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质量控制点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压片糖果作业指导书

压片糖果作业指导书

工艺风险点及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压片糖果)一、目的为按生产程序化进行,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产品满足市场和客户要求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生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各种过程的控制,使这确保生产过程的食品质量安全。

三、工序1.开生产前会议确认开会人员(生产工艺涉及到主要操作人员、QA监管人员、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讨论工作分工、工作周期、工作安排、告知工艺操作、分锅数、注意要点、管控注意点等,并要求人员签字。

要求人人知晓职责、容错范围、易错点。

2.领料(1)车间的管理人员根据批生产指令拿需料领料单。

(不见生产指令单不得开具领料单)。

(2)仓库放料人员根据生产指令单发放所需物料,无生产指令单、指令单未签字、未质量人员监督领料,不得放料。

(3)生产车间领料员按需料领料单逐项清点物料,检查包装情况,核对品名、批号、数量及合格报告书等。

确定无误后,由收、发料人分别在需料领料单上签字,注明领料日期。

如发现前述各项中有与需料领料单不符的情况,生产车间领料员应拒绝领料,并及时通知车间管理人员及质量部QA质监员采取措施。

并及时登记领料台帐。

(4)车间人员及时将物料脱包,杀菌时间≥30分钟,脱包需查看内包装是否破损、表面是否有异物等,如有破损及时通知车间管理人员及质量部人员。

(5)车间人员将脱包物料按生产品种码放整齐,挂上货位卡,注明品名、规格、批量、批号、有效期及需料领料单号,张贴货位卡。

3.称量(1)现场环境:温度在18℃~26℃,湿度在45%~65%,与临近房间相对压差为负压,压差≥5Pa。

(2)现场卫生:设备、容器具有清洁标志工作现场无与生产无关物品,有在效期内的清场合格证。

(3)计量器具:有检定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清洁合格,使用前校零点。

(4)物料:检查物料的内容、品名、规格、数量、日期准确无误,检查是否有霉变杂质、污染等异常情况。

(5)称量好的物料放于规定的容器中,填写物料标签,注明物料的品名、批号、数量、规格、称量人、称量日期,贴于容器外。

标准作业指导书sop模板

标准作业指导书sop模板

标准作业指导书sop模板一、概述标准作业指导书sop模板是一套详细、规范的操作指南,旨在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一致性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本模板适用于各种制造业和工艺流程,为操作人员提供清晰、明确的步骤和指导。

二、模板内容1. 封面:包括标题、公司名称、版本号、编写人等信息。

2. 目录:提供快速导航,方便查阅各个章节。

3. 作业流程图:简明扼要地描述整个生产过程,有助于理解操作顺序。

4. 操作步骤:详细说明每个步骤的细节,包括所需的工具、材料、设备以及操作方法。

5. 注意事项:列出可能影响操作质量的因素,如环境条件、人员技能等。

6.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针对常见故障和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7. 质量控制点:说明关键质量控制点,以及如何监控和控制这些点。

8. 培训材料:提供相关培训材料和资源,以供操作人员学习和提高技能。

9. 修改记录:记录模板的修改历史,确保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三、编写方法1. 明确目标:在编写之初,明确编写sop模板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2. 收集资料: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和经验,为编写提供支持。

3. 角色分工:指定编写人员,确保每个人负责的部分清晰明确。

4. 编写过程:按照上述模板内容,逐一完成各个部分。

5. 审核与修改:完成初稿后,组织相关人员对sop模板进行审核,并根据反馈进行修改和完善。

6. 正式发布:经过审核和修改后,将sop模板正式发布并应用于生产现场。

四、注意事项1. 确保sop模板的准确性:在编写过程中,务必确保每个步骤和细节的准确性,避免因误导而导致的生产问题。

2. 注重可操作性:sop模板应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避免过于复杂或繁琐。

3. 保持一致性:sop模板的内容应遵循公司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生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4. 及时更新:随着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更新换代,sop模板也需要及时更新和修订,以保持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5. 培训与实施:在sop模板发布后,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sop模板中的内容。

药品生产与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药品生产与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药品生产与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第1章药品生产概述 (4)1.1 药品生产流程 (4)1.1.1 原料采购与检验 (4)1.1.2 制剂工艺 (4)1.1.3 生产过程控制 (4)1.1.4 质量检验 (4)1.1.5 包装与储存 (5)1.1.6 销售与运输 (5)1.2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5)1.2.1 合法合规 (5)1.2.2 质量第一 (5)1.2.3 预防为主 (5)1.2.4 持续改进 (5)1.2.5 全员参与 (5)1.2.6 责任明确 (5)1.2.7 诚信自律 (5)第2章工艺流程与操作规程 (5)2.1 工艺流程设计 (5)2.1.1 工艺流程概述 (5)2.1.2 工艺流程设计原则 (6)2.1.3 工艺流程设计步骤 (6)2.2 操作规程制定 (6)2.2.1 操作规程概述 (6)2.2.2 操作规程制定原则 (6)2.2.3 操作规程制定步骤 (6)2.3 工艺验证与优化 (7)2.3.1 工艺验证概述 (7)2.3.2 工艺验证内容 (7)2.3.3 工艺优化 (7)2.3.4 工艺验证与优化流程 (7)第3章原料与辅料质量控制 (7)3.1 原料质量控制 (7)3.1.1 原料来源及供应商管理 (7)3.1.2 原料质量标准 (7)3.1.3 原料检验 (7)3.1.4 原料放行 (8)3.2 辅料质量控制 (8)3.2.1 辅料来源及供应商管理 (8)3.2.2 辅料质量标准 (8)3.2.3 辅料检验 (8)3.2.4 辅料放行 (8)3.3.1 原辅料验收 (8)3.3.2 原辅料储存 (8)3.3.3 储存环境管理 (8)第4章生产设备与车间环境 (8)4.1 生产设备选型与维护 (9)4.1.1 设备选型 (9)4.1.2 设备维护 (9)4.2 车间环境要求 (9)4.2.1 环境要求 (9)4.2.2 环境监测 (9)4.3 清洁生产与消毒灭菌 (10)4.3.1 清洁生产 (10)4.3.2 消毒灭菌 (10)第5章生产过程控制 (10)5.1 生产过程参数控制 (10)5.1.1 参数范围设定 (10)5.1.2 参数监测与调整 (10)5.1.3 参数记录与分析 (10)5.2 在线检测与监控 (11)5.2.1 在线检测设备配置 (11)5.2.2 在线监控系统设置 (11)5.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11)5.3 生产异常处理 (11)5.3.1 异常情况识别 (11)5.3.2 异常情况报告 (11)5.3.3 异常情况处理 (11)5.3.4 预防措施 (11)第6章质量检验与分析方法 (11)6.1 质量检验流程 (12)6.1.1 样品接收与登记 (12)6.1.2 检验计划制定 (12)6.1.3 检验方法准备 (12)6.1.4 样品处理与分析 (12)6.1.5 数据处理与记录 (12)6.1.6 检验报告出具 (12)6.2 分析方法开发与验证 (12)6.2.1 分析方法开发 (12)6.2.2 方法验证 (12)6.2.3 方法转移与确认 (12)6.2.4 方法持续改进 (12)6.3 检验结果判定与处理 (12)6.3.1 检验结果判定 (12)6.3.2 不合格品处理 (13)6.3.4 持续改进 (13)第7章稳定性研究 (13)7.1 药品稳定性影响因素 (13)7.1.1 生物学因素 (13)7.1.2 化学因素 (13)7.1.3 物理因素 (13)7.1.4 包装材料与容器 (13)7.1.5 存储条件 (13)7.2 稳定性试验设计 (13)7.2.1 加速稳定性试验 (13)7.2.2 长期稳定性试验 (13)7.2.3 中间稳定性试验 (14)7.2.4 实验设计原则 (14)7.3 稳定性结果分析与应用 (14)7.3.1 数据分析 (14)7.3.2 质量变化评估 (14)7.3.3 有效期与储存条件确定 (14)7.3.4 质量标准与控制策略 (14)7.3.5 药品标签与包装说明 (14)第8章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14)8.1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 (14)8.1.1 质量控制原则 (14)8.1.2 质量控制组织架构 (15)8.1.3 质量控制流程 (15)8.1.4 质量控制文件 (15)8.2 质量风险管理 (15)8.2.1 风险识别 (15)8.2.2 风险评估 (15)8.2.3 风险控制 (15)8.2.4 风险监控与沟通 (15)8.3 质量保证措施 (15)8.3.1 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控制 (15)8.3.2 生产过程控制 (15)8.3.3 成品质量控制 (16)8.3.4 质量保证人员培训 (16)8.3.5 变更控制 (16)8.3.6 供应商管理 (16)8.3.7 持续改进 (16)第9章包装与储存 (16)9.1 包装材料选择与验证 (16)9.1.1 包装材料的选择原则 (16)9.1.2 包装材料的验证 (16)9.2 包装过程控制 (17)9.2.1 包装设备要求 (17)9.2.2 包装过程控制措施 (17)9.3 储存条件与有效期 (17)9.3.1 储存条件 (17)9.3.2 有效期 (17)第10章验证与合规性 (18)10.1 生产过程验证 (18)10.1.1 验证计划制定 (18)10.1.2 验证执行 (18)10.1.3 验证报告 (18)10.2 清洁验证 (18)10.2.1 清洁验证计划 (18)10.2.2 清洁验证执行 (18)10.2.3 清洁验证报告 (18)10.3 合规性检查与审计准备 (18)10.3.1 合规性检查 (18)10.3.2 审计准备 (19)10.3.3 审计报告与改进措施 (19)第1章药品生产概述1.1 药品生产流程药品生产流程是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食醋生产关键控制点及作业指导书

食醋生产关键控制点及作业指导书

食醋生产关键控制点及作业指导书一、原料选择 关键点 1、高粱 不发霉 未变质 不混有杂物、污物 水分≤10% 符合卫生标准。

2、麸皮、谷糠、稻壳 具有惰性 无其他不良气味 不含杂质、污物 不发霉、不变质、干燥。

3、水 无色透明 无味 不含毒性物质 符合卫生标准。

4、粉碎 麸皮加入60%的水拌匀 首先检查设备是否正常 如一切正常 方可使用 将搅拌均匀的原料装入锅内 关好上盖 开启开关 开始转锅 然后开启进汽阀门 气压升至0.15MPa 时 排汽约一分钟 再转锅3—4周后 压力升至0.15—0.12MPa时 第二次排汽约一分钟 再转锅 汽压升至0.15—0.2MPa后计时 维持15分钟后停锅排汽 从开汽到关汽总过程30—40分钟。

注意事项 1.受压容器要经常检查 压力不许超过规定范围 以确保完全 操作时 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出料时 锅内蒸汽必须排净 2.装饰锅盖时 应对称地上紧螺栓 使各螺栓及锅盖承受比较均匀的力量 3.蒸料过程中 应随时检查排汽阀是否堵塞 每天蒸料后清理一次 4.蒸料过程中 值班人员不得擅离岗位 5.经常检查水、电、汽、线路的完好情况 及时排除 注意保养。

6.熟料的质量标准a) 颜色为黄褐色 有光泽 不发乌 b) 有甜香味 无糊味及其他不良气味 c) 手感松散 柔软 有弹性 无硬心 不粘手 d) 水分45—48% 无N性蛋白。

5、制曲 1 工艺流程 2 冷却 接种入池 3 成曲质量a) 优良的成曲外观成块状 用手捏 疏松 内部菌丝生长茂盛b) 优良的成曲应具有正常的曲香 而无其他异味。

三、发酵 关键点 1、将盛曲放入发酵池中 加水为650% 品温30--40℃ 同进加入磨好的高粱面粉 搅拌均匀。

2、待2小时左右 醪液发酵后 每隔3小时左右打扒一次 一般5—7天结束。

3、成熟醪液呈淡黄色 无长白现象 口尝微涩 不粘 不过酸。

酒精一般在7—11度 酸度在1.5—2g/ml以下。

4、糖化 酒化发酵阶段完成后 进入醋酸发酵阶段。

食品生产工艺流程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参考式样

食品生产工艺流程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参考式样

设备清洗消毒效果评价
感官评价
通过目视、鼻闻等方式对设备清洗消毒效果进行初步评价。设备表面应无污渍、油渍、 异味等。
微生物检测
定期对设备表面进行微生物检测,以验证清洗消毒效果。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
记录与报告
对每次设备清洗消毒操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清洗时间、清洗方法、消毒剂种类及浓度 、消毒时间等。如发现设备清洗消毒效果不佳,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对于有害废弃物,应按照国家和地 方相关法规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对 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07
总结回顾与持续改进计划
本次指导书重点内容回顾
关键控制点的识别与评估
对食品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准确识别和评估,确保产品 质量和安全。
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根据关键控制点的特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确保这些措施得到 有效实施。
包装材料控制
对包装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和控制,确保 包装材料安全卫生、符合法规要求。
工艺流程中关键环节
清洗环节
彻底清洗原料和加工设备,去除表 面的污垢和微生物,减少食品污染
的风险。
热处理环节
通过高温处理杀灭食品中的有害微 生物,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性。
冷却环节
对热处理后的食品进行快速冷却, 防止食品在冷却过程中受到二次污 染。
食品生产工艺流程关键控制 点作业指导书参考式样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24-01-22
目录
• 引言 • 食品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 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 • 设备清洗消毒操作规范 • 人员卫生与健康管理要求
目录
• 环境卫生与虫害控制策略 • 总结回顾与持续改进计划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第1章施工质量控制基本原则 (5)1.1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 (5)1.1.1 科学性原则: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质量控制环节,保证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5)1.1.2 系统性原则:将质量控制体系视为一个整体,协调各环节、各部门的工作,形成有机的整体。

(5)1.1.3 动态管理原则: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应具备良好的适应性,随时调整和完善,以应对工程变化。

(5)1.1.4 预防为主原则:注重事前控制,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降低质量风险。

(5)1.2 质量控制流程及方法 (5)1.2.1 质量计划编制: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编制详细的质量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目标和措施。

(5)1.2.2 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按照质量计划进行施工,对关键工序、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控制。

(5)1.2.3 质量检查:对施工过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

(5)1.2.4 质量验收:工程完成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质量验收,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5)1.2.5 质量改进:根据质量检查和验收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升工程质量。

(5)1.3 质量控制人员职责 (5)1.3.1 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保证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

(6)1.3.2 参与质量计划的编制,明确质量控制目标和措施。

(6)1.3.3 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保证工程质量。

(6)1.3.4 参与工程质量验收,对验收结果负责。

(6)1.3.5 负责收集、整理和归档质量资料,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6)1.3.6 定期对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总结,不断提升质量控制水平。

(6)第2章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6)2.1 施工图纸审核 (6)2.1.1 图纸会审 (6)2.1.2 图纸疑问及变更 (6)2.1.3 技术交底 (6)2.2 施工方案制定 (6)2.2.1 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6)2.2.2 施工进度计划 (6)2.2.3 施工人员组织 (7)2.3 施工材料设备验收 (7)2.3.1 材料设备验收标准 (7)2.3.2 材料设备验收流程 (7)2.3.3 材料设备复验 (7)2.3.4 材料设备存储与保管 (7)第3章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7)3.1.1 工艺控制要求 (7)3.1.2 工艺控制措施 (7)3.2 施工测量控制 (8)3.2.1 测量控制要求 (8)3.2.2 测量控制措施 (8)3.3 施工试验检测 (8)3.3.1 试验检测要求 (8)3.3.2 试验检测措施 (8)3.4 施工变更控制 (8)3.4.1 变更控制要求 (8)3.4.2 变更控制措施 (8)第4章施工安全管理 (9)4.1 安全生产责任制 (9)4.1.1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关键环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指南,以便施工人员能够全面掌握质量控制的要点和方法,确保建筑施工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二、施工前准备1. 确保施工计划与设计文件的一致性:在施工前,施工队应仔细研读设计文件,并将施工计划与设计文件进行对比,确保两者一致。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合理采购材料,并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检查材料的外观、尺寸、质地等参数,确保材料合格。

3. 设备检查与维护:检查施工所需的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保养。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设备稳定可靠。

三、基础工程质量控制1. 档案资料:建立工程档案,包括桩基验收资料、土方施工记录、测量数据等,确保施工过程的可追溯性。

2. 强夯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和强夯参数,进行合理的强夯施工,确保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基坑工程:控制基坑的开挖尺寸和坑底平整度,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以防止基坑塌方或积水等问题。

4. 混凝土浇筑:严格按照混凝土验收标准进行浇筑,包括混凝土配合比、浇筑工艺和养护措施等,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主体结构质量控制1. 梁、柱施工:控制梁柱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采用合适的支撑和模板,确保结构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2. 楼板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和楼板的荷载特点,选择适当的楼板材料和施工工艺,确保楼板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钢结构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钢结构的拼装和安装,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五、装饰工程质量控制1. 瓦工砌筑:严格控制砖瓦的强度和尺寸,确保墙体的垂直度、平整度和强度。

2. 泥工粉刷:根据设计要求和装饰效果,选择适当的粉刷材料和工艺,确保墙面的平整度和颜色的一致性。

3. 地板安装:采用合适的地板材料和施工工艺,确保地面的平整度和耐磨性。

六、安全质量控制1. 安全设施: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警示标志,包括防护网、安全带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固态调味料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

固态调味料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

固态调味料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固态调味料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为了指导生产,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确保产品质量,本厂特别在固态调味料的生产流程中设置了三个质量控制点,这三个质量工作点分别是配料、烘干、包装,并制定了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一、配料工序质量控制点作业指导书1、每天开工前一个小时,先将工作间的所有紫外灯打开,对生产场所消毒30分钟,然后,关灯,再等30分钟,工作人员方可进入。

2、工作人员进入工作间前,必须在更衣室更换清洁干爽的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和口罩,换工作鞋。

用清洗剂彻底清洗手心手背,在干手机下将手吹干。

洗手要用脚踏式水池。

工作人员不得佩戴首饰和别的饰品。

3、进入工作间时,应将工作鞋充分地踏进工作间入口处的消毒池里,消毒池里是预先备好高锰酸钾稀释液。

4、按生产计划和产品的配方技术要求,领取各种原材料。

原材料包括谷氨酸钠、食盐、白砂糖、食品添加剂等,使用的添加剂必须符合GB2760的要求。

5、将案秤矫正好,根据当天的生产量,按配方要求,准确称取相应的原料。

将天平调整好零点,准确称取用量在百克以下的配料。

6、将称好的原料倒入不锈钢混料容器中,用不锈钢料铲,将原料翻拌均匀。

拌料的均匀很重要,直接影响产品含量的均匀度,所以,一定要掌握好。

要有专人负责。

7、原料的配比也是要严格掌握的,因为产品的各项理化质量指标直接由此决定,所以,也必须严格掌握,称料的重量一定要准确,也必须有专人负责。

8、翻拌均匀的原料被送往下到工序后,首先把替换下来的包装物、剩余的原料再从原路返回到原料库房,交予库管清点核查。

然后,一定要把配料间的环境、器具、案秤和天平彻底清理干净,要用清水冲洗、控干,并用8.4消毒液进行喷洒。

9、在配料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环境、器具、原料等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给质检部门。

10、生产人员要做好配料记录。

11、混料过程中严禁混入其他杂物。

12、质检人员负责对混料过程的监控。

新上岗人员操作是要增加检查频度。

质量控制标准作业指导书

质量控制标准作业指导书

质量控制标准作业指导书第1章质量控制概述 (4)1.1 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4)1.2 质量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4)1.2.1 目标 (4)1.2.2 原则 (4)1.3 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5)1.3.1 建立质量控制组织架构 (5)1.3.2 制定质量控制制度 (5)1.3.3 培训与教育 (5)1.3.4 质量控制流程设计 (5)1.3.5 质量检验与监控 (5)1.3.6 质量改进 (5)1.3.7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5)第2章质量控制组织结构 (5)2.1 质量控制部门的职能与设置 (5)2.1.1 职能概述 (5)2.1.2 部门设置 (6)2.2 质量控制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6)2.2.1 质量控制经理 (6)2.2.2 质量工程师 (6)2.2.3 质量检验员 (6)2.2.4 质量改进专员 (6)2.3 质量控制团队的协作与沟通 (7)2.3.1 团队协作 (7)2.3.2 沟通交流 (7)第3章质量控制流程 (7)3.1 质量计划制定 (7)3.1.1 收集相关信息 (7)3.1.2 确定质量控制目标 (7)3.1.3 制定质量控制措施 (7)3.1.4 编制质量计划 (7)3.2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7)3.2.1 确定关键过程 (8)3.2.2 确定关键控制参数 (8)3.2.3 设置质量控制点 (8)3.2.4 质量控制点管理 (8)3.3 质量控制流程的执行与监督 (8)3.3.1 质量控制流程执行 (8)3.3.2 质量数据收集与分析 (8)3.3.3 质量问题追溯与整改 (8)3.3.4 质量控制流程监督 (8)第4章质量控制工具与方法 (8)4.1 质量控制图表 (8)4.1.1 概述 (8)4.1.2 类型 (9)4.1.3 应用步骤 (9)4.2 常见质量控制方法 (9)4.2.1 鱼骨图 (9)4.2.2 检查表 (9)4.2.3 流程图 (9)4.2.4 持续改进 (9)4.3 质量改进案例分析 (10)4.3.1 案例背景 (10)4.3.2 问题分析 (10)4.3.3 改进措施 (10)4.3.4 改进效果 (10)第5章设计质量控制 (10)5.1 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策略 (10)5.1.1 设计策划 (10)5.1.2 设计输入 (10)5.1.3 设计过程控制 (10)5.1.4 设计输出 (10)5.2 设计评审与验证 (11)5.2.1 设计评审 (11)5.2.2 设计验证 (11)5.3 设计变更管理 (11)5.3.1 设计变更原因 (11)5.3.2 设计变更流程 (11)5.3.3 设计变更控制 (11)第6章供应商质量控制 (11)6.1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11)6.1.1 选择标准 (11)6.1.2 评估流程 (12)6.2 供应商质量控制协议 (12)6.2.1 质量要求 (12)6.2.2 质量保证措施 (12)6.2.3 违约责任 (12)6.3 供应商质量改进 (12)6.3.1 持续改进 (12)6.3.2 改进措施 (12)6.3.3 合作与沟通 (13)第7章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13)7.1 生产过程控制要点 (13)7.1.1 工艺流程控制:严格遵循工艺规程,保证生产过程中各环节工艺参数稳定,对关7.1.2 原材料控制: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保证原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避免因原材料问题影响产品质量。

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本项目的技术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各管理人员应充分熟悉图纸,理 解设计意图,抓住本工程的关键环节,并有针对的提出相应的措施。
(二)隐蔽验收安排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排除隐患,本公司针对隐蔽工程项目,特做以下验收安排计 划。
隐蔽验收安排表
序 号
隐蔽项目
验收内容
参加单位
1
验槽
持力层土质、承载能力、标高、轴线
4、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如下图:
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图
师计会总
财力部
教育中心
材料部
质量安全部
理经总司公
师程工总
工 程 技 术部
人力资料部
经营部
理经总副
办公室
项目质量保证控制体系
施工过程质检
施工措施
理处修返
结总术技工施
查调况情行运
理整集收料资术技工竣
析分题问量质
工交程
访回量质
收验工竣及定评验检量质
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保证
4、严格执行技术复核制度
(1)项目技术负责人要对施工中采用的技术文件、技术资料等进行熟悉,在理解 基础上进行复核,准确无误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
(2)对重要工序的施工进行技术复核,地基验槽、隐蔽验收工程应经验收合格方 可进行下道工序。工程的测量放线由专职测量组进行施测后应由工长、质量员进行复 核,最后由项目总工程师核定,经复核合格后用于施工控制。
(3)重要部位隐蔽工程应经公司自检后,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质监站 等检查合格并签字认可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1)项目的施工技术人员必须通过业务考评并取得上岗证。
(2)班组施工操作人员应取得相应技术等级,并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施 工。

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一、引言质量控制是任何组织在实现其目标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既定的标准,并且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通过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可以确保组织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二、目的本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旨在为组织提供一个明确的质量控制流程和标准,以确保其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达到既定的标准。

通过遵循此指导书,组织可以减少质量问题和客户投诉,提高客户满意度,并树立良好的质量声誉。

三、范围本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组织内所有涉及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部门和员工。

它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交付的整个生产过程,以及与服务质量相关的各个方面。

四、质量控制流程1、原材料控制:确保原材料符合规格和质量要求,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试验,并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

2、生产过程控制:制定生产计划,执行生产指令,监控生产过程,确保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

3、成品检验:对生产出的成品进行检验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规格和质量要求。

4、质量记录:记录质量控制的各个步骤和结果,以便进行可追溯性和质量分析。

5、不合格品处理: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识别、隔离和处理,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6、持续改进:通过质量数据的分析,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五、质量控制标准1、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的质量标准。

2、客户要求:了解并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特定要求。

3、公司内部标准:制定并执行公司内部的质量控制标准。

4、合同约定:根据合同要求,确保产品质量达到约定标准。

六、职责与分工1、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质量控制计划,监督各部门的质量控制工作,组织不合格品的处理和持续改进。

2、生产部门:负责按照生产计划和指令进行生产,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3、采购部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和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4、研发部门:负责产品设计和开发,确保产品设计符合客户要求和行业标准。

关键过程(工序)作业指导书

关键过程(工序)作业指导书
Magnetic流量计故障
检查流量计旁路阀,须100%关闭;检查流量计校准情况(测量范围及零值);检查流量计的输出信号。
3、糖浆温度低
加热器被氨气填充
注意加强加热器氨气的排放。
加热器汽鼓充满汽凝水
检查汽凝水排放情况,必要时可把汽凝水从加热器底部的排水阀排出。
蒸汽控制阀没有完全打开
检查控制阀的电子或气动联接。检查运行时的阀门温度(自动或手动)以及HIM的设置。检查控制阀的位置,须与手动设置点相反。
7、为了消除人为肉眼观察滴定偏差,保证清汁准确控制在工艺指标范围内,岗位工应每隔一小时在沉淀池承汁槽中采混合清汁样本,用比色法测定清汁PH值一次,并记录备案,以备与化验结果进行对比。
8、磷酸、絮凝剂添加量要按工艺要求添加足够,并且添加均匀,才能得到良好的澄清效果。
9、硫熏糖浆压力控制在生产计划指标内,PH值控制在生产计划指标范围内。PH值控制过低会增加蔗糖转化,增加白砂糖的含硫量。过高则有可能使硫熏糖浆色值偏高,影响到白砂糖的色值。因此操作工要注意根据糖浆压力,硫熏强度的高低,化验单上糖浆PH值、色值分析结果情况,适当调节好糖浆硫漂的硫气阀门。如清糖浆PH值高于指标,应适当开大硫气阀,提高粗糖浆硫漂量;如清糖浆PH值低于指标,应关小硫气阀,降低硫漂量。如开大流气阀后,清糖浆PH值仍达不到指标范围,应检查糖浆泵压是否达到要求,硫气管、糖浆硫熏器是否积垢,是否堵塞。硫气阀是否开关正常。硫磺炉燃烧是否正常。硫气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二、工艺要求:
1、辅助澄清剂的制备:
(1)糖化钙的配制:
a.在糖化钙制备箱加入50%容量的原糖浆后,启动搅拌器;
b.加入25%容量的浓度为8波美的石灰乳;
c.加入25%容量的冷水;
d.连续搅拌1小时,然后静置2小时后方可投入使用;

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关键点要根据设计文件、项目专用技术规范和施工质量控制计划要求设置,通过公路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确保建造出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工程。

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必须以预防为主,加强因素控制,确定特定、特殊工序的质量控制关键点,实施公路工程施工的动态管理.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应根据不同管理层次和职能,按以下原则分级设置。

(1)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项目、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

(2)影响工期、质量、成本、安全、材料消耗等重要因素的环节.(3)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施工环节。

(4)质量信息反馈中缺陷频数较多的项目。

随着施工进度和影响因素的变化,管理点的设置要不断推移和调整。

2.质量控制关键点的控制:(1)制定质量控制关键点的管理办法。

(2)落实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质量责任.(3)开展质量控制关键点qc小组活动.(4)在质量控制关键点上开展抽检一次合格管理和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的"三工序”活动.(5)认真填写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质量记录。

(6)落实与经济责任相结合的检查考核制度。

3.质量控制关键点的文件:(1)质量控制关键点作业流程图。

(2)质量控制关键点明细表.(3)质量控制关键点(岗位)质量因素分析表。

(4)质量控制关键点作业指导书。

(5)自检、交接检、专业检查记录以及控制图表(6)工序质量统计与分析.(7)质量保证与质量改进的措施与实施记录。

(8)工序质量信息。

4.质量控制关键点实际效果的考察。

质量控制关键点的实际效果表现在施工管理水平和各项指标的实现情况上.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绘制工程项目总体质量情况分析图表,该图表要反映动态控制过程与施工项日实际质量情况。

各阶段质量分析要纳入施工项目方针目标管理.5.土方路基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控制关键点:(1)施工放样与断面测量。

(2)路基原地面处理,按施上技术合同或规范规定要求处理,并认真压实。

(3)使用适宜材料,必须采用设计和规范规定的适用材料,保证原材料合格,正确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挂面关键控制点及作业指导书

挂面关键控制点及作业指导书

编制 使用部门
审批 关键质量控制点 挂面车间
共1页 第1页
名称
食品添加剂的采购、使用
1. 严格按照 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中规定的 食品添加剂种类进行选用、采购。
2. 购进的各种食品添加剂在生产中不允许超范围和超剂量使 用。
3. 采购时不准购进任何非食用性的物质作为食品添加剂投入 生产。
面条净含量达到 JJF1070—2000 的要求,凡达不到要求的严禁 包装。
编制 使用部门
审批
车间主要岗位操作规程
挂面车间
共1页 第1页
名称
包装工序
作业指导书
1.打开电源总开关.接通各加热器开关,将温度控制器的温度 设定到所需温度约 20 分钟左右,温度批示器上的指示灯由红灯亮转为 绿灯亮时,即达到了设定温度.
壁、搅拌轴及齿上的粘粉;交班时要对和面机进行全面清洗, 保证和面机内、外干净。 2.熟化机
在正常开机时,要求压延工每小时清理 1~2 次熟化机内壁、 搅拌轴上的面团,交班时要对和面机进行全面清洗,保证和面 机内、外干净。 3。复合压延机
每次停机时,必须把各道压辊及机座上的面屑清理干净。 4.切条成型机
4. 面粉加入后,先启动和面机搅拌,然后加水,喷水要均匀, 加水总时间在 1~2 分钟。
5. 面粉加水后,搅拌时间应控制在 14~15 分钟。 6. 不同的添加剂根据其特性完全溶解后一次加入和面机中。 7. 和好的面团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8. 在生产中,不得把手伸入料桶。 9. 检测和面质量. 10. 和面机内壁、搅拌轴及齿上的粘粉,每小时清理 1~2 次. 11. 检修时,应先停机。 12. 具体操作做到“四定":原料定量、加水定量、确定和面

关键质量控制点作业指导书

关键质量控制点作业指导书
家标准,评价对产品质量形成有重要影响的工序,确定质量关键控制点。
3.3关键工序用“★”在《生产工艺流程图》中注明,并在生产中实施监控。
3.3.1原料采购:采购符合食品级包装标准要求的纸。
3.3.2手工成型:员工要培训合格上岗、胶水供应商及品牌须经确认等。
3.3.3臭氧消毒、杀菌:控制臭氧浓度和杀菌时间。
1:目的
本规程依据本公司生产设备具体情况及生产经验总结编制而成,明确成型生产的工艺操作及关键质量控制点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生产。
2:职责
2.1装配生产部和品质部负责关键控制点的确定及其工艺文件的制定。
2.2装配生产部负责按工艺要求对关键点进行控制及对关键控制点参数的记录。
2.3品质管理部负责关键控制点质量检查。
2.4装配生产部负责关键工序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3:内容
3.1关键控制点的评价与确认
3.1.1对最终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工序;
3.1.2产品质量特殊性形成的工序;
3.1.3工艺难度大,质量较易波动或问题发生较多的工序。
3.2装配生产部和品质管理部根据公司生产工艺,编制工艺流程图,并结合产品的技术要求和相关国
3.4依生产Biblioteka 业指导书和检验标准:由QC人员每两小时按企业内控标准抽检一次,发现不合格品即时停
机维修并重新调试至合格,恢复生产后将不合格品进行集中待处理;对生产工艺情况进行追踪记录。

某某公司质量管理中的作业指导书

某某公司质量管理中的作业指导书

某某公司质量管理中的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某某公司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正确操作和实施。

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各项作业流程,并提供操作步骤和相关要求。

一、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在进行作业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是指导我们在工作中确保质量的关键准则。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原则:1.客户导向:我们的目标是满足客户需求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所有的作业都应以客户满意为中心。

2.持续改进:我们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并在工作中应用改进方法和工具,以提高质量和效率。

3.参与与沟通:所有员工应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并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二、作业指导书之流程概述1.工艺流程- 详细描述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加工和成品制作等环节。

- 每个环节应提供相应的操作步骤和质量要求。

2.质量控制流程- 确定质量控制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 包括各环节的检测要求、检验方法和频率等。

3.问题处理流程- 描述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的处理流程。

- 包括问题识别、原因分析、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步骤说明。

4.文件管理流程- 说明公司内部文件的管理要求,包括编制、审核、发布、变更和废除等流程。

- 强调文件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追溯性。

三、作业指导书之具体操作1.工艺流程操作- 阐述每个工艺环节的操作步骤,包括所需设备、工具和材料等。

- 强调操作人员应按照规程执行,并留意可能的风险和关键点。

2.质量控制流程操作- 详细说明质量控制点的检测要求和方法。

- 说明每个环节的验收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预期。

3.问题处理流程操作- 提供问题处理流程的步骤,包括问题报告、调查和根本原因分析等。

- 强调问题的及时解决和预防。

4.文件管理流程操作- 描述文件编制和管理的具体要求。

- 包括文件的命名规则、审批流程和变更记录等。

四、相关注意事项1.安全要求- 指导作业人员要时刻注意安全,使用防护设备并遵守相关操作规程。

食品生产关键控制点作业规程

食品生产关键控制点作业规程

附件1 原料冷库、辅料库、内包材库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原辅料验收、包材验收(CCP1)附件2 熟制车间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烧煮、酱制(CCP2)酱煮锅:将猪排骨放入配制好酱水中,烧煮沸腾后,小火保持沸腾状态30min以上。

本产品未使用食品添加剂。

附件3 内包装车间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内包材消毒(CCP3)内包材需在内包材消毒柜中,全程密闭紫外灯消毒30min以上使用,到包装时再打开消毒柜。

*计量、内包装(CCP4)1)卫生控制:首先班前将包装设备、包装工作台清洗消毒洁净;然后开启内包装车间紫外灯消毒30min以上,包装人员经过更衣室更换工作服、工作鞋,洗手消毒后进车间,戴消毒后一次性手套及口罩方可接触食品;2)工作人员到工具间领取配料工具:电子秤、不锈钢勺等,清洗消毒后控干水分;3)将计量电子称调整水平并用50g砝码校准;4)将准备好物料放入包装袋内,用0.1g电子称计量,一袋袋整齐放在周转盘内,送到封口台,确保净含量偏差符合质检总局75号令要求;5)设定好真空包装机抽真空时间、压力;6)将装好物料平整放于真空包装机入口,开口处有3cm左右放在热封条上,下压真空包装进行抽真空封口;7)检验封口质量,并抽查净含量。

附件4 杀菌车间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水浴杀菌(CCP5)水浴杀菌池:温度≥90℃,时间30min。

附件5 成品保鲜库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成品入库贮存及运输(CCP6)成品保鲜库,产品应在2~8℃温度下贮存,成品离墙离地,分类堆放;不得和有毒、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物品共放。

运输产品应避免日晒、雨淋,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干燥、无污染,不得和有毒、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物品混合运输。

关键控制点生产作业指导书

关键控制点生产作业指导书

关键控制点生产作业指导书1000字关键控制点生产作业指导书一、概述本指导书是为了规范生产操作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安全与保质期,以确保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危害消费者健康的因素。

二、关键控制点(CCP)的定义关键控制点(CCP)是指能控制或预防食品安全或质量受到损害的步骤。

在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污染或误操作,都可能导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受到影响,严重时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根据食品生产的流程和特点确定关键控制点。

三、制定关键控制点生产作业指导书的原则1、基于危害分析和风险评估的原则,以食品安全为出发点,确定关键控制点。

2、明确每个关键控制点的监测标准、监测方法和频率,制定相应的监测记录表。

3、规范员工操作,确保生产操作符合工艺要求,符合卫生要求,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和记录表。

4、配备专门的检测设备和检测工具,对产品进行检测,确保每一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5、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监测,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四、关键控制点的确定根据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国家相关法规,确定以下关键控制点。

1、原材料检测:每批原材料到货后,必须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

2、配料过程:在配料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配料,并进行搅拌均匀。

3、加工过程:加工过程中必须符合卫生要求,产品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4、烧结过程:烧结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烧结时间和温度,确保产品质量。

5、检测环节:对出来的产品进行检测,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并记录好每批产品的检测数据。

五、关键控制点生产作业的实施和纠正1、所有员工必须接受培训,熟知生产操作规程和关键控制点的相关要求,确保操作规程的执行。

2、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必须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如出现不合格的产品,必须做好相应的处理,不能流入市场。

3、每批产品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记录,产品不合格时,必须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4、定期对CCP进行检测和验证,确保符合最新的国家法规和食品生产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本规程依据本公司生产设备具体情况及生产经验总结编制而成,明确成型生产的工艺操作及关键质量控制点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生产。
2:职责
2.1装配生产部和品质部负责关键控制点的确定及其工艺文件的制定。
2.2装配生产部负责按工艺要求对关键点进行控制及对关键控制点参数的记录。
2.3品质管理部负责关键控制点质量检查。
家标准,评价对产品质量形成有重要影响的工序,确定质量关键控制点。
3.3关键工序用“★”在《生产工艺流程图》中注明,并在生产中实施监控。
3.3.1原料采购:采购符合食品级包装标准要求的纸。
3
3.3.3臭氧消毒、杀菌:控制臭氧浓度和杀菌时间。
2.4装配生产部负责关键工序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3:内容
3.1关键控制点的评价与确认
3.1.1对最终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工序;
3.1.2产品质量特殊性形成的工序;
3.1.3工艺难度大,质量较易波动或问题发生较多的工序。
3.2装配生产部和品质管理部根据公司生产工艺,编制工艺流程图,并结合产品的技术要求和相关国
3.4依生产作业指导书和检验标准:由QC人员每两小时按企业内控标准抽检一次,发现不合格品即时停
机维修并重新调试至合格,恢复生产后将不合格品进行集中待处理;对生产工艺情况进行追踪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