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组织的修复(超级经典)

合集下载

第二章组织的修复PPT课件

第二章组织的修复PPT课件

◆ 神经组织的再生
脑及脊髓内的神经细 胞→ 胶质瘢痕
外周神经损伤→ 近 侧、远侧的髓鞘和轴 突崩解→ 两侧的神 经鞘细胞增生→ 带 状合体细胞→ 近端 轴突生长→ 到达末 端鞘细胞。
2024/1/1
2024/1/1
正常神经纤维
神经轴突到达末梢
三、损伤处细胞再生与分化的分 子机制
受损组织修复的完好程度不仅取决于受损 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同时也受许多 细胞因子及其他因素的调控。
2024/1/1
◆肌组织的再生 横纹肌
损伤不太重、肌膜未破坏 残存部分肌 细胞分裂、产生肌浆、分化出肌原纤维 恢复正常的结构。
肌纤维完全断裂 纤维瘢痕愈合 肌 纤维仍可收缩。
整个肌纤维均被破坏 瘢痕修复。
2024/1/1
平滑肌
有一定再生能力,如小动脉平滑肌。
心肌
再生能力极弱,瘢痕修复。
2024/1/1
部良好的血液供应
2024/1/1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机化(Organization);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 ); 瘢痕组织(scar tissue);再生;
愈合延缓
2024/1/1
维生素C缺乏
羟化酶活性低
前胶原分子难以形成
影响胶原形成
锌缺乏
影响氧化酶活性
愈合延缓
• 局部因素 •感染与异物
创口感染
有 利 于
坏死和异物
2024/1/1
加重局部损伤 伤口裂开
妨碍创损愈合
•局部血液循环
再生所需氧和营养减少
局部循环不良
伤口愈合延缓
吸收坏死物和控制感染不利
•神经支配
神经受累
局部神经性 营养不良

病理学中的组织修复与再生

病理学中的组织修复与再生

病理学中的组织修复与再生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变化的科学,而组织修复与再生则是病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当机体受到损伤时,组织修复与再生的过程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病理学中的组织修复与再生过程及其机制。

一、损伤引发的组织损伤在病理学中,组织损伤是指机体遭受各种形式的损害,包括机械损伤、化学性损伤、热能损伤等。

这些损伤会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甚至引起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

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损伤的种类、面积和机体的抵抗能力。

二、组织修复与再生的过程1. 炎症反应损伤发生后,机体会启动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是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重要生理反应,旨在清除病原体、减轻组织损伤并启动修复过程。

炎症反应主要包括血管变化、渗出和炎细胞浸润等。

2. 组织再生组织再生是指受损组织的细胞通过分裂和增殖来恢复其正常结构和功能。

根据不同组织的再生能力,组织再生可分为完全再生和不完全再生。

完全再生是指受损组织能够完全恢复原有结构和功能,如肝脏、皮肤等。

不完全再生是指受损组织仅能恢复部分功能,如心脏、神经组织等。

3. 组织修复组织修复是指受损组织通过纤维组织形成来弥补丧失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组织修复的过程主要包括炎性凝胶形成、血管新生、纤维组织沉积和修复疤痕形成等。

修复疤痕是组织修复的最终结果,它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正常组织存在一定差异。

三、组织修复与再生的机制1. 干细胞参与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的细胞,它们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参与组织的修复与再生过程。

干细胞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等。

它们通过参与组织修复与再生,促进受损组织的恢复。

2. 细胞因子的作用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它们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等过程,对组织修复与再生发挥重要作用。

细胞因子的种类多样,包括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和调节因子等。

它们通过与特定受体的结合,触发一系列信号转导途径,最终调控组织修复与再生。

病理生理学的组织损伤与修复课件

病理生理学的组织损伤与修复课件
5
阿 诺 . 施 瓦 辛 格
6
7
8
左心室肌代偿性肥大
病理 性肥 大: 高血 压左 室向 心性 肥大
9
10
11
(2)增生
①概念:实质细胞数目↑(组织、器官、 体积增大)
②分类: ◇生理性(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的增生) ◇病理性:
再生性(溃疡、贫血、病毒性肝炎) 内分泌性(子宫内膜增生症、甲亢)
93
足干性坏疽
94
足干性坏疽
95
湿性坏疽:
坏死组织水份多(动脉阻塞且静脉回 流也受阻),腐败菌感染重,腐败菌分解 蛋白质时产生吲哚,粪臭素等,造成恶臭, 坏死组织呈深蓝,暗绿或污黑色,与正常 组织分界不清,患者有明显中毒症状。常 见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器官(肺、肠、子 宫、胆囊等)。
96
肠湿性坏疽
77
78
4、分类:
(1)凝固性坏死:蛋白质变性凝固且溶酶 体酶水解作用较弱时,坏死区呈灰黄,干 燥,质实状态,称为凝固性坏死。多见于 心,肝,肾,脾等器官。干酪样坏死是其 特殊类型。
79



80
81
脾凝固性坏死
82
脾凝固性坏死-----镜下观
83
干酪样坏死:为凝固性坏死的特殊类型。 主要见于结核病。
41
慢性支气管炎——鳞状上皮化生
42
43
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
44
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
45
二、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包括可复性改变(变性)及不可复性改
变(坏死)两类。 (一)变性 1、概念:细胞和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 或正常物质堆积过多人现象。
46
2、分类: (1)细胞水肿 ①原因、机理:急性感染、缺氧、毒素

《病理学》第三章修复(肉芽组织、瘢痕组织、骨折愈合))

《病理学》第三章修复(肉芽组织、瘢痕组织、骨折愈合))

2.二期愈合:见于组 口不能以一期愈 织缺损较大、创 合修复,只能以 缘不整、无法整 大量肉芽组织修 齐对合,或伴有 复,称为二期愈 感染的伤口。伤 合。
3.痂下愈合:见于较表浅而出血的皮肤损伤。组织损伤后,伤 口表面的血液、渗出液及坏死组织凝固干燥后形成黑褐色硬痂。
伤口在痂下进行愈合过程。
组织缺损 感染 创缘
二、干细胞在再生和修复中作用
三、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1.上皮组织的再生 (1)被覆上皮的再生:由创缘或底部的基底层细胞分裂增生,
向缺损中心迁移而填补。 (2)腺上皮的再生:腺体结构(基底膜)是否破坏→完全再生
&不完全再生 2.血管的再生
(1)毛细血管再生 (2)大血管的修复 3.神经组织的再生(拓展)
损伤
➢ 再生性修复 ➢ 瘢痕性修复
➢ 死亡
修复
细胞水肿 脂肪变性 玻璃样变性 淀粉样变性 黏液样变性 病理性色素沉着 病理性钙化
坏死
凋亡
病例:患者某某,15岁,全身烧伤,经抢救治疗后挽回生命, 但面目全非,颈项强直,手指挛缩。
问题:患者怎样变得如此面目全非?
修复
致 病 因 素 引 起 局 部细胞和组织的 损伤,机体对受 损组织进行修补 恢复的过程
创面对合 愈合时间
疤痕
一期愈合 小 无 整齐 严密 短 小
二期愈合 大 有 不齐 开放 长 大
(三)影响因素
1.全身因素
尤其含硫氨基酸
蛋白质缺乏 肉质,维生素;
羟化酶活性低
维生素C缺乏
影响胶原形成
前胶原分子难以形成
2.局部因素
锌缺乏
影响氧化酶活性
1.第一节 再生:再生的概念、根据再生情况细胞分类、血管的再生 2.第二节 细胞再生与分化的分子调控:抑素与接触抑制 3.第三节 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的构成、作用、结局 4.第四节 创伤愈合:创伤愈合类型、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阶段)

组织的修复

组织的修复

②瘢痕组织抗拉力强,但比肉芽组织的抗拉力要弱得 多,缺乏弹性。
2.瘢痕组织对机体的不利和危害
①无弹性,易膨出。 ②瘢痕收缩,可引起的梗阻。
③瘢痕性粘连。
④器官硬化。
⑤瘢痕组织增生过度形成瘢痕疙瘩
第三节 创伤愈合
概念: 创伤愈合:是指机体受人为的(如手术)
或意外伤害作用后,机体对创伤进行修补恢 复的愈合
第三章 损伤的修复 概念: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组织和细胞丧失后,
机体对所形成的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 过程称为修复。
第一节 再生的修复 概念:机体组织、细胞损伤后, 由邻近的细胞分
裂增生,加以修复的过程 .
一、再生的种类:
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能力
(1)生理性再生 :
如:表皮的复层扁平上皮细胞不断地角化脱 落,通过基底细胞不断增生、分化,予以补充; 又如月经子宫内膜的再生;消化道粘膜上皮的 再生更新等。
镜下:瘢痕组织由大量平行或交错分布的胶原纤维束 组成,纤维束往往呈均质性红染即玻璃样变,纤维细 胞、毛细血管很稀少
肉眼:局部呈收缩状态,颜色苍白或灰白色半透明、 质硬韧,缺乏弹性。
瘢痕组织的作用和危害
1.瘢痕组织的形成对机体有利的一面: ①它能把损伤的创口或其他缺损长期地填补并连接起
来,可使组织器官保持完整性;
促循环
(3)神经支配:植物神经损伤致局部循环紊乱 (4)电离辐射:破坏细胞、损伤血管、抑制增生、
阻止瘢痕形成
第四节 骨折愈合 一、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
⑴血肿形成1-2天 ⑵纤维性骨痂形成2-3天开始机化,肉芽组织形成
⑶骨性骨痂:分化出骨母细胞和软骨母细胞,形成类 骨组织,以后钙盐沉积,转变为编织骨, 形成骨性骨痂
3. 永久性细胞: 又称

组织的修复)

组织的修复)
纤维细胞 ②、血管内皮细胞 ③、中性粒细胞 ④、淋巴细胞 ⑤、红细胞。
(二)肉芽组织的作用及结局 ➢ 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抗感染保护创面 ➢机化血凝块、坏死组织其他异物

结局---瘢痕组织:胶原纤维增多
作用:有利: 接合 不利影响:

(二)瘢痕组织
1. 由大量胶原纤维束组成。
2. 外观呈收缩状态,灰白色, 半透明,质硬,缺乏弹性。
3. 填补并连接创口,保持组 织 器官的完整性和坚固性; 但瘢痕收缩和瘢痕粘连,可 引起组织器官的变形和功能 障碍。
疤痕疙瘩
创伤愈合(了解)
定义 创伤引起的组织缺损,由周围组
织再生修复的过程。
皮肤创伤愈合过程:
红肿----伤口收缩----肉芽创口增生及瘢痕
(二)创伤愈合的类型及特点
• 愈合
❖ 大血管的再生,需手术吻合
3、结缔组织的再生
间叶细胞分裂增生 成纤维细胞 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
4、神经组织的再生 ❖ 脑和脊髓无再生能力,损伤后由胶 质细胞增生——胶质瘢痕
❖ 外周神经损伤:
二、纤维性修复
一. 肉芽组织的形态及作用
(一)肉芽组织的成分及形态
1、定义 ★ 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
3. 永久性细胞: 这类细胞几乎没有再生能力或 再生能力非常微弱, 如心肌细胞、神经细胞、骨 骼肌细胞。
三.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了解)
1、上皮组织的再生
1. 被覆上皮再生 2. 腺上皮再生
2、血管的再生 ❖ 毛细血管的再生(生芽方式)
内皮细胞肿胀 分裂、增生 实心细胞条索
血流冲击 新生毛细血管网
肉芽组织(低倍镜)
肉芽组织(高倍镜)
肉芽组织(10x20):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成纤维细胞)构成,同时可 见各种炎细胞浸润。细胞形态见(10x40)。

《基础病理学课件:组织修复及再生》

《基础病理学课件:组织修复及再生》
刺激干细胞和周围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 量。
4 胶原蛋白沉积
生成胶原蛋白,填充和强化受损组织。
炎症的类型及其对组织修复的影响
急性炎症
短期程度高,有助于清除病原体和坏死组 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慢性炎症
持续时间长,可能导致瘢痕形成和组织功 能丧失。
低级别炎症
持续存在,可能对组织修复产生负面影响。
受损组织的再生及其机制
功能恢复
受损组织通过修复过程重建功能。
组织内皮细胞的修复
内皮细胞修复过程包括:应激激活、细胞迁移和新血管形成,以及内皮细胞增殖和功能恢复。
平滑肌细胞的修复
平滑肌细胞修复涉及新细胞的产生和分化,以及产生平滑肌细胞所需的细胞外基质。
纤维母细胞的修复
1
纤维母细胞活化
受损区域的纤维母细胞被激活。
2
胶原蛋白合成
组织修复的临床应用与前景
1 创面修复
应用组织修复原理加速创 面愈合。
2 器官再生
通过干细胞治疗等方法实 现受损器官的再生。
3 基因治疗
利用基因技术促进组织修 复和再生。
纤维母细胞合成胶原蛋白。
3
瘢痕形成
胶原蛋白沉积并形成瘢痕。
组织修复的病理过程
1 疤痕收缩
瘢痕组织逐渐收缩,导致组织形态的改变。
2 功能性恢复
修复后的组织逐渐恢复其原有的功能。
3 创伤后反应
组织修复后可能会出现局部创伤后反应。
4 瘢痕形成
较大损伤时,组织会形成瘢痕。
组织修复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感染
基础病理学课件:组织修 复及再生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探讨组织修复和再生的基本原则,研究炎症类型对组织 修复的影响,了解受损组织再生的机制和不同类型的修复过程。

病理学组织的修复超级经典

病理学组织的修复超级经典

病理学组织的修复超级经典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的学科,而组织修复则是病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组织修复是指机体在受到损伤后,通过各种生理和生化反应,使损伤的组织恢复其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分泌和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行为,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降解和重塑等过程。

组织修复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损伤的类型、程度、部位,机体的年龄、性别、营养状况,以及遗传因素等。

因此,组织修复的研究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以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组织修复的研究中,有许多经典的理论和实验结果,为我们揭示了组织修复的机制和规律。

例如,19世纪末,德国病理学家维尔霍夫提出了细胞理论,认为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生命现象都是由细胞的活动引起的。

这个理论为组织修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0世纪初,美国病理学家阿什福德提出了组织修复的三个阶段:炎症反应阶段、增殖分化阶段和重塑阶段。

这个理论为我们理解组织修复的过程提供了框架。

20世纪中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开始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组织修复的机制。

例如,研究发现,细胞因子在组织修复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们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分泌,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降解。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干细胞和组织工程等技术,进行组织修复的研究。

这些技术为组织修复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组织修复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组织修复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以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组织修复不仅是一个生理过程,它还承载着生命力的顽强和自我更新的奇迹。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组织修复的过程宛如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每个细胞、每种分子都在各自的乐章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在损伤发生后,机体的炎症反应迅速启动,这是组织修复的第一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肉芽组织的形态及作用
(一)肉芽组织的成分及形态 • 肉眼观: –鲜红色,颗粒状 –柔软湿润
–形似鲜嫩的肉芽
创面坏死期
创面液化引流期
肉芽组织增生期
肉芽组织增生期
• 光镜: – 新生薄壁毛细血管 – 成纤维细胞 – 肌成纤维细胞 – 炎细胞
细胞因子
坏死细胞 炎细胞
(二)肉芽组织的功能
– 填补伤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闽南医科大学(原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Lin Jia Xin
教学目标
• 掌握:再生的概念、各种组织的再生潜能 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点及其作用
瘢痕组织的概念
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 熟悉: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 了解:细胞再生的调控机制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修复过程始于炎症
——活的机体才有修复反应
复的概念
机体对因损伤造成的部分细胞、组织的缺 失进行修补,完全或部分恢复组织的结构 和功能。
修复
胃粘膜溃疡
溃疡→疤痕
• 参与修复过程的主要成分:
– 细胞外基质
– 各种细胞
复的形式
–完全再生—周围同种细胞增生,完全恢 复原组织结构功能。
–纤维性修复—由肉芽组织填补 瘢痕。
第一节 再生 (Regeneration)
稳定细胞
有潜在的 增生能力 较强
永久细胞
受损后永 久消失 弱/无
再生能力 强 细胞类型
表皮细胞 被覆细胞 间皮细胞 造血细胞
神经细胞 腺上皮 横纹肌 间叶细胞 部分平滑肌 心肌
三、常见的组织再生
(一)上皮
– 被覆上皮 创缘/残存上皮基底细胞→单层→ 延伸→分化
的组织再生
(一)上皮
纤维组织再生
静止纤维细胞 / 原始间叶细胞
纤维母细胞(成纤维细胞)
逐渐 成熟
分泌前胶原蛋白
纤维细胞
胶原纤维
纤维组织
(三)软骨组织和骨组织再生
软骨膜
软骨基质 软骨细胞 软骨母细胞
软骨缺损较大时 骨组织再生能力强
纤维组织参与修复 完全修复
(四)血管的再生 1. 毛细血管的再生:以生芽方式完成。可 改建为小动脉、小静脉。 2. 大血管的修复:手术吻合(显微外科) 内皮—连接 肌层—疤痕修复
稳定细胞
永久性细胞 细胞的再生能力
影响细胞再生的因素
细胞外基质
生长因子
纤维性修复: 成分 肉芽组织 作用
新生毛细血管 成纤维细胞
炎细胞
• 抗感染/去异物/保护创面; • 机化血凝块及坏死组织; 结局 →瘢痕 • 填补伤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一期愈合
皮肤创伤愈合的类型 骨折愈合过程: 血肿→纤维性骨痂→骨性骨痂→骨痂改建 二期愈合
• 概念:指机体遭受外力作用,皮肤等组织出 现离断或缺损后的愈复过程,为包括各种组 织的再生和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的复杂 组合,表现出各种过程的协同作用。
一、皮肤创伤愈合
(一)基本过程
1. 组织坏死、出血、炎症反应
肌成纤维母细胞
2. 伤口收缩
3. 肉芽组织增 生和瘢痕形成
4. 表皮及其他 组织再生
n 黏附性糖蛋白(adhesive glycoprotein) 和整和素(integrin)
– 黏附性糖蛋白和整和素
n 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E、F) n 层粘连蛋白(laminin)(E) n 整和素(integrins) (E)
介导细胞-细胞外基质黏附 改变细胞生长、形态、分化、运动 增强血管内皮细胞对生长因子敏感性 E:上皮细胞 F:成纤维细胞
PDGF
FGF EGF TGF-β VEGF IL-1 TNF

+ + + /-

+ + + /-

+ +

+ +
+ + + +
(三)抑素(Chalone)与接触抑制
– 抑素多来自增生组织本身,具有组织特 异性。
TGF-β IFN-α、PGE2、肝素
(- 上皮细胞 ) (- )
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
–腺上皮
基底膜完整—完全恢复原来腺体结构 基底膜不完整—难以再生
— 肝细胞再生:
肝部分切除:肝细胞分裂再生,短期内
恢复原大小。
肝细胞坏死,肝小叶网状支架完整
肝细胞再生,恢复正常结构
肝细胞广泛坏死,肝小叶网状支架塌陷
不能恢复正常结构,再生结节。
假 小 叶
纤维组织的再生
静止纤维细胞/未分化间叶细胞 纤维母细胞 原胶原纤维 纤维细胞 胶原纤维
– 作用:刺激同类或同一胚层发育来的细 胞增生,并刺激细胞移动、收缩和分化。
细胞损伤
细胞因子
第二信使
细胞外基质合成
生长因子
G0细胞进入细胞周期、缩短细胞周期
细胞增生,组织修复
细胞接触性抑制
参与再生的主要生长因子种类及其作用
成纤维 细胞 平滑肌 细胞 单核 细胞 胶质 细胞 血管内 皮细胞 + + 上皮 细胞
– 抗感染、去异物、保护创面; – 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异物、血凝块
及炎性渗出物
(三)肉芽组织结局(演变)
肉芽组织
新生毛细血管 减少
疤痕
小动脉、小静脉
成纤维细胞
炎细胞 水肿液 鲜红色、柔软、 湿润、易出血
增多
消失 吸收
大量胶原纤维
玻变 苍白、半透明, 质硬、韧
二、瘢痕组织的形态及作用
• 瘢痕(Scar):肉芽组织成熟改建而成的 纤维结缔组织。
疤痕疙瘩
三、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及机制 (一)血管生成过程
– 间叶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
细胞-受体 生长因子
– 小血管出芽(血管生成)(VEGF)
(二)纤维化
– 成纤维细胞增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迁移
– 细胞外基质积聚
+
金属蛋白酶家族
(三)组织重构
第三节 创伤愈合 (Wound healing)
3.心肌:一般由瘢痕修复。
(六)神经组织的再生
1.神经元被破坏后,由神经胶质细胞及其胶 质纤维修补。(胶质瘢痕) 2.外周神经纤维受损:
常见的组织再生
• 周围神经组织
远端髓鞘和
轴突崩解 近端神经细 胞Waller变 性 两端神经鞘 细胞增生
四、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
(一)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 matrix,ECM)
基底膜形成
基底膜溶解 高通透性 细胞管腔形成
血管 生成 因子
细胞增生
细胞移动和趋化
毛细血管的再生
血管内皮细胞以发芽的方式
(五)肌组织的再生 1.平滑肌:有一定再生能力。 2.横纹肌 肌膜保存, 肌原纤维部分坏死 肌膜及肌纤维均被 破坏 残留肌细胞分裂产生肌浆 分化出肌原纤维
纤维组织增生 (瘢痕修复)
Cells
Extra Cellular Matrix
胚胎发育 修复→纤维化 肿瘤侵袭 连接细胞,支撑和维持组织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影响细胞的形态、分化、迁移、增殖和生物学功能
• ECM的主要成分:
n 胶原蛋白(collagen):决定纤维组织强 度 n 弹力蛋白(elastin):决定纤维组织弹性
血管抑素、内皮抑素 (-) 血小板反应蛋白1
血管内皮细胞
第二节
纤维性修复
brous repair
过程:
溶解吸收损伤 局部坏死组织 和异物 填补组织缺损 胶原增生→瘢痕
肉芽组织
幼稚的纤维 结缔组织
成熟的纤维 结缔组织
芽组织
概念: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再生的成
纤维细胞及炎细胞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 肉眼观,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 触之易出血,形似鲜嫩的肉芽。
形态:
光镜:大量纵横交错分布的
胶原纤维束,玻璃样变。
肉眼观:
色苍白,半透明,
质韧,缺乏弹性。
• 作用:
– 利:1.保持组织器官的完整性;
2.高于肉芽组织的抗拉力。 – 弊:1.瘢痕收缩,功能障碍: 例:关节挛缩、幽门梗阻 2.瘢痕性粘连:胸膜腔粘连 3.瘢痕组织过度增生→瘢痕疙瘩(keloid)
(二)创伤愈合的类型
1.一期愈合(Healing by first intention)
伤口特点:
组织缺损少
创缘整齐
无感染
创面对合严密 一周可达临床愈合标准
2.二期愈合(Healing by second intention) 伤口特点:
组织缺损较大
创缘不整、哆开、 无法整齐对合 伴有感染
1
一期愈合
2. 稳定细胞(Stable cell)
– 静止细胞(Quiescent cell):生理情况下 组织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1.5%。基本处于 G0期。无干细胞。 – 细胞具有复制潜能。受到刺激则进入DNA合 成前期(G1期),表现出较强再生能力。 – 例:各种腺体和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
• 干细胞的类型
–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起 源于胚胎内细胞群的全能干细胞,具有向三
个胚层分化的能力,可分化为成体所有类型
的成熟细胞。
– 成体干细胞 (Adult stem cell):存在于
一种已经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能
自我更新并且能特化形成组成该类型组
织的细胞。
3. 永久性细胞(Permanent cell)
– 非分裂细胞( Nondividing cell )。 – 例: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
神经干细胞 肌肉干细胞
二、干细胞及其在再生中的作用
• 干细胞: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无 限或较长时间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 一类细胞。 • 研究干细胞的动机:完美地修复或替代因 疾病、意外事故或遗传因素造成的组织、 器官伤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