言的优美”,“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是情感与知识目标,而“展开想象”则是学习这类文体的方法和策略目标。

试论阅读教学的文体意识

试论阅读教学的文体意识

《试论阅读教学的文体意识》提纲一、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 1、阅读教学的概念、内容 2、阅读教学的作用二、文体意识是阅读教学的灵魂 1、文体意识的含义(适当解释文本、文体) 2、文体意识的作用三、提高阅读教学的文体意识的途径1、教师要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掌握文体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2、学生在读写实践中培养文体意识3、改变师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传递信息的方式,有效提高文体意识试论阅读教学的文体意识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文体意识,有助于阅读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更有效地掌握阅读方法和提高阅读能力,为写作奠定基础,从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文体文体意识一、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另外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阅读教学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语文课程目标,阅读教学有以下主要内容: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阅读习惯态度,指向只是和能力目标的阅读目标,指向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内容的有效完成,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提高相应的阅读能力以及形成良好的阅读态度习惯,从而发挥阅读教学架起学生和人类社会思想联系的桥梁作用,开拓视野,促进学生和社会的融合,提高思想认识和审美情趣,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谈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文体意识的培养

谈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文体意识的培养

谈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文体意识的培养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逐渐注重培养学生的中文体意识。

中文体意识是指学生对中文语言的结构、特点、规则和使用方式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培养学生的中文体意识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和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中文体意识的培养。

1.利用规范化教学提高学生的中文体意识在小学高段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应注重规范化教学,通过讲解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和语法知识,引导学生对中文语言的规范使用进行认识。

例如,老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文章类型,介绍不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通过分析文章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对中文体各种表现形式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注意规范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表达意义和语法关系的重要工具,通过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涵。

老师可以通过标点符号专题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并在实际阅读中进行标点符号的灵活运用。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中文体意识。

2.培养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对于学生的中文体意识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小学高段阶段,学生应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丰富的词汇量。

老师可以精选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经典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并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词语运用的讲解和练习。

同时,在阅读中,老师还可以教导学生查阅词典等工具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学生在掌握了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上,还需要学会准确运用词语,避免产生歧义。

老师可以利用词语搭配、固定搭配和词义辨析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词语之间的搭配规律和辨析要点。

同时,还可以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注意词语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3.培养学生的语篇组织意识语篇组织意识是指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时,能够把握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遵循文章的行文结构和组织原则。

培养学生的语篇组织意识可以提高他们对中文体的认知和理解。

谈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文体意识的培养

谈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文体意识的培养

谈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文体意识的培养在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中文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中文体意识是指学生对不同文体及其特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中文体意识,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各种文体。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不同文体的认识。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了解不同的文体,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区分不同文体的特点。

比如,在阅读一篇记叙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其描述细节和故事发展;在阅读一篇说明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逻辑关系和事物特点。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不同文体的特点,为之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

其次,要培养学生对文体特点的准确把握。

每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通过学习不同文体的典型例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特点,并能够灵活地运用于自己的阅读和写作中。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

比如,在记叙文中,学生应注意使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和语言表达来增强文中情节的吸引力;在说明文中,学生应注重使用逻辑性语言来阐述事物的特点和原理。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够更加流利、准确地运用不同文体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再次,要培养学生对文体转换的灵活应用。

在实际的阅读和写作中,有时候,一个话题需要使用不同的文体来进行表达。

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将一个话题转化为不同文体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训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这种转换的技巧。

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话题,让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文体来进行表达,如记叙、说明和议论。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不同文体之间转换的灵活性,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

最后,要培养学生对文体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除了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外,学生还需要培养对不同文体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多角度思考文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培养他们对文体的审美意识。

小学语文文体讲解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文体讲解教案模板

教学年级:小学中年级教学科目: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结构和表达方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不同文体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1. 理解不同文体的基本特点。

2. 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1. 区分不同文体的写作手法。

2. 运用不同文体进行写作。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教材。

2. 课文示例。

3. 写作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课程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过的不同文体作品,引出对文体特点的探讨。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2. 结合课文示例,分析不同文体的结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

3.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不同文体的特点。

三、阅读训练1. 学生阅读课文示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体的特点。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

3. 学生分享阅读感受,讨论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

四、写作指导1. 教师讲解运用不同文体进行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不同文体进行写作练习。

3.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建议。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不同文体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六、课后作业1. 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了解不同文体的作品。

2.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写作不同文体的文章。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不同文体的特点。

2. 教学过程中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3. 课后作业是否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备注:教案模板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文体意识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文体意识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文体意识的教学策略摘要:文体是语文教材课文选编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对象,也是小学生接触和学习文学有关概念的第一入口,如果能够好好利用和充分把握,那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语文阅读素养来说将会有极大的培养和促进作用。

通过长时间的摸索和探究,文体意识会自然而然的形成,这是提升阅读高度和以整体性视角审视文本的重要前提;同时,能够更加深入细致的文本背后隐含的背景等,并建立起相同类型文体和不同类型文体之间的紧密联系。

而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从教材入手,分门别类的整理好课程学习内容,为学生的语文阅读文体意识培养打下牢固而又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文体意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体类型“百花齐放”,记叙文、诗歌、戏剧、童话、寓言等不胜枚举,小学语文教学更是一场主题明确、内容丰富的知识海洋遨游之旅。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习惯于让学生阅读重点和难点的字词、分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等,对于文本整体性的文体意识鲜有涉足。

尽管文体意识的培养不是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知识学习的“刚需”,但是它对于学生当前和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能够从侧面显示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应用意义。

一、文体意识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材选文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示范性,不同风格和体裁的作品要做好统筹协调,尽可能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同时,它还提出小学语文要能仔细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所学习的内容、知识和文体,要体现出文体意识的独特价值与地位,并在课堂中根据学生接受情况合理渗透文体意识,让学生慢慢接触,并能在后续的学习中将其形成为一种好的习惯,在语文实践中也能灵活的运用,让语文学习更加生机与活力,为语文写作厚植理论知识与材料的土壤。

二、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文体意识的教学1在课堂中征引文体概念通常,老师都会要求小学生提前预习所要学习的课程,在预习时,学生自己很难分辨出文章属于什么样的文体类型,文体对文章有何影响。

“文体意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文体意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文体意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作者:谢晓丽来源:《读写算》2018年第33期摘要语文老师在备课时总是在不断思索:语文应该怎么教?如何让课堂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从事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几年,我发现,从文章的文体入手是容易操作且有效的一种方法。

从文体形式和表达技巧切入,通过解读教材,确定教学内容,探寻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的,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使教学做到低耗高效。

关键词文体意识;文体教学;现实意义;语文素养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3-0127-02“文体”,即文章体裁,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童话、小说、散文等。

是文章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上呈现出的具体样式或类别。

我国母语十分重视文体研究,“文体论”是中国“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千年前,老子曾说过“言有宗”。

墨子言“立辞而不明于其类,则必困矣”。

这里的“宗”和“类”都指文体。

宋代的倪思则强调:“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失其体制,虽浮生切响,抽黄对白,极其精工,不可谓之文矣”。

《文心雕龙》中说道:“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

”即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总是根据文体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翻看《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各种文体的学习也有具体的要求。

第一学段“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谈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文体意识的培养

谈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文体意识的培养

谈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文体意识的培养在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中文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中文体意识是指学生对于不同文体的辨析和运用能力,包括识别和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根据不同文体要求进行文字表达,提高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在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中文体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扩大词汇量,并增强写作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对于不同文体的识别和理解能力是中文体意识培养的基础。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给学生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引导他们从各个角度观察文体的特点,如使用的词汇、句型结构、修辞手法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对比不同文体的文章,分析其差异和共性。

例如,让学生阅读一篇叙事性文章和一篇议论性文章,引导他们发现不同文体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目的。

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不同文体的辨别和理解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针对不同文体进行文字表达的能力是中文体意识培养的核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写作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例如,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可以引导他们运用描写性词语,采用时间顺序进行叙述。

而要求学生写一篇说明文,则需要学生明确列出事物的特点和优点,并进行论证。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运用不同文体文字表达的能力。

另外,培养学生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是中文体意识培养的重要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批改学生写作作业的方式,指出学生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修正。

例如,学生可能存在词汇用词不当、句子结构混乱、逻辑关系不清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丰富词汇、讲解句子结构和逻辑关系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文字表达的准确性。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式,教导学生如何根据不同情景选择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

例如,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不同的,学生需要在练习中懂得灵活运用。

最后,要培养学生的中文体意识,教材的选择和教学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阅读教学中的文体意识

阅读教学中的文体意识

价 语言 赞美 学生 的言语 表达 , 尤其是 点 明 了学 生
言 语 内容和 言语形 式相 融 的高层 次表 达能 力 , 从 而促进 学生 由朦胧 的语 用表达走 向 自觉关注 言语 形式 的语 用表达 。
( 浙 江 省 绍 兴 市柯 桥 区 柯 桥 小 学 3 1 2 0 0 7)
文体 意识 意识 . 但按 强 , 有 不同 识. 按文体共性
和比 例 \
1 O
2 0 %
平常课文 教 的 教学 策略 要求 教学 机械
2 6
5 2 %

1 O %

1 8 %
教学实践中 , 只是蜻蜒点水 , 告知学生文体名称 , 而 言 语形式 , 自然、 自如地 阐述 内心 深处 的情 感和观
特征 , 也 不会 采用相 应 的文体 教学 策略 , 不把“ 寓 言” 当“ 寓言 教, 不把 “ 童话” 当“ 童话 ” 教, 他们 除 了关注那些共性的阅读规律之外 , 无法将视 点集 中

文体意识观照下 的小语 阅读教学现状 的了
解与分析 针对现在的小语 阅读教学现状 , 我们对5 O 位不 同层次的小学语文教 师的 “ 文体 意识 ” 作 了一个调 查分析 , 调查内容如下表
【 思考 】 备课前, 我曾担心, 学生的“ 语用” 能力
是否只停留在 “ 排 比” 等“ 语言知识 ” 的“ 消极语用”
上, 至此 , 学 生的作业 消除了我之前 的疑虑。 他们能
自觉运用积累的言语材料 , 灵活捕捉文本 中独特 的
c 2 4 ' . 丽 J I A O × U E Y U E K A N × l A O X U E B A N

文体意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技巧探究

文体意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技巧探究

文体意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技巧探究一、引言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阅读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体的阅读材料,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从文体意识的概念入手,探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以及一些有效的教学技巧。

二、文体意识的概念文体意识是指人们在阅读和写作中,能够识别和理解不同的文体,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报告等,从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特点和风格,正确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的能力。

文体意识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三、培养文体意识的教学技巧1. 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在小学阶段,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童话、新闻报道等不同文体的文章。

通过让学生接触不同的文体,帮助他们逐渐理解和识别不同的文体特点,提高文体意识。

2. 文体分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文体,进行文体特点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每种文体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对比诗歌和散文的语言风格、结构特点等,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体的差异。

3. 文体转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文体转换的练习,让学生通过互相转换不同文体的文章,体验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从而提高对不同文体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4. 语境分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中的语境,理解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通过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情感表达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5. 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操作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不同文体的写作,如写诗、写散文、写小说等,通过实践来了解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通过以上的教学技巧,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培养文体意识,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不同文体,提高语文素养。

中小学语文新教材解读——文体意识与阅读策略教学

中小学语文新教材解读——文体意识与阅读策略教学

神话的文体特点
◇神话对创造和传承它们的人来说是一种 “真实”。
◇神话对创造和传承它们的人来说是神圣的。 ◇神话的内容一般是关于万物起源的。 ◇神话中的主人公一般为“神”“半人半神” 的英雄和具有神性的动植物。 ◇类型化。
神话教学的误区
◇道德说教。 ◇纠结于“真假”。 ◇一味地品味“神奇”。
神话阅读策略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文体特点
◇塑造英雄永远是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永 恒的主题。
◇暴力美学。 ◇情节的传奇性与浪漫化。 ◇带“史”入“诗”。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教学误区
◇思想品德的灌输。 ◇虚假的情感表达。 ◇故事内容的肤浅分析。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阅读策略
◇历史背景知识的准备。 ◇“非常之人”的“非常之事”。 ◇关注矛盾冲突点,还原事件现场。 ◇“主题先行”中把握人文精神。
民间故事的文体特征
◇中国语境下“善”的独特内涵。 ◇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变异性。 ◇故事的“陌生感”。 ◇故事的结构、情节发展的程式化, 人物的平面化。 ◇丰富的想象。
民间故事教学现状
◇忽视民间故事类文本的特征。 ◇民间故事类文本的体裁混淆。 ◇教师对民间故事类文本的挖掘不够。
民间故事阅读策略
童话教学“三忌”
一忌说教。 二忌求实。 三忌拔高或越界。
童话阅读策略
◇生活回忆再现。 ◇想象补白。 ◇角色代入。 ◇梳理故事结构图。 ◇对比阅读。
童话阅读策略教学实例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
叙事性文本阅读策略教学·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的定义
广义的民间故事是人民口头创作的叙 事散文作品的总称,而民间故事的狭义含 义则是指除去神话与传说之外的其他散文 体口头叙事。按照现代民间文学研究通例, 本文所指的民间故事是狭义上的概念。

写作教学中的文体意识

写作教学中的文体意识

写作教学中的文体意识写作教学中的文体意识文体是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是文章表情达意、承载思想的载体。

在写作动笔之前,作者首先要确定选择好文体,再组织语言负载一定信息,去实现特定的写作意图。

由于传统写作教学侧重于对文体知识的讲授,文体能力的训练与文体知识的讲授在相当程度上处于脱节状态,学生的文体意识缺失。

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增强学生的“文体感”,提高其写作能力和水平。

增强文体意识,就必须进行严格的文体基本功训练,规范文体要求。

我们现在常见的文体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四种,不同的文体在表达上有着自身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文体形式取决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表现对象,它是作文成功的关键。

我们在写作教学时,最起码要让学生明白三个问题:作文要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要这么写。

“写什么”考虑的是文章的整体,即文章要写的内容、对象是什么,通过文章你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怎么写”最能体现你的文采,它讲究的是创意,即文章的体裁和表达的特点;“为什么要这么写”属于写作文时的反躬自问,它的出发点是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是否统一,表达方式是否符合文章体裁。

同样的内容因为文体有别,立意就不一样,如诗歌重在抒情,记叙文重在写人记事。

不同的文体其主题呈现方式迥异,说明文和议论文表现为一种思想、观点或主张,诗歌显示为某种直觉、情绪或情感,小说则凸显为一种典型形象,文本的结构、语言、题材等也会随之表现出独特的形态。

文体必须与内容表达和技巧的选择相匹配。

它不仅牵涉到怎么命题,怎么立意,结构如何安排,材料怎么选择,语言风格怎么确立等问题。

它还会影响到表达方式的运用。

我们如果把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五种表达方式,围绕一个中心,灵活而综合地运用,确实不错。

像我们学习过的《记念刘和珍君》,课文中将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的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增强了文章思想的深度和力度,而且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但针对不同文体,一般还是要有所侧重,如《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记叙类文章,作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展开议论抒情,文章主要以记叙为主,描写抒情是使叙述增色,议论是使主题深化。

文体意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技巧探究

文体意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技巧探究

文体意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技巧探究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体意识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文体意识主要指学生对不同文体和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表现手法、阅读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和掌握。

探究文体意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技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其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本文将从文体意识的概念和作用入手,探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技巧和方法。

一、文体意识的概念和作用文体意识是指学生对语言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的认知和把握能力。

具体包括对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文体的鉴别、欣赏和理解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的感知和把握能力。

文体意识的形成对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体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对不同文体的鉴别和理解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各种文学作品。

学生在阅读诗歌时,应该能够感知到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感,能够准确把握诗歌的抒情表达和意境描绘;在阅读散文时,能够理解散文的行文结构、叙事方式和言情画意。

只有通过培养文体意识,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品味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文体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十分重要。

学生在写作时,应该根据不同文体的要求来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

写诗要有韵律感和表现力,要用意象和符号来传达情感;写散文要有条理和逻辑,要通过文字来叙述和议论。

只有通过培养文体意识,学生才能更好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文体意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

只有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才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文体意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体意识培养技巧和方法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

下面将针对不同文体的教学特点,提出相应的技巧和方法。

小学语文文体教案模板及范文

小学语文文体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会写生字词。

(2)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3)学生能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课文内容的理解。

(3)朗读和背诵课文。

2. 教学难点:(1)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生字词的运用。

(3)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简单介绍作者及背景,引起学生共鸣。

2. 字词教学(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的读音、结构和意义。

(3)学生书写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3. 课文理解(1)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4. 朗读与背诵(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朗读,教师指导。

(3)学生背诵课文,教师检查。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6.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1)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3)教学方法多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过程中的不足:(1)部分学生对生字词掌握不够扎实。

(2)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

(3)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小学语文文体教案模板及范文

小学语文文体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模板【课题】【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文体知识。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本节课文体的基本特征。

- 文体写作的技巧。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文体知识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文、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学素材。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体知识。

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文体知识。

2. 讲解分析- 介绍文体基本特征。

- 分析课文中的文体运用。

3. 互动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文体知识的理解。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结果。

4. 案例分析- 通过典型例文,分析文体写作技巧。

- 学生尝试仿写,运用所学知识。

5. 练习巩固-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

6. 总结反思-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7. 布置作业- 布置与文体相关的阅读或写作作业。

二、范文【课题】散文阅读与写作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

- 培养学生的散文阅读理解能力。

- 提高学生的散文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散文,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散文的热爱。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散文的基本特征。

- 散文写作的技巧。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散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散文课文、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学素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语文作为工具学科,它教学承载着很多很多的东西:从大处说有传统文化的传承、仁义道德的承载、人文素质的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文学欣赏等等,从小处讲有读书识字、写信明义的作用。

正是有了这么多“沉重”的任务,所以语文课程资源也较其他学科丰富的多。

几乎每个阶段、每篇文章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然而,好多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恰恰忽视了语文作为“工具”的作用,过分的追求“文学性”,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的偏差。

常见的偏差:过分淡化文体,舍本逐末。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的要求,还在“评价建议”中提出“应注意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从对教材编者提出选文“体裁”要求,到对学生提出“文体的把握”要求,说明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从而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紧紧围绕文本的文体特征,从“交给方法”这一角度出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准确定位,明确文体意识要求。

“文体意识”是指人们在文本写作和欣赏中,对不同文体模式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是对读写实践的一种能动的再认识。

对作者来说,他会根据具体的主题思想和表达内容,去恰当选择从大量文本中抽象出来的、存储在大脑信息库中的某种文体模式,建构自己的作品,以实现特定的写作意图和审美理想。

对读者而言,他会按照文本所提供的具体内容或形象,运用头脑中先于阅读的某种体裁类型,解读、接受文本所携带的某种语言的、思想的或审美的信息,同时又在它的未定空白处赋予新的含义。

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可以使学生在文本阅读之前,获得此类文体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实践的效率。

文体意识的培养,需要依托文本阅读实践进行,所以,教师应当利用文体鲜明的教材,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这样一、目的明确而具体,在操作过程中,就容易精力集中,有效突破。

而这样的目标,紧紧抓住了文本的文体特征,直指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

二、注重方法,注意文体意识体现。

文体意识的培养并不是空中楼阁,它依托于具体的文本阅读实践。

不同的文体有自己独特的文体特征,在教学中,不同文体的文本,也应该有相适宜的阅读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明白诗歌、记叙文、说明文、小说、散文等不同文体概念及相关知识。

就记叙文来说,最基本应让学生明白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或状物、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六要素等等。

小说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虚构,是用典型环境和具体情节表现人物。

散文,在真实的基础上可采用艺术手法,形散而神不散等等。

所以不同的文体应体现出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教学方法。

下面我以说明文、小说、散文为例来说说教学中我是如何来训练学生的文体意识的。

说明文文体知识见PPT。

说明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和步骤:第一,明确说明对象阅读事物性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入手,要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阅读事理性说明文,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道理。

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了说明的对象,如《奇异的激光》。

(2)抓首句和中心句。

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及其特征。

第二,抓住被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等)、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等)、成因(简单、复杂等)、功用(广狭、正反等)等方面。

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

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

《奇异的激光》这篇说明文,作者言简意赅地从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三方面说明激光是“奇异”的光及其广泛用途。

《生命与水》这篇说明文,通过介绍“人体与水密切关系”及喝水的意义来说明水对生命很重要,使我们懂得水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懂得讲究科学饮水。

第三、仔细阅读,归纳说明方法阅读说明文时,要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总结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进而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说明方法的判断技巧及在文中的作用,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个大概的模式。

比如“最亮时,它比太阳还要亮100亿倍呢!”这句话,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比太阳”这个词明确这句话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形象具体地说明了激光是最亮的光这一特点。

从而给学生总结出,赏析说明文的句子的基本模式是——这句话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形象准确(或具体)地说明了谁的什么特点或者哪方面的内容。

第四,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句、尾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语句的作用。

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

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

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

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

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第五,整体感知,把握中心,理清结构。

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

把握结构后,最好能画出结构示意图,利于整体感知全文。

说明中心就是归纳出一篇说明文了被说明事物的怎样的特征,或阐释了怎样的事理。

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归纳说明中心也就不难了。

第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准确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

分析说明文语言,就是看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

要注意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

如“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准的尺”中的“目前”一词,能否删掉。

要引导学生分析“目前”一次对该结论做了一个时间上的限定,它不是绝对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可能会出现比激光更准确的测量工具,这就体现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小说。

出示PPT。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的阅读三部曲:第一步:写什么?1、情节: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2、主题第二步:怎么写?小说的写作技艺:怎样塑造人物?怎样设置情节?怎样描写环境?第三步:写得怎样?阅读要有独特的感受。

我们以《小英雄雨来》为例来说怎么样实施。

《小英雄雨来》是一篇中篇小说,篇幅很长,长文如何短教?抓文体知识就很简单了。

确立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1、学习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品质。

2、了解雨来的英雄事迹。

3、学习环境描写的作用。

这三个目标分别对应了小说的三要素,也体现了教参的教学要求。

教学之前,先介绍小说的写作背景(社会环境),调动学生的情绪,然后按照以下顺序来赏析这篇小说。

首先赏析故事情节——拟小标题这篇课文已经有序号把情节自然分开,六年级学生完成小标题比较容易了。

注意两点: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因此要确立好主人公和线索,前后要一致。

《小英雄雨来》就是以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线索贯穿全文的,主人公是雨来,所以拟定小标题的时候都应该站在雨来的角度进行,分别是: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了解到形势;掩护交通员;勇斗小鬼子;跳河智逃生。

小标题加上主人公就可以做段意了。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赏析人物:训练点:1、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形象)?【分析:他是一个……(形象特点)的XXX(身份】雨来是一个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小孩。

2、这一形象具有什么品质或者个性?3、刻画这一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分析:概括介绍(全景式描写)、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作特写式的描写。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他人的言行心理评价、衬托(正衬、反衬)】技巧:(一)从描写手法入手分析形象“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一边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运用动作描写表现出雨来的调皮机灵)(二)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如:结合作品简要分析雨来这一人物形象。

雨来是一个勇敢机智,热爱祖国(形象特点)的小孩(身份定位)。

雨来面对鬼子的利诱毒打都一个答案“不知道”可以看出他的勇敢,坚强不屈。

赏析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种。

环境描写的作用从五方面进行思考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③揭示人物心理,衬托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④揭示深化主题;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小英雄雨来》中有三处典型的环境描写,每一处的作用各有不同,参照上面的思考角度,不难确定。

第一自然段的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也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还乡河才会有游泳本领高的雨来,美丽的家乡需要用生命去保护,跳河逃生。

第二处在第六节的第一自然段,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暗示着雨来的悲剧命运,烘托了群众的悲痛心情)第三处“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旋窝哗哗地向下流。

虫子在草窝里叫着。

”渲染了悲伤的氛围,烘托了人们以为雨来牺牲了的悲痛心情。

赏析小说的表现手法:以小见大、因事说理、欲扬先抑、托物言志(象征)、卒章显志、设置悬念、伏笔铺垫、讽刺、正、侧面描写结合、联想想象、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细节描写、各类修辞(比喻、比拟、对比、夸张、排比、借代、双关、对偶、设问、反问……)在《小英雄雨来》中,设置悬念、细节描写比较突出。

我们再来看看散文。

现在我们教材中,散文也比较多。

像这一册教材三单元和五单元基本都是散文,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如何在教学中突出散文的特点。

首先我们看看散文的定义:什么是散文?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

我们常说的是狭义的散文,指与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文学体裁,是一种自由灵活的,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散文的分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

“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