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淋巴系统

合集下载

血液与淋巴系统疾病治疗

血液与淋巴系统疾病治疗

血液与淋巴系统疾病治疗血液与淋巴系统是我们身体内重要的运输系统,负责运送氧气、营养物质和免疫细胞等。

然而,有时这些系统会出现疾病,导致身体功能受损。

在现代医学中,我们已经发展了多种治疗方法,用于应对血液与淋巴系统疾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并探讨其效果与安全性。

一、血液系统疾病治疗1. 贫血治疗贫血是一种由于红细胞数量不足或功能异常导致的病症。

常见的贫血治疗方法包括铁剂补充、输血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

铁剂补充通常用于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可以改善红细胞的合成能力。

输血适用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可以快速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而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则可以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红细胞。

2. 白血病治疗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骨髓中白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目前常见的白血病治疗方法包括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化学药物治疗常以多药联合化疗为主,用于控制白细胞的增殖。

放射治疗主要用于病灶局部控制。

而造血干细胞移植则是通过替换患者的异常造血系统来治疗白血病。

3. 凝血功能障碍治疗凝血功能障碍是由于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倾向。

常见的凝血功能障碍治疗方法包括补充凝血因子、抗纤溶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

补充凝血因子可以通过输注凝血因子浓缩物或体外制备的凝血因子来恢复凝血功能。

抗纤溶治疗通常用于纤溶亢进导致的出血倾向,可通过给药抑制纤溶系统来控制出血。

免疫调节治疗则用于一些自身免疫性凝血功能障碍疾病的治疗。

二、淋巴系统疾病治疗1. 淋巴瘤治疗淋巴瘤是一种由淋巴细胞恶性增生引起的肿瘤。

当前治疗淋巴瘤的主要方法包括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以多药联合化疗为主,用于控制淋巴细胞的增殖。

放射治疗主要用于局部淋巴结病灶的控制。

而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通过激活或抑制免疫系统来治疗淋巴瘤。

2. 免疫缺陷病治疗免疫缺陷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导致机体易受感染的一类疾病。

常见的免疫缺陷病治疗方法包括替代治疗、免疫修饰治疗和基因治疗。

(核医学课件)血液和淋巴严

(核医学课件)血液和淋巴严

多学科合作
核医学与其他领域的合作将 加快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实现疾病的全方位管理。
心血管疾病
核医学可以检测心脏的血液供应和功能,帮 助医生评估心脏病变和心肌缺血。
神经科学
核医学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脑部病变,如肿瘤、 卒中和癫痫。
核医学在血液和淋巴系统疾病诊断中的 作用
白血病
核医学可用于白血病的诊断和 疾病进程的监测。
淋巴瘤
核医学可用于淋巴瘤的定位和 评估治疗效果。
贫血
核医学可以帮助确定贫血的病 因和严重程度。
无创伤和痛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供详细的生物学和功能 信息、能够提前发现一些疾病。
放射性辐射的潜在风险、过度检查可能导 致不必要的暴露和费用。
展望和未来发展趋势
精准医学
核医学将在精准医学的发展 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个体 化的疾病诊断和治疗。
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新的影像技术和放射性 同位素的引入,核医学将不 断提升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 果。
(核医学课件)血液和淋巴 严
核医学是一门研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本课件介绍 核医学的定义、应用领域,以及血液和淋巴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核医学的应用
癌症诊断
核医学可辅助检测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活动 程度,帮助医生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骨科诊断
通过核医学检查,可以发现骨折、骨肿瘤和 关节炎等骨科疾病。
常见的核医学检查方法和技术
1
放射性核素显像
通过内部或外部的放射性标记物,观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2
察身体内脏器官的功能和结构。
使用正电子放射性同位素,检测器官
和组织水平的代谢活动。
3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增加血液和淋巴循环的原理

增加血液和淋巴循环的原理

增加血液和淋巴循环的原理血液和淋巴循环是身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过程。

血液循环的原理:1. 心脏泵血: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关键器官,通过自身的收缩和舒张来泵动血液。

泵动过程中,心脏将氧合血从左心室经主动脉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并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脱氧血从右心室经肺动脉输送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2. 血管系统:人体内有三种主要的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将氧合血从心脏输送到各个器官和组织,而静脉将脱氧血从器官和组织输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则位于动脉和静脉之间,使氧气和营养物质能够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同时二氧化碳等废物可以排出血管。

3. 微循环:微循环是毛细血管网络的一部分,通过毛细血管间隙以及毛细血管的扩张和收缩来维持微循环的血液流动。

微循环对于维持血压和组织氧供应具有重要作用。

淋巴循环的原理:1. 淋巴系统: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淋巴结和淋巴器官等组成,主要作用是收集组织间的液体和废物,并将其运输回心脏。

淋巴管将收集到的淋巴液经过淋巴结,其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然后最终将淋巴液输送到最后的目的地,即主淋巴导管,并与上腔静脉汇合。

2. 淋巴循环过程:当血液在毛细血管中向组织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时,其中的一部分液体会渗出到组织间隙中,形成组织液。

该组织液会经过毛细血管壁的间质液吸收系统被吸收,并最终形成淋巴液。

淋巴液通过淋巴管网络被运输回心脏,其中的废物和病原体则会被淋巴结中的免疫细胞清除。

总结起来,血液循环通过心脏和血管系统,将氧合血和脱氧血在全身输送,维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以及二氧化碳和废物的排除;而淋巴循环通过淋巴系统,将组织间的液体和废物收集并运输回心脏,同时提供了一种过滤清除作用。

这两种循环相互配合,确保身体各个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

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之间有交流吗?

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之间有交流吗?

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之间有交流吗?一、淋巴系统的作用及结构1.1 淋巴系统的作用淋巴系统是机体内一个重要的循环系统,负责维持体液平衡、排除废物、保护身体免受感染,对维持身体健康和免疫功能至关重要。

1.2 淋巴系统的结构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淋巴结、淋巴器官等组成部分。

淋巴管分为毛细淋巴管和深部淋巴管两种类型,通过收集组织液和废物,将其汇入淋巴结。

二、血液循环的重要性及组成部分2.1 血液循环的重要性血液循环是机体内一种有效的输送和调节系统,通过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以及排除废物和代谢产物,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

2.2 血液循环的组成部分血液循环由心脏、血管和循环液血液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

心脏负责泵血,血管作为输送通道,而循环液血液则携带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进行输送。

三、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的关系3.1 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的联系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密切相关,两者之间存在着交流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血液循环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通过血流输送到组织细胞,而淋巴系统则通过毛细淋巴管收集组织液和废物,并将其汇入淋巴系统,维持体液平衡和清除废物。

3.2 淋巴系统对血液循环的影响淋巴系统在维持血液循环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淋巴系统可以通过淋巴节段肌肉的收缩促进淋巴液的流动,从而促进组织液的回流和淋巴液的形成。

这一过程有助于维持体液平衡,减轻血液循环负担。

3.3 血液循环对淋巴系统的影响血液循环对淋巴系统的正常运行也有一定影响。

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能够保证组织液的供给和废物的排除,同时也提供了淋巴造血和淋巴细胞迁移的必要条件,从而维持淋巴系统的功能和稳定。

综上所述,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通过淋巴系统的流动,体液平衡得以维持,细胞间废物得以清除。

血液循环则通过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促进淋巴系统的正常运行。

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的协调工作,为身体的健康和免疫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血液、淋巴、组织液

血液、淋巴、组织液

血液、淋巴、组织液一、血液简称“血”。

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球、血小板构成,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

血液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故患病后常常要通过验血来诊断疾病。

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如体重60公斤,则血液量约4200~4800毫升。

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破裂都可导致出血,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总血量的10%,则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可以很快恢复;如果失血量较大,达总血量的20%时,则出现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如果在短时间内丧失的血液达全身血液的30%或更多,就可能危及生命。

血液有四种成分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质,钾盐和钙盐的混合物。

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另外45%。

血液分静脉血和动脉血。

动脉血在体循环(大循环)的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小循环)中从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血液。

动脉血含氧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呈鲜红色。

静脉血血液中含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呈暗红色。

注意并不是静脉中流的血是静脉血,动脉血中流的是动脉血,因为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血液成分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一)血浆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为浅黄色半透明液体,其中除含有大量水分以外,还有无机盐、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酶、激素、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

这些物质无一定的形态,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1L血浆中含有900~910g水(90%~91%)。

65~85g蛋白质(6.5%~8.5% )和20g低分子物质(2%).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代谢产物和其他某些激素等。

血浆中电解质含量与组织液基本相同。

(二)血细胞在机体的生命过程中,血细胞不断地新陈代谢。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颗粒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存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

淋巴细胞的生存期长短不等,从几个小时直到几年。

血液淋巴系统肿瘤的治疗原则

血液淋巴系统肿瘤的治疗原则

血液淋巴系统肿瘤的治疗原则(一)白血病白血病系造血干/祖细胞突变导致血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由于异常发育分化的血细胞在骨髓及全身其他器官大量积聚,可使正常造血功能受到严重抑制,重要脏器功能发生进行性衰竭而危及生命。

白血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形态学(M)、免疫学(I)和细胞遗传学(C)以及分子生物学(M)方法,即MICM方法。

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白血病可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大类。

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的恶性克隆细胞分化阻滞发生在较早期阶段。

根据恶性克隆的起源不同目前将其分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两类。

【药物治疗原则】1.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应根据MICM方法的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

2.急性白血病患者应根据预后因素评估的结果制定整体治疗策略。

3.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过程中对症与支持治疗对于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起重要作用。

【适用范围和治疗目标】1.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分为诱导缓解和缓解后治疗两个阶段。

2.药物治疗是目前急性白血病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的唯一治疗方法。

3.体能状态不能耐受强烈化疗的患者可酌情进入临床试验,并给予最有效的对症支持治疗,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药物临床应用】1.诱导缓解治疗:(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除t(15;17)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年龄<60岁的患者首选柔红霉素(3天)和阿糖胞苷(7天)组成的标准DA方案化疗,柔红霉素也可由去甲氧柔红霉素替代(IA方案)。

三尖杉酯碱和阿糖胞苷组成的HA 方案诱导缓解的疗效与DA方案相似,也可作为首选方案。

年龄>60岁的患者,应根据全身情况酌情采用标准剂量或小剂量化疗。

(2)t(15;17)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首选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去甲氧柔红霉素或柔红霉素作为诱导缓解治疗药物。

ATRA也可与三氧化二砷联合用于诱导缓解治疗。

对于高危患者(初诊时白细胞数≥10×109/L),建议采用ATRA 联合DA方案或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

血液、淋巴PPT课件

血液、淋巴PPT课件

慢 性 溶 血 性 贫 血
中心骨 髓活性 增强, 外周骨 髓扩张。
1.8 淋巴瘤
骨髓显像显示骨髓分布及活性表现多样。 最常见到的骨髓显像为:中心性骨髓活性
增强 约20%患者可以看到局灶性放射性缺损.
2、帮助选择骨髓穿刺部位。 骨穿是诊断血液病的重要方法,
临床上常出现病理诊断与临床不符, 主要原因是活检时取样不当,本法 可提供最有代表性活检部位,减少 盲目性。
血液、淋巴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骨髓显像 第二节 脾显像 第一节 淋巴显像
大纲要求: 掌握:骨髓显像的影像分析与临床应用 熟悉:淋巴显像图像分析、临床应用 了解:脾显像正常图像与临床应用
第一节 骨髓显像
知识回顾
1.骨髓由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和无 造血功能的黄骨髓组成。
2.红骨髓由各系造血细胞和单核吞 噬细胞组成,它们在骨髓腔内的 分布一致。
Acute leukemia
1.2 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 主要特点:中心骨髓活性明显受抑制,
外周骨髓扩张;随病情进展,外周骨髓 也出现明显抑制,并伴有脾脏肿大。
1.3 帮助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早期:中央骨髓正常 进展:中央骨髓活性明显增强,外周骨髓扩张,
骨髓影像非常清晰 晚期:中央骨髓严重抑制,外周骨髓进一步扩张,
骨髓显影不良 而髓外其他部 位显影
局部放射性增高或降低
髓外造血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
慢性溶血性贫血, 骨髓痨性贫血及骨髓 增生异常;
髓外造血部位:
肝脏和脾脏---是最常见的, 肾上腺, 腹 膜后脂肪, 淋巴结, 肾周, 乳腺, 胸膜和 肺 ).
临床应用
1、血液病方面的应用
1.1 再障:
99mTc-热变性红细胞(99mTc-DRBC)由脾脏单核 -巨噬细胞选择性吞噬和清除变形红细胞;优 点:靶向性强,可避开肝影的干扰;缺点:制 备复杂,质量不稳定。

血液系统组成

血液系统组成

血液系统组成
血液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血液、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

血液是血液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主要由水、蛋白质和电解质等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则作为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负责抵御外来病原体,血小板主要参与血凝过程,以防止出血。

心脏是血液系统的泵,通过不断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推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中,保证身体的正常运转。

心脏主要由心房和心室两部分组成,通过心脏瓣膜的开合来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

血管是血液系统的管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动脉主要负责将经过心脏加压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中,静脉则负责将已经失去压力的血液回流到心脏,毛细血管则作为动脉和静脉之间的桥梁,负责将营养物质和废物交换出来。

淋巴系统是血液系统的一个辅助系统,主要由淋巴管、淋巴结和淋巴器官等组成。

淋巴系统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和废物排放,通过淋巴管将体内的废物和病原体输送到淋巴结进行过滤和清除,同时还可以产生抗体来对抗外来病原体的入侵。

血液与淋巴系统疾病

血液与淋巴系统疾病

血液与淋巴系统疾病血液和淋巴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起着运输养分、维持免疫功能和排除废物等重要作用。

然而,这两个系统也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疾病的困扰,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

本文将就血液与淋巴系统疾病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血液系统疾病1. 血液循环系统疾病血液循环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心脏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

心脏病是指心脏发生异常结构或功能,如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压力过高,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及脑血栓等疾病。

而动脉硬化则是由于血管内壁脂肪沉积和血管壁弹性减退,导致血管狭窄和血液循环不畅,最终引发心脏病和中风等。

2. 血液凝固系统疾病血液凝固系统疾病主要涉及血液凝固功能异常,如血友病、凝血因子缺乏等。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体内的凝血因子缺乏,容易导致血液无法正常凝固,出血不易停止。

凝血因子缺乏则是由于体内凝血因子的合成或功能受损而导致凝血功能减弱,同样会引发出血问题。

3. 血液造血系统疾病血液造血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贫血、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

贫血是指体内红细胞的数量或质量不足,造成组织和器官供氧不足。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由白血球过度繁衍而引起,易导致感染和出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则是指骨髓内造血细胞的异常增生,从而产生大量异常细胞,对血液功能造成影响。

二、淋巴系统疾病1. 淋巴结疾病淋巴结疾病主要包括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和淋巴结恶性肿瘤等。

淋巴结炎是淋巴结组织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于扁桃体周围淋巴结和腋窝的淋巴结。

淋巴结结核则是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可导致淋巴结肿大和破溃。

淋巴结恶性肿瘤主要包括淋巴瘤和恶性肿瘤转移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2. 脾脏疾病脾脏是淋巴系统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在人体的免疫反应和血液储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脾脏疾病主要包括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低下和脾梗死等。

脾功能亢进是指脾脏过度活跃导致其过度增大和功能紊乱,易出现贫血和感染等问题。

脾功能低下则是脾脏功能受损,影响免疫功能,容易导致感染。

16血液和淋巴显像

16血液和淋巴显像

血液与淋巴系统显像
第一节 骨髓显像
4.【临床应用】 4.1.血液病方面的应用 】
4.【临床应用】 4.【临床应用】
4.1.血液病方面的应用 1 血液病方面的应用
4.1.1.再障: 4.1.1.再障: 再障
根据功能性骨髓的分布和活性水平 骨髓影像分为五种类型 A. 荒芜型 B.抑制型 C. 灶Ⅰ型 D. 灶Ⅱ型 E. 正常型
①放射性胶体物质
99mTc-植酸盐
②99mTc-脂质体 (99mTc-liposome) ③非胶体颗粒的高分子化合物 (99mTc-右旋糖苷)
血液与淋巴系统显像
第三节 淋巴显像
2.方法
2.2.方法 方法
皮下及组织间隙注射; 选几个点,如下肢选用1.2.3.趾 间,必要时可加用普鲁卡因减轻疼 痛,每个点用74-185MBq,体积以 0.1-0.2mm最佳,两侧注射剂量要 一致
骨髓活性水平分级标准及其临床意义
放射 活性 水平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骨髓显影程度和活性判断标准 临床意义
骨髓未显影,相应骨髓部位放射性等于周围 该部位骨髓无造血 骨髓未显影, 软组织本底。 软组织本底。 功能或严重抑制 骨髓隐约显影,摄取少量核素,在软组织本 该部位骨髓造血活 骨髓隐约显影,摄取少量核素, 底基础上隐约可见略高于本底的放射性。 底基础上隐约可见略高于本底的放射性。 性中度抑制 骨髓轻度显影,骨髓摄取中量核素,轮廓明 该部位骨髓造血活 骨髓轻度显影,骨髓摄取中量核素, 显显现,但形态欠清晰。 显显现,但形态欠清晰。 性正常 骨髓清晰显影,摄取多量核素,骨骼形态明 该部位骨髓造血活 骨髓清晰显影,摄取多量核素, 显显现,但形态欠清晰。 性增强, 显显现,但形态欠清晰。 性增强,高于正常 骨髓显影十分清晰,骨髓腔形态结构清晰可 该部位骨髓造血活 骨髓显影十分清晰, 犹如骨胳显像的清晰度。 见,犹如骨胳显像的清晰度。 性极度增强

人体三大循环系统介绍

人体三大循环系统介绍

人体内三大主要循环系统介绍人体内三大主要循环系统是血液循环系统,淋巴循环系统和组织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再经各级静脉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淋巴循环是循环系统的重要辅助部分,可以把它看作血管系统的补充.在哺乳动物,由广布全身的淋巴管网和淋巴器官(淋巴结,脾等)组成.最细的淋巴管叫毛细淋巴管,人体除脑,软骨,角膜,晶状体,内耳,胎盘外,都有毛细淋巴管分布,数目与毛细血管相近.小肠区的毛细淋巴管叫乳糜管.毛细淋巴管集合成淋巴管网,再汇合成淋巴管.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深,浅淋巴管:浅淋巴管收集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淋巴液(简称淋巴);深淋巴管与深部血管伴行,收集肌肉,内脏等处的淋巴.全部淋巴管汇合成全身最大的两条淋巴导管,即左侧的胸导管和右侧的右淋巴导管,分别进入左,右锁骨下静脉(见图).胸导管是全身最粗,最长的淋巴管,由左,右腰淋巴干和肠区淋巴干汇成.下段有膨大的乳糜池.胸导管还收集左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淋巴,约占全身淋巴总量的3/4.右淋巴导管由右颈淋巴干,右锁骨下淋巴干和右支气管纵隔淋巴干汇成,收集右上半身的淋巴,约占全身淋巴总量的1/4.淋巴循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单向流动而不形成真正的循环.组织液循环是存在于组织间隙中的体液,是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绝大部分组织液呈凝胶状态,不能自由流动,因此不会因重力作用流到身体的低垂部位;将注射针头插入组织间隙,也不能抽出组织液.但凝胶中的水及溶解于水和各种溶质分子的弥散运动并不受凝胶的阻碍,仍可与血液和细胞内液进行物质交换.凝胶的基质主要是透明质酸.邻近毛细血管的小部分组织液呈溶胶状态,可自由流动.组织液是血浆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滤过管壁而生成的,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大部分又透过管壁吸收回血液.除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水及其他小分子物质均可滤过毛细血管壁以完成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许多MM在减肥的过程中困难重重,用尽方法却瘦不下来,其实只有在数不清的技巧,推敲中找到属于跟适合自己的最佳方式,才能在健康的瘦身道路上走下去,下面一些瘦身的小技巧,一定可以帮到你!1、慢慢吃我们都曾在美味佳肴面前狼吞虎咽。

人体内的淋巴系统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人体内的淋巴系统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人体内的淋巴系统包括哪些组成部分?人体拥有一个复杂而精致的淋巴系统,该系统是一个有机的功能完整的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细碎地联系到一起,为人体提供重要的服务。

那么,人体内的淋巴系统到底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呢?(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是构成淋巴系统的基础,在人体血液中的皮下组织和淋巴结中大量存在。

它们的重要作用是识别攻击人体的外来物质,并提供免疫防御。

例如白细胞,是一种称为淋巴细胞的特殊细胞,能识别外来物质,然后激活免疫系统。

(二)淋巴管淋巴管像血管一样,贯穿全身,但是它的组织结构却不同于血管。

淋巴管的细腻结构由多层细胞组成,使它们可以把淋巴液从淋巴结串至全身各处。

淋巴管又可分为静脉淋巴管和动脉淋巴管,静脉淋巴管向淋巴结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动脉淋巴管从淋巴结向全身收集废物及有害物质。

(三)淋巴结淋巴结在滤清和调节淋巴液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它们位于血液管道的分支点,可以积累淋巴液,筛去外来的有毒物质,清除过多的淋巴液,并将淋巴液重新回流血液中,保持人体健康。

(四)淋巴液淋巴是淋巴系统最重要的成分之一,也是它运作情况良好与否的关键。

淋巴液由脾脏、淋巴结和血液中分泌的液体所组成,有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种。

它具有去病毒性、炎症缓解的功能,它的变化也可用来衡量身体的健康状况。

(五)淋巴系统淋巴系统是一个有机的功能完整的系统,是一个连接血液循环系统的外周系统。

它不仅参与了免疫机制,还可调节水和淋巴中的平衡,以及协同腺肽系统来调节消化,消除代谢产物,减少能量损失。

总之,人体内的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细胞、淋巴管、淋巴结、淋巴液和淋巴系统。

每个组成部分都在淋巴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人体维持健康状况。

虽然淋巴系统非常复杂且容易受到影响,但只要注意调节好自身的身体机能,做好居家保护,坚持运动、合理膳食、保持积极的心态,就能确保淋巴系统的健康。

【核医学】血液和淋巴系统显象

【核医学】血液和淋巴系统显象

淋巴显象
• 原理 • 适应症 • 显像剂 • 影像分析 • 1,分析原则 • 2,正常影像 • 3,异常影像
• 临床应用与评价 • 1,恶性淋巴瘤转移诊断 • 2,恶性淋巴瘤诊断 • 3,淋巴水肿的诊断 • 4,放疗布野定位 • 5,协助指导淋巴结清除

思考题
• 1,骨髓显像程度的分级标准 • 2,脾显像的临床适应症 • 3,淋巴显像的图象分析原则 • 4,淋巴显像异常的表现
• 五)临床应用与评价 • 1,血液病 • 2,选择最佳骨髓穿刺部位 • 3,骨髓栓塞的诊断 • 4,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 • 5,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诊断 • 6,髓外造血的诊断
脾显象
• 原理 • 适应症 • 显像剂 • 方法 • 影像分析 • 临床应用与评价
• 1,确定脾的位置 • 2,左上腹肿块的鉴别 • 3,脾占位性病变 • 4,脾外伤和梗塞 • 5,副脾的诊断 • 6,早期肝硬变的诊断 • 7,自体脾移植的定位
血液和淋巴系统显象
骨髓显象
• 一)原理 • 显象剂 • 1,放射性胶体 • 99mTc-硫胶体;99mTc-植酸钠 • 2,放射性铁 • 59铁
• 二)适应症 • 1,再障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2,探查白血病全身骨髓分布 • 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辅助诊断及疗效观察 • 4,贫血的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 • 5,提示骨髓穿刺的部位 • 6,骨髓梗塞,多发性骨髓瘤等的定位
• 三)显象方法 • 四)显象方法 • 五)影像分析 • 正常影像 • 0;1;2;3;4级 • 异常影像 • 1,中心及外周骨髓显象不良
• 2,中心及外周骨髓显象增强 • 3,中心骨髓显象不强伴外周骨髓扩张 • 4,骨髓局部放射性增高或减低 • 5,中心骨髓显象不良其它地方出现局灶
性放射性增高

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的关系

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的关系

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的关系
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是两种不同的循环系统,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血液循环是指心脏将氧合血输送到全身各处,经过供氧给细胞和器官后,再将含有二氧化碳和废物的静脉血汇集到心脏,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

而淋巴循环则是指淋巴管系统将体液从组织中排出,通过淋巴结和淋巴器官进行净化和筛选后,再将清洁的淋巴液汇入血液循环中。

因此,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

血液循环可以通过输送含氧血液,提供充足营养和氧气,维持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

而淋巴循环则起到排除体内废物和细胞间液体的作用,从而维护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另外,淋巴循环还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淋巴管系统中含有许多淋巴结和淋巴器官,这些器官能够识别和清除血液循环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异常细胞,从而起到保护身体免受疾病侵袭的作用。

综上所述,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但它们相互依存,共同维护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血液淋巴系统

血液淋巴系统

骨髓解剖知识点1、骨髓是主要造血组织,骨髓基质由骨小梁组成,骨小梁内的网状细胞有吞噬细胞和未分化吞噬细胞2、网状细胞内的吞噬细胞是放射性胶体显像的靶细胞3、骨髓实质由造血母细胞和小的淋巴组成。

4、成人骨髓量5斤4两。

一半为造血骨髓红骨髓。

红骨髓一半为脂肪细胞。

5、成人造血骨髓主要位于中轴骨及肱骨、股骨的近心端6、黄骨髓含有休眠状态的“岛状”造血组织7、骨髓供血为滋养动脉和骨膜毛细血管网骨髓显像原理和显像剂红细胞生成细胞骨髓显像52Fe——回旋加速器产生——PET111InCl31、发射171KeV和245KeV两种γ射线——放射性分布与放射性铁和放射性交替相似——用于SPECT2、静脉注射后迅速和转铁蛋白结合,但是不参与血红蛋白合成,血浆半衰期5小时3、30%集聚于骨髓、20%积聚于肝脏、7%肾脏、1%脾脏清除,其它位于体液中4、几乎不和红细胞结合。

网状内皮细胞系统骨髓显像1、网状内皮系统包括:骨髓内的网状吞噬细胞、肝脏的库普弗细胞、脾脏内的巨噬细胞;2、常用显像剂包括:99m Tc-硫胶体、99m Tc-锑胶体、198Au胶体。

粒细胞生成细胞骨髓显像3、显像剂——NCA-95(非特异性交叉反应抗原95).主要表达与粒细胞和粒细胞生成细胞。

但是骨髓中粒细胞与外周粒细胞之比为50-100/1,所以99m Tc标记的NCA95,主要分布于骨髓中。

显像方法1、静脉注射10.8-20mci99m Tc-硫胶体或者锑胶体→20-30分钟后行SPECT全身显像。

如果是γ相机局部采集,先采集后位骨盆,计数>300K,后以同等时间采集前后位胸部、前后位腰椎,及后位骨盆。

采集时需要遮挡肝脾。

2、静脉注射99m Tc-NCA95 300-400MBq。

3-4小时后采集。

需要排空膀胱。

无需遮挡肝脏脾脏。

骨髓显像的临床应用1、协助判断骨髓穿刺部位;2、骨髓栓塞的诊断;①骨髓栓塞多见于镰状细胞性贫血;②骨髓显像表现为局部放射性缺损,周边区浓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髓解剖知识点
1、骨髓是主要造血组织,骨髓基质由骨小梁组成,骨小梁内的网状细胞有吞噬细胞和未分化吞噬细胞
2、网状细胞内的吞噬细胞是放射性胶体显像的靶细胞
3、骨髓实质由造血母细胞和小的淋巴组成。

4、成人骨髓量5斤4两。

一半为造血骨髓红骨髓。

红骨髓一半为脂肪细胞。

5、成人造血骨髓主要位于中轴骨及肱骨、股骨的近心端
6、黄骨髓含有休眠状态的“岛状”造血组织
7、骨髓供血为滋养动脉和骨膜毛细血管网
骨髓显像原理和显像剂
红细胞生成细胞骨髓显像
52Fe——回旋加速器产生——PET
1
11InCl
3
1、发射171KeV和245KeV两种γ射线——放射性分布与放射性铁和放射性交替相似——用于SPECT
2、静脉注射后迅速和转铁蛋白结合,但是不参与血红蛋白合成,血浆半衰期5小时
3、30%集聚于骨髓、20%积聚于肝脏、7%肾脏、1%脾脏清除,其它位于体液中
4、几乎不和红细胞结合。

网状内皮细胞系统骨髓显像
1、网状内皮系统包括:骨髓内的网状吞噬细胞、肝脏的库普弗细胞、脾脏内的巨噬细胞;
2、常用显像剂包括:99m Tc-硫胶体、99m Tc-锑胶体、198Au胶体。

粒细胞生成细胞骨髓显像
3、显像剂——NCA-95(非特异性交叉反应抗原95).主要表达与粒细胞和粒细胞生成细胞。

但是骨髓中粒细胞与外周粒细胞之比为50-100/1,所以99m Tc标记的NCA95,主要分布于骨髓中。

显像方法
1、静脉注射10.8-20mci99m Tc-硫胶体或者锑胶体→20-30分钟后行SPECT 全身显像。

如果是γ相机局部采集,先采集后位骨盆,计数>300K,后以同等时间采集前后位胸部、前后位腰椎,及后位骨盆。

采集时需要遮挡肝脾。

2、静脉注射99m Tc-NCA95 300-400MBq。

3-4小时后采集。

需要排空膀胱。

无需遮挡肝脏脾脏。

骨髓显像的临床应用
1、协助判断骨髓穿刺部位;
2、骨髓栓塞的诊断;
①骨髓栓塞多见于镰状细胞性贫血;②骨髓显像表现为局部放射性缺损,周边区浓聚。

3、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诊断;
①患侧股骨头缺血,放射性分布低于对侧,或者缺损
4、血液病
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早期可正常或出现外周骨髓扩张。

进入贫血期骨髓衰竭及髓外造血——全身骨髓摄取减低并肝脾高浓聚,特别
是99m Tc-NCA95显像,提示预后不良
②骨髓纤维化——早期可以正常或者肝脾肿大,进展后全身骨髓摄取减低并外周骨髓扩张。

联合骨显像发现类似超级骨显像。

③白血病——无明确规律,多数出现外周骨髓扩张
④多发性骨髓瘤——胶体显像可见中央骨髓多发放射性缺损
⑤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局灶缺损或者多发及弥漫减低
⑥肿瘤骨转移
⑦放疗后改变
⑧其他
⑨再生障碍性贫血。

全身造血组织容量明显减少,造血衰竭,并在衰竭造血组织中可见散在岛状增生灶为特征的血液病分型:荒芜型——全身骨髓不显影
抑制型——全身骨髓的分布和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灶Ⅰ型——在全身造血组织不同程度抑制的骨髓中中可见散在界限明确的岛状显影灶,灶内活性
明显高于周围骨髓组织,此为再障骨髓显像的特征性表现。

灶Ⅱ型——四肢长骨黄骨髓腔内出现节段性灶状显影;胫骨骨干中段常见,其次为股骨;对称性;界限明显活性较高的热区;与病情进展无关;对胎肝治疗效果好;
正常型——正常骨髓显像,病情轻,预后好。

脾脏显像
解剖知识点
1、脾脏位于第9-11肋骨。

其血供来自腹腔干最大分支——脾动脉。

2、脾脏由被膜和实质组成。

实质分为白髓和红髓。

白髓是T细胞主要分布区域;红髓由脾血窦和脾索组成,内含大量的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少量淋巴细胞。

脾脏功能:造血;免疫;血液过滤;血细胞的阻留;吞噬作用。

其中脾脏显像主要利用血液过滤和吞噬作用。

脾脏吞噬作用显像
胶体颗粒>1000nm时主要浓聚与脾脏,当300-1000nm时主要浓聚与肝脏。

常用显像剂:198Au-胶体(最早应用),大小5-15nm,已启用。

目前主要应用:99m Tc-硫胶体、99m Tc-植酸(PHY)、113In胶体,直径范围为300-1000nm
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变性红细胞显像
变性方法:化学方法和热变形两种。

具体:99m Tc-热变性红细胞、51Cr-热变性红细胞、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学变性红细胞。

胶体显像和红细胞显像的比较
胶体显像优点:制备简单;肝脏、脾脏、骨髓同时显影有助于比较胶体吞噬能力;有利于了解左上腹肿块及肝脾的解剖关系
缺点:肝脏的明显显影影响对脾脏的观察
变性红细胞优点:脾脏明显显影,骨髓及肝脏仅轻度显影
缺点:制备复杂,存在血污染可能性。

显像方法
静态显像:注射显像剂后30min采集前位、后位、左侧位、左前斜位、左后斜位。

计数1000K
脾脏动态灌注显像:弹丸注射5-10mci,1帧/1-2秒,采集1分钟。

动态显像后3分钟常规静态显像。

脾脏放射性指数SAI及脾脏栓塞百分率POSE计算
SAI=(脾脏计数-本底)/脾脏计数-本底+肝脏计数-本底
POSE=(栓塞前脾脏SAI-栓塞后脾脏SAI)/栓塞前脾脏SAI
正常图像
1、动态灌注显像脾脏(脾动脉来自于腹腔干)比肝脏(肝脏血流主要来自于门静脉)早8-10秒
2、脾脏正常重量成人=75L-537;儿童=22.6L-104;L代表脾脏纵径
脾脏显像的适应症
1. 了解脾脏的位置、大小及形态
2. 左上腹肿块的鉴别
3.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
4. 脾脏破裂及脾栓塞的诊断
5. 副脾的诊断
6. 功能性无脾、多脾的诊断
7. 自体脾移植的术后监测
8. 疗效观察
※以下必须选用红细胞脾脏显像
胶体显像后出现局部缺损;胶体显像是脾脏显影不良,高度怀疑脾脏病变;脾脏切除术后残留灶确定;怀疑有脾脏数目异常及位置异常。

变性红细胞脾脏显像异常类型
外周血池及软组织影增高——注射时间与显像时间间隔<30min;游离99m Tc过多,红细胞变性不够;脾脏功能低下
肝脏浓聚增高——红细胞变性过度所致
肝脏及外周血池均过度显影——多为脾脏功能低下所致,此外标记率不高及采集计数过大也可以导致
淋巴显像的原理
组织间隙注入放射性标记的大分子或者胶体物质→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基底膜→经毛细淋巴管吸收→向心引流→被引流的淋巴窦内皮细胞摄取,部分随淋巴液归入体循环→被肝脾网状内皮细胞清除。

经SPECT 可显示各级淋巴结的分布、形态、相互关系及淋巴结引流状态。

常用显像剂三大类
胶体类:99m Tc-植酸钠(1-2mci);99m Tc-硫化锑(1-2mci)
蛋白类:99m Tc-HSA(2-6mci)
高聚物:99m Tc-脂质体(1-2mci);99m Tc-左旋糖苷(2-6mci)
显像部位及注射部位
腹膜后(120min、180min)——第1、2趾蹼间;
胸骨旁(120min、180min)——腹中线旁开3-4cm,肋骨下1-2cm
腋下(120min、180min)——2/3指间皮下
颈部((30min、60min、120min三次)——双侧而后乳突皮下,发际前。

特殊部位(30min、60min、120min三次)——内镜下分3-5点注入胃肠道、膀胱、前列腺或者支气管粘膜下
盆腔(30min、60min、120min三次)——肛周3点,9点或者肛门与尾骨尖连线中点
腹膜后淋巴结——倒“Y”字;耳后侧位——“人”;腋窝淋巴结——“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