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轴索损伤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解释临床症状; 6、创伤后晚期弥漫性脑萎缩; 7、尸检可见DAI病理改变。
小结
有人认为DAI是目前最重要的脑外伤类型之一,是引起死亡、 严重致残及植物生存的主要原因,虽然CT、MRI日臻完善, 但弥漫性脑损伤类型的诊断仍较困难,标准也尚未统一。因 此,充分认识有关DAI的病理改变与临床的关系,不仅可以 解释部分脑外伤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病程进展,也有助于提 高颅脑损伤的诊断水平。
收缩球(RBS)
收缩球:是轴索肿胀、断裂、近端局部轴浆溢出,轴膜包绕 形成的特殊病理结构,被认为是DAI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致伤机制
目前对于DAI发病机制的认识基本一致,即由于外伤(击打暴力或旋 转暴力)使颅脑产生旋转加速度和/或角加速度,使脑组织内部易发 生剪力作用,导致神经轴索和小血管损伤。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动物 模型也成功模拟了临床所见的DAI。
弥漫性脑损伤的剪切力概念:不同质量的各部分脑组织,因惯性不同, 突然的加/减速运动可是各组织间产生相对位移,形成一种剪切伤。
白质和灰质交界处,两大脑半球之间的胼胝体,脑干头端以及小脑、 内囊和基底节则是剪应力作用下的易损区。发现交通事故仍是致伤的 主要原因。因为在交通伤中,脑组织更易受到剪应力的作用,且可多 次致伤,因此,对于交通事故中的头伤患者应警惕DAI的存在。直接 暴力作用于一侧顶部、枕部、额部,间接暴力作用于颌面部,以及间 接暴力所致的头部挥鞭样动作,都可以产生多方向的头部旋转,引起 DAI。
易受累位置
广泛的轴索损害:累计大脑、脑干和小脑的白质 和大脑深部核质,包括中线旁皮质下白质、胼胝 体、穹窿柱、内囊、基底节及丘脑、齿状核背侧 小脑叶、皮质脊髓束、内侧丘脑束、内侧纵束等。
胼胝体局限性出血灶:病变多位于中线一侧,常 见于胼胝体下部,室间隔可受累甚至断裂。
上脑干背外侧局限性出血灶:病变位于中脑和桥 脑上部,单侧或双侧,常常累计小脑上角。
影像学表现
MRI表现:
非出血灶:T2相显示大脑白质、胼胝体、小脑和脑干背侧 圆形、椭圆形或线条状高信号影,T1相呈等或低信号,T2 优于T1
出血灶:伤后4天内,T2相显示大脑白质、胼胝体、脑干 背侧低信号影,4天后在T1相上显示高信号影,T1优于T2 相
后期弥漫性脑萎缩,脑室代偿性扩大
40y,F,车祸后头部 受伤。CT上见轻度 脑挫伤。诊断为轻度 脑损伤
位(最大剪应力和张力部位),与轴索损伤部位 不一致,提示颅脑伤时剪应力和张力不是造成弥 漫性轴索损伤的根本原因。
2、沃勒变性(Waller’s degeneration)学说: 颅脑外伤瞬时产生剪应力和张力会导致轴浆流动 障碍,轴索局部肿胀。轴索局部肿胀的近端仍与 神经元细胞保持整体联系,而其远端与神经元细 胞体中断联系,发生沃勒变性;此时轴索髓鞘仍 保持完整,随后轴索局部肿胀的远端与近端轴索 及神经元细胞体分离;此时神经元细胞体内产生 的轴浆成分流至轴索肿胀分离部位再返流至细胞 体,从而进一步加重轴索局部肿胀,继而形成轴 索回缩球。轴索回缩球形成通常需要6~24h,伤 情越重,轴索回缩球形成时间越短。
谢谢聆听!
临床表现
缺乏特异性 伤后即昏迷,早期无颅内高压 去大脑僵直,持续植物生存 瞳孔可有变化 生命体征紊乱
分期
Ⅰ期: 轻度DA I, 损伤仅见于灰、白质交界 区, 常见于额颞叶。
Ⅱ 期:损伤较重, 胼胝体出现病灶 Ⅲ 期:严重损伤, 脑干出现病灶(预后最差)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CT表现与临床病情轻重相关性不高 大脑半球白质内单发或多发小出血灶,直径<2mm 胼胝体出血 脑室内出血 第三脑室周围小出血灶,直径<2mm 脑干出血 急性期合并脑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 后期弥漫性脑萎缩,脑室代偿性扩大
不必有任何物体打击头部或头部撞击任何物体即可发生。
1、经典学说:认为不同伤情颅脑外伤瞬时产生剪 应力和张力撕断脑神经元,使神经元轴索回缩, 轴浆聚积成球状,轴索反应性肿胀,形成轴索回 缩球。但近十年来大量颅脑伤实验研究结果并不
支持经典学说,其主要证据包括:①实验性颅脑 伤后立即做病理学检查未发现轴索撕裂和中断; ②严重颅脑伤后数小时轴索回缩球形成时,轴索 髓鞘通常保持完整;③颅脑伤后严重脑挫裂伤部
3、钙离子学说: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神经细胞外钙离子不能通过轴 索膜进入轴索轴内。颅脑外伤瞬时产生剪应力和张力会导致轴索膜牵 拉使轴索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外钙离子流入轴索内,轴索内钙离子浓 度明显升高,继而激活中性蛋白酶使核溶解、细胞结构崩解、轴索运 转中断、轴索肿胀以及轴索回缩球形成。
支持钙离子学说的主要依据:①脑外伤后轴索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外 大分子物质如辣根过氧化物酶能透过轴索膜进入轴索内,细胞外钙离 子更易通过轴索膜进入轴索内;②轴索损伤时钙离子能激活中性蛋白 酶,造成神经核丝变性分解;③颅脑损伤后脑组织细胞外钙含量明显 降低,细胞内含量明显升高;④中枢神经系统内直接注入钙离子完全 可以解释颅脑伤后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理,如采用电铰超微结构 检查,发现实验性脑外伤早期并无神经核丝分解现象。
该患者后出现昏迷,行头部MR检查,可见额部皮质下出 血灶、胼胝体后部出血及脑干上端背外侧水肿,诊断为 重度DAI
诊断
1、有明确外伤史,尤其是车祸伤; 2、伤后持续长时间昏迷(>6小时); 3、头颅CT、MRI有DAI的影像学依据; 4、ICP与病情严重程度不符; 5、临床状况差,而头颅CT未见明显结构异常,或颅内病变
弥漫性轴索损伤
2020-05-08
什么是神经轴索
神经元的轴突和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称为神经轴索。
有髓神经纤维是由轴索、髓鞘和神经膜组成。
有髓神经纤维的轴突外包有一层髓鞘髓鞘外有一层神经 膜。
闭合性颅脑损伤
闭合性颅脑损伤分类:原发性与继发性; 局灶性与弥漫性
局灶性颅脑损伤包括: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由于脑疝或 颅压高所引起的损害
弥漫性脑损伤包括: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弥漫性脑 肿胀(DBS)、弥漫性血管损伤(DVI)、缺氧性脑损害 (HBC)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指 头部受到外伤作用后发生的,主要弥漫分布于脑白质、以 轴索损伤为主要改变的一种原发性脑实质的损伤。其特点 为①广泛性白质变性,小灶性出血,②神经轴索回缩球, 小胶质细胞簇出现,③常与其他颅脑损伤合并,死亡率高。
小结
有人认为DAI是目前最重要的脑外伤类型之一,是引起死亡、 严重致残及植物生存的主要原因,虽然CT、MRI日臻完善, 但弥漫性脑损伤类型的诊断仍较困难,标准也尚未统一。因 此,充分认识有关DAI的病理改变与临床的关系,不仅可以 解释部分脑外伤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病程进展,也有助于提 高颅脑损伤的诊断水平。
收缩球(RBS)
收缩球:是轴索肿胀、断裂、近端局部轴浆溢出,轴膜包绕 形成的特殊病理结构,被认为是DAI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致伤机制
目前对于DAI发病机制的认识基本一致,即由于外伤(击打暴力或旋 转暴力)使颅脑产生旋转加速度和/或角加速度,使脑组织内部易发 生剪力作用,导致神经轴索和小血管损伤。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动物 模型也成功模拟了临床所见的DAI。
弥漫性脑损伤的剪切力概念:不同质量的各部分脑组织,因惯性不同, 突然的加/减速运动可是各组织间产生相对位移,形成一种剪切伤。
白质和灰质交界处,两大脑半球之间的胼胝体,脑干头端以及小脑、 内囊和基底节则是剪应力作用下的易损区。发现交通事故仍是致伤的 主要原因。因为在交通伤中,脑组织更易受到剪应力的作用,且可多 次致伤,因此,对于交通事故中的头伤患者应警惕DAI的存在。直接 暴力作用于一侧顶部、枕部、额部,间接暴力作用于颌面部,以及间 接暴力所致的头部挥鞭样动作,都可以产生多方向的头部旋转,引起 DAI。
易受累位置
广泛的轴索损害:累计大脑、脑干和小脑的白质 和大脑深部核质,包括中线旁皮质下白质、胼胝 体、穹窿柱、内囊、基底节及丘脑、齿状核背侧 小脑叶、皮质脊髓束、内侧丘脑束、内侧纵束等。
胼胝体局限性出血灶:病变多位于中线一侧,常 见于胼胝体下部,室间隔可受累甚至断裂。
上脑干背外侧局限性出血灶:病变位于中脑和桥 脑上部,单侧或双侧,常常累计小脑上角。
影像学表现
MRI表现:
非出血灶:T2相显示大脑白质、胼胝体、小脑和脑干背侧 圆形、椭圆形或线条状高信号影,T1相呈等或低信号,T2 优于T1
出血灶:伤后4天内,T2相显示大脑白质、胼胝体、脑干 背侧低信号影,4天后在T1相上显示高信号影,T1优于T2 相
后期弥漫性脑萎缩,脑室代偿性扩大
40y,F,车祸后头部 受伤。CT上见轻度 脑挫伤。诊断为轻度 脑损伤
位(最大剪应力和张力部位),与轴索损伤部位 不一致,提示颅脑伤时剪应力和张力不是造成弥 漫性轴索损伤的根本原因。
2、沃勒变性(Waller’s degeneration)学说: 颅脑外伤瞬时产生剪应力和张力会导致轴浆流动 障碍,轴索局部肿胀。轴索局部肿胀的近端仍与 神经元细胞保持整体联系,而其远端与神经元细 胞体中断联系,发生沃勒变性;此时轴索髓鞘仍 保持完整,随后轴索局部肿胀的远端与近端轴索 及神经元细胞体分离;此时神经元细胞体内产生 的轴浆成分流至轴索肿胀分离部位再返流至细胞 体,从而进一步加重轴索局部肿胀,继而形成轴 索回缩球。轴索回缩球形成通常需要6~24h,伤 情越重,轴索回缩球形成时间越短。
谢谢聆听!
临床表现
缺乏特异性 伤后即昏迷,早期无颅内高压 去大脑僵直,持续植物生存 瞳孔可有变化 生命体征紊乱
分期
Ⅰ期: 轻度DA I, 损伤仅见于灰、白质交界 区, 常见于额颞叶。
Ⅱ 期:损伤较重, 胼胝体出现病灶 Ⅲ 期:严重损伤, 脑干出现病灶(预后最差)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CT表现与临床病情轻重相关性不高 大脑半球白质内单发或多发小出血灶,直径<2mm 胼胝体出血 脑室内出血 第三脑室周围小出血灶,直径<2mm 脑干出血 急性期合并脑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 后期弥漫性脑萎缩,脑室代偿性扩大
不必有任何物体打击头部或头部撞击任何物体即可发生。
1、经典学说:认为不同伤情颅脑外伤瞬时产生剪 应力和张力撕断脑神经元,使神经元轴索回缩, 轴浆聚积成球状,轴索反应性肿胀,形成轴索回 缩球。但近十年来大量颅脑伤实验研究结果并不
支持经典学说,其主要证据包括:①实验性颅脑 伤后立即做病理学检查未发现轴索撕裂和中断; ②严重颅脑伤后数小时轴索回缩球形成时,轴索 髓鞘通常保持完整;③颅脑伤后严重脑挫裂伤部
3、钙离子学说: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神经细胞外钙离子不能通过轴 索膜进入轴索轴内。颅脑外伤瞬时产生剪应力和张力会导致轴索膜牵 拉使轴索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外钙离子流入轴索内,轴索内钙离子浓 度明显升高,继而激活中性蛋白酶使核溶解、细胞结构崩解、轴索运 转中断、轴索肿胀以及轴索回缩球形成。
支持钙离子学说的主要依据:①脑外伤后轴索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外 大分子物质如辣根过氧化物酶能透过轴索膜进入轴索内,细胞外钙离 子更易通过轴索膜进入轴索内;②轴索损伤时钙离子能激活中性蛋白 酶,造成神经核丝变性分解;③颅脑损伤后脑组织细胞外钙含量明显 降低,细胞内含量明显升高;④中枢神经系统内直接注入钙离子完全 可以解释颅脑伤后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理,如采用电铰超微结构 检查,发现实验性脑外伤早期并无神经核丝分解现象。
该患者后出现昏迷,行头部MR检查,可见额部皮质下出 血灶、胼胝体后部出血及脑干上端背外侧水肿,诊断为 重度DAI
诊断
1、有明确外伤史,尤其是车祸伤; 2、伤后持续长时间昏迷(>6小时); 3、头颅CT、MRI有DAI的影像学依据; 4、ICP与病情严重程度不符; 5、临床状况差,而头颅CT未见明显结构异常,或颅内病变
弥漫性轴索损伤
2020-05-08
什么是神经轴索
神经元的轴突和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称为神经轴索。
有髓神经纤维是由轴索、髓鞘和神经膜组成。
有髓神经纤维的轴突外包有一层髓鞘髓鞘外有一层神经 膜。
闭合性颅脑损伤
闭合性颅脑损伤分类:原发性与继发性; 局灶性与弥漫性
局灶性颅脑损伤包括: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由于脑疝或 颅压高所引起的损害
弥漫性脑损伤包括: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弥漫性脑 肿胀(DBS)、弥漫性血管损伤(DVI)、缺氧性脑损害 (HBC)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指 头部受到外伤作用后发生的,主要弥漫分布于脑白质、以 轴索损伤为主要改变的一种原发性脑实质的损伤。其特点 为①广泛性白质变性,小灶性出血,②神经轴索回缩球, 小胶质细胞簇出现,③常与其他颅脑损伤合并,死亡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