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3011彭国忠-中国古籍版本概况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中国古籍版本概论(A Brief Relating to V ersions of Chinese Anc ient Books)
一、课程目的、任务: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中国古籍版本的基本版式特征、有关版本的基本术语,以及中国古籍版本、中国古代印刷技术发展的历史。从而了解版本与文学创作、文学传播、文学思潮、作家研究、作品研究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搞好中文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课程内容:
第一讲版本学引论
介绍中国“版”、“板”、“本”、“版本”的基本涵义,版本学的价值,以及文学与版本学的关系。
第二讲版本学基本知识
介绍中国古籍的基本术语、古籍的基本装帧。特别是古籍的装帧,会具体介绍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七种主要样式。
第三讲古籍雕印本的版别
主要从刻书单位、书籍形式、书籍的刻印情况、刊刻时代、刊刻地域、书籍流传情况及珍贵程度六个方面,介绍相关的古籍版别及其鉴定方法。
第四讲古籍非雕印本的鉴定
主要介绍古籍雕印本的鉴定方法,包括根据牌记、刻工、讳字、版式、纸墨、字体、原书序跋、内容、年代等方面,对雕印本古籍进行鉴定。
第五讲古籍非雕印本的版别与鉴定
主要介绍活字本(七种)、影印本(四种)、稿本、抄本等四类非雕印古籍的版别及其具体鉴定方法。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
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约在开讲的第二周,带领学生到学校古籍部,亲身观察各类古籍版本,使其对版本有一个真实的感受,以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还会布置一次作业,即记录下其所见版本的版式特征及相关版本信息。此次作业,作为其中考核的成绩,参与课程总分。
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放映大量扫描照片和数码照片,同样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形象感。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
本课程的教材,是授课者的自编教学讲义。
主要参考书有:
李致忠著:《古书版本学概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0年版。
李致忠著:《宋版数叙录》,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毛春翔著:《古书版本常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施廷镛著:《中国古籍版本概要》,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魏隐儒著:《古籍版本鉴赏》,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
程千帆、徐有富著:《校雠广义版本编》,齐鲁书社,1991年版。
张之洞著范希曾补正:《书目答问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叶德辉著:《书林清话附书林馀话》,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杨守敬著王重民补:《日本访书志日本访书志补》,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陈正宏梁颖编:《古籍印本鉴定概说》,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林深清编著:《宋元书刻牌记图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开卷方式,时间为120分钟。
实践课及其应完成的作业,占总分40%;期末考核占60%。
六、讲授大纲:
第一讲版本学引论
a)版本与版本学
b)版本学的价值
c)版本与文学研究
第二讲版本基本知识
第一节纸书基本术语
第二节古书的装帧
第三讲古籍雕印本的版别
第一节由刻书单位而称
第二节由书籍形式而称
第三节由书籍刻印情况而称
第四节由书籍刊刻时代而称
第五节由书籍刊刻地域而称
第六节由书籍流传情况及珍贵程度而称
第四讲古籍雕印本的鉴定
第一节根据牌记鉴定
第二节根据刻工鉴定
第三节根据讳字鉴定
第四节根据版式鉴定
第五节根据纸墨鉴定
第六节根据字体鉴定
第七节根据书籍内容鉴定
第八节根据书籍序跋鉴定
第五讲古籍非雕印本的版别及鉴定
第一节活字本
第二节影印本
第三节稿本
第四节抄本
七、教学时数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