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论灵魂讲义

合集下载

第六讲论灵魂1.作为形式和功能的灵魂。亚氏说,有生命的生物是

第六讲论灵魂1.作为形式和功能的灵魂。亚氏说,有生命的生物是

第六讲 论灵魂1.作为形式和功能的灵魂。

亚氏说,有生命的生物是肉体加上灵魂,正如眼睛是眼球加上视力,斧头是金属加上砍的能力。

灵魂是肉体的形式,或者说是对其进行的功能性的组织。

在其他地方亚氏考虑了这种分析如何运用于灵魂的特殊感情——例如愤怒。

‘对于愤怒的定义如下:愤怒是某个身体的运动或者是某个部分的运动,或者是由于某种原因和目的所造成的某种状态下的身体的功能。

由于这个原因,研究灵魂,无论是研究所有灵魂还是某一类灵魂,乃是自然哲学家的事情。

自然哲学家和辩证哲学家们所下的定义会完全不同,例如,愤怒是什么?后者认为愤怒是对于复仇的欲望抑或诸如此类的事情,而前者则把愤怒看作是血液的沸腾,或心脏周围温度的升高。

一个回答的是质料,一个回答的是形式和原理。

如果事物内存在着原理,那么它一定是存在于相应的质料中,例如,将房屋定义为免遭风吹雨淋日晒的遮蔽所;而另一种则可以将房屋定义为石头、砖块和木料;还有的用为了达到这些目的(遮蔽)而存在于这些质料中的形式来定义房屋。

那么,自然哲学家属于哪种人呢?是指关心质料而忽略定义的人还是只关心定义的人?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其他的又是什么人呢?的确不存在这样的人,只关心质料的属性的不可分离性,或者说,把属性看作是不能同质料相分离的。

自然哲学家所研究的是这种躯体或这类质料的所有功能和属性,其他属性,则是别人的研究范围。

有些是技师的对象,也许是木匠,也许是医生。

有一些属性本来是不可分离的,通过抽象而被当作不属于个别物体了,这是数学家的领域,第一哲学则研究那些被完全当作分离的属性….灵魂的属性(如愤怒和恐惧)与生物的自然质料不能分离,就如直线和平面一样是不可分离的。

’(403a 35-403b 32)2.亚里士多德的功能主义与和谐理论。

房子是砖头加上遮蔽的功能;愤怒是沸腾的血液加上复仇的欲望。

回忆希米亚斯在《裴多篇》中提出的灵魂的和声理论:正如七弦琴由木头和琴弦再加上和声而组成,人类也是由肉体和灵魂构成。

灵魂论及其他 亚里士多德

灵魂论及其他 亚里士多德

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二位著 名科学家关于意识问题的著作
• Eccles JC (1963年诺贝尔奖得主)
1. “Brain and Conscious Experience”,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96 2.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Brain”,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73 3. “The Human Psyche”, New York, Springer, 1980 4. “The Human Myste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5. Poper KR and JC Eccles: “The Self and Its Brain”, New York, Springer, 1977
正常脑活动的功能状态
• 意识的清醒状态:
1.个体知道机体内外环境状态(视、 听、……等感觉系统正常工作)。 2.个体知道在干什么(记忆、计划、意 愿……在起作用)。神经系统各部分统一协 调的工作状态。 无意识状态:感官在工作吗?但不知做什 么? 1.集体无意识(荣格的学说,人类往昔生活 经历之再现) 2.白日梦(Day Dream):青年大学生,30%
Edelman ‘s views
• 我们贯穿全书说明,意识是从脑这一级 的某种物质结构中发生的。 • 物质和精神并不是完全分离的,二元论 是没有根据的。但是很明显,有一个由 脑、肉体和社会的物理规则创造出来的 王国,在其中有意识地创造出了意义。 意义对于我们描写世界以及科学地认识 世界都至关重要。
1. 2. 3. 4. 5. 6. 7.
Introduction Neuroscience Overview Computational overview Representing the World Plasticity:Circuits,Brain and Behavior Sensorimotor Integration Concluding and Beyond

试析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

试析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

试析亚里士多德灵魂论【内容提要】亚里士多德把灵魂看作不可及身体分离生命形式。

他区分植物性灵魂、动物性灵魂及思想性灵魂。

借助对有理智生命灵魂结构解释和对思想本身结构解释,亚里士多德使思想在灵魂中获得了最重要性质。

亚里士多德把善看作驱动人运动最后原因。

在人灵魂中,他区分两种指向善原因——思想及欲求。

欲求被看作灵魂思想性活动部分及动物性活动部分趋向善对象气质倾向。

他区分欲求三个要素:思想活动部分希望、动物性活动部分欲望及感情。

亚里士多德解释结构在理论上容许在灵魂动物性活动部分拥有区别于欲望欲求。

这种欲求被解释为对于肉体快乐以外其他快乐,它一个重要部分被解释为选择。

【关键词】灵魂/生命形式/思想/欲求/选择灵魂作为生命形式希腊人灵魂(psuhe)一词原本意义是生命气息,表达气息或呼吸是生命物自然或本性观念。

这是古老智慧共同理解。

自然和呼吸都属于生命物。

在最一般意义上,亚里士多德把生命看作灵魂最重要性质①:灵魂是动物生命本原;[1](402a7-8,3)我们……把生命作为有灵魂东西和无灵魂东西区别所在。

生命这个词可以在多种意义上被述说,只要以下任何条件存在,我们就可以说一事物有生命,如理智、感觉、位置上运动和静止、或者摄取营养运动,以及生成及灭亡等等。

[1](413a22-26,33)按照亚里士多德,一切生命物都有灵魂:植物具有“摄取营养运动”或“灵魂”,动物除了“营养”灵魂,还具有“感觉”、移动躯体灵魂,人类除了这两者,还具有“思维”灵魂[1](413a32-b13,33-34)。

植物不能感觉,尤其是不能位移,这使得植物性灵魂及动物性灵魂之间差别表现得非常显著,似及生命物及无生命物之间差别一样巨大,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符合人们灵魂观念,因为人们谈论灵魂就常常是在谈论动物性灵魂,而不是植物性灵魂。

有灵魂东西及无灵魂东西似乎有两个最大差别:运动和感觉。

[1](403b26-27,7)确,这点甚至在许多(并非所有)主张灵魂轮回观念人们那里都可以得证。

灵魂作为第一重要知识——亚里士多德《论灵魂》解读

灵魂作为第一重要知识——亚里士多德《论灵魂》解读

灵魂作为第一重要知识——亚里士多德《论灵魂》解读陈中雨【摘要】在《论灵魂》中,亚里士多德在梳理和辨析前辈哲学家关于灵魂问题论述的基础上,以实体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质料—形式”、“潜能—现实”问题的探究,引入了躯体与灵魂关系问题来解释生命现象,确定了“灵魂作为生命的本原”的观点.他认为:灵魂是潜在具有生命的自然躯体的第一现实.在灵魂与躯体的关系问题的基础上,他又提出了“灵魂的两个部分”:一是使有生命的躯体实现的灵魂;一是使理智实现的灵魂.灵魂的这两个部分,既是感觉的实现又是思维和欲望的实现,形成了“灵魂作为第一重要的知识”的观点,建构起了古希腊确定的知识论.【期刊名称】《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15)001【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亚里士多德;论灵魂;实体;灵魂;躯体;感觉;思维;欲望【作者】陈中雨【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上海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502.233【哲学】灵魂问题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问题。

德谟克利特认为灵魂是某种火和热[1]19;阿那克萨戈拉认为灵魂是运动的生产者[1]21;柏拉图的《蒂迈欧篇》认为灵魂参与了宇宙、天地、自然及生命物的创造,《斐多篇》论述了人的灵魂的不朽,《理想国》卷十论述了灵魂的永恒轮回。

古希腊哲学家对灵魂问题的研究,形成了灵魂有形论和灵魂无形论两方面的主要观点。

亚里士多德在考察前辈哲学家观点的基础上,以“实体”问题作为出发点,通过“质料—形式”、“潜能—现实”解释了灵魂与躯体关系问题,确定了“灵魂作为第一重要的知识”的观点,本文具体探索亚里士多德的灵魂思想及其生命伦理意义。

在《论灵魂》第二章开篇,亚里士多德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实体。

他通过对实体问题的分析解决了“灵魂是什么”的问题。

他认为实体有三个层次:“我们把某一科属存在的事物叫做实体,实体一分为三:(1)质料,它自身并非是‘这个’;(2)形式或形状,由于它事物才被称为‘这个’;(3)前两者的合成。

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观点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观点,嘿,这可是个大话题啊!想想看,古希腊那个时代,大家都在研究宇宙、生命,连灵魂都被拿出来聊了,真是牛啊!亚里士多德,他可是个大哲学家,什么都想得明明白白。

他说灵魂其实就是我们生命的本质,就像是大海里的鱼,没了水,鱼就活不下去。

灵魂就像是身体的生命力,没有它,咱们的身体就成了空壳,像是个没有灵魂的傀儡,哎,听起来有点惨对吧?想象一下,亚里士多德说,灵魂分为三种,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

植物灵魂负责生长和繁殖,听起来就像是你家阳台上的花草,它们靠阳光、雨水活得好好的。

再说动物灵魂,它们不但能长,还能动,能感受,哎呀,真是个活泼的小家伙。

理性灵魂,那就是咱们人类的专属了,能思考、能反省、能做决定,简直就是灵魂的终极进化版,感觉真是太棒了!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观点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理解生命的宝藏。

有趣的是,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跟身体密不可分的。

他觉得灵魂就像是雕塑中的形状,雕塑是石头,形状是雕刻出来的,缺一不可。

这样一来,咱们就明白了,灵魂和身体是双胞胎,互相依赖,分不开的。

想象一下,灵魂就像一位艺术家,而身体就是画布,灵魂的情感和思想在身体上展现出来,简直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有些人可能会问,灵魂到底是什么呢?亚里士多德说,灵魂是生命的原则。

就好比你拿着遥控器,按下开关,电视才会亮起来。

灵魂就是那开关,让我们活过来、动起来。

没有灵魂,身体就像死水一潭,没啥意思,啥也不能做。

听着,是不是觉得灵魂的重要性无比?就像喝水、吃饭一样,灵魂也是咱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咱们常常感受到灵魂的存在。

想象一下,吃饭时,味道特别好,心里暖暖的,那就是灵魂在享受;听到好听的音乐,心情一下子变得愉悦,那也是灵魂在舞动。

灵魂让我们感知生活的美好,能让每一天都充满色彩。

哎,真是让人感慨,生活真美妙啊!不过,亚里士多德也提醒我们,灵魂的健康很重要。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教育能使人得
• (二)论教育目的 人才;
目的是培养治国
第7页/共54页
(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
• 实践的哲学——道德 • 寻求道德的“一般” • 教人学会做人
第8页/共54页
• 智慧即德行 • 自制是德行的基础 • 守法就是正义 • 身教重于言教
第9页/共54页
(四)要求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第22页/共54页
• 他的大胆构想: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 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 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利和聪明才智合二为一…
第23页/共54页
• (3)他提出了两个世界的理论。他将世界划分为现象 世界和理念世界
第24页/共54页
三、《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24页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实践的哲学道德寻求道德的一般教人学会做人第8页共54页智慧即德行自制是德行的基础守法就是正义身教重于言教第9页共54页四要求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苏格拉底除教授政治伦理雄辩术和人生所需要的各种实际知识外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学习这些科目的目的在于实用而不在于纯理论的思辨第10页共54页五苏格拉底法定义讥讽归纳助产术第11页共54页评价
第20页/共54页
二、政治观和哲学观
• (1)人们感官所及的现实中的政体都 不完善,完善的、理想的、符合真理与 正义的国度不存在于现实中,它只存在 于头脑中,只是思维的的对象。
第21页/共54页
• (2)他认为从感性事物中不能得到真 实知识,哲学的人物是超越变幻无常的 感性世界,追求常住不变的、无生无灭 的永恒世界。
• 3)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 4)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高秉江: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求真的五种形式(转载)

高秉江: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求真的五种形式(转载)

高秉江: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求真的五种形式(转载)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分析理性的系统奠基人,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将人的灵魂运作分为Nous,Sophia,Episteme,Phronesis 和 Techne五种形式,使人类思维第一次获得了自我反思的规定和明晰的分类。

对意识的反思分类在柏拉图那里就开始了,他把灵魂划分为三个层次:理性、激情和欲望,这对亚里士多德有着明显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中有三种东西主宰着行动和真理:感觉、努斯和欲望。

”(The Basic Works of Aristotle,p.1023,Random House Inc.1941,New York)在《尼各马可伦理学》卷六1139b中,亚里士多德才明确地提出“让我们假定灵魂通过肯定和否定来把握真理的方式有五种:techne(英译art,汉译“技艺”)、episteme(英译scientific knowledge,汉译“科学”或“科学知识”)、phronesis(英译practical wisdom,汉译“实践智慧”、“精明”、“明智”)、Sophia(英译philosophical wisdom,汉译“哲学智慧”、“智慧”)和nous(英译intuitive reason,汉译“努斯”、“神学智慧”、“直观智慧”)。

”以下我们来分别看一下这五种灵魂运作的形式究竟意味着什么?一、NousNous 在不同的语境中一般有以下含义:a)与感性知觉相对立的理性和知识。

b)个体灵魂的理性部分。

c)赋予万物以理性秩序的宇宙精神。

d)在斯多葛学派那里,nous 等同于logos 。

e)在新柏拉图主义那里,nous是至善(the absolute good)的呈象,其中包含着宇宙理性。

Nous的其动词形式noein,以及由此引伸出的另外两个重要哲学术语noesis,noema。

Noein 的意思是“知觉到,意识到(being aware of) 。

论述亚里士多德灵魂论

论述亚里士多德灵魂论

论述亚里士多德灵魂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对灵魂的论述是他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主要集中在他的著作《论灵魂》中,通过对生命和存在的研究,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关于灵魂本质和功能的理论。

亚里士多德将灵魂视为所有有机体的本质和根源。

他认为,灵魂是无形的、不可分割的,是给予生命的原则。

灵魂存在于身体之中,与身体相互关联,在人体中表现为思维、感觉、欲望和意愿等心理活动。

亚里士多德将灵魂分为两类:营养之魂和感知之魂。

营养之魂存在于所有生物体中,负责维持生命的基本生理功能,如营养、生长和繁殖等。

感知之魂则是人类特有的,负责思维、感觉和意识等高级心理能力。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将感知之魂细分为感觉、想象和理性三个层次。

感觉是通过五官接收外界刺激,产生感觉经验。

想象是在感觉的基础上,通过记忆和幻想等能力产生更高级的心理活动。

而理性则是人类独有的能力,通过推理和思考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原理。

理性是人类灵魂最高级的层次,使得人类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智慧判断。

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与身体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作用和影响,但灵魂具有独立于身体的存在。

他强调人的灵魂是由先天的本性和后天的习性共同构成的。

灵魂的先天本性使得每个人拥有不同的潜能和特点,而后天习性则是通过教育和习惯养成的,可以改变和塑造一个人的灵魂。

亚里士多德认为通过自律和道德教育,人可以培养出健全的灵魂,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奠定了西方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对后来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他的灵魂论也为人类道德和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强调人的内在优秀品质的培养和发展,鼓励人们通过思考和实践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实现真正的人格完善。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哲学理论,它深入探讨了生命和存在的本质。

通过对灵魂的层次划分和本质功能的阐述,亚里士多德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人类心理活动和道德行为的框架。

灵魂说(原始梦境至亚里士多德)

灵魂说(原始梦境至亚里士多德)

德谟克利特的灵魂思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灵魂的构 成和作用,二是灵魂的安宁问题 他认为灵魂由精细的球形原子构成,是一种火或热的东西, 自己运动并使他物运动。也因为灵魂由原子构成,所以, 人一死,构成灵魂的原子也就消散,因此根本不存在什么 不死的灵魂和享有不死本性的神。另外,德谟克利特实际 上注重精神上的愉快要高于肉体上的快乐。幸福就是灵魂 的安宁,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克制欲乐,淡泊名利。
阿那克西美尼
主张这个无定的本原应该是气。(灵魂在《荷马史诗》中 表示人死方止的呼吸、生命)他认为,地球、日月星辰都 从空气中产生,并且被空气和一种神圣性的“嘘 气”/“精气”包围。这种嘘气或精气也就是呼吸、灵魂。 气既指自然事物,也指呼吸、灵魂或某种神圣的东西,但 无论哪种意义上的气,都不具有一种独立的精神性含义。 这表明了一种朴素的物质与精神未分化的思想。
灵魂回忆说,灵魂原本高居在天上的理念世界,“那时它 追随神,具备一切知识。但是后来灵魂附着于躯体之后, 受到躯体的污染,就遗忘了一切。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 灵魂才能回忆起曾经见过的东西。因此,回忆的过程也就 是学习的过程。回忆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由看、摸等感 觉来引起,尤其是看。这种灵魂回忆说以粗糙的形式第一 次提出了先验论的问题。
其次,他否定了万物有灵的传统观念,把灵魂限定在潜在 地具有生命的自然物体的范围内,把生命作为有灵魂和无 灵魂的东西的区别所在,排出了无生命物具有灵魂的可能 性。 再次,他较好地处理了灵魂与躯体的关系。一方面,灵魂 是精神性的东西,不是物质或物体;另一方面,灵魂又不 能脱离躯体而独立存在,任何一个生命物体,都是由作为 形式的灵魂和作为质料的躯体结合而成的,也只有在和躯 体的结合中,灵魂才能发挥作用。
柏拉图
灵魂学说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灵魂的本性及其与物体 的关系;灵魂的构成和等级;灵魂的回忆和灵魂的不朽。

历史人物评说——亚里士多德PPT课件

历史人物评说——亚里士多德PPT课件
请回答:如何看待亚里士多德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第28页/共29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9页/共29页
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 “法治” 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3)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科学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 探求新知。
(4)唯物论并不彻底,常动摇;有阶级局限性。
第21页/共29页
知识综合:
• 材料一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建立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的社会秩序,他的思想的核心是“仁”,希望 统治者“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1唯心主义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2研究物质世界只能获得不确定的意见而不能获得知识1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2物质世界值得研究尽管认识中有错误但也有真理成分26政治思想为政以德理想国是哲学王统治的国家归纳六种政体提出法治优于人治伦理思想中庸伦理学主题
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
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 恶,不知自己的过失是最大的痛苦。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
快感,正因为它是善。 善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 《形而上学》 、《大伦理学》、《诗学》、《修辞学》 《论灵魂》、《论正义》、《论哲学》 、 《工具论》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讨论一个什么哲 学问题?各持怎样的观点? (2)你怎样看待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态度?
第27页/共29页
题二:
作为未知领域的探索者.亚里士多德也犯了许多的错误。比如他认为出生婴 儿的性别取决于父亲的强弱……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观点在现在看来非常可笑。不 过,睿智的亚里士多德早就料到了这样的场景,他说:“我没有找到任何准备就 绪的基础,也没有可供抄袭的模型。我走的是第一步,因而也只是很小的一步。 我的读者们将会理解我已取得的成果,并且原谅我所留下来要别人去完成的东 西。”哲学家知道自己的现点一定有对也有错,并请后来人原谅他未完成的事业 和他犯的错误.

叙述并论证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灵魂理论

叙述并论证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灵魂理论

叙述并论证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灵魂理论苏格拉底相信灵魂是一定存在的,他赞同德谟克利特的观点,极度强调人的灵魂状态的道德重要性。

在伦理学意义上,某人的灵魂就等同于他自身。

使人成为善的或者恶的东西,以及善或恶的自我与灵魂是同一的。

美德是灵魂的健康状态,它比身体的健康更重要。

灵魂在道德上拥有无上的价值。

苏格拉底论证道:拥有美德可以保全灵魂的福祉进而保全个人自身的福祉。

贫穷、监禁、疾病等肉体性的痛苦都会发生在身体上而非灵魂上。

他不加说明地认定,关乎灵魂的信念、目标和选择比关乎肉体的心脏、双臂或体重更能说明某人自身的本质。

“认识你自己”就是要关心自己的灵魂和自身真正的福祉而不要关心外在的占有。

肉体性的享乐不能带来灵魂的幸福。

苏格拉底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会与肉体分离从而进入在冥府,接受法官和陪审团的检查和审判。

不道德的灵魂会扭曲并充满不正义的伤痕,而且会在冥府中遭受适当的惩罚。

个人应当使灵魂尽可能地具有德性,因为没有什么利益能够补偿邪恶灵魂带来的伤害。

所以他倡导希腊人从物质利益和肉体欲望中解脱出来,去多多关注灵魂和道德德的改善。

苏格拉底从未畏惧死亡,反而坚信赴死是一种福祉,是哲学家们的终极追求。

他对死亡有两种假设,一是毫无意识的彻底沉睡,连睡梦中都所见无一物。

苏格拉底认为相比于纷繁复杂的尘世生活,这种极度的平静更是一种福祉,没有任何人的现世生活可以比拟。

另一种假设就是灵魂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

他相信死后在冥府审判自己灵魂的将是自己生前敬仰过的荷马等先贤圣哲和半神人,他十分乐意与他们进行这样的交谈,并愿意为之多次赴死。

受传统希腊宗教神话的影响,苏格拉底接受了灵魂不朽的假设。

但是他并未明确地论证灵魂为何不朽,如何从肉体的消亡中幸存,以及灵魂的构成是否是物质性的。

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灵魂理论,并回答和论证了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柏拉图在《斐多篇》中坚持了灵魂与身体的二元论。

身体和灵魂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身体是物质的,可以感觉到的,有死的;灵魂则是非物质的,不可感知的和不朽的。

亚里士多德灵魂论名词解释

亚里士多德灵魂论名词解释

亚里士多德灵魂论名词解释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原质”,具有理智、激情和欲望三种天赋本性。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三分说,指出了灵魂的精神属性和物质属性的统一,它将灵魂看成一种“集体潜意识”。

2、灵魂的活动和个性;灵魂作为本性,并不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消灭,反倒在死后,由于躯体的解剖而恢复其本性。

3、灵魂的本性包括欲望、快乐等内容,并按照善恶标准划分为三类。

这一区分是相当科学的,并且也能充分显示灵魂的本性在于灵魂自身,而与身体无关。

5、灵魂由血气构成。

这是最古老的见解,但缺乏明确的论证。

人们对此的反应各异,有人承认,有人反对。

8、灵魂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受外部因素影响,如声音、形象、气味等。

6、灵魂在物质世界中受肉体影响,这就是灵魂的转化性。

7、灵魂与身体结合,这是最常见的、同时也是最基本的生命观。

8、灵魂与人身的肉体相联系,也许可以称之为肉体和灵魂的联系,或者说是肉体和灵魂的统一。

9、灵魂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物质,是以独立的方式存在的,这一点是无疑的。

尽管它和身体在结构上有联系,但在内在的根据和基础上是两回事。

例如:灵魂有时不能完全脱离肉体而单独存在,而且,在某些场合下,灵魂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想象力和思维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但是,在另外的场合,灵魂则像惰性的原子那样没有作用,它的功能在于保持身体的健康,以及使身体发挥正常的功能。

所谓灵魂的理智功能,即灵魂在自身中的表现,并不在于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它自己。

10、灵魂的属性,也就是它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

1 0、灵魂论可分为两大类:灵魂观,包括灵魂观、灵魂功能和灵魂作用;灵魂的实质,包括灵魂的本性、灵魂的作用、灵魂的品质、灵魂的运动和灵魂的物质基础等。

山东心理学讲义(1)

山东心理学讲义(1)

第一章 拔高汇总
1、 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人对认识和活动对象的趋象和选择的是( )
A.心理过程
B.个性倾向
C.个性心理特征
D.自我意识
2、判断 如果说粗心大意是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漫不经心则是暂时的心理状态。
3、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 )环节。
A.开端 B.外部
C.终端 D.中间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 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 (二)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三)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第三节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2、1879 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 对心理理象进行系 统的实验研究。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一事件看作是心理学脱离哲学, 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也意味着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二、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基础再现
一、记忆概述 1. 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记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 2.记忆的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 (2)记忆的持久性 (3)记忆的准确性 (4)记忆的准备性 3.记忆的分类★ (1)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可将记忆分 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第二章 认知过程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基础再现
一、感知觉概述 (一)感知觉的概念 1.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可以说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 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 反映。 3.观察和观察力 (1)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又叫“思 维的知觉”。 (2)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 (二)感觉的种类

略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

略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

略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摘要】灵魂问题在古希腊哲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整个西方哲学时代,哲学家们都将灵魂作为重要部分进行研究。

随着西方哲学的演进,关于灵魂的各种学说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而在希腊哲学时代的两位重要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也对灵魂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这在他们的哲学思想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通过分析研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位哲学家的灵魂观,达到学习和领悟科技哲学思想的目的。

【关键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灵魂一、灵魂的涵义灵是指人的生命力或生命的本能,魂是指人的思想或情感的层面,而灵与魂在一起组成了另一个名词——灵魂。

灵魂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所有的意识活动的集合体,但是灵魂在很多宗教思想中都存在,系指人类超自然及非物质的组成部份。

许多宗教都认为,灵魂居于人或其他物质躯体之内并对之起主宰作用,它们亦可脱离这些躯体而独立存在。

[1]对于不同的宗教和民族,他们对灵魂有不同的解释。

但现代科学没有发现任何灵魂存在的证据。

最早用灵魂一词来表述哲学观点的哲学家是泰勒斯,在那个时候“灵魂”的意思是指“生命的气息”。

然而几千年过去了,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民族、宗教等原因对灵魂有着不同的理解。

有人认为“灵魂”是有生命者的本质,人的灵魂则是人的本质,人的死亡同样代表了灵魂的消失。

有人认为人死亡后肉体虽然消失了但是灵魂却未消失,他们相信人死后会再次轮回,灵魂会进入新生的人或生物体内,继续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下去。

但是究竟灵魂存不存在,以什么形式存在,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谁都不能证明。

在古希腊时代中,两位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对灵魂有着自己的理解。

二、柏拉图的灵魂学说(一)对灵魂做三重区分在柏拉图看来,正义的灵魂就是和谐的灵魂,不朽的灵魂。

每一个人如果内在品质在自身内各起各的作用,那他就是正义的。

其中,《理想国》首次对灵魂做出理性、激情和欲望的三重区分,柏拉图称它们为灵魂的三个部分。

[2]这三个部分分别是理性、激情和欲望。

亚里士多德之灵魂与神的关系探析

亚里士多德之灵魂与神的关系探析

亚里士多德之灵魂与神的关系探析作者:胡志刚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4期摘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灵魂包括感性灵魂和理性灵魂,理性灵魂又可区分为主动理性和被动理性。

感性灵魂的功能是感知外在事物;被动理性以感性灵魂形成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感性经验材料为认识对象,形成具有普遍性的知识;主动理性以被动理性的知识为对象,使潜在的普遍知识实现为现实的知识。

主动理性是一种无质料的纯形式,它是灵魂中最神圣的部分,具有通达神的能力。

亚里士多德的神不具有无中生有的能力,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神,主动理性和神皆是无人身的理性,都致力于达成善。

主动理性处于灵魂等级体系的顶端,它成为亚里士多德之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的共同根基。

关键词:感性灵魂;被动理性;主动理性;神;善中图分类号:B502.23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8.04.0022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可以分为感觉灵魂和理性灵魂,人之所以是动物,在于和动物一样具有感觉灵魂,能够接受外在事物的刺激,形成对外部事物的认识。

人有别于动物,是因为人具有理性灵魂,在他看来,理性靈魂可以划分为被动理性和主动理性,被动理性形成普遍的知识,主动理性虽有认识功能,但更多是要力求达成至善。

感觉灵魂和被动理性与知识关联,区别在于从感觉灵魂中得到的知识不具有普遍性,被动理性能够形成可以被普遍传达的知识。

主动理性是一种纯形式,能够进入永恒境地,并且能够认识神,神是不动的推动者,以自身为思考对象。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最高的善是沉思,因而最好的生活是能够进行沉思的生活。

一、感性灵魂和理性灵魂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可分为两个部分,即感觉灵魂和理性灵魂。

他说:“我们习以为常的措辞,‘我们生活(活着)而有所感觉’,这恰如另一措辞‘[我们活着而]有所识知’,都得有两个方面的命意:其一我们是在说[感觉或]知识,另一就在说灵魂(生命);我们所以[有感或]有知,就由于我们具有灵魂(有生),或由于我们[有感觉,或]有知识。

论亚里士多德灵魂学说中的系统论思想

论亚里士多德灵魂学说中的系统论思想

论亚里士多德灵魂学说中的系统论思想
亚里士多德灵魂学说的系统论思想是他用来推演出灵魂的一种完整的论证。

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在结构和体系上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人的行为受他自身的思想、自身的重心,以及他所能感受到的信息和精力所驱使,这一点和物质世界一样。

人的灵魂,像任何其他物质物体一样,都受到术语关键词——原理、根本、机制等的驱动,但当他的结构和行为被研究以及量化时,就会发现,与物质世界不同的是,灵魂的结构、机制和系统是不可量化的,而只能由思想和经验推断,这些都是以基本的原则和道德规范作为出发点的。

因此,亚里士多德的系统思想建立在一种伦理角度的基础之上,他发展了一种推断人类灵魂系统的体系,他证明集体道德有必要正式地支持整个体系,而另外一些原则则隐含在道德之中,自古至今被一直尊重,因此,亚里士多德的系统论从这一道德基础上发展出来,可以把把人类的灵魂看作一个系统,从内而外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而这些原则既支持有序,又保证灵魂本质上的完整和独立性。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笛卡尔反对亚里士多德的有关心灵的说法,那么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说又是怎么样的呢?查阅相关资料,有以下所得:“灵魂”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里,既是有生命事物运动的原因,又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形而上学的基本原则),还具有认识的功能,可以说,它融合贯通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形而上学和认识论。

灵魂的本质是什么?亚里士多德像处理其他问题一样,在批判考察前人灵魂学说的基础上指出,灵魂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形体的形式”,“所谓生命,指靠自身摄取营养和生长(以及相应的朽灭)”。

与一切运动过程一样,生命也有潜能与现实两个方面,潜能即身体的潜在能力,灵魂使身体的潜能转变为现实的生命活动。

更准确地说,是灵魂在身体内部推动生命活动,是身体生灭和运动的原因。

他认为,灵魂是身体的形式,灵魂不能离开肉体而存在,就如没有眼睛就没有视觉,没有笛子,就没有笛音。

灵魂会随身体死灭而消失。

他反对毕达哥拉斯派和柏拉图的灵魂不朽、灵魂转世说。

他形象地将灵魂比喻为“蜡块”,认为灵魂在进行思维活动时,思维对象在心灵上留下了痕迹,好比图章印刻于蜡块上。

蜡块只能接受图章的印迹,而撇开了金或铜这些构成图章的质料,因此,在认识活动中,我们也只是与事物的形式发生关系,灵魂只采纳可感事物的形式,与质料无关。

亚里士多德把整个认识活动都看做是灵魂的功能。

认识活动起自感觉,但感觉决不只是感觉自身,而必有某些外于感觉者先于感觉而存在。

他举例说,人在婴儿时期,犹如一块白板(或一张白纸),上面什么都没有,由于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就产生了感觉和知觉各种不同的感觉提供了事物各种不同的属性,诸如颜色、声音、大小、形状、数目、运动和静止等等。

将这些特殊的散漫的感觉汇合一起,我们就获得了一个对象的全面的图景。

有了感觉,才有记忆和回忆,才有快与不快之感以及欲望。

这一切都是感觉的灵魂的功能。

由于人能主动地“回忆”过去的事情,所以,人能形成经验,能比较现有的事情与过去的事情,眼前的东西与不在眼前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灵魂观的探析

亚里士多德灵魂观的探析

亚里士多德灵魂观的探析折佩兰灵魂问题历来备受关注,灵魂是一个所有人都想搞清楚,却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能弄明白的永恒话题。

灵魂在本质上是什么,灵魂在世间到底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以及灵魂的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都让人们困惑不已并进行着永不停息的探索。

该文在探析亚里士多德灵魂观、了解众家灵魂之言的基础上,对亚里士多德灵魂观中关于灵魂的划分与功能、灵魂和身体的关系、灵魂的认识图景进行总结重述。

并对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观所未表达清楚的问题做了归纳,进而阐述自己对灵魂的看法与观点。

一、灵魂的划分与功能1.灵魂的划分。

亚里士多德对灵魂做了两种层次的划分,一是种类划分,他认为一切有生命的实体都有灵魂,将灵魂一分为三,图示:二是性质划分,将灵魂一分为二,认为灵魂可分为“可死灵魂”与“不可死灵魂”两类,这种划分实质是对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两人灵魂学说的一种折中处理,认为所有的灵魂都存在死与不死两种性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灵魂具有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是消极被动的、短暂可朽的、以外界事物为对象的,这种灵魂会随身体的死亡而消失,因此是“有死的灵魂”;另一种是积极能动的、永恒不朽的、存在于自由人的身体中的,这种灵魂不会因身体死亡而消失,因此是“不死的灵魂”。

这两种意义上的划分既在横向上、也在纵向上对灵魂做了区分,将所有的灵魂类别均囊括在内。

二、灵魂的功能。

灵魂的功能大致有五种,图示:这五种能力无疑是按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排列的,而人类作为生命体中的特殊物种,其内在灵魂居于最高的地位,具有灵魂的所有能力,这也是人类成为万物之灵的缘由所在。

此外,亚里士多德认为,与感性灵魂和理性灵魂相对应的是感觉机能和思维机能,感觉机能依赖于身体,仅能分辨构成对象的因素,具有遇强则弱的特征,即当感觉机能一次遇到较难问题时,以后都会产生畏惧心理,不再去触碰同类事物;思维机能与身体是分开的,能认识对象的本质特性,且具有遇强则强的特征,即当思维机能在思维了困难、复杂的事物之后会起到锻炼思维的作用,进而提升思维水平,促使思维更好地处理较易的事物。

亚里士多德《灵魂论》中的“身体”概念

亚里士多德《灵魂论》中的“身体”概念

分类号学号M201274486 学校代码 1 0 4 8 7 密级硕士学位论文亚里士多德《灵魂论》中的“身体”概念学位申请人:刘飞学科专业:外国哲学指导教师:高秉江张廷国答辩日期:2015年5月28日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the Degree of Master of PhilosophyThe “Body”in Aristotle's Theory of The PsycheCandidate : Liu FeiMajor : Foreign PhilosophySupervisor : Prof. Gao Bingjiang Prof.Zhang Tingguo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P. R. ChinaMay, 2015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灵魂概念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论题,拯救灵魂也是整个西方哲学的主题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关于灵魂的考察与讨论, 一向限于人类的灵魂。”“现在,我们也该研究一匹马, 一只狗,以及其它诸动物的灵魂与人类的灵魂是否可用一 个总概的公式为之阐明”。
• 第三阶段:不尽一切动物,更且一切植物(草木 ),也被说成“具有灵魂”。《动物志》卷八章一:
“从无生物进入于生物界的第一级便是植物,而在植物界 之中,各个种属所具有的生命活力(灵魂),显然有多少 或高低的等差;从整个植物界来看,与动物相比照,固然 缺少些活力,但与各种无生物相比较,它们又显然赋有了 ‘生命’。
精神(心理)体系
• (1)“营养灵魂”,亦称植物灵魂,即包含生存 与生殖的“欲望灵魂”,是草木பைடு நூலகம்鱼鸟兽等一切 生物所统备,它操持着万物与之相应的,饮食与 消化,即“生存(生长),与蕃殖”的功能。
• (2)“感应灵魂”,亦称动物灵魂,为一切动物 所统备,操持着动物的“感觉[情念]与运动”的 功能。
• (3)“理知灵魂”或心识,即思想灵魂,操持思 想,计算,审议的机能,为人类所独有的“精神 灵魂”。
• 灵魂作为潜在的具有生命的自然躯体的形式,必然是实体 ,这种实体就是现实性。灵魂就是这一类躯体的现实性( 现实性有两层涵义,其一类似于知识,其二类似于思辨。 这里的现实性主要是指思辨)。P31
• 通过上述,亚里士多德已经对灵魂做了一般性的说明:灵 魂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的原则,即有生命的事物的运动原因 。灵魂是在原理意义上的实体,它是这样的躯体是其所是 的本质。
• 为此故,研究灵魂或研究一一灵魂或限于研究这么一部分的灵魂,随 即成为研究自然哲学的要务。·····
• 我们偏离本题已经够远的了,现在该回到原旨。我们所持说:灵魂的 诸感受(感应),犹如愤怒与恐惧,是不可能分离于生物(动物)的 身体(物质底层)之外的,生物的本性全凭其形体以示现,灵魂的诸 感受(感应),异乎一条线或一平面图之不能离立。
• 第二个阶段:亚里士多德确认了:凡物之具备了“生命” 的象征者,便也各有“灵魂”(“精神”)。亚里士多德 《动物志》,卷八章一:“大多数的动物具有精神(灵魂 )性状(心理象征),比较起来,这一素质,(对)于人 这(个)品种,特为显著。动物相互间有身理构造上的相 似之处,于精神状态而言,若干动物也各示现其或柔或猛 ,或驯或暴,或勇或怯,又或多疑或坦率,或爽直或卑诈 ;于理知而言,也可见到他们具备相当于机敏的性能。
• 《青与老·生与死》第四章提到,活动物全身与其各个部 分,都含有“自然(生理)热”,当其活着的时刻,全身 各个部分都有热感;一但失去生命,它就全无热感。生命 全赖热源所在,也是灵魂所在的心脏。
灵魂是什么?
• 所谓生命,乃是指自己摄取营养,有生灭变化的能力。所 有有生命的自然躯体都是实体,这样的实体必然都是由结 合而成。灵魂是这样一种躯体,即具有生命的躯体,但躯 体并不是灵魂。躯体并不隶属于某个主体,它自身即是主 体和质料(质料是潜能,形式是现实)。
走进亚里士多德 讨论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
亚里士多德灵魂论的三个衍变过 • 第一阶段:亚里士程多德完全嗣承了柏
拉图以人生为“魂与身战”的悲响!
亚里士多德承袭着柏拉图《裴多》篇的智 慧:灵魂限于人类,不是动物界所通有。 灵魂先人身而存在。方人之诞生,把某一 个灵魂摄入,而囚禁之于肉体之内,终生 跟着身体的物性活动。这些活动是反乎灵 魂的“精神”本性的。迨其人死亡,此某 灵魂者,乃得脱离物身,而还归于响所来 处。灵魂既得返于宇宙,复其自由本性, 犹能记忆着人世的烦恼。
亚里士多德说:灵魂乃是有生命躯体的原因和本原 。 它是躯体运动的始点,它是躯体的目的。它是一切
拥有灵魂的躯体的实体。
1·因为实体是一切其他事物存在的原因,对于生物 来说存在就是生命,灵魂是它们的原因和本原。
2·因为所有的自然躯体都是灵魂的工具,不管动物 还是植物的躯体都是为其灵魂而存在
亚里士多德原文理解
• 物之具有灵魂者,所由基本上别异于物之不具有灵魂者,盍有二事— —运动与感觉。
由‘乐生遂性’到精神体系
• 乐生遂性的共同归趣:凡符合于天赋本性 的(营养与繁殖)事物,动物们便引以为 快乐而趋向之,这就叫做各种动物在宇宙 间乐生遂性的共同归趣!
• 亚里士多德有上述而展开的思想,在《灵 魂论》与《伦理学》中完成了全生物界, 配合于物身生理体系的一个精神(心理) 体系。
• 【 “灵魂”综合物身而言,同于“生命”,相对或配合 物身而言,同于“精神”,也就是精神。】
亚里士多德原文
• 我们首先应确定灵魂归于哪一类属,以及它的本体(“它是什么?” );我要询问:灵魂是“某一个体”而具有“现实存在”的么?或是 一个“如此如此(素质)”,或一个“那么大小(量度)”,或如我 们前曾论定的住范畴中的任何其他一个范畴?······关于这些 论题的讲述者与探究者们,当今似乎都自限其题材于“人的灵魂”。 我们于“有生命物”只给予一个定义,按此为说,我们为灵魂也只赋 予一个定义就足够了么?这就是说,于马,于狗,于人,于神的灵魂 ,分别给予各不同的定义(名称)?······
• 人们通常依循两种不同的功能(职能),界说灵魂的性质: 一类是位置运动(移换),另一类是思想(考虑),审辨 (辨别)与感觉(认识)。人们概约地计度思想和智慧, 为近似感应(认识)的一种形式,两者(思想灵魂与感觉 灵魂)都从事于审辨并认识当前所存在的是个什么,实际 上昔贤,有如贝恩杜克里径直认为思想同于感觉;他说: “人们的智巧会当与经验(积渐的见闻)而日增”;他又 说,“人们的思虑各随岁月的更新而时自为演变”。又, 荷马的短语,“人心概若此,此所毋乃同”,所昭示的义 理,正也如此。所有这些作家,统都设想,思想的过程, 有如感觉,也是一个属于身体(生理)的职能(机能), 像我们在这一论题的开始时,曾已说过的那样,凭“物以 类应”的原则,人们因其攸同的内涵素质,感应并审查外 界的相类示像。可是,他们在发作这些议论时,也该得提 到人们会有失误(谬误)的这一问题;
原因?
• 因为灵魂的存在乃是睡眠和觉醒的前提,觉醒犹 如思辨,而睡眠则如同有知识而不运用,对于同 一个人来说总是先有知识。
• 所以灵魂就是潜在具有生命的自然躯体的第一实 现性。而且,这样的躯体有器官。
• 如国必须说出灵魂的所共有的东西,那就是拥有 器官的自然躯体的第一现实性!
• 所以没有必要去追究躯体和灵魂是不是一。“一” 和“存在”有许多意义,但主要是指现实性。
灵魂在哪里?!
• 灵魂处于身体的最热部分,即心脏区域以内,操持“生命 热源”以实现一个活动物的营养机能(生长与繁殖)和感 觉与运动机能者,正是灵魂!
• 生理原热是从“自然(生理)火”亦称“内蕴火”发生的 。灵魂为了操持动物生体的营养功能,在心脏区域内,着 使内蕴之火,发为热量,而一经发热,这又需有冷却构造 ,为之平衡。所以陆上动物各有心脏,又各有肺,致冷功 能就由肺呼吸来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