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防治分析

合集下载

产超广谱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

产超广谱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
症状
感染后可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腹痛、腹泻、尿频、尿急等症状,严重时可 导致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
流行病学特点
流行情况
产超广谱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成为医院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 原体之一。
易感人群
老年人、儿童、身体虚弱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易感,住院患者和接触医院环境的人员 也是高危人群。
素以提高疗效。
预防性用药
对于某些高危人群,如免疫功能 低下者,可考虑预防性使用抗生
素以降低感染风险。
支持性治疗
补液治疗
对于感染引起的发热、脱 水等症状,需要进行补液 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营养支持
对于严重感染或长期感染 的患者,应给予营养支持, 提高机体抵抗力。
护理与隔离
对感染者进行适当的护理 和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对经济的影响
医疗费用增加
经济负担
治疗产超广谱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需 要使用昂贵的抗生素和先进的医疗设 备,导致医疗费用大幅增加。
产超广谱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对经济 造成负担,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和经 济不发达国家的影响更为显著。
生产力损失
感染产超广谱酶肠杆菌科细菌的患者 需要接受长期治疗和隔离,导致劳动 力减少和生产力下降。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严格的抗生素使用规定,限制抗 生素的滥用,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 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规定医疗机构和药店对抗生素的管理 和使用规范,确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1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等开展的耐药性 监测和防控工作。
推广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和使用监督,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科 学性和规范性。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六例分析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六例分析

均 应 用 决于 患儿 的病情、 握疗设越 以及 技术 水
w 吐 t赶 t【 ] e ir 9 9 0 西 J .P da .1 9 .1 3 t
f )4 64 1 2 :4 _5
I G治疗, l VI 无 例发生感染 . 效果 良好 。 平和社 会等诸多因素, 其有 产科与儿科 另外 . 处于 临界 存活状 态 的 E B 双方通 力合作 . L- 儿科 医 护协 同努 力, 才
l 我们不 主张
&nI : mim te mm由 T Nt t d l i h w 蛐 【]n J. 1 9, 99 14 6 :3016 . 0 ( )16 -3 8 【】 Br nL H d t J P voaZ C m- 4 at . ogmm o E. al v a
内酰胺 酶 ( S L ) E B s。产 超 广 谱 内酰 胺 加克拉 维酸 (0 和 i g ; 孢嗟 肟 例. 3旭 0v ) 头 泌尿道畸形 合 并要 儿哮 喘、 非何 杰
酶细菌感染 对三代 头孢菌 亲耐 药成 为 ( 片 3 g 和 头 孢 噻 肟 加 克拉 维 酸 金氏淋 巴窟、 咽部 畸胎 宿 、 每 0v ) 鼻 己脑 各 1 当前抗感染工 作中的新 问题。20 0 0年 【0} 1 ) 分 别测 盈 2种纸 片单 例。6例均为 院内感染。其 中4例为尿 3 0 ; 6月一加0 年 3月间我院儿科共 收治 6 独及加克 拉维 酸的抑 苗环直 径。加 克 路感染, 例 败 血症, 1 1 1倒 呼吸道感 染 。 例超广谱 内酰胺酶细菌感 染, 现报 告如 拉维酸和 不加克 拉维酸 的抑苗 环直径 6 例均 有反 复应用 抗苗药 物史, 1种 用
近年随 着三 代头孢菌 素 的广 泛应 确认试验 来加 以确诊 ; 确认试 验 ; ⑦ 用 切开 后 留 置 气 臂 套 臂 1 d 1调 插 导 屎 O, 用. 出现了新 的 内酰胺 酶即超广谱 头孢他啶( 每片含量 3 ) 0 和头孢 他啶 臂 留置 1 。愿 发病为 : 局 肾病综 合征 2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委员会超广谱β-内酰胺酶(β)是肠杆菌科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其预防与治疗已成为临床医生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1],但国内外缺少相关问题处理的指导性意见。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和《医学参考报·感染病学频道》编辑部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制定本《共识》,以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提供指导。

一、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相关概念1.β-内酰胺酶及分类:β-内酰胺酶是指细菌产生的能水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灭活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

其分类见表1。

2.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在持续的各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下,被诱导产生活跃的及不断变异的β-内酰胺酶,扩展了其耐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等第3代及第4代头孢菌素,以及氨曲南等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能力,这些新的β-内酰胺酶被称为。

属于分类的A类和D类酶,按分类属2。

根据质粒所携带编码基因同源性的不同,主要有、、、型。

还有一些少见的型别,如、、、、、等。

引起临床感染的产β-内酰胺酶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孢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等。

二、产细菌感染的流行因素及发展趋势自1982年在英格兰首先发现产克雷伯菌后,产细菌的流行在世界各地广泛报道。

主要存在于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又多见于肠杆菌科细菌[2-4]。

在肠杆菌科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最为常见,克雷伯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

其他常见产细菌有产气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门属菌、阴沟肠杆菌、粘质沙雷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

各个国家和地区产细菌的发生率明显不同。

日本、荷兰等国家产细菌的发生率很低,而法国、印度等国家产细菌的发生率很高,可有高达50%以上的克雷伯菌属的细菌产生,而且具有较严重的耐药性。

我国大陆不同研究者报告的产细菌发生率各有不同,大肠埃希菌发生率大约在40%,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更低一些。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1. 引言1.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EC)是一种常见的革兰阴性菌,在医院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其对多种抗生素的抵抗性,ESBL-EC感染的治疗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

随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ESBL-EC的耐药性不断增强,临床上很多传统的抗生素已经失去了对其的有效杀菌作用。

针对ESBL-EC感染的治疗,当前主要采用的策略包括药物疗效的评估、抗生素的选择与应用、联合用药策略的探讨、新型治疗方法的研究以及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

这些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应对ESBL-EC感染,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研投入的增加,我们相信针对ESBL-EC感染的治疗将会有更大的突破和进展。

个体化定制治疗方案、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未来治疗ESBL-EC感染的关键所在。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出现,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 正文2.1 药物疗效的评估药物疗效的评估在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这种耐药菌株,常规的抗生素可能已经失效,因此需要及时评估新的药物疗效。

对于已有的抗生素药物,需要进行敏感性测试,确定哪些药物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具有敏感性。

这种测试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案,避免使用不必要的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抗生素药物也在不断研发和推出。

对于这些新药物,需要进行临床试验评估其在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估,才能确定这些新药物是否可以作为有效的治疗选项。

药物疗效的评估对于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估,医生才能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成功的概率,降低患者的感染风险和死亡率。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EC)是一种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肠道细菌。

ESBL-EC引起的感染在临床上日益增多,且越来越难以治疗。

本文将介绍ESBL-EC的治疗进展,包括抗菌药物的应用、联合用药、新型抗菌药物以及其他治疗手段,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抗菌药物的应用目前,对于ESBL-EC感染,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等。

由于ESBL-EC对这些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因此单一使用这些抗菌药物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而且,长期使用这些抗菌药物还容易诱导耐药菌株的产生,因此必须慎重使用。

二、联合用药针对ESBL-EC的感染,联合用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策略。

联合用药旨在通过不同的抗菌机制互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左氧氟沙星的联合应用,可以通过抑制β-内酰胺酶和破坏细菌DNA合成,从而有效对抗ESBL-EC感染。

三、新型抗菌药物近年来,一些新型抗菌药物的应用为治疗ESBL-EC感染提供了新的选择。

一种名为“头孢替汀-甲氧西林”(Ceftazidime-Avibactam)的联合制剂备受关注。

头孢替汀是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而甲氧西林是一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通过联合使用可以对抗ESBL-EC产生的β-内酰胺酶,恢复头孢替汀的抗菌活性,从而有效治疗感染。

四、其他治疗手段除了抗菌药物的应用外,一些其他治疗手段也被应用于治疗ESBL-EC感染。

尤其是重点强调了免疫增强疗法的应用。

免疫增强疗法通过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帮助机体更好地对抗细菌感染。

特定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机体对细菌的抵抗力,辅助治疗ESBL-EC感染。

ESBL-EC感染的治疗相对较难,需要综合考虑个体情况和实验室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会有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出现,更好地帮助医生应对ESBL-EC感染。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EC)是一种对抗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效治疗ESBL-EC感染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ESBL-EC感染的治疗进展,我们将重点关注治疗ESBL-EC感染的各种方法和治疗策略,并进一步探讨新的治疗方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治疗ESBL-EC感染的方法主要包括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以及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ESBL-EC对这些抗生素的耐药性已经相当普遍,使得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已经不再有效。

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是当务之急。

一种可能的新治疗方法是利用抗菌肽。

抗菌肽是一类天然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抗菌分子,具有广谱和快速杀菌的特性。

在一些研究中发现,一些抗菌肽对ESBL-EC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尤其是一些结构经过改良的抗菌肽,它们不仅对ESBL-EC有很好的抗菌作用,而且对其没有产生耐药性。

除了抗菌肽外,还有一些新型抗生素在治疗ESBL-EC感染中显示出了潜力。

一些新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氟哌酸类抗生素以及新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都显示出了对ESBL-EC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一些新型的化合物和药物也显示出了对ESBL-EC有潜在的治疗效果。

除了新型抗生素和抗菌肽,联合用药也是治疗ESBL-EC感染的一个重要策略。

通过联合使用两种或多种抗生素,可以提高杀菌效果,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显示,联合用药可以显著提高治疗ESBL-EC感染的成功率。

一些研究表明,使用其他类抗生素作为辅助治疗也是一个可行的策略。

利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磷霉素等对ESBL-EC感染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一些免疫治疗方法也显示出了对ESBL-EC感染治疗的潜力。

在未来,治疗ESBL-EC感染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发展新型抗生素和抗菌肽,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二是研究ESBL-EC的耐药机制,寻找能够干预耐药机制的治疗方法。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目的: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为临床预防控制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方法:分析产ESBLs大肠埃希菌患者情况,根据卫生部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断,并按照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临床的使用分类。

结果:检出ESBLs大肠埃希菌主要分布科室为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感染部位主要为泌尿道、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例33例,占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31.7%。

结论:为了有效防控感染发生,应根据ESBLs 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减少病菌感染。

标签: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预防与控制大肠埃希菌是临床感染常见病原菌,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广泛和不规范的使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ESBLs)的大肠埃希菌在医院内引起感染日益增多,增加了医院感染防控的困难。

本研究分析了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分析研究我院2013年血液科、呼吸内科、普外科、泌尿科、重症医学科检出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104例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

1.2方法通过我院自制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病例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侵入性操作、手术情况、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统计2013年ESBLs 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

1.3评价标准根据卫生部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断,并按照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临床的使用分类。

2结果2.1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情况医院微生物室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104例,男性64例,女性40例,年龄为6~80岁。

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主要分布科室为:重症医学科32例(308%),泌尿外科29例(279%),普外科24例(23.1%)。

感染部位主要为:泌尿道32例(308%),下呼吸道30例(288%),结果见表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EC)是一种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高度耐药性的大肠埃希菌,其在临床感染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针对ESBL-EC的治疗方式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本文将介绍ESBL-EC的治疗进展及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抗生素联合治疗1. 青霉素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联合应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在对抗ESBL-EC时已经展现出一定的疗效,但ESBL-EC产生的β-内酰胺酶会降低其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敏感性。

为此,研究人员将青霉素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进行联合应用,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有效地抑制了ESBL-EC的生长,提高了治疗效果。

2. 三联抗生素疗法三联抗生素疗法是指在严重感染病例中同时应用3种及以上抗生素,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对抗ESBL-EC感染中,研究人员探索了不同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如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生素的联合使用,为ESBL-EC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二、新型抗生素的研发与应用1. 硝基呋喃类抗生素的研发硝基呋喃类抗生素是一类新型的抗生素,对抗ESBL-EC表现出较好的疗效。

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硝基呋喃类抗生素能够通过多种机制抑制ESBL-EC的生长和复制,同时能够克服β-内酰胺酶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因此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

随着硝基呋喃类抗生素的不断研发和应用,相信在未来能够为ESBL-EC感染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2. 修饰抗生素的应用在ESBL-EC的治疗中,研究人员还尝试了对传统抗生素进行修饰,以提高其对ESBL-EC的敏感性。

通过对抗生素的分子结构进行改良或添加特定的官能团,使得修饰后的抗生素能够更好地穿透ESBL-EC的细胞膜,增加其对ESBL-EC的杀菌效果。

这种方法为克服ESBL-EC的耐药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免疫治疗的应用1. 妥布肽克隆抗体的研发妥布肽克隆抗体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药物,能够靶向清除ESBL-EC。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头孢菌素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现状及防治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头孢菌素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现状及防治
质 粒 介 导 的 Amp C( p Amp C) 酶编 码基 因可 以通 过转 座子 、
道, 是 重 要 的条 件 致 病 菌 和 院 内感 染 常 见 的病 原 体 之 一 。近
年来 , 由于 抗 菌 药 物 的 不 合 理 使 用 等 原 因 , 其 耐 药 性 逐 年 升
高 。超 广 谱
洲 等 地 流 行 的 主 要 基 因 型 。 我 国 大 部 分 地 区 Kp n携 带 的
E S B L s基 因 型 主 要 也 是 C T X - Ml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0 . 0 由 Kp n产 生 的
E S B L s 携 带 的是 C Tx _ M一 1 5 l 3 ] 。C Tx — M 型 相 对 头 孢 他 啶 来 说, 更 优先水解头孢 噻 肟_ 4 ] 。C T X - M 型 E S B L s对 酶 抑 制 剂 敏感 , 他 唑 巴坦 比 舒 巴 坦 及 克 拉 维 酸 能 更 好 的 抑 制 C TX - M 族 酶 活 性 。此 外 , c T x _ M型E S B L s对 头 孢 匹 罗 有 高 度 的 水 解活性 , 而 对 头 孢 西 丁 和 碳 青 霉 烯 类 表 现 出无 水 解 活 性 _ 5 ] 。 由于产 E S B L s Kp n菌 株 在 携 带 E S B L s质 粒 的 同 时 , 常 携带对其他抗 菌药物 如氟 喹诺 酮 类 、 磺胺 类 、 氨 基 糖 苷 类 的 多种耐药 基因 , 故 可 造 成 多 重 耐 药 。我 国产 E S B L s Kp n对 所
广
西






J OURNAL OF GUANGXI ME DI CAL U NI VERS RSI I TY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委员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ESBLs)是肠杆菌科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其预防与治疗已成为临床医生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1],但国内外缺少相关问题处理的指导性意见。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和《医学参考报·感染病学频道》编辑部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制定本《共识》,以对ESBLs相关问题的处理提供指导。

一、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相关概念1.β-内酰胺酶及分类:β-内酰胺酶是指细菌产生的能水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灭活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

其分类见表1。

2.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在持续的各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下,被诱导产生活跃的及不断变异的β-内酰胺酶,扩展了其耐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等第3代及第4代头孢菌素,以及氨曲南等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能力,这些新的β-内酰胺酶被称为ESBLs。

ESBLs属于Ambler分类的A类和D类酶,按Bush分类属2be。

根据质粒所携带编码基因同源性的不同,ESBLs主要有TEM、SHV、CTXM、OXA型。

还有一些少见的ESBLs型别,如PER、VEB、CMZ、TLA、SFO、GES等。

引起临床感染的产β-内酰胺酶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孢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等。

二、产ESBLs细菌感染的流行因素及发展趋势自1982年在英格兰首先发现产ESBLs克雷伯菌后,产ESBLs细菌的流行在世界各地广泛报道。

ESBLs主要存在于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又多见于肠杆菌科细菌[2-4]。

在肠杆菌科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最为常见,克雷伯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

其他常见产ESBLs细菌有产气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门属菌、阴沟肠杆菌、粘质沙雷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β-内酰胺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EC)是一种对抗生素产生高度耐药性的细菌,对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

ESBL-EC的出现给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因为它对目前常规抗生素的抗药性较高。

对ESBL-EC的治疗成为当前临床和科研领域的热点之一。

一、ESBL-EC的耐药机制ESBL-EC的耐药机制主要是通过分泌β-内酰胺酶导致的。

β-内酰胺酶能够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细菌产生对这些抗生素的耐药性。

据研究表明,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主要存在于质粒中,细菌可通过质粒水平的水平转移来传递耐药性基因。

二、ESBL-EC感染的治疗现状目前针对ESBL-EC感染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的应用,但由于ESBL-EC对常规抗生素的抗药性很高,临床上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ESBL-EC已经出现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这使得对ESBL-EC感染的治疗更加困难。

三、新型抗生素的应用为了解决ESBL-EC的耐药问题,科研人员们在不断探索新型抗生素的应用。

目前,一些新型抗生素如头孢胺酶肟、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等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对一部分ESBL-EC感染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

一些新型抗生素的研发也正在进行中,这为ESBL-EC 感染的治疗提供了希望。

四、联合用药策略除了开发新型抗生素,联合用药也是目前针对ESBL-EC感染的一种重要治疗策略。

一些研究表明,联合用药能够减缓抗生素的耐药性发展,提高治疗效果。

目前在临床上已经有一些联合用药方案被应用,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联合用药策略对于ESBL-EC感染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五、生物治疗的研究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治疗成为了解决ESBL-EC感染的另一种重要策略。

目前一些研究表明,利用噬菌体、CRISPR/Cas9等生物技术可以有效清除ESBL-EC感染,且对细菌的抗药性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EC)是一种具有广泛耐药性的革兰阴性菌,常引起严重的感染,特别是医院内感染。

ESBL-EC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高度耐药性,使得传统的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无法起到治疗作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ESBL-EC菌株的发生率不断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研究发展新的治疗方法对于解决ESBL-EC导致的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ESBL-EC的治疗进展主要包括改进抗生素治疗策略、开发新的抗菌剂和探索替代治疗方法等。

改进抗生素治疗策略是目前治疗ESBL-EC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研究表明,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合其他抗菌药物(如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联合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和他唑巴坦)也能够有效地抑制ESBL-EC产生的β-内酰胺酶,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

开发新的抗菌剂是解决ESBL-EC感染迫切需要的措施之一。

目前,已有一些新型抗菌药物被研发出来,如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和硫胺嘧啶/替加环素等。

这些抗菌药物在体外和体内研究中显示出对ESBL-EC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对于临床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一些研究还发现使用复方抗菌剂(如复方阿奇霉素)可以增强传统抗菌剂对ESBL-EC的杀菌效果,提高治疗效果。

探索替代治疗方法也是治疗ESBL-EC感染的重要方向之一。

免疫疗法作为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备受关注。

免疫疗法包括体外经典透析、血浆置换、血液透析等,通过去除血浆中的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来治疗感染。

研究还发现使用抗菌肽和抗体等免疫分子也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这些替代治疗方法在治疗ESBL-EC感染方面具有较好的潜力,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治疗ESBL-EC感染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

目前的治疗进展主要包括改进抗生素治疗策略、开发新的抗菌剂和探索替代治疗方法等。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EC)是一种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高度耐药性的细菌,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它对常规抗生素的耐药性让治疗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成为当前医学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ESBL-EC的治疗进展进行详细探讨。

治疗ESBL-EC感染的困难主要源自其对常规抗生素的高度抗药性。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治疗感染的主要药物,然而ESBL-EC产生的β-内酰胺酶能够有效降解这类抗生素,使其失去了杀菌作用。

ESBL-EC还可能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和部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抗药性,使得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失效。

鉴于ESBL-EC对抗生素的高度抗药性,目前治疗ESBL-EC感染的主要方法是寻找新的药物或者采用其他治疗策略。

在这方面,研发新的抗生素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科学家们致力于开发新的广谱抗生素,以应对ESBL-EC的耐药性。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被认为是目前治疗ESBL-EC感染的有效选择,因为它们不受β-内酰胺酶的降解作用。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几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ESBL-EC感染,如美罗培南、培南等。

研究人员还在探索其他新型抗生素,包括氨基糖苷类和蛋白合成抑制剂等,以期望能够对抗ESBL-EC感染。

除了开发新的抗生素,科学家们还在探索其他的治疗策略。

联合用药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ESBL-EC感染的方法。

联合用药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增强抗生素的杀菌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目前,许多研究表明,联合用药可以显著提高治疗ESBL-EC感染的成功率。

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以提高抗菌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从而更好地控制感染的进展。

除了开发新的药物和采用联合用药策略,科学家们还在研究其他的治疗策略,比如使用维持疗法、抗生素搭配靶向治疗等。

维持疗法是指对慢性感染进行长期低剂量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感染的复发和恶化。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巴氏杆菌的治疗进展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巴氏杆菌的治疗进展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巴氏杆菌的治疗进展引言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巴氏杆菌(ESBL-EC)是一种由巴氏杆菌属(Escherichia coli)产生的一类特殊酶。

这种酶对广谱β-内酰胺类(如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使得ESBL-EC感染的治疗变得异常困难。

治疗策略抗生素联合治疗传统的治疗ESBL-EC感染的方法是采用抗生素联合治疗。

通过同时应用不同机制的抗生素,可以提高对抗菌的杀菌效果。

例如,可以联合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他啶)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以增强疗效。

然而,抗生素联合治疗存在副作用较大的问题,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伴侣疗法伴侣疗法是一种治疗ESBL-EC感染的新方法。

该方法利用宿主体内的其他菌株产生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无抗生素产生酶物质)能够抑制ESBL-EC菌株的生长。

目前,伴侣疗法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已取得一定突破,但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新型抗生素随着抗生素研发的不断进展,新型抗生素的出现为治疗ESBL-EC感染带来了新的机会。

某些新型抗生素对ESBL-EC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且与传统抗生素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因此对多重耐药的ESBL-EC感染具有一定疗效。

但是,新型抗生素的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ESBL-EC感染治疗策略。

通过增强宿主免疫系统的抵抗力,可以有效消灭感染的细菌。

目前,免疫治疗在治疗ESBL-EC感染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仍需要更多研究来明确其临床效果。

结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巴氏杆菌的治疗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除了传统的抗生素联合治疗外,伴侣疗法、新型抗生素和免疫治疗等新兴治疗策略为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然而,这些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尚需更多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加以确认。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出现,使得ESBL-EC感染的治疗更加有效和安全。

---*以上是关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巴氏杆菌的治疗进展的文档。

中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

中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

中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肠杆科细菌是临床细菌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致病菌,肠杆菌科细菌最重要的耐药机制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

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能水解青霉素类,氧亚氨基头孢菌素(包括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及单环酰胺类氨曲南,且能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的一类β-内酰胺酶。

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引起感染的诊断及早期恰当治疗已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制定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可以借鉴并具有一定操作的指导意见,对规范和提高我国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治和防控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流行概况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其他常见细菌有变形杆菌、产酸克雷伯菌最为常见;其他常见细菌有变性杆菌、产酸克雷伯菌等。

各个国家和地区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情况有很大的差异。

日本、荷兰等国家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发生率很低,而印度、俄罗斯等国家高达50%以上的克雷伯菌属细菌产ESBLs。

我国大陆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很高并呈逐年增长趋势。

我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显示,2005至2010年住院患者中ESBLs检出率大肠埃希菌从38.9%上升至56.2%;克雷伯菌从39.1%上升至43.6%;而奇异变形杆菌也从6%上升16%。

2012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检出率分别为55.3%和33.9%。

2008至2010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学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比例分别为9.67%和3.68%,占革兰阴性菌的第三位和第四位,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噻肟耐药率为66.7%、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35.4%。

肠杆菌科细菌还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急性加重、支气管扩张性加重、脓胸、纵隔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及耐药率的分析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及耐药率的分析

MA n WAN Qu - ig HE Xio w n Z Qi , G n xn , a - e , HOU -a Yiln
( hns he ogsU ie ty Ye a g et l ep "H si lYe ag 4 30 ,hn) C iee reG r nvri , ihn n a Po l s opt , i n 4 0 3C ia T e st C r e a h
马 芹, 王群 兴 , 晓 雯 , 宜 兰 何 周
( 北 三 峡 大 学 第 一 临床 医 学 院 宜 昌 市 中心 人 民 医 院检 验 科 , 北 宜 昌 4 30 ) 湖 湖 40 3
摘 要: 目的 提 高 医务 人 员 对超 广谱 B 一内酰 胺 酶 ( S L) 茵感 染 的 认 识 。 导 临床 合 理 使 用抗 茵 用 药 。 方法 对 本 院 2 0- E B s细 指 04 20 0 6年 阍分 离 出的 大 肠 埃 希 茵 、 炎 克 雷 伯 茵 和 不 动 杆 茵进 行 超 广 谱 B 肺 一内酰 胺 酶 (S L ) 测 , 较 每 年 发 生 率 并对 其做 药 E B s检 比 物 敏 感 试 验 。 结果 产 E B s S L 大肠 埃 希 茵每 年发 生 率 分 别 为 1. 2 . 2 .%, E B s 炎 克 雷伯 茵每 年 发 生 率 为 1. 82 %、3 %、7 5 7 产 SL肺 58 %、
Smi e i r e rl 0 61() 5 - 6 . e nP da ua2 0 ,33: 8 15 tN , 1
[] l rT f c o rn d f i c lmi o ont e sisa d 2Wat .E et fi - ei e ya e a ncg iv kn e o cn l i n i fnya dc i h o [ .odN t B l20 , ni a c n hl od JF o ur ul 0 3 4 n d 1 , 2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β-内酰胺酶是一种能够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酶,在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抗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肠埃希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常常会产生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导致该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

本文主要就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进展进行探讨。

1. 变态反应素M (Avibactam)变态反应素M是一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变态反应素M联合头孢他啶钠已经获得FDA批准,可用于治疗成人患有复杂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等疾病的患者。

研究表明,变态反应素M联合头孢他啶钠的治疗效果优于仅使用头孢他啶钠的方案。

2. 甲硝唑 (Metronidazole)甲硝唑是一种广谱抗生素,通常用于治疗阴道滴虫感染和阴道葡萄球菌感染等疾病。

研究表明,甲硝唑可以通过抑制大肠埃希菌培养基的生长,从而减少大肠埃希菌与阴道滴虫的共存。

此外,甲硝唑还可以提高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等抗生素的敏感性。

3. 非β-内酰胺抗生素由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常常出现多重耐药,因此使用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例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广谱喹诺酮类药物,以及亚胺培南 - 西普他唑和头孢泊肟等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等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

总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治疗的挑战正在日益增加,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使用变态反应素M,甲硝唑和非β-内酰胺抗生素等药物来有效地控制感染的传播。

当然,在使用这些药物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从而有效地遏制抗生素耐药性的风险。

(1000字)。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11文档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11文档

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委员会超广谱 B -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p -lactamase,ESBLs )是肠杆菌科细菌对p-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其预防与治疗已成为临床医生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1],但国内外缺少相关问题处理的指导性意见。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和《医学参考报•感染病学频道》编辑部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制定本《共识》,以对 ESBLs相关问题的处理提供指导。

一、超广谱 p - 内酰胺酶及相关概念1.p -内酰胺酶及分类: p -内酰胺酶是指细菌产生的能水解 p -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灭活酶,是细菌对 p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

其分类见表 1。

2.超广谱 p - 内酰胺酶:细菌在持续的各种 p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下,被诱导产生活跃的及不断变异的 p -内酰胺酶,扩展了其耐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等第3代及第 4 代头孢菌素,以及氨曲南等单环p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能力,这些新的p -内酰胺酶被称为 ESBLs ESBLs属于Ambler分类的A类和D 类酶,按Bush分类属2be。

根据质粒所携带编码基因同源性的不同,ESBLs 主要有TEM SHV CTXM OXA型。

还有一些少见的 ESBLs型别,女口 PER VEB CMZ TLA、SFO GES等。

弓I起临床感染的产 p -内酰胺酶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孢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等。

二、产ESBLs细菌感染的流行因素及发展趋势自1982年在英格兰首先发现产 ESBLs克雷伯菌后,产 ESBLs细菌的流行在世界各地广泛报道。

ESBLs主要存在于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又多见于肠杆菌科细菌。

在肠杆菌科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最为常见,克雷伯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

其他常见产 ESBLs 细菌有产气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门属菌、阴沟肠杆菌、粘质沙雷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

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4. 第三、四代头孢菌素 :不同型别 ESBL s对三代头孢
菌素的水解能力各不相同 ,体外实验也可能显示产 ESBL s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 ,但临床上使用三代 头孢菌素治疗产 ESBL s细菌感染的疗效很差。第四代 头孢菌素对 ESBL s的稳定性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 ,但 仍能为 ESBL s不同程度的水解 ,因此 ,不管体外试验结 果如何 ,所有的产 ESBL s细菌均应视为对第三、四代 头孢菌素耐药。
危险因素: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日延长 ( ≥ 7 d) 、
机械通气、导尿管和动脉导管的留置、严重疾病状态 (如器官移植 ) 、不适当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或三代头 孢菌素、年龄 ≥ 60岁等 诊断:纸片扩散法中 2种药物(头孢噻肟、他啶)任 何一种在加克拉维酸后 ,抑菌环直径与不加克拉维酸 的抑菌环相比增大值 ≥ 5mm 时 ,判定为产 ESBL s细 菌 ;肉汤稀释法中 ,与克拉维酸联合的药物 M IC相对 单独药物的M IC差值 ≥ 3个倍比稀释度 ,判定为 产 ESBLs细菌。
5. 其他抗菌药物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
物可作为产 ESBL s细菌严重感染时的 联合用药之一。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 用于治疗产 ESBL s细菌引起的轻、中 度感染 (如尿路感染 ) ,但产 ESBL s 细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不断增加 , 限制了喹诺酮类药物在产 ESBL s细菌 感染中的应用。
(二 )治疗产 ESBL s细菌感染的抗菌药 物及使用的推荐意见 1. 碳青霉烯类 : 碳青霉烯类产 ESBLs细菌敏感性很高 , 临床疗效显著 ,在严重感染或其他抗 菌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时 ,可选择碳青 霉烯类抗菌药物。对可能的产 ESBLs 细菌的社区感染、院内感染如重症监 护室的呼吸机相关肺炎 ,均可经验性 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防治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相关防治措施以及临床效果。

方法总结分析60例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患者的具体流行情况以及控制情况。

结果60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30例(50.0%),有效25例(41.7%),无效5例(8.3%),总有效率为91.7%。

结论应尽可能防止同β-内酰胺酶感染或者定植相关的危险因素,如果出现β-内酰胺酶感染,应该及时有效的采取头霉素类以及碳青霉烯类药物对感染进行控制。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elevant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and clinical effects for 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 bacterial infection. Methods Summary and analysis were made on specific prevalence condition and control status in 60 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 bacterial infection patient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in the 60 cases,there were 30 excellent effective cases (50.0%),25 effective cases (41.7%),and 5 ineffective cases (8.3%),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1.7%.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avoid risk factors of β-lactamases infection and planting. Timely and effective implement of cephamycin and carbapenem drugs is essential to suppress β-lactamases infection.
【Key words】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Bacterial infection;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本研究总结分析本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具体流行情况以及控制情况,以探讨分析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相关防治措施以及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ICU中收治的60例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患者,其中男40例,女20例,病程1~30 d。

1. 2 方法
1. 2. 1 细菌学检查培养标本分别源自于静脉导管、粪便、疱疹液、脐部分泌物、气管插管、尿液、脑脊液以及血液等;其采集方法均在无菌操作下进行,把标本放置于无菌瓶或者是培养基中,立刻送到细菌室进行培养鉴定。

其中,药物敏感试验选择纸片扩散法进行。

通过双纸片协同试验判断β-内酰胺酶,其判断标准为:若含克拉维酸复合剂与三代头孢的抑菌圈比单药三代头孢抑菌圈扩大超过5 mm,则认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为阳性[1]。

1. 2. 2 β-内酰胺酶防治对策①充分对抗菌药物的适应证进行掌握。

滥用抗生
素是导致耐药菌株增多的关键因素,因此,除了采取应急的方法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进行治疗外,还应该进行病原学检查,且依照药敏试验合理的选择抗菌药物。

②正确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与剂量进行掌握[2]。

长期过低剂量服用,且血药浓度比治疗浓度范围低,既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还会刺激细菌出现耐药。

反之,长期大量应用抗菌药物也会导致发生耐药菌株。

③限制抗生素的应用。

应限制预防用药,且有针对性的选择碳青霉烯类与广谱头孢类药物。

相关研究显示,在一段时期内停止应用三代头孢菌素,则会在一定程度内降低发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几率,其与国外的报道一致[3]。

1. 3 疗效评定标准疗效评定标准参考文献[1],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60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显效30例(50.0%),有效25例
(41.7%),无效5例(8.3%),总有效率为91.7%。

见表1。

3 讨论
β-内酰胺酶是一种由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种,其既对超广谱头孢菌素具备抗药性,并且大量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质粒上还包含四环素、氯霉素、氨基糖苷类以及磺胺等基因[4]。

所以,对于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监测与筛选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日趋发展进步,抗生素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应用,细菌耐药性问题也逐渐变得复杂与严重,而耐药菌种也变得更为广泛,特别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也不断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5]。

本次60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显效30例(50.0%),有效25例(41.7%),无效5例(8.3%),总有效率为91.7%。

综上所述,应尽可能防止同β-内酰胺酶感染或者定植相关的危险因素,如不恰当的使用三代头孢菌素、置入各种导管以及长期应用抗生素等,如果出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则应该及时有效的采取头霉素类以及碳青霉烯类药物对感染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 陈捷,李南洋,李健平,等. 906株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状况及耐药性分析.海南医学,2012,23(16):117-119.
[2] Silva J,Aguilar C,Estrada MA,et al. Susceptibility to new beta-lactams of enterobacterial 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 (ESBL)producers and
penicillin-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n Mexico. J Chemother,1998,10(2):102-107.
[3] Lucet JC,Chevret S,Decre D,et al. Outbreak of multiply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for acquisition. Clin Infect Dis,1996,22(3):430-436.
[4] 魏全珍,张惠珍,钟馥霞,等.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监测及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3:334-336.
[5] 耿燕,刘原,王香玲,等. 2003~2005年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携带率及其耐药性变迁.陕西医学杂志,2006,35(9):1226-12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