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参考文本)

合集下载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实录.doc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实录.doc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实录-师:我们都已经知道了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一句,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

(出示古诗)生:自由读、互读、指名读师:诗有诗的节奏,(注上节奏)再读师:纠正音、注意节奏。

指名读。

师:我们已经通过读文的办法,理解了其中一句。

你能用这种方法去理解其他三句吗?生1:(诗文对照找到相应句子。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师:少一人,少了谁?生:少了王维。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就是师:王维在异乡,异乡是哪呢?(读第一自然段,画简图理解山东)师: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这就是生:独在异乡为异客师: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所以生:每逢佳节倍思亲师:是呀,别人全家团聚,而自己却独在异乡,兄弟们便插茱萸,而独少他一人,所以他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想到这里,他思绪万千,提起笔来写下了这首诗:生:齐读。

师:范读。

(体悟情感)生:大家读的很正确,也很流利,然后要真正把诗读好,还应该走进诗人的内心。

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什么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呢?师:有没有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呢?说一说你的感受。

生1:我在这里读书,爸爸妈妈在老家,他们回家三、四个星期了,我很想他们快点回来。

生2:我的爷爷不在我身边,我很想他师:17岁的王维,比你们稍大一点儿,他离家已经两年了,重阳那天,他看到(引读)而自己却师:又到了,为什么用个又字。

生:因为他十五岁师:哦,离家两年了,想家思亲,想起以前的重阳节(引读)而现在呢(天各一方)生:在异乡为异客。

师:是啊,孤独一人在他乡,想着以前看着眼前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师:思念亲人的感觉是很难受的。

人虽然离家了,但割不掉的是浓浓的乡情,舍不掉的是浓浓的亲情,于是,当我们身在远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吟诵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来倾诉我们的情感。

(熟读成诵)生:集体诵读古诗。

下课。

评议:佩服教者的真实。

上课铃响学生还不知道上什么课,没有预习,只是通过聊了2分钟就开始上课了。

1小语三上《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课时教案+反思+实录

1小语三上《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课时教案+反思+实录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过程:一、感情调动,导入课题师:小朋友们喜欢过节吗?生(开心地齐说):喜欢。

师:为什么呀?生1:因为过节的时候很开心。

生2:因为过节的时候很愉快。

师:那你们知道中国有那些传统节日吗?生1:春节。

生2:中秋节。

生3:重阳节。

生4:端午节。

……师:这些给我们带来美好感受的节日就称之为“佳节”。

(板书:佳节)跟老师读“佳节”。

生(齐读):佳节。

师:我们大家都喜欢过节,因为每逢过节我们大家都非常开心,可唐朝有位诗人王维在重阳节这天却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补全板书:每逢佳节倍思亲)生(齐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王维是唐代的大诗人,让我们来认识一下。

(多媒体出示资料: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善画人物、丛竹、山水。

苏轼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

)谁来读一读?(生读)师:也许小朋友们对王维不熟悉,但对他的这句诗应该很熟悉,你知道它出自哪首诗吗?【课伊始,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以富有亲和力的语言,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活了学生已有的情感储备,充分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朗读古诗,了解背景师:(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自由读一读,看能不能把这首诗读好?(生自由读古诗。

)师:谁愿意站起来读一读?生:(读古诗)。

师(称赞)读得真好!谁再来试试?生:(读古诗)。

师:你知道诗中的“佳节”是什么节吗?生:重阳节。

师:它是哪一天呢?生:九月九日。

师:对,农历九月九日。

那一天人们会做些什么?生1:去城外登高远眺。

生2:插茱萸。

师:茱萸可以插在头上,也可以放在香囊里戴在身上。

生3:吃重阳糕。

师:(多媒体出示补充材料,并朗读。

)师:让我们来看看古代人是怎样欢度重阳节的?(多媒体出示图片)师:让我们再来看看现代人是怎样欢度重阳节的?(多媒体出示图片)师:正因为重阳节有这样的习俗,所以每次到重阳节的这一天,孤单在外的王维就会更加想念——生(齐):自己的亲人。

3上23《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3上23《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过程:一、感情调动,导入课题师:小朋友们喜欢过节吗?生(开心地齐说):喜欢。

师:为什么呀?生1:因为过节的时候很开心。

生2:因为过节的时候很愉快。

师:那你们知道中国有那些传统节日吗?生1:春节。

生2:中秋节。

生3:重阳节。

生4:端午节。

……师:这些给我们带来美好感受的节日就称之为“佳节”。

(板书:佳节)跟老师读“佳节”。

生(齐读):佳节。

师:我们大家都喜欢过节,因为每逢过节我们大家都非常开心,可唐朝有位诗人王维在重阳节这天却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补全板书:每逢佳节倍思亲)生(齐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王维是唐代的大诗人,让我们来认识一下。

(多媒体出示资料: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善画人物、丛竹、山水。

苏轼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

)谁来读一读?(生读)师:也许小朋友们对王维不熟悉,但对他的这句诗应该很熟悉,你知道它出自哪首诗吗?【课伊始,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以富有亲和力的语言,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活了学生已有的情感储备,充分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朗读古诗,了解背景师:(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自由读一读,看能不能把这首诗读好?(生自由读古诗。

)师:谁愿意站起来读一读?生:(读古诗)。

师(称赞)读得真好!谁再来试试?生:(读古诗)。

师:你知道诗中的“佳节”是什么节吗?生:重阳节。

师:它是哪一天呢?生:九月九日。

师:对,农历九月九日。

那一天人们会做些什么?生1:去城外登高远眺。

生2:插茱萸。

师:茱萸可以插在头上,也可以放在香囊里戴在身上。

生3:吃重阳糕。

师:(多媒体出示补充材料,并朗读。

)师:让我们来看看古代人是怎样欢度重阳节的?(多媒体出示图片)师:让我们再来看看现代人是怎样欢度重阳节的?(多媒体出示图片)师:正因为重阳节有这样的习俗,所以每次到重阳节的这一天,孤单在外的王维就会更加想念——生(齐):自己的亲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实录

《每逢佳节倍思亲》实录

《每逢佳节倍思亲》实录师:同学们,李老师昨天收到一封学生来信,那是我参加工作教的第一届学生,今年已经读大学三年级了,他在信中说:李老师,我在北京读书已经三年了,很少回家。

每次遇到美好的节日,看到学校周围家家户户欢聚在一起,共度佳节,我不禁更加思念远在家乡的亲人……今年中秋又要到了,思念又占据了我的心头。

同学们,你能试着用一句诗来表达他的思亲之情吗?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你是怎么想到这句诗的呢?生:因为这句诗就写的是思念亲人。

生:我感到这句诗与这句话的意思差不多。

师:你们平时背诵的古诗多,而且背得熟,所以才能一下子想到这句诗,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课题就叫——生(齐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除了中秋佳节,我国还有哪些传统佳节?生:泼水节。

师:这是我国少数民族傣族的传统佳节,不能算是我国的传统佳节。

生:春节。

生:元霄节。

生:端午节。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

本站()地址)本文转载生:重阳节……(师及时板书)师:欢度佳节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如果我问“什么时候更加思念亲人”,课题应该怎么读?(生读略)如果我问“每逢佳节更加思念谁”,课题又该怎么读?(生读略)如果强调过节的时候思念亲人比平时更加强烈,课题又应该怎么读呢?(生读略)师:不同的人,因为感受不同,会有不同的读法。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思念亲人的心情,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生:悲伤。

生:难过。

生:与忧愁相伴……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读课题。

(学生很动情地读课题。

)师:课题是一句千古绝唱,它出自哪首诗?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作者是唐朝大诗人——生:王维。

师: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这里的“山”指的是华山,山东就是华山的东面。

王维的家乡和亲人就在华山的东面。

“忆”是什么意思?生:回忆、想念。

师:很好。

谁来读这首诗?(一生读古诗,读得正确、流利,但没有一点儿感情。

)。

《每逢佳节倍思亲》课堂的教学实录

《每逢佳节倍思亲》课堂的教学实录

生:想起了以前在家时与亲人们一起过节的喧闹情景。
都会思念我们的,何况王维离家两年了,而且还是个孩子呢,家中的
师:而如今却?生:“天各一方”。
亲人肯定会思念他的。想着过去的美妙时光,看着眼前的快乐景象,
师:“天各一方”就是指?
此时此刻王维思绪万千,不由得吟出了〔出指全诗让生齐读〕。
生:与亲人相距很远,不在一个地方。

第2页共4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师:用课题里的哪几个字可以说明王维此时此刻的心情呢?生:“倍
师: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你们说的老师都没能想到。是啊,
思亲”。
王维在思念着家乡的亲人,家乡的亲人也会想着他吗?生:肯定会。
师:知道“倍”的意思吗?生:更加。
师:何以这么确定?
师:再把这两段连起来读一读,你读懂了哪两句诗的意思了?

第1页共4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师:谁知道佳节在本文指的是哪一天吗?
师:老师说过,我们说话要有依据,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生:九月九日。
生:“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师:九月九日又叫什么节?
师:“扶老携幼”是什么意思知道吗?
生 1:重阳节。
生:好象是扶着老人吧?
生 2:老人节。
情的迫切?
生默读。
生读。
师:谁先来说说通过这一段的默读你读懂了什么?生 1:我知道王
师:这就是〔指诗的第一句让生齐读〕。
维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
师:正因为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所以他才会〔指诗的第二
师:是呀,王维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比你们大不了多少。谁还
句学生齐读。〕
来谈谈你读懂了什么?生 2:我读懂了王维是唐朝的大诗人,在他十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参考文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参考文本)一、教师激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课下你们一定背诵了许多古诗!还记得我们在二年级学过的《静夜思》吗?(生:记得)(教师指名背诵)是啊!对于远在他乡的游子来说,家乡就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今天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另一首思乡的古诗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师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指名读、齐读。

关于这首古诗,还隐藏着一段感人的的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3课(教师板书课题,指导“佳”的写法和注意事项。

生书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少年时的故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大声的朗读全文。

注意读书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的字和生词画下来。

2、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3、师:课文读完了,文章的题目中有“佳节”,你知道“佳节”是指什么节呢?题目又是什么意思呢?(教师指名回答)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

逢:遇到。

倍:更加。

请你连起来说说好吗?4、师:看来大家刚才读书的确很用心,上面的难题迎刃而解。

在课文中还出现了一些词语,大家认识吗?让我们和它们打声招呼吧!(教师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重阳佳节一年一度登高热闹扶老携幼欢聚游玩兴高采烈异乡兄弟天各一方师:你读的真不错,都读正确了,了不起!让我们齐读这些词语。

5、师:既然大家把这些词语读的这么好,那么谁能用上面的词语来试着说说课文的内容呢?(教师指名说,教师适当点拨。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同学们,这些字词大家都认识了。

我们再把它放到文章中你还认识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长句子多读几遍。

(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四、教师指名读课文,检查读课文情况。

五、诗文对照,情感涌现1、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1-3小节,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拿出笔做上不同的记号。

2、组织同桌交流。

(一)教师出示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

“15岁”“两年”——年龄小,离家时间长。

师:你离开过你爸爸妈妈一段日子吗?你当时的心情如何?师:是啊!与亲人分离,哪怕是几天都会很思念,王维那么小就离家两年了,怎能不感到孤独呢?所以诗中说:“独在异乡为异客”。

一个“独”字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让我们齐读第1小节。

(二)出示第二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反复练读。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街上热闹的情景。

2、谁能读出大街的热闹情景以及王维心中的寂寞、孤独的情感。

(教师指名读)看来你真的体会到了!!3、师:同学们诗中哪个字写出了更加思念亲人?再读。

(三)出示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

师:看着别人欢欢喜喜地过重阳,此时此刻,他在想些什么呢?1、王维想到了什么?2、现在他们隔着华山,用文中的词语说是什么?(教师引读——理解“天各一方”。

)(四)引读第四自然段,以读代讲。

师:是啊!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就是一片情。

千言万语汇成这样一句诗:每逢佳节倍思亲。

如今,这句诗已经成为许多身处他乡的“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

让我们用我们的真情再次吟诵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吧!(全体练习背诵)。

下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王维的古诗,体验他的内心,去感受他对家乡、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

六、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描红,临帖。

教师指导个别字的写法及生字的间架结构。

七、作业设计:师:同学们在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表达思乡的古诗,请同学们课下搜集一些,下次上课的时候让我们一起交流。

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材分析】本文文采用的是“文包诗”的形式。

是以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目,文章蕴含着浓浓的亲情。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种特殊的文体,它既不同于一般课文,又不同于诗歌,而是根据那些千古名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的一个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故事。

即“文”是由“诗”演化而来的。

在教学时我欲借助“文”学“诗”,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习得某种方法,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美。

【学情分析及教学方法】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学习古诗的经验,课堂上主要让学生是借助诗歌来读懂课文,然后再通过读文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大体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一、教师激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课下你们一定背诵了许多古诗!还记得我们在二年级学过的《静夜思》吗?(生:记得)(教师指名背诵)是啊!对于远在他乡的游子来说,家乡就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今天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另一首思乡的古诗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师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指名读、齐读。

关于这首古诗,还隐藏着一段感人的的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3课(教师板书课题,指导“佳”的写法和注意事项。

生书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少年时的故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大声的朗读全文。

注意读书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的字和生词画下来。

2、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3、师:课文读完了,文章的题目中有“佳节”,你知道“佳节”是指什么节呢?题目又是什么意思呢?(教师指名回答)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

逢:遇到。

倍:更加。

请你连起来说说好吗?4、师:看来大家刚才读书的确很用心,上面的难题迎刃而解。

在课文中还出现了一些词语,大家认识吗?让我们和它们打声招呼吧!(教师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重阳佳节一年一度登高热闹扶老携幼欢聚游玩兴高采烈异乡兄弟天各一方师:你读的真不错,都读正确了,了不起!让我们齐读这些词语。

5、师:既然大家把这些词语读的这么好,那么谁能用上面的词语来试着说说课文的内容呢?(教师指名说,教师适当点拨。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同学们,这些字词大家都认识了。

我们再把它放到文章中你还认识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长句子多读几遍。

(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四、教师指名读课文,检查读课文情况。

五、诗文对照,情感涌现1、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1-3小节,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拿出笔做上不同的记号。

2、组织同桌交流。

(一)教师出示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

“15岁”“两年”——年龄小,离家时间长。

师:你离开过你爸爸妈妈一段日子吗?你当时的心情如何?师:是啊!与亲人分离,哪怕是几天都会很思念,王维那么小就离家两年了,怎能不感到孤独呢?所以诗中说:“独在异乡为异客”。

一个“独”字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让我们齐读第1小节。

(二)出示第二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反复练读。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街上热闹的情景。

2、谁能读出大街的热闹情景以及王维心中的寂寞、孤独的情感。

(教师指名读)看来你真的体会到了!!3、师:同学们诗中哪个字写出了更加思念亲人?再读。

(三)出示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

师:看着别人欢欢喜喜地过重阳,此时此刻,他在想些什么呢?1、王维想到了什么?2、现在他们隔着华山,用文中的词语说是什么?(教师引读——理解“天各一方”。

)(四)引读第四自然段,以读代讲。

师:是啊!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就是一片情。

千言万语汇成这样一句诗:每逢佳节倍思亲。

如今,这句诗已经成为许多身处他乡的“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

让我们用我们的真情再次吟诵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吧!(全体练习背诵)。

下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王维的古诗,体验他的内心,去感受他对家乡、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

六、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描红,临帖。

教师指导个别字的写法及生字的间架结构。

七、作业设计:师:同学们在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表达思乡的古诗,请同学们课下搜集一些,下次上课的时候让我们一起交流。

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XXX图文设计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