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味”与“悟”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要:“味”与“悟”的理解,就是我们对诗歌隐含之意的探索和剖析,从而得到诗歌以外的感悟,达到物与我双向超越的手段,或者说是途径。二者的关联不在与谁先谁后,谁主谁次,而是我们对文外之意共同感悟和体味。

关键词:司空图、顿悟、韵外之致、妙悟

正文:

唐代司空图说:“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言韵外之致耳。”这里的“味”指韵味,司空图把辨明诗歌语言内含的韵味作为评论诗的前提,进而透过诗的语言意象,洞悉其言外之意。然而“以味言诗”,在中国古典诗学中并非司空图所独创,早在六朝时代,刘勰就提出合乎法度、言辞简练的作品应该“味飘飘而轻举,情晔晔而更新”,味道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情趣盎然而又格外清新。其后钟嵘提出“滋味说”的诗歌鉴赏的理论,在《诗品序》里,他从诗体的演进入手,以味之有无多寡考察四言之衰、五言之盛的原由,指明语言文字诸形式带给人的审美感受。后来,把“味”引入诗歌批评理论的更多。白居易评论元九诗:“韵高而体律,意古而词新。予每咏之,甚觉有味,虽前辈深于诗者,未有此作。”提出韵高体律,意古词新,只是一种物态形式,一旦接受者“甚觉有味”,就有了“味”存在的价值。清人刘熙载谈到词的语言时如是说:“澹语要有味,壮语要有韵,秀语要有骨。”体现了诗语的一种相摩相荡、相辅相成的关系。不管诗人采取何种表达手段,组织何种语言,但是重要的都是为了体会出韵味,否则,迫新逐奇,枯燥乏味,就会失去感动人的力量。

那么何谓之“悟”?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以禅衡诗的诗歌理论,而“悟”是禅宗的第一要义,于是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严羽以禅衡诗的核心观点。

他说:“禅家者流,乘有大小,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故论诗如论禅,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夫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也就是说诗不从学力中来,亦不从理智中来。如果不多读书,多穷理,就不能极其至。极其至,就是达到最高阶段。最高阶段,就是“悟”。由此可知,他所谓“悟”,是以读书穷理为平时修养的基础。由此而获得“妙悟”,写出的诗,亦无造作之意。

味与悟都是从唯心观念上来理解诗歌意境的方式。人们从诗歌的表层去品味其中的韵味,正所谓“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言韵外之致耳。”悟则是从禅学的角度通过“顿悟”或“渐悟”去品味诗歌的含义。

然而,诗之味可品,而悟之则难。可以说品“味”是参“悟”的基础,然而严羽所说:“近代诗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则是说诗中所表现的只是文字的功夫、学识和思想,而没有灵感。也就是说没有参“悟”的必要。

总而观之,“悟”与“味”皆是品析诗文的一种方法,二者虽然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但是其意义都是相当深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