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合集下载

定风波 全文及注释

定风波 全文及注释

定风波全文及注释《定风波》宋·苏轼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定,著稳也。

风波,指政治的动荡。

【注释】1. 定风波:指稳定风波,“定”指稳定,“风波”指动荡。

2. 苏轼: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有“苏东坡,一世英名”的说法。

3. 北国:指北方,即宋朝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所在的地区。

4. 千里冰封:北国冬季寒冷,河流结冰,山脉被冰雪覆盖。

5. 万里雪飘:表示北国范围辽阔,积雪茫茫。

6.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形容长城的宏伟和北方的草野茫茫。

7.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大河(指黄河)的水流在冬季冻结,不再奔腾。

8.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用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形象描绘北国雪景壮丽而奇特。

9. 欲与天公试比高:苏轼心胸豪放,希望能与上天相比高远。

10.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苏轼希望风景在明朗的阳光下才能达到迷人的效果。

11. 江山如此多娇:形容大好河山美丽动人。

12.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指大好河山吸引了无数英雄豪杰前来效忠。

13.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表达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认为唐、宋虽不及秦、汉,但在文采上略逊一筹。

14.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是善于战争的天才,但只懂得使用武力。

15.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苏轼认为过去的风云人物已成过眼烟云,应该关注当下。

16. 数风流人物:指历史上的各种英雄人物。

注:该篇文章为苏轼的《定风波》,诗中以北国的冷境和沉寂的景色表达了政治的动荡和国家的困境。

作者寄望明朗的阳光下能看到美丽景色,形容江山虽多娇美,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逊色于其他朝代。

苏轼《定风波》全诗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全诗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全诗及赏析苏轼《定风波》全诗及赏析苏轼是北宋时期卓有贡献的词人,他在创作实践中,全面继承了前人词作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作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作的思想内容,提高了词作的文学地位。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定风波》全诗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定风波》原文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赏析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徐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苏轼定风波原文及译文

苏轼定风波原文及译文

苏轼定风波原文及译文
苏轼定风波原文及译文如下
《定风波》原文: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译文: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

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便,任由这突如其来的一阵雨吹打吧,不怕!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苏轼诗词赏析:《定风波》

苏轼诗词赏析:《定风波》

苏轼诗词赏析:《定风波》【原文】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苏轼于“乌台诗案”幸免于难后被贬黄州时所作。

词前有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这里所云“沙湖”在黄州东南30里。

那一天苏轼在去沙湖路上遇雨,本来是带着雨具的,但途中以为不需要就让人带走了。

不料后来竟下起雨来,同行的人一下子就被雨给打乱了:我的衣服要湿了,我的鞋子要脏了!心里先紧张起来。

但苏轼觉得,不管紧张还是不紧张,雨始终都要打到身上来,又何必为这件事情而狼狈呢?所以他说:“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这就是苏东坡之所以为苏东坡了——他有一种达观的、超然的思想:狂风骤雨不会久长,紧张和狼狈也于事无补。

“已而遂晴”,果然没多久,就雨过天晴了。

苏轼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写得非常潇洒。

“穿”和“打”都是力量很强烈的字眼,雨点儿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使得我们以为它马上就要打到身上来了。

可是苏东坡说不要理会它,这体现了一个词人的哲思。

在这第一句里,“穿”和“打”两个字把打击的力量写得那么强,但是“莫听”两个字把它们全都否定了。

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是儒家最起码的修养。

当然,陶渊明所说的“而无车马喧”还只是喧哗的声音。

而苏东坡所说的则是马上就要加到你身上来的强烈打击。

这里面有象征含义,象征他一生经过的那么多的迫害。

但你可以不在乎外界的打击,但是麻木迟钝地站在那里挨打就不对了。

所以苏东坡接着就说“何妨吟啸且徐行”。

“何妨”写得多么潇洒!我选择的路我仍然要走下去,而且我过去怎么走现在还怎么走。

定风波苏轼(最新10篇)

定风波苏轼(最新10篇)

定风波苏轼(最新10篇)苏轼《定风波》赏析篇一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词作鉴赏苏轼《定风波》赏析篇三一、写作背景该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即乌台诗案发生后的第三年。

1069年至1073年,王安石陆续推出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

苏轼初入仕途便遇上王安石变法,他站到了反对派一边。

这在当时非常不合时宜,立即遭到了革新派攻击。

于是他离京先后出任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的地方官。

此间写了一些讥讽新法的诗文,片面夸大变法在施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七月二十八,宋神宗接受何正臣、舒亶等人对苏轼的指控,派人到湖州将他押解到京,打入大牢。

何正臣、舒亶等人将苏轼写的有关变法的诗文无限上纲,而与变法无关的诗文则引申曲解,牵强附会,欲置之于死地。

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释】① 三月七日:指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

② 沙湖:湖北黄冈县东南三十里处,又名螺师店。

③ 狼狈:形容处境困窘、难堪。

④ 已而:不久。

⑤ 吟啸:吟诗、长啸。

⑥芒鞋:草鞋。

⑦烟雨:烟波风雨。

⑧料峭:开容风力寒冷、尖利。

⑨ 萧瑟:风雨穿林打叶声。

【译文】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我披着一身蓑衣,只管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微冷。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译文二】莫要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低吟长啸缓步徐行。

竹杖草鞋轻松胜过骑马,风狂雨骤有何可怕,一件蓑衣迎烟雨度过此生。

料峭春风把醉意吹醒,略略感到有些冷,山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看那刚下过雨的地方,回去吧,风雨虽已停止天还未放晴。

【评点】本篇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乐观情怀。

词的上片以“莫听穿林打叶声”开篇,一方面写出了风大雨疾的情景,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写出外物不足萦怀之意,即使雨再大,风再烈,都不会受影响;“何妨吟啸且徐行”承接上句,何不低吟长啸缓步徐行,突显出词人的'情趣和兴致。

苏轼定风波翻译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翻译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翻译及赏析定风波这是一首写了苏轼被贬之后抒怀之词,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定风波翻译及赏析,欢迎查看参考。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代: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赏析此诗是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苏轼《定风波》原文欣赏

苏轼《定风波》原文欣赏

苏轼《定风波》原文欣赏苏轼《定风波》原文欣赏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译文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苏轼《定风波》赏析一一.写作背景该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即乌台诗案发生后的第三年。

1069年至1073年,王安石陆续推出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

苏轼初入仕途便遇上王安石变法,他站到了反对派一边。

这在当时非常不合时宜,立即遭到了革新派攻击。

于是他离京先后出任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的地方官。

此间写了一些讥讽新法的诗文,片面夸大变法在施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七月二十八,宋神宗接受何正臣、舒亶等人对苏轼的指控,派人到湖州将他押解到京,打入大牢。

何正臣、舒亶等人将苏轼写的有关变法的诗文无限上纲,而与变法无关的诗文则引申曲解,牵强附会,欲置之于死地。

对此神宗并不以为然,又怜惜苏轼的才华,加上太后和官员们的营救,百姓的焚香祷告,苏轼最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该词便在此情况下写就。

二.内容赏析上片主要写词人在绵绵春雨中的所见所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表现了词人的豁达与洒脱,恼人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词人却毫不在意,并劝大家不要将其放在心上,是一种坦然面对风雨的态度。

然后,将“竹杖”、“芒鞋”与代表身份地位的“马”作一比较,一个“轻”字显出对官场的漠视。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为全词点睛之笔。

苏轼词《定风波》赏析

苏轼词《定风波》赏析

苏轼词《定风波》赏析【原文】【原文】【赏析】这首词从表面上看是写狂风中的树木,实际上是通过风来隐喻政治上的坎坷。

全篇语言明快,没有半点做作之态,苏轼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但精神不倒。

“定风波”表面是说树木在风中摇动,但实际上是影射官场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莫听”、“何妨”,一个是表示主张,一个是表示反对。

词人以“风”比喻政治上的打击和迫害,而以“吟啸”、“徐行”两种行为来消释和排遣,意谓虽然在政治上失意,但是,这些并不会动摇我为国效力的决心和信念。

苏轼这时正被贬到黄州,政治上处境极其艰难,因此他自己常以诗酒自娱,既不愿意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也不愿意卷入朋党的是非争斗。

这种无所谓的态度,使他得到了人民的爱戴。

即便是最狂妄的东西,也要对它恭敬三分;这就是谦逊。

即使你飞扬跋扈,可以将天地搅得混乱不堪,你却不能高高在上。

皇帝在宣政殿接见大臣,大臣在宫门外下车步行,如果让天子等候,那么他将低三下四地迎上去。

不管你多么伟大,都必须把自己摆在一个下属的位置上,这就是谦逊。

苏轼在黄州所取得的成绩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黄州是历史悠久的名城,又有很多山水和名胜古迹,在这里,苏轼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

苏轼此时正被贬黄州,他利用这段时间在荒野中耕种,亲近自然,寻找心灵的归宿,思考生命的价值,反省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现在的苏轼依旧像当年出仕之时那样,乐观豁达,还没有被人生的逆境磨灭了热情和斗志。

他积极接触社会,广泛参加各类活动,经常与朋友欢聚畅饮,抚琴赋诗。

本文为您提供了《定风波》赏析及原文翻译等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作者介绍】苏轼( 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 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

定风波苏轼

定风波苏轼

定风波苏轼定风波苏轼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定风波苏轼,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定风波苏轼篇1定风波诗人:苏轼朝代:北宋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古诗赏析【注释】①沙湖:湖北黄冈县东南三十里处,又名螺师店。

②狼狈:形容处境困窘、难堪。

③吟啸:吟诗、长啸。

④芒鞋:草鞋。

⑤烟雨:烟波风雨。

⑥料峭:开容风力寒冷、尖利。

⑦萧瑟:风雨穿林打叶声。

【译文】不要听风穿树林,树叶带来风雨之声,这一切无所谓,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

穿着草鞋,拄着竹仗,比骑马坐车更加一身轻松。

谁怕风风雨雨?我漠视这些,一生任凭烟雨迷蒙,与我同行。

冷冷的春风又把我吹醒,微微感到有些寒冷。

斜阳的山头却来迎接我。

回头望去,我来时淋雨的地方,一片萧条,归去时又一片平静,也没有什么风雨,也无晴。

【赏析】这首词作于无丰五年(1082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已整整两年了。

苏轼在黄州处境十分险恶,生活在也很困,但他仍旧很坦然乐观。

这首词作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已整整两年了。

苏轼在黄州处境十分险恶,生活在也很困,但他仍旧很坦然乐观。

从这首词里,我们能看到他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

上片“一蓑烟雨任平生”句,将词人一生的坎坷磨难,以及泰我在自若的生活态度,尽行囊括。

下片“也无风雨也无晴”丰富了词的主旨,展示出词人处变不惊、不随物悲喜的超脱有人生观。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自然界中风雨阴晴变化莫测,不要管他,如果不在乎风风雨雨,也不必盼什么天晴了。

这就是“了无风雨也无晴”的深刻含义。

苏轼《定风波》诗词

苏轼《定风波》诗词

苏轼《定风波》诗词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苏轼《定风波》诗词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苏轼《定风波》诗词一、原文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一直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从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留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闲地行走。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赛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抱负。

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的人生信念,呈现着的精神追求。

二.苏轼和苏小妹互嘲的几句诗苏东坡与苏小妹相互称赞的诗句是: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到耳腮边。

这首诗是苏小妹所作,前两句是称赞苏东坡额头扁平,意思是:假如要在哥哥的额头间赶路,肯定是地面平坦,要走三千里。

遥望眉毛的距离,比云汉还要远。

后两句是说哥哥脸长,如去年流下了一滴泪,今年还没有到腮边。

苏东坡曾经称赞苏小妹额头突出并且脸蛋凹陷,于是作了一首诗: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发现此诗,非常难为情,但是不甘示弱,当即又作了一首诗嘲讽回去: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杳然;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苏轼《定风波》赏析

苏轼《定风波》赏析

苏轼《定风波》赏析苏轼《定风波》赏析《定风波》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定风波》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赏析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诗指斥乘舆、讥切时政的罪名下御史台,酿成有名的“乌台诗案”。

年底,诏责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翌年二月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

这首《定风波》词就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

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词语,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词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

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词的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

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

“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

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

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

“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

芒鞋,即草鞋。

谁怕,有什么可怕的。

平生,指平日、平素。

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

定风波苏轼这首诗的意思

定风波苏轼这首诗的意思

定风波苏轼这首诗的意思
苏轼的《定风波》是一首描写风波过后定情的爱情诗。

在这首诗中,苏轼以风波比喻世间的纷扰,以高处凝视如海一样的远景,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

首先,这首诗以“谁谓屈人意”开篇,表明苏轼不认为自己受到风波的干扰是一个贬义词。

相反,他认为风波可以考验一个人的气节和志向,风波过后才能真正看清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在苏轼看来,风波是一种必然的考验,只有经历了风波的洗礼,才能更好地坚定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其次,苏轼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来形容自己对爱情的珍视和追求。

他认为爱情如同一汪清泉,虽然深邃浩大,但他只取其一瓢,表示自己珍惜对方的爱意和真情,不愿让爱情受到任何伤害和干扰。

苏轼在爱情面前表现出了坚持和信念,他愿意为了爱情放下一切,不计较得失,只希望能够守护自己心中的那份爱。

最后,苏轼以“莫笑吾独久”结尾,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忠诚。

他坚信自己对爱情的执着将会得到回报,不惧怀疑和嘲笑,坚定地相信爱情的力量和美好。

苏轼以此句言犹在耳告诫读者要坚持信念,永远相信爱情的力量,不畏风波的干扰,坚守爱情的方向,不辜负那份真挚的情感。

总的来说,苏轼的《定风波》描绘了一幅经历风波洗礼后,经历爱的考验后的定情画面,通过风波的比喻,展现了爱情的困难和坚守,表达了对爱情的珍视和忠诚。

这首诗深情而感人,激励人们在爱情面前坚定信念,守护心中的那份真情。

定风波的寓意

定风波的寓意

定风波的寓意
(实用版)
目录
1.定风波的来源和含义
2.定风波的寓意
3.定风波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4.定风波的现实意义
正文
【提纲】
1.定风波的来源和含义
- 定风波起源于唐代,是一种描述风雨景象的词语
- 定风波意味着风雨已过,象征着一种平静、安定的状态
2.定风波的寓意
- 定风波寓意着人生经历风雨之后,终会迎来平静和安宁
- 定风波也象征着人们在困难和挑战面前,要保持坚定和信心
3.定风波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 定风波在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中广泛应用,如唐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便有“定风波,萧萧几时休”的名句 - 不仅如此,定风波也在现代文学作品中被使用,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便曾以定风波为题作诗
4.定风波的现实意义
- 定风波提醒我们,无论生活中遇到何种困难,都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困难终将过去,平静和安宁必将到来
- 定风波也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一场风雨,有起有落,有喜有悲,但只要坚定信念,就能在风雨之后,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和安宁。

总的来说,定风波不仅是一个具有深刻寓意的词语,也是中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意象。

苏轼《定风波》原文、注释、译文

苏轼《定风波》原文、注释、译文

苏轼《定风波》原文、注释、译文
【原文】
《定风波》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
吟啸:吟诗长啸。

芒鞋:草鞋。

烟雨:烟波风雨。

料峭:形容风冷、寒凉。

萧瑟:风雨穿林打叶声。

【大意】
三月七日,我在前往沙湖的途中遇了大雨。

雨具被之前的人拿走了,和我同行的人都狼狈不堪,只有我不以为意。

不一会,天又恢复了晴朗,所以,写了这首词。

不要听风穿树林,树叶带来风雨之声,无妨一边吟诗长啸,一边散步慢行。

一根竹杖,一双草鞋,比骑马还要轻快,怕什么呢! 披一件蓑衣,我就能在烟波风雨中自在一生。

冷冷的春风又把我吹醒,微微感到有些寒冷,山头斜阳却来迎接我。

回头望去,我来时淋雨的地方,归去时又一片平静,也没有什么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该词是苏轼在北宋时期,即公元1077年写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是《定风波》的原文及赏析。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
《定风波》是苏轼晚年创作的一首抒发豪情的词。

整首词以写景抒情的手法,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山水风光和个人豪情壮志。

词的开头,苏轼以“莫听穿林打叶声”为引子,以借景抒怀的手法展现出自己无拘无束的心态,婉转地表达了自己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

接着,“竹杖芒鞋轻胜马”形象地描绘了苏轼步履轻盈的情景,从而突出了他与众不同的个性和豪情。

下面几句中,苏轼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形容春寒,同时抒发了自己对旧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不眷恋。

最后一句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既抒发了对过去的惋惜,又展示了对未来的从容。

整首词以简洁明了的言语表达了苏轼快意人生,不爱世间荣华的态度。

同时,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使得词中的豪情壮
志更加真切可感。

这也是苏轼作品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苏轼《定风波》以其深厚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首词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
苏轼豪情壮志和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同时展示了对过去和未来的凡
尘不染的态度与情怀。

这也使得词作具有广泛的时代价值和文学价值。

定风波是什么意思 定风波苏轼原文及翻译

定风波是什么意思 定风波苏轼原文及翻译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 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作者】
苏轼(1037 年 1 月 8 日-1101 年 8 月 24 日),字子瞻、和 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 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 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 年)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年),因“乌 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 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 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 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⑴定风波:词牌名。一作“定风波令”,又名“卷春空”、 “醉琼枝”。双调六十二字,上片五句三平韵,二仄韵,下片六 句四仄韵,二平韵。
⑵王定国:王巩,作者友人。寓娘:王巩的歌妓。 ⑶柔奴:即寓娘。 ⑷玉郎:是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爱称,泛指男子青年。 ⑸点酥娘:谓肤如凝脂般光洁细腻的美女。 ⑹皓齿:雪白的牙齿。 ⑺炎海:喻酷热。 ⑻岭:指大庾岭,沟通岭南岭北咽喉要道。 ⑼试问: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 ⑽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个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译文】 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连上天也怜 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 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 得清凉。 你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 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 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创作背景】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 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 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 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 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 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苏轼《定风波》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

苏轼《定风波》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

苏轼《定风波》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定风波》原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宋代〕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及注释译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有人带着雨具先走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

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便,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注释定风波:词牌名。

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已而:过了一会儿。

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吟啸:吟咏长啸。

芒鞋:草鞋。

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料峭:微寒的样子。

斜照:偏西的阳光。

向来:方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作品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

苏轼《定风波》解析

苏轼《定风波》解析

苏轼《定风波》解析
【原文】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萧瑟一作:潇洒)
【译文】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有人带着雨具先走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

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便,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定风波》原文及赏析《定风波》是明代文学家文徵明所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以文学形式表达了文徵明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和对历史沧桑的思考。

今天,我们通过对《定风波》原文的赏析来一窥文徵明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

《定风波》原文如下:夜坐阑风劲,几番揽不住雕楼欲坠。

明月楼台,高处不胜寒来早;飞龙在天,故人有意情多。

三千里外音书绝,已随风车度。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江自清风来,爽气儿都有;问余何事森然消魂?中秋时节,风和日丽,夜晚万里无云。

文徵明坐在阑夜,感叹风劲如刀,无法阻挡雕楼倾颓的势头。

这雕楼既可以是意味着权力,也可以代表美好的事物逐渐消逝的感觉。

他以明月楼台形容世事如梦,高处寒冷早已心知肚明。

又以飞龙在天来比喻故人有意,情感丰富。

接着文徵明又以三千里外音书绝、沾衣欲湿杏花雨等句,形象地描绘了离别后的凄凉和对故乡的思念。

尽管沾衣欲湿,他却感受不到寒冷的杨柳风。

这里的杨柳风既可以是对友谊的赞颂,也可以代表对自然的感慨。

接下来,文徵明起问自己:“江自清风来,爽气儿都有;问余何事森然消魂?”这是一个自我启发的疑问,他思索着什么事情让自己如此忧心忡忡。

《定风波》从描写外在景色和人物转向对内心情感的探索,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文徵明以细腻的笔触写出了离别之苦、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总体来说,这篇散文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折射出他那敏锐而深邃的洞察力和对人世间无常的领悟。

在这篇作品中,文徵明将自然景观与人生状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描写风、月、龙等形象,抒发自己的苦闷之情。

他以纯净高洁的情感,将自然景物与人的内心感受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抒发对人生沧桑的痛苦和渴望。

他巧妙地运用了比喻、修辞等修辞手法,使得文章充满意境和哲理。

《定风波》这篇散文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文徵明对人生变化和寂寥的思考。

他一方面表达了对离别和故人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又以自然之景抚慰自己内心的不安和彷徨。

通过对比和比喻,作者通过自然景物向读者传达了人生变迁的无常和对友情的珍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风波
作者:魏夫人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4年第12期
魏夫人
不是无心惜落花。

落花无意恋春华。

昨日盈盈枝上笑。

谁道。

今朝吹去落谁家。

把酒临风
千种恨。

难问。

梦回云散见无涯。

妙舞清歌谁是主。

回顾。

高城不见夕阳斜。

魏夫人,北宋著名女词人。

现存的词作大多柔婉无骨,缠绵悱恻,但这首词却显出少见的
英气。

首句便很奇绝,用了一个双重否定句,“不是无心惜落花”就是说词人“有心惜落花”却
又无能为力。

这一句话把春花落去的悲伤,和惜春不能的无奈写绝了,写得深沉而又痛快。


二句是交代自己不惜落花的理由,是因为落花无心留恋春天的芳华,是它自己要落去,所以词
人也无可奈何。

这里的落花既是青春的象征,又是女词人自己的象征。

“昨日”三句表面上还
是写落花,写花在绚丽地绽放之后却倏然飘零,而更悲哀的是,花儿还不知道自己飘零的方向。

这样一种落花的形象,仿佛是一个命运坎坷、漂泊无依的女子的最好写照。

这里表现出诗人无
奈的忧伤感和无助的孤寂感。

下阕场景更加具体化,感情也变得迷离飘忽。

词人心中好像有着难以言说的万千悲恨,甚
至感叹“谁是主”,对世间万物的“主客”关系产生了疑问。

而“高城不见”,夕阳斜照,则
使人自然联想到历史的苍凉和虚妄,完全超出了一首“闺怨”词的范围。

此时的词人沉浸在巨
大的伤感里,于是触目所见,无处不是悲意,于是把酒而悲,梦醒而悲,乐极而悲,怀古而悲……这时候,“悲”已不是作者一人的情绪了,而成了历代文人反复歌唱的主题。

所以说,这首词虽然可以算作是写闺怨题材,但写得奇绝,写得有英气。

——王朝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