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实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免疫学实验 胶体金
![免疫学实验 胶体金](https://img.taocdn.com/s3/m/7c02497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5.png)
实验内容
录像 一步金法早早孕妊娠诊断
一步金法早早孕妊娠诊断
实验原理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与讨论 思考题
胶体金免疫层析
实验所用试剂全为干试剂,多个 试剂被结合在一个约 6mm*70mm的塑料板条上,试 纸条两端附有吸水材料,成为单 一试条,实验过程短,是“床边 检验”的主要方法之一。
实验原理
早早孕检测试剂采用双抗体夹心一步法 技术,以胶体金为指示标记,检测尿液 中HCG浓度。
原理
实验方法
将试纸条从冰箱中取出,置室温 下放置一定时间,让其充分复温。
取出试纸条,将有箭头的一端插 入尿液中,其深度不得超过标志 线,约5s后取出平放,5min内 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
TC
阳性 阴性 无效
无效:测试区,质控区均无红色条带 标明试验失败或者试条失效。
实验结果讨论
试剂条质控线与测试线的色带可因 尿中hCG含量多少而显现出颜色深 浅,结果判定按上述标准进行。
对照线与检测线均不出现色带,表明 发生检测错误应重试;当HCG浓度很 高时检测线很明显,对照线可能变得 很弱,为正常结果;
子宫肿瘤、葡萄胎或更年期病人,因 尿中HCG含量较高,可能会出现阳性 结果。
注意事项
(1)打开层析条包装后应在1h 内应用。
(2)将层析条插入样品中,样 品的液面不能超过试剂条的标记 线。
思考题
1、试述一步金法早早孕妊娠 诊断实验原理
2、金标法的优缺点?
实验结果
结果报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待测标本HCG检测
性
阳性:两条紫红色条带出现。一条 位于测试区(T)内,另一条位于质 控区(C)。表明已怀孕
阴性:仅质控区(C)出现一条紫红 色条带,在测试区(T)内无紫红色 条带出现。表明未怀孕。
金免疫技术(斑点免疫层析试验)
![金免疫技术(斑点免疫层析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7b778be4a76e58fafbb0038c.png)
金免疫技术(斑点免疫层析试验)一、原理金免疫技术是免疫标记技术之一,金盐被还原成原子金后形成金颗粒悬浮(胶体金),这种金颗粒呈红色,并能与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结合,因此,可用胶体金作为标记物来检测标本中的抗原或抗体。
典型的测定方法有斑点买免疫渗滤试验和斑点免疫层析试验等。
二、材料1 、HCG金标试纸条2、妊娠尿液正常尿液三、方法(一)胶体金的制备根据不同的还原剂可以制备大小不同的胶体金颗粒。
常用来制备胶体金颗粒的方法如下。
1.枸橼酸三钠还原法(1)10nm胶体金粒的制备:取0.01%HAuCl4水溶液100ml,加入1%枸橼酸三钠水溶液3ml,加热煮沸30min,冷却至4℃,溶液呈红色。
(2)15nm胶体金颗粒的制备:取0.01%HAuCl4水溶液100ml,加入1%枸橼酸三钠水溶液2ml,加热煮沸15min~30min,直至颜色变红。
冷却后加入0.1Mol/L K2CO30.5ml,混匀即可。
(3)15nm、18nm~20nm、30nm或50nm胶体金颗粒的制备:取0.01%HA uCl4水溶液100ml,加热煮沸。
根据需要迅速加入1%枸橼酸三钠水溶液4ml、2.5ml、1ml或0.75ml,继续煮沸约5min,出现橙红色。
这样制成的胶体金颗粒则分别为15nm、18~20nm、30nm和50nm。
(二)胶体金标记蛋白的制备胶体金对蛋白的吸附主要取决于pH值,在接近蛋白质的等电点或偏碱的条件下,二者容易形成牢固的结合物。
如果胶体金的pH值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则会聚集而失去结合能力。
除此以外胶体金颗粒的大小、离子强度、蛋白质的分子量等都影响胶体金与蛋白质的结合。
1.待标记蛋白溶液的制备将待标记蛋白预先对0.005Mol/L pH7.0 Na Cl溶液中4℃透析过夜,以除去多余的盐离子,然后100 000g4℃离心1 h,去除聚合物。
2.待标胶体金溶液的准备以0.1Mol/L K2CO3或0.1Mol/L HCl调胶体金液的pH值。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生产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9162a86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6.png)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生产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生产过程如下:
1.将蛋白质置入透析袋中,然后直接放入双蒸水或极低浓度的盐水
中(0.005mol/l NaCl,pH7.0)进行透析。
2.去除蛋白质中的沉淀。
长期低温保存的蛋白质或4℃较长时间保
存的抗体,特别是在浓度高于2mg/ml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聚合物。
这些聚合物对标记过程及免疫金探针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因此,在标记之前需要离心以除去这些聚合物。
3.确定最佳pH值。
一般认为,当pH值等于或稍偏碱于蛋白质等电
点时(pH=PI+0.5pH),蛋白质呈电中性,此时蛋白质分子与胶体金颗粒相互间的静电作用较小,但蛋白质分子的表面张力却最大,处于一种微弱的水化状态,较易吸附于金颗粒的表面。
由于蛋白质分子牢固地结合在金颗粒的表面,形成一个蛋白层,阻止了胶体金颗粒的相互接触,而使胶体金处于稳定状态。
如果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蛋白质带正电荷,胶体金带负电荷,二者极易静电结合形成大的聚合物。
以上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生产步骤,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多信息。
临床免疫学: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
![临床免疫学: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ab5f38fd336c1eb91a375de9.png)
胶体金-乙肝表面抗原 加样区
C:乙肝表面抗体
主要试剂
• 试剂条 • 采血针 • 缓冲液
操作方法与结果判定
• 将血清/血浆/全血标本直接加入加样区,
• 静置10分钟后判定结果,20分钟后判定结 果无效;
• 两条带有效,标本阳性;
• 仅质控区有带, 标本阴性;
<<临床免疫学检验>>操作考试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题号 操作题 理论题
操作(50分)
实验报告:(30分,其中实验原理8分、试剂与器材 2分、操作步骤5分、注意事项5分、结果分析与 判断5分、临床意义5分)
理论题(20分)
操作考试时间:2017-12-12下午
分两批进行: 第一批:1、2班:14:00~15:30 第二批:3、4班:15:30~17:00
• 仅测试区有带, 无
• 无带;
效
注意事项
• 测试条从冰箱取出后应恢复至室温; • 加标本不可越过加样区。
方法学评价与临床应用
• 操作简单、方便,结果快速; • 符合床边检验POCT要求; • 不能准确定量。
作业:要求大家对前面7次实验报告按
照老师批改意见进行订正。下周操作考试 时学委收齐交到讲台上。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
• 胶体金免疫技术
胶体金免疫测定技术
胶体金渗滤试验 胶体金层析试验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原理
一种将胶体金免疫技术和蛋白质层析技术相 结合的快速固相膜免疫分析技术。所用试剂全部 为干试剂,测试时滴加在膜一端的待测标本溶液 受载体膜的毛细管作用向另一端移动,在移动过 程中待分析物与固定于载体膜上的抗原或抗体结 合而被固相化,最终通过胶体金的呈色条带来判 断试验结果。
第5章 常见免疫学检测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
![第5章 常见免疫学检测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e89543cf84b9d528ea7afd.png)
(三)胶体金免疫测定技术
§ (2)胶体金免疫层析
LA T E R A L FLO W T E S T S T R IP O F V E D A LA B
30
(三)胶体金免疫测定技术
§ (2)胶体金免疫层析
©①双抗体夹心法
• 固定于膜上的抗 体1+标本中待测 抗原+金标记的 抗体2显色
• 用于测抗原
原 • 是用胶体金标记技术和蛋白质层析技术 理 • 将结合各的种以反应微试孔剂滤分膜点为固载定体在的测快试速版的相固应相
• 通区膜域过免,毛疫检细分测析管标作技用术本加使在样试品纸溶条 液的 在一 层端析材料 上泳动,样本中的待测物与层析材料中 的反应试剂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形成 的复合物被富集或固定在层析条上的特 定区域(检测线),通过标记抗体显色
§ 最初应用于免疫组化染色,随后发展到以膜为 载体的免疫测定技术
一、胶体金标记免疫检测应用现状
§ 胶体金标记技术具有简单、快速、灵敏等特 点,得到了广泛应用
§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特 别是试纸条的发展,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 胶体金标记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医学检测、激 素检测、食品安全检测、药物残留和毒品快速 检测,以及抗原抗体分析等诸多领域迅速发展
食品 食品安全检测中心, 农兽药残留(磺胺类、瘦肉精
安全 各监管部门
等),大肠杆菌,黄曲霉素
--
瘦 肉 精
沙 丁 胺 醇
--
瘦 肉 精
沙 丁 胺 醇
—
瘦 肉 精
克 伦 特 罗
瘦肉精—莱克多巴胺
瘦肉精—莱克多巴胺
瘦肉精—莱克多巴胺
—
兽 药
恩 诺 沙 星
致病菌--大肠杆菌O157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原理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678526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1.png)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原理什么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是一种常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分析技术。
它利用胶体金颗粒与特定抗原或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通过观察胶体金颗粒的聚集或分散现象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特定的抗原或抗体。
胶体金的特性在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原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胶体金的特性。
胶体金是一种粒径很小的金颗粒,通常在10到100纳米之间。
它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表面活性、可溶性等特点。
这些特性使得胶体金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原理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免疫反应和观察。
免疫反应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中,我们首先需要将胶体金颗粒与特定抗原或抗体进行结合。
这种结合是通过将抗原或抗体与胶体金颗粒表面的配体进行共价结合实现的。
这样,在胶体金颗粒表面就存在了特定的抗原或抗体。
当与这些抗原或抗体相匹配的检测样品加入时,免疫反应就会发生。
观察观察是判断免疫反应是否发生的关键步骤。
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中,当样品中存在与胶体金颗粒表面的抗原或抗体相匹配的分子时,胶体金颗粒会发生聚集现象,从而改变了光学性质。
这种聚集现象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光谱分析来判定。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应用领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免疫诊断: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如感染性疾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等。
它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
2.生物学研究: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用于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分析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等。
3.药物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可以用于检测药物的含量、分布和代谢过程,对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优点•快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适用于快速诊断和分析。
•灵敏度高:胶体金颗粒的粒径小,表面积大,对抗原或抗体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可以检测低浓度的分子。
免疫学实验 胶体金、免疫荧光
![免疫学实验 胶体金、免疫荧光](https://img.taocdn.com/s3/m/f3dffdd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0.png)
结果判断
TC
阳性 阴性 无效
实验结果
结果报告
待测标本HCG检测
性
阳性:两条紫红色条带出现。一条 位于测试区(T)内,另一条位于质 控区(C)。表明已怀孕
阴性:仅质控区(C)出现一条紫红 色条带,在测试区(T)内无紫红色 条带出现。表明未怀孕。
实验七、胶体金、免疫荧光
实验内容
一步金法早早孕妊娠诊断
一步金法早早孕妊娠诊断
实验原理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与讨论 思考题
胶体金免疫层析
胶体金纸条诊断是采用胶体金免 疫层析技术研制而成。该技术是 90年代初在免疫渗滤技术的基础 上建立的一种简易快速的免疫学 检测技术,最先用于人绒毛膜促 性腺激素(HCG)的测定和乙型 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等 的测定。
子宫肿瘤、葡萄胎或更年期病人,因 尿中HCG含量较高,可能会出现阳性 结果。
注意事项
(1)打开层析条包装后应在1h 内应用。
(2)将层析条插入样品中,样 品的液面不能超过试剂条的标记 线。
思考题
1、试述一步金法早早孕妊娠 诊断实验原理
2、金标法的优缺点?
胶体金标记原理
胶体金在碱性条件下带负电荷, 与蛋白质分子正电荷基团籍静电 吸引而形成牢固结合,
胶体金免疫层析
胶体金纸条诊断是采用胶体金免 疫层析技术研制而成。该技术是 90年代初在免疫渗滤技术的基础 上建立的一种简易快速的免疫学 检测技术,最先用于人绒毛膜促 性腺激素(HCG)的测定和乙型 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等 的测定。
实验结果
弱阳性:5min内测试区(T)出现的 红色条带颜色浅于质控区的条带。表 示可疑,2天后重新检查,以免漏检
实验六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课资借鉴]
![实验六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课资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91ec2a306bec0975f565e251.png)
行业倾力
14
行业倾力
H5亚型AIV尿 囊液阳性结果
阴性对照
H5AIV细胞 毒阳性结果 阴性对照
15
课后思考
1. 瘦肉精试纸条检测的原理? 2. 早孕试纸条检测的原理?
行业倾力
16
胶体金试纸条诊断技术
肖书奇
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学系
电话:18700928448
E-mail: shqxiao术的原理、使用方 法及结果的判定
行业倾力
2
简介
胶体金试纸条诊断是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 技术研制而成,该技术是90年代初在免疫 渗滤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简易快速的 免疫学检测技术,最先用于人绒毛膜促性 腺激素(HCG)的测定和乙型肝炎病毒表 面抗原(HBsAg)等检测。
检测线
硝酸纤维素膜
行业倾力
8
测定
测定时将试纸条下端浸入液体标 本中,下端吸水材料即吸取液体 向上端移动,流经C处时使干片 上的免疫金复合物复溶,并带动 其向膜条渗移。
行业倾力
9
测定
若标本中有待测特异抗原,即可 与免疫金复合物中的抗体结合, 此抗原抗体复合物流至测试区即 被固相抗体捕获,在膜上显出红 色反应线条(T)。
粒为球形,大小均一,无棱角。 ✓质量差的胶体金:溶液呈紫色,大小不一,
形状各异。
行业倾力
5
简介
胶体金标记的原理:胶体金在碱性条件下带 负电荷,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藉静电 吸引而形成牢固结合。
胶 体 金 标 记 技 术 ( Immunogold labeling technique)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记物应用 于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新型免疫标记技术。
最常用的是双抗夹心法检测抗原检测线质检线吸收垫样品垫硝酸纤维素膜连接垫胶体金垫底板测定时将试纸条下端浸入液体标本中下端吸水材料即吸取液体向上端移动流经c处时使干片上的免疫金复合物复溶并带动若标本中有待测特异抗原即可与免疫金复合物中的抗体结合此抗原抗体复合物流至测试区即被固相抗体捕获在膜上显出红色反应线条t
新冠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原理
![新冠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b148b2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8.png)
新冠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原理新冠病毒(COVID-19)是一种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引起的传染病。
为了迅速检测和诊断感染新冠病毒的个体,科学家们开发了各种检测方法,其中包括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Colloidal Gold Immunoassay)是一种基于免疫学原理的快速诊断方法,它利用纳米金颗粒的性质来检测特定抗原或抗体。
在这种方法中,纳米金颗粒被包裹在特定抗体上,并形成一种可见的复合物。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特定抗体的配对反应来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新冠病毒相关的抗体。
在检测过程中,首先将待测试血样加入试剂盒中。
这些试剂盒通常包含有两种类型的试剂,一种是带有新冠病毒抗原的纳米金颗粒,另一种是检测特定抗体的试剂。
当血样中存在新冠病毒相关的抗体时,它们与试剂中的新冠病毒抗原结合,形成一种反应复合物。
这种反应复合物随后与试剂盒中的带有特定抗体的纳米金颗粒结合。
这样,纳米金颗粒就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可见的颜色变化,通常是红色线条或斑点。
如果血样中不存在新冠病毒相关的抗体,则不会发生聚集,试剂盒上不会出现颜色变化。
这意味着测试结果为阴性。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优点是快速、简单、可视化和便携。
这种方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或技术,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结果。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中,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地区和快速筛查人群时。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并不是一个确定性的检测方法。
尽管它可以快速筛查出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的个体,但其结果需要进一步经过实验室验证,以确认感染或否定感染。
因此,在使用此方法时应谨慎,并且应与其他检测方法相结合,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胶体金免疫层析竞争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竞争法](https://img.taocdn.com/s3/m/8c4a080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e.png)
胶体金免疫层析竞争法1. 背景介绍胶体金免疫层析竞争法(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是一种常见的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
该方法基于免疫学原理,利用胶体金颗粒与样品中的目标分子相互作用,通过色素沉淀形成可见的测试结果。
这种检测方法具有检测快速、操作简单、结果直观等优点,在临床诊断、食品安全监测、环境污染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原理介绍2.1 免疫学原理免疫学原理是胶体金免疫层析竞争法的基础。
免疫层析法是一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实现分离和检测的技术。
在该方法中,通过将抗原(目标分子)与抗体(特异性与抗原结合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实现目标分子的检测。
2.2 胶体金颗粒胶体金颗粒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关键试剂。
胶体金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性和可见性,广泛应用于免疫学和生物医学领域。
胶体金颗粒的颜色通常为红色或紫色,直径一般在10-100纳米之间。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胶体金颗粒呈现明显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即表现为红色。
2.3 竞争反应胶体金免疫层析竞争法通过竞争反应实现目标分子的检测。
竞争反应分为两个步骤:竞争体系构建和检测结果显示。
2.3.1 竞争体系构建竞争体系构建是胶体金免疫层析竞争法的关键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将胶体金颗粒与目标分子结合。
首先,将目标分子与胶体金颗粒中的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然后,将样品中的目标分子与胶体金颗粒中的抗体竞争结合。
当样品中的目标分子存在时,会与胶体金颗粒中的抗体竞争结合,导致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减少。
而当样品中的目标分子不存在时,胶体金颗粒中的抗体能与胶体金颗粒自身上的抗原结合,免疫复合物形成量较多。
2.3.2 检测结果显示检测结果显示是胶体金免疫层析竞争法的关键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利用胶体金颗粒的可见性进行结果显示。
当竞争体系构建完成后,将样品滴在测试纸上,胶体金颗粒会经由纸质的吸收作用,沿纸张上升。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09179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0.png)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是一种特殊的免疫层析技术,也称为免疫沉淀反应。
它将几条具有抗原特异性的抗体抗体与特定的抗原结合,并将胶体金粒子(通常在0.2-2.0mm的大小范围内)与该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结合在一起。
两种抗原抗体复合物定向地沉淀在二次免疫层析板上,形成条带,用
乙醇染色。
在有特定抗原存在时,当抗体结合并产生抗原-抗体复合物时,胶体金粒子也会结合在复合物上。
因此,当试样中存在特定的抗原时,胶
体金粒子会凝聚形成沉淀,以形成可见的条带。
经乙醇染色可以更清楚地
看到抗原。
实验六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PPT课件
![实验六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499b7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3.png)
胶体金的制备及性质
01
详细介绍了胶体金的制备方法和性质特点,包括其光学性质和
稳定性等。
胶体金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02
探讨了胶体金在免疫分析、生物传感器和药物载体等方面的应
用和研究进展。
胶体金标记技术
03
介绍了胶体金标记技术的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其
在免疫分析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THANKS FOR WATCHING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图像分析
通过观察不同时间点的试纸条照片, 分析颜色变化和显色情况,判断实 验结果的准确性。
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 理和分析,得出更具有科学性和客 观性的结论。
结果讨论与解释
结果解释
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对实 验原理、操作步骤和误差来源进
行深入探讨和解释。
结果讨论
在临床诊断中,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常用于检测妊娠、糖尿病、肝炎等疾病的标志 物。
03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
01
02
03
抗原
用于制备胶体金的特异性 抗原,如病毒、细菌、毒 素等。
抗体
用于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 抗体,通常为多克隆抗体 或单克隆抗体。
胶体金
制备胶体金所用的金盐, 如氯金酸。
实验材料
硝酸纤维素膜
行性和实用性。
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胶体金免 疫层析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 特异性,且操作简便,适用于现场快速Leabharlann 测和临床应用。技术优缺点分析
快速
检测时间短,可在几分钟内得到结果 。
简便
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和设备 。
技术优缺点分析
灵敏度高
能够检测低浓度的目标物质。
[医学]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医学]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c232dc719e8b8f67c1cb9d7.png)
◊ 在其后的20年中,免疫层析产品得到了快速 的发展:
项目 早孕检测 毒品检测 疾病检测
所占百分比 90%以上 80-90% 30-40%
◊ 快速,定性 10分钟以内就可得到检测结果。
◊ 无需设备 一根检测条就能完成检测
◊ 准确、灵敏 灵敏度可以达到10-9数量级
◊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疾病诊断,食品安全,药物检测,DNA检测
1978年geoghega发现了胶体金标记物在光镜水平的应用
+ 胶体金结构:
胶体金颗粒由一个基础金核 (原子金Au)及包围在外的双 离子层构成,紧连在金核表面 的是内层负离子(AuC12-), 外层离子层H+则分散在胶体间 溶液中,以维持胶体金游离于 溶胶间的悬液状态。
∆染色—不同粒径,不同颜色
出现了全新的免疫学理论 从分子水平对免疫系统进行研究
抗原抗体——钥匙和锁的 关系
抗体能够特异性的结合 抗原的活性位点。
基因工程指按人们意愿设计,通过改造基因 或基因组而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从而获 得新的品种货或产品。
意义:可以稳定的获得人类所要的蛋白。
◊ 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个免疫层析产品诞 生——用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测 定。
粒径 2~5nm 10~20nm 30~80nm
颜色 橙色的 酒红色 紫红色
∆ 胶体的特性—充分的溶解性,良好的流动性
∆吸附能力—在不改变蛋白性质的情况下,稳 定迅速的吸附蛋白
+ 胶体金在电镜水平的应用 + 胶体金在光镜水平的应用 + 胶体金在流式细胞仪中的应用 + 免疫印迹技术
什么叫硝酸纤维素膜? 以硝酸纤维素为基质,经过匀浆,滚筒铺膜,
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 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 抗原产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正常 情况下,这种生理功能对机体有益,可产 生抗感染、抗肿瘤等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 稳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0b867dcda38376baf1faeec.png)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简介
Colloidal gold (enhance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y (GICA) 以免疫学的高度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作为反应基础 以胶体金颗粒作为显示标记物 应用层析法的反应形式,以硝酸纤维素膜作为载体制备
EASYSWEET-培训资料
铁。到妊娠后半期,铁的最大吸收率可达40%,仍不能满足
要求。 因此,孕期若不补充足够的铁,孕妇极易发生缺铁性贫 血。
北京易斯威特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8
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主要临床表现
皮肤粘膜逐渐苍白,尤以唇、口腔粘 膜及甲床最为明显。 伴有易疲乏、不爱活动、精神不振、 对周围环境反应差、烦躁不安、注意 力不集中、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 症状。 年长患儿可自述头昏、眼前发黑、耳 鸣等。部分患儿还可有异食癖(如嗜食 泥土、墙皮、煤渣等)。
染性疾病。
更重要的一点是:胎儿及婴幼儿时期铁缺乏,甚至无法 被日后的补铁所逆转。
北京易斯威特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10
什么是铁蛋白(Ferritin)
铁蛋白为机体内一种贮存铁的可溶
组织蛋白,是一种棕色的含铁蛋白,含
铁量为23%,分子量约750kDa,它是一 种直径为12~14nm的球形蛋白,主要在 肝脏合成。 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铁蛋白,但
血红蛋白
北京易斯威特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17
铁蛋白与其它实验指标组合对铁营养状况的综合分析判断
铁蛋白 正常 正常 血红蛋白 正常 减低 元素铁 正常 正常 解 释
正常 ①IDA恢复期,铁储备先行增高,但受红细胞生命周期影响,血红蛋白尚未恢复正常。 ②贫血合并感染 ③其它原因的贫血 ① IDA恢复期,铁储备先行增高;但受红细胞生命周期影响,血红蛋白尚未恢复正常; 受多因素影响的即时循环铁暂时减低。 ②贫血合并感染 ③其它原因的贫血 受多因素影响的即时循环铁减低,注意定期观察铁蛋白变化 体内储备的铁耗竭,ID期。 体内储备的铁耗竭,受多因素影响的即时循环铁也同时减低 IDA缺铁性贫血期,但受多因素影响的即时循环铁正常。 IDA缺铁性贫血期。
实验六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实验六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bba34b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4.png)
原理:利用胶体金 颗粒与抗体或抗原 结合形成免疫复合 物通过层析技术进 行分离和检测。
胶体金颗粒具有高 灵敏度、高稳定性 和易于观察的特点 。
应用领域:广泛应 用于医学、生物技 术、食品检测等领 域。
历史和发展
1971年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首 次被提出
1980年代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开始应用于临床诊断
05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应用案例
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快速检测:用于 快速检测传染病、 肿瘤标志物等
定量检测:用于 定量检测激素、 药物浓度等
早期诊断:用于 早期诊断某些疾 病如阿尔茨海默 病等
疾病监测:用于 监测疾病进展和 治疗效果如糖尿 病等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准备实验材 料:胶体金 免疫层析试 纸条、样本、
缓冲液等
样本处理: 将样本进行 稀释、离心
等处理
加样:将样 本加入到试 纸条的加样
孔中
孵育:将试 纸条放入孵 育器中设定 合适的温度
和时间
观察结果: 在孵育结束 后观察试纸 条上的颜色 变化判断结
果
数据分析: 根据实验结 果进行数据 分析和报告
撰写
实验结果分析
稳定性好:胶体金颗粒不易氧化 稳定性好
技术局限性
灵敏度较低:胶体金免疫层析技 术灵敏度较低难以检测到低浓度 的抗原或抗体。
检测时间较长:胶体金免疫层析 技术检测时间较长需要等待一定 时间才能得到结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பைடு நூலக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特异性较差:胶体金免疫层析技 术特异性较差容易发生交叉反应 导致假阳性结果。
1990年代胶体金免疫层析技 术逐渐成熟广泛应用于传染病、 肿瘤等疾病的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PPT课件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20375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4.png)
用于检测生物样本中药物残留,如抗生素、化疗药物等,评估药物 治疗效果和预防药物滥用。
生物分子检测
用于检测生物样本中特定的生物分子,如抗原、抗体等,辅助诊断疾 病和研究生物过程。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小分子抗 原和抗体的检测,对于大分 子物质如蛋白质、细胞等的 检测效果不佳。
成本较高
虽然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试 剂成本相对较低,但仪器设 备和生产工艺的成本较高, 导致整体成本较高。
对环境因素敏感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检测 结果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如 温度、湿度等,需要在一定 的条件下进行操作。
抗体或抗原的纯化
通过亲和层析、凝胶过滤等方法去除杂质,获得纯度较高的抗体或 抗原。
抗体或抗原的标记
将抗体或抗原与胶体金颗粒结合,形成抗体-胶体金或抗原-胶体金 复合物,以便后续检测时能够与目标物质发生反应。
制备胶体金与抗体或抗原的结合物
1 2
胶体金与抗体或抗原的结合
通过物理吸附、化学键合等方法将抗体或抗原固 定在胶体金颗粒表面,形成结合物。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PPT课件
目 录
•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概述 •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基本组成 •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制作过程 •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优缺点 •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应用实例
01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概 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基于 胶体金标记和免疫层析原理的快 速检测技术。
结合物的纯化
通过离心、超滤等方法去除未结合的抗体或抗原, 获得纯度较高的结合物。
3
结合物的稳定性
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加入稳定剂等手段,提 高结合物的稳定性,以确保其在存储和使用过程 中性能稳定。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原理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8ef2a2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7.png)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原理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分离技术,它利用胶体金颗粒与抗原或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实现对生物分子的快速、准确检测和分离。
胶体金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分散性和表面活性,因此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将胶体金颗粒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形成胶体金-抗原/抗体复合物,然后通过免疫层析技术将目标分子与其他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分离开来。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因此在临床诊断、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制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样品处理、制备试剂、样品加载、洗涤和检测等几个步骤。
首先,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将目标分子从样品中提取出来。
然后,制备胶体金-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将其加载到固相载体上。
接下来进行洗涤步骤,将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去除,最后通过检测手段对目标分子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优势在于其操作简便、快速高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同时,由于胶体金颗粒的小尺寸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得该方法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临床诊断中,可以利用该技术对各种疾病标志物进行检测,实现快速、准确的诊断;在生物学研究中,可以用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的检测和分离;在生物制药领域,可以用于药物的质量控制和疫苗的研发等方面。
总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灵敏的生物化学分离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将在临床诊断、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制药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简介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原理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简介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124b53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0.png)
保护层
玻璃纤维
纸
GICT
猪痢疾
胶体金试剂条实验操作
•样品制备:
•组织样品处理:按常规方法取病变组织器官制成1:2(W/V )组织悬液,反复冻融3次后,离心,上清液即为待
测样品。
•肛拭子处理:按常规方法处理即可。
•实验步骤:
•将密封袋打开,取出试纸条。
•取40ul 待检样本加在试纸条/板的•加样区,在加样区滴加1滴稀释液。
•
30分钟内观察并记录试验结果。
•结果判断:
•阳性结果:观察窗T 、C 线均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
•阴性结果:观察窗仅C 线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
•无效结果:观察窗未出现紫红色条带。
谢!Thank yo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结果判定:
1、禽流感H9亚型抗原检测试纸卡:两条红线,阳 性;一条红线,阴性;无红线,试纸失效。
2、禽流感抗体检测试纸卡:两条红线,阳性;一 条红线,阴性;无红线,试纸失效。
3、磺胺嘧啶残留检测试纸卡:两条红线,阴性; 一条红线,阳性;无红线,试纸失效。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系统,边检口岸,农 牧类院系和研究所
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犬细小病毒等)
环境
环保监测部门,研究 有害物质超标 机构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检测中心, 农兽药残留(磺胺类、瘦肉精等),大肠
各监管部门
杆菌,黄曲霉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胶体金
胶体金(colloidal gold)也称金溶胶(goldsol),是金盐被 还原成原子金后形成的金颗粒悬液。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构成
样品垫
金标垫
膜
吸收垫
衬板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类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GICA有三种反应模式:夹心法,间接法,竞争抑制法。 夹心法反应原理
实验材料:
1、禽流感H9亚型抗原检测试纸卡 2、禽流感抗体检测试纸卡 3、磺胺嘧啶残留检测试纸卡 4、禽流感H9亚型病毒阳性对照 5、禽流感H9亚型病毒阴性对照 6、禽流感抗体阳性对照 7、磺胺嘧啶残留阳性对照 8、磺胺嘧啶残留阴性对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实验步骤:
1、加被检样品:100 ul/孔,阳性、阴性对照。 2、5min后观察结果。
B 阳性
C 阴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间接法反应原理
B 阳性
C 阴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竞争抑制法反应原理
阴性弱阳性Fra bibliotek阳性检测线颜色强度与SD浓度负相关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目的:掌握间接试纸卡的检测原理,操 作方法及结果判定方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疾病的快速诊断及药物残留分析
GICA是一种新型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结果 清晰,可通过肉眼判定结果、无需复杂操作技巧和特 殊设备、灵敏度高、无污染、携带方便等优点。 己成 为临床快速诊断领域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在发达国家 己得到广泛应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 GICA)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20世纪80-90年代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乳胶凝集试验、单克隆抗体技术、胶体金免疫 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基础上发展了新型体外诊断 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 GICA)。
类别
应用领域
检测的物质
人类医学 各 级 医 院 , 血 传染病(乙肝五项,HIV, SARS等)
站断商中检,CD心系C;统,防家;疫庭边站自检,检口诊;标 白等志)物(AFP、肌钙蛋白、粪便血红蛋
岸;公安系统.
女性妊娠 hCG(早孕)
毒品(吗啡,K粉,摇头丸,冰毒)
农牧业
畜牧兽医站, 商检 传染病(禽流感,链球菌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基础金核 ➢双离子 内层负离子(AuC12-) zeta电位
外层离子层 H+分散在胶体间的溶液中 zeta电位可以使胶体金颗粒之间相互排斥,以维持 胶体金的稳定状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胶体金颗粒对蛋白质有很强的吸附 功能,而不被坏其生物活性,可以与蛋白 质等(葡萄球菌A蛋白、免疫球蛋白)等 非共价结合,形成胶体金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