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复习资料(教师版)
21.桃花源记复习提纲
第二十一课《桃花源记》复习提纲一、主旨:作者虚构了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平等安宁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
二、基础知识:㈡文章结构:⑴线索: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桃花源——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贯穿起来。
⑵顺序:时间先后㈢字音:①豁然(huò)开朗②俨然(yǎn)③阡陌(qiān mò)④此中人语(yù)云⑤诣(yì)太守⑥邑人(yì)⑦黄发重髫(tiáo)⑧间隔(jiàn)⑨问津(jīn)⑩便要还家(yāo)㈣通假字:⑴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⑵具.答之:“具”同“俱”,完全,详尽㈤古今异义词1.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2.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不管,表条件的连词3.妻子:古义:妻子及儿女。
今义:指男子的配偶4.绝境: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5.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新鲜6.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满。
7.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好像8.仿佛:古义:隐隐约约今义:好像9.间隔:古义:隔绝今义:距离㈥一词多义:1.舍:①便舍.船,从口入(动,舍弃)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名,房子)2.寻:①未果,寻.病终(副,随即,不久)②寻.向所志(动,寻找)3.志:①处处志.之(词,做标记)②寻向所志.(名,标记)4.遂:①遂.迷(终于)②后遂.无问津者(于是,就)5.其:①欲穷其.林(那,代词)②得其.船(他的,)③遣人随其.往(他,代渔人)6.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动词)②不足为.外人道(跟、同,介词wèi)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替、(给,介词wèi)7.之: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的)②渔人甚异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指示代词,这)④具答之.(代,指桃花源中问话的人)⑤闻之.(代渔人去过桃花源这件事)㈦重点词语解释1.缘.溪行:沿着。
(完整版)桃花源记复习资料
《桃花源记》复习提纲一、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2、文言词语【一词多义】[中]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志]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为]①(w 6)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①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寻]① 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舍]◎(sh$舍弃,放下。
(便舍船)购(sh e房舍。
(屋舍俨然)[作]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古今异义】[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今:乐观,畅快。
[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如此]古:像这样。
今:这样。
[不足]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缺点。
【词类活用】[异]感到诧异。
【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成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
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
津,渡口。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干扰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理想世界。
[与世隔绝]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二、理解探究(一)用原文语句回答: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表现桃源宁静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桃花源记》复习资料(教师版)
《桃花源记》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本文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
东晋(时期)伟大诗人。
他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_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饮酒》等。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二、注音豁(huò)然开朗屋舍(shè)俨( yǎn)然阡(qiān)陌( mò)交通土地平旷(kuàng ) 黄发垂髫( tiáo)便要( yāo)还家妻子邑( yì)人间(jiàn)隔此中人语( yù)云诣( yì )太守刘子骥(jì)三、通假字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四、古今异义词芳草鲜美古义:鲜艳而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缘溪行古义:沿着;今义:缘故仿佛若有光古义:隐隐约约,看不真切今义:似乎,好像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黄发垂髫古义:老人今义:黄色的头发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来此绝境古义: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不足为道古义:不值得;今义:不满,不充分五、词类活用渔人甚异之原义:形容词奇异文义: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复前行原义:方位名词前面文义:名词用作状语向前处处志之原义:名词标志文义:名词用作动词做记号未果原义:名词结果文义:名词用作动词实现寻病终原义:名词疾病文义:名词用作状语因病六、一词多义寻.向所志动词,寻找便舍.船放下,离开寻.病终副词,不久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处处志.之动词,作记号武陵人捕鱼为.业 wéi,动词,作为寻向所志.动词,作记号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遂.迷最终乃大惊于是遂.与外人间隔于是乃.不知所措竟然其中往来种作.耕作..设酒杀鸡作.食作为七、重点实词缘.溪行缘:沿着落英..缤纷落英:落花缤纷繁多的样子豁然..开朗豁然:敞亮的样子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阡陌交通....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通达黄发垂髫....黄发:老人垂髫:儿童下垂的头发,指小孩怡然..自乐怡然:快乐的样子具.答之具:详细咸.来问讯..咸:都问讯:探问消息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言:详细地说出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叹惋:感叹惋惜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便扶向..路扶:循,沿着向:原来的、以前的诣.太守诣:至规往:计划前往未果:未能实现问津.:问路。
【统编】最新2019-2020学年部编版桃花源记复习资料教师版(精编版)
《桃花源记》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本文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
东晋(时期)伟大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他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_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饮酒》等。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二.古今异义词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妻子(古义:(两个人)妻子和儿女;今义:(一个人)对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鲜美(古义:鲜艳而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满,不充分)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缘(古义:沿着;今义:缘故)三.一词多义(1)寻: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②寻.病终(副词“不久”)(2)舍: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下船”丢弃。
舍弃)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3)志:①处处志.之(动词,“作记号”)②寻向所志.(做的记号')(4)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5)遂: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6)乃:①乃.大惊(于是)②乃.不知所措(竟然)四、一义多词(1)缘、扶=沿着 (2)要、延=邀请 (3)悉、咸、具、皆=都五、通假字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六、词类活用渔人甚异.之(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欲穷.其林(形容词意动用法尽、走完)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作记号)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七、重点实词缘.溪行缘:沿着落英..缤纷落英:落花缤纷繁多的样子豁然..开朗豁然:敞亮的样子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阡陌交通....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通达黄发垂髫....黄发:老人垂髫:儿童下垂的头发,指小孩怡然..自乐怡然:快乐的样子具.答之具:完全咸.来问讯..咸:都问讯:探问消息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言:详细地说出具:通“俱”详尽,详细。
桃花源记,记承天寺夜游理解性默写(学生,教师)word版本
桃花源记,记承天寺夜游理解性默写(学生,教师)《记承天寺夜游》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 ? 。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 . 。
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
”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5、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6、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它与“解衣欲睡”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7、本文“记”的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
8、“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藻、荇”、是指,此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8.《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记承天寺夜游》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主旨句)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5、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6、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欣然起行,它与“解衣欲睡”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7、本文“记”的要素是: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地点:承天寺,人物:苏轼、张怀民,事件:夜游承天寺,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8、“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月光,“藻、荇”、是指竹柏影,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第9课《桃花源记》知识点
《桃花源记》知识点一、作者作品简介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诗人。
他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了幻想,希望通过仕途来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
自二十九岁起,曾先后担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等职。
几度出仕,使他逐渐看清了官场的黑暗污浊。
四十一岁最后一次出任彭泽(今属江西)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仅八十多天就辞官回家。
从此寄身田园,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忧愤、饥寒、劳累、疾病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
后称靖节先生。
他一生不慕荣华,热爱自然,归隐后写了大量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意境平和、静穆、深远,语言朴实自然、亲切有味。
具有独特的风格。
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序》《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
《桃花愿记》原是《桃花源诗》的序,后来独立成篇。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 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
他拒绝同当时的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以“记”为题成为传世名文,足见人们对它的喜爱。
二、字音俨然(yǎn) 阡陌(qiān mò) 间隔(jiàn) 垂髫(tiáo)语云(yù) 平旷(kuàng) 诣(yì) 遣(qiǎn)要(yāo) 刘子骥(jì) 郡下(jùn)三、节奏划分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复习资料
【课内文言复习题集】《桃花源记》一、课文相关文学常识1.作家: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大诗人,“田园诗派”的鼻祖。
二、课文内容分析2.线索:全文以武陵人行踪为线索。
3.内容梳理: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了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桃花源中宁静的生活和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2段:写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宁静、幸福。
第3段:写桃花源中人的社会风尚,热情好客、和睦相处。
第三部分(第4、5段):故事的结局,桃花源的不复可寻既为桃花源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又含蓄表明这种理想社会只是一种幻想。
三、其它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等。
四、习题A套阅读《桃花源记》2—4段,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上文节选自东晋大诗人______________的《桃花源记》。
文中塑造了一个理想社会,后人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B.桃花源中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外界人,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远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里安静祥和的生活。
D.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花源中人不禁对自己与世隔绝的时间之久,对外界变化一无所知而惋惜不已。
【答案】1.陶渊明;世外桃源。
2.(渔人)出去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好标记。
(关键词:既、得、向、志;注意补上主语)3. D(错在“叹惋”应是“感叹”之意,桃花源中人并未对此感到“惋惜”。
)B套阅读《桃花源记》2—3段,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 3.下列关于选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初极狭”说明了桃花源隐秘难寻。
《桃花源记》复习要点
《桃花源记》复习要点作者:,东晋诗人,字元亮,名潜。
别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语音:豁然(huò)开朗然(yǎn)阡陌(qiānmò)此中人语(yù)云诣(yì)太守邑人(yì)黄发重(tiáo)间隔(jiàn)问津(jīn)便要还家(yāo)通假字: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具答之:“具”同“俱”,完全,详尽古今异义词1、阡陌交通。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2、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不管(连词)表示条件的连词。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妻子及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4、芳草鲜美。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味道)新鲜5、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满。
一词多义:1、舍:便舍船,从口入(动词,舍弃)土地平旷,屋舍然(名词,房子)2、寻:未果,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寻向所志(动词,寻找)3、志:处处志之(动词,做标记)寻向所志(名词,标志)燕雀安知鸿之志哉(志向)4、向:寻向所志(名词,先前)相向(动词,对着)5、之:忘路之远近(结构助词,的)渔人甚异之(代词,指渔人所看到的景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用于主谓之间,舒缓语气)何陋之有(倒装的标志,不译)6、为: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作为、当做)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重点问题: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
2、顺序:时间先后3、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4、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5、后人根据《》的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他的含义是什么?答: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
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完整版《桃花源记》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桃花源记》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学名篇。
1. 内容概述《桃花源记》是一篇以桃花源为主题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偶然发现的桃花源的仙境,描写了那里人民的幸福生活和与外界隔绝的状态。
文中主人公一行人偶然间发现了这个遗世独立的桃花源,感叹于这里人民的自给自足、和平安宁的生活,但遗憾的是他们离开后无法找到回去的路。
这篇文篇通过描绘遗世独立的桃花源,寄托了人们对乌托邦式美好未来的向往。
2. 人物角色2.1 主人公主人公是一个意外来到桃花源的旅人,他和同伴偶然发现了桃花源的位置,被这里人民的美好生活所折服。
他试图向外界传达桃花源的存在,但并未成功。
2.2 桃花源人民桃花源人民生活在这个与外界隔绝的乌托邦般的地方。
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食物丰足、人民安宁。
他们对外界的生活和社会动态一无所知,过着与世隔绝的状态。
3. 美好生活的描绘《桃花源记》通过详细描绘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和人民的生活,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美好乌托邦一般的世界。
在桃花源的山水之间,环境优美,水清花丽,动物和谐相处,形成了一片人间仙境。
而人民的生活也十分幸福、和平,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劳动也有丰盛的食物,没有纷争和矛盾。
他们与世隔绝,没有被外部的世俗所困扰。
4. 寓意与反思4.1 平和与安宁《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被视为一个理想的人间仙境,给人们展示了平和与安宁的生活场景。
这一点反应了古代文人对平稳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也给现代社会传递了人们对和谐共处、追求内心安宁的重要性的思考。
4.2 隔绝与怀旧作为一篇描绘与外界隔绝的故事,不禁让人们思考与现实生活的差异。
桃花源人民的幸福生活离我们很遥远,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寻找一些养生活、减压的方式,以及与社交网络、繁忙的工作相对立的的生活方式呢?5. 文学风格《桃花源记》以叙事散文的方式呈现,旨在描绘和表达一种理想和未来的美好愿景。
(完整word版)《桃花源记》复习资料整理大全
《桃花源记》复习整理一、【文学知识】1、作家作品本文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期间)伟大诗人,字元亮,名潜,别名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少时虽很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混乱不安,有志难酬。
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此后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
他的诗歌总的归纳来分红三类:喝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
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今此后人们将他称作“ 田园诗人”,他创始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回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喝酒》等。
他的诗文,多描绘乡村生活情味,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不肯与统治者狼狈为奸的崇高感情,但也包含了悲观遁世的要素。
2、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多用来记录事物,有的作者还会在记录事物的同时发一些谈论或感触。
这篇“记”实质上就是《桃花源诗》的序,或许说引子。
二、【写作背景】东晋王朝极端腐败,统治公司生活荒淫,内部相互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沉重,加深了对人民的盘剥和压迫。
三、【要点字词】1、字音字形(1)易错读音俨.y ǎn 然阡陌..qiān mò垂髫.tiáo间.jiàn隔局内人语.yù云诣.yì问津.jīn(2)易错字形武陵人.缘.溪行缘溪行.豁然.爽朗.平旷.俨.然阡陌..垂髫.怡然.具.答之咸来.问讯.邑人.焉遂与外人间隔及郡下诣太守太守即遣人问津.......2、要点字词解说(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沿着。
(2)落英绚丽:众多的样子。
(3)忧如如有光:朦朦胧胧,形.....容看得不真实的样子。
(4) 屋舍俨然:齐整的样子。
(5)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6) 阡陌交......通:田间小道。
/ 交织相通。
(7) 悉如外人:都。
(8)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儿童。
(9) 具答之:.......详细,详细地。
(10) 问今是何世:朝代。
这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地说出。
最新桃花源记复习资料培训讲学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一、相关知识:1、记:是古文中的一种体裁;可议论,可抒情,目的在于通过描述或记述一件景物或事情,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抒发感情;如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唐代诗人柳宗元的《醉翁亭记》等等。
2、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3、本文的线索是和顺序写: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桃花林、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4、按渔人行踪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一(1)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二(2~3)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三(4~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5、文章的主题:四、通假字:便要还家要通邀意思是邀请具答之具通俱意思是详细六、古今异义词古义:鲜艳美丽古义:互相通达(芳草)鲜美(阡陌)交通今义:汤、羹味道好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古义:妻子和儿女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妻子绝境今义:成年男子的配偶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七、出自于本文的成语①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21桃花源记(教师)
一、字词释义1 基本词语落英:落花缤纷:繁多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桑竹之属.:类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听到乃.不知有汉:竟然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具.答之(具.言所闻)详细地咸.来问讯:都桑竹之属:类叹惋:感叹,惋惜各复延.至其家:邀请不足.为外人道:值得既.出:已经便扶向..路:沿着;从前的及.郡下:到了诣.太守: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欣然规.往:计划未果:没有实现问津:问路。
文中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津,渡口缘.溪行:沿着2 古今异义芳草鲜美..古:鲜艳美丽今:(食物等)味道很好仿佛..若有光古:隐隐约约,看不清楚今:好像阡陌交通..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邑人古: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来此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走投无路的境地无论..魏晋古:更不用说今:表条件关系的连词3 通假字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4 词类活用渔人甚异.之:以(意)动用法,以……为异,认为……很奇怪欲穷.其林:原意是形容词,尽,完。
这里活用作动词,走完。
5一字多义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作为复前行副词又为复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不复出焉副词再便舍船,从口入动词丢下其中往来种作动词劳作舍作屋舍俨然名词房屋设酒杀鸡作食动词制作见渔人,乃木惊副词竟竟然寻向所志动词寻找乃寻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寻病终表时间的副词不久寻向所志名词标记复前行,欲穷其林代词那志其中往来种作代词这,指村子处处志之动词坐标记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代词他们的既出,得其船代词渔人的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代词渔人忘路之远近结构助词的渔人甚异之代词这景象之具答之代词(他们的)问题处处志之助词补足音节不译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6出自于本文的成语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敞明亮的样子。
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而十分冷落。
桃花源记知识梳理(教师版)
桃花源记知识梳理:文学常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
东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浔阳柴桑人。
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故世称“靖节先生”。
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
主要作品有:《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
有关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
一、重点词语积累1、字词积累缤纷bīn 豁然huî俨然yǎn 阡陌qiān 垂髫tiáo怡然yí邑人yì间隔jiàn 叹惋wǎn 便要还家yāo郡下jùn 诣yì遣qiǎn 刘子骥jì2、重点实词(1)缘溪行(沿着、顺着)(2)落英缤纷(落花)(繁多而错杂的样子)(3)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4)豁然开朗(宽阔明亮的样子)(5)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7)阡陌交通(田间小路)(8)鸡犬相闻(听到)(9)悉如外人(全、都)(10)咸来问讯(都)(11)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1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地说出)(13)皆叹惋(感叹、惋惜)(1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15)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16)便扶向路(沿、顺着)(从前的、旧的)(17)诣太守(到。
特指到尊长那里去)(18)寻向所志(以前)(19)遂迷(终于)(20)欣然规往(计划)(21)未果(实现)(22)后遂无问津者(渡口)(23)乃不知有汉(竟然)3、通假字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4、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古义(鲜嫩美丽)今义(食物新鲜,味道好)(2)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成年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4)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5、词类活用(1)处处志之名词活用作动词,做标记(2)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对……感到诧异(3)欲穷其林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走到……尽头(4)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6、一词多义(1)寻寻向所志(寻找)寻病终(随即,不久)(2后遂无问津者(于是,就)(3)舍便舍船(动词,舍弃、离开)屋舍俨然(名词,房屋)7、成语积累(温馨提示:以下先解释原文意思,后解释现用意义)世外桃源:晋代陶渊明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乱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
桃花源记复习资料
《桃花源记》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1、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
是东晋著名诗人,田园诗的代表。
代表作有《桃花源诗并序》、《归去来兮辞》。
著有《陶渊明集》。
2、补充解释缘:顺、沿。
鲜美:鲜嫩而美丽。
甚:非常。
异:对。
感到诧异。
延:邀请。
初:开始。
才:只,仅仅。
悉:全、都。
具:详细。
咸:都。
讯:消息。
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
遂:于是,就。
去:离开。
不足:不值得。
既:已经。
及:到。
即:立即。
遣:派。
乃:竟然阡陌:田间小路属:类3、一词多义舍(1)便舍船动词,舍弃、放弃。
(2)屋舍俨然名词,房屋为(2)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2)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寻(1)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2)寻向所志动词,寻找志(1)处处志之动词,作标记(2)寻向所志名词,标记、记号遂(1)遂于外人间隔于是(2)遂迷终于4、古今异义词:交通:古,交错相通今,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鲜美:古,鲜嫩美丽今,指食物味道好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指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古,不必说,更不用说今,表条件关系的连词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二、课文翻译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夹着溪流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又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八年级语文上册 《桃花源记》复习资料 人教新课标版
《桃花源记》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朝代)著名诗人。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2、文章知识:(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
(2)顺序:时间先后请写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
(至少三个)(1)成语:世外桃源。
意思: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成语:豁然开朗。
意思:形容由狭窄昏暗—变而为开阔敞亮。
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后突然明白。
(3)成语:无人问津。
意思:比喻没有人过问或尝试。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4)落英缤纷;落英:落花。
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
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
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俨.yǎn然阡陌..qiān mò髫.tiáo 诣.yì间.jiàn隔问津.jīn 此中人语.yù云点拨:注意多音字“间”“语”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沿着。
(2)仿佛..若有光。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
(4)悉.如外人。
悉:都。
(5)具.答之。
具:详尽,详细。
(6)问今是何世。
..世:朝代。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言:详细地说出。
(8)皆叹惋。
..惋:惊讶、惊奇。
(9)便扶.向路。
扶:沿、顺着。
(10)及.郡下,诣.太守。
及:到。
诣:拜见。
(11)处处志.之。
志:做标记。
(12)欣然规.往。
规:计划。
(13)未果..,寻.病终。
未果:没有实现。
寻:随即,不久。
(14)后遂无问津.者。
津:渡口。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便要还家。
要通邀,解释为:邀请。
4.辨析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义。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
东晋(时期)伟大诗人。
他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_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饮酒》等。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二、注音
豁(huò)然开朗屋舍(shè)俨( yǎn)然阡(qiān)陌( mò)交通
土地平旷(kuàng ) 黄发垂髫( tiáo)便要( yāo)还家
妻子邑( yì)人间(jiàn)隔此中人语( yù)云
诣( yì )太守刘子骥(jì)
三、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四、古今异义词
芳草鲜美古义:鲜艳而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缘溪行古义:沿着;今义:缘故
仿佛若有光古义:隐隐约约,看不真切今义:似乎,好像
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黄发垂髫古义:老人今义:黄色的头发
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来此绝境古义: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不足为道古义:不值得;今义:不满,不充分
五、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原义:形容词奇异文义: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复前行原义:方位名词前面文义:名词用作状语向前
处处志之原义:名词标志文义:名词用作动词做记号
未果原义:名词结果文义:名词用作动词实现
寻病终原义:名词疾病文义:名词用作状语因病
六、一词多义
寻.向所志动词,寻找便舍.船放下,离开
寻.病终副词,不久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
处处志.之动词,作记号武陵人捕鱼为.业 wéi,动词,作为
寻向所志.动词,作记号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
遂.迷最终乃大惊于是
遂.与外人间隔于是乃.不知所措竟然
其中往来种作.耕作
..
设酒杀鸡作.食作为
七、重点实词
缘.溪行缘:沿着
落英
..缤纷落英:落花缤纷繁多的样子
豁然
..开朗豁然:敞亮的样子
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
阡陌交通
....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通达
黄发垂髫
....黄发:老人垂髫:儿童下垂的头发,指小孩
怡然
..自乐怡然:快乐的样子
具.答之具:详细
咸.来问讯
..咸:都问讯:探问消息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此人一一为具言
..所闻具言:详细地说出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叹惋:感叹惋惜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便扶向
..路扶:循,沿着向:原来的、以前的诣.太守诣:至
规往:计划前往
未果:未能实现
问津.:问路。
这里指寻访。
津:本指渡口
八、重点句子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遍地芳草新鲜美好,落花满地都是。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余的人各自把渔人请到他们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招待。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这类的东西。
4、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相互听到。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相互听到。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九、课文理解
1、本文是从哪三个方面描写桃源的美好景色的?
自然环境优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食桑竹之属。
社会环境安宁: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社会风尚淳朴: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
其家,皆出酒食。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想想“此人”说了些什么,村民为什么叹惋?
(1)讲社会的动乱黑暗和秦以后的变迁。
(2)讲桃花源外人民所受的苦难。
(3)讲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为桃花源以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痛苦地生活而叹惋。
3 、作者在二千多年前就为我们规划出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成为后人羡慕、追求的目标。
由此,你能够看出作者追求怎样的人生理想?
追求一种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平等的理想世界,因为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作者有志不得施展,只有寄托在作品中。
十、课文填空
(1)写渔人见到桃花林的美景句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纷纷。
(2)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平静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描写桃花源人民生活恬适(精神风貌)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写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本文与苏轼《水调歌头》中发现“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疑问相类似的句子: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写桃花源自叙来此绝境原因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8)本文与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