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莓花儿开说起的苏联电影幸福的生活

合集下载

儿童文学作家:伊凡·切尔托夫(俄罗斯)人物简介

儿童文学作家:伊凡·切尔托夫(俄罗斯)人物简介


1948年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物理和数学
• 大学期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
• 1950年代开始发表儿童文学作品
⌛️
1959年加入苏联作家协会
• 成为了一名专业作家
• 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受到广泛欢迎
伊凡·切尔托夫的创作历程概述
1990年代以后继续创作儿童文学作品
• 如《白桦林里的故事》、《遥远的星球》等

-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对俄罗斯儿童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
要影响
02
伊凡·切尔托夫的代表作品与主题
伊凡·切尔托夫的主要作品介绍
《红莓花儿开》
《魔法师的帽子》
《小绿人》
• 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敢和友谊的故事
• 讲述了一个关于魔法和冒险的故事
• 讲述了一个关于环保和爱的故事
• 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展示了苏联农
伊凡·切尔托夫的故事叙是为了娱乐孩子们,还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和人生哲理
伊凡·切尔托夫的人物塑造特点
伊凡·切尔托夫的人物塑造形象鲜明,具有个性
• 他的人物形象既有孩子,也有成人,各具特色
• 他的人物形象具有真实感和生活气息,让人们感到亲切
伊凡·切尔托夫的人物塑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 作品主题丰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1950年代初期开始发表儿童文学作品
• 第一部儿童小说《红莓花儿开》发表于1950年
• 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敢和友谊的故事
1960年代至1980年代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
• 如《魔法师的帽子》、《小绿人》等
• 这些作品不仅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也受到了成人读者的喜爱
• 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展示了苏联城
• 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展示了人与自

美丽人生__电影影评

美丽人生__电影影评

电影《美丽人生》声音及音乐分析意大利影片《美丽人生》由罗贝尔托·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

它以“二战”为背景,用极富喜剧色彩和游戏精神的叙事语言讲述了一个散发着人性光辉的温情故事。

片中的音乐色彩富有地域特色且不失感伤浪漫的复古气息,张弛有度的欧陆风格,常常会挑动听者内心的反思与共鸣。

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尼科拉.皮奥瓦尼创作出画面与情节所需的大量音乐元素。

它们在片中以情节描述、反衬等形态出现,并多次变换节奏与配器。

《美丽人生》在音乐处理上以小见大匠心独具。

华尔兹、康塔塔等多元风格的音乐与影片剧情严丝合缝的搭配,及表现出颇有品质的生活,又在灵活的交替转换和情节的巧妙设置中对影片诸多元素进行解构。

这些音乐段落成就了一部令人笑中带泪的影片,成为构筑影片风格不可或缺的成分。

影视自发明以来,给我们带来了多姿多彩的生活,而音乐,这一人们表达感情的最原始而又最具活力的艺术形式,基于声音技术在影视中得以运用以后,使影视艺术不再是单一的视觉表达,在视听上满足了我们的需求,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音乐是记忆之门。

它凝结着影片中最深刻的思想和最深沉的情感。

丰子恺说:“作为时间艺术的音乐比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更为神秘。

”这种神秘使它包容了丰富的内涵,具有了直指人心的力量。

面对人类复杂的情感,再出色的台词也显得苍白无力,惟有沉默是明智的选择。

若辅之以婉转低回的音乐,这个片段定会成为影片中最撩动心弦的篇章。

比如影片中当解放来临之际,一天深夜纳粹准备逃走,圭多将儿子藏在一个铁柜里,千叮嘱万叮咛让乔舒亚不要出来,他打算趁乱到女牢去打妻子多拉,但不幸的是他被纳粹发现,当纳粹押着圭多经过乔舒亚的铁柜时,他还乐观地、大步地走去,暗示儿子不要出来,主人公的死我们没有看见,但通过德国士兵的两声枪响就心领神会了。

这样的处理避免观众直面悲剧的不忍,又很好地介绍了情节,因为这是一个情理之中的结果。

天亮了,乔舒亚从铁柜里爬出来,站在院子里,这时一辆真的坦克车隆隆地开到他的面前,上面下来一个美军士兵,将他抱上坦克。

电视剧《我的娜塔莎》观后感

电视剧《我的娜塔莎》观后感

电视剧《我的娜塔莎》观后感电视剧《我的娜塔莎》观后感小木屋爱的人(《我的娜塔莎》片尾曲)在那开满鲜花的河岸上战士们追寻到带着花香的目光山河破着爱情在硝烟里庄严的成长来吧姑娘拥抱你最爱的人一个诺言一条河水一缕无尽的芬芳美丽的白桦林请把你的风声唱响千里万里的风云怎能阻隔爱的人在路上时光无言流转岁月因爱而美着我的疼痛你的目光你的衷肠在那炊烟如梦的故乡里姑娘们凝望他带着尘土的忧伤人生醉着思念在颠簸中不屈的绵长来吧英雄亲吻你最爱的人一个世纪一腔柔情一间木屋的惆怅美丽的白桦林请把你的风声唱响千里万里的风云怎能阻隔爱的人在路上时光无言流转岁月因爱而美着我的疼痛你的目光你的衷肠美丽的白桦林请把你的风声唱响千里万里的风云怎能阻隔爱的人在路上时光无言流转岁月因爱而美着我的疼痛你的目光你的衷肠电视剧《我的娜塔莎》讲述了中国抗联战士庞天德在苏联境内结识了女教官娜塔莎,从此两人在战斗中渐渐萌生爱情。

我时常被剧中那崇高的爱国情怀、真挚热切的爱情所鼓舞,在泪光中走进他们的世界,感受他们的悲欢离合。

这是由俄罗斯藉美女伊莉莎饰演的苏联中尉娜塔莎、中国当红影星朱亚文饰演的瓦洛佳(庞天德)、岳跃饰演的日本护士伊田纪子及安德列拉泽夫饰演的苏联远东军上尉瓦茨列夫四人之间的月缺花残的爱情故事,让人看得难舍难分,心潮起伏。

终于看到了白发苍苍的庞天德和依然美丽的老年娜塔莎跪拜天地,结成夫妻,这对历尽磨难,天缘鸾凤的结局,“千里姻缘一线牵”,跨过半个世纪的异国之恋终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四十一集的电视剧《我的娜塔莎》剧情跌宕起伏,环环紧扣,看完了这部描写爱情为主题的电视剧,以两个主人公秦晋之好,鸾凤和鸣的大结局后,擦擦为这对痴男怨女凄美的爱情所流下的酸楚之泪,才感到松了一口气。

否则,今晚就将会为他俩担心、惋惜、难过、懊丧的心情陪伴过夜了……在当今目睹多了那些裸婚、隐婚、闪婚、离婚等乱七八糟的婚恋状况,耳闻多了年轻人在恋爱、婚姻方面的脆弱表现和困惑遭遇后,看到这样纯美的爱情故事难免使自己牵肠挂肚,忧心忡忡,以致心绪难以平静。

《雪绒花》教学设计

《雪绒花》教学设计

《雪绒花》教学设计(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雪绒花》教学设计《雪绒花》教学设计《雪绒花》教学设计篇1《雪绒花》是一首经典的歌曲。

2023年《雪绒花》音乐教案

2023年《雪绒花》音乐教案

2023年《雪绒花》音乐教案2023年《雪绒花》音乐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歌曲《雪绒花》,感受歌曲的AB结构,并学习用“舒缓”和“连贯地”两种方式来表现歌曲。

2.尝试做舒缓和连贯的动作来帮助理解与表现歌词内容。

3.在自由结伴时注意表情和动作上与同伴相互协调,并体验快乐。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重点难点:初步学习歌曲《郊游》,感受歌曲的AB结构,并学习用“舒缓”和“连贯地”两种方式来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1.雪绒花图片。

2.歌曲、钢琴。

活动过程:一、幼儿复习律动《拔跟芦柴花》教师带领幼儿热身,复习律动《拔跟芦柴花》,感受歌曲欢乐的旋律。

二、幼儿学习歌曲《雪绒花》1.引发幼儿关于“雪绒花”的美好回忆。

师:你们见过雪绒花吗?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吗?2.教师范唱《雪绒花》,引导幼儿讲述歌词内容。

师: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你们听到后是什么样的感觉啊?3.教师播放歌曲,用提问和图片的提示,启发幼儿发现歌曲AB结构。

师:听我再唱这首歌,注意听乐句中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4.幼儿跟琴歌唱,并引导幼儿理解B段歌词。

师:这首歌曲里唱到雪绒花是什么样子的?5.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用“舒缓”和“连贯地”两种方式来表现歌曲。

6.教师当导游,创设游戏情境“雪绒花”,带领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1-2遍。

7.启发幼儿创编雪绒花飘动作,教师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唱歌。

根据幼儿的创编情况决定唱2-3遍。

三、幼儿自由结伴表演唱。

1.教师弹奏较长的前奏并注意给予指导,幼儿自由结伴表演。

2.幼儿听音乐自由结伴唱歌。

教学反思:课程首先从听赏歌曲开始。

由上校演唱的一曲优美抒情的《雪绒花》片段扩大了学生的视野,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接着是多次聆听歌曲《雪绒花》,分别感受歌曲的情绪、节拍,指挥。

了解歌曲的内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等。

在充分聆听的基础上学唱歌曲,进而达到有感情地演唱,层层深入。

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音乐教案新部编本-《雪绒花》

音乐教案新部编本-《雪绒花》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音乐教案-《雪绒花》《雪绒花》教学目标:1、对所学歌曲及相关电影《音乐之声》产生兴趣,扩大音乐视野。

2、通过吹奏歌曲《雪绒花》,区分什么是非连音吹奏和连音吹奏法。

教学重点:掌握吐音的技术和连音吹奏的方法。

教学难点:1、“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节奏的掌握。

2、连音奏法时舌头和气息的运用。

教材分析:好莱坞的经典音乐剧《音乐之声》拍成电影后,其中的著名唱段传遍了全球。

《雪绒花》是一首抒情的男声吉他弹唱。

这首歌的蓝本是一首古老的奥地利民歌,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象征着人民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

这首歌在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男主人公借此曲表达对女家庭教师的接纳,第二次则是他们全家在家庭沙龙演唱会上,以此曲抒发对祖国的热爱。

每次唱起,都有不同寓意。

教学准备:VCD光盘、歌曲挂谱、竖笛、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唱《多来米》(从B段的第二段开始放VCD)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进教室时同学们唱的是什么歌?你喜欢这首歌吗?我们为后面的老师完整地演唱一次好吗?全体起立边唱边做动作。

你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吗?(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音乐之声》这部电影里还有一首比《多来米》更受欢迎的歌曲,那就是《雪绒花》(出示歌单)。

想听《音乐之声》和《雪绒花》的故事吗?(讲故事:《音乐之声》的故事发生在70多年前的奥地利。

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

她活泼漂亮,会弹吉他,喜欢唱歌。

有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个上校家当家庭教师。

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间,玛丽亚教上校家几个没有了妈妈的孩子学会了很多歌曲。

《多来米》便是其中的一首。

她还给孩子们排练了合唱。

当上校回家时,玛丽亚和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声迎接他。

上校很高兴,他也边弹吉他边演唱了一首歌。

战争摧残女人经典二战电影标本12个

战争摧残女人经典二战电影标本12个

战争摧残女人经典二战电影标本12个关键词:战争、女人、爱情悲剧、二战电影、经典、标本1. 《情妇玛侬》(Manon,曼侬,法国,1949)战争爱情经典。

法国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Henri-Georges Clouzot)代表作。

根据法国新派小说经典《曼侬·莱斯科》(ManonLescaut)改编。

在1944年盟军登陆后的诺曼底被法国抵抗运动游击队从愤怒的村民手中救出的法国风尘女子与青年游击队员的爱情悲剧。

女主人公生就一副性感小贱人模样,不识道德为何物,既贪恋被情人宠爱的感觉,又极度贪慕金钱和虚荣,结果使自己和情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最终造成1949年完全不可收拾的局面……现代电影版的曼侬故事,令人想见十八世纪同名古典小说名著中的曼侬和那位痴爱她的贵族骑士。

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2. 《雁南飞》(Летятжуравли, or The Cranes Are Flying, or LetjatZhuravli, or MiprinavenTseroebi,仙鹤飞翔,苏联,1957)战争爱情题材经典黑白片。

苏联导演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MikhelKalatozishvili)诗电影代表作。

根据苏联经典话剧《永生的人》改编。

1941年至1945年,美丽、丰盈的莫斯科姑娘被战争和寂寞所误的故事:当心许的恋人奔赴前线,当慈爱的父母双双毙命,当恋人的堂兄弟乘虚而入、霸王硬上弓……她就迷失了自己、陷入了泥淖……但不洁的肉体里却始终寄寓着存有幻想的灵魂……直到1944年,她才知道恋人早就在明斯克阵亡了……雁南飞,人未归,令人悲感难禁的命运和情感。

其间运用镜头语言表现特殊情绪尤其出色。

塔吉亚娜·萨莫依诺娃(Tatyana Samojlova)、阿列克塞·巴塔洛夫(AlekseiBatalov)等主演。

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女演员特别提名奖。

3. 《真爱不流泪》(I Girasoli , or Sunflower, or Les Fleurs du soleil, or Sonnenblumen,向日葵、第二个月亮,意大利、法国、苏联,1970)意大利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的战争爱情题材作品。

《雪绒花》音乐教案(最新)

《雪绒花》音乐教案(最新)

《雪绒花》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雪绒花》,达到能有表情的演唱的要求。

2、通过学习三拍子以及分组体验,达到能感知音乐要求。

二、重点与难点:1、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为重点。

2、学习三拍子以及分组体验,进而能感知音乐为难点。

三、教具:电子琴或钢琴、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唱《多来米》(从B段的第二段开始放VCD)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进教室时同学们唱的是什么歌?你喜欢这首歌吗?我们完整地演唱一次好吗?全体起立边唱边做动作。

你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吗?教师简介歌曲。

三、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后学生谈对歌曲的感受:听了这个故事,想不想听郭老师唱唱这首歌?(师边弹边唱)你知道“雪绒花”代表什么吗?歌曲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表达了什么?(表达了上校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2、听琴默唱,找出歌曲的特点和难点。

(分析特点,练习难点,并正音。

)3、划拍跟琴轻声唱词。

唱不好的地方重点练练。

4、完整地将歌词唱一遍,师边弹边唱。

5、歌曲分析,艺术处理。

慢速三拍子节奏的运用对歌曲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先学生自己说,然后教师小结:让我们好像看到了晶莹的雪花在天空中飞舞。

歌曲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表达了人们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

抒发了演唱者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前两句用轻声唱,从第三句开始力度应加强一些。

)6、把自己当成影片中的上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竖笛伴奏。

四、课堂小结: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这首来自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雪绒花》已经成了我们班每一个同学的好朋友,我们不但会唱,而且能为其伴奏。

课后请同学们利用网上资源查找有关《音乐之声》的更多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五、在《雪绒花》歌声中(师放VCD)离开教室。

(一)导入:利用图片和谈话的方法引入课题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请坐下师:同学们,我们小榄人最喜欢什么花呢?生:菊花师:说的对,那我们小榄镇还有一个别称是什么?生:菊城师:对,其实很多国家和地区也会以花来代表它们的形象,那我们国家的国花是什么花呢?(看幻灯片)生:牡丹师:对,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几张其他国家的国花。

雪绒花说课稿

雪绒花说课稿

雪绒花说课稿雪绒花说课稿1一、说教材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雪绒花》,它是人音版13册第6单元《荧屏乐声》中的四首歌曲当中唯一一首学唱的歌曲,歌曲为C大调,两段体结构,采用3/4拍和中等速度,曲调优美恬静、朴实感人,《雪绒花》是美国著名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具有浓郁的奥地利民歌风格,歌曲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寄托了主人公对亲人、国家深深的热爱和祝福之情。

二、说目标通过对《音乐课程标准》的学习,我懂得了音乐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结合七年级学生审美、表现、想象和创造能力逐渐增强的特点,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在聆听体验《雪绒花》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深切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能力目标:学唱《雪绒花》,能以优美、深情、自信的歌声演唱中文版和英文版《雪绒花》。

(学习二声部合唱,声部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声音和谐统一)3、知识目标: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准确演唱歌曲中出现的八分休止符三、说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教材进分析,了解教学目标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学唱《雪绒花》,能以优美、深情、自信的歌声演唱中文版和英文版《雪绒花》。

难点:八分休止符的准确演唱四、说教法、学法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音乐带来的无穷魅力,我采用了情景创设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

1、情景创设法:是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电影片断,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们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2、启发式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发展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组开展音乐活动,来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进学生的群体意识,锻炼学生的合作与协调能力。

从《红莓花儿开》说起的苏联电影《幸福的生活》

从《红莓花儿开》说起的苏联电影《幸福的生活》

从《红莓花儿开》说起的《幸福的生活》中国人知道“红莓花儿”像什么样子的恐怕不多,但是熟悉苏联歌曲《红莓花儿开》的大概就不少了。

以前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各种晚会上,最常演唱的苏联歌曲似乎就是它。

年纪大一点的人听见它往往会勾起对青年时代的美好回忆。

《红莓花儿开》是一首俄国的歌曲,由伊萨科夫斯基作词,杜那耶夫斯基谱曲,表达了少女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歌也是电影《幸福的生活》的插曲,电影和歌曲均获1951年斯大林文艺奖金。

是苏联电影《幸福的生活》(因为故事发生在库班草原上,所以原片名叫《库班的哥萨克》《kuban kazaky 》)中的插曲,在上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时期,这首歌曲风靡流传。

在1950年2月,电影《幸福的生活》在苏联公映后,两个星期之内,电影插曲传遍苏联,名列全体苏联人民最喜欢唱的歌曲的第一位。

电影《幸福的生活》中的音乐获得了1951年的斯大林文艺奖金二等奖。

【歌曲名称】:红莓花儿开【曲】:杜那耶夫斯基【词】:伊萨科夫斯基【歌词大意】: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可是我不能对他表白,满怀的心腹话儿没法讲出来!他对这桩事情一点儿不知道,少女为他思恋为他日夜想,河边红莓花儿已经凋谢了,少女的思恋一点儿没减少!少女的思恋一点儿没减少!少女的思恋天天在增长,我是一位姑娘怎么对他讲?没有勇气诉说,我尽在彷徨,让我的心上人自己去猜想!让我的心上人自己去猜想!解放之初,许多中国人正是通过《幸福的生活》这部电影认识苏联的集体农庄,认识社会主义“老大哥”的生活,乃至认识整个苏联的。

人们憧憬着“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而那“明天”应该就像电影所展示的那样“幸福。

这部当年在新中国有广泛影响的影片,是苏联著名导演佩利耶夫(Иван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Пырьев,1901-1968)在1949-1950年间拍摄的,按照俄文原名直译,应该是《库班的哥萨克》(库班指俄罗斯南部库班河流域,那里是哥萨克的故乡,也是俄罗斯重要农业区)。

经典苏联老歌

经典苏联老歌

经典苏联老歌经典苏联老歌二十首经典老歌总是让人回味无穷,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十首苏联的经典老歌,一起来感受一下吧!1《喀秋莎》梨花如雪,河漫轻纱,美丽的姑娘站在岸边放声歌唱。

歌声里有春光,有情郎,带着绵绵的思念和问候飞向边疆的战场。

他在那边还好吗?他是否安然无恙?啊,年轻的战士请不要担心,喀秋莎的爱情永远属于你。

2《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深夜的花园静悄悄,树叶也不再沙沙响。

在这样静谧的夜晚,心上人坐在我的身旁。

月光映着她的脸庞,她的眼睛是那样明亮。

我的心里有好多话想讲,却不知如何开口。

迷人的姑娘,你可感受到我的手无无措,和满心欢喜?3《山楂树》这是一首描述三个工厂青年的爱情生活的歌曲。

白天,姑娘和青年们在车间认真工作。

傍晚,两个青年人热切地在树下盼望她的到来。

姑娘向他们走去,心里却充满了迷茫。

他们对我一样好,到底谁才最适合我?她望向山楂树,白花开满枝头,好像在和自己一样发愁。

4《白桦林》这首歌是朴树为了纪念苏联战争时期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并且模仿苏联曲风创作出来的。

那一天,他们在白桦树上刻下两个人的名字,约定好一生一世。

那一天,鸽子飞过布满阴霾的天空,战火把心上人带去了边疆。

那一天,大雪纷飞,噩耗传来,小伙子战死沙场。

从那一天起,姑娘每天守着白桦林,一直到白发苍苍。

等着我回来,在这片白桦林。

她听着这句话,永远闭上了眼睛。

5《红莓花儿开》红莓花儿开满山坡,一位翩翩少年伫立河边,牵动着少女的心绪。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日日思君却无法言明,只能放任思念肆意蔓延。

我的心上人啊,为什么你还猜不出我的心意?6《三套车》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赶车人寂寞地奔跑在河岸上,唱着忧愁的歌。

生活对弱者来说似乎总是有些难熬,有那么一刻似乎跌进了无尽的黑暗,然而日子还是要过下去。

抬起头来吧,即使风雪再大,阳光终将冲破云层,普照大地。

7《小路》远处迷雾漫漫,蜿蜒的小路若隐若现。

路的那头,是爱人和战场。

路的这头,是静谧的故乡和村庄。

再见列宁影评b

再见列宁影评b

<再见列宁>影评:——再见“理想”《再见,列宁》是一部德国喜剧、剧情、爱情电影,2003年上映,又名:《快乐的谎言》、《民主德国在79平方米房》,导演: 沃尔夫冈·贝克,编剧:贝恩德·里希坦伯格,主演: 丹尼尔·布鲁赫。

影片获得2003年柏林电影节最佳欧洲影片蓝天使奖。

《再见列宁》讲述了一位理想主义母亲,自从丈夫叛逃西德后,她把自己嫁给了党,将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她的党和一对儿女,严格按照社会主义的要求抚养教育他们,并成为东德的全国优秀党员模范。

1989年秋天,母亲目睹了儿子在柏林墙下被逮捕以后,心脏病发作昏迷过去,在她不省人事的这段时间里,德国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剧变:柏林墙倒了,她所挚爱的民主德国解体了。

医生叮嘱她的儿子,任何刺激对于母亲都将是致命的,于是儿子选择了隐瞒和欺骗,他用79m²的小房间营造了一个“民主德国”。

尽管东德早已换了一番天地,但在儿子编造的这方小世界里,却尽力演出着一场民主德国繁荣昌盛的闹剧,从食品、服饰到母亲身边的一切、甚至伪造电视新闻,儿子凭着对母亲的爱而改写、创造着历史,历史似乎被停滞了……母亲始终生活在“编织”的谎言中,子女也骗,她也骗子女。

最终母亲在爱的谎言中带着“幸福的理想”离开了人世,随着儿子孩提时代的火箭飞向天空……。

巧妙的构思影片以一个小家庭的亲情故事来揭示柏林墙的倒塌、国境线的抹逝、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统一的历史事件,巧妙地将身处国家剧变中人们不同反应的作为影片素材来展现社会矛盾。

以叙事的手法描写几个普通人,将她们的家庭生活和国家变革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强烈的戏剧冲突,使观众感受到共鸣和深刻的反思。

影片以爱为主线贯穿于故事始终,以小见大,使观众从亲情之爱联想到人类之爱,并为之动容。

影片还穿插大量真实的历史画面镜头,纪录片的影像质感拉近了剧中人物和真实历史的共融性,打破了虚拟人物和真实历史的间离,其超现实主义笔调尖锐地直指“理想”的实质……使影片的内涵深远且发人深思。

《橄榄树下》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

《橄榄树下》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

《橄榄树下》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橄榄树下》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橄榄树下》 1994 彩色片 103分钟伊朗/法国西比影片公司联合摄制编导: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摄影:侯赛因贾法利安法尔哈德萨巴主要演员:侯赛因莱扎伊(饰侯赛因) 塔赫莉拉达尼娅(饰塔赫《橄榄树下》1994 彩色片 103分钟伊朗/法国西比影片公司联合摄制编导: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摄影:侯赛因·贾法利安法尔哈德·萨巴主要演员:侯赛因·莱扎伊(饰侯赛因) 塔赫莉·拉达尼娅(饰塔赫莉) 穆罕默德·阿里·凯沙瓦尔兹(饰片中片的导演) 扎里菲·席娃(饰场记) 法尔哈德·海拉德曼(饰《哪里是我朋友家》的导演) 艾哈迈德·艾哈迈德布尔(饰艾哈迈德) 巴巴克·艾哈迈德布尔 (饰巴巴克) 【剧情简介】一个电影摄制组正在筹拍一部影片,扮演导演的演员冲着摄影机说话,他身后是一群身着黑色衣裙、排列整齐的女学生。

80后童年重温(7080后的儿时记忆从一首动人的红莓花儿开说起)

80后童年重温(7080后的儿时记忆从一首动人的红莓花儿开说起)

题/你知道《囧妈》片尾曲《红莓花儿开》是什么花吗?其实就在你身边文/午梦堂主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前言:本文从歌曲《红莓花儿开》引出对“红莓花”是何种植物细致深入的分析,文章描写生动细腻,内容安排条理清晰又妙趣横生。

文字里有故事、有温度、有深度,还有对儿时生活浓浓的怀念之情。

(囧妈剧照)大年初一宅在家看《囧妈》,剧情搞笑又煽情,结尾处的一首《红莓花儿开》,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那盛开的红莓花里,有我们逝去的青春,十七岁的初恋,还有最初的人生梦想。

在毛不易的歌声里,我们分明听出了自己青春的故事,着实让人无限低回伤感。

(毛不易《红莓花儿开》海报)最近循环听这首歌,有一天忽然想,歌曲中吟唱的,让我们魂牵梦绕的红莓花儿,就是毛主席笔下,那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红梅花吗?我相信很多人,初听这首歌,眼前浮现的景象,一定也是千里冰霜的世界,那一树树红梅花开的壮丽景象。

但细思之下,会发现我们都想当然的误解了歌词中红莓花的意象了。

首先,歌词中明确写出的是“红莓”而非“红梅”,其次,歌词中对这种花儿的描述是“田野小河边”,明显暗示是一种闲花野草,最后它用的是“一丛红莓花儿”,而不是“一树”,也说明这种植物并非高大树木,至多不过是一丛小灌木。

(“红莓花”不是“红梅花”)其实,中文歌词中出现的“红莓”,就是覆盆子。

说到覆盆子,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当然是中学语文课本里,鲁迅先生那一句被我们诵读过无数遍的经典名句: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鲁迅)将覆盆子红色的果实比作珊瑚珠,一个“攒”字,语言凝练的将覆盆子果实作为聚合果,那紧实饱满、鲜红欲滴的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又让人馋涎欲滴,同时还生动形象表现了孩子们采摘酸甜红艳野果时的欢乐之情。

相信很多人对覆盆子的第一印象,都和这篇课文有关。

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覆盆子是再熟悉不过的一种山中野果了。

国外的教师节及重温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

国外的教师节及重温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

国外的教师节及重温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国外的教师节及重温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国外的教师节及重温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委内瑞拉:每年1月15日定为教师节。

这天除庆祝大会外,还有向教师献花等敬师活动。

★泰国:每年1月16日定为教师节。

这天全国学校放假,隆重庆祝。

各地的庆祝仪式上,向当年退休和刚参加工作的教师颁发奖状并献花。

★苏丹:从1971年2月24日起,全国实行教育改革,将这天定为教师节。

中小学一律放假一天,以示庆祝和纪念。

★德国:每年6月12日定为教师节。

各地开展尊师敬师活动。

★匈牙利:每年6月的第一个周一定为教师节。

节前,国家要召开教师代表大会,表彰和命名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的还颁以重奖。

★印度:每年9月5日定为教师节,而每年11月14日的印度儿童节同时定为印度儿童教育工作者的节日。

★俄罗斯--每年10月的第一个周日定为教师节。

★蒙古--从1967年起,把每年2月的第一个星期日作为教师日。

★美国--每年9月28日定为教师节。

这是中美建交前的1971年由美国两院法定通过的。

★波兰--每年10月14日为国家教育日和教师节。

★法国--教师节是每年的12月25日。

★捷克、斯洛伐克--每年3月28日定为教师节。

这天前后的一周之内,全国广泛而隆重地举行尊师重教活动。

国家向优秀教师颁发勋章或授予荣誉称号等。

★朝鲜--为纪念金日成主席1977年9月5日发表《社会主义教育提纲》,将这天定为教师节。

★葡萄牙的教师节是5月18日。

葡萄牙是世界上最早确定教师节的国家。

早在1899年5月18日,葡萄牙科英布大学的毕业生,为了感谢老师教育之恩,纷纷向老师敬献彩带,老师在彩带上签名后还给学生留作纪念。

后来这一天定为教师节。

原苏联老电影《乡村女教师》这是一个红色经典,曾经令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热血沸腾,让我们重温这个不朽的故事———在沙皇中学的毕业舞会上,漂亮的姑娘瓦连卡认识了革命者马尔蒂诺夫。

她告诉新结识的男朋友,自己要去乌拉尔的沙特磊村当一名乡村女教师。

《枣儿》《音乐之声(节选)》知识讲解

《枣儿》《音乐之声(节选)》知识讲解

《枣儿》《音乐之声(节选)》知识讲解责编:薛燕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枣儿》孙鸿,女,靖江青年剧作家。

她创作的话剧小品《枣儿》在戏剧权威刊物《剧本》1999年第1期上发表,同年荣获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作品入选《靖江戏剧小品选》。

在社会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农村青壮年离开故土,到城里寻找新的天地,老人和孩子留守家园。

老人留恋故土不愿到城里生活,孩子期盼父母早日回到家乡,而到城里的青壮年却希望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化的新生活。

在这一背景下,到城里去的农村人可能会出现情感的迷失,精神的失落,在农村留守家园的人可能会在希望中充满迷茫,在期盼中浸透困惑,道德、伦理、亲情在这样的社会变革时期必将经受严峻的考验。

《音乐之声(节选)》勒曼,全名厄内斯特·勒曼,美国剧作家。

《音乐之声》是根据百老汇一出上演四年而盛况不衰的歌舞剧改编的。

该剧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萨尔茨堡地方有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

这个故事曾被摄成德国影片《菩提树》。

1960年“二十世纪福斯公司”以一百万美元购得歌舞剧的改拍权,拍摄工作从1963年开始。

影片上映后,在北美首创最高的票房价值。

影片获得五项奥斯卡奖。

到1971年,《音乐之声》仍然脍炙人口,在美国历年来票房收入最多的影片中列第三位。

知识积累《枣儿》1.喃喃自语:连续不断地小声自言自语。

2.蓦然:猛然。

3.津津有味:形容很有滋味。

4.囫囵:完整,整个儿。

5.开怀大笑: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地大笑。

6.踌躇:得意的样子。

7.垂头丧气:形容失望的神情。

8.翘首:抬起头来望。

《音乐之声(节选)》1.流连忘返: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2.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

3.遐思: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中外喜剧鉴赏 10 苏联喜剧2013胡明伟

中外喜剧鉴赏 10 苏联喜剧2013胡明伟

• 经典对白:
• 谢 :“柳德米娜· 布洛科夫耶夫娜,我是向您道歉来的, 昨天,我像断了链子的疯狗……” • 卡 :“这么说还差不多。” • 谢 :“就是说链子断了。” • 卡:“好了…坐吧,纳瓦谢利采夫同志。” • 谢 :“不,我不能坐。要死还是站着死好。” • 卡:“坐吧…别怕。有劳大驾,屈尊就坐” • 卡:“阿纳托利· 叶利费梅奇。昨天,您说我丝毫没有人 的感情。” • 谢 :“昨天我全是胡驺,您不必把我的话当真。” • 卡:“您在大庭广众之下,对我进行诽谤…污蔑。” • 谢 :“是污蔑。” • 卡:“您所说的话都是谎言。” • 谢 :“全是谎言。” • 卡:“是令人愤慨的谎言……这种谎言我是绝对不会同意 的。” • 谢 :“我也不会同意。”
• 梁赞诺夫喜剧片的喜剧效果不是依靠误会和不协 调,而是把人物放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在广阔 的社会背景中产生笑料。梁赞诺夫常常把主人公 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淡化经典喜剧所 具有的假定性,使他遇到一系列难以置信但在生 活中真的可能遇到的事情,从而挖掘出主人公隐 藏在喜剧背后的真实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使 主人公发生了奇妙的又令人信服的性格变化。 《办公室的故事》和《两个人的车站》中男女主 人公由争吵、敌意到理解、相爱的过程,那看似 不可能的爱情故事,都是这种奇妙的性格变化的 具体体现。总之,真实性与假定性结合,产生了 梁赞诺夫独特的喜剧样式。有人称他的喜剧为 “不纯的喜剧”或“生活戏剧”。
• 梁赞诺夫喜剧片的特征之二是鲜明的讽刺批 判精神。面对传统保守的机制,他大胆针砭时弊, 以一种幽默的方式反映社会弊端和阴暗面。梁赞诺 夫有意识地从生活中摘取那些具有时代气息和广泛 社会批判意义的细节。比如,《老马》中对政府拖 欠退休金和社会治安混乱的揭露;《你好,小傻 瓜!》里对“俄罗斯新贵”现象的展示;《狂欢之 夜》里对官僚作风无情的讽刺;《残酷的罗曼史》 中对人性虚伪的鞭挞;《两个人的车站》中的倒买 倒卖的列车员、黑市上投机倒把的暴发户、餐厅的 服务问题等等。这是梁赞诺夫喜剧片具有强烈现实 感的原因之一。

《百合花》群文阅读、视听整合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百合花》群文阅读、视听整合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百合花》群文阅读、视听整合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设计背景意图:2020高考题、中考题新鲜出炉,一片哗然,指挥棒再次提醒莘莘学子,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刻不容缓,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现代文阅读,无论文言文还是作文,都在狡黠地考察着孩子,你读书了吗,你真读书了吗,你海量阅读了吗?你思考了吗?你投入大语文的海洋紧紧拥抱生活了吗?如果没有,很遗憾,语文只能给你一个铁青的脸。

在这种形势下,我尝试着一种新的方式来讲授茹志娟的《百合花》:运用各种对比映衬来揭示《百合花》的美,告诉学生,各种文艺形式最后都是殊途同归,用最真实、最美好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

《百合花》体裁是小说,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那么,我们就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方面多重比较阅读来欣赏茹志娟的《百合花》。

一、人物:《百合花》和《蜡烛》美丽的意象美丽的人(一)细心阅读莱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和茹志娟的小说《百合花》,思考问题:1、两篇小说的主人公分别是谁?(1)南斯拉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2)小战士和新媳妇:小通讯员是年轻的解放军战士。

他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是对人民的忠诚。

他关心群众利益,注意群众影响。

他朴实、机灵、爱美,并且有着十八九岁男孩子对妇女的腼腆、羞怯神态和心理。

新媳妇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主要的特点是热爱子弟兵。

军民生死与共的深刻主题正是通过这两个人物形象而表现的。

2、请用简洁的语言数说他们都做了些什么事?(1)老妇人玛利育乞西在德军的枪林弹雨之下,贝尔格莱德小城里战火纷飞,死伤无数,生机全无。

一位幸存下来的南斯拉夫老妇人,刚刚失去了老伴,又眼睁睁地看着战场上的士兵们一个个地死去,心生悲悯。

最终,她站了起来,缓慢地向一个牺牲的士兵走去,她要像一名母亲一样去安葬圣洁的亡灵,她要把自己珍藏45年的新婚喜烛点燃在战士的坟头之上……(2)小说以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为背景,描写的是1946年的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小故事,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赞美了小战士平凡而崇高的品格。

《口哨》阅读练习及答案

《口哨》阅读练习及答案

《口哨》阅读练习及答案终身学习的社会和学习的社会化,对阅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阅读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会阅读成了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口哨》的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对你的阅读能力的有所帮助。

口哨①我会吹口哨是妈妈教我吹口哨的那时我大约六七岁那时我整天躺在病床上,我的脊背上重叠着很长的刀口,我的腿不能动,我的胳膊不能动,我的脖子更动不得,假如我不小心活动一下,就会引起脊背伤口的剧痛我长时间地躺着,我无可奈何地躺着,我终日孤独地躺着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比躺在这种疼痛里更难过的事了我不知道我要躺多久,我不知道我的快乐是什么我的眼睛一次次转向窗外,我也没有更多的玩具,我只有几本翻烂了的小人书,一盒旧积木,还有一个傻乎乎的布娃娃我唯一的快乐就是听小鸟唱歌,它们叽叽啾啾很是热闹有一天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和小鸟一样唱歌啊!妈妈说我来教你吹口哨,这样你就能和小鸟一起唱歌了妈妈说,你把嘴唇嘟起来,轻轻,轻轻地吹,有一丝风吹过的样子我于是轻轻,轻轻地吹,一丝细细的风从嘴唇中牵出,一个好听的声音散开来,很悠长很柔和,神奇而缥缈我反复吹着,开始是单音,后来我学会了由低音吹到高音再后来我就学小鸟叫,学它们啾啾地唱歌我也吹自己会唱的歌于是孤独中的我找到了快乐在我的口哨声中,窗外小树的叶子绿了,又黄了在我的口哨声中,树叶飘落了,窗外的白雪盖满了大地春天来临,少女时代的我热情而活泼,在鲁西北那片绿色的田野上,我又吹起口哨,我的口哨带着弧线从这边飘向那边村里的男孩们听见我吹口哨很惊奇地瞪大了眼睛我又用欢快的口哨呼唤大白狗,它一听见我的口哨就会像一匹小白马,从村里热情万丈地飞跑到我身边看着大白狗在我身边亲热地摇头摆尾,孩子们脸上露出油然钦佩的神情,我说我们一起吹口哨吧于是田野上空仿佛飞来了一群百灵鸟……夕阳就要落山了,我们还流连在金色晚霞的迷蒙中孩子们推我来到河边,我用口哨吹起苏联歌曲: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可是我不能向他表白,满怀的知心话儿没法讲出来啊……晚风里,我的泪水涌出来我觉得口哨与歌声有区别,它给人更多的想象口哨与唱歌不同,无论什么歌,用口哨一吹便牵出一缕淡淡的忧伤和怅惘我唱歌没有哭过,但我听见自己用口哨吹出的歌却不止一次地流下眼泪,也许是我喜欢那些染着忧伤色彩的歌②木轮椅碾过乡村土路的坎坷和泥泞,我告别了少女时代一天,我又一次躺在病床上,窗外的小鸟早已不在,这里病房的窗外看不见绿色的枝条,天空却依旧是蓝天白云忽然我很想吹口哨,吹一支随着轻风飘远的歌,那个曾经孤独的我,总盼望吹着口哨病就好了不知不觉已经三十多年过去了,这是多么漫长的一支歌啊我很想吹口哨,吹那支悠长缥缈的歌……《口哨》阅读练习:1.文中画线的①②在全文结构上分别起什么作用?2.作者为什么要写我在“轮椅上的痛苦”?3.作者引用《红莓花儿开》的作用是什么?4.“晚风里,我的泪水涌出来”,作者为什么会流泪?(请用原文语句来回答)5.作者前文说“我也吹自己会唱的歌于是孤独中的我找到了快乐”,后文却说:“用口哨一吹便牵出一缕淡淡的忧伤和怅惘”,这不矛盾吗,为什么?6.环境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找出一处,并就环境描写的作用作一点赏析《口哨》阅读练习参考答案1.第①句引出下文关于口哨的回忆,第②句承上启下2.为后文写口哨铺垫正因为自己学会了吹口哨,才让自己战胜了这些痛苦,突出了口哨在作者生命中的意义3.一是表现自己少女时代的淡淡的忧伤和自己乐观向上的心境二是表达自己对过去“吹口哨” 时代无限怀念之情深化中心4.因为作者虽然心境有了改变,但作为一个高位截瘫的少女,当然有常人无法想象的忧伤和痛苦当吹到“无法表白”那一句的时候,自然会流泪,这是人之常情另外,这里也有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之情5.原因之一是小时候,还不太懂得人生的痛苦,只是身体上的苦痛,吹口哨可以缓解痛苦,让自己在烦恼和苦痛中稍微解脱;长成少女之后,知道人生有很多事情是不能改变的自然有些伤感,另外,作者也感动于歌曲的魅力和自己的坚强6. 示例(1)“我不知道要躺多九,我不知道我的快乐是什么我的眼睛一次次转向窗外,窗外有小树,小树上有小鸟唱歌,小鸟是我的朋友;我的手不能拿玩具,我也没有更多的玩具……我唯一的快乐就是听小鸟唱歌,它们叽叽啾啾很是热闹”此句运用环境描写,写出了“我”卧病在床的无奈,痛苦对窗外那有着旺盛生命力的绿色小树,空中自由自在,叽叽啾啾唱着歌的小鸟的描写,表现了“我”对生命的热爱,对康复的渴望,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示例(2)“在我的口哨声中,窗外小树的叶子绿了,又黄了在我的口哨中,树叶飘落了,窗外的白雪盖满了大地”此句是环境描写,描写了季节的变化:由春夏至秋,由秋至冬,表现岁月的流逝,突出了“我”卧病在床的时间之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红莓花儿开》说起的《幸福的生活》
中国人知道“红莓花儿”像什么样子的恐怕不多,但是熟悉苏联歌曲《红莓花儿开》的大概就不少了。

以前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各种晚会上,最常演唱的苏联歌曲似乎就是它。

年纪大一点的人听见它往往会勾起对青年时代的美好回忆。

《红莓花儿开》是一首俄国的歌曲,由作词,谱曲,表达了少女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歌也是电影《幸福的生活》的插曲,电影和歌曲均获1951年斯大林文艺奖金。

是苏联电影《幸福的生活》(因为故事发生在库班草原上,所以原片名叫《库班的哥萨克》《kuban kazaky 》)中的插曲,在上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时期,这首歌曲风靡流传。

在1950年2月,电影《幸福的生活》在苏联公映后,两个星期之内,电影插曲传遍苏联,名列全体苏联人民最喜欢唱的歌曲的第一位。

电影《幸福的生活》中的音乐获得了1951年的斯大林文艺奖金二等奖。

【歌曲名称】:红莓花儿开
【曲】:杜那耶夫斯基
【词】:伊萨科夫斯基
【歌词大意】:
田野小河边,
红莓花儿开,
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
可是我不能对他表白,
满怀的心腹话儿没法讲出来!
他对这桩事情一点儿不知道,
少女为他思恋为他日夜想,
河边红莓花儿已经凋谢了,
少女的思恋一点儿没减少!
少女的思恋一点儿没减少!
少女的思恋天天在增长,
我是一位姑娘怎么对他讲?
没有勇气诉说,我尽在彷徨,
让我的心上人自己去猜想!
让我的心上人自己去猜想!
解放之初,许多中国人正是通过《幸福的生活》这部电影认识苏联的集体农庄,认识社会主义“老大哥”的生活,乃至认识整个苏联的。

人们憧憬着“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而那“明天”应该就像电影所展示的那样“幸福。

这部当年在新中国有广泛影响的影片,是苏联著名导演佩利耶夫(Иван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Пырьев,1901-1968)在1949-1950年间拍摄的,按照俄文原名直译,应该是《库班的哥萨克》(库班指俄罗斯南部库班河流域,那里是哥萨克的故乡,也是俄罗斯重要农业区)。

佩利耶夫是一位擅长以音乐喜剧片来反映新生苏维埃国家人民生活的导演,早在1938年就以《富裕的未婚妻》获得过当时苏联的最高奖励―――列宁勋章,后来又拍过《拖拉机手》(1939)、《养猪女与牧羊郎》(1941)、《西伯利亚交响曲》(1948)等多部音乐喜剧片。

《幸福的生活》受到新中国观众的广泛欢迎绝非偶然,那既与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也因为影片本身故事“喜”,音乐好,“导”得好,“演”得也好。

电影《幸福的生活》男女主角的对话片段录在这里:
在草原上,女主角坐在马拉的小车上,男主角骑马飞快追了上来。

佩利耶夫拉迪尼娜
男主角:向你致敬,纪百灵同志,认不出来了吧?
女主角:哪能认不出来呢,乌亚同志,在一里地外就认得出你。

男主角:难道我这么出名吗?
女主角:你的胡子出名啊。

男主角:胡子,嘿嘿,留着摆样子,我是哥萨克。

女主角:如今哥萨克也都不留胡子啦。

男主角:我不管那些,我是个独身汉,自由的人,高兴,连下巴底下都留上了。

嘿嘿!
女主角:哈哈,哪怕留瓣子呢,关我什么事?
男主角沉默,有点儿伤感,这时有一段带点儿忧伤的背景音乐奏起。

然后他转向另一话题。

男主角:你这小车真不坏,在这区里是独一份儿的。

要照你们大发劲儿来说,应该买汽车了,最好是胜利牌的。

女主角:你怎么知道我们是大发劲儿了?
男主角:都传说你们发了,在全区要数第一位,都说你们农庄安上电灯了。

女主角:是啊,我们还要把农庄改成电气化呢。

男主角:真的呀?我去参观可以吧?
女主角:可以呀,你去参观好了,常有人去呢。

男主角又沉默了,他显然被刺伤了,这时片中又响起了忧伤的背景音乐。

他一字一顿慢慢地说:你为什么不爱上我呀?百灵同志。

女主角:你说什么?乌利亚同志,我不明白。

男主角:你不明白?
女主角:不,我不明白。

男主角:唉,你毁坏了我的青春,百灵同志。

画面上,男主角策马飞快地离去,消失在前方。

女主角:从前这样,现在还这样。

这时,音乐声又起,手风琴拉出的电影插曲前奏让人心神激荡。

接下来就是这首女声独唱《从前是这样》了。

《幸福的生活》拍摄于1949年,是一部音乐喜剧片,电影叙述了两个集体农庄之间开展劳动竞赛,把荒凉的库班草原变成丰饶的良田,人们在劳动中锻炼了自己,美化了心灵,片中歌颂了集体农庄那里的人们的幸福生活。

片中男女主人公分别在两个农庄,都是农庄的主席,他们既是劳动竞赛的对手,又是暗恋的情侣,片中有好几首好听的歌,比如《红莓花儿开》、《丰收歌》等,其中这首《红莓花儿开》是最受人们喜爱的一首。

歌曲是骄傲的女主人公纪百灵在去集市的途中,邂逅那位倔犟、居功自傲的男主人公时唱的一首。

有意思的是骄傲的女主人公遇见了骄傲倔犟的男主人公,战场上归来的英雄,竟然变得不再骄傲了,她的内心在唱“我没有力量把你忘”、“从前这样,你现在还是这样,就是你这样,我也爱”。

多么善良可爱的女孩,多么纯真热烈的爱情!这句话一直感动我,作者的这句话怎么想起来的呢?啊,“我没有力量把你忘”!
佩利耶夫执导的几部音乐喜剧片,“女一号”几乎都由苏联著名人民演员拉迪尼娜(МаринаАлексеевнаЛадыниа,1908-)扮演。

十多年间,电影里的女主角由拖拉机手、养猪女等稚气少女变成了《幸福的生活》里集体农庄主席这样的成熟女性,但劳动妇女健康、纯朴、开朗、热情、朝气蓬勃的本色,却“一以贯之”地保留下来。

正是从拉迪尼娜所扮演的这些角色身上,新中国观众发现,不依赖脂粉,女性也那么美丽。

《幸福的生活》对上世纪50年代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产生过积极而且十分深刻的影响。

作为音乐喜剧片,电影音乐自然非常重要,《幸福的生活》是由苏联著名作曲家杜那耶夫斯基(ИсаакОсиповичДунаевский,1900-1955)作曲的。

不应该忘记的是,影片中插曲是既受群众欢迎,又得到文艺界人士赞许的好歌。

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正是《红莓花儿开》的抒情,加上《丰收之歌》的欢快,成就了电影“幸福的生活”。

歌曲词作者是苏联著名诗人伊萨可夫斯基(МихаилВасилиевичИсаковский,1900-1973),他作词的另一首歌《卡秋莎》也既受苏联人民喜爱,也为中国人民所熟悉,伊萨可夫斯基并因此获得1943年的斯大林奖金。

《红莓花儿开》给杜那耶夫斯基带来了斯大林奖金二等奖,而此前他已经获得过一次该项奖金,而且是一等奖,那是因为给电影《大马戏团》(1936)写的插曲《祖国进行曲》。

《祖国进行曲》的词作者是另外一位苏联著名诗人、以诗歌《神圣的战争》获得1941年斯大林奖金的列别捷夫-库马奇(ВасилийИвановичЛебедев-Кумач,1898-1949)。

杜那耶夫斯基另外两首广受群众欢迎的电影插曲,
《快乐的人们进行曲》(1934,电影《快乐的人们》插曲)和《快乐的风》(1936,电影《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插曲),也是由列别捷夫-库马奇作词的。

让我们随着片中的画面走进那个年代吧:无边的麦田和滚动的麦浪、康拜因收割机、麦垛、钐镰、海魂衫、包着三角巾穿着布拉吉的大婶、卷着大波浪头发的姑娘、赶着装有一箱箱大白鹅的卡车上的大婶和大叔们、高高的白杨一排排地越过眼帘、还有赛马场和勇敢的骑手。

电影中的很多元素都有着那个时代的印记。

总之,电影情节简单,充满了纯朴、善良、诚实、勤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