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

合集下载

肌电图原理

肌电图原理

肌电图原理肌电图(EMG)是一种用来记录肌肉电活动的生理学检测方法。

肌电图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肌肉和神经系统的疾病,也可以用于评估肌肉功能和监测肌肉活动。

肌电图的原理是基于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电活动,通过电极将肌肉电活动信号转换成图形记录,从而反映肌肉的活动情况。

肌肉的活动是通过神经冲动控制的,当神经冲动到达肌肉时,肌肉细胞内的离子通道会发生改变,导致细胞内外的电位差,从而产生电活动。

这种电活动可以通过肌电图来记录和分析。

肌电图通常包括静息状态下的肌电活动记录和肌肉收缩时的肌电活动记录。

在进行肌电图检测时,首先需要将电极贴在患者的皮肤上,通常是在需要检测的肌肉附近。

电极可以记录肌肉电活动的信号,并将其转换成图形记录。

在静息状态下,肌电图记录的是肌肉的基础电活动,这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肌肉的神经支配情况和肌肉的基础功能状态。

而在肌肉收缩时,肌电图记录的是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电活动,这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肌肉的活动情况、肌肉的协调性和肌肉的力量。

通过分析肌电图记录,医生可以判断肌肉的神经支配情况、肌肉的疾病情况以及肌肉的功能状态。

例如,肌电图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神经根压迫症、肌无力症、肌肉萎缩症等疾病。

此外,肌电图还可以用于评估肌肉损伤的程度、监测肌肉康复训练的效果以及指导康复训练的方案。

总之,肌电图是一种重要的生理学检测方法,通过记录肌肉电活动的信号,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评估肌肉和神经系统的疾病,也可以用于监测肌肉的活动情况和评估肌肉的功能状态。

肌电图的原理是基于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电活动,通过电极将肌肉电活动信号转换成图形记录,从而反映肌肉的活动情况。

通过分析肌电图记录,医生可以判断肌肉的神经支配情况、肌肉的疾病情况以及肌肉的功能状态。

肌电图在临床诊断和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提高肌肉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肌电图报告结果

肌电图报告结果

肌电图报告结果肌电图是一种用于记录肌肉电活动的检测方法。

通过肌电图可以了解肌肉的电活动情况,进而评估肌肉功能和疾病情况。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肌电图报告结果的分析和解读。

第一步:观察报告结果肌电图报告通常包括多个参数,如幅度、频率、时程和波形等。

首先,我们要观察报告中的肌电幅度。

肌电幅度反映了肌肉电活动的强度,通常以微伏(μV)为单位。

观察肌电幅度的变化可以了解肌肉的活动程度和力量。

高幅度可能表明肌肉的活动较强,而低幅度可能表明肌肉的活动较弱。

第二步:分析报告结果接下来,我们可以分析报告中的肌电频率。

肌电频率是指肌肉电活动的重复次数,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

观察肌电频率的变化可以了解肌肉的收缩速度和疲劳情况。

高频率可能表明肌肉的收缩速度快,而低频率可能表明肌肉的疲劳较重。

第三步:解读报告结果最后,我们需要根据观察和分析的结果来解读肌电图报告。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肌电幅度和频率的变化来评估肌肉的功能和疲劳情况。

例如,高幅度和高频率可能表明肌肉功能良好,而低幅度和低频率可能表明肌肉功能较差或处于疲劳状态。

其次,我们还可以根据肌电波形的形状来评估肌肉活动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正常情况下,肌电波形应该呈现规则的、对称的形状,如果波形出现异常或不规则的情况,可能表明肌肉活动存在问题。

总结:肌电图报告结果是评估肌肉功能和疾病情况的重要依据。

通过观察、分析和解读报告中的幅度、频率和波形等参数,我们可以了解肌肉的电活动情况,评估肌肉的活动程度、力量、收缩速度和疲劳情况。

在临床应用中,肌电图报告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肌肉功能是否正常,进而指导治疗和康复计划的制定。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肌电图报告结果分析和解读应由专业人士进行。

肌电图的工作原理

肌电图的工作原理

肌电图的工作原理
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是一种测量肌肉电活动的方法,可以记录到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电信号。

其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电信号的产生:当肌肉收缩时,肌肉中的神经元会通过神经冲动传递电信号,刺激肌纤维收缩。

这些电信号可以在肌肉表面产生微弱的电流。

2. 电极的放置:将电极放置在测量区域的肌肉表面。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电极包括表面电极和穿刺电极。

表面电极是通过粘贴在皮肤表面,可以捕捉到较浅层的肌电信号。

穿刺电极则需要将电极穿刺进入肌肉内部,可以记录到更深层次的肌电信号。

3. 信号放大和滤波:由于肌电信号非常微弱,需要经过放大器进行放大处理。

同时,由于肌电信号可能受到其他干扰信号的影响,如心电信号和肌肉活动产生的噪音等,需要进行滤波处理,以保留有效的肌电信号。

4. 信号采集和分析:经过放大和滤波处理后,肌电信号可以被采集到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中。

通过对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幅值、频率和时域等参数的计算,可以得到有关肌肉活动的详细信息。

总之,肌电图通过测量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微弱电信号,并经过放大、滤波和分析等处理步骤,实现了对肌肉活动的监测和分析。

这种技术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
用,用于诊断神经肌肉疾病、评估肌肉功能和运动控制等。

肌电图

肌电图

4、颈椎病、胸腰椎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肿物 压迫等)导致的神经损害。 5、重复电刺激: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主要见 于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症、婴儿肌无力等疾 病。 6、各种肌肉疾病的诊断:如肌营养不良、多发性 肌炎、周期性瘫痪等 7、对脊髓和大脑的病变亦有辅助诊断价值。
–谢谢!
肌电图的检查适应症:
1、各种原因引起周围神经疾病,出现手足无力、 麻木、疼痛及其它感觉异常,尤其是双侧对称 性出现者。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格林-巴利 综合症及腕管、肘管综合症等。 2、各种外伤导致的神经损伤,判断神经损伤的 程度,以及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3、面神经瘫痪的诊断以及判断可能恢复的快慢, 是否会留下后遗症,及时指导治疗。协助诊断 其它脑神经疾病如三叉神经痛等。
肌电图检查仪的图片-EMG
肌电图的发展史 肌电图
肌电图(EMG)目前尚是一种新的诊断技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源于欧美,九十年代引进国 内,陆续在北京、上海等大医院开展。肌电图检 查的原理是它将神经肌肉兴奋时发生的生物电变 化引导出,加以放大和记录,根据电位变化的波 形、振幅、传导速度等数据,分析判断神经、肌 肉系统处于何种状态,从而有助于神经系统疾病 和肌肉疾病诊断的检查方法。
肌电图检查的内容
检查的内容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 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测定参数包括 MCV、末端潜伏期(DML)、运动神经动作电位波 幅、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 我院于2011年底引进ZET-100型数字心脑肌 电图诊断仪,填补了周边医院没有此项设备的空 白,该机型功能强大,性能可靠,目前已经开展 肌电图检查数月来,为临床提供了不少的诊断依 据。
肌电图检查的临床适应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如皋市新姚医院 陈 娟 2012-2

肌电图

肌电图

肌电图(EMG)基础附属医院神经科电生理第一部分概况一、概述(一)EMG的概念EMG是研究肌肉静息电位和随意收缩及周围神经受刺激时各种电特性的一门科学。

狭义EMG:指同心圆针极肌电图,既常规肌电图。

广义EMG:1、神经传导速(NCV: MNCV、SNCV)2、重频电刺激(RNA)3、反射(瞬目反射\皮肤交感反SSR)4、单纤维肌电图(FEMG)5、巨肌电图、6、运动单位计数。

7、扫描肌电图(二)国外动态表面肌电图及临床应用优点:无创无痛没有感染的危险。

缺点:是不能记录单个MUAP1、运动肌电图学(1)步态研究(2)人体工程(3)康复研究(4)运动医学2、多导肌电图(1)评价肌肉的传导速度(2)终板区定位,为活检提供依据。

3、疲劳研究(三)EMG在临床上的应用EMG是神经系统检查的延伸。

是组织化学、生物化学及基因技术等检测不能取代的临床手段。

(四)EMG适应症:前角细胞以下包括前角细胞病变二、EMG的检测的临床意义1、常规EMG:反映部分运动单位的大小形态等变化。

鉴别神经源和肌源性损害。

排除神经肌肉接头病运动单位的概念:指由一个前角细胞及其轴突所支配的纤维,是肌肉收缩的最小单位。

MU的大小:N和M的比例是不同的Eg : 眼肌1:3 腓肠肌1:1934它与肌肉的活动精细程度有关2、神经传导速度和F波的测定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的功能诊断和鉴别髓鞘或轴索的损害F波反映近端运动神经功能与EMG结合具有定位诊断价值3、RNS了解神经肌肉接头功能鉴别诊断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病变是诊断肌无力(MG)、副肿瘤综合征(LES)的特异性手段4、FEMG主要了解神经肌肉接头(NMJ)的传导功能可鉴别神经源或肌源性损害了解运动单位(MUAP)内纤维的分布。

记录范围的直径为此300微米。

了解神经再生情况。

5、各种反射瞬目反射:三叉神经——面神经通道皮肤交感反射(SSR)第二部分常规EMGEMG检查原则、适应症和注意事项1、熟悉解剖知识及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2、掌握适应症:前角细胞以下病变3、了解禁忌症:出血倾向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3000 、乙肝,HIV阳性用一次性针电极。

肌电图诊断课件

肌电图诊断课件

1
肌电图-EMG
肌电图诊断
2
肌电图-EMG
基本方法步骤:needle 针电极插入肌肉 insert
观察插针时电活动 insertional activity
肌肉放松时电活动 activity in relaxed muscle
随意收缩时电活动 activity in contracting muscle
minimal/no act.缩短:引出的电位少或无--失 神经较久甚至已纤维化的肌肉
肌电图诊断
11
异常肌电图ຫໍສະໝຸດ 肌肉放松时 电静息消失,出现自发电活动 spontaneous activity 常见异常电位有
纤颤电位 fibrillation potential 正尖波positive sharp wave (PSW) 束颤电位fasciculation potential
肌源性异常myopathy : 静息时少量纤颤 轻用力时,波幅低 最大用力时,过分干扰型
肌电图诊断
18
神经电图诊断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运动神经 MCV 感觉神经 SCV 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
鉴别肌源性myopathy或神经源性 neuropathy 脱髓鞘/轴索损伤
肌电图诊断
19
神经电图诊断
反射检查
正尖波 positive sharp wave 一个正相电位,宽度大于10ms,幅度大 于100-200uV。 神经损伤初期纤颤电位增多,后期正尖波 增多。
肌电图诊断
14
异常肌电图
束颤电位fasciculation potential
自发的完整的运动单位电位,肌肉处于 受激状态。形态与正常相似为良性束颤, 形态参数异常即为恶性束颤,表示运动单

肌电图

肌电图
2、群多相电位:时限较长,可达20~30ms。 多见于陈旧性神经损伤、脊髓前角细胞疾 病。
多相电位
单纯相、混合相、干扰相
重收缩时肌电图

重收缩时肌电图波形的异常改变是运动单位电 位数量和放电频率的改变。 1、完全无运动单位电位:大力收缩时,不出 现任何运动单位电位,表示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见于严重的神经肌肉疾患、神经失用及癔症性 瘫痪。 2、运动单位电位数量减少:表现为单纯相或 少量运动单位电位出现。 3、病理干扰相:见于肌病患者。严重受累肌 肉。可无病理干扰相。

异常插入电位
(1)插入电位延长是肌肉去神经支配后肌膜 兴奋行异常增高的结果。出现强直样电位 与肌强直电位为插入电位延长改变。见于 神经源性疾病,也可见于多发性肌炎、皮 肌炎。 (2) 插入电位减弱消失,见于肌纤维严重萎 缩,被结缔组织或脂肪组织所替代。
强直样电位与肌强直电位


1、强直样电位:针极插入后继发的一系列 高频电位。特点:突然出现,突然消失, 波幅和频率通常没有变化,扬声器上可听 到“咕咕” 样蛙鸣声。 2、肌强直电位:插入电位延长的一种特殊 形式,特点:波幅和频率递增递减,扬声 器上可听到俯冲轰炸机样特殊音响。
神经传导速度检测


3、时程(D):从电位开始到回到基线的 时间,以毫秒表示。反映神经纤维兴奋的 同步性。D延长,提示神经纤维脱髓鞘传导 扩散可能性。 4、传导速度:单位时间内冲动传导的距离 (m/s),综合反映神经传导状态。
神经传导速度检测

1、运动神经传导(MNCV)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s)=近端、远端刺激 点间的距离(mm)/两点间潜伏期差(ms)
2、感觉神经传导(SNCV)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s)=刺激与记录点的 距离(mm)/潜伏期(ms)

肌电图原理

肌电图原理

肌电图原理肌电图(EMG)是一种用于记录肌肉电活动的生理学技术。

肌电图原理是基于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生物电信号,通过电极捕捉和放大这些信号,最终转化为肌电图图形。

肌电图可以反映肌肉的神经控制情况,对于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肌电图的原理基础是肌肉电活动。

当神经冲动到达肌肉纤维时,会引起肌肉纤维的收缩,同时也会产生微弱的生物电信号。

这些生物电信号可以通过肌电图仪器采集到,并转化为肌电图形。

肌电图形可以分为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两种。

静息电位是指肌肉在静息状态下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它主要反映了肌肉的基础电活动水平。

而动作电位则是指肌肉在收缩或放松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它主要反映了肌肉的神经控制情况和肌肉活动的强度和频率。

肌电图的原理还涉及到肌电图仪器的工作原理。

肌电图仪器通常由电极、放大器和记录仪组成。

电极用于捕捉肌肉产生的生物电信号,放大器用于放大这些信号,记录仪用于将信号转化为肌电图形。

通过这些仪器的协同工作,可以准确地记录肌肉的电活动情况。

肌电图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

在临床诊断中,肌电图可以用于评估肌无力、神经损伤、肌肉病变等疾病的情况,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科学研究中,肌电图可以用于研究肌肉的生理和病理情况,探索肌肉活动的机制和规律。

总的来说,肌电图原理是基于肌肉电活动的生物电信号,通过肌电图仪器的工作原理,将这些信号转化为肌电图形。

肌电图在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对于了解肌肉的神经控制情况和活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肌电图原理,进一步认识肌肉电活动的重要性。

肌电图的原理及应用

肌电图的原理及应用

肌电图的原理及应用1. 什么是肌电图肌电图(Electromyogram,简称EMG)是记录肌肉电活动的一种检查方法。

它通过采集肌肉收缩产生的电信号,并将其转化成可视化的波形。

肌电图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肌肉功能异常以及相关的神经疾病。

2. 肌电图的原理肌电图的原理基于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电生理活动。

肌肉收缩时,肌纤维中的神经冲动会引发肌纤维的膜电位变化,即产生肌电信号。

这些肌电信号通过电极采集并放大,最后转换成肌电图。

2.1 肌电信号的采集肌电信号的采集需要使用肌电电极,通常分为表面电极和插入电极两种。

表面电极通过贴在皮肤上收集肌电信号,适用于浅表肌肉的检测;插入电极则需要插入到肌肉组织内部,适用于深层肌肉的检测。

2.2 肌电信号的放大采集到的肌电信号通常非常微弱,需要经过放大才能被准确地记录和分析。

放大器可以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成适合于测量和分析的幅度。

2.3 肌电信号的转换放大后的肌电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以数字形式存储在计算机或数据记录仪中。

这样,肌电图就可以通过软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3. 肌电图的应用肌电图在医学和生理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3.1 临床医学肌电图在临床医学中用于评估肌肉功能和神经疾病的诊断。

例如,对于患有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症和帕金森病等疾病的患者,肌电图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和疾病的进展。

3.2 运动科学肌电图被广泛应用于运动科学领域。

通过对运动过程中肌肉活动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肌肉的疲劳程度、运动姿势的正确性以及改进运动技术的方法。

3.3 生物反馈治疗肌电图还可以应用于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通过监测和反馈肌肉活动,帮助患者学会控制肌肉的紧张程度和放松技巧。

这种治疗方法常用于减缓焦虑、缓解头痛和治疗运动障碍等领域。

3.4 运动康复肌电图在运动康复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监测受伤运动员康复过程中的肌肉活动情况,可以评估康复进展并设计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肌电图检测的原理

肌电图检测的原理

肌电图检测的原理
肌电图检测是通过测量人体肌肉电活动产生的电信号来评估肌肉的功能和活动情况的一种方法。

肌电信号是由肌肉收缩或放松引起的微弱电流产生的。

肌电图检测主要通过电极与人体肌肉连接,将肌肉电信号放大后转换成可视化的波形图或数字信号以进行分析。

具体而言,肌电图检测的原理如下:
1. 电极安装:通常,至少需要两个电极贴在皮肤上,其中一个称为活动电极,贴在目标肌肉上;另一个称为参考电极,贴在离目标肌肉较远的位置,作为基准。

2. 数据采集:活动电极和参考电极采集到的微弱电流信号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被转换为能够进行数字处理的信号。

3. 信号处理:经过放大的电信号可能包含来自其他干扰源的噪音,需要进行滤波处理,滤除非肌肉活动产生的噪声。

4. 数据分析:经过滤波处理的肌电信号数据可以用于分析肌肉的活动情况,如肌肉收缩的时刻、强度和持续时间等。

肌电图检测可以应用于多种领域,如临床医学、人体运动学研究、康复训练等,用于评估肌肉功能和肌肉活动的相关参数,提供有关肌肉活动的重要信息。

肌电图报告单正常值

肌电图报告单正常值

肌电图报告单正常值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是一种用于测量肌肉电活动的检查方法,通过记录肌肉的电活动来评估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肌电图报告单是医生根据患者接受肌电图检查后所做出的结果报告,其中包括了肌电图波形图和相关参数的分析,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判断肌肉和神经系统是否存在异常。

在进行肌电图检查时,医生会将肌电图电极置于患者的肌肉上,通过记录肌肉在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的电活动情况,来评估肌肉的功能状态。

在肌电图报告单中,通常包括了多个参数的分析,例如肌电图波形、肌电图幅度、肌电图频率、肌电图时程等。

正常情况下,肌电图波形应该呈现出稳定、规则的特征,肌电图幅度和频率应该在正常范围内,肌电图时程也应该符合正常的生理规律。

下面是肌电图报告单中一些常见参数的正常范围值:1. 肌电图波形,正常情况下,肌电图波形应该呈现出稳定、规则的特征,没有异常波形出现。

2. 肌电图幅度,肌电图幅度是指肌肉电活动的振幅,正常情况下,肌电图幅度应该在一定范围内,不应该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3. 肌电图频率,肌电图频率是指肌肉电活动的频率,正常情况下,肌电图频率应该在一定范围内,不应该出现过快或过慢的情况。

4. 肌电图时程,肌电图时程是指肌肉电活动的时程特征,正常情况下,肌电图时程应该符合正常的生理规律,不应该出现异常情况。

在肌电图报告单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肌电图波形图和相关参数的分析,来判断肌肉和神经系统是否存在异常。

如果肌电图报告单中的参数都在正常范围内,那么说明患者的肌肉和神经系统功能正常;如果肌电图报告单中的参数出现异常,那么可能意味着肌肉或神经系统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总之,肌电图报告单中的参数分析对于评估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肌电图报告单中参数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异常情况,为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因此,及时进行肌电图检查,并认真对待肌电图报告单中的参数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肌电图.

肌电图.

30
肌 电 图 在 神 经 内 科 疾 病 中 的 电 生 理 表 现
脊髓前角细胞疾病
神经根及神经丛病变
周围神经病
肌源性疾病
一、脊髓前角细胞疾病
1、肌电图(EMG):神经源性损害+束
颤电位
2、神经传导速度(NCV)
运动:MCV稍减慢或正常
感觉:SCV正常
二:神经根损伤
1、肌电图(EMG):神经源性损害,根据受累肌
五、肌源性疾病
1、EMG:肌源性损害和或病理性干 扰相 2、NCV:正常
注:如果合并神经炎时,MCV和或SCV减慢。
举例说明
脊髓节段 拇短展肌 小指展肌 第一骨间肌 尺侧屈腕肌 伸指总肌 C8-T1 C8-T1 C8-T1 C7-T1 C6-8
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尺神经 尺神经 桡神经
第三节
正常F波
异常F波
出现率为50% GBS病人早期
29
H反射的测定
H反射:电刺激胫后神经直接引起其支配腓肠肌的诱发电位成 为M波(直接刺激运动神经纤维的反应),此后经过一段潜 伏期又出现第二个诱发电位称H 波。其名称来自发现人 HOFFMAN,故也称HOFFMAN反射。 观察指标;H反射的潜伏期,波幅和波形等。 异常判断标准:(1)H反射潜伏期延长;(2)两侧波幅差异>60%; (3)H反射未引出。 腓肠肌H反射主要反映S1的传入和传出的神经功能
运动神经:上肢>52 m/s,下肢>42 m/s 。
感觉神经:上肢>54 m/s ,下肢>45 m/s 。
INCHING
• INCHING:分别在神经干上进行多点刺激 (微移技术/inching技术),以确定神经损 伤部位和节段

肌电图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肌电图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肌电图的原理及临床应用一、肌电图的原理肌电图(EMG)是一种用于记录肌肉电活动的生物电信号。

它通过电极将肌肉的电活动转化为电流信号,并将这些信号放大、滤波以便进行分析和记录。

1. 肌肉电活动产生的原理肌肉的收缩是由神经冲动引起的。

当神经冲动到达肌肉纤维时,会引发肌肉膜的电活动。

这种电活动可以通过肌电图来测量和记录。

2. 肌电图的测量方法肌电图的测量通常使用一对电极来记录肌肉的电活动。

其中,一个电极被放置在检测区域的上方,被称为采集电极;另一个电极则放置在离检测区域较远的地方,被称为参考电极。

通过测量采集电极与参考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可以获得肌肉电活动的信号。

3. 肌电图的特征参数肌电图信号可通过多种特征参数进行描述和分析。

其中常见的特征参数包括:- 平均振幅(MA):肌电图信号的均值,反映了肌肉收缩的强度。

- 零交叉数(ZC):一段时间内信号穿过零电平的次数。

用于分析信号的频率成分。

- 频率(F):信号由低到高变化的速度。

- 幅度(A):信号的振幅大小,反映了信号的强度。

二、肌电图的临床应用肌电图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

下面列举了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1. 诊断神经肌肉疾病通过分析肌电图信号的特征参数,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神经肌肉疾病。

例如,肌电图可以用于诊断肌无力、神经根病变、神经损伤等疾病。

通过分析肌电图的特征参数,可以确定神经传导是否正常以及肌肉功能是否受损。

2. 评估肌肉功能及康复训练肌电图可用于评估患者的肌肉功能以及进行康复训练的指导。

通过测量肌电图信号的特征参数,可以判断肌肉的强度和协调性。

这对于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设计个体化康复训练方案非常有帮助。

3. 研究运动控制和生物力学肌电图对于研究运动控制和生物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肌电图信号,可以了解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激活模式和协调性。

这对于研究人体运动机制、改善运动技能等方面非常有价值。

4. 评估肌肉疲劳和调节肌电图可用于评估肌肉疲劳程度以及锻炼过程中的肌肉调节能力。

肌电图小讲座课件

肌电图小讲座课件

第二部分 神经传导速度(NCV)
一. NCV测定 1. MCV:波幅称为
复合肌肉动作电 位(CMAPs)
CMAP波幅
2. SCV:波幅称为 感觉神经动作电 位(SNAPs)
3. 异常NCV的特点
NCV:髓鞘损害 波幅:轴索损害
4. 临床意义
诊断周围神经病 鉴别髓鞘或轴索损害 了解病变的程度
一.低频RNS正常值计算及临床意义
刺激频率: 5c/s 计算:第4,5波比第1波下降
的百分比 正常值:↓<58%或10%
以内意义 异常:波幅递减>10%~15% 意义:诊断后膜病变—MG
1. 神经源性损害 自发电位(进行性失神经或病变早期) MAUP 时 限 增 宽 、 波 幅 升 高 和 多 相 波 百
分比增高 大力收缩单纯相(运动单位丢失)
2. 肌源性损害 自发电位(肌炎活动的标志) MAUP 时 限 短 、 波 幅 降 低 和 多 相 波 百 分
比增高 大力收缩病理干扰相
第一部分 肌电图(EMG) 第二部分 神经传导速度(NCV) 第三部分 重复神经电刺激(RNS)
第一部分 肌电图(EMG)
一、基本概念 记录肌肉安静和随意收缩状态下及周围神 经受刺激时各种电生理特性的一门技术。 狭义EMG:仅指针极肌电图,即用特殊的针
插入肌肉,收集肌肉的电活动。
广义EMG:神经传导速度、重复神经电 刺激、运动电位计数、单纤维肌电图等
1. 肌肉安静状态下:自发电位(终板电位 和终板噪音)
2. 肌肉轻度自主收缩:MUAP 3. 肌肉大力收缩:募集电位
五. 异常EMG所见
1. 异常自发电位 纤颤电位: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 正锐波:同纤颤电位 束颤:神经源性损害 复合重复放电(CRD) 复合重复放电:见于

肌电图的测试与分析

肌电图的测试与分析

3.1 肌电变化与肌肉疲劳的关系
3.1. 2 肌肉工作过程中肌电的频谱变化
②、运动单位同步活动假说 此假说认为当肌肉工作至疲劳时运动 单位的同步活动加强,由于运动单位的同 步放电,造成平均功率频率中心频率降低。
3.1 肌电变化与肌肉疲劳的关系 3.1. 2 肌肉工作过程中肌电的频谱变化
③ 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减慢假说 此假说认为肌肉收缩时血流受阻,所产
细胞内记录的动作电位为单相负波,波幅为 100-120mv持续时间较长;细胞外记录的动作电位为 双相波,波幅为1.8mv,明显低于细胞内记录。
2.表面电极测试方法 一般的表面电极是由两片Ag-
AgCL金属片组成的。测试时一般 将电极置于肌腹处或肌肉运动点 处,。将电极沿肌纤维的走行方向 平行放置,两电极间隔2-3厘米, 进行双极引导。
柯菲因(Chaffin)等人发现当肌肉用40%最大肌力 (MVC)以下强度收缩时,肌力与肌电呈线性关系。 60%MVC以上强度时,肌力与肌电也呈线性关系。但此 时的直线斜率较大。而肌力在40-60%MVC时,肌力与 肌电之间的线性关系往往就不存在了。这可能因为, 在40%MVC以下强度时,肌电的变化反应慢肌运动单位 的电活动。60%MVC以上的强度时,肌电的变化反应快 肌运动单位的电活动。40-60%MVC之间的强度,可能 两种运动单位都参与活动,固肌力与肌电之间的线性 关系就不存在了。
4.2. 2 肌肉工作过程中肌电的频谱变化
4.2 肌电变化与肌肉疲劳的关系
4.2. 2 肌肉工作过程中肌电的频谱变化
4.2 肌电变化与肌肉疲劳的关系
4.2. 2 肌肉工作过程中肌电的频谱变化
3.1 肌电变化与肌肉疲劳的关系 3.1. 2 肌肉工作过程中肌电的频谱变 化 Viitasalo(1978)发现,用30%MVC、50%MVC和 70%MVC强度令股四头肌进行疲劳性等长收缩时, 平均功率频率(MPF)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而降 低,并且负荷越大降低越明显。

肌电图

肌电图

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肌电图检查主讲教师:狭义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 EMG)指同心圆针电极插入肌肉后,记录的肌肉安静状态下和不同程度收缩状态下的电活动。

广义EMG指记录肌肉在安静状态、随意收缩及周围神经受刺激时各种电生理特性的技术,包括神经传导速度、重复神经电刺激、单纤维肌电图及巨肌电图等。

常规EMG检查的适应证为脊髓前角细胞及其以下的病变。

一、EMG检测步骤及正常所见(一) 肌肉静息状态:包括插入电位和自发电位。

插入电位指针电极插入时引起的电活动,正常人变异较大;自发电位指终板噪音和终板电位,后者波幅较高,通常伴有疼痛,动针后疼痛消失。

(二) 肌肉小力自主收缩状态:测定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s)的时限、波幅、波形及多相波百分比,不同肌肉有其不同的正常值范围。

(三) 肌肉大力收缩状态:观察募集现象,指肌肉在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的多少及其发放频率的快慢。

肌肉在轻收缩时只有阈值较低的I 型纤维运动单位发放,其频率为5~15Hz;在大力收缩时,原来已经发放的运动单位频率加快,同时阈值高的II型纤维参与发放,肌电图上呈密集的相互重叠的难以分辨基线的许多运动单位电位,即为干扰相。

二、异常EMG所见及其意义(一) 插入电位的改变:插入电位减少或消失见于严重的肌肉萎缩、肌肉纤维化和脂肪组织浸润以及肌纤维兴奋性降低等;插入电位增多或延长见于神经原性和肌原性损害。

(二) 异常自发电位:1、纤颤电位:是由于失神经支配肌纤维运动终板对血中乙酰胆碱的敏感性升高引起的去极化,或失神经支配的肌纤维静息电位降低所致的自动去极化产生的动作电位;其波形多为双相,起始为正相,时限1~5ms,波幅一般为20~200uV,见于神经原性损害和肌原性损害;2、正锐波:其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同纤颤电位;波形特点为双相,起始为一正相,之后为一时限较宽、波幅较低的负向波,形状似“V”字形,时限为l0~100ms;3、束颤电位:指一个或部分运动单位支配的肌纤维自发放电,见于神经原性损害。

肌电图检测

肌电图检测

运动单位范围平均为5-10mm,其中下 肢肌肉的运动单位所占的区域最大。一 个运动单位支配的肌纤维量,少者如眼 外肌5-10条,多者如腓肠肌近2000条。 另外每一肌肉含运动单位数量不同,大 者达千个。凡精细运动的肌肉其运动单 位小,而较大力量的肌肉运动单位大。
肌电位发生原理
静息电位:正常肌纤维在静止状态下无电活 动,但由于肌细胞内外存在电位差,膜内为 负,膜外为正,该电位差称静息电位,主要 是由于细胞内钾离子外流所致。
混合相:中度用力时,参与收缩的MU数 量和频率增多,有些区域电位密集不能 分出单个电位,有些区域则可。
干扰相:最大用力时,MUP重叠,无法 分出单个电位,正常人为干扰相。
异常肌电图
一. 针插入和肌肉放松时 1. 插入电位延长:当针极插入或移动停止后,
电位并不立即消失称插入电位延长,为肌纤 维兴奋性增高所致。插入电位可有纤颤、正 相电位和正常MUP。常见于神经源性或肌肉 本身病变。
异常分析:观察潜伏期、中枢运动传导 时 间 ( CMCT)、 波 幅 、 波 形 、 刺 激 阈 值等。运动传导通路的病变可影响MEP, 主要表现为潜伏期和CMCT延长;波幅 减低;波形多相和刺激阈值增高。
临床应用
1. MS:确诊者异常率85%,主要为潜 伏期和CMCT延长,MEP可发现亚临床 病变。
2. 波形改变:多相波增多(>20%)提示异 常。
短棘多相电位:时限短(<3ms),波幅
低(<500uv),位相5-10相,见于肌源 性损害或神经再生。
群 多 相 电 位 : 时 限 > 3 ms, 波 幅 2 0 0 0 -
3000uv,位相<10相,见于前角细胞和陈 旧性神经根损害。
三. 大力收缩时

肌电图

肌电图

肌电图操作规范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 EMG)是记录肌肉静息、随意收缩及周围神经受刺激时电活动的电生理诊断技术。

狭义EMG通常指常规EMG或同心针EMG,记录肌肉静息和随意收缩的各种电活动特性。

广义EMG指记录神经和肌肉病变的各种电生理诊断检查,包括常规EMG、神经传导速度(never conduction velocity, NCV)、重复神经电刺激(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 RNS)、F波、H反射、瞬目反射、单纤维肌电图(single fiber electromyography, SFEMG)、运动单位计数、巨肌电图等。

以下主要介绍比较常用的EMG操作规范。

【适应证】1.前角细胞及其以下(包括前角细胞、神经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肌肉内注射肉毒毒素的有效部位选择(部分病人)。

3.肌肉活检合适部位的选择。

【禁忌证】1.血液系统疾病:有出血倾向、血友病及血小板<3万/mm3者;2.乙型肝炎患者,或使用一次性针电极;3.爱滋病患者或HIV(+)者,或使用一次性针电极;4.CJD患者,或使用一次性针电极。

【EMG检查的临床意义】1.可发现临床下病灶或易被忽略的病变,例如运动神经元病的早期诊断;肥胖儿童深部肌肉萎缩的检测等。

2.神经源性损害、肌源性损害及神经肌肉接头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神经病变节段的定位诊断,如H-反射异常提示S1神经根病变;肱二头和三角肌神经源性损害提示C5,6神经根受累。

4.了解病变的程度和病变的分布。

【EMG检查注意事项】1.检查者应熟悉神经解剖知识;2.检测前应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3.检查前向病人解释,获得病人的合作:(1)检测过程中保持肢体放松状态,尽量避免精神紧张;(2)检测过程中随着电刺激量的增加会有不适的感觉,MCV等测定(刺激运动神经)时会有肌肉收缩的动作。

肌电图怎么检查

肌电图怎么检查

肌电图怎么检查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简称EMG)是一种用于检测肌肉电活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本文将介绍肌电图的检查原理、检查步骤、应用领域以及注意事项。

一、肌电图检查原理肌电图检查利用电极记录肌肉产生的电信号,进而评估肌肉活动的功能状态。

正常情况下,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电信号通过电极传导到肌电图仪器上,并被转换为曲线图形展示。

肌电图曲线反映了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变化,通过分析这些变化可以判断肌肉的功能状态及存在的异常问题。

二、肌电图检查步骤1. 患者准备:在进行肌电图检查前,患者需要穿着舒适的衣物,并保证肌肉完好无损,不受任何影响。

2. 仪器连接:将肌电图电极粘贴在检测部位的肌肉上,确保电极与肌肉充分接触且粘贴牢固。

3. 信号录制:启动肌电图仪器,开始录制肌肉的电信号。

在检测过程中,患者需保持放松,遵循医生或技术人员的指示,如进行特定肌肉的收缩动作。

4. 数据分析:通过肌电图仪器的软件系统对录制的数据进行分析,生成肌电图曲线。

医生或技术人员根据曲线的形态、波幅、时程等指标进行初步判断。

三、肌电图检查应用领域1. 神经肌肉疾病诊断:肌电图检查可用于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性肌肉疾病,如周围神经病变、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

通过观察曲线变化,可以评估神经传导速度、肌肉反应等指标,辅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 运动损伤康复评估:肌电图检查可帮助评估运动损伤的康复过程,判断肌肉功能恢复情况。

通过监测肌肉活动的变化,对康复计划进行调整和指导,促进康复效果的提升。

3. 运动员体能评估:肌电图检查可对运动员的肌肉活动进行客观评估,了解肌肉活动的稳定性、力量和耐力等指标。

这对训练调整和提升运动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四、肌电图检查注意事项1. 遵医嘱:检查前需提前咨询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并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检查。

2. 放松状态:进行肌电图检查时,患者需保持放松状态,按医生或技术人员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肌肉动作。

3. 不适反应:在检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肌肉抽搐、疼痛等不适反应,患者需及时告知医生或技术人员。

肌电图演示ppt课件

肌电图演示ppt课件
鉴别神经源性与肌源性损害
肌电图能够检测肌肉的神经冲动传导和肌肉的收缩反应,有助于鉴别神经源性与 肌源性损害,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肌电图在肌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诊断肌肉疾病
肌电图可以检测肌肉的神经冲动传导 和肌肉的收缩反应,有助于诊断肌肉 疾病如肌炎、肌无力综合征等。
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肌电图检测肌肉的功能状态,可 以评估治疗效果,指导治疗方案调整 。
高频肌电图技术
总结词
高频肌电图技术能够提供更精细的肌肉活动信息,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和诊断肌肉疾病和神经病变。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频肌电图技术不断发展,其采样频率更高,能够捕捉到更多的肌肉电活动细节。 这使得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肌肉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神经病变对肌肉的影响。
神经肌肉电生理技术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肌电图与事件相关电位的区别
事件相关电位主要检测大脑的认知电活动,而肌 电图主要检测肌肉的电活动。
3
适用范围
事件相关电位常用于评估认知障碍和痴呆等神经 系统疾病。
05
肌电图的临床意义与局限 性
肌电图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诊断神经根病变
肌电图可以检测神经根受压或损伤时所引起的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阻滞,有助于 诊断神经根病变。
肌电图的局限性
假阳性与假阴性
肌电图检测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配合程度、电 极放置位置等,可能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
对患者有一定的创伤
肌电图检测需要将电极插入肌肉中,对于患者有一定的创伤和不适 感。
费用较高
肌电图检测费用较高,可能限制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06
未来肌电图技术的发展趋 势与展望
神经传导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应用
• 首先可以确定是哪些神经受损,以及受损神经的 病理生理类型是以脱髓鞘为主还是轴索损害为主, 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另外对有些神经病变在 其临床表现尚未明显出现之前既可以发现其亚临 床改变如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对那些由于缺血、 嵌压引起的周围神经拒不损害,可通过检查寻找 局部节段性脱髓鞘来明确损害部位。此外还可鉴 别运动系统病变是由于周围神经病变、神经肌肉 接头病变亥时肌肉本身病变所引起的。
肌电图
诊断 与 临床应用
一般来做肌电图的病人大多数 有以下原因:颈部和上肢痛, 腰背和腿痛,肢体麻木、无力, 肌肉萎缩,可疑单发周围神经 病如腕管综合症,可疑周围神 经病便如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 经损害,骨折及外伤后可疑神 经损伤等
做肌电图的目的
1.临床诊断不确定,需肌电图辅助诊断 2.了解患者的神经损害类型及程度,以协助 诊断及查找病因 3.观察治疗后神经、肌肉恢复情况 4.确定神经具体损害部位,以为手术及进一 步影像学检查提供依据
肌电图检查的一般要求
• • • • 1.周围环境 2.患者自身要求 3.各电极所放位置 4.刺激部位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 1.运动神经传导 • 2.感觉神经传导
运动传导研究的是运动单位的功能和整和性 通过对运动传导的研究可以估价运动神经 轴索、神经和肌肉接头的功能状态。其原 理是通过刺激神经干上远近两点,在该神 经所支配的远端肌肉上可以记录到诱发出 得混合肌肉动作电位(CAMP),又通过对此 动作电位波幅,潜伏时和时程分析,来判 断运动神经的传导功能。
功能
• 1.测试与评定 • (1)姿势测试(2)平衡测试 • 2.训练及治疗
• • • • • (1)本体感受治疗 (2)横向姿势康复 (3)纵向姿势康复 (4)随机目标治疗 (5)导向目标治疗 (6) 赛车运动 (7) 障碍滑雪运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感觉神经传导反映了冲动在神经干上的传 导过程,他研究的是后神经节和其后周围 神经的功能状态。 • 操作与运动神经传导相似
临床应用
• 1.可以发现那些仅影响感觉神经而不影响运动神经的疾如 股外侧皮神经炎 • 2.对早期比较轻微的远端轴索损害或轻度混合神经损害, 感觉神经电位异常可能是电生理检查的唯一发现 • 3.对鉴别后根神经节前损害疾病和节后损害疾病非常重要 • 4.由于感觉神经纤维没有参与运动单元,所以用来鉴别由 于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接头病变以及肌肉本身病变二导 致的广泛性损害,而后两者感觉神经电位正常。
• 测量组成: • 1.刺激电极 • 2.记录电极
• 地线
测量指标
• 1.潜伏时:反应了神经轴索中快传导纤维到大肌肉的时间。 对脱髓鞘病得判断重要 • 2.波幅:反应参与混合神经肌肉动作电位的肌纤维数量 • 3.面肌:反应参与肌肉动作电位肌纤维的数量 • 4.时程:反应每个单个肌纤维能否在同一时间内几乎同时 放电
平衡能力测定及训练系统
适应证
凡具有平衡功能障碍或下降的对象都有必要进行平衡 功能的评定。 常引起平衡功能障碍的主要疾病有下列疾病。
•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多发性 硬化、小脑疾患、脑肿瘤、脑瘫、脊髓损伤等。 • 耳鼻喉科疾患 各种眩晕症。 • 骨关节疾患与损伤 骨折及骨关节疾患、截肢、关节置换、影 响姿势与姿势控制的颈部与背部损伤以及各种运动损伤、肌肉 疾患及周围神经损伤受试者等。 • 对平衡功能有特殊要求的人群:如运动员、飞行员及宇航员和 平衡功能自然下降的老年人也需要进行平衡功能的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