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货币需求

合集下载

第十章-货币需求

第十章-货币需求
• P代表价格水平,Y代表交易量(商品和劳务的总产出) • P×Y(总支出P×Y,经济体的名义总收入或名义GDP) • 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即货币周转率 • M代表一定时期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 费雪侧重货币的交易功能(交易方程式)
M *V P*Y
• 意义:认为人们需要货币并不是货币本身,而是 因为货币可以用来商品和劳务,满足人们的愿望, 即最终都将用于购买。
M (1/V )PY
• 人们持有的货币数量M就等于货币需求量Md • K——代表1/V(由于V是常量,所以1/V仍是常量)
M d k * PY
• 结论:货币需求仅仅是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 需求无影响。
• 问题:货币流通速度V是一个常数吗?(不是, 见图1))
图1:美国的货币增长(M2的年增长率)与 经济周期1950-2008
货币需求量减少;通货紧缩,货币需求量增加; • 3.利率与金融资产收益率:负相关 • 4.心理及习惯等因素:心理稳定状况影响消费、投资
偏好决策行为,从而影响手中持有货币的意愿和数量, 影响货币需求量波动。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古典货币数量论 • 费雪、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和A.C.庇古
• 3.一般物价水平:P,正相关
• 4.分配结构
• 5.货币流通速度:V,负相关
• 6.信用发达程度:支付手段发达程度,负相关
• 7.其他因素

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Md=PQ/V
• 从交易角度看,Md与商品及劳务总量PQ成正比

与流通速度V成反比。
(二)微观角度
• 1.收入水平:成正相关 • 收入增减;取得收入间隔时间 • 2.市场价格水平:负相关 • 预期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倾向于实物替代货币,

第六章货币需求

第六章货币需求

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综合评价
考察对象演变:从金币——纸币——一切 可能金融资产 考察范围扩大:宏观总量——微观主体行 为的持币动机 对影响货币需求量分析深化:总支出—— 利率 f(Y)——》f(Y,r)
货币需求=人口×人均所需钱币数量
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
M=PT/V M-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PT-商品价格水平×流通中商品数量 V-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 前提:金币流通 局限:只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一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1)现金交易说-交易方程式(美国经济学家欧 文•费雪) MV=PT M表示货币的数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 物价水平,T表示交易总量 交易方程式主要说明M决定P,但当把P视为给定 的价格水平时,这个交易方程式也就成为货币需 求的函数: M=1/V*PT 总交易量与所需名义货币量具有一定比例关系 1/V
6社会商品可供量 社会商品可供量就是待实现商品的总量。 社会商品可供量越多,流通所需要的货币 越多。 7一般物价水平 在社会商品可供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一定时, 一般物价水平越高,流通所需要的货币越 多。
8人们的预期和偏好 人们对未来经济情况的预期主要包括:对市 场利率、物价水平、投资收益率的预期。 对各种金融资产的偏好:主要是对货币和其 他非货币金融资产的不同偏好。
货币需求种类
主观货币需求 -客观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 -真实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 -资金需求 货币和资金的区别:存在形态不同:货币只能存在于货币形 态,而资金存在于货币形态,还存在于实物形态;运动过 程不同:货币运动的程序是“商品-货币-商品”,而资 金运动过程是“货币-商品-……价值的增值过程……商 品-货币”;需要量的规律不同;货币资金具有双重性, 即它既是作为资金的货币,又是作为货币的货币。 联系:资金的总价值总是以一定的货币量来表现;资金总有 一部分存在于货币形态;各种类型的资金和货币在其各自 运动中可以转化;流通中的货币量大部分为资金运动服务, 且资金循环的一头一尾都与货币的流通交织在一起;各种 类型资金紧张往往又集中在货币资金上表现出来。

金融学第九章货币需求

金融学第九章货币需求

入则是具有高度稳定性的恒久收入,是决定货币需
求的主要因素。
弗里德曼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的区别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是以利率的流动性偏好为 基础的,认为利率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而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较低, 即对利率不敏感。
鲍莫尔模型(存货管理模型)
修正凯恩斯“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的观点

鲍莫尔认为:即使是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也是利率的递减 函数。

即使在交易动机之下,人们也不会完全持有现金,而是也 会持有非现金资产,待需要交易的时候再将非现金资产转 换成现金。 但这种安排会产生“转换成本”,或“经纪人费用”。
现金余额数量说结论
货币需求是人们希望以货币这种形式持有其财富
的愿望,因此取决于个人财富总额和人们以货币 形式保有财富的比例(K)。而个人财富又取决于 名义国民收入。因此在K被视为常数时,货币需 求量取决于名义国民收入。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区别
MV=PT
研究方法不同
M=kPY
宏观视角,研究全 注重分析微观经济 社会的货币需求量 主体的持币动机

人力财富(human wealth)



人力财富转化为现实收入的条件是就业。 人力财富带来的收入是不稳定的。
总财富中扣除人力财富的部分,主要指物质性财富。 非人力财富同样具有获得收入的能力。 非人力财富带来的收入具有相对稳定性。

非人力财富(nonhuman wealth)

2、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例:一般地说,人力 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则货币需求就 相对越多。 3、货币及其他资产的收益:其他资产的收益是人们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所以,其他资产的收益率 越高,货币需求就越少;反之,其他资产的收益 率越低,则货币需求就越多。在弗里德曼的货币 需求函数中,被作为机会成本变量的主要有债券 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及实物资产的 预期收益率(即预期物价变动率)。

华东理工大学货币银行学第十章 货币需求

华东理工大学货币银行学第十章 货币需求

3.托宾资产组合理论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托宾在他的论文中用投资者 规避风险的行为动机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作了 重要拓展,提出了对投资活动和金融管理有深远 影响的资产组合理论。
托宾认为,人们在选择资产组合时,不仅要考虑 各种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而且要考虑到风险。
第四节 现代货币数量论
一、新货币数量论的主要内容 弗里德曼理论一方面采纳了凯恩斯学派把货币作
预防性货币需求来自于人们对未来事物不确定性 的考虑。
2.惠伦立方根定律
最佳的货币持有量的影响因素: (1)非流动性成本。 (2)持有预防性货币余额的机会成本。 (3)收入和支出的平均值及变化情况和变现的可能
次数。
2.惠伦立方根定律
立方根定律或惠伦模型: 总成本C最小时的预防性现金持有量M
M 3 2bS 2 r
若令
,公式可写作:
1 2 1
M b 3 S 3 r 3
2.惠伦立方根定律
公式表明最佳预防性现金持有量与非流动性成本 (变现手续费)和净支出方差正相关弹性值分别为 和1/3 ,2/3与利率负相关,弹性值为 -1/3。
在惠伦模型中,收入对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影响是 通过净支出的方差间接表现出来的,因而,收入 和支出的数额和次数是影响净支出方差的主要变 量。
提出通胀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 超过GDP的增长率,主张国家控制货币供给以及 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三、现金交易说和现金余额说的区别
第一,交易方程式强调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剑桥方程式强调货币的资产功能,强调人们保有货 币的动机和数量。
第二,交易方程式从全社会角度,讨论满足社会商品交易 的货币量状况,并分析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剑桥方程式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的角度研究货币 需求,把货币作为一种财富或资产的角度进行研究,具有 动态研究的特性。

经济学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

经济学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

2021/7/6 返回
经济学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
14
3、 两个货币需求方程式的比较 首先,剑桥方程式与交易方程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如果设剑
桥方程式中的Y代表费雪交易方程式中的交易量T,那么, 不管人们保留货币是为了方便交易或是作为一种财富持有方 式,货币持有量总可以表示成交易量PT的某个份额。这时 M =KPY,同时MV=PT,所以有K=1/V。剑桥方程式中 的K不过是费雪方程式中V的倒数,即人们所保持的现金占 整个交易的比例。
2021/7/6 返回
经济学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
17
(三) 货币数量说在经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货币数量说是一个发展历史悠久的货币理论,特别是近代的
货币数量说在经济学发展史上影响 巨大,它开创了研究货币需求的四个崭新视角: 第一,从货币对其持有者的效用来说,发展了研究经济主体
持币原因的货币需求动机理论; 第二,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角度,发展了货币需求决定与
第一节货币需求概述第二节货币需求理论第三节中国的货币需求问题20188222返回第一节货币需求概述货币需求理论主要论述的是货币持有者保持货币的动机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和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货币需求对物价和产出等实际变量的影响
第九章 货币需求理论
本章重点问题
1、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 额数量说的内容和比较。
2021/7/6 返回
经济学第九章货币需求理论
3
二、货币的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是表达货币需求量与决定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之间
的关系的方程式,通常将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 变量,而将货币需求本身作为因变量。其一般形式为:
Md= fX 1,X2, X ,n其中 X1,X2,X代n 表影响货币需求的各因素。

第十三章-货币需求

第十三章-货币需求
金融学院





货币需求
第十三章 (二)货币需求函数
式中,M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P表示物价水平,rb表示债 券的预期收益率,re表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表示物价水平的 预期变动率,也就是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W表示非人力财 富占总财富的比例,Y表示名义恒久性收入,u表示影响货币需 求的其他因素。
1 ⋅ dp , w, Y, u) M = f(P, rb , re , p dt
金融学院





货币需求
第十三章 二、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一)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
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货币需 求。这一货币需求的数量主要决定于收入的数量,且与收入的 数量成正比。 (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 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为应付那些意料之外的支出而产生的货 币需求。这一货币需求也主要决定于收入的数量,而且也与收 入的数量成正比。
金融学院





货币需求
第十三章 五、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
1956年,米尔顿·弗里德曼发表《货币数量说的重新表述》 一文,以货币需求理论的形式,提出新货币数量说。 (一)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1、总财富 总财富(包括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是制约人们货币需 求量的规模变量。但是,由于总财富无法用货币来加以直接地 测量,因而它以恒久性收入为代表而成为货币需求函数中的一 个变量。


行Leabharlann 学货币需求第十三章
2、预防动机:应付经济生活中未来的不确定性,如意外支出、 收入波动等。 一般人们实际持有量比之与其需求量总会多一些。 3、投机动机:将货币用于投资活动,涉及货币的贮藏功能。 4、三种动机与货币职能间的关系 交易动机首要,源于货币的基本职能。 贮藏手段孕育投机动机,预防动机。

第九章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九章 货币需求与供给
的一个突破。
19
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是基于其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
论》一书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凯恩斯详细分析了人们持币的各种动机。按照《通论》的分析,
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包括:持币的交易动机、持币的谨慎动机
和持币的投机动机,相应地人们持币的需求包括:货币的交易
需求、谨慎需求和投机需求
平、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周期形成的对执行流通手
段与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的需要量。又称货
币必要量。
3
货币需要量可区分为名义货币需要量和实际货币需
要量。
名义货币需要量:指按当前价格计算的货币需要量,
它以货币单位(如“元”)来表示。
实际货币需要量:剔除物价的影响,以货币实际对
应的社会资源即商品和劳务来表示。
通货数额称为“现金余额”。
16
(2)剑桥方程式
M d K PY
式中,
K:为人们意愿以货币这种形式持有的财富占总财富
的比例;
Md :表示名义货币需求;
Y:名义国民收入;
P:为价格水平。
17
结论
由于剑桥方程式仍以充分就业为假设,即Y在短期
内不变;人们以通货形态保存财富以备购买的数
额是一定的;因此,如果流通中货币数量增加,
1、理论观点
十分重视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认为人们需要货币并不是货
币本身,而是因为货币可以用来交换商品和劳务,满足人
们的欲望。即最终都将用于购买。因此,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的货币支出总量与商品、劳务的交易量的总值一定
相等。
11
2、现金交易方程式
MV PT
M:一定时期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金融学课件10 第十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金融学课件10 第十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机会成本变量
Md:名义货币需求。
P:价格指数
rm :货币收益率。
rb:债券收益率。
re:股票收益率。
1 dP P dt
价格水平的预期变动率。
W:非人力财富与人力财富的比率。
y:“恒久收入”,代表财富
u:影响持有货币效用的其它随机因素,如偏好、与货币有关的制度变化等。
一、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剑桥方程式—现金余额说
货币视为 一种资 产,可构成财富
是否愿意持有货币是 取决于什么呢??
货币具有储藏 手段的职能
可替代资产的 预期收益率
现金余额说
•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所持有的货币数量论观点 •主要观点:货币不仅具有交易媒介职能,还具有价值储藏职能; 认为人们的财富水平和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也影响货币需求。
市场利率>正常利率
预期利率下降 (债券价格上涨)
持有债券
货币需求 减少
市场利率<正常利率
预期利率上升 (债券价格下跌)
持有货币
货币需求 增多
货币需求函数
•M1:交易、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递增函 数 •M2: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r)的递减函数 •L1和L2是作为“流动性偏好”函数的代号
一、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1. 财富总额及构成的变化 用恒久性收入来代替总财富。 所谓恒久性收入,是指预期在未来年份中获得的平均收入,一般指预期在 较长时期中(3年以上)可以维持的稳定收入流量。因此,恒久性收入相 对稳定。 恒久性收入(Yp)与货币需求正相关 财富构成:财富可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类。 人力财富是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包括一切先天的和后天的才能与技术, 其大小与接受教育的程度紧密相关; 非人力财富是指物质性财富,如房屋、生产资料、耐用消费品等各种财产。 用W表示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即来自财产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 非人力财富占比与货币需求负相关

第九章 货币需求

第九章 货币需求
L L 1 (Y ) L 2(r) L (Y ,r)
式中,L表示货币需求总量,Y表示国民收入,r表示市场利率
12
第三节 货币需求的含义
四、剑桥方程式
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马歇尔和庇古,从研究人们为何保存货币及保存
多少货币为适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即剑桥
方程式:
Md KPY
式中: Md表示名义货币需求,K表示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收入 的比例,P表示物价水平,Y表示总收入。
13
课堂练习
选择题
1、在信用发达的国家,占货币供应量最大的是: ( ) A.纸币 B.硬币 C.存款货币 D.外汇 2、凯恩斯的货币理论认为,当市场利率无限高时,人们的货币需求水平将: (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都不对 3、货币预防动机需求与利率之间存在( )关系。 A.同向变动 B.反向变动. C.相等 D.不确定 4.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受利率影响的货币需求是( )。 A.交易性货市需求 B.预防性货币需求C.投机性货币需求C.谨慎性的货币需求 5.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利率低于“正常”水平时,人们预期债券价格( ) ,货币 需求量( ) A..上升,增加 B.上升,减少 C.下跌,增加D.下跌,减少
11
第三节 货币需求的含义
三.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出于三种动机: 第一,交易 动机,即经济单位、个人及家庭为应付日常的交易支付,在 收入和支出的时间间隔内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第二, 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持有货币以应付一些未曾预料的 紧急支付(储存货币)。 第三,投机动机,保存货币遇到有 利可图时进行投机活动(持有地产、债券、股票、黄金)。
财产或收入的一种需要的总和。也可理解为微观货币需求的总和

《金融学基础(第2版)》第6章:货币供求与均衡(2024版)

《金融学基础(第2版)》第6章:货币供求与均衡(2024版)
(二)货币需要量的测算 1. 现金需要量的测算 2. 存款货币需要量的测算 3. 总体货币需要量的测算
7
第二节 货 币 供 给
一、货币供给的概念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
货币供给是指一国经济中货币投入、创造和扩张(收 缩)的全过程,它是一个动态概念。其主要内容有: 货币供给量及层次的划分;货币供给机制;货币供 给的决定因素。
四、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
(一)调整货币供给量 (二)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三)较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四)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14
本章小结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收入 和资产的一种需求,也就是一种由货币需求愿 望和货币需求能力相互决定的特殊需求。
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有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和 西方经济学主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当货币供给量与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不一致时,就 出现了货币失衡现象。一般而言,货币的非均衡或失衡有 两种情况:一种是货币不足即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表现为 经济停滞增长或负增长,商品严重积压,失业率上升;另 一种是货币过多即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表现为商品不足, 物价迅速上涨,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17
案例讨论
【案例一】 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
讨论题
你认为我国应如何控制流动性过剩?
【案例二】 中国的“超额”货币需求现象
讨论题
我国的超额货币需求如果合理,货币供给是否要适 应这个现实?该怎样做?
货币均衡的实质是市场上商品供给和用货币购买力表示的 商品需求之间的均衡。
11
二、货币容纳量弹性
货币供应量同货币需要量在一定限度内的偏离 不至于引起市场物价和币值较大的波动,或者 说,两者在一定幅度内的偏离能够为经济运行 所容纳,这种现象称为市场货币容纳量弹性, 或称为货币供应量弹性。 货币容纳量弹性(Me)的计算公式为

货币需求优秀课件

货币需求优秀课件
是持有货币旳机会成本。
3.商品或劳务旳价格 4.金融服务旳便利性 5.心理和习惯原因 (二)宏观货币需求旳影响原因 1.商品和劳务旳总量及构造 2.物价总水平 3.货币流通速度 4.人口数量、人口密集程度、产业构造、交通运送情况等客观
原因
为何持有货币?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需求理论至少应该包括四个层面旳含义:
第一,货币旳功能。无非是推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旳交易功 能以及发挥储备手段旳价值储备功能;
第二,持币动机。货币旳功能决定货币旳动机,人们旳货币需 求决定于他们旳多种持币动机,人们对货币旳需求大致可分为 对交易媒介旳需求和对资产形式旳需求;
第三,持币动机旳影响原因; 第四,持有多少货币。 货币需求理论研究旳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旳经济条件下,
二、货币需求旳一般分类
1.按照货币需求旳主体不同划分为微观货币需求和宏观货币需求 微观货币需求是指个人、家庭、企业等经济单位在一定旳财务约束下,在
一定旳时期内因生活或生产经营活动而应该持有旳最为合适旳货币量。 宏观货币需求是指一种国家或地域在一定旳时间内,为满足经济发展和商
品流通所必需旳货币量。 微观货币需求是宏观货币需求研究旳基础和出发点,宏观货币需求是微观
需求正比于名义收入旳结论,剑桥经济学家将该结论体现为下
列旳方程式,将上述两式相加,得到:
Md=kPY
Md=Md1+Md2=k1*PY+k2*PY=kPY(k=k1+k2)
这就是著名旳现金余额方程式,又称为剑桥方程式。其中Md是
保持在人们手中旳货币量。式中Y代表不变价格表达旳实际国
民收入,P代表价格水平,PY代表名义国民收入。
(二)现金余额数量说——剑桥方程式

金融学第八章货币需求

金融学第八章货币需求
举例说明区别
名义货币需求[Mad] :考虑物价变动的影响
真实货币需求[Md/P]:扣除物价变动的影响
就是以某一不变价格为基础计算的商品和劳 务量对货币的需求。
金属货币时期:
二、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指的是,单位同名货币在 一定时期内媒介商品交易时周转的次数,它 反映了货币在媒介商品流通时所发挥作用的 频率和强度。
被交易商品和劳务的总价值
M:一定时期内流通货 币量的平均数; V:货币流通速度;即 货币周转率,即一元货 币每年用来购买最终产 品和劳务的平均次数
P:各类商品价格加权 平均数; T:各类商品交易总量, 也可看作产出总量。
费雪认为:[假设条件]
1. 货币流通速度V决定于技术条件,与流通中 的货币量不存在可以发现的关系。
V由经济中影响个人交易方式的制度、社会惯 例、个人习惯、技术发展状况以及人口密度等因素 所决定的。由于这些因素在短期内是稳定的,在长 期内变动也极慢,因此,V在短期内是稳定的,故 可视为常数。
2.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T 由资源技术条件所决定,变化极小,故T可视为常 数,也与货币量无关。
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主要脉络
对各种货币需求理论的归纳:
1、宏观分析 将货币看作是流通手段,研究在既定的货币流 通速度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实现一定的交易 量需要多少货币数量的问题。
特点是,主要关心市场供给、交易量、收入这类宏观 指标变化对货币需求产生的效应。
2、微观分析 :货币贮藏与流通手段的统一 强调货币的资产功能,从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 和持币行为,考察货币需求变动的规律性,最终将 货币需求归结为一个资产选择问题:即在人们的收 入或财富当中,如何选择货币资产持有量的问题。 注意:微观分析并不否定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 货币需求(精品文档)

(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 货币需求(精品文档)

第十一章货币需求、供给、均衡第一节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及其种类概念: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是一个存量概念,执行了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储存手段职能。

分类:1.主观货币需求与客观货币需求主观货币需求:指人们在主观上要占用的货币量,是一种无约束的需求。

客观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经济主体究竟需要多少货币才能满足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需要,在经济学中,我们研究的货币需求是指客观货币需求。

2.宏观货币需求与微观货币需求宏观货币需求:是从一个国家的社会总体出发,探讨一国需要多少货币量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

微观货币需求:是从社会经济个体出发,研究个体社会经济单位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所需要持有的货币量。

微观货币需求的总和往往大于宏观货币需求,货币理论主要关注宏观货币需求。

3.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社会各经济部门当时所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

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那部分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综上所述:经济学中研究的货币需求是客观的、宏观上的、实际的货币需求。

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1.价格水平:在商品和劳务量既定的情况下,价格越高,用于交易和周转的货币需求量就越大,价格与货币需求量呈正比关系。

2.收入水平: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正比关系。

3.利率水平:在正常情况下,利率和货币需求呈反比关系。

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呈反比关系,在商品与交易总额一定的前提下,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对货币的需求量越少。

5.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开支占收入的比例。

消费倾向与货币需求呈正比关系。

6.企业、居民对未来利润和价格的预期:若企业预期利润下降,则会减少投资,货币需求量减少。

若人们预期物价下跌,则愿意多持有货币而放弃其他资产,因此货币需求增加。

7.其它因素:三、货币需求理论1.古典货币数量理论主要包括现金交易数量理论、收入数量理论和现金余额数量理论。

第一章货币需求理论资料

第一章货币需求理论资料
➢导

一、什么是金融经济学
金融经济学,就是一门研究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科学。
《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的定义:金融以其不同 的中心点和方法论而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基本的 中心点是资本市场的运营、资本资产的供给和定价;其 方法论是使用相近的替代物给金融契约和工具定价。其 核心内容是有效市场理论、资产组合理论、定价理论、 公司财务。
2020/10/9
金融经济学
(2)微观金融学
研究对象:和个量有关的内容,包括风险、收 益、定价以及影响风险、收益、定价的市场结构 和制度安排。
学 科:现代金融学、金融市场学、公司金 融学、银行经营管理学等。
研究内容: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理论、投资组 合理论、资产定价理论、有效市场理论、金融风 险管理理论、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需求 微观货币需求就是从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
为考察的货币需求。 宏观货币需求就是从一国或地区宏观范围考察的货
币需求。 宏观货币需求不等于微观货币需求的简单加总。
2020/10/9
金融经济学
第二节 早期货币需求理论 一、早期的货币数量说
马歇尔-勒纳弹性理论(30年代);
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理论(1922年);
阿夫塔里昂的汇兑心理理论(1927年);
凯恩斯与爱因齐格的利率平价理论(1930年);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1936);
鲍莫尔的平方根定律(1952年);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50年代)。
2020/10/9
金融经济学
2020/10/9
金融经济学
二、金融经济学与其它金融学科
(1)宏观金融学
研究对象:和总量有关的内容,包括货币、银行、 利息和利息率等。

第九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金融学概论》PPT课件

第九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金融学概论》PPT课件

1.1.2货币需求的分类
主观货币需求和客观货币需求 ❖ 主观货币需求是一种主观欲望,具有无
限性,不是我们研究的对象 ❖ 客观货币需求是各经济主体在一定的约
束条件下应该占有和可以占有的货币量
1.1.2货币需求的分类
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
❖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各经济单位或整个国家在不考虑 价格变动时的货币持有量,是用货币单位表示的货 币量。它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与物价水平成正比, 即物价水平上涨,名义货币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1.2.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 首先,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重视利率的主导作用。 凯恩斯认为,利率变动直接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 在有效需求不足时,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 可以鼓励企业家投资,并通过乘数作用,增加有效 需求,使就业量与国民收入成倍增长。
❖ 其次,由于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投机 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所以货币需求是有限 的。但是,当利率水平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中央银 行通过发行货币来降低利率、刺激经济的意图就会 失败,即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倾向,与货币需求正相关 ❖ 人们的预期和心理偏好
1.2货币需求理论
1.2.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 即货币必要量公式,是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的。 马克思认为: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黄金的 价值,而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所以商品是带着价 格进入流通的;商品价格有多大,就需要多少金币 来实现它;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黄 金却留在流通中,可使其他的商品得以出售,因此,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 流通速度,即M=PQ/V。
加,货币流通速度就会减慢,物价下跌,币值上升;
反之亦然。M=kPY,其中,M代表货币量,即现金余

第9章 货币需求

第9章 货币需求
➢ 公式中的货币流通量总是等于货币必要量,因为马克思认为,货 币的储藏手段职能可以调节货币的流通。
• 马克思在分析纸币流通时指出,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有 流通时才能作为黄金的代表。
• 由于流通所能吸收的黄金量是客观决定的,所以无论向流 通中投入多少纸币,所能代表的也只是客观所能吸收的黄 金量。
• 假定流通中需要10万克黄金,如果投入10万张纸币,那么 一张纸币就代表1克黄金;如果投入20万张,那么每张只 能代表0.5克黄金。从而,价格为1克黄金的商品,用纸币 表示就是要用2张纸币,即物价上涨了一倍。
9.2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 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理论集中表现在其货币流通规律 公式中。
➢ 其货币必要量公式为: ➢ 货币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
➢ 或 M = P·Q/V
➢ 式中:M代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P代表商品 价格水平,Q代表流通中的商品数量,P·Q代表商品价 格总额;V代表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
➢ 2)直接运用这个公式测算实际生活中的货币需求还存在许多操作 上的困难。也就是说,货币必要量公式的计算结果只能是理论分 析中的定性的量,而非实践中可以测量的值。
➢ 3)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反映的是货币交易性需求,即执行流 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要量,不包含执行支付手段、储藏手段职能 的货币需求。
9.3传统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
第9章 货币需求
【知识目标】
• 1. 掌握货币需求的内涵,理解货币需求的不同研究视角。 • 2. 掌握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式和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方程
式的货币需求理论和异同。 • 3. 掌握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政策涵义。 • 4. 了解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情况。 • 5. 掌握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政策涵义。 • 6. 掌握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观点

金融学第14章 货币需求

金融学第14章 货币需求

第14章货币需求1、什么是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它们之间有何异同之处?费雪在1911年出版的《货币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货币需求的费雪方程。

若以P表示价格水平,T表示实物总产出,V为货币流通速度,M为货币总量,则有等式:M·V=P·T,这就是费雪方程式。

在这一等式中,P·T表示名义总收入,或通常所说的GDP,流通速度V 是同一货币在既定时期内媒介商品交换的次数,也就是货币的周转率。

剑桥大学的马歇尔和庇古等经济学家认为,人们之所以愿意持有货币,是由于货币媒介有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的职能。

以表示货币需求量,P和T分别表示物价水平和真实产出,K为货币需求比例,则剑桥方程式可表示为:=K·P·T,将两边同除以K,就得到一个与费雪方程式很接近的公式:=P·T,很明显,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系数K的倒数与费雪方程式中德货币流通速度相同。

虽然两个方程式在形式上很相近,但背后各自的经济含义却相差极大。

第一,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方程式侧重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第二,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和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用货币形式拥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所以对费雪方程式也有人称之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程式则称为现金余额说。

第三,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

费雪方程式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反过来,在交易商品量给定和价格水平给定时,也能在既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得出一定的货币需求结论。

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进行分析的产物。

出于种种经济考虑,人们对于拥有货币存在满足程度的问题;拥有货币要付出代价,比如不能带来收益的特点,就是对拥有货币数量的制约。

这就是说,微观主体要在两相比较中决定货币需求。

显然,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多于费雪方程式,特别是利率的作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金融学-第7章 货币需求

金融学-第7章 货币需求

K可能是变量。
货币流通速度是常数吗? 1915-1999美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
即使在短期,货币流通速度变动也相当剧烈,将其视为常数是 过于简化了。 在30年代大萧条时,货币流通速度明显下降。 1950年之后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变动明显缓和,但1982年之后 在加剧的趋势。
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
区别名义货币需求和真实货币需求固然重要,但根 据实际变化了的情况测算这两种货币需求则更为重要。

三、货币需求和资金需求
1.什么是货币?
指一般等价物。这里指的货币是包括现金和存款在 内的“大货币”。
2.什么是资金?
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断占用和周转的、有特 定目标和用途的、可以增值的一定价值量。
一些片面的说法:
古典经济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现金余额数量论
由剑桥学派的马歇尔和其学 生皮古等人发展起来。 分析的出发点:货币是一种资产,
具有储藏职能,探讨是什么因素决 定人们持有这种资产。
马歇尔提出现金余额说,皮古完成 “剑桥方程式”(皮古方程)。
Alfred Marshall, 1842-1924 Arthur Cecil Pigou, 1877-1959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其货币需求方程为:
M=M1+M2=L1(Y)+L2(r)
式中,M1表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是 收入Y 的函数; M2表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率r的函数; L是流动性偏好函数,因为货币最具有流动性所以 也就相当于货币需求函数。

(a)图所示,曲线L1与利率无关,所以是一条与货币需 求横轴垂直或与利率纵轴平行的直线。但L2则与利率有 关,利率越高,货币需求越少;反之,利率越低,货币 需求越多,所以是一条向右向下倾斜的曲线。 (b)图为L1与L2相加,表现为货币总需求曲线L。

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需求理论
利率和商品供求等经济背景下保持多少货币的机会成本最 小、收益最大等问题 货币需求函数的估计等
2020/5/9
安徽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3
第一节 古典的货币数量论
➢ “货币数量说”(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是指以货币的 数量及其变动来说明货币的价值或一般物价水平及其变动的一 种理论。
一般认为,最早提出货币数量说的是16世纪的法国重商主义者让·博丹 (Jean Bodin)
博丹说:“我发现,今天物价之所以高涨是由于四个或五个原因。其主 要的,或者几乎是唯一的一个原因(以前没有人提过),是黄金和白银 的充裕。”
——门罗编:《早期经济思想》
在货币数量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论 和马歇尔的现金余额数量论。
期中各项开支的实际价值。 r=支付期的利率,假定在整个期间是不变的。 b=个人每次出售债券所付的实际佣金或交易费。
2020/5/9
安徽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25
第二节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发展
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一)交易动机的再认识--平方根定律 推导过程
把这利息收入和手续费用合并在表示净收入总额的式子中
第四,从货币供求相互关系的角度,发展为研究货币供求函数交互 作用和货币供求均衡理论。
2020/5/9
安徽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11
第一节 古典的货币数量论
凯恩斯对货币数量论的改造
货币流通速度不是常数; 货币数量说只有在充分就业(产量一定)的条件下才有可能成立,而
充分就业只是一种特例; 即使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货币数量说的成立还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货币只有交易媒介职能,而没有价值贮藏职能; 有效需求必须与货币数量等比例增长,这一条件决定于流动性偏好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货币需求•选择题1、费雪方程认为()。

A货币流通速度稳定不变B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C物价水平决定货币量D货币量与物价水平无关2、剑桥方程认为()。

A货币供给的变动会引起物价水平同比例的变动B方程中的k是常数C系数k会经常波动D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有关3、与剑桥方程有关的代表人物有()。

A凯恩斯B马歇尔C庇古D亚当•斯密4、剑桥方程与费雪方程的不同之点在于()。

A两者在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上观点不同B强调货币的职能上不同C是从宏观还是微观出发研究问题上不同D对V或k的稳定性观点不同5、凯恩斯认为决定人们货币需求的动机有()。

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避险动机D投机动机6、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认为货币需求量取决于()。

A国民收入B投资C利率D储蓄7、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认为货币需求与()有关。

A恒久国民收入B货币收益率C金融资产收益率D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之比E预期通货膨胀率8、被称为“栖息的货币”的货币是以下哪个理论的内容()。

A现金交易数量说B现金余额数量说C流动性偏好理论D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9、 认为货币的交易需求也与利率有关,并将凯恩斯货币理论模型修正为 帖Ml+M2=Ll (y , i )+L2(i ) 是以下哪一位经济学家的贡献 ? ( )。

A 弗里德曼B 鲍莫尔C 卢卡斯D 萨缪尔逊10、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出现在以下哪一个传递机制中 ? ( )。

A 货币供应量增加-净利率趋于下降B 利率趋于下降-投资需求上升C 投资需求上升-就业量上升D 就业量上升-产出和收入增加• 辨析题1、 ( )费雪方程与剑桥方程实际上是一样的。

2、 ( )费雪方程中的货币是“飞翔的货币”。

3、 ( )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是费雪方程的发展。

4、 (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

5、 ( )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增加。

6、 ( )现金交易数量说强调了人们对货币的主观需求因素。

7、 ( )传统的货币数量说主要是价格水平学说,将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直接联系起来。

8、 ()根据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作为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之一的投机动机是国民收入 Y 的正相关函数。

9、 ( )鲍莫尔模型论证了即使是纯粹作为交易工具的货币,也对利率相当敏感,并随收入提高,且有“规模经济”的特点。

10、 (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以“恒久收入”来代替当前收入作为财富的代表。

11、 ()弗里德曼的理论不同于传统的货币数量说在于:传统的数量说假设货币的流通速度 V 不变,弗里德曼认为的。

• 名词解释 实际货币需求 费雪方程 剑桥方程 预防动机 投机动机 流动性陷阱 恒久性收入 人力财富[ 返回 ]• 简述题[ 返回 ]V 是可以变化[ 返回 ]l 、简述费雪方程的基本内容。

2、简述剑桥方程的基本含义。

3、比较费雪方程与剑桥方程的联系与区别。

4、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5、简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6、简述马克思货币必要量规律成立的前提条件。

7、托宾模型主要解决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的什么问题?[ 返回]• 论述题1、论述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以及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政策含义。

[ 返回]•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B) 2 、(ABD) 3 、(BC) 4 、(BC)5 、(ABD) 6 、(AC)7 、(ABCDE)8、(B)9、(B)10 、(A)二、辨析题1、(F)2、(T)3、(F)4、(F)5、(F)6、(F)7、(T)8、(F)9、(T)10、(T)11 、(T)三、名词解释实际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是剔除了物价变动影响的货币需求。

通常记作Md/P,其中Md是名义货币需求,P是价格水平费雪方程费雪方程式是费雪提出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即MV=PT, M为货币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T是商品总交易量,P是一般物价水平。

剑桥方程剑桥方程式是剑桥学派提出的货币需求量公式,即M=kPY, M为货币量,Y是总收入,P为价格水平,k为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

预防动机预防动机是凯恩斯提出的持有货币的一种动机,是为了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等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投机动机投机动机是凯恩斯提出的持有货币的一种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某一适当时候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货币的动机。

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个命题,即当利率低到不能再降时,货币需求无限大,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持有。

恒久性收入恒久性收入是弗里德曼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消费者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所能获得的平均收入。

利用这一指标衡量财富可以避免受经济波动的影响。

人力财富人力财富是弗里德曼提出的财富的一种形式,主要是指个人的谋生能力。

人力财富向非人力财富的转化受到很大限制,因而其流动性较低。

因此人力财富比重较大的所有者将保持较多的货币以增加其资产的流动性。

四、简述题l 、简述费雪方程的基本内容。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即MV=PT,式中M代表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货币的平均量;V代表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T表示商品的总交易量;P代表一般物价水平,PT即为全社会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交易量。

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V 是随时间的推移而缓慢变化的,在短期内可以将货币的流通速度视为一个常数。

同时和许多其他的古典经济学家一样,费雪也认为通过工资和物价的灵活变动,经济会保持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T在短期内也保持不变。

因此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将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同比例变化。

在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下,货币存量M等于货币需求Me i因此Md=( 1/V )• PT,即货币需求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和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交易量。

而V是一个相对固定的量,因此货币需求就取决于PT o 2、简述剑桥方程的基本含义。

现金余额数量论(剑桥方程式)是由剑桥的经济学家马歇尔、皮古等人发展起来的。

该理论认为,影响人们希望持有的货币额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财富总额,另外还有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和便利程度、利率变动、货币持有者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

该理论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每个人来说,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水平之间保持着一个较稳定的关系。

对整个经济体系来说,也是如此,即Md=k・PY P为价格水平,Y为总收入,k为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

3、比较费雪方程与剑桥方程的联系与区别。

两个方程式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方程式则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2)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3)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

费雪方程式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反过来,在交易商品量给定和价格水平给定时,也能在既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得出一定的货币需求结论。

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的产物。

出于种种经济考虑,人们对于保有货币有个满足程度的问题;保有货币要付出代价,比如不能带来收益的特点又是对保有货币数量的制约。

这就是说,微观主体要在两相比较中决定货币需求。

显然,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多于费雪方程式,特别是利率的作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4、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是由三种动机决定的,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用于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正相关。

由投机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主要由利率决定,当利率较低时,对货币需求的较大,当利率较高时,对货币的需求较小。

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量可以表达为Md=L1(Y)+L2(i)5、简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弗里德曼将货币看作是资产(财富)的一种形式,人们在考虑如何保有自己的财富时,就要选择持有的资产是用货币形式,还是用其他形式。

这样,弗里德曼运用消费者需求和选择理论来分析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货币需求函数可表达为:其中:,/、丨•5Md/P:实际货币需求,即持有的货币所能支配的实物量;y:恒久性收入,即长期收入的平均数,表示总财富,与货币需求正相关;w: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与货币需求负相关;rm:货币的预期名义收益率,与货币需求正相关;rb :债券的预期名义收益率,包括债券价格的变动,与货币需求负相关;re :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包括股票价格的变动,与货币需求负相关;(1/p )•( dp/dt ):预期物价变动率,是实物资产的预期名义收益率,与货币需求负相关;u :表示主观偏好以及其他影响货币服务效用的非收入变量。

6、简述马克思货币必要量规律成立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规律是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背景的。

在经济中存在着一个数量足够大的黄金贮藏,流通中需要较多的黄金,金从贮藏中流出;流通中有一些黄金不需要了,多余的黄金退出流通,转化为贮藏。

7、托宾模型主要解决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的什么问题?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在论证投机性需求时设定:投资者通过对利率的预期,会在货币和债券之间选择能带来最大收益的资产。

但是这样的设定与现实世界不符。

假设社会财富只有货币和债券两种形式,现实生活中,微观主体是既持有货币,又持有债券,变动的只是两者的比例。

人们事实上并非只考虑收益,而且还要考虑风险;收益高低和风险大小也有好多层次。

托宾模型从资产组合的角度,利用均值——方差分析法对投机需求作了进一步分析。

五、论述题1 、论述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以及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政策含义。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在于:(1)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引人了恒久性收入的概念,恒久性收入就是长期收入的平均值,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货币需求函数也是稳定的,政府的重要任务是控制货币供给,使其符合货币需求函数的要求。

(2)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扩大了货币的替代物,它不仅仅是债券,还有股票、实物资产等,这说明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增加了。

(3)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也有预期名义收益,且与债券、股票的预期收益同向波动,因此市场利率的波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小。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政策含义是:(1)不能把限定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因为这种政策的短期作用与长期作用正好相反,从短期来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可以使利率降低,促进投资。

但从长期来看,投资增加国民收入也增加,对货币需求也会增加,因此又拉动了利率的上升,限制利率的目标失败,而且还会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2)不能把限制失业率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因为这种政策的短期作用与长期作用也是正好相反,从短期来看,增加货币供给,物价上涨,工资上涨滞后,雇主愿意扩大投资,增加雇工,失业率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