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什么叫做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它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辨证关系是什么样的?p30,p31,p33

1,什么叫做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它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辨证关系是什么样的?p30,p31,p3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
它认为世界是一部机器,由惰性物体组成,与思维存在物——人无关,物体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遵循严格的机械决定的因果因素。
机器的自然图景和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命题。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贡献。
它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是对“上帝创世说”的否定,这对自然科学冲破神学唯心主义的羁绊具有积极的意义。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反对抽象的思辨,强调经验的和实证的方法,主张用分析还原的方法去研究对象,把对象分析、还原为它的终极组成因素,然后在思想中把这些因素重建为一个整体。
这种研究方法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完全必要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各种自然过程和自然对象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400年来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
”牛顿力学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是机械论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可以说,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若不是哥白尼打破了宗教神学创建世界的思想,牛顿提出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后继出现的科学家也不会从力学的角度来看待世界。
2,什么叫做科学价值说?以及关于科学价值说有几种主要的观点和流派,你认为科学是有价值负载还是无价值负载?你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对此有何观点?科学价值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来考察和评价科学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指显示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科学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
科学与人的这种价值关系是在科学与人或社会发生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是科学的属性在与人或社会发生关系时的体现。
科学价值可以划分为科学的内在价值和科学的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科学的内在价值是人类在探索自然界的过程中,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求真,客观与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怀疑、批判与创新的科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
试评述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试评述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P25-35)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这一自然观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物质性的元素,并且是具体的物质,比如水、火、气、种子等。
整个物质世界(宇宙)是从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无限”中产生的,又复归于它,连续地产生于本源,又复归于本源;或者几种物质性的元素通过“爱”和“恨”的相互作用而分离和结合;“自然”就是一个自身有生命的、不断地生长发育着的有机体。
(2)这种自然观具有直观性、思辩性和猜测性,缺乏严格的科学基础,大多来自经验直观、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猜测。
(3)这种观点坚持从自然界本身去寻求对自然界的解释,坚持在自然界的总体联系和运动、发展、变化中认识自然界,这种自发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一方面在哲学上成为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在科学上孕育了许多在以后被发展和证实的天才预见。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注意:着重根据教材P33-34,以下整理仅供参考](1)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与近代自然科学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基础上的。
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相适应,形成了观察、实验、分析、还原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这种方法,是近几百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步的基本条件。
但是,它也给人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考察,堵塞了人们从了解部分到把握整体、洞察普遍联系的道路。
由于牛顿力学的成功典范,形成了科学史上的力学终极解释体系,而早期自然科学的这种研究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移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经典力学一统天下,分析还原方法盛行于世,只注意局部,不注意整体;只注意研究个别,不注意研究一般;把为了研究方便而人为地割裂和分离看成是自然界本身存在地界限和鸿沟,把活物归结为死物,把运动归结为静止,把复杂归结为简单,把高级运动归结为低级运动,把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看成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一成不变的东西。
综述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机械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联系与区别

综述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机械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联系与区别综述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机械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联系与区别如下:古代朴素自然观古代朴素自然观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和观点,其特点是将自然视为一种混沌的整体,没有将其分解为不同的部分进行研究。
这种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体,它有自己的生命和灵魂,各个事物之间有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同时,古代朴素自然观也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认为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智慧来认识和改造自然。
近代机械自然观近代机械自然观是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其特点是将自然视为一个由各种机械部件组成的复杂系统,可以用数学和物理的方法对其进行精确描述和研究。
这种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机器,它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人类可以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来揭示这些规律,并利用它们来改造和控制自然。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将自然视为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有机体,其中物质和能量不断转化和循环。
这种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它有着自己的运动规律和发展趋势,人类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来认识和利用这些规律,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机械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虽然都是对自然界的认识和观点,但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古代朴素自然观强调了自然界本身的有机性和整体性,而近代机械自然观则强调了自然界的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则强调了自然界本身的客观性和发展性,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
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机械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都是对自然界的不同认识和观点,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试评述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试评述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两种不同的自然观,它们在对于自然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理解上有着显著的区别。
首先,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是一种以直观的方式理解自然界的哲学观点。
它认为自然界是统一的、和谐的,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
古代哲学家们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如“天人合一”、“物极必反”、“矛盾的对立统一”等思想。
这些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为人们认识和理解自然界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方法。
然而,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也存在一些缺陷。
例如,它往往过于强调自然界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而忽略了自然界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知识的支持,它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描述也存在着主观性和片面性。
相比之下,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则是一种以机械论的方式理解自然界的哲学观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逐渐深入,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渐成为了当时的主流观点。
机械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而这些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规律都是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发现和验证的。
这种观点在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然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它过于强调自然界的有序性和规律性,而忽略了自然界的变化性和多样性;同时,它也忽略了自然界中意识、目的等人文因素的影响。
总的来说,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强调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变化性,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则强调了自然界的规律性和物质性。
这两种观点在历史上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和价值,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和局限性。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我们需要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认识自然界。
因此,我们需要摆脱单一的自然观束缚,将不同的观点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更加全面、客观、科学的自然观。
2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伽利略
• 伽利略的科学方法
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纯 属思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 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 学之父”。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 基础。 伽利略的数学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般来说, 分三个步骤:①先提取出从现象中获得的直观认识的 主要部分,用最简单的数学形式表示出来,以建立量 的概念;②再由此式用数学方法导出另一易于实验证 实的数量关系;③然后通过实验证实这种数量关系。 他对落体匀加速运动规律的研究便是最好的说明。
的天文学家、太阳中心 说的创始人、近代天文 学的奠基人。他也是一 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 的巨人是一位杰出的医 生、社会活动家、数学 家、经济学家和画家。
天文学革命
• 天文学的革命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
哥白尼首先向教会权威和神学世界观挑战。哥白尼 经过三十多年对日、月、星辰运动的观察与计算,提出 “太阳中心说”,并写成《天体运行论》一书。他指出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不过是围绕太阳运行并能自转 的一颗普通行星而已。推翻了中世纪流行的托勒密的 “地球中心说”,揭穿了所谓“上帝赋予地球特殊地位” 的说法,摧毁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也是自然科学开 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标志。因此,发表《天体运行论》 的1543年被当作近代科学的开端。它认为地球是宇宙的 中央,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运行。
——伏尔泰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单纯用古典力学解 释一切自然现象的观点。它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 事物都完全服从机械因果律。 • 笛卡尔——动物是机器 • 霍布斯——世界是一部巨大的机器,人体是一部精巧
的小机器。 机器”
• 拉美特利——人是由血液的力量开动的“钟表或自动
近代自然观的内容

近代自然观主要是指在15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期间,随着欧洲社会的大变革,科学技术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第一次得到了系统的、科学的总结,形成了以牛顿力学为中心的科学体系。
这一时期的自然观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促使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它将自然界视为一个由各种机械部件组成的系统,这些部件按照一定的自然法则相互作用。
2.科学实验的重视:科学实验成为认识自然的重要手段,它在很多方面优于一般的观察和生产实践活动。
科学实验的提倡和应用,促进了科学形态的变化,出现了实验科学。
3.自然界的客观性:近代自然观强调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且能为人的感觉和
意识所反映。
4.自然界的层次结构:现代科学表明,自然界具有无穷的连续系列的层次结构,每一层次又是这个系列的不连续的“关节点”,并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物质形态。
5.无限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任何物质形态都处于不停顿的运动变化之中,自然界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6.相互作用:自然界是各种事物相互作用的整体,也是各种作用过程的集合体。
自然界通过要素本身相互作用以及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整体的功能和特性。
7.人与自然的关系:近代自然观也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类
不是自然界的单纯旁观者,而是自然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近代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它们对后来的科学发展和哲学思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机械唯物主义

1、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机械唯物主义又叫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概念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共同点,都坚持了唯物主义方向,认为物质决定了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三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用形而上学观点解释宇宙的唯物主义哲学;狭义指西方哲学史上第二种唯物主义形态,即16-18世纪的唯物主义哲学。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亦称机械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种形态。
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学派。
以17-18世纪西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为典型。
它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在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起过积极作用。
例如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认为,哲学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物体是不依赖于人们思想的东西,它是世界上一切变化的基础。
世界上除了具有广延的物体之外,不存在其它任何东西。
从这一观点出发,他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批判了宗教神学和笛卡尓(法国物理学家,哲学家)的二元论。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还包含某些辩证法因素。
✧特征A)机械性。
就是把世界万物的运动都理解为或归结为机械运动。
例如霍布斯就曾经写道:“运动就是失掉一个位置而获得另一个位置。
”他在《利维坦》一书的序言中把人的心脏比作钟表上的发条,把神经和关节比作其中的油丝和齿轮。
拉美特利更干脆地宣布:“人是机器”。
认为人归根结底是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而已。
B)形而上学性。
就是说,他们的唯物主义思想都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并且善于以孤立、静止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C)不彻底性。
一方面表现为对整个世界认识的不彻底性:“半截子唯物主义”,就是说,他们在自然领域内是唯物主义,而一走进社会历史领域便陷入了唯心主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进步意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进步意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发展对人类认识自然、推动科学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本构成要素,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变化和发展都是机械式的,具有进步意义。
本文将从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概念入手,阐述它的历史地位和进步意义,以及对人类认识自然和推动科学进步的贡献。
一、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概念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哲学思想,它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本构成要素,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变化和发展都是机械式的。
在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中,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一切自然现象的基础。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机械力的作用来实现的,这种机械力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人类意识的影响。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历史地位和进步意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发展对人类认识自然、推动科学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指导下,人们开始对自然界进行深入的研究,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1.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推动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本构成要素,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变化和发展都是机械式的。
这种认识使得人们开始对自然界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例如,牛顿通过对自然界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牛顿力学,为人们认识自然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2.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使得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入,同时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在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指导下,人们开始研究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例如,现代科学的发展离不开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指导。
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对人类认识自然和推动科学进步的贡献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同时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对人类认识自然和推动科学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18世纪以来,形式主义和机械物理学出现后有关自然界运行规律的唯物论观念。
它强调自然界事物和现象是由物理法则推动,本质上没有宗教或宇宙精神的规律。
这一观念直接影响了形而上学的发展,又强调了对自然现象的无神论观。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自然界中的物质现象都是受物理规律推动的,是客观存在的,而非有主观意识的活动。
它否定一切有关生命非物质性质的观点,否认任何形式的精神或宗教活动对这些现象产生影响。
机械唯物学家认为,自然界可以通过物理定律来解释,而非神学的理论。
人们得出的这些结论不仅否定了神学的论说,而且被认为是一种自然观。
十九世纪以来,它提供了自然科学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现代科学的基础。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否定一切神学的观点,它强调自然界中只有物理和化学定律存在,没有神灵或宇宙精神在其中发挥作用。
机械唯物主义者认为,所有的物质现象都是由物理定律推动的,而非具有主观意识的活动。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物质现象是可以被科学理论解释的,而不是一种神学的认识观念。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受到西方世界对机械物理学的发展影响,它把科学研究和思考科学现象当做最高标准,认为自然界可以通过科学理论进行解释。
它认为自然是机械性的,可以完全用物理定律来解释。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为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它强调一切现象规律都是由客观定律决定,而非由主观意识活动决定的,它把有随机性的现象视为某种连续的自然规律,打破了过去人们认为它是神灵意志使然的想法。
它否定一切形而上学的理论,把自然界成果完全归结为物理学理论,使科学理论在实践中变得更精确、有效、从实用性上更具有价值。
近代机械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区别

近代机械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区别一、近代机械自然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代机械自然观兴起,被视为工业革命时期的自然科学思维基础。
机械自然观中,自然界被视为一台巨大的机器,它的运动与变化可以被精确预测和控制。
机械自然观坚信,自然界的每一个现象和过程都可以被纯粹的物理学和数学表达,真理本身就在数字和公式的背后。
例如,机械自然观家认为,人体也是一个机器,拥有螺钉、杠杆、轮轴等机械组件,可以被解剖、分析、修理和控制。
这就导致了“医学机器化”的思想流派的产生。
医生被看作是机器的操作工,医学技术的最终目标是修复人体的“损坏零件”,以达到“身体机器”的恢复。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机械自然观相对立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它提出自然界是一个巨大的有机整体,包含着各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关联。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自然现象的多层次性和内在联系,主张探究和研究自然现象不应该局限于物理学和数学方法,而且需要借助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手段。
例如,当天气预报的时候,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天气的变化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包括原始因素(如气压、温度、湿度)和次要因素(如风力、地形)。
预测天气需要的是对整个自然系统的综合分析,而不是对某些局部因素的狭隘考虑。
三、机械自然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区别机械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区别在于它们强调的自然界的不同方面。
机械自然观注重自然界的可预测性、可控性和定量性,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则更加注重自然界内部的复杂联系、多变共存和有机整体性。
因此,机械自然观追求对自然界的精确量化,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则强调对整体的综合认识。
在科学研究上,机械自然观家往往更加重视对局部变量的测量,而辩证唯物主义者则更加强调研究局部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例如,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机械自然观可能会将它视为由许多个独立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构成的组合,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则认为这些因素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不可能完全隔离开来考虑。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指16-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学派,以形而上学的方式理解和解释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代表人物有培根、霍布斯、洛克、拉美特利、笛卡尔、高尔吉亚、霍尔巴赫、拉普拉斯等。
主要观点包括:
1. 自然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具有广延性。
2. 自然界中只存在机械因果关系,没有其他类型的因果关系。
3. 机械力是唯一的因果力,自然界中一切变化都由机械力所决定。
4. 自然界中一切事物都可以被分解为更小的部分,这些部分之间没有质的区别。
5. 宇宙可以被看作一个巨大的机器,各个天体之间的作用可以通过机械力来解释。
6. 人类思维和意识也可以被解释为机械过程。
7. 人类社会是由自然规律所决定的,社会现象也可以被解释为机械过程。
这种自然观在当时被广泛接受,对于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自然现象的复杂性增加,这种自然观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请简要论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几种重要形态及其主要观点,并简要分析自然观与自然科

请简要论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几种重要形态及其主要观点,并简要分析自然观与自然科问题:请简要论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几种重要形态及其主要观点,并简要分析自然观与自然科答案: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三个重要形态。
(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把自然当做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统一,认为自然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或是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
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古代自然哲学家从直觉出发,从整体来观察自然界,形成了自然界是由基本物质构成的认识,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实质上是正确的回答。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一是认为自然界及其构成自然界的本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二是看到了自然界矛盾的两个方面,看到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由于当时人们的经验知识较少,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尚未进步到分析和解剖的程度,因而他们的自然观难免具有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等特点。
意义: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一个巨大的进步;它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一方面使它成为马恩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在科学上孕育了许多天才预见,并在近代发展为一系列科学理论。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的中心内容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永远如此。
万事万物只是在空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展。
如果有变化,那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并且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是由于外力的推动所致。
这种自然观是与较低水平的生产力和较低水平的自然科学紧密相联系;意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它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是对上帝创世说的否定;对自然科学冲破神学唯心主义的羁绊具有积极意义。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一、物质第一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具有第一性,其他一切事物都只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
这一观点强调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独立性,认为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的意识是物质存在的反映。
二、自然界的因果关系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遵循因果律,即每个现象都有其原因和结果,因果关系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
这种观点排除了超自然力量和偶然因素对自然现象的影响,认为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三、自然界的规律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发现和揭示这些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来预测和控制自然现象。
四、机械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主张用机械的观点来看待自然界和其中的一切事物。
它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被简化为由各种基本粒子所组成的运动体系,这些基本粒子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碰撞、相互作用,形成了各种复杂的自然现象。
五、无机自然界的决定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无机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受因果律支配的,即每个状态都有其原因,任何事件都有确定的必然性。
它否认自然界中存在着任何偶然性和自由意志,认为一切都是必然的、确定的。
六、自然界的无目的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中没有任何目的或意图存在,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无目的的。
它反对将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归结为某种神秘的目的或意图,主张用科学的方法来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七、自然界的简单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简单的、确定的,可以用数学语言来描述。
它反对将自然界复杂化、神秘化,主张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揭示自然的本质和规律,简化对自然的认识。
八、自然的可预测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被预测的,只要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和科学原理,就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来预测未来的自然现象。
近代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 重大贡献和局限性
(六)以实验分析和归纳为主的科学方法
与培根同时代的笛卡尔创立了以数学为 基础,以演绎为核心的科学与结论,在科学 界和哲学界都有很大影响。但是,他片面强 调演绎法,低估了归纳法,从一个极端走到 另一个极端。这种片面性是机械唯物主义思 维方法的另一种反映。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 基本观点及其形成原因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这个时代自然科学 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共同的思想结晶。作为一 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它克服了古代自然观所存 在的缺陷,具有较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在对 自然界细节的认识上高于古代。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原因
(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1、物质和运动观点 2、机器的自然图景 3、严格的机械决定论
近代自然科学和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近代自然科学
(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中世纪后期世俗大学(巴黎大学、波 伦亚大学、牛津大学布拉格大学、维 也纳大学、科隆大学、)的出现、亚 里士多德著作(《形而上学》、《物 理学》、 《动物学》)的再发现(和 被歪曲)、罗吉尔·培根奏响的思想解 放号角(13世纪)。
理。 3、实验—数学方法的建立及广泛采用。
(望远镜、理想实验)
(四) 经 典 力 学 体 系 的 创 立
从1543年到18世纪,自然科学最 光辉的成就是牛顿所创立经典力学 体系。它实现了以力学为中心的科 学知识的第一次大综合。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05版)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05版)自然辩证法一、人类自然观演变的四大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当代自然观(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容。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1)特点: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神秘性(数的神秘主义);思辨性(speculation,从概念推出存在);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非对象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数理(数学化的)自然观;重视心智(Mind)的力量。
(2)主要内容:万物本原论①泰勒斯(Thales,公元前624—547 ):水是宇宙万物的始基、本原与实体。
②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rer,前610—546):宇宙的本原是“无定形”或“无限”。
③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前588—524):万物的本原是气。
④毕达哥拉斯(前570—490 )学派:“ 数” 的神秘主义——数是万物的本原。
⑤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前540—480):“火”是万物的本原。
⑥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前460—361):原子论(atomic theory )⑦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484—322)四元素(水、土、火、气)说。
“自然是一个自身有生命的、不断生长发育着的有机体”2、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特点: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2)主要内容:①机械自然观或机械论(mechanism):对自然的机械化理解(动物和人都是机器)。
②还原论(reductionism):一切运动均可还原为机械运动,③严格的(机械)决定论(determinism):拉普拉斯妖——把上帝彻底清除出自然界3、现代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特点: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2)主要内容:①物质观: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列宁),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
近代机械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比较

近代机械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比较近代机械自然观是指在17世纪到19世纪期间,欧洲的自然科学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研究,提出机械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可以被机械化的方法解释。
这种自然观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则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一般观点。
本文将从自然观的范畴、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对近代机械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进行比较。
自然观的范畴近代机械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机器,它的所有现象都可以被机械化的方法解释。
因此,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被物理学与数学所支配的。
对于人类来说,唯一的任务就是去破译自然界中的机械规律。
机械自然观将自然界看成是一个被控制的、被支配的物体。
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则是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自己运行的整体,并不是一个被支配的物体。
自然包含了不同的物种、不同的环境和自然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强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将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不能完全控制自然,而必须依据自然规律发展才能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
认识论近代机械自然观提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认为感性是知识的来源,理性则是知识的组合,可以通过感性认识自然现象、建立概念,再通过理性整合、分析概念,从而获得知识。
然而,机械自然观却没有强调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获得的。
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则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的,而且人的认识离不开社会实践和历史进程。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可以不断地发展、丰富,而且人的认识受到环境、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方法论近代机械自然观主张物理学与数学的技术手段来研究自然,强调模型和实验的使用,试图通过实验证实自然之谜。
机械自然观的方法虽然成为了当时自然科学的基础,但是也留下了问题,例如某些在实验环境中表现良好的物理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却会出现很难理解的结果。
对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局限性的评析

本文从机械唯物主义 自然观的 自然科学 和哲学人手简要介 绍 了机械 唯物主义 自然观 ,然后从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观的角度对 其机械性 、形 而 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局限性进行了评析。由于对 自 然科学 仅处于概念 上 的 了解 ,且缺乏对人类历史上不同历史时期 自 然观 的深 刻理解 ,因此无 法很好得用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研究 自然科学 的方法准确地对
一
进行分类 , 认 为先要 知道生物界是 由什么构成的 ,然后才能研究 他们是 怎样进化 的以及各种生物之 间的相互关系 。这种将研究对象进行 分解 加 以研究的方法 由于受研 究水平 的限制 ,不可避免地成 了孤 立、静 止的研
究 自然 界 的方上没有突破神学的桎梏 。虽然机械 唯物主义 自然观一定 程度上摆脱 了中世纪神学世界观 的束缚 ,如牛顿就 用力的概念和机械运 动的规 律去揭示一切现象 ,得 出了严格 的用 数值来 表示机械因果性 的公 式。但 是牛顿认 为惯性是物体 的本质 属性 ,物质本 身没有改变状 态的能力 , 物体要改变状态 ,只有依靠外力 ,提 出 了所有 运动变化的原因都在物质外部的外 因论 。牛顿把这个外 因归结为 “ 神的 第一推动力” ,又陷入了神学 的桎梏 。 机械唯物主义 自然观影响了经济学 , 受其支配下 的人类 活动造成 了 生态环境的恶化。机械唯物主义 自然观认 为人与 自然二元 对立 ,认为 自 然 中存在心灵和物质这两个实体 ,二者独立存在而不相互 依存 ,各 自有 着不同的属性 ,一方的变化不会 引起另一方 的变化 。这种 观点影响 了我 们对人与 自然关系的认知 ,造成了 自然与人 的对立 ,导致人 们对 自然伦 理 的冷漠 ,是人们的 自然观发生了异化。资本家 为了经济 利益和剩余价 值 ,不断去更新技术去开采 自然资源 ,对 污染物进行 毫无节 制地 排放 , 破坏 了生态平衡 ,最终造成了现代社会经济 高速发展与生 态危机 日益严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1)

伊斯坦布尔 :
伊斯坦布尔建于公元前668年,旧 址是古希腊的城邦国——拜占庭,后 来经过战争和重建,成为东罗马帝国 的首都,于公元330年改名君士坦丁堡;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取得该城以后, 才开始叫伊斯坦布尔。
拜占庭帝国(公元395年至1453年) 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内它一般被人简 单地称为“罗马帝国”。尽管拜占庭 的文化和语言大多数是希腊的,但拜 占庭人将自己视为罗马人。拜占庭信 奉东正教,与天主教的罗马教廷关系 并不非常密切。
谨的德国人则高扬唯灵主义,恢复精神
生活的真正内容,努力追求精神的自由。
其结果是导致了意大利的人文 复兴和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两场 彼此呼应、相反相成的改革运动构 成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向近代西方 文化过渡的分水岭。
要摆脱抽象神性对人生活的 主宰,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打起个 人感性的大旗。
人文主义从来就不是一场提倡廉洁
在我们国家,人们选择职业时, 往往淡化或忘记了工作与生命信仰 一致的价值,缺乏西方人对天职思 想和职业伦理的深刻理解和领会。
㈣哥白尼革命
1. “地心说”及其影响
在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创 立了地心宇宙体系——托勒密体系。其核 心是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托勒 密学说能较好地说明当时观测到的天体运 动,并已沿用一千多年,在欧洲天文学中 一直处于统治地位。
路德把神圣的东西降到世俗水平, 同时也把世俗的东西上升到神圣地位。 “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正当手艺和职 业上升到善功和圣事的高度,这样, 路德就破除了神圣与世俗的对立,于 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掘崇高的神性”
2.加尔文宗
约翰· 加尔文,一五○九年出生 于法国,受过良好教育,在巴黎蒙 泰居学院毕业后到奥尔良大学攻读 法律。加尔文自小就成为天主教徒, 后改信新教。一五三四年因提倡路
第二章 1617世纪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
在光学上,形成了两种学说,一种是以 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一种是以惠更斯为 代表的波动说。这两种学说各执已见地争 论了一百多年。
二、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
牛顿之所以比别人取得的成就更大,用
他自己的话来说,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
的缘故。他思想敏锐、知识渊博,具有高
超的数学素养,善于在前人和同代人工作
1543年,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提出 了日心说,宣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独立出 来。 恩格斯:“日心说”是向宗教的“挑战 书”,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3.同宗教神学的斗争
维萨里出版了解剖学著作《人体构造》, 纠正了古代盖仑学说中的错误. 维萨里强调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指出 男人身上的肋骨与女人一样多。1563年, 在去耶路撒冷朝拜赎罪的归途中重病而死, 年仅五十岁。
五、以实验分析和归纳为主的科学方法
培根在《新工具》中,提出科学方法 包括两部分,一是要坚决扫除偏见,“使 理论学得到解放和刷新”,二是采用实验 归纳法,在获得知识的方法上,主要靠观 察和实验,在整理经验材料,发展知识的 方法上,主要靠归纳。 但培根片面强调归纳法而忽视演绎法。 这种片面的认识方法和研究方法,对十七、 十八世纪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
第二章
16、17世纪自然科学和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一节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15世纪末16世纪初,近代科学诞生。 形成了以牛顿力学为中心的科学体系——机械 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第一节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原因 近代科学和文化比起古代的水平要高深 得多,却产生了这种本质上不正确的自然 观,其实践根源和认识根源:第一,机械 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受制于当时的生 产水平和知识水平。第二,这种自然观的 形成,受到自然科学分门别类、孤立静止 的研究方法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鲁诺
科学思想: 布鲁诺的科学思想体现于其《论无限 宇宙和世界》一书之中。
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 宇宙是无限的,根本没有一个绝对的中心。 自然万物都统一于物质。 布鲁诺的哲学思想,不仅批判了基督教宣扬的地
心说,而且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是文艺复兴 时期新哲学思潮发展的最高成就。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近代自然科学,又叫实验科学,是文艺复兴 时期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 次革命。中世纪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近代 科学提供了物质条件。 “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 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 展起来,那么,我们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 生产。”
天文学革命的意义
“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这 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天 文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自然科 学从此获得新生,这在近代科学的发展上具 有划时代的意义。
哥白尼革命直接导致对新物理学的寻求,正是在 将天空动力学与地上物理学相结合之后,有别于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新物理学才得以诞生。
伽利略
实验方法的创始人—伽利略
被誉为实验自然科学的创始人,他主张研究 自然界必须进行观察和实验。 摆的等时性的发现 望远镜的发明及“新天空”的发现 关于落体运动的思考和实验 斜面实验与惯性定律 关于抛体运动的研究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guxiaoyun_2006@16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个思 想文化运动,带来近代科学与艺术革命,揭开了 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 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 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
天文学上的双星
第谷和开普勒
第谷(1546一1601年) 丹麦天文学家对行 星绕日运行作了长年累月的观测。积累了 丰富的资料,全部赠予助手开普勒。
开普勒(1517一1630年)德国天文学家,整 理并分析了第谷的20年的观测记录,总结 出行星运动的著名开普勒三定律。 于 16l9年出版在《宇宙谐和论》中。
新物理学的开创人物是伽利略。其在力学上的一 系列开创性的工作,捍卫了哥白尼学说。
牛顿在巨人的肩膀上建立起经典物理学体系。
布鲁诺
布鲁诺(1548-1600)
意大利哲学家和思想家批 。判经院哲学和神学,反 对亚里士多德——托勒密 的地心说,宣传哥白尼的 日心说。反对宗教哲学, 1592年,布鲁诺在威尼斯 被捕入狱,在被囚禁的八 年中,布鲁诺始终坚持自 己的学说,最后被宗教裁 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 罗马鲜花广场。
——恩格斯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近代科学的诞生往往以哥白尼的《 天体运行论》、维萨留斯的《人体的 构造》、哈维的《心血运动论》以及 伽利略新物理学的问世为开端; 以牛顿力学的建立,以及机械自然观 和实验数学方法论的形成为其标志。
天文学革命
尼古拉·哥白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icolaus,Copernicus,)
歌颂人性,反对神性; 提倡人权,反对神权; 提倡个性自由,反对宗教禁锢; 赞颂世俗生活,反对来世观念
和禁欲主义。
充满人性的《神曲》 对教士虚伪的揭露和对自由情爱讴歌的《十日谈》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文艺复兴精神的代表
莱昂纳多·达·芬奇
莱昂纳多·达·芬奇( 1452—1519)意大利文艺 复兴时期杰出的画家,艺 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 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 、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 家。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 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 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人誉 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 的代表”,“第一流的学 者”,“旷世奇才”。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达·芬奇反对经院哲学家们把过去的教义和言论作 为知识基础,他鼓励人们向大自然学习,到自然界 中寻求知识和真理。他认为知识源于实践,认为“ 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
达·芬奇的这一方法,后来得到了伽利略的发展, 并由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从理论上加以总结 ,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的最基本方法。达·芬奇坚信 科学,他对宗教感到厌恶,抨击天主教为“一个贩 卖欺骗的店铺”。他说:“真理只有一个,他不是 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达·芬奇的实验 工作方法为后来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 人的发明创造开辟了道路。
(1473-1543)是波兰伟大 的天文学家、太阳中心 说的创始人、近代天文 学的奠基人。他也是一 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 的巨人是一位杰出的医 生、社会活动家、数学 家、经济学家和画家。
天文学革命
天文学的革命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
哥白尼首先向教会权威和神学世界观挑战。哥 白尼经过三十多年对日、月、星辰运动的观察与计 算,提出“太阳中心说”,并写成《天体运行论》 一书。他指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不过是围绕 太阳运行并能自转的一颗普通行星而已。推翻了中 世纪流行的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揭穿了所谓 “上帝赋予地球特殊地位”的说法,摧毁了上帝创 造世界的谬论,也是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 来的标志。因此,发表《天体运行论》的1543年被 当作近代科学的开端。它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央, 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运行。
14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 ,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文化是一种倒退,而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则是光明发达的典范,他们 力图复兴古典文化,而所谓的“复兴”其实是一 次对知识和精神的空前解放与创造。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文艺复兴的总特征
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手段
重大意义:为经典天文学奠定了基础,更 重要的是导致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伽利略
伽利略(Galilei Galileo)
(1564-1642) 意大利著名数学 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哲 学家,是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 础上融合贯通了数学、天文学 、物理学三门科学的科学巨人 。加利略是科学革命的先驱, 毕生把哥白尼、开普勒开创的 新世界观加以证明和广泛宣传 ,并以自己在教会迫害下的牺 牲唤起人们对日心说的公认在 人类思想解放和文明发展的过 程中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