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在文学中的艺术体现
语言的艺术作文
语言的艺术作文
语言的艺术。
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不仅仅是传达信
息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
语言的艺术在于它的表达方式、韵律和
情感的传达,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语言的艺术。
首先,语言的艺术体现在它的表达方式上。
不同的语言有着不
同的表达方式,比如中文注重于意境的营造,英文则更加注重于逻
辑的表达。
而在同一种语言中,不同的人也会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是语言艺术的多样性。
一个人能否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
情感,往往取决于他的语言艺术水平。
其次,语言的艺术还体现在它的韵律上。
语言的韵律可以通过
声调、音量、语速等方面来表现。
比如诗歌就是语言韵律的艺术的
典范,它通过音韵的优美和节奏的变化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语言也可以通过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来表
达出更加丰富的情感。
最后,语言的艺术还体现在它的情感传达上。
语言不仅仅是冰
冷的文字,它更是一种情感的传达工具。
一个人能否用语言打动别人,往往取决于他的情感表达能力。
情感的传达需要用词恰当、语气适宜,这就需要语言艺术的支撑。
综上所述,语言的艺术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艺术。
要想在语言的艺术上有所突破,首先要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其次要不断地练习,最后要注重情感的表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语言的艺术上有所建树。
用文字演绎世界文创作品中的语言艺术
用文字演绎世界文创作品中的语言艺术文化与艺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有的精神财富,其中语言艺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文字的运用,各国艺术家和作家能够创作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创作品。
本文将通过对世界不同文化的文创作品中的语言艺术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魅力所在。
一、中国文创作品中的语言艺术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在文创作品中的语言艺术方面也有独特之处。
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都被广泛运用于不同的艺术形式中。
这些作品中运用了大量形象化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以及富有节奏感的韵律,使得文字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此外,中国的书法艺术也是独具特色的语言艺术之一。
书法艺术通过汉字的笔画、结构和布局,以及线条的形态流动表达情感和意境。
许多中国文创作品在设计中融入了书法的元素,使得文字的表达更富美感和艺术性。
二、日本文创作品中的语言艺术日本的文化精髓之一就是不断追求和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日本艺术形式中,文字与图案的结合常常出现,以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日本的漫画(Manga)和动画(Anime)作品中,常常使用汉字、平假名和片假名,以及特殊的排版方式来描绘角色的心情和对话,使得作品更具个性和独特性。
此外,日本的京剧、歌舞伎等古典戏剧中,演员通过念白和英姿勃发的表演技巧,将文字转化为舞台上的艺术表达。
在这些表演艺术中,语言仅仅是表达情感的媒介,而演员的肢体语言、音调和节奏才是传递真实情感的关键。
三、西方文创作品中的语言艺术西方文创作品中的语言艺术多样而丰富。
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西方作家通过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修辞手法塑造了经典作品。
例如,英国文学中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作家以生动的对话、夸张的比喻和富有节奏感的叙述方式,为读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
此外,在现代西方的广告和设计领域,文字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媒介。
各种字体、排版和颜色的运用,使得文字本身成为了一种视觉艺术。
一句简短的口号或标语,通过巧妙的设计,能够唤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文学语言的艺术特征分析
文学语言的艺术特征分析作为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以其独具一格的艺术特点吸引着不同的读者,语言特征的与众不同也是文学与其他艺术相区别的关键所在,本文从文学语言的艺术特征出发,在分析语言特征的基础上,逐步探讨文学语言的表达路径与方式,希望能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标签:文学语言;艺术特征;表达方式1引言文学对艺术的塑造就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首先,语言能够将审美意识量化为具体的认知和感受;其次,语言能够将艺术形象与思维跃然纸上;最后,语言能够物化艺术,从而让人们得以欣赏。
2文学语言的艺术特征分析文学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可以不是真实存在的,可以不符合现实生活的规律,甚至可以是虚构的情节,但只要能够真实的表达出作者的感悟就可以。
因此,从这层意义上讲,文学语言与其他语言相比的鲜明特色就显而易见了。
2.1形象性。
文学语言的形象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因此,追求语言的形象性是每一个文学创作者的毕生目标,文学语言能够利用自身所具有的功能,将要表达的事物更具吸引性和欣赏性,也能够将本身不存在的事物描绘成具体的一种存在状态供人们鉴赏,给人们一种直观的印象以及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文学语言的形象性能使语言的表达更加含蓄,从而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这个现实的世界,文学语言的形象性使得语言在写事写人的时候更加具体,更加真实,这也是许多语言修辞的要求。
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给语言增添了一份奥秘而又神奇的色彩,为大众欣赏文学艺术以及作家进行文学艺术的创造提供了重要的指向标[1]。
2.2间接性。
语言的作用无非就是方便了人们的交流,便于人们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意识,它是一种特殊的传递信息的符号。
而对于绘画、剪纸、雕塑、书法等其他艺术形式而言,人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到他们的存在,从而可以通过视觉与听觉就可以来评价艺术的特征与形象;文学与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理论上的“虚拟物体”,人们不能凭借自己的感官来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只有借助于语言的特性,附加自己的感情色彩,才能真正感受到文学艺术的形象。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
基础字音
屡(lǚ)次
资禀(bǐng)
揣摩(chuaǐ mó)
字斟(zhēn)句酌(zhuó)
分道扬镳(biāo)
藕(ǒu)断丝连 寥(liáo)寥可数 横行肆(sì)虐(nüè)
词语释义
(1)略见一斑:比喻大致看到一些情况,但不够全面。略: 大致。斑:斑点或斑纹。 (2)高不可攀:高得没法攀登,多指难以达到或攀附。 (3)妄自菲薄: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自卑心理。 (4)字斟句酌: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推敲,形容说话或 写作的态度慎重。 (5)移风易俗: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文学的传承与发展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具有强大的传承性。古代的文学作品经过千百年的流传, 仍然能够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同时,文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适 应着时代的变化和人们的需求。
例如:西方文学从古希腊文学到现代主义文学的演变过程:西方文学从古希腊文学 的神话、史诗和戏剧发端,历经中世纪的宗教文学、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的复兴, 在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阶段持续演变,最终发展到现代主义文学,风格从 古朴、宗教化走向多元复杂。
阅读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简述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并解释为什么艺术被称为“第二自然 ”?
艺术与“自然”(现实世界)是对立而统一的。从认识观点看,艺术是自然 在人的头脑里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从实践观点看,艺术是人对自然 的加工改造,是一种劳动生产。艺术之所以被称为“第二自然”,是因为它不 仅是自然的再现,更是经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加工改造后的结果,带有 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从而成为一种新的、超越自然的存在。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 的独特地位
01
引言
艺术的世界丰富多彩,音乐以 声音的旋律打动人心,绘画以色 彩和线条描绘世界,舞蹈以肢体 的律动展现美感……而文学,作为 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语言为 媒介,承载着人类的思想、情感 和智慧。那么,文学作为语言艺 术,其独特地位究竟体现在哪些 方面呢?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
[全]文学类文本阅读 赏析语言艺术和表达技巧
文学类文本阅读赏析语言艺术和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和精彩的语言是小说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结构特色鲜明,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灵活多变。
高考对小说语言的鉴赏有两个角度: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二是鉴赏小说作者的叙述语言(用语特点和语言风格)。
体现在高考中往往有两大题型:理解重要语句含意,品味语言艺术。
其他方面偶有涉及。
复习时需全方位落实各类艺术手法,掌握品味语言效果的方法,并通过对例题的解读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
1.本文细节描写十分精彩,如两处写〃听〃:一为李小二的妻子在小酒店里有意偷听,一为林冲在山神庙门内无意偷听。
这两处细节在写法上有何不同?收到了怎样的效果?(6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提示前一处是略写,因为是密谋,所以才听不清,从而造成悬念;后一处是详写,因为谈话者得意忘形,高谈阔论,所以听者听得真真切切,从而怒火喷发。
2.说说下面两处细节描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6分)(1)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
(2)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
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提示(1)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2)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3.从表现手法和内容两个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
(6分)(1)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
这要是一场梦多好,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独自躺在床上的报纸上面。
(2)把一条鱼弄死也许是一桩罪过。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西厢记》中的语言艺术
论《西厢记》中的语言艺术内容摘要:《西厢记》,全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人王实甫所作,被金圣叹与《庄子》、《离骚》、《史记》、《水浒》和杜甫的诗歌相列,誉为第六才子书。
其语言艺术独具特色,从唱词到道白,无一不是极具戏剧性和个性化的,又结合当时的方言俚语和前人词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形成了其文辞优美,诗意浓郁的语言特色,本文将从戏剧性与个性化,生动活泼的民间口语与优美的诗词,形式多样的修辞手法与韵律三个方面来论述《西厢记》中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语言艺术;戏剧化;口语;修辞《西厢记》,全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代剧作家王实甫所作。
源自于公元九世纪唐代元稹所作的传奇小说《莺莺传》,金人董解元将其改编为《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写成了杂剧《西厢记》。
《西厢记》全书分为五本,各本的标题为: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西厢记》写书生张君瑞路经普救寺,与莺莺相遇,两人一见钟情,私定终身,后因老妇人反对未能如愿,侍女红娘竭力相助,二人终成眷属。
杂剧《西厢记》在语言上注重戏剧性,同时通过语言赋予不同角色以不同的个性。
戏剧语言的性格化运用,使《西厢记》具有了文采自然,雅俗共赏,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特点。
《西厢记》的这种语言特色,在张生,莺莺,红娘和老夫人的一言一行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张生是《西厢记》这部才子佳人剧的男主人公。
他本是一个埋头诗文,一心考取功名的书生,身如蓬转,行踪不定。
蒲州只不过是他进京应举和探望驻守在附近的友人白马将军杜确的临时落脚点而已。
以下是他在《点绛唇》和道白中的自叙。
【仙吕·点绛唇】游艺中原,脚根无线,如蓬转。
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
【混江龙】向《诗》《书》经传,蠹鱼似不出费钻研。
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
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
才高难人俗人机,难乖不遂男儿愿。
空雕虫篆刻,缀断简残编。
简述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简述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语言艺术是指文学这一艺术样式。
文学艺术具有艺术的特殊性,它是“惟一的仅仅运用语言符号来创造艺术意象体系、形成艺术作品的艺术。
”语言作为表意符号,是一种声音与意义结合的系统,理解语言艺术,必须大量读解具体文学作品。
语言艺术的特征很多:形象创造与形象感受的想象性;叙事与抒情的兼长性;语言结构与话语情景的多样性等。
一般地说,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有:间接性与广阔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结构性与语言美。
由于文学艺术以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使得语言艺术形成了许多自身独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间接性与广阔性、情感性与思想性、结构性与语言美等几个方面。
具体地说,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可以理解为以下内容。
(1)间接性与广阔性。
文学运用语言来塑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
由于文学语言必须通过读者的想象才能感受到艺术形象,因此,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
这种间接性既是语言艺术的局限,也是语言艺术的特长和优势,因为它使得文学形象具有其他艺术无法相比的广阔性。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可以说是文学区别于其他一切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无论是建筑、实用工艺艺术,还是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以及音乐、舞蹈等表情艺术和戏剧等综合艺术,都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官,这些艺术形象不仅可以看到或听到,甚至有些还可以触摸到。
唯有文学这门语言艺术所描绘的形象例外。
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通过积极活跃的联想和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呈现出活生生的形象画面来,这就构成了语言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因而人们把文学又称“想象的艺术”。
文学形象虽然不能通过读者的感受器官来直接把握,但它通过语言的中介,激发读者的想象,同样可以使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产生如临其境的审美效果,使文学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地呈现于读者的心灵。
文学天地的广阔性,同样来自语言媒介的特性。
用语言来表现现实生活,具有广泛而深入的表现能力,几乎很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着最大的自由,具有极大的容量,真可以说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能够突破客观时间,实现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延伸,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
【毕业论文】浅谈《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浅谈《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摘要:《红楼梦》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优秀作品之一,是一部灿烂中华文化杰出的代表作品,也是文学语言艺术宝库里难得的瑰宝,语言精粹,简洁文雅,精练准确,字字皆玉,在语言艺术上,它达到了中国小说前所未有的成就。
鲁迅称许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曹雪芹用他毕生精力与传神之笔,给后人留下一幅活灵活现的封建末期贵族生活史、崩溃史。
本文拟就从语言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个性、谐音双关的妙用等三个方面做一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红楼梦语言艺术细节描写谐音双关《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他对现实生活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奴婢等级制度,以及对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朱理、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更是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作者往往只须三言两语,随手拈来就可以勾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形象。
作者笔下每一个典型形象的语言,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从而仅凭借语言艺术就可以判断人物。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特别在人物形象、性格描写等方面生动传神,活灵活现。
加之谐音双关的妙用,使作品语言更是幽默诙谐,意趣深远。
一、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运用细节描写,把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刘姥姥,是本书中是一位让人难以忘怀的乡间老太太,她老人家本是深于世故,了解事理的,但是,由于许多的原因,她却以装疯卖傻、故意献丑的表演,博得贾母等人取乐,这个人物的出场,仿佛戏曲中的丑角,令人可笑可怜却又可敬。
她的对话部分,描写的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幽默至极,尤能切合人物的身份、教养、心情,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一闻其声,似见其人。
在独特语言的运用中,曹雪芹更能用“笑”来塑造人物形象。
描写无论是对于情节的交代,还是文中人物性格形象的塑造,都是必不可少的,作者用的分明是一些最普通的语言文字,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却仿佛是一副鲜明生动的贵族家庭饮宴图,使读者仿佛看到和听到了大观园的人物活动和他们的音容笑貌,作者对文中各色人物进行人物神情心志的描绘别具一格,作者通过人物的笑表现了人物的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以及笑得姿态、动作各有千秋,独树一帜,这是作者的独特之处。
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
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摘要:英语文学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人们思想的发展,从兴起到高潮,长期以来一直在发展壮大,涌现出许多著名的英语文学作家,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都广为流传,兴盛不衰,其中较重要的原因是英语文学精彩而又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英语;语言艺术在我们日常对于英语的学习中,往往学习的都是英语的读音,单词,句子,语法等内容,却很少会对英语文学进行相应的研究,而对于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更是缺乏了解。
文学是一种高于一般语言的表达形式,而文学的出现,正是代表着一种语言的正在处于不断发展,甚至走向成熟的阶段。
一、语言艺术的意向性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吸引人们要关注和喜爱,较主要的是他们来源于生活实际,却又能够超越生活。
在文学作品中,从来不存在什么可能与不可能,无论在我们看来多么富有戏剧性的情节都可能会发生。
我们会对生活中的一点儿细微的小事进行夸张或扩大,从而产生戏剧性的效果,通过利用英语的语言艺术对于背景进行描述,对情感进行渲染,塑造出一个个特点鲜明的角色,把是非黑白分隔得非常明显,把自己的褒贬态度表现的淋漓尽致。
文学语言的意向性是文学语言较基本的特征,当然,英语文学也不例外。
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的意象性,表现为它是既抽象又具体的,他描述的事物有时虽然存在但是我们却感受不到,或者我们能感受的到,但它却并不真实存在。
每一部英语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塑造一个具体的形象鲜明的人物,通过这个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来反映他自己内心的情感特征或者是整个时代的人所面对的共性问题,或者是情感追求。
在我们的理解中认为,意象是一种类比的表达方式。
这种语言艺术能够充分的抓住主客体之间的细微联系,能够表现出文学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和联系。
以客观实际来打造文学世界,而又以文学世界来反映客观实际。
二、语言艺术的生动性语言艺术的生动性具体是指通过作者对语言艺术的运用,给文学作品或者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附与独特的生命特征。
一个好的文学作者可以使自己在作品中塑造的形象活跃起来,让人们看到的不只是一堆死板的文字,而是一个可以在脑子中浮现出来的生动的人物,通过对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外貌特点,性格特点的描述。
试论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试论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方言在文学作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方言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语言变体,它代表了一种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
方言的运用可以给作品增加生动和真实感,使作品更加贴近人民生活,表达出更加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方言可以丰富作品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手法。
方言具有独特的发音、词汇和句法特点,通过运用方言,可以使作品的语言更加丰富多样,形象生动。
方言能够突出地区特色,区分不同人物、不同环境的语言表达,增加作品的情境感和情感张力。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通过运用北京方言,刻画了封建社会贵族阶层的生活和言谈举止,使作品更加真实和立体。
方言可以塑造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
每个地区、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特点,通过运用方言,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立体。
方言可以展示人物的地域特色、社会背景和身份地位,深化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在巴金的小说《家》中,作者通过运用四川方言,描绘了卖鱼的四川老人王胜英,使其形象更加鲜明和富有特色。
方言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方言可以体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方言是地区文化的重要反映,代表了一种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风貌。
方言中蕴含的风土人情、习俗和价值观念,对于描绘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运用方言,可以为作品注入浓厚的地域情感和民族气息,增加文化的独特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方言运用的恰当与否。
方言的运用必须符合作品的整体风格和主题,不能为了追求地域特色而牺牲作品的艺术性。
方言应该是作品的一种辅助手法,用来丰富作品,而不是给读者造成困扰和障碍。
作家在运用方言时应注意适度和选择,避免出现过多、过杂和难以理解的方言表达。
方言在文学作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运用方言,作品可以丰富语言形式和表达手法,塑造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
方言的运用不仅增加了作品的生动和真实感,更重要的是为读者展示了地域文化和民族风貌,增加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
方言的运用在文学创作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作品注入了独特的魅力和情感。
文学语言的表现力及修辞手法
文学语言的表现力及修辞手法文学语言是一种具有高度表现力和艺术性的语言形式。
它通过丰富的词汇、形象的描绘、深刻的哲理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人类内心的情感、思想和精神世界。
文学语言的表现力和修辞手法是其独特魅力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从文学语言的表现力和修辞手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学语言的表现力文学语言的表现力是指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情感、思想和形象的力量。
文学语言的表现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形象的描绘文学语言通过形象的描绘,让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体验。
这种描绘不仅能够使读者感受到作品中的情境和氛围,而且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悟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中描述阿Q的形象:“他是一个瘦高的男人,脸色苍白,精神的眼睛里透着狡猾和卑怯。
”这样的描述让读者对阿Q的形象有了深刻的印象。
2.情感的传达文学语言能够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体验,让读者产生共鸣和共情。
这种情感的传达可以通过直接表达、暗示、象征等手法实现。
例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写道:“瑞香飘飘烛影摇,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萦纡香暖飞燕。
”这里的瑞香、烛影、游丝等形象描绘出了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怀念之情。
3.思想的传达文学语言能够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和哲学观点,让读者思考和反思。
这种思想的传达可以通过寓言、象征、讽刺等手法实现。
例如,乔治·奥威尔的《1984》中描述了一个极权主义的社会,通过对主人公温斯顿的塑造,表达了对个人自由和人类理性的追求和对极权主义的批判。
4.语言的风格文学语言的风格是指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和格调。
不同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风格,例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
文学语言的风格能够表现出作者的独特个性和文学审美观,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张爱玲的小说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而鲁迅的小说则语言深刻、尖锐,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文学概论复习语言的艺术ppt课件
《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东家之子“眉如翠羽, 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脸似桃花光灼灼,眉如细柳色辉辉。
小员外着眼看,那人生得:绿云堆鬓,白雪凝 肤。(《金瓶梅》)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洛神赋》 )
例3:比较:
“……要是地狱中的孽火可以在一个中年妇人的 骨髓里煽起了蠢动,那么在青春的烈焰中,让贞 操像蜡一样融化了吧。”(见(莎士比亚全集》第 9卷,第89页,朱生豪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
在电影(卞之琳译)中,这句话成了:
“如果一个半老的女人还要私通,那么少女还 讲贞操做什么呢?”
勃劳恩:我愿我们能够变成蝴蝶,哪怕只在夏 季里生存3天也就够了——我在这3天中所得到 的快乐要比平常50年间所获得的快乐多得多。
“我们的所有思想的诗情,从最高级的到最低 级的,都具有赋予爱情以过分重要意义的特点, 甚至不仅仅是特点而已!” ( 尼采)
③互文性:
又叫“文本间性”,是指任何文本的形成都与 该文本之外的符号系统相关联,都是对其他文 本的吸收和转换。
《乌鸦》
乌鸦就是从黑透的开始飞向黑透的结局 黑透就是从诞生就进入的孤独和偏见 进入无所不在的迫害和追捕 它不是鸟它是乌鸦 充满恶意的世界每一秒钟 都有一万个借口以光明或美的名义 朝这个代表黑暗势力的活靶开枪 它不会因此逃到乌鸦以外 飞得高些僭越鹰的座位 或者降得矮些混迹于蚂蚁的海拔 天空的打洞者它是它的黑洞穴它的黑钻头
(二)语言与人类的复杂关系(p39)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研究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研究在文学创作中,语言风格是作家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影响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文化内涵。
因此,研究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对于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进行探讨:字词的选用、修辞手法以及句法结构。
一、字词的选用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选择特定的字词来展现其独特的语言风格。
字词的选择不仅仅体现了作家的个人喜好,更重要的是撷取了文字与语言的精华,以达到独特的表达效果。
首先,字词的意义和内涵对于塑造作品的语言风格至关重要。
例如,在丰子恺的《故事新编》中,他运用了许多富有趣味和幽默的字词,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欢乐和童趣,给读者带来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
其次,字词的音韵特点也是语言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在古代诗词中,作者将对仗押韵的技巧运用得淋漓尽致,以营造出悦耳动人的声音效果。
同时,现代诗歌创作中也强调了音韵与意义的有机结合,寻找到具有韵律感和美感的字词,以突出作品的独特审美风格。
总之,字词的选用是文学作品中语言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通过意义和内涵塑造了作品的表达效果,还通过音韵特点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和美感。
二、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它通过调动读者的感官和想象力,传递作家的情感和观点,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首先,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使读者对作品中的描写有更加鲜明的感受。
比如,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他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形容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使作品更加深刻而有力地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其次,排比是一种通过重复使用相同的语法结构来强调某种情感或观点的修辞手法。
在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中,他运用了排比来强调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中要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民为实现自由和独立所作出的努力。
最后,夸张是一种通过放大事物的程度和范围来渲染氛围和增强语言效果的修辞手法。
论文学作品的艺术方法和表现手法
论文学作品的艺术方法和表现手法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统一语言,通过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洞察,体现出文学艺术的魅力。
本文将从艺术方法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来探讨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一、艺术方法1、形式塑造法形式塑造法是运用故事、情节、人物等文学形式,来表达和深化小说的主题和情感,在文本中呈现出众多的魅力。
可取之处在于,小说的形式可以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情感空间,以凸显作品的高度艺术价值。
例如,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采用了极具反叛性的形式,对革命和文化大革命进行了批评,通过小说的形式来呈现自己的文化观点。
2、笔墨技巧文学作品中最为直接的艺术手法是笔墨的运用技巧,包括语言的运用、形象的描绘、节奏的分布等。
在笔墨技巧中,语言的运用在文学作品中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表现出作品的灵魂,也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立体和鲜活。
例如,莫言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常常使用古汉语和方言,运用这些语言可以带给读者更加真实的呈现和身临其境的感觉。
3、音乐性表现法音乐性表现法是指在文学作品中通过音乐形式来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以得到更深入的音乐效果。
比如,余华的《兄弟》以及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等文学作品,都采用了一定量的音乐元素来表达作品的情感,同时以音乐的形式配合文学形式,达到高度统一的艺术感受。
二、表现手法1、人物描写人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最为基础的表现手法,是一切文学作品的灵魂所在,可以将人物形象营造得更加真实、立体、具有思想深度和人性铸魂。
例如,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中描写了一个来撒哈拉沙漠淘金的台湾女性,生动地表现出了她的思索、心灵和神韵,充分强调了人物形象的人性化表现。
2、画面描写画面描写是文学作品中最具有想象力和启示性的表现手法之一,它可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社会环境等,来展示作品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智慧。
例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和费彻的《百年孤独》等文学作品,都描绘了生动而且鲜明的画面,创作出独特的文学效果,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思考。
语言的艺术——简论汪曾祺小说语言观兼及其小说语言特色
鉴赏语言的艺术——简论汪曾祺小说语言观兼及其小说语言特色孙 萌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第一中学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既是文学作品存在的显现,使文学实现物化;又是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生成的重要条件。
走进一个作家的文学世界,语言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门,透过语言去欣赏作家构建的文学世界。
于是,语言不再仅仅具有传播信息的意义,还具有了审美价值。
本文即是从语言入手,通过分析汪曾祺的语言观,试图发现汪曾祺小说的艺术创作是如何实践他在语言上的要求,进而揭示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观念的革新和语言实践的创新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一、“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中国文学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它在语言上的质的转变和不断演化。
中国文学从古典形态走向现代形态的根本性标志之一,便是在语言上的重大变化。
从文学发展史上看,文学的每一次突破和转型毫无疑问都会在语言上有所体现。
而这些语言上的突破与创新,还有赖于语言观念的革新。
语言到底是文学的载体还是文学的本体,这是区别传统语言观念与现代语言观念的分水岭。
由于受到传统文学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没有认识到文学语言本身的价值,而习惯于到语言背后去寻找作品的“历史价值”“现实意义”“时代特征”“审美特性”,正所谓“得意而忘言”。
汪曾祺超越了传统的狭隘的文学语言观,摆脱语言工具论的束缚,将语言上升到文学本体的高度。
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
它是和内容(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
语言不能像桔子皮一样,可以剥下来,扔掉。
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
……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小说使读者受到感染,小说的魅力之所在,首先是小说的语言。
小说的语言是浸透了作者的思想的。
”[1]他强调语言与内容(思想)融为一体,互存共生,不可分离,强调语言是文学(小说)的本体,突破了语言仅仅是内容的外壳的载体之说,把语言置于文学的根本地位上。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与艺术特色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与艺术特色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表达艺术的一种形式,其中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是作品所具有的重要元素。
语言风格是作家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而艺术特色则是作品在形式与内容上的独特性。
本文将以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为主线,探讨其在创作中的重要性和表现形式。
一、语言风格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语言风格是作家个体书写的独特方式,能够展现出作者的个性与创作理念。
在文学作品中,语言风格的运用可以为读者提供独特的阅读体验,使作品具有辨识度和魅力。
不同作品的语言风格差异可以突显文学多样性,丰富读者的审美享受。
此外,语言风格还可以帮助作品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营造氛围等,对于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和传达主题起到重要作用。
在文学作品中,语言风格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作家偏向于使用华丽而辞藻浮夸的语言,如《红楼梦》中的描写形容词,使作品具有诗意的美感;有的作家则倾向于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如海明威的小说,以干净利落的句子展现情节,使作品更具冲击力和现实感。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语言风格都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通过独有的表达方式,作家可以将自己的想法、感情和观点传达给读者,实现情感共鸣和思想沟通。
二、艺术特色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艺术特色是文学作品在形式与内容上所具有的独特性,是作品与众不同之处。
艺术特色能够使作品在众多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引人注目。
作品的艺术特色可以表现在结构安排、情节布局、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方面。
在结构安排方面,一些文学作品采用非线性结构,如《百年孤独》中的时间跳跃,使整个作品具有超越时间维度的感觉,突破了传统结构模式的束缚,展现了独特的艺术美感。
在情节布局方面,一些作品善于运用悬念、反转和插叙等手法,如短篇小说《琐忆》中的未尽事宜,通过留白和伏笔的方式,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联想,使作品充满诱惑力。
在人物塑造方面,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刻画人物的形象、性格特点和世界观,使人物栩栩如生,与读者产生共鸣。
试论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试论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1. 引言1.1 引言方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运用方言,作家能够更加生动地描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的发展,再现作品背景,丰富文学风格,提升作品的表现力。
在文学作品中,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表达和社会交流的载体。
本文将探讨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分析其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推动、背景再现、文学风格丰富和作品表现力提升等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中方言运用的案例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方言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和作用。
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不仅能让读者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生活状态,还能为作品增添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
因此,方言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方言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方言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方言,作家可以更加生动地描绘人物的特征和性格。
方言可以展现出人物所处的地域和社会环境,让读者更容易地理解人物的背景和身份。
方言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地域特色。
不同地区的方言有着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通过运用特定的方言,作家可以使人物更加真实地融入到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当中,让读者更容易地产生共鸣和认同感。
方言也可以用来展现人物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特征。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通过使用不同的方言来区分其社会地位和教育程度。
某些人物可能会使用粗俗的方言,表现出其粗野和低贱的性格;而另一些人物可能会使用雅致的方言,展现出其高贵和文雅的形象。
方言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运用方言,作家可以更加生动地描绘人物的特征和性格,让人物更加立体、丰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方言的运用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也让人物更加真实和具有生命力。
2.2 方言对情节的推动方言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角色。
通过运用不同地方的方言,作家可以更加生动地描绘出人物之间的交流和矛盾。
论《诗经_》语言艺术之美_毕业设计(论文)
荏菽旆旆……麻麦蒙蒙。(《生民》)
苕之华,其叶青青。(《苕之华》)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采菽》)
凡凡黍苗,阴雨膏之。(《黍苗》)
我黍与与,我稷翼。(《楚茨》)
(
《诗经》时代还未出四声八病之说,律诗也未诞生。然而,这并不等于古诗没有平仄,没有粘对。汉语的形式特点之一,就是对称性。与此相应,汉族文化心理也有明显的对称均衡倾向。叠字的出现,便是适应这种文化心理要求,叠字形式是对称,语音也是一种对称。尽管先秦诗歌平仄不很严格,对偶未必工整,可是,作者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尽力使自己的诗歌美一些,采用美的形式、美的手段。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对偶句。叠字、对偶,都是为了满足对称均衡。《诗经》中就不乏好的对子,有人还用叠字入对呢。这不仅是语义的要求,也是语音对称的要求。如:
关键词《诗经》语言艺术 美叠词
第一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对我国诗歌发展有极重要的影响。《诗经》用叠字高明、精巧,集中体现了它的语言艺术及审美价值。具体分析,《诗经》语言艺术及审美价值,是多方面的,是具体的。
浅谈“语言文学美”
浅谈“语言文学美”一个人的心灵总是通过自己的言行表现出来,并且在表达对事物的感受、认识和自己的观点、主张的同时,他的思想、情操、胸怀、良知、道德也随之表现出来。
一个思想狭隘、心灵庸俗的人,绝不可能说出优美的、令人赞赏的言词。
行为高尚是伟大思想的自然结果,高雅的谈吐往往出自胸襟豁达、志气远大的人。
一、思想是语言美的灵魂思想素质主要包括一个人的思想觉悟、思想水平和思想观点。
要提高表达能力,首要的不是磨砺嘴皮,而是要磨砺思想,提高自身的内在素质。
语言是一个人的良好修养和素质的充分体现。
没有爱憎分明的立场,哪有义正严辞;没有临危不惧的胆略,哪有侃侃而谈。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深的思想修养,他才能“站得高,揽众山于目下;看得远,笼天地于眼前。
”有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才会有非凡的真知灼见,出言陈词才会掷地有声。
二、人格美是语言美的基石人格,指人在一定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
人格美的形成,不是来自先天的禀赋,而是来自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自伟大的思想和先进文化的陶冶。
有美玉的情操,才有光辉的人格。
周恩来的恢宏大度,来自对人民的伟大情怀;彭德怀的威武勇毅,来自铁肩担道义的壮志;__的乐观旷达来自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石蕴玉而生辉,水怀珠而川媚”,文天祥宁死不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朱自清宁可饿死而不食美国救济粮……他们的浩然正气,铮铮铁骨构成了他们人格的崇高、壮美。
伟大的语言来自伟大的人格,人格美是语言美的基石。
三、情感美是语言美的内涵言出于思,情动于心。
没有正确而深刻的思想,就不可能阐发令人折服的宏论;没有真挚而炽热的感情,就不可能打动听众的心。
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只有情才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震憾力,掀起“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的感情高潮。
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最后一次的讲演》之所以成为“狮子吼”,成为千古名篇,至今仍感人至深,就是因为演讲中的正义、激昂和悲愤之情像一团火,点燃了听众的情感,从而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言在文学中的艺术体现学校:湖北文理学院学号:2009134149 学院:文学院专业:对外汉语姓名:廖杜摘要: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形式,这是语言与文化间的最基本关系。
本文就从语音、词汇、语法这三个语言要素着手,并结合文学的艺术性质,简要论述语言在文学中的艺术体现。
关键词:语言文学艺术形式文学是以人类的语言为基本媒介,以语言的方式存在的语言艺术形式,且其与其他艺术的差别,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所依赖的语言组织和它所具有的语言特性。
语言先于文学而存在,它是文学的背景材料,而文学则是对语言的加工与锤炼。
研究语言在文学中的艺术体现,需从语言和文学两方面入手,本文笔者就自己浅薄认识谈谈其认识。
一、语音在文学中的艺术体现中国古今文学作品中,常常运用语言独特的语音特点来为作品润色。
其主要表现的诗作语句中讲究语音的平仄韵律对仗。
在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体裁中,对格律法度的追求就达到了“辨声宜判阴阳,吐字须分开闭”的程度。
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有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关于此句,昔人笔记已有讥笑东坡:“水暖而入泳者,岂独是鸭?”清人高士奇则为东坡辩解。
他在《天禄知余》里引宋稗中载淮南谚曰“鸡寒上树,鸭寒下水”来论证东坡经常注意到事物变化,“皆有理趣、未可辄疑其率也”。
其实鹅、鸭本是同类,在诗句“鸭先知”中,第一字需要个仄声字,于是东坡就用“鸭”而不用“鹅”。
这并没有什么深意,只是因着诗句中约定俗成的“押韵求同、平仄求异”的规则而致如此的。
在句子中,平与仄错开,就不呆板单调,音调就有起伏,如此便可谱出美妙的曲子。
再如鲁迅作品《阿Q正传》中就很善于运用汉字的字调来刻画人物。
如书中此段:“在未庄再看见阿Q出现的时候,是刚过了这年的中秋。
人们都惊异说是阿Q回来了”,……但阿 这回的回来却与先前不同,确乎很值得惊异。
天色将黑,他睡眼朦胧的在酒店门前出现了,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和铜的,在柜台一扔说:‘现钱!打酒来!’”在此处,鲁迅为什么不用“现钱!打酒去!”或“现钱!去打酒”呢?阿Q穷而有酒瘾,免不了要赊酒喝。
要赊酒,就得低声下气,哪敢说“打酒来!”更别说“打酒去!”这回既然腰间有的是银和铜的,自然不必像往常那样低声下气说“去打酒!”或“给我酒!”诸如此类的。
若说“现钱!打酒去!”又未免过于语气迫人。
说“现钱!打酒来!”正好显示出有现钱,不必赊,喜气洋洋、神气十足。
“酒”是上声,“去”是去声。
这里阳平字调用得恰到好处!在文学创作上,一般都注重汉语语音的特点,巧妙而熟练的运用汉语独特的语音特点,可使文学作品语言更加准确、整齐,且富有艺术性。
二、词汇在文学中的艺术体现文学作品同样也十分注重词语的锤炼与选择,拥有好词好句的文学作品通常备受人们喜爱,且其艺术价值很高。
柳宗元在《钻姆谭西小丘记》中,巧妙地运用了七个词语,使读者得到十分鲜明的立体感。
其文日:“那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照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立、露、显、高、浮、流、游既表静态之美,也显动态之美,聊聊数字美不胜收。
前三字用仄声,后四字用平声,使文章声色兼备令读者读罢如有身临其境之感觉。
另外用词贵在确切,要力求追求冷字僻词。
老舍的《牺牲》:“博士的屋里没有多少东西。
一张小床旁边放着一大一小两个铁箱,一张小桌铺着雪白的桌布,摆点文具都是美国货。
两把椅子,一张为了坐人,一张永远坐着架打字机”。
两张椅子,一张为了坐人,自然是博士自己坐的。
另有一张不但是坐看架打字机,而且是永远坐着。
一个孤芳自赏的洋博士的形象跃然纸上。
“坐”本是人坐,用之物坐,就显得别有一番新意。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来自自然语言,是自然语言的加工。
如自然语言说“狼大口天口吃,虎大口大口吃”这就具体朴质,写成“狼吞虎咽”就更加形象化了。
一般说鱼游鸟飞,日常用语说成“鱼飞鸟游”,小孩儿就会感到不可理解了。
可是文学作品完全可以采用语言的类比,即以此类词替换彼类词。
既然可以“鱼(飞)翔浅底”,鹰自然可以“遨游太空”,如此互换使用就显得生意盎然了,而不至呆板死沉,这就是文学将语言中的词汇给艺术化了,虽是表达同样意思的词语,但文学中词语却是那么地具有艺术美感。
三、语法在文学中的艺术体现语言的语法规律对于句子的组合与聚合以及句式有着决定性作用。
文学作品语言只有符合某个语法规律,才能有使其句子更加准确、生动与形象。
正如汉语的形容词可作使动词使用,才有可能产生“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佳句。
“绿”就是形容词作使动词用的。
“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横”字也是形容词作谓语的妙用这一道理,古今皆然。
鲁迅《故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其中就妙用了这个“横”字,这与“野渡无人舟自横”有异曲同工之妙。
现代京剧《沙家浜》的第四场《智斗》为什么不叫做《斗智》呢?大家都知道语序是汉语语法的主要手段。
“斗智”是一个“述宾式”的结构,它表明“智”是斗的对象。
双方来斗什么呢?来斗智。
那么,谁胜谁负,并未分晓。
可是“智斗”就不同了。
在这里,“智斗”是一个主谓式的“陈述式”结构。
表现我方以智来斗敌方,我方处于主动的地位,我方必胜已不言而喻了。
《史记·项羽本纪》记述了力能扛鼎的楚霸王项羽要与汉王刘邦“挑战决雌雄”,刘邦自知不敌,只好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可见双方都想取胜,又很注意扬长避短。
虽是仇人相逢,恨上心头,但是面对面还是要讲究礼貌的。
所以谁也不好说“力斗”或“智斗”。
如此可见,文学作品只有遵守汉语的语法规则,才能使其艺术性更具有渲染力。
四、文学艺术性对语言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语言同人类的思维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的主要工具。
因此,作为语言艺术,文学要比其他艺术更适宜反映人们的思想活动和感情活动的完整过程与具体内容。
它的文学性使得平实的语言向理性化的语言转化。
一方面,文学可以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把那些难以言尽或不可言说的心理感受尽可能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文学又可以直接运用语言本身,利用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这个特点,去传达那些只能用语言才能确切表达的思想认识,展示思维活动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似乎有着两种传达信息的媒介和手段,它能使思想感情的表现既保持了感性的生动与细腻,又具有理性的深刻与复杂。
这一特点极大地丰富了文学对思想感情的表现力,使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其它艺术因形象的直观性和表现媒介的单一性造成的局限,成了思想性最强的一种艺术形式。
例如,阿城在《棋王》的结尾写道:“我在目睹了王一生的象棋大赛之后,睡在礼堂台上想:‘不做俗人,哪儿会知道这般乐趣?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
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
可圄在其中,终于还不太象人’”。
这就是通过理性的语言点出了小说的题旨,使读者从这个下棋的故事里,获得一种更为普遍、更为深远的人生意义的领悟,强化了作品的审美意蕴。
这个事实说明,文学可以充分表达丰富深刻的理性思想内容,用各种形式传达作家的主观评价,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具有理性色彩。
将朴实的社会语言理性化,这也是文学艺术性对语言的影响之一。
文学还可以借助种种艺术手段,多层次、多角度地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
这种种的艺术手段,同样也使得语言受到文学艺术性影响而变得更加细腻与形象。
这也是文学所以能够表现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的重要原因。
张洁在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第十章里,有一段描写郑园园第一次见到莫征时的情景,充分显示了这个特点:“每天晚上7点半我到你这里来。
”郑园园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会对这第一次见面的人发号施令。
她有些意识到自己是在任性、撒娇。
天哪,为什么?她从来不对任何男孩子任性和撒娇。
这件事有一点特别,是不是?这等于她给了莫征一种权力,一种与众不同的权力。
凭了什么?他那男性的自尊和矜持么?她的腰肢上仍然感到刚才跌下去的时候,那只托住她的大手的力量。
糟糕,糟糕透了。
她是不是太轻浮了?她立刻板起面孔,嗓音也变得冷冰冰的,转过身子不再看着莫征,对叶之秋说:“叶阿姨,我走了。
”由于这段描写既有作者从客观角度的叙述,表现了人物的外部特征:语言、动作、表情、声调,间接地剖析了郑园园的心理状态;又通过人物自己的主观意识活动,甚至某些潜意识活动,直接显示了她的内心世界,这就把一个少女在初次见面的青年男子面前所产生的复杂而微妙的心理,生动细腻地表现了出来。
以上都是语言在文学中的艺术体现之例,同样也是文学本身所具有艺术性质于语言的影响。
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它贴近生活,虽是约定俗成的,但也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而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则将语言中的语音、词汇、语法予以灵活运用,锤炼出准确而生动的文学语言,其艺术性又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将其升华至艺术的高度。
参考文献:[1]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北京:语言出版社,1996.12(2010.1重印)[2]许磊《语言三要素对文学的影响》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3] /wxkl/wx_02_02_01.htm[4] /share/detail/1675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