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毒性鉴定、有毒性、剧毒性、致癌性、 致突变性、致畸性

合集下载

危废鉴定标准

危废鉴定标准

危废鉴定标准
危险废物(危废)是指因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处置等活
动产生的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窒息性、致放射性等特性,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废物。

危废的鉴定工作对于正确
处理和处置危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制定了危废鉴定标准,以便对
危废进行准确的鉴定和分类。

首先,危废鉴定标准应包括危废的分类和鉴别要点。

对于不同
类型的危废,应有明确的分类标准,例如按照废物的来源、性质、
危害程度等进行分类。

在鉴别要点方面,应包括危废的外观、化学
成分、毒性等特征,以便进行准确的鉴别和判定。

其次,危废鉴定标准应明确危废的处理和处置要求。

根据不同
类型的危废,应有相应的处理和处置要求,包括封存、运输、处置
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还应包括对危废处理和处置过程中的安全措
施和环保要求,以确保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保护。

另外,危废鉴定标准还应包括危废的监测和检测要求。

对于危
废的监测和检测,应有明确的要求和标准,包括监测频次、监测方法、监测指标等方面的要求,以便对危废进行及时的监测和检测。

最后,危废鉴定标准应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在制定
危废鉴定标准时,应充分考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危
废鉴定标准的合法性和科学性,以便对危废进行规范的管理和处置。

综上所述,危废鉴定标准对于正确处理和处置危废具有重要意义,应包括危废的分类和鉴别要点、处理和处置要求、监测和检测
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危废鉴定
标准,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实现危废的规范管理和处置。

危险废物鉴定标准

危险废物鉴定标准

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危险废物是指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危害的废物,其特性可能包括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等。

因此,对危险废物进行准确的鉴定非常重要,以便采取适当的处理和处置措施。

下面将介绍危险废物鉴定的相关标准。

首先,危险废物的鉴定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比如《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鉴定技术导则》等。

这些文件中规定了危险废物的分类、鉴定方法和标准,对于指导企业和相关部门进行危险废物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危险废物的鉴定应基于科学的分析和实验数据。

通过对废物样品的化学成分、毒性、腐蚀性等特性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准确判断其是否属于危险废物,并确定其危险特性等级。

这需要依托于专业的实验室和技术人员,确保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另外,危险废物鉴定还需要考虑其可能的危害性和风险。

除了对废物本身的特性进行鉴定外,还需要评估其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危害和风险。

这包括对废物的处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和危害进行评估,以及对废物的运输、储存和处理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最后,危险废物鉴定需要综合考虑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和经验。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废物交流和处理越来越频繁,因此在危险废物鉴定标准方面,需要考虑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和经验,以便与国际接轨,促进废物处理和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总之,危险废物鉴定标准是保障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需要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基于科学的分析和实验数据,考虑废物的危害性和风险,综合国际相关标准和经验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和鉴定。

只有在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鉴定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管理和处理危险废物,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危险废物和危险废物鉴别

危险废物和危险废物鉴别

国家危险废物名目
废物类别

废物代码
危险废物







HW01
卫生 851-001-01
医疗废物
In
医疗废物 非特定行业 900-001-01
为防治动物传染
In
病而需要搜集和
处置旳废物
HW08
天然原油和 071-001-08
废矿物油 天然气开采
石油开采和炼制
T,I
产生旳油泥和油

国家危险废物名目
——《美国资源保护与再生法》
危险废物定义
尤其管理废弃物(即危险废物)
(尤其管理产业废弃物和尤其管理一般废弃物)
“尤其管理废弃物”是指废弃物当中具有
爆炸性、毒性、感染性以及其他对人体 健康和生活环境产生危害旳特征并经过 政令拟定旳物质.
——《日本废弃物处理及打扫法》
毒性
危险废物鉴别原则
我国危险废物鉴别原则体系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危险废物鉴别原则 — 通则(GB5085.7-2023)]
危险废物特征鉴别
处理后鉴定规则 • 具有毒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征旳 危险废物处理后旳废物仍属于危险废物。
• 仅具有腐蚀性、易燃性或反应性旳危险废物处理 后,经GB5085.1、GB5085.4和GB5085.5鉴别不再具 有危险特征旳,不属于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代码
废物代码
071-001-08
行业代码
废物类别代码
行业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23》 废物类别代码:巴塞尔公约
国家危险废物名目
类别修正: 行业:900 — 非特定行业 废物类别:HW48 — 有色金属冶炼废物

危废鉴定标准

危废鉴定标准

危废鉴定标准危险废物(危废)是指因生产、经营、科研等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或其他有害性质,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废物。

为了规范危废的鉴定工作,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危废鉴定标准。

首先,危废鉴定标准需要明确的是危险废物的分类。

按照《危险废物名录》的规定,危险废物分为废水、废液、废渣、废气、废油、废酸、废碱、废盐、废催化剂、污泥、过期药品、废电池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危废具有不同的危害性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鉴定和分类处理。

其次,危废鉴定标准需要明确的是鉴定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鉴定危险废物需要进行化学分析、物理性质测试、毒理学实验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

在鉴定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危废鉴定标准还需要明确的是鉴定的标准和评价指标。

根据《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定标准》的规定,对危险废物的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等危害性质进行了详细的标准和评价指标,以便进行准确的鉴定和分类。

最后,危废鉴定标准还需要明确的是鉴定结果的处理和利用。

根据鉴定结果,对危险废物进行分类、包装、运输、储存和处置,确保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可以根据鉴定结果,对危废进行资源化利用和再生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之,危废鉴定标准是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安全的重要措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鉴定和处理。

只有做好危废的鉴定工作,才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体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高度重视危废鉴定工作,加强管理,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危险废物标准

危险废物标准

危险废物标准危险废物是指因其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突变性、致癌性或其他有害性质,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废物。

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而危险废物标准则是对危险废物进行分类、识别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危险废物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单位和个人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首先,危险废物标准通常包括了对危险废物的分类和识别。

根据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危险废物一般分为有害废物、医疗废物、化学废物、放射性废物等几大类。

在实际操作中,对危险废物的分类和识别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准确识别出废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才能采取正确的处理和管理措施,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损害。

其次,危险废物标准还包括了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理要求。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不同类型的危险废物有着严格的管理和处理要求,包括储存、运输、处置等环节。

比如,对于有害废物,通常要求进行密封包装、专门储存、委托专业单位处理等;对于医疗废物,要求进行分类收集、专门处理、防止交叉感染等。

这些管理和处理要求的制定,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此外,危险废物标准还包括了对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的规范和要求。

危险废物处置设施是指专门用于处理危险废物的设施,包括焚烧炉、填埋场、化学处理厂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和运行需要符合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环保要求,以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安全、有效的处理。

同时,对这些设施的监管和检查也是危险废物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做好对这些设施的监管,才能有效地控制危险废物的排放和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

综上所述,危险废物标准是对危险废物进行分类、识别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它涵盖了对危险废物的分类和识别、管理和处理要求,以及对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的规范和要求。

遵守和执行危险废物标准,是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单位和个人应尽的责任。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强大家对危险废物标准的认识,促进相关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危废鉴定标准

危废鉴定标准

危废鉴定标准危险废物是指因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等特性,或者具有以上特性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特性,而具有危害性的废物。

危险废物的鉴定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制定了相应的危废鉴定标准。

首先,危废鉴定标准需要考虑危险废物的特性。

这些特性包括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等。

在鉴定过程中,需要对废物进行实验室分析,以确定其具体的特性,从而确定是否属于危险废物范畴。

其次,危废鉴定标准还需要考虑废物的来源和产生过程。

不同的产生过程可能导致废物具有不同的危险特性,因此在鉴定过程中需要对废物的来源和产生过程进行详细的调查和了解。

另外,危废鉴定标准还需要考虑废物的处理方式。

不同的处理方式可能会改变废物的危险特性,因此在鉴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废物的处理方式对其危险特性的影响。

在进行危废鉴定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首先,需要遵循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危废鉴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严格的遵守。

其次,需要遵循国际上通用的危废鉴定标准,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危废鉴定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因此在进行鉴定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只有通过严格的鉴定标准和程序,才能确保对危险废物的准确鉴定,从而采取相应的处理和处置措施,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综上所述,危废鉴定标准需要考虑废物的特性、来源和产生过程,以及处理方式。

在进行鉴定时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通过严格的鉴定标准和程序,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危险废物鉴定标准

危险废物鉴定标准

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危险废物是指因其化学性质、毒性、腐蚀性、感染性或放射性等特性,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废物。

危险废物的鉴定标准对于正确识别、分类和处理危险废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危险废物鉴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危险废物的鉴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腐蚀性、感染性和放射性等。

在鉴定危险废物时,需要对其物理性质进行检测,包括颜色、形状、密度、溶解度等;化学性质方面需要检测其化学成分、反应性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和放射性则需要进行相应的实验和检测。

其次,危险废物鉴定标准的制定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各国家和地区对于危险废物的鉴定标准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例如《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分类与编码》等文件。

在制定危险废物鉴定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鉴定标准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再次,危险废物鉴定标准的意义重大。

正确的鉴定标准可以帮助实验室、企业和环保部门准确识别和分类危险废物,从而采取相应的处理和处置措施,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此外,鉴定标准还可以为相关研究和监测提供重要依据,促进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的开展。

最后,危险废物鉴定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更新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危险废物的种类和特性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鉴定标准需要与时俱进,及时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的环境和社会需求。

总之,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对于正确识别、分类和处理危险废物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合理的鉴定标准、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不断完善更新鉴定标准,将有助于提高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希望各相关单位和个人能够重视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共同为建设清洁美丽的环境做出贡献。

危险废物鉴定标准

危险废物鉴定标准

危险废物鉴定标准
危险废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突变性、致畸性
或其他危害特性的废物。

危险废物的鉴定标准对于正确处理和处置
这些废物至关重要。

以下是危险废物鉴定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危险废物的鉴定标准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突变性、致畸性等。

在鉴定
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实验和分析,以确定废物的具体特性。

其次,危险废物的鉴定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各国家对于危险废物的鉴定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应当遵循国际
上通行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废物的安全处理和处置。

危险废物的鉴定标准还应当考虑到废物的来源和产生过程。


同的生产过程可能会导致废物的特性有所不同,因此在鉴定过程中
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另外,危险废物的鉴定标准还应当包括对废物的包装和运输的
要求。

在处理和处置危险废物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包装和运输措施,以确保废物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最后,危险废物的鉴定标准还应当包括对废物处理和处置的要求。

不同类型的危险废物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和处置方法,因此在鉴定过程中需要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的规定。

总之,危险废物的鉴定标准对于正确处理和处置这些废物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鉴定和处理,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减少危险废物对社会的危害。

因此,各国家和地区应当加强对危险废物鉴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以推动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理和处置工作。

危废鉴定标准

危废鉴定标准

危废鉴定标准危险废物是指因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突变性、致畸性或其他危害性质,以及易燃、易爆、氧化性、腐蚀性、放射性等特性,或者具有类似特性的废物。

危险废物的鉴定标准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危废鉴定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便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首先,危险废物的鉴定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物理化学特性和毒性特性。

物理化学特性包括废物的外观、密度、溶解度、燃点、熔点等,而毒性特性则包括废物对人体、动植物和环境的危害程度。

在鉴定过程中,需要对废物进行详细的实验分析,以确定其具体的物理化学和毒性特性。

其次,危险废物的鉴定标准还涉及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危险废物的鉴定标准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行鉴定时,需要参考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另外,危险废物的鉴定标准还需要考虑到废物的处理和处置方式。

根据不同的鉴定结果,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和处置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因此,在进行鉴定时,需要综合考虑废物的特性和实际处理情况,以确定最合适的处理和处置方案。

最后,危险废物的鉴定标准需要由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机构或人员进行。

在进行鉴定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标准要求,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也需要及时更新鉴定标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废物特性和处理技术。

总之,危险废物的鉴定标准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在进行鉴定时,需要综合考虑物理化学特性、毒性特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以及处理处置方式,并由专业机构或人员进行。

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促进危险废物的科学鉴定和合理处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致突变性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致突变性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致突变性鉴别背景介绍危险废物是指因其具有毒性、腐蚀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或其他有害特性,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废弃物质。

其中,致突变性鉴别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旨在对危险废物进行鉴别和分类,以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内容1. 定义:致突变性是指物质引起遗传基因的改变,导致生物的突变现象。

危险废物的致突变性鉴别,就是分析和评估废物样本是否具有引起遗传变异的潜能。

2. 鉴别方法:- 细菌倒位突变试验:该试验使用细菌作为生物指标,通过观察细菌暴露于废物样本后的反应情况,来判断废物是否具有致突变性。

- 显性致突变测试:该测试将细胞直接暴露于废物样本中,通过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评估废物对细胞的致突变性。

- DNA变异分析:通过DNA序列分析技术,检测细胞是否受到废物暴露后的基因突变影响,进而评估废物的致突变性。

- 动物试验:该试验使用生物模型动物,观察和记录动物在接触废物样本后的行为、外观和生理指标的变化,以评估废物的致突变性。

3. 操作指南:- 根据鉴别方法选择合适的实验技术,并准备相应的试剂和实验器材。

- 采集废物样本,并确保样本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避免交叉污染。

- 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实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根据相关标准和指南进行评估和分类。

结论致突变性鉴别是危险废物鉴别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选择鉴别方法,并严格执行操作指南,能够准确评估废物的致突变性,并根据其风险等级进行分类管理。

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废物鉴别的技术研究和规范制定,以提高危险废物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鉴别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确定。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部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含有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和生殖毒性物质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 5085的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T298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剧毒物质acutely toxic substance具有非常强烈毒性危害的化学物质,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和天然毒素。

3.2有毒物质toxic substance经吞食、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健康损害的物质。

3.3致癌性物质carcinogenic substance可诱发癌症或增加癌症发生率的物质。

3.4致突变性物质mutagenic substance可引起人类的生殖细胞突变并能遗传给后代的物质。

3.512生殖毒性物质 reproductive toxic substance对成年男性或女性性功能和生育能力以及后代的发育具有有害影响的物质。

3.6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具有毒性、难降解和生物蓄积等特性,可以通过空气、水和迁徙物种长距离迁移并沉积,在沉积地的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中蓄积的有机化学物质。

4 鉴别标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体废物是危险废物。

4.1 含有本标准附录A 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剧毒物质的总含量≥0.1%; 4.2 含有本标准附录B 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有毒物质的总含量≥3%; 4.3 含有本标准附录C 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致癌性物质的总含量≥0.1%; 4.4 含有本标准附录D 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致突变性物质的总含量≥0.1%; 4.5 含有本标准附录E 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生殖毒性物质的总含量≥0.5%;4.6 含有本标准附录A 至附录E 中两种及以上不同毒性物质,如果符合下列等式,按照危险废物管理:1)][(≥++++∑++TeraTera Muta Muta Carc Carc T TT T L p L p L p L p L p 式中:P T + ——固体废物中剧毒物质的含量; P T ——固体废物中有毒物质的含量; P Carc ——固体废物中致癌性物质的含量; P Muta ——固体废物中致突变性物质的含量; P Tera ——固体废物中生殖毒性物质的含量;L T+、L T、L Carc、L Muta、L Tera——分别为各种毒性物质在4.1~4.5中规定的标准值。

新化学物质废物鉴定-危险废物鉴别

新化学物质废物鉴定-危险废物鉴别

危险废物;危险特性;毒性物质含量;浸出毒性危险废物毒性鉴别指标体系研究:依据固体法,危险废物(HW)是指列入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HW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HW引起危害主要是由于具有危险特性,与环境安全有关的危险特性:腐蚀性、爆炸性、易燃性、反应性;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危险特性:致癌性、致畸变性、突变性、传染性、刺激性、毒性、放射性。

HW可以包括固态(如残渣)、半固态(如乳化液废物)、液体(如废酸废碱)及具有外包装的气体等[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固体废物、HW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大[4]。

据统计,2004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2亿t,比上年增加20%,工业HW产生量963万t[5],并且每年还有数十万t医疗废物产生,另外商业服务活动和居民生活也产生大量的HW。

因此对HW进行有效管理成了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点和难点。

目前,中国已经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HW鉴别标准,但是由于研究基础过于薄弱,已经制定的法规、标准、规范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实施的具体情况表明,存在各种缺陷,可操作性较差,远远无法满足HW环境管理的需要。

1国外毒性鉴别指标1.1《巴塞尔公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9年通过了《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以下简称《巴塞尔公约》),并于1992年生效,中国为签署国之一。

公约内容包括管理对象、范围、定义和一般义务,缔约国之间HW越境转移的管理、非法运输的管制、缔约方的合作和解决争端的办法等。

《巴塞尔公约》在附件一、二中规定了HW 类别,在附件三“危险特性的等级”中规定了14类不同性质的HW特性,如爆炸物、易燃液体、有机过氧化物、反应性、毒性、传染性、腐蚀性、生态毒性等,并对各种特性进行了定义,除规定易燃性液态废物闪点外,对毒性、腐蚀性特性等没有制定鉴别指标[6]。

1.2美国美国环保署(US-EPA)物通过HW名录或是危险特性鉴别确定HW,其中特性鉴别确定的HW占总量的70%,US-EPA 将危险特性分为以下4类[7]: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和毒性特性(TC),定义危险特性为一部分列入名录的固体废物提供依据,也可以鉴别未列入名录之内、但可能是HW的固体废物。

危废鉴别标准

危废鉴别标准

危废鉴别标准危险废物是指因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突变性、致畸性等特性,或者具有易燃、易爆、氧化性、腐蚀性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废物。

危险废物的鉴别对于正确的处理和处置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危废鉴别的标准,帮助大家更好地识别和处理危险废物。

首先,危废鉴别需要根据危险废物的特性进行分类。

按照国际上的标准,危险废物主要分为有害废物、感染性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

有害废物包括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害的废物,如废液、废涂料、废溶剂等。

感染性废物是指含有或者可能含有病原体的废物,如医疗废物、实验室废物等。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机构产生的废弃物,包括感染性废物、化学废物、药物废物等。

放射性废物是指放射性物质的废物,如放射性药品的废弃物、实验室放射性废物等。

其次,危废鉴别需要根据废物的外观、性状和来源进行判断。

外观上,危险废物可能呈现出液体、固体、气体等形态,颜色、气味等特征也各不相同。

性状上,危险废物可能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放射性等特性,需要通过专业的检测手段来鉴别。

来源上,危险废物可能来自工业生产、医疗机构、实验室、家庭等不同场所,需要根据来源进行分类和鉴别。

再次,危废鉴别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判断。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危险废物的鉴别标准和处理要求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判断。

在中国,危险废物的鉴别和处理需要符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名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废物的正确分类和处理。

最后,危废鉴别需要依靠专业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支持。

对于一些复杂的危险废物,可能需要借助化学分析、生物检测、物理测试等专业手段来进行鉴别。

此外,还需要依靠专业的设备和装置来进行处理和处置,确保废物的安全处理和环保要求。

总之,危废鉴别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依据危险废物的特性、外观、性状、来源、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来进行判断。

只有做到正确的鉴别和分类,才能实现对危险废物的正确处理和处置,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危废鉴定标准

危废鉴定标准

危废鉴定标准危险废物(危废)是指因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处置等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等危害特性的废弃物。

危废的鉴定标准对于环境保护和人身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危废鉴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危废鉴定标准应当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比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文件对危废的鉴定标准都有明确规定。

在实际操作中,应当严格按照这些法规的要求进行危废鉴定,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其次,危废鉴定标准应当综合考虑危废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等方面的特征。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态、密度、溶解度等;化学性质包括PH值、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毒性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综合鉴定,可以全面了解危废的危害程度,为后续的处理和处置提供依据。

另外,危废鉴定标准还应当考虑危废的来源和产生过程。

不同的产生过程会导致危废的成分和性质有所不同,因此在鉴定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比如,化工企业产生的危废可能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而医疗机构产生的危废可能含有大量的感染性物质,因此在鉴定时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最后,危废鉴定标准还应当考虑危废的处置方式和环境风险。

根据危废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应当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比如固化、焚烧、填埋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危废对环境的潜在风险,比如可能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

因此,在鉴定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风险因素,确保危废的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综上所述,危废鉴定标准对于环境保护和人身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鉴定,综合考虑危废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来源和产生过程、处置方式和环境风险等因素,确保危废鉴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后续的处理和处置提供可靠依据。

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特性及多国鉴别标准

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特性及多国鉴别标准

本标准所指浸出毒性是固 态的危险废物遇水浸沥, 其中有害的物质迁移转化, 污染环境,浸出的有害物 质的毒性称为浸出毒性。
美国危险废物名录的制定标准
•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固体废物: – 表现一种或多种危险特性
– 对人类低剂量致死(急性毒性)
– 含有EPA所列出的危险组分(CFR 40 Part 261 Ⅷ,480种 急性危害组分)
特别管理产业废弃物(49类) 易燃性废油
安定型 产业废弃物
废酸(pHLeabharlann 在2以下)废碱(pH值在12.5以上)
日本HW名 录列表
感染性产业废弃物
特定有害产业废弃物(45类) 1) 废PCB等; 2) 受PCB污染的废物; 3) 特定废水处理污泥; ……
欧盟HW特性鉴别标准


易燃性:闪点<55°C;
不是HW 否
不是HW 否
是否具有91/689/EEC 中规定的危险特性 是
是否具有91/689/EEC中规定的危险特 性,且超出该指令中规定的含量标准
否 不是HW
是 HW
否 不是HW
欧盟HW名录(举例)
行业 废物产生源
01
01-01 01-03 07 07-03 废物代号
来自爆破、采矿、矿物冶炼中所产生的废物
– K类(116种):制造业工艺过程中一些特定部门(车间)产生, 属于特定来源HW。划分17个大类 – P(239种)及U类(521种):废弃的化工商用产品。其中,P 类为急性毒性废物(ACUTE WASTE),U类为一般毒性废物 (TOXIC WASTE)
美国危险废物名录(举例)
编号 F006 K013 危险废物 电镀工艺产生的废水 处理污泥 丙烯腈生产过程中乙 腈柱塔底流出物 CAS号 107-20-0 75-87-6 危险组分 镉,六价铬, 镍,氰化物 氰氢酸,丙烯 腈,乙腈 化学品 氯乙醛 三氯乙醛 危险特性 T R

危废的定义标准

危废的定义标准

危废的定义标准危险废物(危废)是指在生产、生活、服务等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易燃性、易爆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等特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性,需要特殊管理和处理的废物。

一、危险废物的定义特征:1.毒性:指废物所含有的物质具有高度毒性或潜在毒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2.腐蚀性:指废物具有腐蚀金属或其他材料的能力,可能导致设备腐蚀和资产损失。

3.感染性:指废物可能携带或引发传染病病原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感染风险。

4.易燃性:指废物具有易燃性,易导致火灾或爆炸。

5.易爆性:指废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易爆性,易引发爆炸事故。

6.致突变性:指废物中的物质可能引起基因突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7.致畸性:指废物中的物质可能引起胚胎发育异常,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8.致癌性:指废物中的物质可能引发癌症,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二、危险废物的分类:根据危险废物的来源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工业废物: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废水、废气、废渣等。

2.医疗废物:医疗机构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医疗废水、医疗废气、医疗废渣等。

3.农业废物: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农药残留、农作物秸秆等。

4.生活废物:居民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家庭垃圾、废电池、废旧家电等。

5.建筑废物:建筑施工和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混凝土、砖块、废旧家具等。

三、危险废物的标准:危险废物的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成分标准:根据废物中所含物质的种类和含量,确定废物的危险性。

2.毒性标准:根据废物中所含有机物、无机物或微生物的毒性特征,确定废物的毒性等级。

3.包装标准:根据废物的危险性和运输要求,确定废物的包装标准,确保废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4.处理标准:根据废物的危险性和处理方法的要求,确定废物的处理标准,保证废物的安全处理和无害化处置。

四、危险废物的处理方法:对于危险废物,应根据其危害性质和特点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包括:1.物理处理:通过物理方法将危险废物变成无害物质,如通过高温焚烧将废物燃烧成无害物质。

危废中级知识点总结

危废中级知识点总结

危废中级知识点总结一、危险废物的特征及分类1. 危险废物的特征(1) 有毒:具有毒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

(2) 腐蚀:能使物质受到侵蚀而破坏的特性。

(3) 致癌:能导致癌症的特性。

(4) 感染:含有病原微生物,能引起传染病的特性。

(5) 放射性:具有放射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2. 危险废物的分类根据《危险废物名录》和《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危险废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 有机溶剂废物:包括废有机溶剂、浸出液、回收物料等。

(2) 废油:包括废机油、废镀锌油、废润滑油、废润滑脂等。

(3) 废酸:包括废酸液、废酚酮和废酚酯等。

(4) 废碱:包括废碱液和废氢氧化钠等。

(5) 废漆及废色漆:包括废绝缘漆、废固化漆、废底漆和废色漆等。

(6) 有毒有害物质废物:包括废酒精、废含铬液体废物、废含铅废物等。

(7) 废化肥:包括废过磷酸铵、废尿素及其水溶液和废含氮废物。

(8) 废杀虫剂:包括废杀虫剂和废杀虫剂包装。

(9) 废医药制剂:包括废过期药品和医疗废物。

(10) 废农药:包括废乳剂、废可湿性粉和废农药包装等。

(11) 废印刷油墨及废油漆:包括废油墨、废版槽废油墨和废涂料等。

(12) 废金属:包括废废铁、废铝和废铜等。

(13) 废塑料:包括废聚乙烯、废聚丙烯和废聚酯等。

(14) 废橡胶:包括废橡胶、废热硫和废合成橡胶等。

二、危险废物的处理与管理1. 危险废物的处理方法(1) 实体处理:包括焚烧、填埋、化学处理等。

(2) 表面处理:包括物理化学方法、生物法等。

2. 危险废物的管理制度(1) 企业危险废物管理:根据《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企业应当制定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将危险废物及时妥善处理。

(2) 个人危险废物管理:个人在生活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应当妥善处理,不得随意倾倒、排放。

三、危险废物的危害及防范措施1. 危险废物的危害(1) 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危险废物中含有毒物质和有害物质,直接接触或者吸入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危险的废物鉴别实用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危险的废物鉴别实用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部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含有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和生殖毒性物质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 5085的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T298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剧毒物质acutely toxic substance具有非常强烈毒性危害的化学物质,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和天然毒素。

3.2有毒物质toxic substance经吞食、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健康损害的物质。

3.3致癌性物质carcinogenic substance可诱发癌症或增加癌症发生率的物质。

3.4致突变性物质mutagenic substance可引起人类的生殖细胞突变并能遗传给后代的物质。

3.5生殖毒性物质 reproductive toxic substance对成年男性或女性性功能和生育能力以及后代的发育具有有害影响的物质。

3.6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具有毒性、难降解和生物蓄积等特性,可以通过空气、水和迁徙物种长距离迁移并沉积,在沉积地的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中蓄积的有机化学物质。

4 鉴别标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体废物是危险废物。

4.1 含有本标准附录A 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剧毒物质的总含量≥0.1%; 4.2 含有本标准附录B 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有毒物质的总含量≥3%; 4.3 含有本标准附录C 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致癌性物质的总含量≥0.1%; 4.4 含有本标准附录D 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致突变性物质的总含量≥0.1%; 4.5 含有本标准附录E 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生殖毒性物质的总含量≥0.5%;4.6 含有本标准附录A 至附录E 中两种及以上不同毒性物质,如果符合下列等式,按照危险废物管理:1)][(≥++++∑++TeraTera Muta Muta Carc Carc T TT T L p L p L p L p L p 式中:P T + ——固体废物中剧毒物质的含量; P T ——固体废物中有毒物质的含量; P Carc ——固体废物中致癌性物质的含量; P Muta ——固体废物中致突变性物质的含量; P Tera ——固体废物中生殖毒性物质的含量;L T+、L T、L Carc、L Muta、L Tera——分别为各种毒性物质在4.1~4.5中规定的标准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废物毒性鉴定、有毒性、剧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致畸性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3.1毒性物质含量鉴别针对急性毒性初筛鉴别指标存在的问题,建议制定毒性物质含量鉴别指标。

《巴塞尔公约》规定的H11(延迟或慢性毒性)和H6.1急性毒性,欧盟通过采用化学物质含量鉴别标准来评估这种特性,例如奥地利采用了欧盟的含量鉴别标准,其中的毒性物质参照本国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列出的毒性物质分类。

毒性物质含量考虑的主要是经口暴露途径,保护目标为直接接触HW的工作人员,可以鉴别比较明确废物中的毒性物质的固体废物类别,表1毒性物质含量鉴别指标毒性物质类别质量含量标准有毒性3%剧毒性0.1%致癌性0.1%致突变性0.1%致畸性0.5%评估废物的急性毒性和“三致”毒性。

依据毒性物质的危害特征,可参考欧盟的研究的成果[9],制定不同的含量指标-即剧毒性、有毒性、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含量鉴别指标,见表1,并明确毒性物质的分析方法,该指标还可以鉴别不同物理形态的废物类别。

该毒性物质含量鉴别指标的特点:(1)依据废物产生特点和工艺来源,通过实际管理经验能明确废物中的毒性物质类别,则测算其中含量的范围,并依据毒性物质分级指标和含量标准直接判断是否属于HW。

(2)参考欧盟“HW毒性物质含量鉴别指标”的方法学,即制定含量鉴别指标和相应毒性物质列表,这些物质为已明确的急性或“三致”毒性物质,并可通过分析方法确定其在废物中的含量。

(3)明确了毒性物质种类,针对性强,有相应分级管理指标。

3.2浸出毒性《巴塞尔公约》定义的危险特性H13“经处置后能以任何方式产生具有上列任何特性的另一种物质,如渗滤液”[6],这种特性可以解释为:某一特定废物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引起对环境的危害,在此情况下,可以视为HW。

对于这种特性,一些缔约方采用的浸漏液检验程序有意模拟某一废物危害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力,假定给废物不经过适当处理即予以弃置,或者放到一个为监控措施的填埋场或水域来处理,这种处置即构成对产生危险性浸漏液的废物可能的最坏的情况假设,从而预计,假如这些废物不以适当方式加以控制,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目前加拿大使用浸漏液毒性标准检验H13的方法。

这种检验方法与TCLP比较相似,都是通过模拟不利场景来评估废物中毒性物质含量。

在中国,同样制定了浸出毒性来评估H13这种特性,浸出方法同时参考了TCLP和日本的方法,但是缺乏完整的理论依据,项目不全。

因此对浸出毒性须从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上进行改进。

浸出毒性本身不是HW的危险特性,而是作为废物毒性危险特性的鉴别方法,浸出毒性可以是表现急性、慢性危害,通常其鉴别以保护地下水为目标来间接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各国对于浸出毒性鉴别指标的制定都有所不同,主要是从建立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来考虑。

各国浸出毒性保护的目标普遍为地下水,这与HW的处置方式有关,因为相当数量的HW都是通过填埋进行处置。

综合考虑中国HW产生及污染现状、贮存和处置量及方式[12-13],酸性降水及酸雨频率对此影响情况[14],将地下水作为环境保护目标,建议确定浸出毒性的浸取方法为:通过模拟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进行不规范填埋处置并受酸雨影响条件下,由于有毒物质浸出向地下渗滤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来确定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所浸出的毒性物质含量。

以此确定该固体废物是否表现毒性特性,并判断其是否按HW管理。

通过该模拟途径确定主要参数为液固比、浸取剂pH值和类型。

主要是考虑一种不利条件:即由于重工业、燃煤造成的酸沉降对工业固体废物不规范填埋处置的影响。

4结论与建议4.1结论(1)针对急性毒性初筛鉴别指标存在的问题,建议采用毒性物质含量鉴别指标,制定急性和“三致”毒性物质含量指标。

该鉴别指标模拟毒性HW的直接经口暴露途径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

(2)建立浸出毒性理论基础,通过模拟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进行不规范填埋处置并受酸雨影响条件下,由于有毒物质浸出向地下渗滤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来确定废物填埋处置所浸出的毒性物质含量。

保护目标为地下水。

4.2建议浸出毒性方法学上参考了US-EPA的研究成果,并考虑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但是,在浸出项目和标准值的选取和制定上,应该进行实地调查,在明确中国废物管理方式、特性类型、污染特征和途径基础上提出。

建议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方式、污染特性和途径研究,研究成果将成为制别为0.122d-1和0.0969d-1,前者比后者提高了26%,说明活性污泥经固定化后降解能力有较为明显的提高;此后,反应速率随着有机物浓度的继续增加而下降,此时有机物浓度已经大大超过其耐受有机物的最大限度,因此,有机物对其抑制作用比较大。

1.4耐受有机物的最大限度分析根据上述的试验数据,以进水CODcr浓度为横坐标,以出水CODcr浓度为纵坐标作图,如图4所示。

以出水CODcr浓度等于1000mg/L所对应的进水CODcr浓度作为活性污泥的20h耐受有机物的最大限度。

由图4可知,在活性污泥经固定化后,其20h耐受有机物的最大限度为3600mg/L;在悬浮状态下,活性污泥为2600 mg/L,前者比后者高出1000mg/L,提高了38%。

因此,活性污泥经固定化后,对有机物的承受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主要是因为:固定化载体对有机污染物的扩散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使得微生物表面的实际污染物浓度降低,毒性减少;活性污泥被固定化在微环境中,受外界影响比较小,而且这种微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及代谢活性的改变。

3结论(1)经过不同动力学模型的拟合,以Monod方程修正式描述的底物抑制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为理想。

(2)活性污泥经固定化后基质的最大比生长速率、饱和常数、耐受有机物的最大限度均比固定化前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分别提高了63.6%、78.6%和38%,而抑制常数相当。

定浸出毒性项目和标准值的重要依据。

目前各国将废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毒性危害定义为生态毒性,《巴塞尔公约》、EU-EEA和南非等国家和地区都对生态毒性有定义。

但是缺乏鉴别指标。

由于我国有关废物生态毒性的基础研究尚不够深入,如缺乏生态毒性物质毒理数据和废物污染特征研究,并存在鉴别过程中试验验证的问题,今后应在这一方面开展研究。

我国的对危险废物鉴别的国家法律法规大致有: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年修订),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主席令﹝2003﹞第7号,全国人大2003年8月27日通过,2004年7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发布,于2003年1月1日实施,2012年2月29日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主席令﹝2008﹞第4号,2008年8月29日通过,2009年1月1日起施行;(5)《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公告第54号,2006年3月29日(2006年6月1日实施);(6)《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弃物环境管理的通知》,浙环发﹝2009﹞76号,2009年10月28日;(7)《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08号,2005年5月10日;(8)《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2005﹞27号;(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修订)》,国务院令﹝2011﹞591号;(10)《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1996年6月22日令,1999年10月1日实施;(11)《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199号,2001年12月17日;(12)《道路危险废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9号令,2005年8月1日实施;(13)《关于实施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促进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财政部、建设部、发改价格﹝2003﹞1874号;(14)《关于加强工业危险废物转移管理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大厅,环办﹝2006﹞34号;(15)《关于组织推行工业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制度的通知》,浙环发﹝2007﹞60号;(16)《关于规范危险废物鉴别管理程序的通知》(2013)3号,浙江省环境保护厅;(17)《关于污(废)水处理设施产生污泥危险特性鉴别有关意见的函》(环函﹝2010﹞129号),环境保护局。

2.2鉴别标准、规范文件(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局、国家发改委第1号,2008年8月1日施行;(2)《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年第11号,2006年4月1号;(3)《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范围》(HJ/T298-2007)(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2007)(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5085.6-2007)(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物鉴别(GB5085.5-2007)(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GB5085.4-2007)(8)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9)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GB5085.2-2007)(10)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11)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8)涉及地区:广东省危险废物鉴定、浙江省危险废物鉴定、福建省危险废物鉴定、海南省危险废物鉴定、云南省危险废物鉴定、广西省危险废物鉴定、贵州省危险废物鉴定、新疆省危险废物鉴定、四川省危险废物鉴定、重庆市危险废物鉴定、西藏省危险废物鉴定、湖南省危险废物鉴定、江西省危险废物鉴定、湖北省危险废物鉴定、上海市危险废物鉴定、北京市危险废物鉴定、天津市危险废物鉴定、安徽省危险废物鉴定、江苏省危险废物鉴定、甘肃省危险废物鉴定、宁夏省危险废物鉴定、内蒙古省危险废物鉴定、黑龙江省危险废物鉴定、吉林省危险废物鉴定、辽宁省危险废物鉴定、山东省危险废物鉴定、陕西省危险废物鉴定、山西省危险废物鉴定、河南省危险废物鉴定、河北省危险废物鉴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