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织物碱减量工艺
涤纶异收缩丝针织物碱减量工艺1
图 3 减■ 率与 减■ 温度 的关 系 曲线
一
碱减 量一 8 ℃左 右 热 水 冲 洗 1 ~2 mi O 5 0 n
实验 条 件
Na OH 1 ( wf 5 o )
DTY 丝 染 色性 能 的 差 异 , 合理 地选 择 染 料 和 制 定 适 当 的 染 色 工 艺 条 件 , 布 面 产 生 双 色 使 或异 色 效 应 。 由于 涤 纶 异 收 缩 丝 中含 有 的两 种组 分 , 在结 构和 性 能 上有 较 大 的差 异 , 因此
面 可 以 通 过 其 高 收 缩 性 能 来 实现 织 物 的 “ 膨
促进 剂 的 种 类
电剂 S N。
表 面 活 性 剂 127抗 静 2 ,
体 ” 应 , 使 布面 产 生 、 、 ” 效 或 点 条 皱 的特 殊 外
观; 一 方面又利 用 P 另 OY 丝 和 F DY 丝 或
涤 纶 长 丝 织 物 的 碱 减 量 是 涤 纶 大 分 子 中 酯 键 在 强 碱 的作 用 下 水 解 反 应 的结 果 。 由此 可 见 , O 的 用 量 是 影 响 碱 减 量 Na H 效 果 的 最 主 要 的 因 素 。 图 1我 们可 以 看 出 , 由 在 相 同 的 条 件 下 , 纶 异 收 缩 织 物 的减 量 率 涤
值 提 高 , 利于 污水 处理 。一 般 来说 . 进 剂 不 促
的 用 量 为 0 5 l / 为宜 。另 外 , 面 活 性 剂 .~ g1 表
12 2 7的 促进 作 用要 比抗 静 电剂 S 好 。 N 3 3 温 度 对 减 量 率 的影 响 见 图 3 . 由图 3可 以看 出 . 随着 温度 的 升 高 , 量 减
薄型低弹涤纶织物的碱减量整理
确
,
定 了 对价格 比 较适 中 的
过 多 次的 试 验
,
容 易被 广 大 消费者 接 受 的 涤 纶 低 弹 凡 立丁 产 品 进行 了 染 整加工
,
经
优选 了 工 艺
,
将 该 产 品 推 入 市场
,
,
深 受 大 家的 欢 迎
,
。
该产 品在 染整加工 中
’ ] 一 个 碱 减 量 处 理 的 重 要 环节 t
碱 减 量 加 工 方 式 有 用 季 按 盐促 进剂
虽 然说
,
理 两种
,
而 我们 是 采 用 了 后 一 种
,
用 促进 剂
,
我们 经 过 试 验 发 现
使 用 促 进剂 是 相 当 危 险 的
,
— 因 为季 按盐 促进 剂在 低浓 度 的 烧碱 溶 液 中
, ,
— 烧碱 处 理 可 以 使碱 浓度 降低
3
.
也不 可能一 边反 应
一 边将 生 成物去 掉
,
一
因 此从
随着 生 成 物 的 越 来越 多 这 一个反 应 速 度 也 越来 越 慢 也就是说 实 际 减 量 率 不
二
:
19 2
x
使用 N a O H (
`
o
一
w
f% )
80
其中
:
9 2 为 1 摩 尔的涤 纶 纤维重 量 1
8 0 为2 摩 尔 N
a
O H 的 重量
w
苦
a
从理论 上 计算 使 用 约 4 么 %o
,
f 以 上的 N
,
O H 就 可 以 将涤 纶 完 全 溶 解
涤纶织物碱减量低温染色一浴工艺
涤纶织物碱减量低温染色一浴工艺
李宇超;荆丽丽;王小艳;杜金梅;蒋阳;许长海
【期刊名称】《印染》
【年(卷),期】2022(48)2
【摘要】采用耐碱分散红HA-R、耐碱分散黄HA-G和耐碱分散蓝HA-2R对涤纶织物进行碱减量和低温染色一浴处理,探讨了载体用量、染色温度、NaOH和染料用量对织物染色及减量率的影响,并将一浴工艺与常规工艺染色织物进行对比。
研究发现:110℃碱减量低温染色一浴工艺染得织物的K/S值与130℃先碱减量再染色常规工艺的相当,根据减量率和碱用量的线性关系,调整一浴工艺的碱用量。
相同染料用量下,一浴工艺可达到常规工艺相当的织物K/S值和减量率,且具有同等的染色牢度。
碱减量低温染色一浴工艺无需还原清洗,相较于先碱减量再染色的常规工艺染色温度更低,步骤更少。
【总页数】5页(P24-28)
【作者】李宇超;荆丽丽;王小艳;杜金梅;蒋阳;许长海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蓬莱嘉信染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93.638
【相关文献】
1.涤纶碱减量和染色—浴处理工艺研究
2.涤纶织物碱减量改性工艺及其染色性能
3.涤纶针织物碱减量和染色一浴一步法工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涤纶织物碱减量工艺
涤纶织物碱减量工艺碱减量处理是在高温和较浓的烧碱液中处理涤纶织物的过程涤纶表面被碱刻蚀后,其质量减轻,纤维直径变细,表面形成凹坑,纤维的简切刚度下降,消除了涤纶丝的极光,并增加了织物交织点的空隙,使织物手感柔软、光泽柔和,改善吸湿排汗性,具有蚕丝一般风格,故又称仿真丝绸处理1.碱减量加工原理聚酯高分子物与氢氧化钠间的多相水解反应聚酯纤维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纤维表面聚酯分子链的酯键水解断裂,并不断形成不同聚合度的水解产物,最终形成水溶性的对苯二甲酸钠和乙二醇碱起双重作用:(1)对水解起催化作用;(2)中和水解生成的羧酸2.涤纶碱减量处理后纤维结构的变化水解反应是从非晶区表面大分子链端酯键开始发生的,从纤维表面开始,然后逐渐向里层发展,使纤维表面产生凹凸不平坑穴的挖蚀现象。
对光产生漫反射,织物光泽变得柔和在纱线交叉处吸碱液比较多,导致该处被碱腐蚀严重,使织物的交织阻力下降,组织结构变得松弛,织物刚性变小,产生真丝特有的悬垂感。
3.影响因素处理程度一般用减量率表示碱剂种类和浓度有机碱对酯键水解能力小于无机碱,对纤维强度的破坏却很大无机碱:KOH>NaOH>碳酸钠浓度增大,减量率提高纤维比表面积大,减量率越大(2)碱减量促进剂常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促进碱对涤纶的反应。
促使溶液中OH-转移并富集在纤维表面(3)处理温度的影响温度低于玻璃化温度,反应只能在纤维的最外面当温度高于玻璃化温度后,反应可发生在一定深度的区域随着温度提高,不仅使速率加快,水解反应剧烈,耗碱量相对较高(4)处理时间的影响应在保证一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采用较低温度、较浓碱液和较长时间进行减量处理(5)浴比浴比小,容易产生减量不匀(6)纤维形态及结构的影响氢氧化钠溶液难以渗透到纤维内部,反应主要集中在纤维表面纤维越细,比表面积越大,反应越快有光、圆断面比消光、多叶形等异形纤维断面的纤维更耐碱的作用新合纤比常规纤维快得多,但反应均匀性较差4.碱减量对涤纶性能的影响(1) 织物力学性能强力下降基本与减量率呈线性关系织物的蓬松性、爽挺性、悬垂性、丰满度、柔软度和粗糙度均有增加,尤其是柔软度(2)织物空隙率空隙率提高,改善织物的透气性、吸湿性、手感和光泽(3)纤维染色性能纤维表面形成凹坑,与染液接触面积增加,上染率提高,但视感颜色可能会变浅。
涤纶化纤碱减量工艺流程
涤纶化纤碱减量工艺流程1.首先将涤纶化纤原料加入反应釜中。
First, add the polyester fiber raw material into the reactor.2.加入适量的溶剂和混合剂。
Add 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solvent and mixture.3.将反应釜加热并搅拌均匀。
Heat and stir the reactor evenly.4.在一定温度下,加入助剂进行碱减反应。
Add the additive for alkaline reduction reaction at a certain temperature.5.反应完全后,进行中和处理。
After the reaction is complete, neutralize the treatment.6.进行过滤、干燥,得到碱减后的涤纶化纤料。
Filter and dry to obtain the alkaline-reduced polyester fiber.7.进一步加工成各种化纤制品。
Further processed into various chemical fiber products.8.增加工艺可降低生产成本。
Increasing the process can reduce production costs.9.细化工艺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Refining the process can improve product quality.10.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工艺操作技能。
Ensure that operators have the relevant process operation skills.11.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Regular maintenance of equipment.12.严格控制生产环境,做好防护措施。
Strictly control th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and take protective measures.13.工艺流程应符合环保要求。
超细纤维及涤纶碱减量仿真丝加工技术和原理
减量率 15%
d.优缺点
一般认为绳状染色机适用于一般织物、强捻 丝织物,经轴染色机适用于一般厚重织物,液流 染色机适用于一般织物。
以高温高压液流染色机为例,其优点是操作 简便,加工质量稳定性较好,织物手感较好,缺 点是设备和运转费用大,要防止绳状皱纹,一旦 发生织物缠结,要降温排除故障,会使一车织物 变成次品。
有匹染机、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高温高压喷射溢流 染色机及高温经轴染色机等。
b.工艺流程(溢流染色机加工为例)
缝头→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常压)退浆、碱减量加 工→水洗→升温至130℃染色→脱水、烘干→定形
c.工艺配方举例
NaOH 8g/L 表面活性剂 1631.1g/L 渗透剂1g/L
时间25min 浴比 1:40
定形时间越长,减量率也越小。为此,要使减量 加工有良好的重演性,必须有稳定的热定形条件。 热定形温度的高低对织物强力的影响并不显著, 但过高的热定形温度不利于织物的柔软度。
(五)常用碱减量加工方式
①挂练槽加工 a.设备
挂练槽一般均为长方形,尺寸和容量 视生产品种而定。目前,一般采用不锈钢 制作的练槽,其槽壁光滑,便于清洗,耐 腐蚀,经久耐用。不锈钢练槽由槽身、外 壳、蒸汽管及排水口等组成。为了减轻劳 动强度,目前挂练的操作和织物过桶时都 采用行车。
在碱减量加工中,纤维表面的水解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Na+和OH-向纤维表面扩散;由Na+和OH-引起酯键的加水分解反 应;水解后的低分子的Na盐从纤维表面向溶液扩散而溶解。 其中,第一阶段进行得很迅速。在碱减量加工时,剧烈的搅 动至少有助于促进酯键的加水分解反应。
(四)影响碱减量加工的主要因素
①氢氧化钠用量
经验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涤纶绸的减量率随着促进 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促进剂用量低时,减量率增加的幅度 显著。但随着促进剂用量加大,减量率增加的幅度会逐渐减小; 当用量增到一定值时,减量率就不再增加。其次,促进效果因 促进剂而异。
涤纶机织物的碱减量加工
Alkali De - weighting Process of PET Woven Fabric
文 / 沈志平 贺良震
涤纶具有良好的强度、适中的刚性和较好的可染性, 因此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涤纶强捻织物的仿真丝绸整理 加工和涤纶新合纤的仿麂皮绒产品加工都离不开碱减量。 仿麂皮绒产品的“开纤”和其他涤纶产品轻减量的大量使 用,使研究碱减量加工工艺仍具有现实意义。
用标准酸滴定工作液中有效碱浓度的方法是可行的。
纺织导报 China Textile Leader · 2009 No.1
77
应用技术 染整及纺织化学品|Dyeing & Finishing & Textile Chemicals
稳定了碱的浓度,只要再控制住减量温度和减量时间,就可 有效控制织物减量率。控制织物的减量率也就是控制织物 的手感。练池的底部接有蒸汽管,也可给减量工作液加热。 练池减量的温度一般控制在 60 ~ 70 ℃左右。减量织物生 产的高峰期一般在夏季,夏季减量,既可以避免产生雾气, 有利于安全生产,也可以减缓练池内工作液降温的速度。
连续式减量机一般为平幅减量,特别适合于大批量的 轻薄涤纶强捻机织物。强捻麻纱、强捻花瑶和强捻雪纺织 物都适合连续加工。大批量轻薄织物减量手感的统一性是 连续减量机的加工优势。无论是练池减量、染缸减量,还是 减量机减量,都很难做到大批量轻薄强捻织物减量手感的 统一。减量重,手感要求高,是对大批量强捻轻薄涤纶机缸 减量产品基本要求。液碱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水洗效果 好,是连续减量机主要特点。表 1 比较了 4 种减量设备和 工艺的主要特点。
间歇式减量机是改进的减量缸,1 台减量机相当于 2 台减量缸。位于减量机顶部的液碱回收装置提高了减量残 碱利用率。减量机减量温度高于练池减量温度,可以达到 98 ℃,但仍然低于染缸减量的 125 ℃。由于加工量的提高 和液碱的有效利用,总体减量效率比较高。间歇式减量机 一经出现便受到染厂欢迎。减量温度虽低于染缸减量,却 有利于随时控制织物的手感。 1.4 连续式减量机减量
涤纶碱减量工艺
涤纶碱减量工艺2009-09-28 来源: 印染在线点击次数:135关键字:涤纶碱减量涤纶织物的碱量工艺有间歇式的浸渍法和浸轧汽蒸法及浸轧堆置法。
(一)浸渍法浸渍法在碱减量处理中应用较多,其工艺灵活,设备简单,整理品手感良好,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但碱液的反应效率较低,而且批与批之间质量差异较大。
浸渍法碱减量处理的设备有练桶、绳状染色机、溢流染色机、高温高压染色机和喷射染色机等。
NaOH浓度为15~30g/L,根据设备和减量率而定。
添加0.5~1g/L促进剂,NaOH 浓度可降至15~20g/L。
碱液中必须加入耐碱分散剂1~2g/L,使涤纶的水解产物分散在处理浴中,防止沉积在织物上。
碱液于80~100℃时浸渍处理织物30~60min,然后进行充分水洗、中和。
如90g/m2的涤纶斜纹织物,在高温染缸或喷射染色机上进行碱减量处理,要求减量率为18%,可采用下列碱液组成(g/L):NaOH 15~20分散2促进剂0.5或NaOH 30分散剂2织物在110℃处理20min,然后充分水洗、醋酸中和。
(二)浸轧汽蒸法连续化碱减量工艺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而且减量的均匀性优于浸渍法。
其中以浸轧汽蒸法应用较多,生产效果较好。
浸轧汽蒸法可应用常温常压蒸箱或高温高压蒸箱进行加工。
氢氧化钠在浸轧后的汽蒸中的反应效率较高,接近于100%,因此,所需碱液浓度可根据减量率公式进行计算。
促进剂的效果不明显,需加入耐碱渗透剂,以提高碱液的渗透性。
轧碱需均匀,轧余率宜低,通常在100℃下汽蒸20~30min或120~130℃下汽蒸2~3min,然后充分水洗、中和。
涤纶碱减量的加工原理、目的和工艺
涤纶碱减量的加工原理、目的和工艺以涤纶长丝为原料,经过碱减量处理和其它相应的加工,达到仿真丝的手感、光泽、服用性能等各项指标要求。
涤纶碱减量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主要为聚酯纤维高分子和NaOH间的多相水解反应。
在NaOH水溶液中聚酯纤维表面的大分子链的酯键水解断裂,不断形成不同聚合度的水解产物,最终形成水溶性物质。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常用于作为涤纶碱减量处理的促进剂,以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作为涤纶碱减量促进剂,涤纶分子的碱水解是一种液-固相转移催化反应。
将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热的涤纶碱减量处理浴中,首先,季铵盐表面活性剂迅速吸附在涤纶纤维表面上,降低纤维表面张力;其次,季铵盐分子中的负离子与处理浴中的氢氧根负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反应,浴液中的氢氧根负离子转移并富集在纤维表面,使氢氧根负离子有更多的机会也更轻易进攻涤纶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的羰基中的碳原子,造成涤纶分子断裂,从而完成了水解反应。
涤纶分子由于主链上含有苯环,从而使大分子链旋转困难,分子柔顺性差。
同时苯核与羰基平面几乎平行于纤维轴,使之具有较高的几何规整性,因而分子间作用力强,分子排列紧密,纺丝后取向度和结晶性高,纤维弹性模量高,手感硬,刚性大,悬垂性差。
碱减量是在高温和较浓的烧碱液中处理涤纶织物的过程,涤纶表面被碱刻蚀后,其质量减轻,纤维直径变细,表面形成凹坑,纤维的剪切刚度下降,消除了涤纶丝的极光,并增加了织物交织点的空隙,使得织物手感柔软、光泽柔和,改善了吸湿排汗性,具有蚕丝一般的风格,故碱减量处理也称为仿真丝绸整理。
涤纶碱减量是一复杂的反应过程,主要发生聚酯高分子物与氢氧化钠间的多相水解反应。
聚酯纤维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纤维表面聚酯分子链的酯键水解断裂,并不断形成不同聚合度的水解产物,最终形成水溶性的对苯二甲酸钠和乙二醇。
涤纶碱减量处理后纤维结构的变化。
由于涤纶分子取向度高,分子排列密集,碱对涤纶酯键的可及度较低,从而使酯键水解几率也较低。
技术涤纶织物碱减量工艺制定与控制
技术涤纶织物碱减量工艺制定与控制涤纶或含涤纶织物通过碱减量加工可以提高织物的柔软性和悬垂感,显著提高织物的品质,同时生产出来的仿真丝产品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所以碱减量加工已被广泛应用。
然而不同的织物如何制定合理的工艺,选择合适的碱减量设备,以及怎样防止碱减量加工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不但直接影响到所加工产品的质量,也影响到生产成本。
事实上不同的织物,不同的加工要求,其适宜的碱减量工艺和设备有较大的差异,下面就几方面展开讨论,与同行共同探讨。
01碱减量染整工艺流程对质量的影响与选择织物通过碱减量处理后,涤纶纤维表面产生了腐蚀剥皮,直径变细,手感变柔软,并且减量后导致原经纬纱之间的间隙变大,故而纱线活络度增加,悬垂性明显提高。
织物经过碱减量后其纤度肯定是变细的,但不同的染整工艺流程其经纬纱之间的间隙变化却有着较大的区别,所以同一织物由于采用不同的碱减量染整工艺流程,其最终产品的悬垂性、回弹性和手感有较大的差异。
涤纶及含涤织物碱减量染整工艺流程总体可分二种:A预缩→预定形→碱减量→染色→上柔软定形→(轧光一罐蒸)→检验包装B碱减量→染色→上柔软定形→(轧光一罐蒸)→检验包装从流程上看A流程多了预缩、预定形,在生产过程中预定形前还要多一道脱水和烘干,而预缩、烘干、预定形都要消耗大量的蒸汽、电、水和煤,所以工艺A生产成本比B明显要高,产量也低。
但是从质量上比较,工艺A要明显优于工艺B,因为增加了一道预定形,预定形温度都在200左右,涤纶或含涤织物通过高温定形后,涤纶纤维内超分子结构进行了重排,其织物的尺寸稳定性有了很大提高,在以后的碱减量和染色加工过程中织物内纤维不再发生收缩,从而在碱减量时形成的纤维间的空隙和经纬纱之间的空隙保留较好,而且后定形所需的温度可以明显降低,故通过工艺A加工的织物其手感、悬垂性、弹性可达到最佳状态。
而B流程生产的织物,碱减量时形成的纤维间和经纬纱间的空隙,在染色时会由于纤维的进一步收缩而变小,而且还因为未经预定形,织物的抗皱性差,染色时形成的皱痕比较难以去除,成品定形时就要采用较高的温度才能将织物定平整,故对成品的手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B流程适用于一些对悬垂性要求不高,手感要求比较蓬松的织物,其最大的特点是流程短,成本低,产量高。
减量易造 成油斑
焦油斑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产生原因1.涤纶织物在做完碱减量,酸中和过程中未充分洗净涤纶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缩聚物,在碱减量的过程中,NaOH与涤纶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钠,如果酸中和未充分洗净,布面上有对苯二甲酸钠低聚物的存在,在高温染色时,低聚物与染料结合,反沾污在织物上,造成焦油斑.2.染料的搭配不当,也会造成焦油斑现象☆☆工厂解决办法1.快速升温2.高温排液:一般的分散料在100℃放气。
80℃排液,由于油斑在高温下为游离态,可选择100℃放气,100℃排液,油斑就被排除。
如果选择80℃排液,油斑又回到织物上3. 改选助剂:我司的DL-889有分散、乳化作用,能改善焦油斑的现象,是你选择的理想产品★★所用术语的解释碱减量:织物在碱的水解作用下,重量有所减轻,固称为碱减量碱减量的目的:仿丝绸风格,使织物变得滑爽、透气、手感柔软、有良好的吸湿性能。
碱减量的原理:将涤纶织物放在一定条件下的碱溶液中处理,利用碱对涤纶的水解剥蚀作用,赋予其丝绸的风格起毛的原理及其起毛剂的用法☆☆原理钢丝针布起毛机的起毛原理:织物通过一系包有钢丝针布的起毛辊,由金属针布的针尖挑起织物纬纱中的纤维,钩断后生成绒毛。
5.☆☆用法起毛剂实际上就相当于柔软处理,其处理方式有两种:1. 在缸中,染完色水洗干净后,加入起毛剂,60℃×20分,定型,起毛2. 直接在定型槽中使用,布过定型槽,再到热定型,起毛☆☆涉及问题起毛过程中的滑幼现象:利用差的起毛剂,用量少,达不到效果,增大用量,就造成布面太粘稠,太滑,钢针在抓毛的过程中,就容易滑针(漏针)。
起毛过程中的烧毛现象:在抓毛的过程中,由于摩擦生静电,易引起烧毛,这对涤纶织物尤为严重。
所以起毛剂防静电的效果要好。
染料的基本知识-----摘自《毛织物染整》一、染料的名称和分类染料多为有色的有机化合物,一般能溶于水(分散染料溶解度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使纺织纤维染成鲜艳、坚牢的色泽。
涤纶针织物碱减量和染色一浴一步法工艺
涤纶针织物碱减量和染色一浴一步法工艺发布时间:2021-05-19T15:10:03.22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5期作者:圣光[导读] 摘要:为解决常规涤纶织物染整加工需要碱减量、染色、还原清洗、水洗分步分浴进行所带来的耗时耗能等问题,使用耐碱分散染料,采用“碱减量和染色一浴一步法”工艺对涤纶针织物进行染整加工。
杭州卓达染整有限公司摘要:为解决常规涤纶织物染整加工需要碱减量、染色、还原清洗、水洗分步分浴进行所带来的耗时耗能等问题,使用耐碱分散染料,采用“碱减量和染色一浴一步法”工艺对涤纶针织物进行染整加工。
分别探讨一浴一步法工艺中烧碱质量浓度、温度、时间对涤纶针织物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优工艺:处理温度为130℃,保温时间为50min,烧碱质量浓度为10g/L。
结果表明:使用相同的染料、助剂及烧碱量对涤纶针织物处理,采用一浴一步法工艺得到织物的染色深度值比常规工艺处理得到的织物大,增深10%左右,若要达到相同的颜色,一浴一步法工艺可有效节省染料的用量;采用一浴一步法得到的染色涤纶针织物能达到免还原清洗的效果,染色产品色光稳定,色牢度优异。
关键词:涤纶针织物;耐碱分散染料;涤纶染色;碱减量;一浴一步法;染色性能涤纶特有的结构和分子链的排列方式使得涤纶织物存在吸湿困难、触感差、手感硬等缺点,服用性能不像天然纤维那么优异。
为了使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垂悬性、蓬松度和柔软度以及较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通常需先对涤纶织物进行碱减量处理。
传统的分散染料结构中通常含有—HNCO—、—CN、—OCO—等基团,这些基团会在高温且有碱的条件下水解导致染料性能如色光、上染百分率等的变化。
为了使其获得良好的手感,避免染色后再进行碱减量处理对已经上染到涤纶上的染料分子造成破坏,传统染色方法采用先碱减量再染色的工艺路线。
本文使用高耐碱分散染料进行涤纶织物的染色和碱减量一浴处理。
由于高温条件下析出的涤纶低聚物在碱性染浴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染色结束后织物可不进行还原清洗,染色设备也不必因涤纶低聚物的不断黏附和积累而需要定期停机清洗。
涤纶前处理——精选推荐
涤纶及新合纤织物的前处理(一)涤纶织物的前处理至今,在合成纤维中,涤纶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品种,都占据主导地位。
涤纶纤维强度高、弹性好,其织物挺括、保形性好,且易洗、快干、免烫、不受虫蛀,因此,涤纶产品在市场上一直经久不衰。
在涤纶产品的染整工艺过程中,涤纶前处理包括退浆精练、松弛、起绉、减量、定形等加工工艺,下面分别介绍。
1.退浆精练加工方法及工艺涤纶织造时常用的浆料是聚丙烯酸酯,它是丙烯酸酯共聚体浆料。
由于浆料含有酯基—OOOR,与含有同样基团的涤纶分子在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对涤纶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涤纶本身不含有杂质,只是在合成过程中存在少量(约3%以下)的低聚物,所以不像棉纤维那样需进行强烈的前处理。
作为退浆精练工序,其主要目的是除去纤维制造时加入的油剂和织造时加入的浆料、着色染料及运输和贮存过程中沾污的油迹和尘埃,所以退浆精练任务轻,条件温和,工艺简单。
然面,若涤纶织物退浆不净或不退浆则会导致碱减量液组分不稳定、pH值难以控制、减量效果降低,产生减量不匀、染色不匀或色点、色花等病疵。
所以,必须去尽这些杂质,才能保证后道工序的顺利进行。
退浆剂、精练剂的选用和退浆精练方法的确定是退浆精练工序的关键,需根据织物上浆料的种类选择不同的退浆剂。
常用的退浆剂是氢氧化钠或纯碱,因常用的丙烯酸酯类浆料、无论是可溶性的还是不溶性的,它们均能在碱剂的作用下成为可溶性的丙烯酸酯钠盐而溶解去除。
对PVA或CMC类浆料,则热碱作用可增加浆料的膨化,从而使浆料与纤维之间作用力降低,在机械力的作用下,浆料易脱离纤维;另一方面,碱也能增加浆料的溶解度。
碱还能使部分油剂如脂化油、高级脂肪酸酯等皂化成为水溶性物质而去除。
一般情况下聚酯浆料退浆pH值控制在8,聚丙烯酸酯浆料为8~8.5,聚乙烯醇浆料为6.5~7,而喷水织机织造的织物需用烧碱退浆。
纤维或织物上的油剂、油污及为了上浆和织造高速化而加的乳化石蜡及良好的平滑剂的去除需采用表面活性剂(主要是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通过它们的润湿、渗透、乳化、分散、增溶、洗涤等作用,将油剂和油污从纤维和织物上除去。
涤纶织物浸渍法碱减量流程
涤纶织物浸渍法碱减量流程Polyester fabric is widely used in the textile industry due to its durability, wrinkle resistance, and easy care properties.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alkali reduction in the scouring process for polyester fabric involves a high consumption of chemicals, energy, and water. This not only leads to high production costs but also caus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涤纶织物因其耐磨、耐皱和易护理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
然而,涤纶织物在涤纶织物浸渍法碱减量流程的传统方法中存在着化学品、能源和水资源的高消耗。
这不仅导致生产成本高昂,还造成环境污染。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researchers and textile manufacturers are actively seeking new methods to reduce the alkali consumption in the scouring process for polyester fabric. One approach that has shown promise is the use of enzyme technology to enhance the scouring process. Enzymes are biodegradabl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they can effectively break down the impurities and oils in the polyester fabric, reducing the need for high alkali concentrations.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和纺织制造商正在积极寻求减少涤纶织物浸渍法碱消耗的新方法。
涤纶织物的前处理
涤纶织物的前处理至今,在合成纤维中,涤纶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品种,都占据主导地位。
涤纶纤维强度高、弹性好,其织物挺括、保形性好,且易洗、快干、免烫、不受虫蛀,因此,涤纶产品在市场上一直经久不衰。
在涤纶产品的染整工艺过程中,涤纶前处理包括退浆精练、松弛、起绉、减量、定形等加工工艺,下面分别介绍。
1.退浆精练加工方法及工艺涤纶织造时常用的浆料是聚丙烯酸酯,它是丙烯酸酯共聚体浆料。
由于浆料含有酯基—OOOR,与含有同样基团的涤纶分子在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对涤纶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涤纶本身不含有杂质,只是在合成过程中存在少量(约3%以下)的低聚物,所以不像棉纤维那样需进行强烈的前处理。
作为退浆精练工序,其主要目的是除去纤维制造时加入的油剂和织造时加入的浆料、着色染料及运输和贮存过程中沾污的油迹和尘埃,所以退浆精练任务轻,条件温和,工艺简单。
然面,若涤纶织物退浆不净或不退浆则会导致碱减量液组分不稳定、pH值难以控制、减量效果降低,产生减量不匀、染色不匀或色点、色花等病疵。
所以,必须去尽这些杂质,才能保证后道工序的顺利进行。
退浆剂、精练剂的选用和退浆精练方法的确定是退浆精练工序的关键,需根据织物上浆料的种类选择不同的退浆剂。
常用的退浆剂是氢氧化钠或纯碱,因常用的丙烯酸酯类浆料、无论是可溶性的还是不溶性的,它们均能在碱剂的作用下成为可溶性的丙烯酸酯钠盐而溶解去除。
对PVA或CMC类浆料,则热碱作用可增加浆料的膨化,从而使浆料与纤维之间作用力降低,在机械力的作用下,浆料易脱离纤维;另一方面,碱也能增加浆料的溶解度。
碱还能使部分油剂如脂化油、高级脂肪酸酯等皂化成为水溶性物质而去除。
一般情况下聚酯浆料退浆pH值控制在8,聚丙烯酸酯浆料为8~8.5,聚乙烯醇浆料为6.5~7,而喷水织机织造的织物需用烧碱退浆。
纤维或织物上的油剂、油污及为了上浆和织造高速化而加的乳化石蜡及良好的平滑剂的去除需采用表面活性剂(主要是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通过它们的润湿、渗透、乳化、分散、增溶、洗涤等作用,将油剂和油污从纤维和织物上除去。
改性涤纶碱减量工艺控制【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纺织工程改性涤纶碱减量工艺控制一、前言部分碱减量处理是涤纶仿真丝染整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工序。
通过碱减量处理,涤纶织物可以获得良好的柔软性、真丝所持有的悬垂性、柔和的光泽、一定的透气性,再加上通过必要的后整理工艺,涤纶织物又可以获得一定的亲水性、一定的抗静电性,这样就使得涤纶仿真丝产品在织物风格上类似于真丝产品,在服用性能上逼近于真丝产品[1,2]。
涤纶的化学结构涤纶的基本结构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缩合而成。
由于它是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缩合而成,故也称聚酯纤维,而实际上,聚酯纤维也很多种,涤纶仅是其中一种[3]。
涤纶的化学性质涤纶的化学性质决定于纤维的分子结构,在整个涤纶分子中只有酯键具有一定的化学反应能力,而苯环和亚甲基都非常稳定。
总的说来,涤纶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1)酸对涤纶的作用在涤纶的分子结构中,没有能被酸侵入的基团,本身物理结构又比较紧密,因此对酸的抵抗能力很强。
在弱酸中,即使在高温沸煮的条件下,涤纶也非常稳定,用强酸在低温处理时,涤纶的稳定性也是良好的。
例如在40。
C,用小于30%的硫酸或盐酸的溶液处理,强力没有下降。
但当硫酸溶液浓度高达95%时,即使在室温条件下也足以破坏。
强酸在温和条件下能对涤纶产生膨化作用。
(2)氧化剂和还原剂对涤纶的作用涤纶对各种氧化剂和还原剂均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
常用的氧化剂如亚氯酸钠和过氧化氢对涤纶均元影响。
但必须注意过氧化氢漂白时,一般加有氢氧化钠,往往在高温时对涤纶产生损伤作用。
次氯酸钠对涤纶的影响和作用与pH值有关,当有效氯浓度为59/L,漂白温度为50℃,在pH值为7或11时,即使作用七天七夜也无损。
但pH值下降到5时,涤纶的强力就显著下降,下降幅度可达lO%左右。
还原剂中保险粉(低亚硫酸钠)的饱和溶液对涤纶无损伤。
(3)有机溶剂对涤纶的影响一般有机溶剂(如丙酮,苯、氯仿、三氯乙烯、四氯化碳等)在低温时对涤纶均比较稳定,但是在高温时就比较复杂,有的要收缩,有的要产生显著的溶胀现象。
涤纶织物定量减量新技术
80
X
■60
● 鼍40
20
o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时同.rain
图8时间对碱的利用率的影响 减量工艺条件:同图7。
在涤纶织物的减量过程中,减量率及减量速率与 烧碱的用量、促进剂种类及用量、减量温度、时间及浴 比等因素有关。 4.I不同促进剂及用量对碱减量的影响
不同工艺条件试验结果如图1、2所示。
40 鬟
i 30
■ 鼍20
10
3 实验 3.1主要材料、药品及仪器 3.1.1材料
涤纶织物
3.1.2 药品 NaOH、促进剂SN、促进剂A。
通过试验,结果如图3、4所示:
z5
20
x
并15
袭10
5
0
NaOH用量,g,L
图3 NaOH用量与减量率的关系
万方数据
』丝丝垒堡窒鳖
减量工艺条件:NaOH用量o~60 g/L,裕比1:301 70~95
试验结果如图7、8所示。
2鲞竺坐生
25
鬟。0
0 15
袭,。
5
O
NaOH用量.“ 图4 NaOH用量与减量率的关系 减量工艺条件:NaOH用量o~10%(owf);浴比l:30;促 进剂A用量0 8 g/L;90~l 30℃×30rain.130 nc×40min。
从图1、2可看出,减量率及碱的利用率随着促进 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促进剂用量在较低范围内,减量 率随着用量增加的幅度较大。促进剂用量超过一定量 时,随着用量增加减量率及减量速率增加不大,并趋于 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涤纶织物碱减量处理
是在高温和较浓的烧碱液中处理涤纶织物的过程。
涤纶表面被碱刻蚀后,其质量减轻,纤维直径变细,表面形成凹坑,纤维的简切刚度下降,消除了涤纶丝的极光,并增加了织物交织点的空隙,使织物手感柔软、光泽柔和,改善吸湿排汗性,具有蚕丝一般风格,故又称仿真丝绸处理
1.碱减量加工原理
聚酯高分子物与氢氧化钠间的多相水解反应
聚酯纤维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纤维表面聚酯分子链的酯键水解断裂,并不断形成不同聚合度的水解产物,最终形成水溶性的对苯二甲酸钠和乙二醇
碱起双重作用:(1)对水解起催化作用;(2)中和水解生成的羧酸
2.涤纶碱减量处理后纤维结构的变化
水解反应是从非晶区表面大分子链端酯键开始发生的,从纤维表面开始,然后逐渐向里层发展,使纤维表面产生凹凸不平坑穴的挖蚀现象。
对光产生漫反射,织物光泽变得柔和
在纱线交叉处吸碱液比较多,导致该处被碱腐蚀严重,使织物的交织阻力下降,组织结构变得松弛,织物刚性变小,产生真丝特有的悬垂感。
3.影响因素
处理程度一般用减量率表示
碱剂种类和浓度
有机碱对酯键水解能力小于无机碱,对纤维强度的破坏却很大
无机碱:KOH>NaOH>碳酸钠
浓度增大,减量率提高
纤维比表面积大,减量率越大
(2)碱减量促进剂
常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促进碱对涤纶的反应。
促使溶液中OH-转移并富集在纤维表面
(3)处理温度的影响
温度低于玻璃化温度,反应只能在纤维的最外面
当温度高于玻璃化温度后,反应可发生在一定深度的区域
随着温度提高,不仅使速率加快,水解反应剧烈,耗碱量相对较高
(4)处理时间的影响
应在保证一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采用较低温度、较浓碱液和较长时间进行减量处理(5)浴比
浴比小,容易产生减量不匀
(6)纤维形态及结构的影响
氢氧化钠溶液难以渗透到纤维内部,反应主要集中在纤维表面
纤维越细,比表面积越大,反应越快
有光、圆断面比消光、多叶形等异形纤维断面的纤维更耐碱的作用
新合纤比常规纤维快得多,但反应均匀性较差
4.碱减量对涤纶性能的影响
(1)织物力学性能
强力下降基本与减量率呈线性关系
织物的蓬松性、爽挺性、悬垂性、丰满度、柔软度和粗糙度均有增加,尤其是柔软度(2)织物空隙率
空隙率提高,改善织物的透气性、吸湿性、手感和光泽
(3)纤维染色性能
纤维表面形成凹坑,与染液接触面积增加,上染率提高,但视感颜色可能会变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